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儿科学》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17.32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二节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 + 703.头围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7各阶段及各个阶段特点;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以下是各个阶段的特点:1. 新生儿: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较轻,但身体各个系统都还没有发育完全。
他们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身体结构。
2. 婴儿期: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从出生后的第一年到第三个年。
婴儿的身体和智力都在快速发育,他们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饮食和排泄,并逐渐学会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
3. 幼儿期:幼儿期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高峰期,从第四个年到第七年。
幼儿的身体和智力都在继续发育,他们开始学习走路、跑步和跳跃等基本技能,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
4. 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三个高峰期,从第八年到第十年。
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和智力都在继续发育,他们开始学习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本技能,并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5. 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第四个高峰期,从第十一年到第十八年。
青春期是一个身体和心理变化都较为明显的时期,儿童的身体开始逐渐进入成年状态,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也在逐渐增强。
6. 成年期:成年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五个高峰期,从第十九年到第二十五年。
成年期是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在逐渐成熟和稳定的时期,他们开始面临职业和生活的挑战,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
7. 晚年期:晚年期是成年期的后期,从第二十五年到第三十岁。
晚年期是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开始逐渐衰老和退化的时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并逐渐适应社会和自然的变化。
儿童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程,这些阶段的发展对于儿童日后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孩子的需要和成长。
医疗卫生护理知识: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下)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医疗卫生护理专业知识,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中公事业单位。
1.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此期小儿体格生长较婴儿期减慢,已会独立行走,智能迅速发育,自我意识增强,语言、思维、心理及应人应物能力发展较快。
前囟闭合,乳牙出齐。
易发生中毒和外伤等意外事故,又易患各种传染病。
易患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消化功能紊乱、感染及传染性疾病、外伤、中毒。
2.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周岁)为学龄前期。
体格生长减慢,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此期小儿易发生意外事故。
易患疾病:感染性及传染性疾病,患免疫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3.学龄期:自6~7周岁始至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为学龄期。
此期小儿体格稳步增长,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学龄期小儿一般发病率较年幼儿低,但一些儿童因适应困难而影响身心健康与发育。
易患疾病:近视、龋齿。
4.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为青春期。
体格生长再度加速,生殖系统发育增快,并逐渐成熟,智能飞跃发展。
青春期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以及社会对青年行为要求之间存在矛盾。
易患疾病:青春期神经内分泌调节不稳定,有时可发生甲状腺肿大、高血压、月经失调等。
热门推荐:护理专业知识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儿科学研究对象:胎儿(自精卵结合时起)至青春期儿童。
儿科学的基本特点:①个体、性别及年龄差异都非常大。
②对疾病损伤造成的恢复能力强。
③自身防护能力弱。
最大不同点:处于不断地生长发育过程之中。
小儿年龄的分期特点及保健:⑴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Kg)至出生后7足天。
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最易受外界不良影响而发生夭折、先天畸形或遗传代谢病胎龄为12周。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
保证充足营养。
预防感染。
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环境污染。
尽量避免妊娠期合并症,预防流产、早产、异常分娩发生。
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护。
⑵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
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最高。
保健重点(生后7天):护理。
保暖。
喂养。
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访视。
⑶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
特点: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各系统器官不够成熟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常难以适应对大量食物的吸收,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
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的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抗感染能力较弱,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传染病。
保健重点:合理喂养。
定期体检。
定期预防接种预防感染。
培养生活技能,促进各项技能发育。
小儿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时期最主要是婴幼儿期。
⑷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
特点:生长发育速度减慢,智能发育迅速。
消化功能仍不完善,营养需求仍较高,此期断乳和转乳期食物添加饮食。
接触面扩大,识别危险能力不足。
保健重点:合理膳食搭配,安排规律生活。
促进语言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定期体检、预防疾病。
防护意外伤害。
⑸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周岁入小学之前。
特点:体格发育稳步增长。
智能发育更加迅速。
仍易发生传染病及意外。
免疫功能增强,可患免疫性疾病。
保健重点:合理膳食,保证营养。
笔记《儿科学》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根据解剖生理特点,一般将小儿时期划分为七个年龄期:
(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的孕体称为胚胎,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
胚胎期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原基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时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可影响胎儿各器官的正常分化,从而造成流产或各种畸形,故孕妇的保健必须从妊娠早期开始。
胎儿期以组织器官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主要特点,该期的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因此,母体的多种因素都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并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或先天畸形的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加强孕期的保健。
【真题库】胚胎期指的是受孕后的(2002)
A 8周以内
B 9周以内
C 10周以内
D 11周以内
E 12周以内
(二)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即4周)时。
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例题: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断脐至足28天
新生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尤以第一周为高。
【真题库】新生儿期保健的重点时间是生后1周内
[解析]: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而生后1周内新生儿的保健是重中之重,一周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
围生期(围产期):国内采用的定义是指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这一时期从妊娠的晚期经分娩过程至新生儿早期,经受了巨大的变化,是生命遭遇最大危险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死胎、死产和活产新生儿死亡率均较高。
围生期的死亡率是衡量产科和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故必须抓好围生期的保健。
【真题库】围生期包括胎儿期一部分和婴儿期一部分,国内普遍采用的定义胎龄28周至生后7天
[解析]:围生期医学实际上是界于儿科学和产科学间的交叉学科,一般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1周的胎儿与新生儿。
(三)婴儿期(又称乳儿期):出生后到满l周岁。
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时期(第一个高峰)。
由于生长迅速,需要营养物质较多,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故应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喂养方法。
又因婴儿5-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日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又未发育成熟,易患各种传染病,应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积极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
【真题库】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婴儿期
[解析]:小儿出生后第一年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尤以前三个月为著;(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真题库】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婴儿期
(四)幼儿期:l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
此期小儿体格发育相对减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特别是活动能力增强,与周围环境接触增多,故开发了智能,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育,但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故应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由于乳牙萌出和断奶后食物种类的转换,应加强断奶后的营养和喂养指导。
又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而与外界接触日益增多,故仍应重视传染病等预防工作。
应着手进行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训练。
【真题库】幼儿期年龄的划分应是:1岁到3岁
(五)学龄前期:自3周岁到6周岁~7周岁入学前
此期体格发育速度又减慢,智力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模仿,此期小儿的可塑性较大,因此应注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生活习惯。
此期机体抗病能力逐渐增强,传染病的发病率渐减,但由于活动范围的扩大而生活经验不足,意外的创伤和中毒的机会增多,更应注意预防。
此期免疫反应性疾病(如肾炎、风湿热等)开始增多,应重视这方面的防治工作。
【真题库】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7岁前
[解析]:从出生至学龄前期,智力发育快、独立活动范围大,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六)学龄期:从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此期相当于小学学龄期,体格发育稳步增长,肌肉发育加强,动作比较精巧。
大脑皮质进一步发育,求知欲、理解、分析、综合和学习能力大为增强,应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使他们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此期乳牙全部更换,故要加强卫生指导,注意预防龋齿和近视。
(七)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生长,年龄范围一般从10岁至20岁(女孩从ll、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
最主要的特点是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并渐趋成熟,第二性征日益明显;体格发育(体重、身高等)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
但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有时易出现心理和精神行为方面的变化,故在这一时期,除供给足够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和道德品质教育外,故应重视和加强青春期保健,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得以健康成长。
【真题库】小儿体格发育的两个高峰期是?(2002,2003)
A青春期、学龄期
B学龄期、学龄前期
C青春期、幼儿期
D青春期、婴儿期
E学龄期、新生儿期
答案:D (2002,2003)
[解析]:可参考第1题。
在生后第一年即婴儿期,是体格发育的第一个高峰;青春期是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受性激素等因素的影响,是第二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