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治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20.29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输电线路雷击故障与防雷措施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是保证其得以正常工作的根本。
环境和发展机制。
输电线保护是我国电力产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电力事业的稳定运行以及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为了保证供电线路的正常稳定运行。
本文主要描述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说明现有防雷措施的运用情况,为今后提高和改进防雷措施提供经验。
标签:输电线路;雷击故障;防雷措施一、概述在自然界,雷电是一种无法避免,也不可能避免的现象。
输电线路必定会受到雷电的破坏,如何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提升高压输电线路的保护率就成为关键所在。
为了确保安全,相关的电力部门需要高度重视防雷工作,特别是雷电多发区域。
在防雷措施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线路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科学的措施,才是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没有最安全的安装,只有最安全的防护,输电线路防雷工作不是单靠某项防雷措施就能搞好,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的防雷措施,才能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输电线路的雷击故障率。
即便如此,仍然不能完全保证输电线路不会发生雷击故障。
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研究、实践和总结经验,深入掌握雷电活动和探索防雷措施,才能尽量减少雷击故障的发生,将雷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二、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实际上是由于在输电线路上产生了过电压,引起绝缘子闪络,发生工频短路的故障。
输电线路上出现的雷电过电压主要有两种,一是直击雷过电压,二是感应雷过电压。
(一)直接雷过电压直接雷过电压是指雷直接击中杆塔、避雷线或导线,雷电流在接地电阻上或导线的阻抗上的电压降叫直击雷过电压,其值可达几百万伏以上。
1、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
如果升高塔体电位和相导线感应过电压合成的电位差超过输电线路绝缘闪络电压值,导线与杆塔之间就会发生闪络,这种称为反击。
2、在有避雷线的情况下,雷电击中导线,称为绕击。
探析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及保护措施一、前言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传输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电力需求,这些输电线路的线路长度和高度不断增加。
这些因素加剧了生产线路雷电故障的风险,对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运行构成了威胁。
因此,了解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二、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主要原因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本质是电荷之间的耗散导致放电和由放电带来的大量热量和电磁波辐射,从而使传输线路上的绝缘破坏,引起故障。
2.1 环境因素雷电是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象条件是形成气象电场、雷电场的必要条件,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和地形地貌等因素也影响着气象电场和雷电场的形成与分布,这些因素的改变都会导致雷电故障的发生。
此外,降雨时的水膜现象以及表面积水等水文条件也会对KV输电线路造成影响。
2.2 输电线路结构因素输电线路的结构设计也是导致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发生的因素。
例如,属于三相对称式线路首先设计系数,并受到电位升高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线间距离减小,电位提高带来的闪络问题。
设备的尺寸、参数及材质等因素例如输电塔、电缆、隔离开关重要的固定元件的尺寸大小、地线细节处理等也会影响到线路的稳定性。
三、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保护措施为了减少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风险并保护线路的正常运行,应当采取以下措施:3.1 地线保护地线保护是一种保护输电线路的方法,主要原理是用地线引导雷电流从而减少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目前主要地线保护有高阻抗地线保护、低阻抗地线保护和陶瓷针绝缘子型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且效果明显。
3.2 绝缘材料的选用对于KV输电线路来说,共振点是导致绝缘损坏的最大隐患之一。
如果选择恰当的绝缘材料,将极大地减少颂骋点的影响。
同时,在使用中,需要密切关注绝缘材料的老化情况,如出现老化、老化和损坏的现象,及时更换绝缘材料,防止雷击故障的发生。
3.3 保护装置保护装置是一种机械或电子设备,可以自动监测电力设备,并在发生故障时采取行动。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防护措施分析首先,针对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引入防雷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防雷装置主要由闪络器、接地装置和避雷针等组成。
闪络器能够将浮电位释放到大地上,防止雷电通过设备或线路流入地方电劢。
接地装置能够使系统设备、金属构架、设备房等与地之间导通,形成一个良好的大地接点,从而使雷电通过大地排除。
避雷针则分散雷电的能量,减少雷击的概率。
通过引入这些防雷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雷击故障的发生,提高输电线路设备的安全性。
其次,应加强对输电线路设备的维护和检测工作。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发现设备存在的潜在故障问题,并及时处理,是预防雷击故障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对线路设备进行定期的热成像检测,可以发现设备存在的潜在故障问题,如接触不良、绝缘老化等,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减少雷击故障的发生。
此外,合理的线路布置和线路设计也是预防雷击故障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线路布置可以减少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冲击程度,降低雷击故障的概率。
另外,合理的线路设计也可以减少雷电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合理的避雷子站布置可以使雷电不易击中设备,减少雷击故障的发生。
此外,对于重要的输电线路,还可以采取无线遥测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该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将线路的状态信息传送到监测中心,及时发现恶劣天气下可能导致雷击故障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最后,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也是预防雷击故障的重要环节。
员工应具备基本的防雷知识,了解防雷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事故应急处理的方法,并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防止因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雷击事故。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引入防雷装置、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测、合理的线路布置和设计、无线遥测监测系统以及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等。
35kV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及防雷措施摘要:35kV输配电线路是比较常用的配电线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但由于35kV输配电线路本身的特征,增加了输配电线遭受雷击闪络或跳闸事故的几率,所以加强35kV输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能够排除配电线路防雷措施中的隐患,提升配电线路的安全性,从而保障区域供电的正常运行。
本文主要论述35kV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的重要性、35kV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类型与雷击故障判别类型,以及具体的防雷措施,希望提供读者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35kV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雷击故障类型;故障判别1.35kV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的重要性35kV输配电线路是我国电网系统中主要的配电线路,但由于其本身的性质,使得配电线路在防雷电方面表现的并不理想,增加了遭受雷击的几率。
在我国沿海地区,输配电线出现故障的事情时有发生,其中由雷电引起的配电事故更是占了很大的比重,严重威胁了区域供电的稳定和安全,也影响了居民的用电需要。
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去维护配电线路的稳定和安全,保障区域配电的供电需要,为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2.35kV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类型与雷击故障判别类型2.1雷电过电压的故障类型与跳闸率问题在配电线路的雷击故障中,雷击的过电压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直击雷过电压、反击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
专业人员可以通过杆塔位置、闪络位置等进行雷击事故的判别,其中直接雷过电压是指天空的雷云在放电的过程中导致线路产生一定的抗阻,随着电流电压的逐渐升高,线路内产生极强的冲击力,使线路内出现极大的直击雷过电压。
同样,天空的雷云放电的过程中,杆塔中的阻抗与其他线路的阻抗共同作用产生了电压降,由于杆塔顶端高电位的影响,导致线路的电流电压快速升高,绝缘子被击穿的过程就产生了反击雷过电压。
而感应雷过电压也是因为天空中雷云的关系,使线路内产生束缚电荷。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雷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水平不断的提高,科技也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的提高,对于电力系统来说,主要的组成构件就是输电线路,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是保证电力运输的关键因素,输电线路遍布交叉,电力的传输途径就是通过输电线路进行,所以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就要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
但是在实际的电力工程的建设中,输电线路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外力破坏,可能是外界环境的破坏,例如雷击,还有可能是一些小动物的破坏。
本文就针对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并进行防治输电线路雷击破坏的措施研究。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故障;防雷措施分析,1.引言对于输电线路来说,由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力,而电力的输送又是通过输电线路来进行的,所以输电线路会遍布世界,不仅在我们生活中,有些高压架设输电线路还是在郊区,越过山川等,所以发生故障的频率就很高。
对于输电线路的常见故障来说,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由于输电线路的基本设备问题,基本的电缆设备的问题会造成输电线路的频繁故障;第二种是人为的因素,由于在施工时的不规范操作,人为的偷窃电缆设备等,也会造成输电线路的故障;第三是一些小动物对输电线路的破坏,比如说老鼠,鸟类等,都会对输电线路造成危害;最后一种是自然环境对输电线路的危害,比如说,疾风,暴雨,暴雪,冰雹,雷电等,这些自然界的一些危害会造成输电线路的频繁故障,我们通过对这些故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其中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最大,造成的故障发生率也最高,特别是在一些山区,雷击的可能性会增大,而一旦这些输电线路受到雷击产生故障,就会造成输电网络的中断,维修的难度跟成本都很高,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所以为了避免输电线路雷击故障,造成大范围的电力中断,就要对这些雷击故障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输电线路防雷的具体措施,保证输定线路的正常使用功能,确保输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与防雷措施摘要:输电线路同企业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是保证现今社会良好、平稳运行的基础。
基于人们对电力需求程度的日益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保障已经成为电力公司需要重点应对的问题。
本文简单讨论了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和防雷措施的分析与策略,首先介从雷击产生过电压的种类入手,进行了雷击性质的分析,然后介绍类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和原理以及影响因素,最后从雷击暂态、避雷器的安装、并联放电间隙以及接地电阻改造四个方面介绍了输电线路防雷的具体措施。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在日后的输电线路安管保障工作中起到指导行的作用。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故障;防雷措施一、雷击的性质雷击过电压出现在架空输电线路上存在两种形式: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测试后发现,输电线路上最高可产生400kV的感应雷过电压,能够明显威胁到35kV以下的线路绝缘,但对大于110kV的线路绝缘无法造成大的威胁。
所以说,能够对于高压输电线路造成严重威胁的是直击雷过电压。
直击雷过电压有绕击和反击之分,都会对线路运行的安全造成伤害。
通过科学的分析雷击性质,采取合适的防雷措施,能有针对性的防止线路遭受雷击。
绕击雷过电压是指雷电击中导线之前绕开了避雷线,造成了雷击过电压,影响因素有导线防雷的保护方式、雷电的强度、杆塔的高度、地形等,通常出现在两边相。
目前主要采取安装避雷器、减小避雷线保护角度等方式来避免绕击雷。
反击雷过电压是指雷电击中避雷线和杆顶引发的过电压,影响因素有杆塔的接地电阻和导线的绝缘强度,通常出现在绝缘弱相,闪络相别不固定。
目前主要采取加强绝缘、减小杆塔接地电阻、提升路线抗雷击水平来较小反击类过电压的损害。
二、防雷的接地1 接地电阻为了对线路绝缘进行有效的保护,需要有效引导雷电流进入大地,所以要保证杆塔接地的可靠性。
提升线路的耐雷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减小杆塔的接地电阻,实践显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雷击跳闸率。
想要保证接地电阻满足设计要求,测量杆塔电阻的过程一定要符合运行规程,对接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进行测量之前,必须拆除全部的接地引下线。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及改进方法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在强电磁环境下,雷击可能会对输电线路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导致事故,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
应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布置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一般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等,可以引导和放电雷电,减少对输电线路的直接打击。
避雷针通常安装在高耸的杆塔上方,起到吸引和放电雷电的作用。
避雷线则连接避雷针和地面,并通过接地装置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对线路的影响。
避雷器可在输电线路中间定期安装,可以有效吸收雷电冲击,保护线路设备。
这些防雷设施的规划和布置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和气象条件进行评估和设计。
还需要加强对线路设备的绝缘保护。
在高压输电线路上,线路设备的绝缘状态对于防雷非常重要。
需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材料制作设备,例如绝缘子、隔离开关等。
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绝缘状况,确保其良好工作状态。
对于线路的维护和巡检也是必要的。
定期的线路巡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防雷问题,例如避雷针、避雷线的老化、损坏等。
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可以保证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
还可以考虑利用先进的防雷技术来改进防雷措施。
雷电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大气电场、电磁场等参数来实时预测雷电的发生,提前采取防护措施。
雷电传感器也可以用于检测线路周围的雷电活动,及时预警和保护线路设备。
还可以考虑使用防雷涂层、防雷网等新型材料和装置,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
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需要综合考虑地理、气象条件,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布置。
加强设备绝缘保护、定期巡检维护,并引入先进的防雷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110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现象越来越多,雷击成为引起线路跳闸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到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本文针对一起110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后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雷击故障做了详细的理论计算,最后结合运行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性预防措施,为电力运行单位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和防雷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标签: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分析;防雷措施一、引言浙江桐庐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多分布在山顶或山脊,山势陡峭,线路所经地区起伏变化较大,气象条件十分复杂。
虽然该地区全线都架设双避雷线保护,但由于输电线路距离长、跨度大、高杆塔较多,极易遭受雷击。
近几年的故障跳闸统计资料表明,雷击引起的高压输电线路跳闸次數占总跳闸次数的93%,因此雷击已成为当前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不仅影响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日常的生产、生活。
同时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直接影响功率的输送,也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尽最大可能降低输电线路跳闸率,是线路运行单位追求的目标,也是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前提和根本。
二、具体故障描述2012年8月5日20:21时,桐庐电网发生了乔方1052线A相故障,距离Ⅱ段,零序Ⅱ段保护动作,重合成功,乔林变测距29.2km(约73#塔左右);根据该局SCADA系统历史事项显示,在这个时间点乔方1052线RTUSOE保护信号8个。
浙江省雷电定位系统线路雷电查询结果显示,8月5日20:20-20:21乔方1052线附近共计落雷点4个,数据如下:表1 浙江省雷电定位系统线路雷电查询结果序号时间经度纬度电流(kA)回击站数最近距离(m)最近杆塔1 20:20:08.958 119:31:11 29:55:54 -13.5 0 14 322.4 72~742 20:20:08.492 119:31:7 29:55:56 -13.8 0 14 250.8 72~743 20:20:08.933 119:31:7 29:55:58 -14.9 0 14 202.0 72~744 20:20:14.098 119:26:56 29:56:14 22.8 1 18 545.1 95,96经现场查找,发现乔方1052线73#塔A相瓷瓶串1片瓷瓶(上至下第2片)雷击破碎,4片瓷瓶有雷击痕迹,导线上有不同程度的雷击痕迹。
500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与防治雷电活动有很强的气候特征和区域特点。
近年来,因为气候恶化等自然因素也形成雷电活动的增加,据数据显现:我国雷电自然灾害在近十几年中有不断上涨的迹象。
而一些降雨多发区域以及山区、峡谷等典型地域气流活动更加剧烈,落雷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1.2避雷线的保护角在防雷办法中架设避雷线是高压输电线路最有效的办法。
避雷线的保护角的大小与防雷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跳闸率随着保护角的增大而增加,绕击率则随着保护角的减小而降低。
当保护角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乃至能够起到屏蔽效果,保护导线不受到绕击。
因而避雷线的保护角设置不合理是形成雷击故障的因素之一。
1.3线路的绝缘水平根据相关部分的计算成果,前期投入运行的线路在投运的前期有着极好的防雷效果,可是因为各种因素,运行若干年后,最初的规划方案现已无法抵挡现在的雷电突击,而且因为长时间受到风吹、日晒、沙尘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绝缘能力逐步降低,因为没有及时有效的维护,随着接地体通流能力的降低,将引起跳闸率显着增加。
1.4杆塔接地电阻杆塔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决定了将雷电传导至大地的能力,阻值越小,传导能力越强。
假如阻值过大,雷击时很多的电荷无法快速释放将抬高塔头电位,有可能形成绝缘击穿,提高了断路器跳闸的概率。
通常状况下,在通过各种办法进行降阻处理后,接地体的阻值在短期时间内根本符合要求,可是随着降阻剂的丢失以及腐蚀等因素,接地电阻的阻值逐步上升。
假如没有定时的对线路接地体和引下线进行腐蚀状况检查,加之测验接地电阻时的测量误差等状况,将引起线路的接地电阻无法满足防雷要求。
受到雷击时就容易发生跳闸事故。
2线路耐雷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2.1影响反击耐雷水平的因素分析影响反击耐雷水平的因素重要包含杆塔高度、接地电阻、绝缘子片数等。
杆塔高度是决定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杆塔高度的增加其落雷的概率将增加,因素重要有两个:引雷面积跟塔高正相关;塔顶被雷击中时,雷电波在杆塔中正向传播的时间与反向回来的时间都与杆塔的长度正相关,塔头及横担电位由此上升,引起发生反击的可能性增加。
输电线路雷击架空地线断线原因分析及防雷措施1. 引言雷电是自然界中产生的一种天气现象,其强大的能量可能给输电线路带来严重的损坏,尤其是雷击架空地线常常容易断线。
本文旨在对输电线路雷击架空地线断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雷措施。
2. 输电线路雷电阻力不足导致断线输电线路经过长距离传输电能,存在一定的电阻。
当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时,雷电的强大能量会导致线路上电流瞬间增大,若线路的雷电阻力不足,就会引起线路中的地线断线。
通常导致雷电阻力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2.1 线路设计不合理在输电线路的设计过程中,可能未考虑到雷电的影响,导致线路防雷设计不充分。
例如,电杆的选址不合理、导线材质选择不当等都会导致雷电阻力不足。
2.2 大地电阻过大大地电阻是指地面表面和大地之间的电阻,正常情况下,大地电阻应该尽可能小,以便提供足够的雷电阻力。
然而,一些地区由于地壳的特殊构成或其他原因,导致大地电阻过大,无法提供足够的雷电阻力,从而造成架空地线断线现象。
3. 防雷措施针对输电线路雷击架空地线断线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雷措施:3.1 合理的线路设计在线路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雷电的影响,合理选择导线材质、电杆选址等。
此外,可以采用带有防雷装置的导线材料,如添加导电层等,以增加线路的雷电阻力。
3.2 提高大地电导率为了减小大地电阻,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大地的电导率。
例如,在输电线路附近铺设大面积的接地网,通过增加大地与线路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大地电阻,从而提供足够的雷电阻力。
3.3 安装避雷器在输电线路上安装避雷器是一种常见的防雷手段。
避雷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雷电击中线路时,避雷器能及时将雷电流引向大地,从而保护线路免受雷击,减少架空地线断线的发生。
3.4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维护是确保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对于架空地线,应定期检查其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受到腐蚀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可以减少架空地线断线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