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解剖(新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07 MB
- 文档页数:25
眼睑的应用解剖(一)眼睑的形态特点眼睑分上睑和下睑两部分,它是保护眼球的屏障,能使眼球免受外伤或强烈光线的刺激,也能帮助瞳孔调节照入视网膜的光线。
上下睑于内外两端互相遇合,内侧遇合处称内眦,外侧遇合处称外眦。
上下睑缘之间的空隙称睑裂。
国人睑裂测量:睑裂长度即一眼内外眦间的距离,男性平均长度为28.30mm,女性平均长度为27.14mm,总平均长度为27.88mm。
睑裂高度即当注视正前方时,上下睑缘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男性平均高度为7.66mm,女性平均高度为7. 42mm,总平均高度为7.54mm。
上睑上界为眉,与额部分界,下界为上睑缘。
下睑的上界为下睑缘,下界的边界不明确,它向下与面颊部皮肤组织相延续,通常以下眶缘的相应部位作为下睑下界。
上睑有两条横行的沟纹,位于上睑缘上方的即上睑沟,也就是生活中所谓的双重睑。
上睑沟不明显的称单眼皮。
国人双重睑占77.8%,女性较男性多。
一般两侧对称,但临床上确有一眼为双重睑,另眼为单眼皮的。
双重睑的高度在自然状态下,少数人可高达7~8mm,低的仅1~2mm,一般以5~6mm 为最多。
上睑沟的形成与上睑提肌腱膜纤维止于该处的皮肤有关。
当上睑提肌紧张时,即上睑举起、向上注视时特别显著。
而闭眼时则仅为浅在的皮肤皱褶。
眉部下方的横向浅沟,称额睑沟。
下睑也有两条皮肤浅沟,鼻翼沟由内向外下行进。
颧沟则相反,其走向为由外向内下。
这两条皮肤沟纹的形成为下睑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与面颊部皮肤的致密组织交接所致,也作为眼睑疏松结缔组织和颊部致密组织的分界。
一般情况下不明显,当老年人下睑出现睑袋时,由于眶脂肪突出,下睑鼓起就很容易识别。
由于上睑有特殊的上睑提肌,所以它的活动范围较下睑大得多。
当眼睁开并向前注视时,上睑遮盖角膜的上缘;闭眼时,上睑遮盖全部睑裂所暴露的部分,下睑只稍稍向上。
内眦部为一圆钝角,略呈马蹄形,是由水平位的下睑缘和向内下方的上睑缘构成,它与眼球间隔以一空间,称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