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掌握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

3.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知道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1.体验运用类比法从熟悉、具体的事物认识未知、抽象的概念的方法;

2.掌握用合适的集合来计算大量物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生活中实际的例子入手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化学的态度;

2.学习了物质的量的概念后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物质的量与摩尔之间的联系的区别。

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及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教学用品】多媒体、黑板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类比法、讲练结合、启发教学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假如我们想要了解5kg大米有多少粒?我们用哪种方法来弄清5kg小米的数目比较合适?

[学生交流讨论]

找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想到许多方法,正确的加以肯定,不正确的带领学生探索。

[教师提问]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比较合适?

[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哪种方法比较合适。

[教师追问]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例?

[学生回答]打、盒、箱、条等。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

在实验中可以取12gC和32gO2反应,但是不能取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那么如何计算出12g碳原子中含有多少个碳原子?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教师提问]

物质的量表示是什么?物质的量作为一个物理量,它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交流思考]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它的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教师活动]

我们对计量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计量长度、计量时间,而化学中也用一个物理量——物质的量来计量。化学实验需要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或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真正的化学反应是按分子、原子、离子等进行反应。实际上,化学反应是按粒子之间进行反应的,但在实验室中需要宏观的进行称量,这需要把粒子数目和能够称量的质量联系起来。假如12gC和32gO2反应中,称取12gC 会含有许多微粒,我们把很多微粒规定成一定微粒的集合体,即物质的量。[设计意图]

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表明宏观与微观的相互转换是研究化学科学的基本

方法之一。

[板书]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

(1)定义:它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教师提问]物质的量可以拆开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不可以拆开,因为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概念,拆开就失去原有的意义。(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化学史](PPT展示)

1865年,奥地利化学家洛喜密脱成功地测定出STP条件下1cm3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1909年,法国物理化学家吉·佩兰提出,1g分子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是一个常数N,并建议将该常数命名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设计意图]

通过化学史,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表示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问]

(PPT展示)请计算填空,根据上述材料找出它们的规律。

[学生思考回答]都是6.02×1023个。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提问]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为多少?

[学生回答]

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从计算中我们可以看出,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个。因此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比如说,2kg苹果有10个,1kg桔子有10个,那么它们的个数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

通过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了解。

[板书]

(3)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

[教师提问]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什么?其符号是什么?通常用什么表示?

[学生思考回答]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通常用6.02×1023表示。(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化学史](PPT展示)

历史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量方法不断地推陈出新,比如电子电荷法、黑体辐射法、 粒子计数法、平差法、早期X射线晶体密度法、现代X射线晶体密度法等,实验数据的精密度也越来越高。

[设计意图]

提醒学生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的,而6.02×1023不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实际值。

[教师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可以测量的,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21367×1023个。在计算时,常约化为6.02×1023个。也就是说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为6.02×1023个。

[板书]

(4)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数N A,通常用6.02×1023表示。

阿伏加德罗常数定义中的粒子指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指的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教师活动]

物质的量是针对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而言的,不针对宏观物质。[教师提问]

1mol不同物质含有的粒子数是否相同?质量是否相同?

[学生思考回答]

1mol不同物质含有的粒子数相同,质量不相同。(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化学史](PPT展示)

(1)1792年,德国数学家兼化学家里希特发现,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间都有一定的重量比关系。

(2)1802年,法国化学家费歇尔以1000份的硫酸为基准算出了其他酸和碱的当量。1803年,里希特按照费歇尔的方法,又算出了18种酸和30种碱的当量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当量。他把这个发现叫做互比定律。

(3)1802年,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发现,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组成是固定不变的,他把这个假设称为定比定律。

(4)1808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基于里希特和普鲁斯特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原子学说,并且他发现,当甲、乙2种元素能化合生成几种不同的化合物时,则在这些化合物中,与一定量甲元素相化合的乙元素的质量必互成简单的整数比关系,他把这一发现称为倍比假设。

(5)1811年,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设计意图]

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提问]

根据以上材料,请问: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n=N/N A(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板书]

(5)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N A

[教师活动]若已知n,求N,则N=n·N A;若已知N,n,求N A,则N A=N /n。[教师提问](PPT展示)

(1)1mol大米,1mol氮说法对吗?

(2)3.01×1023个O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对其做出恰当的评价。

(1)1mol大米说法不对,因为它是宏观物质;而1mol氮说法不对,其原因是题目中没明确指出氮表示的是氮分子还是氮原子。

(2)0.5mol。(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教师提问]

摩尔质量的定义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单位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单位是g/mol (或g·mol-1)。(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板书]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

(2)单位:g/mol(或g·mol-1)。

[教师活动]简单地说,1mol某物质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教师提问]

1mol水的质量为18g,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请大家看看有没有规律?[学生思考回答]

水的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教师活动]

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

(3)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提问]1molAl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其摩尔质量为多少?

[学生回答]27g/mol。(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进行评价)

[教师提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n=m/M(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板书]

(4)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存在的关系:n=m/M

[教师活动]

若已知n和M,求m,则m = n·M;若已知n和m,求M,则M=m/n。[教师提问]H2SO4的摩尔质量为多少?24.5gH2SO4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学生回答]98g/mol,0.25mol。(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教师提问]

我们今天学习了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N/N A=n=m/M(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强化练习](PPT展示)

1、0.5molCO2中含个C,mol O,mol电子。

2、与0.2mol H3PO4有相同H原子数的HNO3为 mol,有相同氧原子数的H2SO4有个,有相同的分子数的HCl有 mol,有相同原子总数NH3 mol。

3、0.2molNaOH含Na+ mol,含OH- mol,与mol Ba(OH)2所含OH-相同。

[解析]

1、0.5,1,22

2、0.6,1.204×1023,0.2,0.4

3、0.2,0.2,0.1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它的符号为mol,n=N/N A。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n=N/N A。

[布置作业](PPT展示)

教科书P17-18 1、2、5题

附板书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

(1)定义:它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3)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

(4)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数N A,通常用6.02×1023表示。

(5)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N A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

(2)单位:g/mol(或g·mol-1)。

(3)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4)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存在的关系:n=m/M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教案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②摩尔质量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③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 ①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③物质的量浓度的 概念及有关计算。 教学方式 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课,根据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运用讲授方式、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逻辑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应用概念。对于概念课的教授,因为抽象、理解难度大,学生相对会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概念引入时强调它在化学中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逻辑性,用思维的逻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是本节课的概念多,理解难度大,而且学生还没有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所以教师应注意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识。在实验课中,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并探讨,在过程中感受和学习。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引入 教师:买大米时我们一般论斤买而论“粒”就不方便,一斤就是许多“粒”的集体;买纸可以论张买,但是买多了论“令”就比较方便,“令”就是500张的集体,买矿泉水我们可以论瓶买,但买多的也可以论箱买,一箱就是24瓶的集体等等。那么化学中的粒子论个可能数不清,我们能否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在初中已经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它们可以构成我们看得见的、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宏观物质。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与看得见的宏观物质之间必定存在某种联系。例如我们已经知道反应: 2H2+ O2点燃2H2O 微观角度:2个氢分子1个氧分子2个水分子 宏观角度: 4 g 32 g 36 g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知识点练习

武汉龙文教育学科辅导讲义 1.2.2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n) ①、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用符号“n”表示。 ②、研究对象:微观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③、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的化学式。 如:1 mol水(错误)、1 mol H2O(正确) 课堂练习 题型一:已知化学式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式求化学式中各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物质的量。 1、0.5 molNa2S04有mol Na+mol SO42- ,mol O. 2、1 mol H2O中有mol电子, mol质子 a mol NH4+有mol电子mol质子 题型二:已知化学式中某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式求化学式或化学式中其他粒子的物质的量。 1、a mo l氧原子相当于mol H2SO4 2、已知KNO3中氧原子O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KNO3中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3、与0.2mol H 3PO 4 含有相同H原子数的HNO3为 mol。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 ②、近似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 x 1023 moL—1,单位是mol-1,用符号 N A表示。常用N A≈6.02 x 1023 moL—1进行有关计算,但是当进行概念表达是,则需体现“近似值”的特点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n(B)=N(B) / N A 说明:根据这个公式 n(B)=N(B) / NA要注意,我们求哪一种粒子的个数就需要知道谁的物质的量。练习:已知Na2CO3溶液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该溶液中含有Na+ 个;个CO32— 三、摩尔质量(M):

物质的量与摩尔浓度专题

物质的量与摩尔浓度复习专题 1.使用“物质的量”与“摩尔”时的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 ①“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②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同“时间”,“长度”等一样,其单位是摩尔。③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的集合体,不适用于宏观物质,如1mol苹果的说法是错误的。 ④物质的量中所指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Na2SO4等)。(2)摩尔 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molH表示1摩尔氢原子,1mol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不能说1mol氢,应该说1 mol氢原子(或分子或离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而不是纯数。不能误认为NA就是6.02×1023。 3.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特别提醒①1mol任何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②“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一定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这句话对否?为什么? 不对。因为摩尔质量的单位有g/mol或kg/mol等,只有以g/mol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才与微观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③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有何关系?为什么? 相等。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是以12C质量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任何原子的质量之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4.物质的量n、质量m、粒子数目N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课外拓展训练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A 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氢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B.H2的摩尔质量是2 g C.1 mol O2的质量是32 g,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D.2N A个H2SO4分子的摩尔质量为196 g/mol 2.[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B.18 g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 C.O2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D.1 mol CO的质量为28 g/mol 3.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氢分子。1 mol H3和1 mol H2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B.原子数C.质子数D.电子数 4.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A.(a/4b) mol-1B.(b/a) mol-1C.(a/b) mol-1D.(b/4a) mol-1 5.2011年7月中国发射了“天宫一号”太空舱,火箭发射的燃料有很多,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 B.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为60 g C.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 D.6 g偏二甲肼含有N A个偏二甲肼分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6.(11分)请填写下表: 7.(82OH-,2.5 mol Ba(OH)2的质量是________g。含有 1.204×1024个OH-的Ba(OH)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8.(11分)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含有的质量。

3017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Ⅰ.学习重点: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了解物质的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它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4.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有关计算。 Ⅱ.学习难点: 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Ⅲ.训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摩尔是() A.物质的数量单位 B.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 C.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mol-1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近似值为6.02×1023 mol-1 4.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5.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n/1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2mol NO和2mol NO2含原子数相同 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7.相同质量的SO2和SO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 义是。 符号为:,单位 为:。 注意:①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 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 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②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例如“1mol氧”是指“1mol氧原子还是1mol氧分子,含义不明确;又如“1mol碳原子”,是指1mol12C,还是1mol13C,含义也不明确。 (2)物质的量的基准(N A):以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单位。其近似值为。1摩尔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即把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定义为1摩尔(1mol)。 讨论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1)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3)1摩尔大米约含有 6.02×1023个米粒。(4)1mol氢 课堂练习一 1、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2H 、②2molH 、③2molH+、 ④2molH2、⑤4molFe3+、⑥amolSO3。 2、用符号表示: ①2摩尔水分子、②5摩尔硫酸根离子、 ③n摩尔氧原子、④1摩尔碳酸氢根离子、 ⑤10摩尔亚铁离子、⑥3摩尔氯化氢分子。 (3)微粒个数(N)与物质的量(n)换算关系为: 推断并理解:①微粒之间的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②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系数之比即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课堂练习二 1、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含6.02×1023个粒子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优质课教案)

教学设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姓名:王雪

§1.2.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执教人:王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领会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基本含义。 (2)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物质的量来计量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问题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言]生活中买米,建筑中买沙子,为什么不用“粒”来计量呢? 用“粒”计量,数目太大,也很不方便。 把很多米或沙子看成一个集体,一袋米,一吨沙子,这样算起来就方便多了。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杯水.请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物理量来描述有多少水呢?请同学们从多角度来分析 [生]展开分组讨论 质量、体积,水分子数...... 引导学生回答,水的质量可以用天平称量,水的体积可以用量筒量取。那么水分子的个数呢?可以直接用仪器测量吗?如果不能直接测量,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能不能像数铅笔一样一个一个的数呢? [生]不能,太多了。。。。。。 太小了。。。。。。 【投影】一滴水中的分子个数 所以数是不可能了,那能不能算一下呢? 如果知道其质量,再除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即可。但是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呢? 太小了,算起来麻烦 那么怎么表示水分子的个数呢?我们来看一下生活中的例子,一件衣服,一个足球,一后面所跟物体单一,但是有的就不单一,比如:一双鞋2只,一打鸡蛋12个,一盒粉笔50支,生活中我们把个体变成一个整体来表述。水分子个数那么多,是不是类似地也可以把多少个水分子作为一个整体,给它一个新的量词呢?多少个水分子给它一个新的概念呢? 【投影】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参考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它可以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同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4)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以及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简单换算技能。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应用化学概念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经历物质的量等概念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辩证逻辑能力; (2)通过对宏观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和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概念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 难点:涉及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四、学情分析: 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但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突破了学生理解的难点。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在认识、个性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学能力明显增强,所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产生认知矛盾,恰当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认真填写学案中的课前预习部分,找出自己的疑惑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准备好一袋盐、一根绳子和一瓶水,充分备课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分小组探究。21世纪教育网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21世纪教育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这里有一袋盐、一根绳子和一瓶水,我们如何知道盐的质量,绳子的长度以及这瓶水中的水分子数?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点一:物质的量的含义是什么,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摩尔的含义是什么?物质的量与摩尔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物质的量是专有名词,四个字不能拆分,任意加字、减字、改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物质的量和摩尔用于表示微观粒子。 ②用摩尔表示微观粒子要用化学式注明粒子的种类。 练习: O含水分子的个数() 1、1mol H 2 O含水分子的个数() 2、 0.5mol H 2 3、6.02×1023个水分子是()mol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练习 一、选择题 1.摩尔是() A.物质的数量单位B.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C.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mol-1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近似值为6.02×1023 mol-1 4.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5.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n/1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2mol NO和2mol NO2含分子数相同 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二、填空题 1.1mol H2SO4中含个硫原子,个氧原子,个氢原子, mol O. 2.8g氧气为mol; 0.1mol氧气共有mol电子。 3.32g水与 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其中氢原子数之比是。 4 0.2 mol Al2(SO4)3中含有Al3+ mol ,含有SO2-4个 5 水分子的摩尔质量为 6.填充下列表格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 1、摩尔 物质的量是国际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来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是n,单位是mol。 摩尔是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是N A,常用×1023这个近似值。 2、摩尔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是M,常用单位是g·mol-1 3、- 4、 5、使用摩尔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 (1)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2)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这里的“粒子”是指“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 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 含54mole-等。 (3)摩尔概念只适用微观不适用于宏观。

(4) 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而不 是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6、 气体摩尔体积 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要比较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m,单位是L/mol 或m 3/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即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 时,1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 5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RT M m 可以得到以下定律和推论: (1)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阿 伏伽德罗定律) (2)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含粒子数目之比。2 12121N N n n V V == (3) 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密度。2121ρρ=M M =D 12 (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2121 ρρ= n n @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优质课教案

教学设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姓名:王雪 §1.2.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执教人:王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领会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基本含义。 (2)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物质的量来计量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问题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言]生活中买米,建筑中买沙子,为什么不用“粒”来计量呢? 用“粒”计量,数目太大,也很不方便。 把很多米或沙子看成一个集体,一袋米,一吨沙子,这样算起来就方便多了。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杯水.请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物理量来描述有多少水呢?请同学们从多角度来分析 [生]展开分组讨论 质量、体积,水分子数...... 引导学生回答,水的质量可以用天平称量,水的体积可以用量筒量取。那么水分子的个数呢?可以直接用仪器测量吗?如果不能直接测量,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能不能像数铅笔一样一个一个的数呢? [生]不能,太多了。。。。。。 太小了。。。。。。 【投影】一滴水中的分子个数

拓展阅读: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摩尔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为大量和堆集。早在20世纪40至50年代,就曾在欧美的化学教科书中作为克分子量的符号。1961年,化学家 E.A.Guggenheim将摩尔称为“化学家的物质的量”,并阐述了它的涵义。同年,在美国《化学教育》杂志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化学家发表文章表示赞同使用摩尔。1971年,在由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宣布了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必须定义一个物质的量的单位的提议,并作出了决议。从此,“物质的量”就成为了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摩尔是由克分子发展而来的,起着统一克分子、克原子、克离子、克当量等许多概念的作用,同时把物理上的光子、电子及其他粒子群等“物质的量”也概括在内,使在物理和化学中计算“物质的量”有了一个统一的单位。 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的摩尔的定义为: (1)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 kg 12C 的原子数目相等。 (2)在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根据摩尔的定义,12 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就是1 mol,即摩尔这个单位是以12 g 12C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为标准,来衡量其他物质中所含基本单元数目的多少。 摩尔跟其他的基本计量单位一样,也有它的倍数单位。 1 Mmol=1 000 kmol 1 kmol=1 000 mol 1 mol=1 000 mmol 那么,什么样的特定组合才符合摩尔定义中所规定的基本单元的涵义呢? 凡是物质系统中能以化学式表示,同时又可以计数的特定组合都可以计量它的物质的量。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于1979年出版的“物理化学量和单位的符号与术语手册”(第二次修订本)中对摩尔的应用示例作了重要的增补,即: 1 mol HgCl 其质量为236.04 g 1 mol Hg2Cl2其质量为472.08 g

高三物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教案

高三物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教案 摩尔一(适用于高中化学的(试用)教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意义,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原子、分子或离子是按一定的个数比发生化学反应的。单个的这些微粒都非常小,用肉眼看不到,也无法称量。但是,在做实验时总按定量称取(或量取)反应物。在生产上,原料的用量当然更大,常以吨计。原理上微粒间按一定个数比反应,而实际上是以可称量的物质反应。两者要有沟通,就是要在微粒和可称量的物质之间建立联系。 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我们对不同的物质往往选用不同的称量单位。比如,我们常用吨作为煤炭、铁矿石的单位,而选用克作为黄金的单位。 要想在微观世界的微粒(原子、分子或离子)和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建立联系,就要建立一种新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的新知识。 摩尔反应热 第一节摩尔 一、摩尔

【讲述】1971年,由71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通过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就是其中之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符号是mol,简称摩。 【板书】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讲述】物质的量跟长度、质量、时间等一样,是一个物理量名词。它包括4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也不能简化,更不能按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和解释。正如长度不等于长和度两个字的字意之和。我们在读写使用物质的量时,不能在4个字中间停顿,否则将失去原有意义。我们不能这样问:物质的量是物质的什么量,是质量还是数量? 【板书】 2.摩尔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要点分析】 (1)摩尔它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2)物质的量它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每摩尔物质它指1mol任何物质。 (4)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它指1mol物质中含有的微粒数目。 (5)微粒它指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中子等微观粒子。 【板书】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 【讲解】近年来,科学家用12g碳-12(即0.012kg碳-12)来衡量碳原子集合体。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它是描述物质所含微粒集体多少的物理量。 (2)物质的量只能用来描述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或微粒的特定组合,不能指宏观物质。 (3)物质的量的计量标准是0.012kgC-12含的碳原子数,称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它的单位mol-1。N A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称为1mol 。 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正如长度与米,质量与克一样。 (2)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用化学符号指明粒子种类,而不能只用名称。否则,概念模糊,意义不清。例:1 mol H 表示1mol氢原子,而不能说1 mol 氢。 三、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1摩尔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也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即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式量)。 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换算关系÷M(摩尔质量)×N A(阿伏加德罗常数)m(质量)n(物质的量)N(微粒数)×M(摩尔质量)÷N A(阿伏加德罗常数)

课时作业4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1mol CH3COOK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CH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g C.1mol CH3COOK含有2mol氧 D.1mol CH3COOK含有约3×6.02×1023个H 2.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 Na变成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 B.0.2N A个H2SO4与19.6g H3PO4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28g N2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D.N A个O2与N A个H2的质量之比为8:1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纯净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B.1mol O2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气分子 C.1mol H2中含有2mol氢离子和2N A个电子 D.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4.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 CO和bmol O2,点燃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a:b B.a:2b C.a: (a+2b) D.a:2(a+b) 5.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B.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 C.1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 D.0.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6.设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A. 12a/b B. 12b/a C.bN A D.aN A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g B.两种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两种物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3.0mol OH-的质量为51g D.铁的摩尔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2020备考习题集15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020备考习题集15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第一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Ⅰ.学习重点: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物质的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明白得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它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4.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有关运算。 Ⅱ.学习难点: 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Ⅲ.训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摩尔是〔〕 A.物质的数量单位 B.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 C.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2.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差不多物理量之一 3.以下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mol-1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近似值为6.02×1023 mol-1 4.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5.假如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那么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n/1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 6.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2mol NO和2mol NO2含原子数相同 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7.相同质量的SO2和SO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仙桃八中化学组——沈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学会类比启发,逻辑推理等科学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概念的建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概念的建构。 三、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诱思探究、逻辑推理、活动建构、类比启发、练习巩固,合作探究。 学法:思考交流、主动参与、讨论分析、乐于探究、自主阅读、归纳总结、自我建构。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概念 【自主探究】:如何得出10kg米所含的米粒数?(假定每粒米的质量均相等)【学生总结】:方法1、一粒一粒数。 方法2、先数出一两米有多少粒,然后再换算成10kg中有多 少粒。 【教师引导】:第二种方法更科学,更实用。 【投影展示】: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计量方式 引入集合体的概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简单熟悉的问题:微小物件表示方法——引入集合体的概念。为建构微观粒子集合体做好铺垫。

(二)、活动建构,分析概念 活动1、展示一杯水,引导学生讨论这杯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同时投影展示“一滴水中水分子数目”的有关资料。 学生活动:想到了采用“集合体”的观点,把大量的水分子看成一个集合体,数起来就会方便。 活动2、引导学生讨论该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点燃 C + O2 ==== CO2 从宏观质量角度:每12克碳和每32克氧气反应生成44克二氧 化碳 从微观粒子角度:每一个碳原子和每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教师引导:在实验室可以称取12g碳和32g氧气反应,却无法称取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而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 之间肯定存在着联系。 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 活动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了教材第11页的资料卡片: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活动4、我们用长度来表示物质的长短,单位为米,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为千克,又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为摩尔。那 么1m 有多长?1kg有多少?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目又是多少呢? 投影展示:

物质的量 基础知识

四组名词 一、物质的量与摩尔: 1、物质的量 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这些微粒非常小,质量很轻,难于称量。但是物质之间的反应,既是按照一定的微粒个数进行,又是以可称量的物质来进行反应的。这就需要一个物理量把微粒的多少与可称量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量”,为了帮助同学尽快理解掌握这一概念,分析如下几点: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名称、单位(SI单位)及单位符号 量。如同长度、质量等物理量一样,“物质的量”这四个字不得简化,也不得增添任何字,不能多一个字,也不能少一个字,更不能把它当作表示物质数量或质量多少的量。它是表示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它有量纲,有明确的物理含义,是一个科学专有名词。 2、摩尔 (1)摩尔的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同其它物理量都有度量各自的单位一样,“物质的量”也有计量单位。正如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可简称为“摩”,其符号是“mol”。 使用摩尔做物质的量的单位时,要注意: A、摩尔只使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B、应用符号表明微观粒子的种类或其特定组合(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及其他有化学意义的特定组合),强调“用符号”而非“用汉字”,这和以前的有所不同。 (2)摩尔的确定 按规定,科学上应用0.012kg(即12g)碳(指原子核内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 通常表示为12C或C)所含碳原子数目就是1摩尔。也就是说,摩尔这个单位是以0.012kg12C所含 的原子个数为标准,来衡量其它物质中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 二、阿佛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 mol-1 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佛加德罗常数,常用N A表示,N A是一个准确数字。 阿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值,现在已经由实验测得相当精确的数值,在使用时常取其近似值为6.02×1023。例如2mol H2约含2×6.02×1023个H2分子。12.04×1023个O2分子约是2mol。 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单位是mol-1或/mol。 每摩尔物质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物质的量是以阿佛加德罗常数为计数单位,表示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4)使用摩尔时的注意事项 ①摩尔只能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而不能用于宏观物质,如不能说1mol苹果、1mol小米等。 ②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量度的微观粒子的名称或化学式。通常将微粒的名称或化学式或微粒符号

高考化学 智能考点一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高考化学 智能考点一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Ⅰ.课标要求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Ⅱ.考纲要求 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佛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离子、分子等)数目、质量、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Ⅲ.教材精讲 1.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集体的物理量。符号n ,单位是摩尔(mol ),简称摩。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另有长度、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及发光强度)之一。 2. 摩尔:物质的量的SI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 )中规定,在一个系统的基本单元(微观粒子及其特殊组合)的数量与0.012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则该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在使用摩尔这个单位时,一般必须用化学式(如H 、H 2、 212H O )指明其计量的对象,即具体指明哪一种粒子,或哪一种粒子的组合。 3.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 ,SI 单位kg ·mol -1。如果以g ·mol -1为单位,摩尔质量的数值与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 计算公式:m n M =? 4. 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表达式:()()n B C B V = 单位:1 mol L -? 注意:(1)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2)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某种特定组合。 (3)在一定浓度的溶液里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大小不变,所含溶质的质量改变。 5.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符号N A ,单位mol -1 。1摩尔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佛加德罗常数个,也就是0.012kg 12C 含有的碳原子数。经过科学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2316.0210mol -?,微粒个数(N )与物质的量(n )换算关系为:A N n N =? 涉及阿佛加德罗常数(N A )的问题,必须注意下列一些细微的知识点:

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基本单位 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用摩尔作为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符号为mol,简称摩。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阿伏伽德罗常数: 定义: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N A,约为6.02×1023。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这个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N A。 摩尔质量: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单位g/mol(或g·mol-1),即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四个 气体摩尔体积: V,单位L/mol。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m 【注意】: (1)状态,气体摩尔体积是指气态物质而言。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几乎都相等,与气体分子本身的构成和性质无关,气体和体积只随分子数目的多少而改变。所以,同温同压下,含有相同数目分子的气体的体积必然相等。 (2)状况,一定量气体的体积是随着温度和压强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只有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才近似相等,这时含有相同分子数目的气体才会占有相同的体积。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通过PV=nRT来推导,这个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和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 ≈ 22.4 L/mol 当气体处于0℃,1.01×105Pa 时,即标准状况下,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推论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比: 推论3:同温、同压的两种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通过PV=nRT 来推导,这个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例:某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计算该市售浓硫酸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 g/mol 例题: 例1、某二价金属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消耗H +和生成的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则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 A.1∶1???????? B.1∶2????????? C.1∶3???????? D.2∶3 例2、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乙烯和丙烯等物质的量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75N A B.室温下,pH=13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的OH -离子数目为0.1N A m V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讲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一、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表示的物理量。符号:,单位:。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是以阿佛加德罗常数为计数单位,表示物质的基本单元数多少的物理量。 2、摩尔: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个微粒。 符号:。 ※使用时摩尔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是基本物理量与其单位的关系 ②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这里的“基本微粒”可以是分子、原 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单一微粒,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54mol电子,因此通常要指明具体微粒。 ③摩尔概念只适用于微观,不适用于宏观。 3、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用表示;单 位:; NA的准确值: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NA的近似值:。 二、摩尔质量 1、定义:, 表达式:符号:常用单位:。 ※使用摩尔质量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区别 相同:两者的数值相同,数值上都等于NA个该微粒的总质量。 不同点:两者定义不同;前者单位为g·mol-1 ②摩尔质量与质量的区别 ③摩尔质量的其它求法:M=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g)×NA 2、微粒数(N)、物质的量(n)、质量(m三者之间的关系: N/ NA=n=m/ M(A)由此看出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数的桥梁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是把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B.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molH2 D. 6.02×1023个H2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