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的解剖结构
- 格式:wps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眼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
也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其不适或病变的感觉器官。
人眼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附属器。
人眼的外形接近球形,称为眼球。
眼球壁是包围眼球的一层组织,由巩膜、脉络膜和网膜组成。
眼球壁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纤维膜、色素膜、视网膜。
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较硬,坚韧而有弹性,对眼球有保护作用,并能维持眼球的形状,似鸡蛋壳一样。
纤维膜又可分为角膜、巩膜、角巩膜缘。
色素膜又叫葡萄膜,具有营养眼内组织及遮光的作用,自前向后又可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中间有瞳孔。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这三部分加上外层中的角膜,就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
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前房、后房,约有0.15~0.3ml,它具有营养和维持眼内压力的作用。
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借助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联系,是一种富有弹性、透明的半固体,形状似双凸透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
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充满晶状体后面的空腔里,具有屈光、固定视网膜的作用。
玻璃体和晶状体房水、角膜等一起构成了眼的屈光间质,并且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使视网膜与脉络膜相贴。
在外伤或手术中,一旦发生玻璃体丢失,就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
眼底顾名思义是指眼睛的底部,也就是眼睛最里面的组织。
它包括视网膜、视神经乳头和视网膜中央血管。
如果眼底有疾病的话,将对视觉有很大的影响。
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色,视大变小。
人的眼睛除了眼球壁和眼内容物外,还有一些附属器,它们是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从光学观点看,眼睛可以被看做两个系统:角膜和晶体。
其各表面的中心,近似位于共同轴即光轴上。
光轴通常交视网膜于中心窝鼻侧并稍上方的一点,平均角度倾斜,在水平方向为4~5度(a角),而垂直方向的倾斜略大于1度。
复眼通常在节肢动物(例如昆虫)中发现,通常有很多简单的小眼面组成,并产生一个影像(不是通常想象的多影像)。
在很多脊椎动物和一些软体动物中,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
重睑术眼睑的解剖知识介绍想必大家在许多地方都听说过有关眼睑的手术,那么,眼睑是指哪儿?它的解剖构造是怎样的呢?眼睑(eyelids)是覆盖在眼球前部的能灵活运动的且能体现人的表情的帘状复合组织,有防止异物和强光损伤眼球及避免角膜干燥的作用。
眼睑分上下两部,分别成为上睑、下睑,上睑较下睑宽大。
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为睑裂或眼裂。
成人的睑裂长约25-30mm,平视时宽度约8-10mm,尽力睁眼时可达12-14mm,上睑缘的最高处在中、内1/3交界处。
向前正视时,上睑缘遮盖着10-2点钟处的角膜(即角膜上缘下1.5-2mm),下睑缘恰与角膜下缘相接触。
中国人上睑重睑皱襞的发生率约50%,此皱襞一般认为系上睑提肌的纤维穿过眼轮匝肌,附着于皮下形成,一般距上睑缘4-8mm。
重建的存在与否及其位置、形态等将直接影响眼的外形及面部的整体形象,在眼部的美容手术中有重要的意义。
内外眦上、下睑在内、外侧(鼻侧、颧侧)的交汇处分别称为内、外眦,内眦稍圆钝,与眼球之间有泪阜、半月皱襞相隔;外眦呈锐角,与眼球紧靠。
在东方民族,外眦位置略高于内眦,以至于睑裂线(内外眦间的连线)略向外上倾斜10度左右。
中老年人因上睑皮肤松垂,以至于睑裂向外下倾斜,常给人一种衰老疲惫的感觉。
东方民族的内眦部常见一垂直的皮肤皱褶,称为内眦赘皮,遮盖了内眦的正常外形和一部分视野,且在进行重睑成形术时若处理不当,常使重睑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睑缘眼睑的游离缘称为睑缘,厚约2mm,上睑缘较下睑缘略厚。
可分为前、后唇,前唇较圆钝,有排列较齐的2-3列睫毛附生,睫毛有防尘、防水、削弱强光及提神的作用。
两唇之间微凹,呈浅灰色,称为灰线。
沿此线可将眼睑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皮肤及眼轮匝肌,后部则包含睑板和结膜,常为睑缘手术的切开线。
离上、下睑缘内眦端有一隆起的小结节,称泪乳头。
泪乳头的中央有一小孔,称泪点,为泪小管的开口处。
行眼袋切除术时应注意勿损伤。
眼睑的组织解剖眼睑的组织由前向后可以分为7层: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肌下蜂窝组织、纤维层(睑板、眶隔)、上睑提肌和平滑肌、结膜。
眼睑的应用解剖(一)眼睑的形态特点眼睑分上睑和下睑两部分,它是保护眼球的屏障,能使眼球免受外伤或强烈光线的刺激,也能帮助瞳孔调节照入视网膜的光线。
上下睑于内外两端互相遇合,内侧遇合处称内眦,外侧遇合处称外眦。
上下睑缘之间的空隙称睑裂。
国人睑裂测量:睑裂长度即一眼内外眦间的距离,男性平均长度为28.30mm,女性平均长度为27.14mm,总平均长度为27.88mm。
睑裂高度即当注视正前方时,上下睑缘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男性平均高度为7.66mm,女性平均高度为7. 42mm,总平均高度为7.54mm。
上睑上界为眉,与额部分界,下界为上睑缘。
下睑的上界为下睑缘,下界的边界不明确,它向下与面颊部皮肤组织相延续,通常以下眶缘的相应部位作为下睑下界。
上睑有两条横行的沟纹,位于上睑缘上方的即上睑沟,也就是生活中所谓的双重睑。
上睑沟不明显的称单眼皮。
国人双重睑占77.8%,女性较男性多。
一般两侧对称,但临床上确有一眼为双重睑,另眼为单眼皮的。
双重睑的高度在自然状态下,少数人可高达7~8mm,低的仅1~2mm,一般以5~6mm 为最多。
上睑沟的形成与上睑提肌腱膜纤维止于该处的皮肤有关。
当上睑提肌紧张时,即上睑举起、向上注视时特别显著。
而闭眼时则仅为浅在的皮肤皱褶。
眉部下方的横向浅沟,称额睑沟。
下睑也有两条皮肤浅沟,鼻翼沟由内向外下行进。
颧沟则相反,其走向为由外向内下。
这两条皮肤沟纹的形成为下睑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与面颊部皮肤的致密组织交接所致,也作为眼睑疏松结缔组织和颊部致密组织的分界。
一般情况下不明显,当老年人下睑出现睑袋时,由于眶脂肪突出,下睑鼓起就很容易识别。
由于上睑有特殊的上睑提肌,所以它的活动范围较下睑大得多。
当眼睁开并向前注视时,上睑遮盖角膜的上缘;闭眼时,上睑遮盖全部睑裂所暴露的部分,下睑只稍稍向上。
内眦部为一圆钝角,略呈马蹄形,是由水平位的下睑缘和向内下方的上睑缘构成,它与眼球间隔以一空间,称泪湖。
第二章眼的解剖和生理眼的组织解剖和生理一、眼球(eyeball):近似球形,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位于眼眶前部。
前后径:24mm 垂直径:23.5mm 赤道部周长:75mm 外侧突出于眶缘12—14mm。
(一)眼球壁:三层1.外层(纤维膜):角膜:占前六分之一角巩膜缘巩膜:占后六分之五生理功能: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状。
(1)角膜(cornea):略向前凸的透明组织、呈横椭圆形。
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大角膜: >13mm,小角膜: <10mm.曲率半径:前7.8mm 后6.8mm。
屈光力:+43D角膜的组织学分层:上皮细胞层:损伤后可再生。
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
基质层:占十分之九,损伤后留有瘢痕。
后弹力层:损伤后可迅速再生。
内皮细胞层: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泵功能。
生理功能:透明性、良好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特性富含感觉神经,感觉十分敏锐。
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泪膜、角膜缘血管网。
主要的屈光介质。
(2)巩膜(sclera):质韧、乳白色、致密的胶原纤维组织前部:与角膜连接。
后部:与视神经交接内三分之一:巩膜筛板外三分之二:视神经鞘膜厚度: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mm。
视神经周围最厚1mm。
(3)角巩膜缘(limbus):是角巩膜的移行区,宽1.5—2mm。
重要性: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
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
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 ):位置: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
结构:schwalbe线—角膜后弹力层止端。
小梁网:房水外流的主要阻力部位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体带及虹膜根部功能: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
2、中层:葡萄膜(uvea)、血管膜、色素膜(1)虹膜(iris):形状:圆盘状,将眼球前方腔隙分隔成前、后房。
解剖标志:虹膜纹理和隐窝。
瞳孔:虹膜中央2.5—4mm圆形,瞳孔领。
虹膜卷缩轮:距瞳孔缘1.5mm的环行隆起。
眼睑位于眼球的前方,可以保护眼球免受外伤、强光、烟尘、异物等的损害,通过眼睑收缩弓I起睑裂大小的变化,可以协助瞳孔调节进人眼内的光线。
眼睑的解剖结构
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上睑以眉毛为界,下睑与周围皮肤相延续,无明显分界。
部分人在上睑表面靠近睑缘处有一横沟,称为上睑沟,为提上睑肌纤维附着于眼睑的皮下组织牵拉所致,睑裂张大时此沟最为明显,即为双重睑。
下睑沟不如上睑沟明显。
眼睑的游离缘称睑缘,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为睑裂,为结膜囊的入口。
上、下睑缘在内外侧相接合处分别称为内眦和外眦。
内、外眦之间的距离称为睑裂长度,成人约为27~28mm。
眼自然睁开平视前方时,上睑覆盖至角膜上缘下2~3mm,下睑则与角膜下缘相切,上下睑缘中点间的距离称为睑裂高度,成人平均为8mm。
外眦角呈锐角,夹角约30度至40度,极度睁眼时可呈60度角。
内眦略钝圆,不直接与眼球相接触,其与眼球之间有一小三角形空隙,为泪湖。
其中有一椭圆形红色小隆起,称为泪阜,泪阜外侧有一淡红色新月形皱褶称为半月皱襞,半月皱襞为退化组织,相当于低等动物的第三眼睑,可允许眼球向外侧充分运动。
上、下睑缘的宽度约2mm,表面光滑,每一睑缘分为前、后两唇,前唇钝圆,以睑皮肤为分界,有2~3行睫毛由此生出;后唇较锐利,以睑结膜为界,与结膜成直角并与眼球表面相接触,后唇的正前方有睑板腺的开口。
前、后唇之间有一条浅灰色细线,称为灰线,手术时沿灰线可以将天津254医院地址眼睑襞裂为前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及眼轮匝肌,后部包括睑板和结膜。
上下睑缘内眦处各有一小的隆起,称为泪乳头,其中央有一小孔为泪小点,为泪小管的开口。
结膜囊的泪液从泪小点导向泪小管,最后排入鼻腔。
睫毛从上下睑缘的前唇生出,为粗杆的短毛,具有遮尘及蔽光的作用。
上睑的睫毛较长,约100~150根,排列为2~3排,向前上方呈110度~130度弯曲;下睑睫毛稍短,约50~75根,向前下方呈100度~110度弯曲。
因此闭睑时,上下睑的睫毛并不交错。
睫毛毛囊的神经末梢丰富,对触觉非常敏感,可引起瞬目反射。
睫毛可不断更新,被拔除后,一般10周左右即可达原来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