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6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汉英公示语翻译本文探讨在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公示语汉英翻译如何在功能、语境和形式三方面取得最佳关联,达到公示语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
标签:公示语;关联理论;汉英翻译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交往日渐频繁。
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举行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让中国更是大步走向世界。
中国的各大城市和旅游景点的公共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大量采用英文标语。
在城市简介、企业简介、酒店宣传、产品介绍、旅游景点介绍中少不了英文书写的公示语。
翻译地道得体的公示语无疑能给来中国的海外游客带来便利,也是展示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
一、公示语公示语是在公共场合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文字语言。
公示语与标识语、标志语、标示语、揭示语有某些相同的应用特点,但公示语应用更为广泛。
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海外宾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涉及食、宿、行、游、娱、购行为与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研究范畴之内。
(一)公示语特点1.文字简洁明了由于公示语的受众明确,目的是让人们在获得信息后能够有所行动。
所以简介明了、没有客套的祈使句和省略句被大量使用。
如;Please Wear The Seatbelt Provided.请系好安全带、No Through Route For Pedestrians.禁止行人穿行、等。
2.名词、动名词、动词的大量使用英语公示语大量使用名词(动名词),而中文公示语多用动词来达意。
如“禁止停车”,英文表达是“No Parking”.;“No food or Beverage”翻译成中文则为“不准携带食物或饮料”。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有时为了简练,冠词略而不用。
3. 使用大写字母,不加句点为了发挥作用,公示语一般都拜访或悬挂在明显的位置。
所以要求字迹大,字迹清楚,一般没有标点。
(二)公示语应用功能1. 指示性公示语体现的是周到的信息服务,没有任何限制、强制意义,因此语言应用也不一定要求公众去采取何种行动,其功能在于指示服务内容。
经 验 交 流都市家教 272浅谈公示语的汉英翻译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福建 福州 郑丽芳On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Fujian, 350007 Zheng Lifang【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翻译在我们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中显得尤其必要。
但由于种种原因,公示语的翻译存在诸多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外交流的国际形象。
本文对公示语的语言风格及其功能,以及翻译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翻译美学角度讨论公示语翻译的美学再现。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美学A b s t r a c t: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opening up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but for various reason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which have greatly affected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damaged China’s image.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language styles and the function of public signs, an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nslation and also discusses how to integrate aesthetics into the translation.Key Words: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Aesthetics一、引言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的腾飞,对外开放力度的增加,使得中国与世界间的交流常态化。
城市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城市公示语大多采用了中英两种语言,但其英文翻译质量却令人担忧。
公示语的英文翻译不是一种摆设,它们不仅为在中国的外国人提供方便和帮助,也是展示在外国人面前的一张张城市的名片,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我们在国际上的形象。
因此本文通过对城市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重提公示语的翻译原则,从而对公示语汉英翻译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城市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常见错误1.公示语信息被缺省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因素使译文缺省了一些必要信息,从而导致整个公示语译文版本信息不足。
例如,动物园里经常见到不同的动物馆,像虎馆,狮馆,狼馆等。
其英文翻译大多都是“ tiger, lion, wolf ”。
译文中就少了一个必要的”馆字,很容易让外国人产生误解。
外国人可能会认为此标示传达的是“小心老虎,此处有虎”或者是其它的意思等。
2.公示语原意被歪曲相对于公示语译文的信息缺省,公示语原意被歪曲的错误就更为严重,它直接导致了公示语原文与译文指令的截然不同,从而给人造成更大的困惑和误解。
例如,一机动车停车场出口的旁边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出口”,其英文被翻译为Export ”。
其实这是” Exit ”的误用, 外国人肯定百思不得其 解,此处出口什么? 出口汽车吗?3. 译文语气使用不当公示语的语气也非常重要, 但是很多公示语英语译文就没 有很好地传达原文的语气, 从而导致语气不当, 或太强或太弱, 因而达不到最佳的公示效果。
例如, 在很多服务场所经常看到贵客止步“的提示,其英文翻译很多情况下被处理成了 ” 等, 这些英文翻 only. ” 才更为妥当。
4. 译文术语搭配不当由于译者对一些固定术语搭配结构不熟悉, 公示语英语译文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从而可能导致对公示语的误解。
例如“留学 生公寓”被英译为了“ Foreign Stude nts DormitoryBuilding ”, 或许在过去还可以接受,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它已 经过时,继续使用就显的不合时宜。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1卷 总第43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 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 ocial S cience Edition)No.1 2009(Vol.11 Sum No.43)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3● 王 芳,孙志祥(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摘 要:公示语是常见于公共场所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
本文旨在探讨公示语翻译的目的、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翻译的原则,通过对部分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语用等效是适用于公示语翻译的原则,并根据此原则,尝试提出公示语汉英翻译三原则:简洁、统一、易懂,并通过选取大量典型译例,分析原译文的翻译错误与问题,比较原译与改译来证明这三条原则对公示语汉英翻译具有理论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示语;语用学;汉英翻译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09)01-0344-03 一、概述公示语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
公示语的研究在西方最早开始于Vinay和Darbelnet两位学者,在他俩所著的C om parative Stylistic of French and English的前言部分。
我们可得知,他们对公示语的研究起1959年。
较早将注意力集中在公示语翻译研究的是何自然,在他主编的《社会语用论文集》中,学者们开始从语用学的角度关注公示语的英译及语用失误问题。
此外,倪传斌和刘治两位作者于1998年在《上海科技翻译》第2期发表了一篇题为《标记语的英译原则及实例分析》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标记语由汉语译为英语的过程中应遵循“简洁、明了、语气得当、规范化和适度诙谐”五原则。
以后又有几篇有关公示语翻译研究的文章散见于国内一些期刊,但此类研究始终没有形成有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其翻译原则燕玉芝(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焦作454003)[摘要] 进入21 世纪后,中国的公示语翻译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经历由翻译纠错到理论探讨的过程。
公示语翻译属于实用英语翻译。
本文分析了林克难提出的实用英语翻译“看易写”原则和丁衡祁提出的公示语翻译ABC 模式。
该原则与模式摆脱了“信达雅”的束缚,可用来指导公示语翻译。
文章还指出了公示语里不需要翻译的三种情景。
[关键词] 公示语翻译;“看易写”原则;ABC 模式[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3652(2011)06- 0115- 03前言公示语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它包括标志、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 1 ]。
公示语是一个地区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立英文公示语是国际大城市的重要标志。
200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Granger 教授曾经说过:奥运会将给中国的旅游业带来非常直接的影响。
同时,他也给我们提出了一条建议:北京的公示语应该双语化。
他认为这对吸引奥运游客来说至关重要。
无可否认,规范的英语公示语不仅可以方便国际友人在华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旅游,还可以体现当地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公民文化素质,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公示语的翻译既没有文学翻译的“宠儿”地位,也不像科技、法规等应用文本的翻译那样走红。
这就造成国内的英文公示语翻译非常混乱,以至于Granger 教授说“外国人来中国会有一些紧张感,比如公共标识看不懂”[ 2 ]。
为了迎接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北京和上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双语公示语纠错的浪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但是,在很多其他的城市,翻译失误的英文公示语仍然随处可见。
一些中小城市的很多地方甚至还没有设置英文公示语。
这种现象和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加极不相称,给外国人士带来了不便,也大大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形象。
公示语汉英错译的原因分析及其翻译策略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公示语汉英错译的原因分析•公示语的翻译策略•公示语翻译的改进措施•实例分析•结论目录01引言用于公共场合,以文字、标志、图形等为媒介,向公众传达信息、指示、提示或警告的文字性应用文体公示语为公众提供直观、快捷、有效的信息,方便其出行、了解和使用公共场所或服务作用公示语的定义与作用公示语翻译的重要性公示语是国际游客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公示语翻译的错误或不规范可能造成误解和不便良好的公示语翻译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旅游业的繁荣研究目的与意义提出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提高公示语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为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分析公示语汉英错译的原因,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常见问题02公示语汉英错译的原因分析语言结构差异汉语和英语有着不同的语言结构,例如汉语注重意合而英语注重形合,这容易导致翻译时忽略语言结构的差异,造成错译。
文化背景差异公示语通常涉及到特定文化背景和习俗,如果翻译时没有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就可能产生误解和错译。
语言差异与文化误解语法错误英语语法规则严格,时态、语态、语气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而汉语语法相对较为宽松,翻译时容易出现语法错误。
词汇错误公示语翻译中常涉及专业术语和特定词汇,如果翻译时选词不当或者忽略语境,就可能出现词汇错误。
语法错误与词汇错误公示语所处的语境常常是特定的场所或者事件,如果翻译时没有考虑到语境因素,就可能出现误导或者让人误解的情况。
语境错误英语中一些表达方式需要考虑到交际对象、社会文化等因素,如果翻译时忽略了这些语用规则,就可能导致表达不得体或者不得要领。
语用失误语境错误与语用失误03公示语的翻译策略1 2 3在公示语翻译中,应参照英语中相应的表达方式,保持原有的语气、语境和功能。
平行文本翻译公示语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过于复杂的句式。
简洁明了公示语的翻译应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避免中式英语或生硬翻译。
公示语的英文翻译摘要:公示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 旨在于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的内容。
然而,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十分严重。
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以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中的体现为视角, 强调公示语的特点决定了其英译应重视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以实现公示语的预期功能。
关键词:公示语功能对等文化差异翻译原则1、引言公示语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 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1]。
罗选民、黎土旺对公示语进行界定,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所展示的文字, 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 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2]。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 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了解中国, 很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
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也日显重要。
然而,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十分严重, 误用、滥用现象到处存在,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盲目追求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以至于译文文本生硬, 达不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和效果。
公示语英译的预期对象是在华外国友人和外国游客, 为的是达到向其警示、告知、宣传的预期功能。
其英译不是一种点缀, 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即如何使译文达到与原文本同等的预期功能[3]。
本文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以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中的体现为视角, 强调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英译应重视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应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以实现其预期功能。
2、“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公示语翻译公示语作为一个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标志之一, 公开面对公众, 给予公众行为需求的文字信息传递。
它具有提示性、指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应用功能。
(1)提示性公示语: 提示性公示语是把公众想到或没有想到的提出来以提醒和引起注意, 只起提示作用。
2008年2月 台州学院学报Vol .30,No .1 第30卷 第1期 Journal of Taizhou University Feb . 2008 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英翻译策略施建华(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公示语有其自身语言特点,即语言简洁明了,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有静态和动态之分。
根据Peter Ne wmark 的翻译理论,分析公示语的特点,其翻译理据为交际翻译法。
将汉语公示语翻译成英语时,采用的策略分为跨文化交际策略、语境分析策略、通俗易懂策略和简洁明了策略。
关键词:公示语;汉英翻译;翻译;理据;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08(2008)01-0052-04 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已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社会的角角落落,如街头的路牌、商店的招牌、广告语、警示语、宣传口号等等。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心地滑Cauti on,W et Fl oor ”,“售票处Ticket Office ”,“中央电视台CCT V ”等。
不同类别的公示语分别可以起到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威慑罪犯和激情励志的作用。
因此有学者将公示语简述为:“就是给公众在公共场合看的文字语言。
英文有与之相对应的说法,‘public signs ’”;[1](P97)也有学者将之界定为:“它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或用寥寥文字,或用简明易解的图示,拟或图示与文字兼用,表示对受众的某个要求或引起人们的某种注意。
[2](P43)笔者认为吕和发先生对公示语的概述较全面地指出了其内容、性质和特点,它是:“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产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3](P22)翻译得法的公示语可以使来华的外籍商人、游客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感受到“在家”般的方便和舒心。
浅析语用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摘要: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对我国旅游事业的国际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容易造成游客的误解,引起困扰。
在对三孔景区公示语的语用失误现象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语用等效是适用于公示语翻译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公示语汉英翻译三原则:简明、统一、礼貌,从理论高度上指导公示语的翻译和实践。
关键词:公示语语用学三孔景区汉英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24-02随着奥运会和全运会的召开,济南及周边各地如曲阜、泰安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工作、观光旅游等,对公共场所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尝试以三孔景区公示语翻译问题为例,提出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原则,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翻译,从而以理论的高度指导、促进翻译实践。
1 三孔景区公示语英译问题探究曲阜三孔景区内安全警示、交通指示、遗产宣传、景观景点介绍、公共设施标志等标牌设计清晰、美观,且都提供了英文翻译。
但不少公示语的翻译存在明显问题。
从笔者收集的材料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语言运用错误1.1.1拼写错误、标点误用这类错误都是公示语翻译中的低级错误,往往是由于译者粗心大意,没有认真校对或是承办单位施工时监管不力造成的,如“mansion”写成“masion”,有的景点介绍上未标明标点。
1.1.2用词不当(1)在三孔景区门外的一个综合介绍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译为“the cultural heritage register of the world”,名录直接译成了register,让人不知所云,笔者建议翻译为“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list”。
(2)孔府后花园的卫生间被译为“toilet”,事实上,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对于涉及人类排泄行为的词语都倾向于选择委婉语,如“restroom”。
公示语汉英翻译问题举隅作者:冯涛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4期[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场所使用英文公示语的现象也日益增多。
但当前公示语翻译现状令人堪忧,问题层出不穷。
本文将对当前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并对问题译例进行试译。
[关键词]公示语汉英翻译问题[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030-02公示语,又称“标示语”,是一种给特定人群阅读、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
其应用范围之广,几乎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街头的路牌、商店招牌、警示语、宣传语、旅游简介等。
公示语是国际化都市及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多,英文公示语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外国友人,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公示语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彰显了一个城市在国家乃至世界中的发展状况和开发程度。
因此,公示语翻译的准确与否对一个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公示语的翻译现状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及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是极不相称的。
本文将分析、归类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试译问题译例。
一、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功能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译文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使用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使译文语言对译语接受者发挥良好的影响力。
因此,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因素都是翻译误差。
该理论把把翻译误差分为四类:一是语言翻译误差;二是语用翻译误差;三是文化翻译误差;四是特定文本方面的翻译误差。
笔者据此将当前公示语翻译中的错误归为以下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语用层面上的错误。
(一)语言层面的错误第一,拼写错误。
拼写错误在英译公示语中很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
虽对公众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拼写错误多是由译者粗心大意,或制作者缺乏责任心所致。
公示语的汉英的英文翻译关于公示语的汉英的英文翻译摘要公示语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方方面面,因此也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所展示的信息状态既有“静态”,也有“动态”;广泛使用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语、文字与标志组合、现在时态、祈使句、规范性和标准性语汇,以及部分本土色彩浓厚的语汇,从而构成英语公示语的独特语言风格。
从事汉英公示语翻译首先应考虑使用英语中规范和标准语汇进行一对一的汉英置换; 在无对应译法的情况下宜参照英语公示语的功能要求确定语言风格进行试译,然后在部分海外者中进行检验。
在确认不会产生任何误解的情况下才可实际应用。
关键词公示语语言风格功能特色汉英翻译Abstract Public signs in English are essential to tourists. Directing , prompting , restricting and compelling aretheir four most important functions ; The frequent use of nouns , verbs , gerunds , phrases , abbreviations , combination of words and signs , present tenses and imperative structures marks their most outstanding stylisticcharacteristics. Translators could work more effectively if they take note of the functional features and languagestyle of public signs.Key words English on public signs functional features language styles 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举办奥运会、世博会都需要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
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译中究竟取“细颗粒”(直译)还是“粗颗粒”(意译)手法, 亦须以“功用”(是否相当)及“语句”(是否通顺)为要。
一例10:有时候一国文字习惯上在某种场合使用很对称的节律而另一国文字在同样场合就用完全不同的节律。
比方从前英国人办沪宁铁路时候在火车里贴的通告说:随地吐痰.最为恶习。
既惹人厌,又碍卫生。
车站月台,尤须清洁。
倘有违犯,面斥莫怪。
八句。
底下的英文“翻译”只说:INTHEINTERESTOFCLEAN- LINESSANDPUBLICHEALTHPASSENGERSARERE- QUESTEDTOREFRAINFROMSPITTINGINTHE TRAINSORWITHINTHESTATIONPREMISES.一长句。
这里头固然还带了有“文明”人教训乡下人的口气,英文就完全是对人平等的措辞,所以翻译的内容不符一半是成心的。
不过中文通告上用对称的节律的确很多,而英文除了故意逗趣的通告多半都用散文的(赵元任,2002:622)。
点评:英汉语言有别,汉英文化有异,“译即逆”因而难免。
由本例观之,公示语之翻译并非形到义随不可,“得意忘形”有时亦不失明智之笔。
从例有关吐痰之公示语,我们联想到香港政府卫生当局曾于各地张贴过的另一则公示语:“随地吐痰乞人恨罚款一千有可能传播肺痊由此起卫生法例要遵行”。
这显然是以打油诗方式教育市民,警告大众勿触犯法例。
要将这首比较特别的公示语忠实、通顺、传神地译为英文,即使意思准确,押韵完美,效果也恐怕会两样,因为西籍人士看了,往往以为开玩笑。
若要起到原文所含之警示之效,应该可以译作:Nospitting.Maximumpenalty$1000(周兆祥,2003:47一48)。
三、任重道远的译者从上文引述及分析不难看出,公示语的翻译十分考究,它对译者的要求实在不低。
那么,我们的译者应怎么做才能译出地道、得体和优美的译文呢?首先,了解英汉公示语各自的语言及文体特点至为重要。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 34 卷(018 年第 6 期 Journal ofYuxiNormal UniversityVol.34No.6 Jun.2018[语言文字]
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汉语机构 名称中“交通” 一词的英汉翻译探析
熊晓雯杨钊(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关键词]公示语;交通;英汉翻译[摘要]汉语机构名称中的“交通”一词的译写应根据不同目的和语境釆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对行政机构名称应准确翻译其职能或性质,对于其他有历史缘由或文化背景的机构,应按照约定俗成或名从主人的原则进行翻译,而一般性机构名称中的专名则釆用汉语拼音并根据相关国际和国家标准来进行翻译。[作者简介]熊晓雯,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汉翻译,英语教育。杨钊,讲师,研究方向:英汉翻译,英语教育。[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06(2018)06-0035-05
汉语中,含有“交通”二字的机构名很多,如交通部、交通银行、交通大学等。同样的“交通”,英文译法 却不相同,如 MinistryofTransport(交通运输部(Bank ofCommunications(交通银行(Shanghai Jiao
TongUniversity(上海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University(西安交通大学)等。此夕卜,我国每个省区几
乎都有一所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笔者梳理了一下,这些学校名称中“交通”二字的译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的 用 communication 或 communications,有的译为 transportation、Jiaotong 或者 Jiao Tong,译法太多令人无 所适从。那么,汉语机构名称中的“交通”到底该如何翻译呢?按照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概念,具有地名标示 等功能的机构名称属于“公示语”!,它具有规定性和规范性。对于公示语的翻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 有相关的译写规范。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强调功能和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观点与公示语突出功能性的 特点非常契合,因此国内翻译界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多以该理论为依据。基于此,本文拟在解析“交通”一 词涵义的基础上,从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国际通行的翻译原则和相关翻译标准,总结 不同情况下机构名称中“交通”一词的译法及其规律。
功能翻译理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俞碧芳(1971-),女,福建福清人,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摘要:作为对传统翻译“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翻译功能理论强调译文在译 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目的决定译文,也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研究开辟 了新视角。本文以公示语翻译为中心,首先分析公示语的功能,再着重联系功能翻译理论论述相关的英译原 则,并探讨具体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公示语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公示语翻译;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421(2011)03-0062-05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JO U R N A L O F FU Q IN G BR A N CH O F FU JIA N N O R M A L U N IV ER SITY 2011 年第3 期 总第105 期Sum No.105 功能翻译理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俞碧芳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语系,福建福清350300) 一引言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给公众观看、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文字语言。它属于对外宣传的一 个重要部分,其应用广泛,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指示牌、路标、商店招牌等。作为一种交 际工具,它向公众传达请求、警告、提示等目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不断发展经济并扩大对外交流,所以,公示语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占据越 来越重要的地位,其翻译活动也变得不可缺少。当前国内有关公示语的研究成果为数不多。本文以 功能翻译理论为框架,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实际应用,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公 示语的英译。 二公示语的功能 总的来说,公示语主要有如下三种功能: (一)提示功能 公示语的提示功能是指:通过公示语提供的信息,人们知道应该如何做,或者如何做才能符合 规定。此类公示语不仅措辞委婉、简单扼要,而且形式多样。但是,该提示没有强制性功能,人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实施该提示。例如:贵重物品、现金请交服务台保管,否则后果 自负。(Valuable articles and cash should be handed to General Service Desk for Safekeeping.)(林晓琴, 2006:138)该公示语提示顾客务必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如果出现丢失现象,宾馆或酒店则不负责 任。既然已经告知了可能导致的后果,所以是否实施完全由顾客本身决定。 (二)指令功能 指令功能是指用公示语提供的信息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它具有明显的强制效果。此类公示语 措辞简洁,经常使用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汇,并采用祈使句。例如:严禁停车(No parking),简洁明了地 指出不得在此地停车,其中暗含的意义是:如果违反指令,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严禁随地吐痰 (No spitting)也是用祈使句来传达强制性命令,以便禁止人们随地吐痰。 第3 期 (三)参照功能 所谓的参照功能是指:公众通过公示语所提供的参考性信息可以明确自己的目的。它大多出现 在服务性场所。公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各取所需,从公示语提供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贵宾候车室(Reserved Waiting Room)。公共汽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courtesy seats)。 三功能翻译理论对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启发 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了翻译功能理论的雏形。她 主张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即:从原作和译文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随后,她 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在她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 论(Skopos theory)。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过程,目的原则是翻译的最高原则。在 威密尔(Hans Vermeer)的“目的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进一步发展 了功能派翻译理论。他认为:翻译是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她的理论重点围绕翻译过程 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这三个方面(韦忠生,2006:77)。20 世纪90 年代初,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克里斯蒂安·诺得(Christiane Nord)进一步拓展了功能翻译 理论。她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忠实+功能”的概念,即:为再现原作的预期功能,必要时需要 对译文语篇进行全面调整,以适应译入语的语篇与文化规范(Nord, 2001:19)。总之,以赖斯、威密 尔、曼塔利、诺得为代表的这批“目的论”学者提出了明确的主张:译者应该注重译文在译语文化环 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交际功能。简而言之,翻译功能理论强调翻译以目的为总的原则,也就是说,翻译 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它的核心理论是翻译行为理论与翻译目的理论。 它从全新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诠释,从而有效地协调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多层关系, 并指导译者在翻译时以翻译目的为基础,努力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林晓琴,2006:136)。 再者,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把语言的功能分为如下三种功能,即:信息功能、 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此外,根据上述语言的三个功能,他将文本的类型分为:信息功能型的文本, 表达功能型文本和呼唤功能型文本(Newmark,1982:39)。以工商、经济、科技为主题的文本是属于信 息功能型的文本;自传、私人通信及小说等富于想象力的文学作品等是属于表达功能型的文本;而 呼唤功能型文本指的是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并使读者获得信息的文本。公示语文本旨在先引起读者 注意,然后再将信息传达给读者,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让读者按照公示语的指示去做。 因此,公示语文本应该是属于呼唤功能型文本。与此同时,纽马克(Newmark)认为,不同的文体文本 应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所谓的语义翻译是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 构允许的前提下,译者需要尽量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含义。另一方面,交际翻译是指译文对译 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该尽量相当于原作对原文作者产生的效果。纽马克(Newmark)还指出:呼唤型 文本应该侧重于读者为中心的交际翻译。将公示语翻译出来不是给本国人看的,而是让外国人看 的,以便帮助他们在中国更方便地生活、工作、或旅游等。对公示语这种文体,译者应该选择交际翻 译法,以译文读者为中心,为译文读者着想,并且要考虑到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接受公示语的能力, 让他们明确获得公示语所提供的信息,并执行公示语的指示。 综上所述,翻译功能理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以目的语的预期功能为目的而 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四基于翻译功能理论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原则 公示语的主要目的是:把信息传达给公众,让公众在理解的基础上采取行动。而语境在信息的 传达和理解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众按照语境来理解信息,接着通过行动而作用于语境。 信息、理解和语境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例如:“小心碰头”(Watch Your Head) 旨在警告 公众务必要小心,否则会碰头而造成伤害。一般说来,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 俞碧芳:功能翻译理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应用63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1 年5 月 际,实现原文的功能和意图,以便最大程度地让公众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种翻译目的决定了译者 应遵循以下基于翻译功能理论的汉英翻译原则: (一)熟悉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力求译文简洁,以简单的形式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应 由于公众在公共场所总是来去匆匆,所以,他们非常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准确的信 息。因此,公示语的语言必须简洁。考虑到句型方面,公示语常用的句型是祈使句;考虑到词汇方 面,公示语尽量减少使用复杂词汇和多种时态的动词。如:公共汽车上的“自备零钞,不找零钱” (Exact fare only)会有多种表达方式,英语只需短短三个单词就表明了意义。 (二)规约性 规约性指公示语翻译的规则问题。由于过去的历史和不同的文化语言习惯,很多公示语的翻 译都早已约定俗成,不能改变。例如:步行街的“车辆不得入内”可能会有很多种译法,但最“地道” 的说法是“Pedestrians only”,这符合英美人的语言习惯。“中国烟酒”按英语的思维习惯翻译应该成 为“Cigarette,Liquor and Tea”。同样的例句还有:肯德基的告示语“谢绝自带饮料”,其英译是KFC drinks only。 (三)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重点 由于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原文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 的差距。为了适应译文的文本功能和满足译文读者的需求,译者应该从读者的角度,根据译文所期 望达到的交际功能,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原文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尽量考虑到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 因此,即使在译文的个别地方与原文产生差异,只要能在总体上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图和功能,在 译文读者中产生相似于原文的预期效果,此翻译即可以称为得体的翻译。从译文的预期功能考虑, 公示语的翻译标准是:译文能够得体地表达,取得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 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中国和英语国家读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使译文既 忠实于原文又没有拘泥于原文,同时采用交际翻译法,从而得到准确的译文。 (四)把握英汉文化差异,尊重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也离不开文化。在翻译公示语的过程中,译者要尊重译文读者的文 化,处处考虑其接受心理。例如:桂林市政府于2005 年面向全国征集“桂林山水佳天下”的最佳译 文,要求译文优美贴切,能准确表达“桂林山水佳天下”的含义。吴伟雄先生认真分析了译文读者的 文化习惯之后,参考了如下一个英文谚语: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他的译文是:East or west, Guilin landscape is best! 此译文非常巧妙地处理了文化差异,使译文不仅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习 惯,而且又将原语的功能意义完整地传译到了译文中,从而导致交际翻译的成功。 (五)适当地使用修辞手法 越来越多的公示语注重使用修辞手法,从而使公示语具有更多的人文色彩。除了一些中国特 有的宣传标语和文明口号外,公示语的翻译完全可以采取“回译”法,即:直接引用英国国家的公示 语,同时还需要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诸如:“请勿践踏草坪”,中国的许多地方采用的翻译是“Keep off the grass”,但欧洲的一些草坪上采用的是“Please give me a chance to grow.”后者的翻译采用拟 人化的修辞手法,从译文显得更加生动。 五基于翻译功能理论的公示语翻译策略探析 从理论上来讲,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所谓的语义翻译是通过力求保持原 文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展现原文的思维过程和语言的表达功能;而交际翻译的重点在 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在思考和感受之后采取行动,即:先是传递信息,后是产生效果。公示语翻译应 该重视效果,处处将读者放在首位,从而达到公示语翻译的目的。为此,译者应该基于公示语的功 能,结合并运用翻译功能理论与英译原则,灵活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以最佳的方式传达信息,使 64 第3 期 译文不仅能忠实地传达信息,而且通顺易懂,最终实现“说服”译文读者的目的。以下是基于翻译功 能理论的公示语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