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规范方案与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24.97 KB
- 文档页数:6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牛玉洁【摘要】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瓣减压术,33例)和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35例)。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颅内压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1.52%,观察组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颅内压术后第1、7天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与常规骨瓣减压术相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效果较显著,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2页(P71-72)【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疗效【作者】牛玉洁【作者单位】登封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 4524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颅脑损伤指外力作用于颅脑所造成的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损伤性疾病中发生率居于第2位。
颅脑损伤常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其致残率及死亡率高居第1位。
近年研究显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以明显减少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并且疗效较好,并发症少[1]。
本研究通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减压术两种手术方式对重型颅脑损患者进行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登封市中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均<8分,脑部CT检查结果显示为幕上损伤,并且无较严重的脊柱和胸腹部脏器损伤。
68例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14例;年龄为10~71岁,平均(43.09±12.37)岁。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瓣减压术,33例)和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35例)。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刘艺春,马建华,余 坚,方 涛,蒋 峰(扬州大学附属泰兴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泰兴,225400) 关键词:重型脑损伤;标准大骨瓣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 6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Ο2353(2008)08Ο0089Ο02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病死率一直保持30%~50%[1],是救治的重点难点,开颅手术是救治的关键。
本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共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标准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16~72岁,平均(34.82±6.12)岁。
病因:车祸伤47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4例。
入院时GSC 评分:3~5分者39例,6~8分者21例;双侧瞳孔散大22例,单侧瞳孔散大35例,忽大忽小者3例。
C T 扫描示弥漫性脑肿胀、脑沟、脑池消失者23例,弥漫性脑肿胀、中线结构明显移位者39例,单侧硬膜下血肿11例,硬膜外血肿17例,硬膜下、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11例,多发血肿5例。
传统去骨瓣减压术组(对照组)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14~70岁,平均(36.12±10.07)岁。
病因:车祸伤50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3例。
入院时GSC 评分:3~5分者37例,68分者23例。
双侧瞳孔散大21例,单侧瞳孔散大37例,忽大忽小者2例。
C T 扫描示弥漫性脑肿胀、脑沟、脑池消失者24例,弥漫性脑肿胀、中线结构明显移位者36例,单侧硬膜下血肿9例、硬膜外血肿18例,硬膜下、外血肿11例,脑内血肿10例,多发血肿5例。
入院时患者具备以下条件:伤后12h 以内入院,且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并脑部C T 证实诊断者,既往无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重要脏器严重疾患并功能衰竭者,并排除其他重要脏器挫伤及失血性休克等合并伤。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标准大骨瓣减压的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6个月按照gos分级方法进行预后评估:恢复良好(中残)12例,重残5例,持续性植物状态8例,死亡10例。
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常规骨瓣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外科手术标准外伤大骨瓣【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26-02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系指gcs评分≤8分的危重症患者,其临床特点为病情严重、发展速度快、预后差[1]。
绝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抢救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然而行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
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的58例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病人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其中男性43例,女性15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8岁。
gcs评分:3-5分16例,6—8分42例;术前脑疝14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3—12h,平均5.2h。
1.2影像学检查。
ct及mr检查:脑挫裂伤合并急性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或脑肿胀38例,脑内血肿或颅内多发血肿1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
1.3方法。
采用江基尧[2]介绍的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全部病例在全麻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切口;①体位:手术侧肩部垫高10—20°,头偏向对侧旋转45°,手术床背板抬高20°。
②切口:于颧弓上缘耳屏前1.5cm(注意尽量保留颞浅动脉主干),绕耳廓经颞底向上绕顶结节后,斜行到达中线与发际交点。
必要时可跨中线24cm。
2021年第5卷第17期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急危重症科专题高压氧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杨红伟,许 进,吴沛璋,郭 俊(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盐城 224001)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及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RO2)、脑灌注压(CCP)、Vs、Vm、PI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4.67%;治疗后,两组患者P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SjvO2、CERO2、CCP、Vs及Vm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及躯体疼痛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 < 0.05)。
结论高压氧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脑氧代谢,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流。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 高压氧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 脑氧代谢 ;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 平均血流速度 ; 搏动指数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1.17.0012.03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患者头部受到重击,从而对颅脑组织结构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恶心、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四肢运动障碍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部分严重患者甚至会发生脑疝、瞳孔放大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8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伤后1年随访,生存36例,其中26例(54.2%)预后良好,中残7例(13.5%),重残3例(6.25%),植物生存1例(2.08%),死亡11例(23.9%)。
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显露良好,能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减压充分,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外科手术;疗效重型脑损伤患者为外伤所导致,患者疾病病情危重,多会发生严重并发疾病,患者的死亡率也比较高,治疗的预后情况也不是很好,现今针对此疾病多使用开颅减压手术进行治疗,以抢救患者[1]。
2008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疗效肯定,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8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24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15-62岁,中位35.1岁。
所有患者均进行cos评分,结果显示22例患者为3-5分,26例患者为6-8分。
16例患者为瞳孔正常,5例患者表现为双侧瞳孔缩小,6例患者表现为单侧瞳孔缩小,8例患者表现为双侧瞳孔散大,13例患者表现为单侧瞳孔散大。
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显示,5例患者为弥漫性脑肿胀表现,3例患者为脑干损伤表现,13例患者为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表现,13例患者为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表现,9例患者为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表现,4例患者为单纯硬膜外血肿表现,1例患者为单纯硬膜下血肿表现。
患者中6例患者脑中线移位为≥1.0cm,42例患者为0.5-1.0cm。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全身麻醉,患者的头部偏向对侧方向,选择患者的颧弓上耳屏前lcm处作为切口。
生堡控经处型苤圭!塑!生!旦筮丝鲞筮!塑g!i!』盟!!翌!!垡:!些翌!盟!螋!::!兰:盟!:!外伤大骨瓣手术方法介绍刘佰运江基尧张赛1.手术适应证:(1)严重广泛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占位效应明显;(2)急性硬膜下血肿出现脑疝者;(3)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4)外伤性颅内占位病变所致双瞳散大者。
2.手术方式:(1)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适合于病变位于一侧或多发伤以一侧病变为主的难治性高颅压病人;(2)双额冠切大骨瓣开颅术:适合于病变位于双侧额颞或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无明显中线移位的顽固性高颅压病人。
3.手术操作:(1)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操作技术(图1):①体位:仰卧,头偏对侧位约45。
,手术侧肩下垫高20。
;②头皮切口:起自颧弓向上一耳屏前1.5cm一绕过耳廓一绕顶结节后一至矢状线中点沿中线向前一至前发际一形成大“?”形皮瓣;③骨窗:向前平皮缘,向下平颧弓上缘,向上距离中线2era,其余部分紧邻皮缘下开窗,范围相当于一侧幕上颅骨的2/3以上面积,平均12cm×5era大小;④硬膜:“十”字或放射状剪开硬膜,大小接近骨窗,并有利于行硬膜减张成形缝合;⑤颅内操作:仔细检查,彻底清除血肿及挫裂、坏死组织,止血确实;⑥术后要进行硬膜扩大减张成形缝合,以恢复颅腔的生理密闭性。
硬膜修补材料可以是自体骨膜,颞浅筋膜,阔筋膜或人工硬膜补片;⑦术后逐层缝合颞肌、筋膜或骨膜、帽状腱膜及头皮。
术后因创面较大,渗血较多,通常放置皮下和(或)硬膜下残腔引流管。
引流袋的高度一般与头部同一水平即可。
(2)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操作技术(图2):①体位:病人平仰卧位,头正中位,垫高约15。
~30。
;②头皮切口:沿冠状缝画线,两侧经翼点至颧弓;③骨窗:向下至眉弓上缘,向上紧邻皮缘,两侧至翼点。
整块取下骨瓣;④前端“十”字过矢状窦切开硬膜,并结扎矢状窦和剪开大脑镰。
硬膜剪开的范围接近骨窗大小,并有利于行硬膜减张成形缝合;⑤颅内操作:仔细检查,彻底清除血肿及挫裂(坏死)脑组织,止血确实;⑥术后要进行硬膜扩大减张成形缝合或硬膜直接缝合(当预计术后颅.手术技术.压不会再次升高和硬膜足够松弛时);⑦术后逐层缝合两侧颞肌、筋膜或骨膜、帽状腱膜及头皮。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指南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颅脑损伤、脑出血等疾病的手术方法。
以下是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详细指南:
一、手术适应症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如颅脑损伤、脑出血等。
在急性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下,该手术可以快速降低颅内压,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从而保护脑功能。
二、手术步骤
1. 切口:在额部上方,沿颧弓上缘切开皮肤,向两侧弧形拐弯至耳廓上后方。
2. 颅骨切除:在骨膜下分离颅骨,切除额部和顶部的一块大小约
12cm×15cm的颅骨。
3. 硬脑膜切开:将硬脑膜呈放射状切开,并向下翻转。
4. 颅内减压:通过扩大硬脑膜切口和剪除部分硬脑膜,进一步降低颅内压。
5. 缝合:将硬脑膜和头皮分别缝合。
三、注意事项
1. 手术前应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评估手术风险。
2. 手术后应密切监测颅内压和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3. 手术后应定期复查,评估手术效果。
4. 在恢复过程中,应注意营养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总之,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颅内高压的方法,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您需要接受该手术,请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症、手术规及注意事项——对于有绝对手术适应证的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正确的手术方案是控制病情、保存和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环节。
一、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相对于传统减压手术的优势:重型颅脑损伤常因颅血肿挤压、创伤后或术后脑水肿加重,合并严重的颅高压,病死率高达42%一70%。
急诊开颅手术是国外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的治疗措施,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最主要的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
小骨窗及传统的额颞瓣、颞顶瓣或颞肌下减压骨窗难以明确出血来源,不能充分暴露额极、颞极以及颅底,难以彻底清除坏死脑组织及对出血来源的止血,同时由于减压不充分,会导致恶性脑水肿、脑膨出,脑组织嵌顿而死亡。
一直以来对于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存在争论,但最近国有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外伤大骨瓣(STC)组病死率低于有限骨瓣(LC)组;STC组的有效生存率和存活率均优于LC组,STC组病人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优于LC组;但两组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Standard Trauma Craniotomy),能清除约95%单侧幕上急性颅血肿,比常规开颅减压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暴露围广,骨窗位置低,直视下可对额、颞、顶叶及前、中颅窝的挫伤组织和血肿进行清除和术中止血。
②减压充分,由于骨窗围前达额骨颧突,下缘达颧弓,颞鳞部和蝶骨嵴外1/3被咬除,消除了脑肿胀对侧裂血管、大脑凸面静脉的压迫,可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脑膨出,达到充分外减压目的。
③必要时切除额极、颞极充分减压,使颅组织有较大的代偿空间,有助于缓冲颅压增高,顺利度过脑水肿高峰期。
④避免因骨窗较小造成术后脑组织在骨窗处嵌顿、坏死。
二、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的适应证:其手术适应证不统一。
多数学者认为,首先具有幕上血肿的手术指征,再加上下面两种情况:①有明显意识障碍,伴有瞳孔开始变化的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②术前CT显示脑挫伤、脑水肿严重,中线移位≥O.5 cm以及侧裂池、脑基底池压窄、消失,或侧裂池、第三脑室压窄消失。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本文深入探讨了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60例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2年6月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且gcs<8分(经ct证实),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并随访研究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情进展,治疗疗效以gos数值为依据进行评估和判断。
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全组患者gos数值1分的有9例(占15.0%),在2-3分之间的有29例(占48.3%),在4-5分之间的有22例(占36.7%)。
结论通过研究结果可知,临床疗效好、手术安全性高是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特点,另外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在缺血性脑梗死的防治上也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临床疗效;安全性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i)是指颅内血肿、脑挫伤广泛,受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具有明显的生命体征变化,但可能会出现再次昏迷和意识障碍加重的大脑损伤。
从神经外科上看重型颅脑损伤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一种致死性损伤。
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成为了近年来许多青壮年的致死的常见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现在交通工具的发达,交通事故频发,外力导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成为了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导致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是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必须对患者做及时的治疗。
常规手术治疗具有临床疗效确切的特点,但不能对颅内压显著升高的患者进行减压治疗和患者的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1]。
本研究通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有关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60例我院从2009年10月到012年6月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基本情况和颅脑损伤原因见表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