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灌肠药物的四种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0.92 KB
- 文档页数:2
儿童直肠给药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儿童直肠给药是一种安全无痛;方便有效的绿色医疗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儿科临床治疗工作中..现将儿童直肠给药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做一总结;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同是也诚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本文的不足之处给予更正指导..一、儿童直肠给药的正确体位临床上多采用以下三种体位给药:1侧卧位;2截石位;3俯卧位..临床多以此卧位给药..二、直肠给药的方法首先在给药前20--30分钟让患儿排便;这样既可以增加药物注入后的保留时间;也可以增加药物与直肠粘膜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吸收..然后逗哄患儿;以争取最大限度的主动配合治疗;切记强行给药..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取合适的药物用量见下表;吸入注射器内;安装好小儿直肠给药导管;将注射器内剩余空气排尽;然后对装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预热加温..加温大多采用热水浸泡法;其热水的温度应控制在37℃--40℃之间;侵泡约5---10分钟即可..去除加温好的注射器;将患儿调整至理想体位;用医用石蜡油涂在直肠给药导管的远端;约2--5cm;再将患儿的肛门周围涂少许石蜡油..然后将给药导管缓缓插入肛门至合适位置插入深度见下表;将药液缓缓注入直肠内;注射完毕后;轻轻拍打患儿臀部2--3下;同是将给药导管轻轻拔出;叮嘱患儿或家长;让患儿取左侧位静卧5--10分钟;方可自由活动..小儿直肠给药导管插入深度及给药量年龄插管深度cm推荐给药量ml 新生儿~2周岁 4.0~5.04~63~5周岁 5.0~8.05~106~9周岁8.0~129~2010~14周岁12~1520~30三、注意事项1给药环境温度适宜;安静舒适;争取患儿配合;2操作轻柔快捷;熟练准确;避免直肠损伤;3注意药液温度;不宜过热或过低;以免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应;4严格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和适应症;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要求皮试的一定要做皮试;5腹泻较重的患儿;暂时不宜采用直肠给药..一常用西药协定处方上感佳速效伤风胶囊 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病毒灵片0.1gX6片维生素C片0.1gX6片潘生丁片 25mgX3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 3片腹泻停止泻停思密达3gx3袋维生素B1片 10mgX6片强的松片 5mgX3片 654—2片 5mgX3片吡哌酸片0.25gx3片鞣酸蛋白片0.3gX12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请注意:炎热天气季节;维生素C片容易变质;可用浙贝母3g代替..特告止喘散1号止咳散1号或止嗽散1号速效伤风胶囊 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 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浙贝母 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初期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止喘散2号止咳散2号或止嗽散2号速效伤风胶囊 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 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川贝母 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较久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二常用中药处方及中药药袋的制备肺炎宁散1号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浙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应症:初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肺炎宁散2号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川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应症:恢复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香苏感冒散香附12苏叶10陈皮10藿香15金银花15厚朴10白芷10半夏10桔梗10柴胡10连翘10香薷12滑石15板兰根15苍术10大枣12甘草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解表化湿宣肺化痰理气和中适应症:四时感冒不论风寒、风热、夹暑、夹燥皆可;尤以胃肠型感冒、夏令感冒为佳用法;香苏感冒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生姜一片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小儿肠炎灵散葛根12黄芩6炒白术6炒山药6炒车前子6黄连3黄柏3半夏3茯苓3木香3青皮3陈皮3甘草3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适应症:各种病因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用法;小儿肠炎灵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上述四种中药药袋均可以应用于或直肠注入给药和口服给药;对能够口服给药的患者;均可以加入适当的冰糖调味后口服;临床疗效颇佳直肠给药的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由于直肠粘膜血管和淋巴回流非常丰富;吸收较快;吸收入血后直接进入大循环;不受肝药酶影响;没有首过效应;加上给药方便;几乎无痛苦;直肠给药;较之静脉输液;医患双方都省时省心;还降低了不少医疗风险..近几年来直肠给药在基层推广迅速;深受基层医生和患者欢迎;特别是儿科患者;睛睐有加..直肠给药虽然自古有之;但是现代用之较少;用得最多的就是栓剂了;虽说近年迅速兴起;但是这一给药途径基层医生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说有一些家属不太认同;对直肠给药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经过近两年的摸索我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也常常会碰到慕名而来要求直肠给药的患者;为了后学者有所借鉴;少走些弯路;我把我的心得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刚开展直肠给药的同行有所帮助..1、直肠给药的适应症:我认为;虽说直肠粘膜血管和淋巴丰富;吸收迅速;但是毕竟面积有限;有时保留时间也有限;虽不经肝脏灭活和破坏最后血药浓度也不足以满足所有病种的需要;口服;肌注;静脉滴注;静脉推注;外用膏药;透皮贴膏等给药方法依旧有其使用的适应症;直肠给药是在以往常规的给药方法中多了种给药方式;对急病重病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主要还是要静脉给药..而直肠给药的最佳适应症就是一些轻症病例和一些自限性病例;由于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基层这些病例也是我们处理的主要病例..2、给药前后家长必须配合的细节问题:嘱患者术前排便;如不愿配合排便或排不出大便的问清楚排便习惯;避开习惯排便的时间;或者先用较多量的温盐水约50——200ml灌注刺激患者排便后再给药;此时不同于清洁灌肠;但位置尽可能深些..给药时最好保持侧卧位或者府卧位15分钟;特别要避免类似排便的体位..3、有关给药量的把握:成人直肠侧壁的压力感受器在受到150——250g压力的刺激就好引起便意;所以小孩最好莫超过50ml;而且用量尽可能少;动作尽可能轻柔;推注应缓慢;最好在患者基本适应了肛门的刺激后再注药此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患者肛门不再不停的收缩舒张当然拔管后拍拍屁股刺激患者肛门收缩也很有必要..4、有关配伍禁忌和用药安全:配伍禁忌跟其它的给药方法基本相同;酸性的跟碱性的药物不能配伍使用;有体外配伍禁忌的不能配伍使用;相拮抗的抗生素不能配伍使用;临床上常常有中成药或者中药针剂和西药配伍使用的情况;因成份复杂;我觉得要尽可能避免同次使用;一定要同次使用时配伍后外观无变化是最低底线..另外该用前皮试的一律先皮试;刺激性药物避免使用或者稀释后使用..5、关于用量:直肠给药的量一直是初学者急迫想知道的;有些文章告诉我们直肠给药的量是口服量的1.5——2倍;我们可以参考;但是毒性药物或者是治疗量跟中毒量接近的我们还是以静脉给药量参考更佳..6、直肠给药的副作用:直肠给药的副作用很少;比较常见的是药物过敏;和直肠菌群失调..出现过敏时抗过敏处理;直肠菌群失调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大便不成型或者腹泻;但量不太多;肛周红肿皮损;这时停药大多自行恢复正常;也可外涂红霉素软膏或者烧伤湿润膏;口服妈咪爱等调节菌群的药物..使用直肠给药时;要注意的药物配伍禁忌灌肠存在药物配伍禁忌的;在临床应用上要注意;以下资料与大家分享:1.需用做过敏试验的抗生素;必须做试验后再做直肠滴灌..2.西药配伍有禁忌的;也不能配制直肠滴灌..①所有头孢类药物都能抑制肠道菌群产生VK;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因此;与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合用应非常谨慎;头孢类药物有一定的肝肾毒性和其它有肝肾毒性的药物氨基糖苷类、利尿类合用需谨慎;头孢类药物与含有乙醇类的药物即使少量联合应用也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呈醉酒状不应合用..②氨基糖苷类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小诺霉素与利尿剂不应联合使用;与茶碱类药物联合应用;药效增加;毒性也增加;应慎重应用..③大环内脂类红霉素、罗红霉素、依托红霉素、麦白霉素、吉他霉素、阿奇霉素等具有肝毒性、耳毒性;合用其它有肝毒性或耳毒性的药物需要注意毒性的增加;与氨茶碱类合用;会抑制其代谢;可致氨茶碱血药浓度异常增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不应联合应用..④喹诺酮类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不宜与碱性药物、含铁、钙类药物联用;合用可降低胃酸浓度;不宜与茶碱类药物合用;合用使茶碱血药浓度增高可出现毒性反应;不宜与布洛芬类合用;合用易引起惊厥..其他药物应参考输液配伍禁忌表..3.对肠道有较强刺激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白胡椒粉、丁香、肉桂也不能做为直肠滴入用药;引起肠道热痛感..4.高血压病人直肠用药不易含有麻黄、甘草类的中药制剂;因麻黄碱有收缩血管之功效;易升高血压;甘草也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5.中成药含有酸性药物的;如保和汤、六味地黄汤等;不易和西药碳酸氢钠、胃舒平、安茶碱、麻黄碱等碱性药物混合进行直肠滴入;酸碱中和失去治疗效果..6.中药大黄制剂不易与胃酶类同时混合应用;大黄可以抑制酶的功能..7.含有中药成份的乌头、黄连、贝母等不易与西药安茶碱、阿托品、麻黄碱混合应用;易增加毒性..8.含有机酸中药乌梅、五味子、山楂、女贞子、木瓜等及其制剂不宜与磺胺类西药同用..因其能酸化尿液;使乙酰化后的磺胺不易溶解;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乃至尿闭、肾功能衰竭..含有机酸类中药;在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不宜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用;因这类西药在碱性尿液中抗菌力强;二者合用;抗菌力减弱..黄连、黄柏、黄芩等清热解毒药及其制剂不宜与乳酶生同服;这类中药能杀灭乳酸杆菌;导致乳酶生的作用降低或失效..含珍珠的中成药;其组分中角蛋白可水解生成多种氨基酸;若与黄连素片同服;产生拮抗;从而减弱黄连素的抗菌作用;使其疗效降低..含碱性成分的中药如硼砂、海螵蛸、石决明、瓦楞子等;均能抑制胃酸分泌;使胃酸降低;并改变尿液酸度;使其呈碱性;不宜与四环素族抗生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及呋喃坦啶等药合用;因这类抗生素在酸性尿液中杀菌力强;在碱性尿液中弱..含颠茄类生物碱及其制剂不宜与洋地黄类强心药同用;颠茄类生物碱能使肠道蠕动减慢而增加洋地黄类强心药吸收;易引起中毒..平肝熄风类中药如密环片、天麻片、止痉散等不宜与中枢神经兴奋药咖啡因、可可碱、茶碱、苯丙胺联用;可产生药理性拮抗作用;从而相互降低疗效..藿香正气丸与阿托品作用相似;能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不宜与胃复安联用;胃复安能加强胃窦部收缩强度与频率;促进胃排空;两药产生拮抗作用;疗效降低..含碱性成分中药不宜与氨基糖苷类西药联用;在碱性环境中;可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排泄减少;虽能增加抗生素抗菌活性;但同时也使其副作用增加;增加耳毒性;不宜联用..医生朋友如何推广:一项新的技术要在市场推广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需要一个过程和想相应的方式方法;做好思想解释工作..首先解除患者对直肠给药紧张情绪;详细介绍直肠给药的意义;告诉他这是国家推广的新技术;自己是刚刚经过学习培训回来的..语言交流技巧问题:特别是针对2岁到5岁的懵懂小儿;你如果刻板地给他说往直肠里注点药;通常不容易获得小病人的配合;可以先发给他点糖钙片;糖果或者玩具之类的取得其好感;然后给他解释说屁股上有脏东西;让叔叔帮你擦擦就好;或者说用药水冲冲屁股病就好了;大多数的小孩经过了第一次后;因为没感觉什么痛苦;以后再来就比较开心地配合了..有的小孩再次生病时;会主动要求妈妈说:去叔叔那儿看看吧;洗洗屁股就好了;不用打针多美..直肠给药治疗配方参考一、感冒、流行性感冒海立新注射液风热加量;柴胡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发热加氨基比林注射液;并发感染加抗生素林可霉素、阿奇霉素、头孢类等;有卡拉症状加扑尔敏注射液..二、扁桃体炎海立新加量1-3支高热不退加清开灵注射液;抗生素如注射用青霉素、头孢、阿奇等..有发热者可选用氨基比林注射液与柴胡注射液..三、支气管炎海立新注射液;抗生素;氨溴索注射液;利巴韦林或炎琥宁注射液;有过敏症状加扑尔敏注射液或异丙嗪;西替利嗪;可加鱼腥草注射液..四、喘息性支气管炎海立新注射液;沐舒坦注射液;抗生素;严重哮喘加茶碱类如喘定;激素类等;考虑加过敏类药..五、腹泻海立新可这样联合用药:细菌性肠类加注射用安苄西林或注射用头孢曲松病毒性肠类加利巴韦林风寒型肠类加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液;不能用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消化不良加鞣酸蛋白散脾虚型加参苓白术散呕吐加胃复安;腹痛654-2;又腹痛又呕吐加654-2和B6;严重腹泻加蒙脱石散六、肠系膜淋巴结炎海立新苦木注射液;654-2;注射用头孢曲松类七、手足口病海立新加量;阿昔洛韦注射液;板蓝根加量;有合并感染类加头孢类八、结膜炎海立新九、外伤海立新;抗生素;生理盐水以上直肠给药方;仅供参考..具体用量可根据小儿年龄体重等而定;在临床中应用几年;只要辩症准确;疗效很好..在使用过程中;症状、方子、剂量可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医术;为老百姓造福..1、以上方子因年龄大小体重等情况所以剂量按年龄体重来;三岁以下海立新苦木注射液用一支、三四岁以上海立新苦木注射液根据体重用二支;抗生素类药与吊瓶一天的量一样;灌肠阿奇霉素一天量一次灌完、头孢、林可霉素一天量分二次灌..2、注意影响药液保留的因素:药液温度、体位、药液用量、药液性质、灌液深度、情绪变化..3、血像高;细菌感染有炎症;如果严重感染者上午用头孢;下午用阿奇霉素和B6或林可霉素..最好验血;革兰氏阳性菌用阿奇霉素、林克霉素或头孢呋辛、头孢唑林;革兰氏阴性用广谱抗生素: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类需做皮试..4、发烧家里可备退烧类药..5、物理降温:毛巾浸水外敷小腿10-20分钟德国引进..6、90%感冒由病毒引起用利巴韦林或炎琥宁、阿昔洛韦;10%由细菌引起用抗生素头孢或阿奇..7、白细胞低、血小板低、中度以上贫血、或有安痛定过敏史不能用安痛定;可以重用柴胡加地米..1、婴幼儿肠壁薄;灌肠管不要太硬;要用专用直肠管;注意动作轻柔;润滑、消毒..2、灌肠前要提醒家长让小孩解大便、解小便后再灌;被宿便吸收会影响效果刺激小孩拉大便;按小孩肚脐顺时针转二圈;按长强穴;有大便就会排掉..3、选择体位:使患儿采取左侧卧位趴伏在家长双腿之上..4、抽药:将药物抽进注射器内;继续吸入少量空气;针头向下;使空气进入管腔尾部;抽取药后可略留点空气;确保药全部推入直肠..5、一岁以下用10毫升注射器;2岁至12就用15--25毫升注射管;如果药的剂量不多可加生理盐水;特别是发烧需加生理盐水..6、把握进管深度;0-1岁之间3cm;1-6岁之间5-7cm..7、药液温度正常控制在37-39度;温水预热..8、连接直肠管;直肠管末端涂抹润滑剂;如石腊油或甘油..9、管头进去后略拔出来一点;防止碰到直肠壁..10、症状严重的一天必须灌二次;相隔6到8小时即可..1、给药结束后要拍拍孩子屁股;刺激肛门肌肉收缩..2、直肠给药后务必保留足够时间;以供药物吸收;一般15分钟即可;患儿保持采取卧位15分钟;或灌完腿夹紧15分钟;或者婴儿家长可屁股夹抱紧半小时..3、注意观察有无药液溢出;及时处理..4、观察给药后的反应;是否排便、或有不舒服等..5、直肠给药后;10分钟内排出者;让患者休息10分钟;将药液和药物减半;再直肠给药一次也可在直肠给药药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1-2ml或654-2针1-2mg以减少肠蠕动..雾化时;小孩哭效果更好;可加2毫升葡萄糖50%1、上感:海立新;利巴韦林;生理盐水..2、扁桃体炎、咽部疱疹:海立新;利巴韦林;庆大霉素;生理盐水..3、支气管炎、肺炎:海立新;万托林;沐舒坦或氨溴索;生理盐水..常用西药合剂的配制一、解热合剂适应于一般性的感冒..解热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 2ml柴胡针 2ml地塞米松针 2mg适应症:T37.5—38.5度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解热合剂2号解热合剂1号+双黄连针10—20ml适应症:T38.5—39度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解热合剂3号解热合剂1号+清开林针10—20ml适应症:T39度以上..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二、上感合剂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上感合剂1号扑尔敏针2mg利巴韦林针0.1g地塞米松针2mg维生素C针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2号上感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 2ml发热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3号上感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 2ml+柴胡针 2ml流感发热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上感合剂4号上感合剂1号+头孢拉定针0.5g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5号上感合剂1号+头孢噻肟钠针1.0g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上感合剂6号上感合剂1号+头孢曲松针1.0g合并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三、肠炎灵合剂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盆腔炎、泌尿系感染等疾病..注意:对环丙沙星针过敏者;可用0.9%N.S代替肠炎灵合剂1号0.2%环丙沙星注射液100ml丁胺卡那针0.4g地塞米松针mg654—2针m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肠炎灵合剂2号肠炎灵合剂1号+爱茂尔针2—4ml+或胃复安针5---10mg伴恶心呕吐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肠炎灵合剂3号肠炎灵合剂1号+复方氨基比林针 2ml伴发热热者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四、风疹灵合剂扑尔敏针10mg维生素C针2.0g10%葡萄糖酸钙针10---20ml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寻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五、佝偻灵合剂1号维丁胶性钙针1ml维生素C针0.5---1.0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六、佝偻灵合剂2号佝偻灵合剂1号贫血者+维生素B12针 1—2ml+叶酸片5---10m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巨幼红细胞缺乏性贫血..在基层卫生所;临时没有中药制剂的情况下;可选用下列药液作为直肠滴入或注入的辅助药液;加入配制好的药物中如:上感佳、止喘散等其他药物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1.双黄连口服液或注射液2.复方大青叶合剂3.清开林注射液4.银黄口服液5.穿琥宁注射液6. 0.9%N.S白头翁加味止痢散白头翁15黄连10黄柏10秦皮10砂仁10山楂15木香10米壳10金银花15连翘10甘草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用法;取药物二包加水600ml---8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250—26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适应症: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1. 急性细菌性痢疾取上述药液100ml+吡哌酸片0.75g+呋喃坐酮片0.2g+654—2片10mg共研细末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2. 溃疡性结肠炎取上述药液100ml+吡哌酸片0.75g+呋喃坐酮片0.2g+654—2片10mg+思密达6g3. +锡类散0.6g+丁胺卡那针0.4g共研细末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注意:对于急腹症患者疑有肠坏死、穿孔者禁用可腹消炎灵1号方红藤15 金银花15 蒲公英15 连翘10 丹皮10 赤芍10 桃仁10 川楝子10 大黄10 甘草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用法;取药物二包加水600ml---8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250—26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适应症: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取上述药液100ml+严迪150mg或环丙沙星片0.5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注意:对于急腹症患者疑有肠坏死、穿孔者禁用可腹消炎灵2号方丹参10 败酱草10 薏米仁6 桃仁6 黄柏6 红藤15 甘草6 肉桂2 益母草15金银花15 蒲公英15 白花蛇舌草12 丹皮6 赤芍10 玄胡索6 续断6 桑寄生10 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用法;取药物二包加水600ml---8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250—26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适应症:急、慢性盆腔炎取上述药液100ml+严迪150mg或环丙沙星片0.5g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注意:妇女月经期、产褥期、对于急腹症患者疑有肠坏死、穿孔者禁用前列康散当归15 赤芍15 茯苓15 红花12 穿山甲10 桃仁12 金银花15 龟板10王不留行20 败酱草20 泽泻15 泽兰15 玄胡索15 透骨草15 大枣15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用法;取药物二包加水600ml---8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250—26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适应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取上述药液100ml+严迪150mg或环丙沙星片0.5g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注意:对于尿潴留、急腹症患者疑有肠坏死、穿孔者禁用如何较好的将直肠滴入与直肠注入技术应用于临床通过学习;大家都很想把学到的技术迅速的转化为生产力;尽可能的运用于临床;大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往往是欲速则不达..从多年培训的经验总结来看;在开展直肠滴入与直肠注入疗法之前;学员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必须先配制好一些必需的器具、设备和药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二、首先要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要领多看光盘万事在备、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操作不乱三、刚开展时;一些必需的器具、设备和药物可能不齐全.因此;要因地制宜;没有中草药;可以先用西药来开展工作;逐步扩大影响;循序渐进..四、开展直肠滴入与直肠注入技术疗法时;首先要选择病情较轻的患者;选择自己认为一到二次能够治愈的患者;千万不能遍地开花;要等技术与临床效果检验和对比之后;总结经验;逐步扩大影响后;再普遍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注意事项除要选择自己认为能够一次治疗成功的病例外;还应该掌握以下要点:1.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2. 腹泻较严重的患者;暂时不适宜应用直肠滴入与直肠注入疗法..3. 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里轻轻插入即可..。
儿童便秘的药物治疗药物是便秘治疗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常见的治疗便秘的药物包括泻剂、软化剂/润滑剂、胃肠动力药物以及微生态制剂。
1.泻剂泻剂是最常用的治疗便秘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容积性泻剂、渗透性泻剂和刺激性泻剂等。
使用泻剂治疗便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慢性便秘首选容积性泻剂(膨松剂)和渗透性泻剂,仅在必要时使用刺激性泻剂;使用泻剂后症状有改善者应维持最小剂量或逐渐减量,不能突然停止;如超过1周仍不能纠正便秘,应仔细寻找病因。
常见的渗透性泻剂有山梨醇和乳果糖。
这类药物在肠道不被吸收,具有高渗透性,增加肠腔内水分,刺激肠蠕动,并可通过大肠杆菌作用分解发酵,生成乳酸等各种酸性代谢产物,具有渗透效应,使结肠内水分增加,大便软化。
聚乙二醇4000(福松)是新型的容积性泻剂,有人将其归类于渗透性泻剂,但实际上聚乙二醇在肠道内是通过氢键固定水分子使水分保留在结肠内,增加粪便含水量,恢复粪便体积和重量,促进排便的完成,并不改变肠道的渗透压,不被结肠内细菌分解产气,不出现纤维素和糖类泻剂可能导致的腹胀或胃肠胀气,不导致水盐代谢紊乱。
乳果糖和聚乙二醇都是常用的缓泻药物,临床应用表明二者治疗慢性便秘安全有效。
2. 软化剂/润滑剂常见的软化剂/润滑剂有开塞露和石蜡油。
这类药物可刺激结肠收缩并软化大便。
但灌肠引起反射性排便是一种临时性治疗措施,不宜长期使用,经常灌肠可产生依赖性。
3. 胃肠动力药物胃肠动力药物亦是便秘治疗中的重要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胃肠动力药物主要为西沙比利,通过刺激肠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横结肠运动增加。
但选择性差,其他治疗无效时可以试用,不做为常规用药。
4.微生态制剂关于微生态制剂对便秘的作用,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认为肠道微生物的缺失导致了肠道形态学和功能的异常;嗜酸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可缩短无菌动物移行运动复合波的周期,同时刺激小肠传输;健康个体和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差异主要是梭菌属和肠细菌数量的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的减少。
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观察小儿腹泻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主要指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前者主要指较平时大便次数习惯而言,而大便性状改变多呈稀水样改变,可伴有或不伴有黏液、脓血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甚至休克,给患儿带来痛苦和家庭带来负担。
因此,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本研究着重观察护理在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小儿腹泻患儿100例,符合小儿腹泻病的诊断标准[1],按照扔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发热10例,呕吐30例,大便次数3~5次/24小时38例,5~10次/24小时10例,10次/24小时以上2例,判断为轻度脱水40例,中度脱水8例,重度脱水2例;对照组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发热20例,呕吐25例,大便次数3~5次/24小时40例,5~10次/24小时8例,10次/24小时以上2例,判断为轻度脱水39例,中度脱水9例,重度脱水2例。
两组基数平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p<0.01)。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抗感染、保护胃肠道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灌肠液保留灌肠,灌肠液由思密达3g,云南白药50mg,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mg加入0.9%生理盐水20ml中调均匀配制。
用一次性针头弃去针尖部分后与一次性注射器连接。
具体操作方法:准备好卫生纸及尿布等用物,解除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取得配合。
嘱家属协助患儿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无菌石腊油纱布润滑导管前端后缓慢旋转插入肛门,插入3~5cm,推动注射器,使药液缓慢推入肠道内,压力要低,灌肠完毕,协助患儿平卧,抬高臀部,嘱家属捏紧双臀,再次交待注意事项,使灌肠液尽量在肠内保持15~30分钟,1次/日,3天1个疗程。
护理心理护理:向家属交代灌肠的必要性和治疗的优势所在,嘱家属不要担心。
一、概述小儿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小儿便秘、肠道寄生虫感染、肠道准备等疾病。
灌肠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肠道内的积粪、毒素,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灌肠治疗方案及流程。
二、治疗方案1. 适应症(1)便秘:小儿便秘是灌肠治疗的主要适应症,包括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等。
(2)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绦虫等引起的肠道寄生虫感染。
(3)肠道准备:如肠道手术、内镜检查等。
2. 禁忌症(1)肠道出血: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
(2)肠道狭窄:如肠套叠、肠扭转等。
(3)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4)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
三、灌肠溶液的选择1. 生理盐水:适用于大多数小儿灌肠治疗。
2. 灌肠油:适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
3. 甘油灌肠剂:适用于小儿便秘。
四、灌肠流程1. 准备工作(1)环境:选择安静、清洁的房间,确保患儿舒适。
(2)设备:准备灌肠筒、肛管、润滑剂、手套等。
(3)灌肠溶液: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溶液。
2. 操作步骤(1)患儿取侧卧位,双腿屈曲,臀部略抬高。
(2)戴好手套,润滑肛管前端。
(3)将肛管轻轻插入肛门,插入深度约为10-15厘米。
(4)缓慢倒入灌肠溶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儿不适。
(5)灌肠结束后,嘱患儿保留灌肠溶液5-10分钟。
(6)拔除肛管,嘱患儿清洁肛门。
3. 观察与护理(1)观察患儿面色、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2)观察灌肠后有无排便,记录排便次数、性状等。
(3)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
(4)保持患儿清洁、舒适,及时更换尿布。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避免损伤肠道。
3. 选择合适的灌肠溶液,避免刺激肠道。
4. 观察患儿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5. 加强患儿心理护理,减轻恐惧感。
六、总结小儿灌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确保患儿安全、舒适。
总结灌肠法一、什么是灌肠法?灌肠法,也称为灌肠疗法,是一种通过直肠给予药物或营养物质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液体注入直肠,从而达到治疗和改善健康状况的目的。
灌肠法在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可以用于清洁肠道、推动排便、给予药物或营养、减轻便秘等。
二、灌肠法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和使用方式,灌肠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温水灌肠温水灌肠是最常见的灌肠方法之一。
它通过注入温水来刺激肠道运动,促进排便和清洁肠道。
这种方法适用于缓解便秘、大肠清洁和排毒等情况。
2. 药物灌肠药物灌肠是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灌肠管将药物注入直肠,使药物直接接触到肠道壁,从而达到快速吸收和有效治疗的目的。
药物灌肠常用于给予止痛药、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
3. 营养灌肠营养灌肠是一种通过直肠给予营养物质的方法。
它适用于患有吞咽困难、胃肠功能受限、需要补充营养的病人。
营养灌肠可以通过输注含有营养物质的液体来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保证机体的正常功能。
4. 拉肚子灌肠拉肚子灌肠是指将生理盐水或其他治疗性液体注入肠道,以达到刺激肠道运动、清洁肠道、止泻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急性腹泻、便秘等症状的治疗。
三、灌肠法的操作步骤灌肠法的操作步骤包括:1.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要的器材和液体,如灌肠器、温水或药物。
2.清洁肛门区域: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洁肛门区域,以确保清洁和卫生。
3.就位准备:取出灌肠器,并按照说明书添加所需药物或液体。
4.就位灌肠: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通常是侧卧位,将灌肠器的尾端插入直肠约2-4英寸的深度。
然后慢慢挤压灌肠器的容器,将药物或液体缓慢注入直肠。
5.善后处理:灌肠完成后,保持插入位置约15-30分钟,以便药物或液体被充分吸收。
然后缓慢将灌肠器取出,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灌肠法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注意:1.使用合适的器材:选择合适的灌肠器,确保其质量可靠,且易于操作和清洁。
2.保持卫生:在进行灌肠前后,保持肛门区域的清洁,并保持双手清洁。
治疗小儿便秘的药物不管大人还是小儿都会有患上便秘的可能,那治疗小儿便秘的药物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治疗小儿便秘的药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治疗小儿便秘的药物治疗便秘的药物多为外用药,最常用的就是开塞露。
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和山梨醇,这些物质能刺激肠道蠕动,从而起到通便作用。
使用开塞露时,先将开塞露的盖拧开,然后将开塞露慢慢插入婴幼儿的肛门中。
开塞露注入肛门内以后,家长要用手将婴幼儿两侧的臀部夹紧,让开塞露液体在肠道里保留一会儿,再让婴幼儿排便,效果会更好。
如果没有开塞露,也可用肥皂头塞入婴幼儿肛门内,同样具有通便作用。
小儿便秘的临床表现1.排便异常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污便等,大部分便秘患儿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
由于排便次数少,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长,水分被充分吸收后变得干硬,排出困难,合并肛裂患儿有血便。
污便是指不故意弄脏内裤,见于严重便秘儿童由于大便在局部嵌塞,可在干粪的周围不自觉地流出肠分泌液,酷似大便失禁。
2.腹胀、腹痛便秘患儿还常常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腹痛常常位于左下腹和脐周,热敷或排便后可缓解。
腹胀患儿常常并发食欲不振,周身不适,排便或排气后可缓解。
3.其他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肛裂或直肠脱垂。
小儿便秘的的诊断1.病史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排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
2.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1)新生儿/幼儿罗马Ⅲ诊断标准(G7) 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一个月。
①排便≤2次/周;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至少有1次/周失禁发作;③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⑥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
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
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2)儿童/青少年罗马Ⅲ诊断标准(H3a) 年龄大于4岁儿童,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①排便≤2次/周;②至少有1次/周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的姿势;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⑤直肠内存在大粪块;⑥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
小儿灌肠用中西药协定处方(我看了一下,里面18岁以下禁用的氟喹诺酮类的药物都在小儿灌肠处方中出现,严重违背用药原则,家长应该看看)注意:下列处方只是某些培训班的内容,但是其处方原则大多数严重违规。
请网友看过自行斟酌。
后果自负。
用西药协定处方上感佳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病毒灵片0.1gX6片维生素C片0.1gX6片潘生丁片25mgX3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3片)腹泻停(止泻停)思密达3gx3袋维生素B1片10mgX6片强的松片5mgX3片654—2片5mgX3片吡哌酸片0.25gx3片鞣酸蛋白片0.3gX12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请注意:炎热天气季节,维生素C片容易变质,可用浙贝母3g代替。
特告!止喘散1号(止咳散1号或止嗽散1号)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浙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初期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止喘散2号(止咳散2号或止嗽散2号)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川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较久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二常用中药处方及中药药袋的制备肺炎宁散1号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浙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应症:初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1 / 2
小儿灌肠药物的四种总结
小儿腹泻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个让医生头疼家长发愁的事。治
疗小儿腹泻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辨别病因,根据患儿的年龄,体温,喂养情况,大
便性状,发病缓急,发病病程,发病季节,实验室检测,脱水程度,精神状态
等思路辨别:
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肠道内还是肠道外
的,细菌性的还是病毒性的。根据这些病情基本可以确定治疗方案。好多患儿
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吃药,或轻度脱水没有达到需要补液的程度而束手无策。灌
肠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灌肠在基层卫生院也是独树一帜,用的药物也是五花八
门,治疗的疾病更是五花八门。本人搜集了几套灌肠组合,希望对大家有用。
灌肠1号:
利福平,治疗菌痢效果很好,抗菌谱涵盖痢疾杆菌,大肠杆菌。
直达病灶部位,机体吸收少,肝肾副作用小,保留时间很长尿液才会出现
粉红色。
病情严重的加呋喃唑酮,腹痛加654-2。.
灌肠2号:
吡哌酸,鞣酸蛋白,(水样泻改思密达)呕吐加witb6,肠鸣音亢进加654-2,
治疗大肠杆菌性肠炎,吡哌酸属二代喹诺酮类,教科书注禁用于18岁以下,本
人多年经历也没有发现不良反应,但有癫痫患儿,脱水严重,精神萎靡的患儿
为了安全起见也是不用的。
灌肠3号:
鞣酸蛋白,思密达,叶酸,654-2,呕出加witb6,病程长加cowitb.适合病毒
性肠炎水样便,轻中度脱水的患儿,叶酸具有很好的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
灌肠4号:
2 / 2
婴儿健脾散,叶酸,适合肠消化不良的患儿,配合肠道有益菌口服。保留
时间长可能会出现黄色尿液。
以上方法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根据患儿体重药品和生理盐水确定用量。药
量约为每天口服用量的一半。每天两次。灌肠前嘱患儿排便,左手提起患儿脚
踝,右手在腹部做逆时针旋转,并转动身体,使药液逆流,延长保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