“日行一善”主题班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4
一、活动背景如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道德素质的培养。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良、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我们特别策划了这次“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有道德的小公民。
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活动内容1.活动主题:日行一善,从我做起。
2.活动形式:a)个人行动:每位学生每天至少做一件善事,如帮助同学、关爱家人、保护环境等。
b)团队协作: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善行活动,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
3.活动安排:第一周:主题宣传周a)开展“日行一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活动意义和目标。
b)设计宣传海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二周:个人行动周b)班主任对学生的善行进行点评和鼓励。
第三周:团队协作周a)班级开展集体善行活动,如关爱老人、环保行动等。
b)拍摄活动照片,记录美好瞬间。
b)评选出“最佳善行班级”和“最佳善行个人”。
四、活动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落实保障措施:确保活动安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3.营造浓厚氛围:通过校园广播、班级群等渠道,及时宣传报道活动动态。
注意事项:1.学生参与度不高:有些孩子可能不太理解善行的意义,导致参与度不高。
解决办法:设计一些有趣的善行挑战,比如“微笑传递”、“温馨小卡片”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善行的乐趣。
2.家长配合度不足:家长可能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日常善行关注不够。
解决办法:通过家长会、群等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活动进展,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善行记录和分享,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3.活动安全问题:户外活动或集体善行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办法: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安全预案,确保活动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同时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活动持续性难以保证:活动初期热情高涨,但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可能逐渐失去兴趣。
日行一善活动方案第1篇日行一善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日行一善”的理念,旨在倡导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3. 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邻里关系和谐。
4. 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质量。
三、活动内容1. 个人层面:(1)关爱身边的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
(2)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环保、敬老等。
(3)传播正能量,如分享励志故事、感悟人生哲理等。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2. 社区层面:(1)组织邻里互助活动,如帮忙照顾老人、孩子,提供生活便利等。
(2)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如义诊、法律咨询、环保宣传等。
(3)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如书画比赛、歌唱比赛、趣味运动会等。
(4)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企业层面:(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
(2)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社会责任感。
(3)落实绿色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4)提供优质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四、活动组织及实施1. 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和参与人员。
3.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本次活动,提高社会关注度。
4. 邀请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活动。
5. 对活动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活动效果。
五、活动保障1. 法律法规保障:确保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序良俗。
2. 组织保障:加强活动筹备组的组织协调能力,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经费保障:合理预算活动经费,确保活动资金充足。
4. 人员保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确保活动参与人员充足。
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小学“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营造向上、向善的教育氛围,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结合三月“学雷锋做好事月”主题,实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现制定方案如下:二、活动目标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学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的目标。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
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活动内容: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到扬善的过程。
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感受、体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善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寻善源: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2)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3)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
4)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
四、活动对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1)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七一示范小学东校区“日行一善”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深入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地通知要求,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和工作途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拥有善心、树立善念、实践善行,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从而积善成德,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活动目标通过全面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
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活动年级:一至六年级四、实施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原则;坚持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德育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五、活动内容“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到扬善的过程。
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感受、体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善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寻善源: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存善心:就是培养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日行一善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意味着每天做一件善事。
通
过日行一善活动,可以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增强社会的和谐与
友爱。
本活动旨在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传递爱与温暖。
活动内容:
1. 宣传教育,在校园、社区等地方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日行一
善的理念和意义,鼓励大家踊跃参与。
2. 善行记录,参与者每天记录自己的善行,可以是帮助他人、
关爱环境、尊重他人等,鼓励大家将善行分享在社交平台上,传播
正能量。
3. 善行分享,定期举办善行分享活动,邀请参与者分享自己的
善行经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日行一善的行列。
4. 善行奖励,对于表现突出的善行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更
多人积极参与到日行一善的活动中。
活动目标:
1. 提高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意识。
2. 增强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与友爱。
3. 培养人们的善良品格,传递正能量。
4. 建立日行一善的长效机制,让善行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活动意义:
日行一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更可以培养人们的善良品格,传递爱与温暖。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让每个人都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日行一善活动,让参与者养成每天做一件善事的习惯,提
高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促进社会和谐。
二、活动时间:
活动持续时间为一个月,每天进行一次。
三、活动内容:
1. 每天参与者都要完成一项善举,可以是帮助他人、关爱动物、环境保护、捐款捐物等,每天的善举可以自行选择,但要求真诚、
有意义。
2. 参与者需在活动结束后,将自己每天的善举记录在一张卡片上,并在卡片上写下对这个善举的感受和体会。
四、活动流程:
1. 活动开始前,组织者向参与者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大家踊跃参与。
2. 活动进行期间,每天组织者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当天的善举主题,鼓励大家按照主题完成善举。
3. 活动结束后,组织者会邀请参与者分享自己的善举经历和感受,鼓励大家继续保持做善事的习惯。
五、活动评选:
在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将选取最具意义和影响力的善举进行评选,并给予奖励和表彰。
六、活动意义:
通过日行一善活动,可以让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做善事的习惯,培养爱心和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
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宣传和弘扬正能量,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和扩散。
七、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将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以上为日行一善活动方案,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做善事的行列中来,共同为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湟中一中开展“日行一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加强德育工作,改革创新,勇于实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广大青少年“崇善、知善、行善、扬善”的道德风尚,我校决定开展以“日行一善”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订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胡锦涛主席的“八荣八耻”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拥有善心、树立善念、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从而积善成德,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达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崇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活动目标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知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内容1.知善、扬善、行善。
知善:善是什么,行善有什么好处是需要在学习、教化与认知中逐渐明白的,一个善良的人他会有很多的好朋友,会得到很多人的尊敬;行善的人他会心胸开阔,会拥有健康,会长寿多福;会带给父母、子女、亲人福分。
行善就是与人方便、与自然礼待、与社会和谐。
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即一善改千恶。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好人、名人的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他人、自然、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就是美化自己的道理。
行善:在明白道理,激发感情,增强内驱力的情况下,坚持每日行一善、逐步养成善行一生的好习惯。
和平中心小学开展“日行一善”主题活动方案各班级: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引导中小学生感恩社会、奉献爱心,我校决定开展以“日行一善”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订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胡锦涛主席的“八荣八耻”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拥有善心、树立善念、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从而积善成德,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达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崇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活动目标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内容1.知善、扬善、行善。
知善:善是什么,行善有什么好处是需要在学习、教化与认知中逐渐明白的,一个善良的人他会有很多的好朋友,会得到很多人的尊敬;行善的人他会心胸开阔,会拥有健康,会长寿多福;会带给父母、子女、亲人福分。
行善就是与人方便、与自然礼待、与社会和谐。
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即一善改千恶。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好人、名人的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他人、自然、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就是美化自己的道理。
行善:在明白道理,激发感情,增强内驱力的情况下,坚持每日行一善、逐步养成善行一生的好习惯。
2.善心、善言、善行。
善心: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要充满爱心、拥有孝心、富有同情心、具有感恩之心等。
日行一善活动方案日行一善活动方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也越来越多。
日行一善活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公益行动,它的目的是通过每日一善的行动来改善社会环境,传递爱心和温暖。
本文将介绍一个日行一善活动方案,以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一、方案的目的和意义1.1 目的通过日行一善活动,引导更多公民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传递爱心、帮助他人,共同建设和谐、进步的社会。
1.2 意义日行一善活动的意义在于:(1)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传递正能量;(2)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满足困难群体的生活需求,强化社会信任和社会管理;(3)提升个人自我价值,同时增加个人社会活动时间和交际范围,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二、方案的实施步骤2.1 宣传和组织在社区、学校、单位、公园等场所张贴和发布活动宣传和倡议书,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日行一善行动。
同时,通过媒体宣传、社交平台和组织宣传,在广大公众中营造浓厚的参与氛围。
2.2 活动设计日行一善活动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参与性和实效性,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改善其出现问题,预计可设计以下几种形式:(1)行走助人:通过义卖、义演、义拍等形式向慈善机构、敬老院、残障人士、贫困儿童、流浪猫狗等组织或者个人提供实质上的物资、爱心、关怀和帮助;(2)环保行动: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一些行为,有些微不足道,但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这些小行动积少成多也会造成不良结果,因此这一项目旨在引导大家从小事做起,比如垃圾分类、避免浪费等,帮助保护环境;(3)卫生清洁:在户外公共场所和自己所使用的场所中,若能加强卫生清洁,则会使其更加整洁卫生、舒适,人们的身心状态也会提高。
因此,卫生清洁可以包括洁净环境和净化心灵,可以选择吸尘、擦拭等方式进行卫生清洁。
(4)文艺展示、发表,以善行活动报道、心灵写作、绘画、岸上吉他、摄影大赛等形式引起更多的学生关注,同时可以展现善举带来的美好,鼓励人们多为他人服务,从而回报社会。
学校“日行一善”活动方案范文"日行一善"活动在学校中被广泛采纳,旨在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以下为一份活动方案的示例:活动目标:该活动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慈善意识,塑造他们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美德。
活动内容涵盖:1. 定期组织志愿服务,如进入社区、养老院、孤儿院等,进行关怀活动,如照顾孤寡老人、环保清洁等;2. 实施环保教育活动,如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以创建积极的环保氛围;3. 推行关怀行动,如学生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和友爱;4. 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慈善捐赠、义卖义跑等活动,传播爱心,温暖他人。
活动执行:1. 学校将每月安排一次“日行一善”活动,学生可自愿参与,以团队形式合作;2. 每个班级设立专门的“日行一善”小组,由学生轮流担任组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3. 活动结束后,学生需填写活动反思,班级汇总反馈,分享个人的感悟和收获。
活动评估:1. 每学年进行“日行一善”活动的成果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和团队;2. 学校定期举办成果展示会,以展示学生参与活动的成果和影响。
通过持续的“日行一善”活动,学生将逐步形成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日行一善”活动方案范文(二)一、活动背景鉴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以及倡导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
为全面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社会公德意识,我校特策划并启动“日行一善”活动,并配套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旨在培育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3.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4.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活动内容1. 日常善行实践:鼓励学生每日完成一项小善举,如协助老人过马路、清理环境垃圾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关爱与帮助他人的理念。
一、活动目的
日行一善,善微亦可贵;善行一生,善恒品德高。开展“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系列活动。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培养具有
高尚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名人的善事善举,感受为善的意义,树立为善的观念,传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做一件善事,
营造以善为荣,积极争做善事,乐做善事的良好氛围。培养尊老爱幼,处处为他人着想的良
好品质。
3.在行善中,让学生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快乐,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与家人的
亲情,形成和谐美好的社会风尚,为孩子奠定幸福人生。
三、活动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身边的善人善事,引导学生认识善的内容,感受善的意义。
2.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做一生的好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
助的人提供方便,从寻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不断发展与升华。
四、活动准备
1.收集历代名人的善人善事,通过唱、说、演的方式得以展现。
2.寻找校园内师生行善的真人真事,拍成照片。
3.《日行一善歌》、《过马路》小品、《常怀一颗善的心》诗歌朗诵、《明天会更好》手语
舞等节目。
五、活动过程
主持人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二年级“日行一善,做文明小学生”主题
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和着欢乐的节拍,我们踏入了文明的学生时代。
主持人乙:做个文明的时代新人,那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主持人甲: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
主持人乙:是呀“勿以善小而不为”善良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最
基本的道德品质。
主持人甲: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儿童,过着充满爱的幸福生活。
主持人乙:我们也要经常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日行一善。
主持人甲:什么是“日行一善”呢?
主持人乙:“日行一善”就是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
主持人甲:那么怎样做一个日行一善的好少年呢?下面请欣赏歌谣表演《日行一善歌》。
不求人知,不要人颂,日行一善育良知。
莫求大事,莫轻小事,见事做事凭心做。
一手一足,一生一世,随时随地扶助人。
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事事常怀感恩心。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日积月累得真功。
一人虽微,一力虽弱,你我力行汇成河。
你做我做,人人都做,社会风尚换新颜。
主持人甲:日行一善育良知。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要热爱祖国、服从集体。与人为善,
成人之美,事事常怀感恩心。
主持人乙:你做我做,人人都做,社会风尚换新颜。我们全体同学正在如火如茶地开展“日
行一善,善行一生”的系列活动呢!先请听名人善事。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哭竹生笋》
晋朝的孟宗,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且常教育他勤学苦读。
在母亲的督促下,他终于学有所成。孟宗非常孝敬母亲。有一年,孟母突然病了,病情日益
严重,饭食难以下咽,盂宗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孟母原本爱吃清新鲜嫩的竹笋,如今身在
病中,跟孟宗唠叨着,说想吃笋煮的羹汤之类的食物。可是,当时正值数九寒冬,万木凋零,
哪有鲜嫩的竹笋啊?孟宗无计可施,只好独自跑到竹林里,然而目之所及处,只有一片焦黄。
想到母亲的病情,想到母亲的心愿,他不禁悲从中来,扶着竹子,放声大哭。或许孝心感动
了天地;就在孟宗哀恸得难以自制的时候,竹林里出现了奇迹:在他的泪水飞洒之处,竟然
破土冒出一颗颗竹笋来,尖尖的、绿绿的、毛绒绒的,还沾带着露滴呢!孟宗喜出望外,马
上掘出几棵竹笋抱回家,精心做成羹汤,端给母亲喝。喝着热乎乎的汤,孟母乐得眉开眼笑,
病情也随之好转。
主持人甲:同学们的故事讲的真好,有的同学为了让我们更牢记“日行一善”,给我们带来
了许多名人的行善名言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铭遥)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廷文)
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狄更斯《我们共同
的朋友》(张帆)
主持人乙:同学们,听了那么多善人善事和行善名言,你们想说什么?
主持人甲:同学们说得真好呀!让我们也把掌声送给他们!“日行一善”对我们少先队员来
说可以是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是扶起倒地的拖把,是对学习困难同学一句鼓励的话。
主持人乙:“日行一善”也可以是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爱护公物,学会感恩,立志成才。
下面请听一首《日行一善拍手歌》,掌声欢迎。(马雨欣,姜超)
你拍一,我拍一,日行一善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百善为先孝第一。
你拍三,我拍三,团结友爱要敬师;
你拍四,我拍四,爱物护物要珍惜;
你拍五,我拍五,集体观念要树立;
你拍六,我拍六,遵守公德要知耻;
你拍七,我拍七,不说谎话要诚实;
你拍八,我拍八,公益活动要积极;
你拍九,我拍九,学会感恩要珍惜;
你拍十,我拍十,品学兼优要努力。
主持人甲:“日行一善”就是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多做善事,积善成
德。
主持人乙:同学们不光说得好,还积极行动争做善事呢!请欣赏小品《过马路》。
此时,是下班放学的交通高峰期。马路上车来车往,一位年纪已高的老爷爷正要过马路……
主持人甲: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小品,你觉得小品中的两位同学哪位做得好?我们来谈谈你的
想法吧。
主持人乙:同学们,刚才的小品演绎的可是真实版的同学们的“日行一善”风采。其实,还
有更多的队员们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中展现了他们的善举——请看大屏幕(大屏幕播放图片、
出示字幕,音乐伴奏,讲解员讲解)
主持人甲:同学们的小小善举真让人感动,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下面请班长发奖。
主持人乙:首先让我们获得奖励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我相信,只要每个同学心存一份善
心,就可以成就一个善举,只要每个人一天做一件善事,献出一份爱心,世间将变得更加美
好。请听诗歌朗诵《常怀一颗善的心》。
落叶在空中盘旋飘荡,描绘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那是大树感恩大地对她的滋养;
浪花在大海中翻腾歌唱,
谱写着一曲曲感恩的乐章,那是浪花对哺育塔的大海的颂扬。
不要抱怨上苍给予你太多的坎坷与沧桑,
也不要悲叹命运中有太多的曲折和跌宕。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体验生活的快乐,沐浴着爱的阳光成长。
有人说——
善良的本质就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也有人说——
感恩是人世间的美德,它至高无上。
感恩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宝贵的生命,哺育我们健康的成长;
感恩我的老师,因为他们带我品尝知识的琼浆,叫我放飞青春的梦想;
感恩亲爱的党,因为它为我们创造和平安定的环境,播洒阳光让新苗茁壮;
感恩伟大的祖国,因为它赋予我们中国人的尊严,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多少次满含着感动得泪花把未来畅想。
学会感恩,就会虔诚的面对生活的挑战,
学会感恩,带着欣喜与热爱去进行生命的远航。
感恩,是一种力量;
感恩,是一种境界。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主持人甲: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
主持人乙: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
主持人甲: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主持人乙: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
主持人甲:同学们,让我们以“日行一善”来回报父母的慈爱,老师的大爱,同学的友爱,
党的关爱。让整个社会形成“人人行善,知善报恩”的和谐之音。请欣赏手语舞《明天会更
好》
主持人乙:今天,同学们,用一个个真实的行动诉说着“善”,我们也想把这份“善”的种
子播撒在我们学校的每个角落、每个同学的心中,人人行善,时时行善,善行一生!
主持人甲:我们拥有善心,我们实践善行,让别人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我们以这次
班会为契机,通过对“日行一善”的体验,养成“日行一善”的好习惯,提高我们的素质,
让文明之花处处开发,当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建文明校园。
主持人乙:下面请老师给我班主任给我们做总结发言,大家掌声欢迎。
(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我也受到很大的教育。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也
非常好。(鼓掌)看来,帮别人便是帮自己。用中国的一句成语说就是“善有善报”。日行
一善,不是“要每天做一件好事”,而是只要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慷慨地伸出你的援助之
手,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还要记住一句话“积德行善,日行一善,行善一生,好人一生平
安。”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明天,迎接美好的未来吧!
合:二年级“日行一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