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电动机驱动的六自由度平台设计

基于电动机驱动的六自由度平台设计

基于电动机驱动的六自由度平台设计

摘要:六自由度并联运动平台具有刚度大,便于实时控制,精度高,误差小,承载能力大等优点,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领域,船舶,医疗诊断,生物工程及民用娱乐等领域逐渐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近些年来,对于六自由度并联运动平台实时控制方法的研究引起了世界上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大多采用液压驱动为主,但对于要求反应快,动作灵敏的控制平台,液压控制系统无法达到要求,使用电动机驱动平台,可以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六自由度平台,实时控制,电动机

1 绪论

1.1 引言

并联六自由度平台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国防战略意义的高精尖实验设备,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空间机构学、图像处理和人机工程学为基础的复杂系统。最早的空间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是1965年D. Stewart提出并研制的,也称为6-SPS机构,即著名的Stewart平台机构,与传统的串联式多自由度运动机构相比,它具有承载能力强,刚度好,无积累误差,精度高等优点。根据上、下各六个万向绞相对分布的不同,该机构可分为多种类型,其运动学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机器人、并联机床、空间对接计术、航空航海设备、摇摆模拟以及娱乐设施上。

目前我国的六自由度平台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对六自由度平台控制理论、控制系统与技术研究的这些领域内的关键课题所做的工作还很粗浅。因此对六自由度的关键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尽快研制出性能优良的六自由度平台,提高我国的仿真技术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用于飞行器、运动器(如飞机、车辆)模拟训练的动感模拟装置,是一种并联运动机构,它通过改变六个可以伸缩的作动筒来实现平台的空间六自由度运动(垂直向、横向、纵向、俯仰、

滚转、摇摆),即X、Y、Z方向的平移和绕X、Y、Z轴的旋转运动,以及这些自由度的复合运动。

1.2 六自由度平台的结构简介

并联式六自由度电动平台,简称六自由度平台。如图1-1所示,它主要由下平台台基、上运动平台、12个铰(球铰或万向铰)及6个电动推杆组成,其中电动推杆通过万向绞铰以并联的方式将上运动平台和下平台台基连接起来,成为一体。这样的机构在并联式多自由度机械装置研究中,又常常被称为stewart平台。电

图1-1 Stewart机构简图

动机驱动推杆的伸长长度和收缩长度,驱动六根推杆沿其方向伸缩作线性移动。通过六个电动推杆的协调动作,上运动平台能够灵活地实现六个自由度的运动,三个线性移动及三个转动,即一个刚体在空间的全自由动。因此,六自由度平台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并联式的机器人。

与应用广泛、十分常见的六自由度串联机构相比,六自由度平台不够灵活,表明其灵活度的上运动平台三维转动的活动范围一般小,而且角度最大也达不到

90?。运动空间也不够大,仅是其上方的一个厚度不算大的空间,但它同时具有以下十分突出的优点:

?刚度大,结构稳定。这是由于上运动平台经由6个电动推杆的支撑;

?误差小,位姿精度高。因为没有串联机构的误差累积和放大;

?力性能好。串联式机构的驱动电动机及传动系统大都放在运动着的大臂上,增加了系统的惯性,恶化了动力性能,六自由度平台将动力源放在机座

上,减小了运动负载;

?反解容易。多自由度机构运动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反解计算。串联机构的反解十分困难,而对于并联式机构,六自由度平台的反解非常容易。

因此作为一种并联式的六自由度平台,与串联式机构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们在结构和性能特点上是对偶关系,在应用上不是替代作用,而是互补关系。六自由度平台的出现,扩大了很多机构的应用范围。

1.3 Stewart机构的发展及应用

1.3.1 Stewart机构的发展

Stewart 于1965 年在他的论文A Platform With 6 Degrees of Freedom 中提出六自由度平台的概念,由于其自身的优点,一经提出便在业界引起了轰动。不久,Cappel 便发明了第一架基于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飞行模拟器。1972 年Minskey 提出将六自由度平台用于操作装置的运动结构。图1-2 所示为荷兰Delft 大学研制的用于训练飞行员的飞行模拟器。1978 年澳大利亚的教授Hunt 提出可以将六自由度平台应用到并联机器人结构中,但是并没用得到足够重视;

图1-2 Delft大学飞行模拟器

1986 年Marconi 设计了第一台商用六自由度并联操作装置GADEFLY;1987 年Pierrot 等人提出了一种空间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HEXA,作为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DELTA 的扩展,并在日本制造出了实验室样机。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六自由度平台在空间交会对接(RVD)仿真技术方面得到了应用,应用该机构进行RVD 仿真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机构,我国目前也正在进行该方面的研究工作。1994 年在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床展览会上,Giddings &Lewis 公司展出了第一台利用Stewart 平台机构的虚拟轴机床,引起广泛关注,被为“21 世纪的机床”,它是一台以六自由度平台为基础的五坐标立式加工中心。1999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天文研究所欲卡尔蔡司光学公司合作建造成功了一台基于六自由度平台并联机构的大型天文望远镜,该望远镜在2000 年的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上展出时引起天文界的广泛关注。2001 年日本大隈株式会社推出了基于六自由度平台并联机构的PM-600 型

立式加工中心。

我国最早为了民航飞行员的培训,于1975 年引进了波音707 的飞行模拟器;1988年引进了MD-82 飞行模拟器;1992 年引进波音737 和757 飞行模拟器。

此外,1984 年北京航空模拟器技术联合开发公司开始研制六自由度平台系统,并于1987 年研制成功;1994 年燕山大学研制成功机器人位置补偿器用于补偿串联机器人手臂误差;1998 年清华大学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制出六自由度机床样机VAMITY,2000 年华中科技大学为中船重工707 研究所研制出六自由度潜艇模拟器。

1.3.2 Stewart机构的应用

1979年MaeCallion 根据Stewart机构设计出第一架作为机械手臂的并联机器人,将其用于自动化装配上,此后Stewart机构,又被称为并联机器人。

Stewart机构在大功率装配机器人、步行机器人、机器人手腕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Stewart机构进一步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到机床方面,即所谓的并联机床,但不论是并联机器人还是并联机床,要实现运动精确伺服控制是非常困难的,主要难点在于Stewart机构在运动学、动力学极其控制方面蕴涵的复杂性和大量的计算。进入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计算机工业的飞速发展为解决Stewart 机构诸多难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Stewart机构的研究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下列举了一些Stewalt机构的应用案例。

1.六自由度的飞行模拟器

并联机构可以做空间的复杂运动,从而模拟各种运动姿势,可以模拟空间的任意运动。所以并联机构最早就被应用于各种运动模拟器,主要应用于训练、研

究、开发和娱乐等方面。

飞行模拟器的制造和应用一方面是技术水平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具有极高的军事和经济意义。在国防军事上,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化武器装备技术先进、价格昂贵的特点越来越突出。一架先进战斗机造价昂贵,如果全部实装训练,不仅耗资巨大,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战机的寿命。为解决这一难题,许多发达国家采取花巨资研制模拟器的对策,并规定,凡装备新武器,必须装备相应的模拟器。美国于20世纪40年代就研制出了第一台飞行模拟器。在民用领域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

70年代初,美国NASA等研究中心公布了6一DOF并联式平台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现了6一DOF并联机构运动平台的飞行模拟器,如图1-3。例如波音707、737、757和777等飞行模拟器;以及各种汽车、轮船、潜艇驾驶训练模拟器;利用训练模拟器来训练驾驶员,可以大大节省了训练的成本,提高了训练的安全性,并且不会受到场地和气候等因素的限制;还可以应用于娱乐设施,例如动感电影的三维座位装置、航海体验馆、太空穿梭机、六自由度UFO体感模拟器等等。

图1-3 Steward飞行模拟器

2.电磁跟踪定位系统

六自由度电磁跟踪定位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跟踪定位装(图1-4),可实时地确定目标的6个参数,其中,3个为目标位置参数,3个为目标姿态参数。该系统目前已在机载火控系统、精密医疗器械中获得应用,。

图1-4 跟踪反馈装置

3.飞船的空间交会对接仿真技术

力学实验报告

力学实验报告 篇一:工程力学实验(全) 工程力学实验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目录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实验三复合材料拉伸实验实验四金属扭转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实验五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及测试桥路变换实验实验六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实验七叠(组)合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实验八弯扭组合变形的主应力测定实验九偏心拉伸实验实验十偏心压缩实验实验十二金属轴件的高低周拉、扭疲劳演示实验实验十三冲击实验实验十四压杆稳定实验实验十五组合压杆的稳定性分析实验实验十六光弹性实验实验十七单转子动力学实验实验十八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实验 1 2 6 9 12 16 19 23 32 37 41 45 47 49 53 59 62 65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引伸仪标距l =mm 实验前 2低碳钢弹性模量测定 E? 实验后 ?F?l = (?l)?A 屈服载荷和强度极限载荷 3载荷―变形曲线(F―Δl曲线)及结果四、问题讨论(1)比较低碳钢与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试从不同的断口特征说明金属的两种基本破坏形式。 4篇二: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工程力学实验报告自动化12级实验班 1-1 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一、试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Q235 钢)的强度性能指标: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ReL和抗拉强度Rm 。 2.测定低碳钢(Q235 钢)的塑性性能指标: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 3.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Rm。 4.观察、比较低碳钢(Q235 钢)和铸铁的拉伸过程及破坏现象,并比较其机械性能。 5.学习试验机的使用方法。二、设备和仪器 1.试验机(见附录)。 2.电子引伸计。 3.游标卡尺。三、试样 (a) (b) 图1-1 试样拉伸实验是材料力学性能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为使实验结果可以相互比较,必须对试样、试验机及实验方法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国标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规定对金属拉伸试样通常采用圆形和板状两种试样,如图(1-1)所示。它们均由夹持、过渡和平行三部分组成。夹持部分应适合于试验机夹头的夹持。过渡部分的圆孤应与平行部分光滑地联接,以保证试样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掌握用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熟悉步进电机驱动程序的设计与调试,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和调试水平。 二、实验容: 编写并调试出一个实验程序按下图所示控制步进电机旋转: 三、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是工业过程控制及仪表中常用的控制元件之一,例如在机械装置中可以用丝杠把角度变为直线位移,也可以用步进电机带螺旋电位器,调节电压或电流,从而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步进电机可以直接接收数字信号,不必进行数模转换,用起来非常方便。步进电机还具有快速启停、精确步进和定位等特点,因而在数控机床、绘图仪、打印机以及光学仪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步进电机实际上是一个数字/角度转换器,三相步进电机的结构原理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机的定子上有六个等分磁极,A、A′、B、B′、C、C ′,相邻的两个磁极之间夹角为60o,相对的两个磁极组成一相(A-A′,B-B′,C-C′),当某一绕组有电流通过时,该绕组相应的两个磁极形成N极和S极,每个磁极上各有五个均匀分布矩形小齿,电机的转子上有40个矩形小齿均匀地分布的圆周上,相邻两个齿之间夹角为9°。 当某一相绕组通电时,对应的磁极就产生磁场,并与转子形成磁路,如果这时定子的小齿和转子的小齿没有对齐,则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子将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转子和定子的齿相互对齐。由此可见,错齿是促使步进电机旋转的原因。 三相步进电机结构示意图 例如在三相三拍控制方式中,若A相通电,B、C相都不通电,在磁场作用下使转子齿和A相的定子齿对齐,我们以此作为初始状态。设与A相磁极中心线对齐的转子的齿为0

六自由度摇摆平台

大黄蜂机器人六自由度摇摆台 大黄蜂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六自由度平台系统由采用Stewart机构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计算机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组成。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如下图)的下平台安装在地面上,上 平台为运动平台,它由六只电动缸支承,运动平台与电动缸采用六个虎克铰连接,电动缸与固定基座采用六个虎克铰连接,六只电动缸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的电动缸。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协调控制电动缸的行程,实现运动平台的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即笛卡尔坐标系内的三个平移运动和绕三个坐标轴的转动。

各主要部分简述如下: 本设备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运动上平台、下平台(基座)、电动缸及伺服 电机、驱动器系统、综合控制及监测系统。 各自功能如下: 上平台:是有效载荷的安装基面,提供六自由度的摇摆运动。 下平台:是六自由度摇摆台的安装基面,需要承受足够大的冲击力。 电动缸及伺服电机:通过控制电动缸活塞杆的行程,实现运动平台台体的六自由度运动,共6套。 驱动器系统:接收用户控制指令,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入,对伺服电机的输出转速和转角进行控制,达到控制电动缸活塞杆出速度和行程的目的,共6套。 综合控制监测系统:硬件为用户计算机,软件为研制方配合开发;同时,它 还对平台的运动过程进行监测,预防和处理系统的异常情况。

平台总体运动能力指标如上表,具体表述如下: a.平台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为0.5mm及0.1mm; b.平台转动精度及重复转动精度为0.1°及0.05°; c.行程回差小于0.2mm; d.平台X方向运动速度可从0mm/s到250mm/s连续变化;YZ方向运动 速度可从0mm/s到250mm/s连续变化; e.单支杆可承受轴向力不小于700N; f.单支杆的运动速度可从0m/s到250mm/s连续变化; g.平台中位位置固有频率:不小于40Hz; h.机械组件需具有开放性,可拆卸组装; i.机械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 2.0,驱动裕度不小于 3.0; j.额定载荷下,全行程往复工作寿命不小于1×104次,存储寿命不小于48月;

六自由度测试系统

第19卷第4期仪 器 仪 表 学 报V o l.19 №4 1998年8月CH I N ESE JOU RNAL O F SC IEN T IF I C I N STRUM EN T A ug. 1998 六自由度测试系统3 孙长库 周富强 刘 越 叶声华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2) 摘要 本文所描述的测试系统基于激光全息分光技术和激光干涉测长技术,同时测定目标物体六个自由度的偏差。采用激光漂移补偿技术建立了稳定的激光束基准,采用磁光调制技术减小 光强不稳定等因素对滚转角测量精度的影响,实现了多自由度较高精度的准直。实验表明,在激光 光源距靶标1m时,该系统Ρ重复性误差:线位移小于4Λm,角位移小于4″,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测 量效率高。 关键词 六自由度误差 全息透镜 磁光调制 干涉测长 1 引 言 目前,在国内外相继研制的多自由度测量系统中,大都采用多激光束进行,在光路中加多个分光元件,将单一激光束分为多束作为测量基准,利用每一束光所带的位移信息,采用和一般准直仪相同的测试原理,来测量出各自由度的偏差〔1,2〕。这种简单的分光方法所分出的光束独立性不好,作为测量基准时,其相对位置精度难以保证,而且多元件的采用使得测试系统的可动部分不易小型化。近年来出现的双目视觉法六自由度测量系统〔3〕,虽然结构简单,但标定复杂,测量精度难以保证。 本文描述一种利用全息透镜分光和干涉计量的方法,结合激光漂移补偿技术和磁光调制技术同时探测空间物体六自由度偏差,并能保证各被测参数之间的相对独立,实现对空间物体位置精度的动态检测。 2 基本测试原理 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坐标原点确定为全息透镜的中心O。一准直扩束光束经分光镜分为两束,一束进入干涉系统,被用来测量物体沿Z轴位移。另一束经磁光调制器后入射到全息透镜,被分为三路:非衍射光束2、会聚光束3和发射光束4,利用这三束光所携带的信息来测量其它五个自由度偏差。 当准直光束中心线以方向角Α、Β、Χ入射到全息透镜的中心时,在菲涅尔近似条件下(Α≈Β3 本文于1996年10月收到。

六自由度平台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总线型并联六自由度平台,利用总线型控制方式控制伺服电机,经过虎克铰、伺服电动缸的传动使上平台可以模拟各种空间动作。 背景技术 传统的伺服电机控制技术是通过运动控制卡发出脉冲信号和方向信号,驱动伺服电机做不同动作。每一个伺服电机都需要一组对应的脉冲信号和方向信号控制,六自由度平台有六个伺服电机就需要六组信号。用CAN总线控制伺服电机,只需要一台计算机通过CAN总线通信适配卡向总线发送控制信息,伺服驱动器选择需要的信息接收来控制伺服电机,不再需要运动控制卡,节省了硬件和接线,实现了传输信号的数字化。一条CAN总线最多可以有128个节点,一个六自由度平台有六个伺服电机即六个节点,所以一条总线可以控制最多20个六自由度平台。并且总线抗干扰能力强,可以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由六个伺服电机、六个伺服电动缸,上、下各六个虎克铰和上、下两个平台组成,下平台固定在基础上,借助六个伺服电动缸的伸缩运动,完成上平台在空间六个自由度(α,β,γ,X,Y,Z)的运动,从而可以模拟出各种空间运动姿态。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涉及到机械、伺服电动缸、伺服电机、控制、计算机、传感器,空间运动数学模型、实时信号传输处理等一系列高科技领域,因此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控制领域水平的标志性象征。主要包括平台的空间运动机构、伺服系统、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总线型方式控制伺服电机使平台可以模拟各种空间运动姿态,并且达到精确控制和信息的反馈。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方案是:平台包括三部分,分别是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和运动机构。控制模块包括一台计算机、一个CAN总线通信适配卡和一条CAN总线;伺服系统包括六个伺服驱动器和六个伺服电机;运动机构包括十二个虎克铰、六个伺服电动缸和上、下平台。所述上位机与总线通信适配卡连接,CAN总线通信适配卡与CAN总线连接,CAN总线与六台伺服驱动器连接,六台伺服驱动器分别与六台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与伺服电动缸连接,伺服电动缸与虎克铰连接,六个虎克铰和上平台连接,下平台与六个虎克铰连

六自由度平台力学仿真研究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动力学仿真研究 陈勇军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武汉430223) 摘要:针对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中运用ADAMS软件对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运动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并进行可平台的逆运动学和正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仿真可以检测该机构运动过程中的干涉情况,也可直观再现平台的运动过程。还可求出平台的位置反解和位置正解,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 关键字: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动力学分析;仿真;正解;反解 Research on Simulation of Dynamic Analysis on Six-DOF Motion Platform CHEN Yongjun (Huazhong Institute of Electro-optics—Wuh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ptoelectronics,Wuhan 430223,China) Abstract:Due to Keywords: Six-DOF motion platform ; dynamic analysis ; simulation; positive solutions; anti-positive solutions 1 引言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通过模拟物体在三个方向的平动和转动,即前后平移、左右平移、上下垂直运动、俯仰、滚转和偏航及复合运动,进而可模拟出各种空间运动姿态。六自由度平台作为一种重要的仿真实验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导弹、飞机、舰船和车辆等领域的模拟训练,还可用来模拟地震的情景,在动感电影、娱乐设备等领域也有应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主要由上下两个平台和六个并联的、可独立自由伸缩的缸组成,其中伸缩缸与平台通过球铰联接,通过改变伸缩缸的长度就可实现上平台的各种空间运动[1]。要准确的控制上平台的运动姿态就需要精确的控制六个缸的运动,这样就要求我们了解六自由平台的位置反解和位置正解的算法。杨永立运用欧拉角、旋转变换的方法推导出位置反解方程,并介绍了数值迭代法进行位置正解的过程[2]。李维嘉提出了采用虚拟连杆对结构进行简化,进而求解六自由度并联运动机构正向解的方法[3]。但到目前位置还没有一种非常高效的求六自由度平台位置正解的算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仿真软件已经成为设计产品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在运动学仿真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仿真软件,这其中的杰出代表是ADAMS软件。本文提出了采用ADAMS软件对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研究,使平台运动的位置反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方案设计报告

编号 密级内部阶段标记 C 会签 校对 审核 批准六自由度运动平台 方案设计 名称

内容摘要: 针对YYPT项目在原理样机出现的问题,对YYPT原理样机从结构设计、伺服系统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主 YYPT 优化 题 词 更改单号更改日期更改人更改办法 更 改 栏

1概述 YYPT原理样机用原库房留存的345厂的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直流驱动器及工控机作为控制系统元件,采用VB软件进行控制软件的编制,因设计及器件选型的原因,导致YYPT原理样机,在速度、精度、运动规律上等几个技术指标无法满足原规定的指标要求,现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方案的设计。 2 原理样机技术状态 2.1 原理样机方案 2.1.1 组成 原理样机采用工控机作为系统的控制单元,工控机内配有研华PCI1716和PCI1723作为A/D和D/A模拟量卡,驱动器采用AMC公司的型号为12A8的伺服驱动器,并配有直流可调电源其输出电流可达到150A,采用KH08XX(3)电动缸作为运动平台的六条支腿,电动缸上安装有电阻尺作为位置反馈器件,上平台与电动缸连接采用球笼联轴器,下平台与电动缸连接采用虎克铰链方式。具体产品组成表见表2.1。 序号产品名称型号厂家数量备注 1 电动缸KH08XX(3)西安方元明 6 安装345厂电机 2 电阻尺LTS-V1-375 上海徳测 6 3 驱动器50A8 AMC 6 3 A/D卡PCI1716 研华 1 4 D/A卡PCI1723 研华 1 5 工控机610H 研华 1 6 直流电源 1 2.1.2 结构方案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由六条电动缸通过虎克铰链和球笼万向节联轴器将上、下两个平台连接而成,下平台固定在基础上,借助六条电动缸的伸缩运动,完成上平台在三维空间六个自由度(X,Y,Z,α,β,γ)的运动,从而可以模拟出各种空间运动姿态。

PWM直流电机驱动实验

包头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项目:PWM直流电机驱动实验指导老师:陈静老师实验室:物理楼四日期:2011,6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08电子姓名:刘宁学号0814830007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脉宽调制(PWM)的原理 2、学习用PWM输出模拟量驱动直流电机 3、熟悉51系列单片机的延时程序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THDPJ-1/2型单片机开发综合实验箱 THKL-C51型仿真器 ISP下载线 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四﹑实验步骤(或过程) 1、使用最小应用系统1模块。最小应用系统1的P1.0接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的PWM输入口,电压输出口接电机“+”,电机“-”接地。 2、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缺口朝上。 3、打开Keil uVision2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添加直流电机驱动.ASM源程序,进行编译,直到编译无误。 4、进行软件设置,选择硬件仿真,选择串行口,设置波特率为38400。 5、打开模块电源和总电源,点击开始调试按钮,点击RUN按钮运行程序。观察直流电机转速。 6、修改源程序START程序段两次给累加器A的赋值,调整输出脉冲的占空比,重新编译后运行,比较直流电机转速流程图如下: 源程序如下: OUTPUT BIT P1.0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 CLR output MOV A, #5 CALL Delay serb OUTPUT MOV A, #5 CALL delay LJMP START DELAY: MOV R0, #0 DLOOP: DJNZ R0, DLOOP

六自由度平台实验报告

六自由度平台实验报告 机械电子工程系张梦辉21525074 一、实验简介 实验对象为一个六自由度平台,每个自由度的运动均由一个永磁式直流电机驱动,实验要求对其中一个电动缸进行位置控制,位置由一个滑变电阻式的位移传感器反馈回的电压信号确定,驱动则是通过研华的PCI1716L的数字输出实现,控制软件采用Labview8.6。 二、实验装置 PC机一台 研华PCI1716L多功能板卡一个 PCI总线一根 固态继电器板一块 220V AC—24VDC变压器三个 直流电动机六个 三、实验台介绍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由六支电动缸,上、下各六只万向铰链和上、下两个平台组成,下平台固定在基础上,借助六只电动缸的伸缩运动,完成上平台在空间六个自由度(α,β,γ,X,Y,Z)的运动,从而可以模拟出各种空间运动姿态。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涉及到机械、液压、电气、控制、计算机、传感器,空间运动数学模型、实时信号传输处理等一系列高科技领域,因此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机电控制领域水平的标志性象征。主要包括平台的空间运动机构、空间运动模型、机电控制系统。 本实验台,PC机作为板卡和人的接口,通过在PC机上编程来控制板卡发送数字信号和采集位置信号。将PCI多功能卡设置为设备0,选择PCI板卡的模拟信号输入口AI4口来采集2号缸的位置信号,通过PORT1号口来控制2号缸对应直流电机的正转、反转和停止。通过数字信号输出口发送开关量来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开和闭,固态继电器导通的话,则接通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开始运行,这时候,电动缸就会朝着指定方向运行,并且到达指定的位置。

实验中用到的接口的说明: AI0-AI5 模拟信号输入口,用来采集六个缸的位置信号;AIGND 模拟信号公共地 DO0-DO11 数字信号输出口,用来控制六个缸的运动 (其中DO11-DO10 分别控制1号缸的正反转 DO09-DO08 分别控制2号缸的正反转 DO07-DO06 分别控制3号缸的正反转 DO05-DO04 分别控制4号缸的正反转 DO03-DO02 分别控制5号缸的正反转 DO01-DO00 分别控制6号缸的正反转 DGND 数字输出信号公共地

六自由度电动

1:系统组成 六自由度平台系统是由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计算机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组成。下平台安装在地面的固定基座基上,上平台为支撑平台。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驱动器从而控制电机以协调控制电动缸的行程,实现运动平台的六个自由度的运动,。 各主要部分简述如下: 1)运动平台 上平台:连接需要被模拟动作的机构 上铰链:双回转轴的虎克铰结构,用于连接上平台与电动缸的活塞杆。 下铰链:单虎克铰结构,用于连接固定基座与电动缸的筒体。 下平台:安装固定基座。 2)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 运动控制计算机(伺服控制单元):实现平台系统启动/停止、接收上位机发来的位姿控制信息、对电动缸进行运动控制、监控伺服电机驱动器的工作状态、监控系统的运动状态、完成故障处理以及安全保护工作。 信号调理单元:完成与平台系统运动状态相关的各种传感器信号、测试信号和数字I/O信号的调理,以及伺服驱动器的驱动等。 3)系统控制软件 运动控制计算机的软件包括运动控制软件和逻辑控制软件。 2:系统工作原理 平台的控制系统为分层控制结构,监控单元负责人机界面交互,接受用户操作指令。并将控制信号下达给实时控制计算机。 首先,用户输入期望的运动参数(运动平台位姿、速度或加速度),如X向正弦运动。该运动参数传输给运动控制计算机,运动计算机通过运动学反解计算出六个电动缸的运动参数(电动缸位移量);然后,运动计算机根据六支电动缸运动参数和六个电动缸的位移反馈量,驱动六个伺服驱动器,实现六个电动缸闭环位置控制,使六个电动缸达到所要求的位移量,那么运动平台也就达到了所期望的运动姿态。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由于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由六支油缸,上、下各六只万向铰链和上、下两个平台组成,下平台固定在基础上,借助六只油缸的伸缩运动,完成上平台在空间六个自由度(X,Y,Z)的运动,从而可以模拟出各种空间运动姿态,可广泛应用到各种训练模拟器如飞行模拟器、舰艇模拟器、海军直升机起降模拟平台、坦克模拟器、汽车驾驶模拟器、火车驾驶模拟器、地震模拟器以及动感电影、娱乐设备等领域,甚至可用到空间宇宙飞船的对接,空中加油机的加油对接中。在加工业可制成六轴联动机床、灵巧机器人等。由于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研制,涉及机械、液压、电气、控制、计算机、传感器,空间运动数学模型、实时信号传输处理、图形显示、动态仿真等等一系列高科技领域,因而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研制变成了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在液压和控制领域水平的标志性象征。 售后说明及建议

六轴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

六轴工业机器人模块 实验报告 姓名:张兆伟 班级:13 班 学号:30 日期:2016年8月25日

六轴工业机器人模块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用途十分广泛。本实验是在开放的六自由度机器人系统上,采用嵌入式多轴运动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平台,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通过示教程序完成机器人的系统标定。学习采用C++编程设计语言编写机器人的基本控制程序,学习实现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六自由度机器人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工业实体必须快速增长才能满足其市场需求。这意味着,制造企业所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既要应付低成本国家的对手,还要面临发达国家的劲敌,二后者为增强竞争力,往往不惜重金改良制造技术,扩大生产能力。 机器人是开源节流的得利助手,能有效降低单位制造成本。只要给定输入成值,机器人就可确保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恒定一致,显著提高产量。自动化将人类从枯燥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应变能力得以释放,从而生产更大的经济回报。 二、实验过程 1、程序点0——开始位置 把机器人移动到完全离开周边物体的位置,输入程序点 0。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命令一览】键,这时在右侧弹出指令列表菜单如图:按手持操作示教器【下移】键,使{移动 1}变蓝后,按【右移】键,打开{移动 1}子列表,MOVJ 变蓝后,按下【选择】键,指令出现在命令编辑区。修改指令参数为需要的参数,设置速度,使用默认位置点 ID 为 1。(P1 必须提前示教好)。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插入】键,这时插入绿色灯亮起。然后再按下【确认】键,指令插入程序文件记录列表中。此时列表内容显示为: MOVJ P=1 V=25 BL=0 (工作原点) 2、程序点1——抓取位置附近(抓取前) 位置点1必须选取机器人接近工件时不与工件发生干涉的方向、位置。(通常在抓取位置的正上方)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命令一览】键按手持操作示教器【下移】键,使{移动 1}变蓝后,按【右移】键,打开{移动 1}子列表,MOVJ

电机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控制报告 目录 引言 0 一系统技术指标 (1) 二总体方案 (1) 2.1 任务分析 (1) 2.2 总体方案 (1) 三硬件电路设计 (2) 3.1 单片机控制单元 (2) 3.2 nokia5110液晶显示单元 (3) 3.3 电机的选择 (4) 3.3.1 反应式步进电机(VR) (4) 3.3.2 永磁式步进电机(PM) (4) 3.3.3 混合式步进电机(HB) (4) 3.3.4 电机确定 (5) 3.4 驱动电路方案选择 (5) 3.4.1 单电压功率驱动 (5) 3.4.2 双电压驱动功率驱动 (6) 3.4.3 高低压功率驱动 (6) 3.4.4 斩波恒流功率驱动 (7) 3.4.5 集成功率驱动 (8)

3.4.6 驱动电路方案确定 (9) 3.5 键盘电路 (9) 四软件设计 (11) 五测试结果 (13) 六误差分析 (13) 七操作规范 (13)

引言 本系统是基于MSP430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密工作台位移、速度(满足电机的加、减速特性)、方向、定位的控制。用MSP430F449作为控制单元,通过矩阵键盘实现对步进电机转动开始与结束、转动方向、转动速度的控制。并且将步进电机的转动方向,转动速度,以及位移动态显示在LCD液晶显示屏上。硬件主要包括单片机系统、电机驱动电路、矩阵键盘、LCD显示等。

一系统技术指标 系统为开环伺服系统,执行元件为步进电动机,传动机构为丝杠螺母副。工作台脉冲当量:δ=0.01 mm /脉冲;最大运动速度=1.2m/min;定位精度=±0.01 mm;空载启动时间=25ms。 二总体方案 2.1 任务分析 本系统要求脉冲当量为δ=0.01 mm /脉冲,而工作台丝杠螺母副导程4mm,即电机转动一周需要400个脉冲,所以电机的步距选择0.9度;最大速度要求为1.2m/min(20mm/s),所以单片机输出的脉冲频率最大为2000Hz;空载启动时间为25ms,所以电机的启动频率为40Hz。 2.2 总体方案 根据系统要求,经过分析,可对MSP430F449单片机编程,实现按键控制和nokia5110液晶屏显示。由于MSP430F449的I/O的电压是3.3V,不符合L298驱动芯片的输入电压要求,固通过光耦隔离芯片TLP521-4,将I/0的3.3V 电压提升至5V,然后接进L298来控制电机的定位,加减速,正反转来实现精确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六自由度

物体在空间具有六个自由度,即沿X、Y、Z三个直角坐标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和绕这三个坐标轴的转动自由度。因此,要完全确定物体的位置,就必须清楚这六个自由度。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由六支作动筒,上、下各六只万向铰链和上、下两个平台组成,下平台固定在基础上,借助六支作动筒的伸缩运动,完成上平台在空间六个自由度(X,Y,Z,α,β,γ)的运动,从而可以模拟出各种空间运动姿态。可广泛应用到各种训练模拟器如飞行模拟器、舰艇模拟器、海军直升机起降模拟平台、坦克模拟器、汽车驾驶模拟器、火车驾驶模拟器、地震模拟器以及动感电影、娱乐设备等领域,甚至可用到空间宇宙飞船的对接,空中加油机的加油对接中。在加工业可制成六轴联动机床、灵巧机器人等。由于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研制,涉及机械、液压、电气、控制、计算机、传感器,空间运动数学模型、实时信号传输处理、图形显示、动态仿真等等一系列高科技领域,因而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研制变成了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在液压和控制领域水平的标志性象征。 空间运动的目标是实现平台在空间运动的三个姿态角度和三个平动位移,即俯仰、滚转、偏航、上下垂直运动、前后平移和左右平移,及六个姿态的复合运动姿态。而空间目标是通过六个液压缸的行程实现的,这就需要一个空间的运动模型完成空间运动的转换,假设空间运动的目标俯仰、滚转、偏航、上下垂直位移、前后平移和左右平移用α,β,γ,X,Y,Z表示,六个油缸的行程用 L(i), (i=1、2、3、4、5、6)表示。整个运动模型如下: L(i)=TT(α,β,γ,X,Y,Z) 其中,TT是一个空间转换矩阵模型。由此实时算出每一运动时刻液压油缸的行程。液压油缸的理论行程再通过D/A接口的转换,给出实际行程值。 多自由度运动控制 多自由度控制系统中,自由度最多为六自由度,并且六自由度运动控制难度最大,设备及系统最复杂,下面主要介绍我公司设计、生产的六自由度运动台。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由六支直线伺服电动缸,上、下各六只万向铰链和上、下两个平台组成,下平台固定在基础上,借助六只伺服电动缸)执行器)的伸缩运动,完成上平台在空间六个自由度(X,Y,Z,α,β,γ)的运动,从而可以模拟出

单自由度实验报告

[键入公司名称]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固有频率及阻尼的测定实验 报告 班级:结02 实验人:陈伟 同组人:陈光赵煜民 2011/10/31 理论力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测定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阻尼比的几种常用方法; 2. 掌握常用振动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记录水平振动台的自由衰减振动波形; 2. 测定水平振动台在简谐激励下的幅频特性; 3. 测定水平振动台在简谐激励下的相频特性; 4. 根据上面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水平振动台的固有频率、阻尼比。 三、实验原理 具有粘滞阻尼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为 022=++q p q n q ,式中q 为广义坐标,n 为阻尼系数,eq eq m C n /2=,eq C 为广义阻力系数,eq m 为等效质量;p 为固有的圆频率,eq eq m K p /2=,eq K 为等效刚度。在阻尼比 1/<=p n ζ的小阻尼情况下,运动规律为)sin(22α+-=-t n p Ae q nt ,式中A ,α由 运动的起始条件决定, d f n p π222=-。 具有粘滞阻尼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在广义简谐激振力t H t s ωsin )(=作用下,系统强 迫振动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为t h p q n q ωsin 22 =++ ,式中/eq h H m =。系统稳态强迫振 动的运动规律)sin(?ω-=t B q ,式中 振幅2 2 2 20 2 2 2 22 4)1(4)(λ ζλω ω+-= +-= B n p h B 相位差2 2212arctg 2arctg λ ζλ ωω?-=-=p n 其中eq k H p h B == 2 0,p ωλ=。 由台面、支撑弹簧片及电磁阻尼器组成的水平振动台,可视为单自由度系统,它在瞬时或持续的干扰力作用下,台面可沿水平方向振动。 1. 衰减振动:

电机传动与控制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步进电机基本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步进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步进电机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步进电动机又称为脉冲电机,是工业过程控制和仪表中一种能够快速启动、反转和 制动的执行元件。其功能是将电脉冲转换为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步进电动机的运 转是由电脉冲信号控制的,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量或线位移量与脉冲数成正比,每给一 个脉冲,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步距角)或前进/倒退一步。步进电机旋转的角度由 输入的电脉冲数确定,所以,也有人称步进电动机为一个数字/角度转换器。 当某一相绕阻通电时,对应的磁极产生磁场,并与转子形成磁路,这时,如果定子 和转子的小齿没有对齐,在磁场的作用下,由于磁通具有力图走磁阻最小路径的特点, 转子将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转子与定子的齿相互对齐,由此可见,错齿是促使电机旋转 的原因。 四相步进电动机以四相单四拍、四相双四拍、四相八拍方式工作时的脉冲分配表如 表1,表2和表3 表1 四相单四拍脉冲分配表表2 四相双四拍脉冲分配表 时,若用手旋转它,感觉很难转动。

三、实验步骤: 1.将DRYDC-A型运动控制台的电源线和串行通信接口线连接好。 2.打开DRMU-ME-B综合实验台的电源总开关,开关电源的开关,采集仪开关。 启动硬件设备。 3.打开计算机,从桌面或程序组运行DRLink主程序,然后点击DRLink快捷 工具条上的“联机注册”图标,选择“DRLink采集主卡检测”进行注册。 没有使用信号采集主卡的用户可选择:“局域网服务器”进行注册,此时,必需在对话框中填入DRLink服务器的主机IP地址。 4.点击DRLink快捷工具条上“文件夹”图标,出现文件选择对话框,在实验 目录中选择“步进电机基本原理”实验,并启动该实验。 5.点击该实验脚本中的“开关”按钮,向运动控制卡下载实验程序。 6.本实验中先做步进电机的驱动实验:选择运行方式为“连续驱动”,依次选 择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为:四相单四拍、四相双四拍、四相八拍;方向可以是任意的;脉冲间隔参数可用5~10ms。点“电机驱动”按钮,驱动电机工作。观察电机的工作情况。(对于四相八拍的工作方式,脉冲间隔最小可以到2ms)终止电机运行请在运行方式中选择“停止保持”或“停止不保持”。 7.步进电机的自锁实验:运行方式选择“停止保持”,其它参数不变,点“电 机驱动”按钮。可以使步进电机某相通电,处于“自锁”状态。此时,用手转动电机的皮带轮,可以感到转动比较困难。 8.步进电机的步距角演示:运行方式选择“单步驱动”,点“电机驱动”按钮。 每点击一次“电机驱动”按钮,步进电机旋转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就是步距角。对于本实验台步距角为1.8o。 除了可以使用DRLink平台下的实验脚本进行本实验外,还可以使用C-51的C语言程序进行本实验。本运动控制平台在内部使用了DRMC-A型运动控制卡,其CPU是ADUC842,关于ADUC842的硬件的详细信息,请参考我们提供的pdf 文档。在DRMC-A型运动控制台,步进电机的端口地址:0x8000,用低4位表示电机的4相,1表示发送脉冲,0表示空。根据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的脉冲分配表(表1~3),逐步向端口的低4位写入0和1就可以了。具体的程序请参考StepMotor1.c~StepMotor5.c。在生成执行代码后,按运动控制台的“PRG”+“RST”按钮后,使用Windows Serial Downloader将执行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内。 四、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简述步进电机的四相八拍工作方式的优、缺点。 五、思考题 根据四相双四拍脉冲分配表(表2),参考StepMotor1.c,设计四相双四拍工作

六自由度液压伺服平台实验报告

六自由度液压伺服平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六自由度平台的结构解算的概念及其软件实现; 3、掌握VB6.0软件与下位机PAC通过以太网通信的方法; 4、掌握6SPT-1六自由度液压伺服平台复现指令信号的实施方 法。 二、实验方式:演示实验。 三、实验内容。 1、根据六自由度平台系统原理图和相关电气元器件接线说明设 计电控系统,演示模拟地震实验; 2、了解影片动作文件的编辑,熟练操作六自由度影片播放软件; 3、熟练操作六自由度平台调试软件; 四、实验原理。 1、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以液体作为动力传输和控制介质,利用电信号进行控制输入和反馈。只要输入某一规律的输入信号,执行元件就能启动、快速并准确地复现输入量的变化规律。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3.1所示:

图3.1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结构图 2.六自由度平台逆解算法 图3.2 空间机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六自由度平台又称为Stewart平台,其结构如图3.2所示,Stewart 平台由上、下两个平台、六个驱动关节和连接球铰组成,上平台为运动平台,下平台为基座,上、下平台的六个铰点分别组成一个六边形,连接6个液压缸作为驱动关节,每个液压缸两端各连接一个球铰。六个驱动关节的伸缩运动是独立的,由液压比例压力阀控制各液压缸作伸缩运动,从而改变各个驱动缸的长度,使动平台在空间的位置和姿态发生变化。因此该平台是通过六个驱动杆的协调动作来实现三个线性移动及三个转动共六个自由度的运动。 Stewart平台机构的空间位置关系是指运动平台的六个自由度与六个驱动杆长度的关系,是研究该并联机构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机构速度、加速度、误差分析、工作空间分析、动力分析等的基础。 对于6-SPS平台机构,其特点是动静平台铰点共面,考虑到工作空间的对称性要求,将平台的6个铰点分成3组,三组铰点沿圆周

实验1:PLC电机控制实验

实验1:PLC电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步进和直流电机的使用; 2.熟悉PLC控制。 二、实验器材 1.传感器电机应用模块1套; 2.PLC控制模块1套。 三、实验原理 1.传感器安装布局如下图所示: 2.部分传感器功能如下: 1)对射光电开关:有物体置于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光被遮挡,对射光电传感 器将输出信号。 2)光电传感器:有物体置于光电开关之前,光被遮挡,光电传感器将输出信号。 3)行程开关:有物体挤压滚轮,行程开关将输出信号。 4)电感传感器:有金属物体置于感应区前方,电感传感器将输出信号。 5)电容传感器:有物体置于感应区前方,电容传感器将输出信号。 6)霍尔传感器:有磁性物体置于感应区前方,霍尔传感器将输出信号。 7)光纤传感器:有对应颜色物体置于感应区前方,光纤传感器将输出信号。

3.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如下功能:当遮挡对射开关2秒后,直流电机正转;遮挡光电开关1,直流电机反转;当遮挡光电开关2,步进电机转动;按下行程开关,直流电机立即停止;遮挡电容传感器,步进电机立即停止。 四、实验步骤 1.打开PLC编程软件,新建工程,添加新设备,控制器型号选择1214C DC/DC/DC,CPU型号选择6ES7 214-1AG40-0XB0。 2.根据PLC输入输出端口分配,创建PLC变量表如下所示: 3.使能并创建轴工艺对象,组态轴参数如下表所示: 4.编写PLC控制程序并调试运行,实现规定功能。

五、思考题: 1.简述以下电机控制指令的功能。 1)MC_Power: 2)MC_Halt: 3)MC_MoveVelocity: 4)TON: 2.绘制PLC控制程序梯形图。 3.在使用MC_MoveVelocity模块时,Velocity参数的设置依据是什么?

并联六自由度运动平台

并联六自由度运动平台 1.概述 并联六自由度运动平台通过六个驱动缸(伺服缸或电动缸)的协调伸缩来实现平台在空间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即平台沿x、y、z向的平移和绕x、y、z轴的旋转运动(包括垂直、水平、横向、俯仰、侧倾和旋转六个自由度的运动),以及这些自由度的复合运动。并联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可用于机器人、飞行模拟器、车辆驾驶模拟器、新型加工机床、及卫星、导弹等飞行器、娱乐业的运动模拟(动感电影摇摆台)、多自由度振动摇摆台的精确运动仿真等。 图0-1:六自由度及其坐标系定义图 我公司通过自行设计、安装调试,并开发控制软件,同时采用进口关键件对并联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进行研究开发,目前已完成多套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应用,典型应用有列车风档液压仿真试验台、F1国际赛车运动仿真台、汽车驾驶模拟器、飞机和飞碟运动模拟器、振动谱试验、海浪模拟试验等。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研制,涉及机械、液压、电气、控制、计算机、传感器,空间运动数学模型、实时信号传输处理、图形显示、动态仿真等一系列高科技领域,是液压及控制技术领域的顶级产品。 2.系统组成 2.1液压伺服类 典型的液压式并联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主要由机械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硬件和控制系统软件四部分组成。

机械系统主要包括:承载平台、上下连接铰链、固定座。 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泵站系统、伺服阀、驱动器、伺服油缸和阀块管路。 控制系统硬件主要包括:实时处理器、伺服控制单元、信号调理单元、监控单元和泵站控制单元。 控制系统软件包括:实时信号处理单元、实时运算单元、伺服控制和特殊要求处理单元。 2.2 电动伺服类 电动式并联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则将伺服油缸用电动缸代替,而伺服阀、泵站系统及阀块管路等则相应取消,增 加运动控制单元。具有系统简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多自由度平台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 3.主要技术参数 以下参数为液压类平台典型值,具体可按用户要求设计制造。 3.1平台主要参数 平台最大负载:静态≥2000KG,动态≥3000KG。 上平台球铰分布园直径1400mm,相邻球心距离157mm; 下平台球铰分布园直径1600mm,相邻球心距离167mm; 伺服缸最小球铰球心距离800mm,最大长度1200mm;(采用Φ63/45~400缸体)。 平台初始高度约700mm。 3.2 泵站技术指标 额定流量:90L/min 最大系统压力:12Mpa; 泵站电机功率:22KW; 空间尺寸:1400×1200×1320 3.3 运动参数 伺服缸运动速度≥200mm/S;有效行程≥400mm。 主要运动参数如下表:

电动机控制实验指导

东莞理工学院自编教材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 ——基于DRlab虚拟实验平台 王卫平黄泳波李帅编写 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工程系 2007年7月

目录 实验一实验平台的了解 (2) 实验二电器基本元件的认识实验 (6) 实验三直流电机特性实验 (8) 实验四步进电机传动控制系统实验 (9) 实验五直流电机速度调节和方向控制实验 (10) 实验六直流电机位置PID控制实验 (11)

实验一实验平台的了解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平台的基本构成 2.了解虚拟仪器实验平台DRlab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简介 1.软件简介 DRLab实验室的核心是DRVI可重组虚拟仪器实验平台和DRLink可重组计算机实验平台。DRVI可重组虚拟仪器实验平台由德 普施科技自主研发;DRLink是在DRVI可重 组虚拟仪器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德可重组 计算机控制平台,具有所有DRVI所具有的 优点和特色;DRVI/DRLink实验平台是基于 软件总线和软件芯片技术结构,采用软件总 线开放结构和COM/DCOM组件的即插即用 特性,具有PC开放结构、模块化、组件化的 特点,是面向用户的可在线编程、调试和重 组的新型虚拟实验技术。DRVI/DRLink平台 实验组建过程没有编译、链接环节,支持软 件模块热插/拔和即插即用,系统开发平台和 运行平台一体化,实验环节功能可根据需要 完全由用户自己设计、定义,而不是仅能由 专业开发人员定义。 2.软件功能 1)可视化、图形化编程 DRVI/DRLink是一个可视化、图形化的支持软件芯片插接的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提供了虚拟仪器软件面包板、软件芯片插件组、快捷工具、嵌入式Web服务器、VBScript脚本语言、浏览器信息栏等功能支持。如图所示。 2)开放性软件平台 为方便进行功能扩展和二次开发,DRLab系列软件平台提供了三重扩展方式: 采用VC设计DLL扩展插件,通过添加扩展件的方式添加到“用户定义软件芯片扩展插件组”中使用 采用VBScript设计ActiveX扩展插件,通过“扩展件”菜单中的“添加VB ActiveX控件”功能添加到软件平台上使用 使用VBScript脚本芯片,用Signal VBScript中的函数进行编程,设计用户自定义芯片,完成特殊功能 3)丰富的软件芯片集 DRLab系列软件平台提供从操作按钮、信号源、硬件控制、曲线显视到信号分析处理、微积分环节、振荡环节、PID调节环节等共计200个软件芯片,利用这些软件芯片可很方便的搭建各种测试控制环节。 4)形像的虚拟仪器仿真面板 使用期DRVI 虚拟仪器平台可以很方便的搭建各种虚拟仪器,比如频谱分析仪、数字滤波器、频率计、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噪声测试仪等等。 3. 运动控制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