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展设备自主保养维护的步骤方法

开展设备自主保养维护的步骤方法

开展设备自主保养维护的步骤方法
开展设备自主保养维护的步骤方法

开展设备自主保养维护的步骤方法

大家都希望设备有高的效率。就设备而言,其效率的高低涉及两方面的人,一是生产使用人员,二是保养维修人员。如果两方面的人员都把自己看作各自孤立的一方,我们是生产者只管使用,你们是维修保养者,设备的好坏由你们负责,这样当然不会产生什麽好的结果。应该看到,生产使用和维修保养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这就好比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只有二者齐备互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出设备的效能。生产使用部门并不只管生产和使用就够了,它也应承担起设备保养的基础工作,即“防止劣化的活动”。只有生产使用部门搞好了“防止劣化的活动”,维修保养部门才能发挥出其所承担的专职保养手段的真正威力,才能使设备得到真正有效的保养。我们把生产使用部门进行的以“防止设备劣化”为中心的保养活动叫做“全员叁加的自主保养活动”,通常就称为自主保养。在自主保养活动中。为了充分地发挥设备的能力,必须实行“自己的设备由自己管理”,做一个能驾驭设备的人。因此,操作人员除应具备制造产品的能力外,还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能发现异常的能力

能发现设备异常的“异常发现能力”,并不单纯是已产生了故障或产生不良时才发现异常,而是当似乎要发生故障,似乎要产生不良时,能对这些故障原因之类的异常一目了然,只有这样,才能称作为真正的“异常发现能力”。

2、能正确地、迅速地处理异常的能力(处理复原能力)

对於已发现的异常现像,只有使之恢复至原来的正确状态,才能发挥设备本来的功能,而且还应能根据异常的程度来决定是否向上级及维修保养部门报告,该怎样处理。

3、条件设定能力

发现异常的能力常常取决於各人的水平和经验,由於水平和经验的不一,就可能影响对异常的发现。为了防止这种现像,就应该决定一个确定的量,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判断基准应定量,以温度为例,其定量应确定为“应在XX度以下”,而不能模糊地描述为“不得有异常的发热”。这里要强调的是,与其重视判断基准的正确度而延迟了执行,还不如先定一临时基准,再多次修正,以定出更为合适的基准,这种方法更具现实意义。

4、维持管理能力

设备发生了故障再维修总没有预防在先的好,为此,就必须确实地遵守既定标准,比如“清扫、加油标准”、“自主检查标准”等。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它主要靠工作中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因此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由於能力的不断提高它又可取得更多的工作成果,它们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要培养出能驾驭设备的操作人员,要形成自主保养的体制,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其实际能力对工作有切实的提高,以实现真正的效果,也即这个效果是能得到维持的。在开展自主保养时,不可寄希望於一下子解决许多

问题,为此将目标和内容整理为7步,这就是“步进式自主保养”。理想的方法是,彻底地做到每一步,待达到一定程度,再进入下一步。

自主保养的7个步骤为:

第一步:初期清扫

初期清扫就是以设备为中心彻底清扫灰尘、垃圾等。我们要将清扫变检查,检查能发现问题,发现设备的潜在缺陷,并及时加以处理。同时通过清扫可有助於操作人员对设备产生爱护之心。

第二步:发生源、困难部位对策

为了保持和提高第一阶段初期清扫的成果,就要杜绝灰尘、污染等的根源(发生源),为此可采取消除或加盖、密封等对策。对难於维护保养的部位,如加油、清扫、除污等,也应采取有效对策,提高设备的可维护保养性。

第三步:编写清扫、加油基准

根据第一、第二步活动所取得的体会,编写一个临时基准,以保养自己分管的设备,如清扫、加油,紧固等基本条件。

第四步:综合检查

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固有功能,要学习设备结构、功能及判断基准,检查设备各主要部分的外观,发现设备的缺陷并使之复原,同时使自己掌握必要的检查技能。再者,对以前编写的基准可考虑不断完善,以利检查。

第五步:自主检查

在第三步编写的清扫基准,加油基准,检查基准的基础上,加上第四步学到的内容,并完全遵照执行,这就是自主检查基准。在学习和执行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和熟悉设备的操作和动作,质量和设备等等的关联性,具有正确操作设备和早期发现异常情况的能力。

第六步:整理、整顿

从现有的以设备为中心的活动向外围设备、整个车间扩大活动范围,在掌握了上述5步的能力的基础上,发展为实现并维持整个车间应有的形像。

本步所说的整理是指明了车间内的工夹具、半成品、不良品等,并制定出管理基准,应彻底减少物、事等管理对像,尽量简化。

所谓应彻整顿就是要遵守(维持)即定基准并逐步完善,以便作业人员易於遵守。车间实行目视管理和管理实行标准化。

第七步:自主管理的彻底化

通过以前6步的活动,已获得了不少的成果,人员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所以这第七步就要建立起不断改善的意识,不断地进行PDCAS环,结合公司的方针、目标,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新的小组活动目标,做到自主管理的彻底化。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

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设备自主保养规定

设备自主保养规定 1、目的: 自主保养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以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修体制;通过对设备的保(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马铃薯加工工厂所属设备自主保养工作。 3、职责: 3.1、设备科是设备自主保养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各车间自主保 养工作的规划,检查和指导等工作; 3.2、各车间负责人负责本单位所辖设备自主保养工作的推进,执行 工作及实绩的完成情况等工作。 第一步:初期清扫 1、活动目标:经过清扫,将附着于设备上的灰尘、污垢、油垢等异物清除干净,且必须彻底清扫设备的每一个角落,在清扫过程中去接触设备,而发现泄漏、松弛、损伤等不正常的情况,使设备的潜在缺陷表面化,以下列出几项清扫的重点: (1)作业人员将清扫当做本身工作之一,是必须要完成的工作。(2)将长久积存的污垢。彻底的清除。 (3)将以前从未见过内部的外盖打开,并将设备的每一个角落的污垢清除干净。

(4)出来设备的主体,附属设备等也要进行清扫。 2、推行方法: (1)基础教育:进行安全及设备额构造机能,润滑管理,锁紧等实物性教育。 (2)清扫计划:制定从哪一台设备开始,依据设备的登记做判断。(3)实施初级清扫:在清扫过程中发现松动、磨损等不正常状况,特别是平时就不放心的部位等需注意观察。 (4)彻底清除污垢的发生源:清扫后,不久就回出现新的污垢,所以不让污垢在发生,要确实掌握污垢的来源,并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第二步:建立自主保养的虚拟标准 1、活动目标:基于第一步,为维持上述情况而制作清扫虚拟标准,检查给油与润滑状态,指出不正常部位,给油困难部位,检点困难部位等加以改善,其目的在于制定容易遵守的标准,以提高设备的精确性与保养性。 2、推行方法: (1)在制作自主保养虚拟标准以前,对于现有的标准进行整理检查,(2)弄清应该遵守的事项与方法,了解必须遵守的理由,掌握能够遵守的环境。 (3)让员工了解应遵守事项的必要性,让员工体会自己有制作标准的能力,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如何改善现值与目标值质检的差距。 第三步:总检点 1、活动目标:以培养对设备专精且内行的操作员为目标,进一步了

设备自主保养七步法:不会管设备,就不会搞生产

设备自主保养七步法:不会管设备,就不会搞生产在推进公司设备管理活动时,自主保养扮演着火车头的作用,因此,自主保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自主保养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实施 (一)初期清扫 以设备为对象,将灰尘、油污一并扫除,并实施加油,锁紧工作及发现设备不正常处,加以复原。 要点:清扫就是点检-发现不正常-了解设备功能结构-明确困难部位 (二)发生源、困难部位对策 防止灰尘、油污的发生源及飞散,并针对清扫、加油困难部位进行改善,以减少清扫、加油的时间。找到困难根源,明确改善追求的效果如下: 清扫容易 控制脏的范围 断绝脏源 防止松动 容易点检 设点检窗口 整理配线 设油标 使零件更换更容易 使切削油、切削的飞溅最小 加速切削油流动、减小切削积聚 使切削油流动范围最小 变更加油口 变更加油方式 更换配管布置 (三)制定自主保全临时基准 建立可在短时间实施清扫、加油、锁紧之工作程序,并能确实维持之行动基准。

1.做到大家自觉遵守 明确应遵守的事项和方法 理解必须遵守的理由 提高遵守的能力 创造遵守的环境 2.自己确定自己遵守 理解必要性 培养基准制定能力 自己制定基准 3.临时基准制定要点—清扫基准、加油基准 明确油的种类 统一少油的种类 标示加油部位 标示加油油位 标示加油量 标示加油频度 标示加油责任 (四)总点检 以点检手册进行点检技能教育及实施总点检,找出设备的微缺陷并复原之。 (五)自主点检 制作自主点检查核表并加以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点检项目分担-确定点检周期和时间-全面实施点检-将结果纳入故障和不良解析 (六)标准化 建立各种现场管理项目的标准化及维持管理清扫、加油点检基准、资料记录的标准、现场的物流基准、模治工具管理基准等。 (七)自主管理 公司方针、目标的展开及改善活动常态化,确实执行。MTBF记录分析并进行设

(完整版)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程序

康祝设备控制程序---征求意见稿 1、目的 对生产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管理和控制,确保生产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 设备的使用效能,确保产品的生产、加工符合规定的要求,以期做出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益。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管理和控制。 3、权责 3.1生产部是设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车间主任、班长负责监督执行。 A.负责组织技术、质量部及使用车间对新购设备进行评估、验收。 B.负责设备的管理、维修及易损设备/备件的申购,对相关信息进行归档保存。 C.负责组织对生产设备的移交、编号、标识、维护、封存、报废与管理。 3.2技术部负责生产设备的选型,并参与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评估。 3.3采购部负责生产设备和备件的采购。 4、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4.1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生产意外中断原因而策划的措施。 4.2预见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性问题的活动。 4.3关键设备:唯一性设备,在控制计划中有特殊特性要求的过程设备以及高精度、大型、 稀有设备。(高精:注塑机及模具) 4.4闲置设备:封存时间超过一年以上,以及因产品转型或工艺改进等原因退出生产过程的 设备。 4.5 设备利用率:在工作时间内,设备生产产品所用时间与工作时间的比率。

4.6日常保养:每天操作者对使用设备进行加注润滑油、维护,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润滑、 安全有效的维护保养活动。 4.7定期保养:由设备管理人员依据设备要求按周期进行的保养。 4.8关键设备:指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生产设备。(例如特殊设备:锅炉;关键设备:空 气过滤装置) 4.9一般设备:除关键和特殊过程设备以外的设备。 4.10三级保养管理 指对设备实施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三个等级的保养。 4.11一级保养 指在维修工辅助配合下由操作工定期进行的保养。 4.12二级保养 指按检修计划由维修工负责进行的保养。 4.13大修 对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包括电气系统进行修复,调整并翻新外观,达到全面消除大修前存在的问题,恢复设备的规定精度和性能。 4.14检修 针对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 4.15设备迁移 企业由于产品任务发生变化和工艺路线调整等原因,设备在企业内部调动或移位,称为设备迁移。 4.16设备事故 企业生产检测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停机时间和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的设备故障为设备事故。 4.17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是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验收、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和记录等文件,通过不断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的设备档案. 5流程图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书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书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书 第一条目的 为使本公司生产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请修备品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率,特订立本办法。 第二条范围 凡有关生产机械、电所气仪表、公用设备等的保养维护、均依本办法规定办理,其范围包括: 1、经办单位权责划分及职责 2、设备基准资料的建立 3、保养润滑计划的订立 4、保养润滑计划的实施与检核。 5、故障请修。 6、备品零件请购与管理。 7、电焊、气焊作业管理。 8、保养维护绩效的检讨。 第三条组织名称与机能 一、本办法所述及的部门名称及相关人员,均依现行的组织机构编订。 二、若遇有组织机构重新调整时,由总经理室召集有关人同检讨修讨。

第四条经办单位权现划分和职责 一、经办单位 (一)管理部门:财会部为本公司设备的管理部门。 (二)保养维护部门 1、生产部维修单位(因工作需要区分为机械组及电机组),负 责与生产业务有关的建筑设备、机械设备、储存设备、电气仪表设 备及杂项设备等维修。 3、使用部门:负责使用设备的保养及维修,使用部门难以划分 者以管理部门为使用部门。 二、有关部门的职责 1、设备帐册的建立并予以分类作业规范。 2、协同保养维护部门订立各项设备的保养作业规范。 3、督促各使用部门依规范执行保养维护工作 4、定期合同使用部门盘点使用设备,其作业方式依本公司”设 备盘点管理作业”办理。 5、随时查核设备登记卡所载的名称、规格、和数量是否与实际 相符 6、制作标签于设备上利保管员和盘点。 三、设备检查基准的订立 1、设备于安装试车完成后,工力单位主管应依据设备图纸特性,维护保养说明、操作状况等资料,编制含设备的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判定标准、处理方法、检查周期、检查人员等项目的”设备检 查基准表” 2、“设备检查基准表”订立完成后,经生产部经理召集使用单 位主翻倒等及检讨后,呈总经理核准公布实施。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安徽省永年集团重庆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第一条目的 为使本公司生产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请修备品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率,特订立本办法。 第二条范围 凡有关生产机械、电气仪表、公用设备等的保养维护、均依本办法规定办理,其范围包括: 1经办单位权责划分及职责。 2设备基准资料的建立。 3保养润滑计划的订立。 4保养润滑计划的实施与检核。 5故障请修。 6备品零件请购与管理。 7电焊、气焊作业管理。 8保养维护绩效的检讨。 第三条组织名称与机能 一、本办法所述及的部门名称及相关人员,均依现行的组织机构编订。 二、若遇有组织机构重新调整时,由总经理室召集有关人同检讨修讨。 第四条经办单位权现划分和职责 一、经办单位

(一)管理部门:财会部为本公司设备的管理部门。 (二)保养维护部门。 1.生产部维修单位(因工作需要区分为机械组及机电组),负责与生产有关的 机械设备、电气仪表设备及杂项设备等维修。 2.行政部总务单位:负责非生产部工务单位的其他设备维修。 3.使用部门:负责使用设备的保养及维修,使用部门难以划分者以管理部门为使用部门。 二、有关部门的职责 (一)管理部门: 1.设备帐册的建立并予以分类作业规范。 2.协同保养维护部门订立各项设备的保养作业规范。 3.督促各使用部门依规范执行保养维护工作。 4.定期合同使用部门盘点使用设备,其作业方式依本公司“设备盘点管理作业”办理。 5.随时查核设备登记卡所载的名称、规格、和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6.制作标签于设备上利保管员和盘点。 (二)保养维护部门 1.协助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试车和验收。 2.故障修护的执行。 3.定期检修计划的拟定和执行。 4.设备使用异常反应和故障原因分析。 5.委托外部修理的申请、督导与验收。 6.能源节约计划的执行与跟催。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范文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范文 第一条目的 为使本公司生产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请修备品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率,特订立本办法。 第二条范围 凡有关生产机械、电所气仪表、公用设备等的保养维护、均依本办法规定办理,其范围包括: 1经办单位权责划分及职责。 2设备基准资料的建立。 3保养润滑计划的订立。 4保养润滑计划的实施与检核。 5故障请修。 6备品零件请购与管理。 7电焊、气焊作业管理。 8保养维护绩效的检讨。 第三条组织名称与机能 一、本办法所述及的部门名称及相关人员,均依现行的组织机构编订。 二、若遇有组织机构重新调整时,由总经理室召集有关人同检讨修讨。 第四条经办单位权现划分和职责 一、经办单位 (一)管理部门:财会部为本公司设备的管理部门。 (二)保养维护部门。 1.生产部维修单位(因工作需要区分为机械组及电机组),负责与生产业务有关的建筑设备、机械设备、储存设备、电气仪表设备及杂项设备等维修。 2.行政部总务单位:负责非生产部工务单位的其他设备维修。 3.使用部门:负责使用设备的保养及维修,使用部门难以划分者以管理部门为使用部门。 二、有关部门的职责

(一)管理部门: 1.设备帐册的建立并予以分类作业规范。 2.协同保养维护部门订立各项设备的保养作业规范。 3.督促各使用部门依规范执行保养维护工作。 4.定期合同使用部门盘点使用设备,其作业方式依本公司“设备盘点管理作业”办理。 5.随时查核设备登记卡所载的名称、规格、和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6.制作标签于设备上利保管员和盘点。 (二)保养维护部门 1.协助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试车和验收。 2.故障修护的执行。 3.定期检修计划的拟定和执行。 4.设备使用异常反应和故障原因分析。 5.委托外部修理的申请、督导与验收。 6.能源节约计划的执行与跟催。 7.对使用部门的润滑保养、润滑实施情形的检核。 8.各项设备档案建立。 9.闲置设备的整修或报废建议。 10. 工作改善、设备改善方案的实施情形追踪。 11. 备品使用控制与审核。 12. 其他上级交办的事项。 (二)设备使用部门 1.协助新添置设备装机、试车、验收等作业。 2.设备清洁、整理及周围环境整洁的维护。 3.依保养润滑基准执行设备维修作业。 4.协助设备定期保养、故障维修作业。

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传动装置通用维护保养标准 一.链条传动 1.链条张紧适宜、传动平稳、无卡滞和异常响声; 2.中心距小于500mm时链轮轴向偏移量为1mm,中心距大于500mm时链轮轴向偏移量为2mm; 3.链条水平安装(45°以内)时,链条下垂量不超过链轮中心距的2%,垂直安装(45°以上)时, 链条下垂量不超过链轮中心距的2‰; 4.单方向旋转的链条接头采用弹簧卡片时,必须使其开口端的方向与链条的速度方向相反。 二.三角皮带传动 1.不同厂牌和新旧程度不同的三角皮带不能同组使用,各带张力相对 均匀; 2.运行中三角皮带温度≤60℃。 三、减速器 1.减速器运行时温度≤70℃; 2.现场换油时要在运行温度下换油; 3.油封、排油塞、通气塞无露油、渗油; 4.所加的油及加油量符合减速器设计要求; 5.通气塞畅通无堵塞。 阀类维护保养标准 1.阀门型号、规格应符合设备的设计要求; 2.阀体上标示的箭头应与介质流向一致; 3.水平管道上的阀门其阀杆一般应安装在上半周范围内,不许阀杆向下安装;

4.安装带法兰的阀门时应保证两法兰端面相互平行和同心; 5.阀门操作灵活指示准确。 6. 有介质通过时,应无泄漏。 齿轮计量泵维护保养标准 1.齿轮啮合表面磨损严重应更换齿轮,两齿轮的厚度差应在0.05mm以内;2.泵体发生裂纹时应更换新的泵体; 3.齿轮两端面间隙在0.02mm-0.06mm之间; 4.齿顶与泵体间隙一般在0.12mm-0.15mm之间; 5.对未倒角零件不可随意倒角; 6.保养后的齿轮计量泵用手转动应灵活无阻滞现象,在预填充工作模式下按各计量点的最大计量值试车,要求能达到规定的输出流量和相应的压力值。 各计量点目前压力、流量值如下: 1)叶加料(长沙) L≈380升/时 P≈0.082 Mpa 2)梗丝加料 L≈110公斤/时 P≈0.075 Mpa 3)梗丝加香 L≈4公斤/时 P≈0.042 Mpa 4)混丝加香 L≈28 公斤/时 P≈0.082 Mpa 筒类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通用标准 1.此通用标准适用于SH623型薄板烘丝机、SJ234B-CH型烟丝加香机、WQ385型滚筒式烟片回潮机、SJ131A-CH型叶片加料机、SJ12B型滚筒式梗丝加料机、SJ22A型滚筒式梗丝加香机、WQ321A型滚筒式梗丝回潮机;2.设备主要性能指标、工艺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3.全机零部件齐全、完整、运行正常、无不合理振动、无杂音、无温升异常现象、各零部件能安全运行到检修周期; 4.四个支承辊轮轴线与机架对称轴线应平行 ,四个支承辊轮轮面与筒体滚圈紧密贴合,线接触长度沿轮宽方向不小于单个辊轮轮宽的80%,接触面用光隙法检查应无光透过; 5.挡轮与大齿轮(滚道)侧面为轻接触,挡轮仅作纯滚动,无滑动现象;

设备的一 二 三级保养

设备管理的一些基本内容(包括供电设备) 设备资产的管理、设备前期管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的点检与润滑、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的改造更新、设备备件管理、特种设备管理、设备安全管理、设备5S管理等等。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的一级保养 1.实时检查 ①检查皮带是否松动。 ②检查制动开关是否正常。 ③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整。 ④检查设备易松动的部件是否坚固。 ⑤检查设备运作环境是否清洁、有无障碍物。 2.润滑保养 润滑保养是日常保养的重要内容。做好设备润滑的“五定管理”工作,就是把日常润滑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润滑工作的质量。 ①定点:根据润滑图表上指定的部位、润滑点、检查点,进行加油、添油、换油,检查液面高度及供油情况。 ②定质:确定润滑部位所需油料的品种、品牌及要求,保证所加油质必须经化验合格。采用代用材料或掺配代用,要有科学根据。润

滑装置、器具完整清洁,防止污染油料。 ③定量:按规定的数量对各润滑部位进行日常润滑,要搞好添油、加油情况和油箱的清洗。 ④定期:按润滑卡片上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加油,并按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抽样检验。 ⑤定人:按图表上的规定分工安排工作人员分别负责加油、添油、清洗换油,并规定负责抽样送检的人员。 设备部门应编制润滑“五定管理”规范表,具体规定哪台设备,设备的哪个部位、用什么油、加油(换油)周期、用什么加油装置、由谁负责等。 3.填写一级保养卡 在进行保养时要做好记录的填写,以便掌握设备的日常保养状况。 设备的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主要是为了清除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和维护保养不良所造成的局部损伤,减少设备的有形磨损,为完成生产任务提供保障。 二级保养的内容 二级保养也被称为定期保养,具体实施时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为辅。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①清扫、检查电器箱、电动机,做到电器装置固定整齐,安全防护装置牢靠。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程序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管理和控制,确保生产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能,确保产品的生产、加工符合规定的要求,以期做出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益。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管理和控制。 3、权责 3.1生产部是设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3.1.1负责编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1.2生产车间使用者负责所使用设备的一级保养(日常点检、润滑、清洁维护管理), 车间主任、班长负责监督执行。 3.1.2生产经理(因没有设备部) A.负责组织技术、质量部及使用车间对新购设备进行评估、验收。 B.负责设备的管理、维修及易损设备/备件的申购,对相关信息进行归档保存。 C.负责组织对生产设备的移交、编号、标识、维护、封存、报废与管理。 3.2技术部负责生产设备的选型,并参与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评估。 3.3采购部负责生产设备和备件的采购。 4、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4.1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生产意外中断原因而策划的措施。 4.2预见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性问题的活动。 4.3关键设备:唯一性设备,在控制计划中有特殊特性要求的过程设备以及高精度、大型、 稀有设备。(高精:注塑机及模具) 4.4闲置设备:封存时间超过一年以上,以及因产品转型或工艺改进等原因退出生产过程的 设备。 4.5 设备利用率:在工作时间内,设备生产产品所用时间与工作时间的比率。 4.6日常保养:每天操作者对使用设备进行加注润滑油、维护,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润滑、 安全有效的维护保养活动。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范文 2010-07-03 08:52:11| 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条目的 为使本公司生产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请修备品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率,特订立本办法。 第二条范围 凡有关生产机械、电所气仪表、公用设备等的保养维护、均依本办法规定办理,其范围包括: 1经办单位权责划分及职责 2设备基准资料的建立 3保养润滑计划的订立 4保养润滑计划的实施与检核。 5故障请修。 6备品零件请购与管理。 7电焊、气焊作业管理。 8保养维护绩效的检讨。 第三条组织名称与机能 一、本办法所述及的部门名称及相关人员,均依现行的组织机构编订。 二、若遇有组织机构重新调整时,由总经理室召集有关人同检讨修讨。 第四条经办单位权现划分和职责 一、经办单位

(一)管理部门:财会部为本公司设备的管理部门。 (二)保养维护部门 1.生产部维修单位(因工作需要区分为机械组及电机组),负责与生产业务有关的建筑设备、机械设备、储存设备、电气仪表设备及杂项设备等维修。 2.行政部总务单位:负责非生产部工务单位的其他设备维修。 3.使用部门:负责使用设备的保养及维修,使用部门难以划分者以管理部门为使用部门。 二、有关部门的职责 (一)管理部门: 1.设备帐册的建立并予以分类作业规范。 2.协同保养维护部门订立各项设备的保养作业规范。 3.督促各使用部门依规范执行保养维护工作 4.定期合同使用部门盘点使用设备,其作业方式依本公司”设备盘点管理作业”办理。 5.随时查核设备登记卡所载的名称、规格、和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6.制作标签于设备上利保管员和盘点。 (二)保养维护部门 1.协助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试车和验收。 2.故障修护的执行。 3.定期检修计划的拟定和执行。 4.设备使用异常反应和故障原因分析。 5.委托外部修理的申请、督导与验收。 6.能源节约计划的执行与跟催。

3.1自主保养操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自主保养操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设备科陈鹏斌 任何一个公司都希望设备有高的效率。就设备而言,其效率的高低涉及两方面的人,一是生产使用人员,二是保养维修人员。如果两方面的人员都把自己看作各自孤立的一方,我们是生产者只管使用,你们是维修保养者,设备的好坏由你们负责,这样当然不会产生什么好的结果。 我们认为生产使用和维修保养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这就好比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只有二者齐备互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出设备的效能。生产使用部门并不只管生产和使用就够了,它也应承担起设备保养的基础工作,即“防止劣化的活动”。只有生产使用部门搞好了“防止劣化的活动”,维修保养部门才能发挥出其所承担的专职保养手段的真正威力,才能使设备得到真正有效的保养。 我们把生产使用部门进行的以“防止设备劣化”为中心的保养活动叫做“全员参加的自主保养活动”,通常就称为自主保养。在自主保养活动中。为了充分地发挥设备的能力,必须实行“自己的设备由自己管理”,做一个能驾驭设备的人。因此,操作人员除应具备制造产品的能力外,还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能发现异常的能力 能发现设备异常的“异常发现能力”,并不单纯是已产生了故障或产生不良时才发现异常,而是当似乎要发生故障,似乎要产生不良时,能对这些故障原因之类的异常一目了然,只有这样,才能称作为

真正的“异常发现能力”。 2、能正确地、迅速地处理异常的能力(处理复原能力) 对于已发现的异常现像,只有使之恢复至原来的正确状态,才能发挥设备本来的功能,而且还应能根据异常的程度来决定是否向上级及维修保养部门报告,该怎样处理。 3、条件设定能力 发现异常的能力常常取决于各人的水平和经验,由于水平和经验的不一,就可能影响对异常的发现。为了防止这种现像,就应该决定一个确定的量,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判断基准应定量,以温度为例,其定量应确定为“应在XX度以下”,而不能模糊地描述为“不得有异常的发热”。这里要强调的是,与其重视判断基准的正确度而延迟了执行,还不如先定一临时基准,再多次修正,以定出更为合适的基准,这种方法更具现实意义。 4、维持管理能力 设备发生了故障再维修总没有预防在先的好,为此,就必须确实地遵守既定标准,比如“清扫、加油标准”、“自主检查标准”等。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它主要靠工作中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因此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由于能力的不断提高它又可取得更多的工作成果,它们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要培养出能驾驭设备的操作人员,要形成自主保养的体制,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其实际能力对工作有切实的提高,以实现真正的效果,也即这个效果是能得到维持的。在开展自主

自主保养的7个步骤

自主保养的7个步骤 第一步:初期清扫 初期清扫就是以设备为中心彻底清扫灰尘、垃圾等。我们要将清扫变检查,检查能发现问题,发现设备的潜在缺陷,并及时加以处理。同时通过清扫可有助于操作人员对设备产生爱护之心。 第二步:发生源、困难部位对策 为了保持和提高第一阶段初期清扫的成果,就要杜绝灰尘、污染等的根源(发生源),为此可采取消除或加盖、密封等对策。对难于维护保养的部位,如加油、清扫、除污等,也应采取有效对策,提高设备的可维护保养性。 第三步:编写清扫、加油基准 根据第一、第二步活动所取得的体会,编写一个临时基准,以保养自己分管的设备,如清扫、加油,紧固等基本条件。 第四步:综合检查 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固有功能,要学习设备结构、功能及判断基准,检查设备各主要部分的外观,发现设备的缺陷并使之复原,同时使自己掌握必要的检查技能。再者,对以前编写的基准可考虑不断完善,以利检查。 第五步:自主检查 在第三步编写的清扫基准,加油基准,检查基准的基础上,加上第四步学到的内容,并完全遵照执行,这就是自主检查基准。在学习和执行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和熟悉设备的操作和动作,质量和设备等等的关联性,具有正确操作设备和早期发现异常情况的能力。 第六步:整理、整顿 从现有的以设备为中心的活动向外围设备、整个车间扩大活动范围,在掌握了上述5步的能力的基础上,发展为实现并维持整个车间应有的形象。 本步所说的整理是指明了车间内的工夹具、半成品、不良品等,并制定出管理基准,应彻底减少物、事等管理对象,尽量简化。 所谓应彻整顿就是要遵守(维持)即定基准并逐步完善,以便作业人员易于遵守。车间实行目视管理和管理实行标准化。 第七步:自主管理的彻底化 通过以前6步的活动,已获得了不少的成果,人员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所以这第七步就要建立起不断改善的意识,不断地进行PDCA循环,结合公司的方针、目标,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新的小组活动目标,做到自主管理的彻底化。 四、重复的小组活动 TPM的最大特点就是重复的小组活动。所谓重复的小组就是最基层的小组作为一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又是上一级(工段)小组的成员,工段长就成了这上一级小组的组长,同样各工段长又是更上一级小组的成员,车间主任这时就成了这一小组的组长。这样一级一级往上直至总经理。通过重复的小组活动就可淡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活跃气氛,增加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各小组、工段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心同德共同实现公司的目标。 小组活动的目的是将企业所期待的成果与工作人员各自的欲望、追求进行巧妙的调和,并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实现这种调和,使公司和个人都得到提高。达到目的,对公司而言,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业绩,对每个成员而言,会产生一种达到目的的满足感,自己的追求得以实现的自豪感。

酒店康乐部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酒店康乐部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酒店康乐部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根据康体中心设备、设施的特点,重点安全管理区域为:游泳池、健身房等。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及《北京友谊宾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机构设置: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小组组长:xx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小组副组长:xxx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小组成员:xxxxxxxx 康体中心设备设施维护与保养的目的,主要是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良好,延长修理间隔时间,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降 低成本,减少消耗,更好地为康体中心经营服务。 一、康体中心的设备设施保养方法 康体中心的设施设备的保养方法采用三级保养法。三级保养法是根据设备保养工作量的大小及难易程度,把设备保养划分为三个类别,并规定其相应的作业范围。 三级保养制度是指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1.日常保养 (1)日常保养的部位较少,大部分在设备的外部。保养方法包括:清洁、润滑、紧固易动的螺丝,检查零部件的完整。 第 2 页共 2 页

(2)负责保养的人员是机器设备的操作工人。 (3)保养时间应该是每天进行例行保养。 (4)日常保养的具体工作包括:第一,检查操纵机构、变速机构及安全防护、保险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第二,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并定时、定点加注定质、定量的润滑油;第三,检查设备容易松动、脱离的部位是否正常,附件工具是否齐全;第四,检查设备是否存在腐蚀、砸碰、拉动和漏油、漏气、漏电等情况,搞好清洁卫生。 2.一级保养 (1)保养的方法是对设备进行普遍的扭紧、清洁、润滑、并作部分调整。 (2)负责保养的人员是以机器设备的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为辅。 (3)保养时间一般在每月或设备连续运转500小时后保养一次,一般停机八小时。 (4)一级保养的具体工作包括:第一,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对部分零件进行清洗;第二,对设备的某些配合间隙进行适当调整;第三,清除设备表面油污,检查调整润滑油路,保证畅通不泄漏;第四,清扫电器箱、电动机、电器装置,做到固定整齐,安全防护装置牢靠;第五,清洗附件和冷却装置。 3.二级保养 第 2 页共 2 页

A2机器设备维修保养程序-新修正版

1.目的 为使本公司的生产性机器设备之保养、维修等作业有所遵循,并保持良好的状态,特制定此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生产性机器设备(注塑机、涂装等主要生产性机器设备;空压系统等辅助生产性机器设备)。 3.定义 无 4.职责 4.1技术部保全课职责 4.1.1负责公司生产性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 4.1.2负责生产性机器设备的备品备件的请购和管理,并兼管锅炉操作及燃油管理。 4.1.3负责公司生产性机器设备的档案资料的建立。 4.1.4负责公司生产性机器设备的定期保养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及故障维修,并负责公司 生产性机器设备的二、三级保养。 4.1.5负责机器设备的托外维修.保养及验收工作。 4.1.6制订二、三级点检及保养项目,在点检及保养项目中,若能以数值检查之项目则检查 单位在点检or保养时必须填入数值,订出规范及公差值。 4.2制造部职责 4.2.1制造部是主要生产性机器设备的使用部门,同时也是一级保养的实施部门。 4.2.2配合主要生产性机器设备的二、三级保养计划的实施。 4.2.3配合保全营缮组对新增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4.2.4制造部生技组负责制订一级保养点检项目及一级保养基准书,并管理监督保养实施工 作。 4.3产销部职责 4.3.1产销部采购组负责生产性机器设备托外维修的发包工作。 4.4产销部生管课负责生产性机器设备的新增计划的编制、采购规范书的制定和请购。

5.作业程序

6.相关文件 6.1记录管制程序 FT-AP-003 6.2采购管理程序 FT-SP-017 7.使用表单 7.1 机器设备管理卡LR-023-01-A0 7.2 公司设备移交清单 LR-023-02-A0 7.3 机器设备日常保养点检基准表LR-023-03-A0 7.4 年度机器设备保养计划表LR-023-04-A0 7.5 机器设备保养点检基准表 LR-023-05-A0 7.6机器设备定期自动检查表LR-023-06-A0 7.7 机器设备托外维修申请单LR-023-07-A0 7.8 机器设备二、三级保养通知单LR-023-08-A0

用步进方式来开展设备自主保养

用步进方式来开展设备自主保养 其它精品公文 用步进方式来开展设备自主保养 大家都希望设备有高的效率。就设备而言,其效率的高低涉及两方面的人,一是生产使用人员,二是保养维修人员。如果两方面的人员都把自己看作各自孤立的一方,我们是生产者只管使用,你们是维修保养者,设备的好坏由你们负责,这样当然不会产生什麽好的结果。应该看到,生产使用和维修保养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这就好比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只有二者齐备互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出设备的效能。生产使用部门并不只管生产和使用就够了,它也应承担起设备保养的基础工作,即“防止劣化的活动”。只有生产使用部门搞好了“防止劣化的活动”,维修保养部门才能发挥出其所承担的专职保养手段的真正威力,才能使设备得到真正有效的保养。我们把生产使用部门进行的以“防止设备劣化”为中心的保养活动叫做“全员叁加的自主保养活动”,通常就称为自主保养。在自主保养活动中。为了充分地发挥设备的能力,必须实行“自己的设备由自己管理”,做一个能驾驭设备的人。因此,操作人员除应具备制造产品的能力外,还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能发现异常的能力 能发现设备异常的“异常发现能力”,并不单纯是已产生了故障或产生不良时才发现异常,而是当似乎要发生故障,似乎要产生不良时,能对这些故障原因之类的异常一目了然,只有这样,才能称作为真正的“异常发现能力”。 2、能正确地、迅速地处理异常的能力(处理复原能力) 对於已发现的异常现像,只有使之恢复至原来的正确状态,才能发挥设备本来的功能,而且还应能根据异常的程度来决定是否向上级及维修保养部门报告,该怎样处理。 3、条件设定能力 发现异常的能力常常取决於各人的水平和经验,由於水平和经验的不一,就可能影响对异常的发现。为了防止这种现像,就应该决定一个确定的量,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判断基准应定量,以温度为例,其定量应确定为“应在XX度以下”,而不能模糊地描述为“不得有异常的发热”。这里要强调的是,与其重视判断基准的正确度而延迟了执行,还不如先定一临时基准,再多次修正,以定出更为合适的基准,这种方法更具现实意义。 4、维持管理能力 设备发生了故障再维修总没有预防在先的好,为此,就必须确实地遵守既定标准,比如“清扫、加油标准”、“自主检查标准”等。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它主要靠工作中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因此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由於能力的不断提高它又可取得更多的工作成果,它们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要培养出能驾驭设备的操作人员,要形成自主保养的体制,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其实际能力对工作有切实的提高,以实现真正的效果,也即这个效果是能得到维持的。在开展自主保养时,不可寄希望於一下子解决许多问题,为此将目标和内容整理为7步,这就是“步进式自主保养”。理想的方法是,彻底地做到每一步,待达到一定程度,再进入下一步。 自主保养的7个步骤为: 第一步:初期清扫 初期清扫就是以设备为中心彻底清扫灰尘、垃圾等。我们要将清扫变检查,检查能发现问题,发现设备的潜在缺陷,并及时加以处理。同时通过清扫可有助於操作人员对设备产生爱护之心。 第二步:发生源、困难部位对策 为了保持和提高第一阶段初期清扫的成果,就要杜绝灰尘、污染等的根源(发生源),

保养、使用及维护措施

保养、使用及维护措施 目的:为了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设备的维护 1、清扫工作:设备的清扫不仅是清扫表面,而是将设备难以清扫的部位打扫干净,使设备、各部位的磨损、松动、变形等缺陷暴露出来,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排除。 2、紧固工作:紧固螺栓、螺母、避免部件松动、振动、滑动、脱落而造成的设备故障。 3、堵漏工作:防止风沙、水、火、灰尘等物质侵害设备的正常运作。 三级保养制度(实行三级保养) 1.设备的日常维护(一级保养) 1.1日常维护的标准,按照“整齐、清洁、安全”三项要求进行维护。 1.2日常维护应每周进行一次,薄弱部位需要多次检查维护。 1.3日常维护效果由生产部和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考核。 2设备的定期维护(二级保养) 设备的定期维护、清除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和维护保养不良所造成的局部损伤,减少设备有形磨损,调整和更换零配件,消除隐患,恢复设备的工作能力及技术状态,为完成生产任务提供保障。 2.1二级保养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以计划形式下达执行。对零部件进行清扫、检查、调整、紧固等工作。 2.2二级保养完成后由维护主管进行验收。 2.3二级保养应填写设备维护保养卡,对调整、修理及更换的零件、部件做好记录,同时将发现后尚未解决的问题记录,为日后的大修提供依据。 2.4二级保养的主要内容: 2.4.1拆卸指定的部件、擦拭设备内外;检查、调整各部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更换个别易损件。 3三级保养 三级保养是设备磨损的一种补偿形式,是一维持设备技术状况为主的检修形式。 3.1三级保养是由设备管理部门以计划形式下达执行的对设备进行拆卸和系统检查。 3.2三级保养完成后由维护负责人及维护主管进行验收。 3.3三级保养完成后,要求设备精度、性能达到工艺要求,相关参数符合标准。对于个别精度、性能要求不能恢复、应该更换的零件无法修复但不影响设备使用的问题,允许将问题记录,以便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排除。 3.4三级保养必须填写设备维护保养卡,对调整、修理及更换的零件、部件做出记录,同时将发现后尚未解决的问题记录,为日后的大修提供依据。 3.5三级保养的内容:

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培训资料

一、概念 1、什么是设备巡检 设备巡检是按设备的部位、内容进行的粗略巡视,为了“观察”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对分散布置的设备比较合适。 2、什么是设备点检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3、设备日常巡检与设备定期点检的区别与联系: (1)设备巡检员是专职人员,主要负责某个生产工艺段的设备巡检。他不同于维护人员、检修人员,也不同于维护技术人员,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人员。设备巡检员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简单的仪器工具,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查,在巡检过程中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为点检人员提供要检查设备故障点、部位、项目和内容,使点检人员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设备点检。(2)设备定期点检主要是指设备维修人员,主要负责设备故障的修复,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设备巡检人员提供的信息,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详细地检查和修复。在有些单位也叫保全工,

(3)设备日常巡检和设备日常点检其实是一个岗位,主要负责巡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检查设备有无异常现象,为维修提供更好的依据,缩短维修时间,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二、设备点检的分类 按作业时间间隔和作业内容的不同,点检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二类。 1.日常点检 作业周期在一个月以内的点检为日常点检或称日常检查。日常点检的对象为在用的主要生产设备,由设备操作人员根据规定的标准,以感官为主借助便携式仪器,每日一次或数次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技术状态检查和监视,了解设备在运行中的声音、动作、振动、温度、压力等是否正常,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简单维护和调整,检查结果记入日常点检卡中。日常点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防患于未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日常点检的作业内容比较简单,作业时间也较短,一般可在设备运行中进行,所以对生产影响不大。 2.定期点检 作业周期在一个月以上的点检为定期点检或称计划点检。定期点检由设备维修人员和专业检查人员根据点检卡的要求,凭感官和专用检测工具,定期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和测定。除包括日常点检的工作内容外,其检查作业主要是测定设备的劣化程度、精度和功能参数,查明设备异常的原因,记录下次检修时应消除的缺陷。定期点

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设备的维护 1、清扫工作:设备的清扫不仅是清扫表面,而是将设备难以清扫的部位打扫干净,使设备、各部位的磨损、松动、变形、渗漏等缺陷暴露出来,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排除。 2、润滑工作:少油、缺脂会造成设备润滑不良,使设备运转不正常、部分零件过度磨损、温度过高造成硬度、耐磨性降低、甚至形成热疲劳损坏。因此定人、定时、定量、定质、定点进行润滑工作。 3、紧固工作:紧固螺栓、螺母、避免部件松动、振动、滑动、脱落而造成的设备故障。 4、堵漏工作:防止润滑油脂、压缩空气、水的泄漏。 三级保养制度(实行三级保养) 1.设备的日常维护(一级保养) 1.1每日维护,要求维修工在生产工人下班后要认真清扫设备,擦拭清洁,将设备状况记录在日常保养记录本上。 1.2日常维护的标准,按照“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四项要求进行维护。 1.3日常维护应每班进行一次,薄弱部位需要多次检查维护。 1.4日常维护效果由生产部和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考核。 2设备的定期维护(二级保养) 设备的定期维护、清除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和维护保养不良所造成的局部损伤,减少设备有形磨损,调整和更换零配件,消除隐患,恢复设备的工作能力及技术状态,为完成生产任务提供保障。 2.1二级保养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以计划形式下达执行,对设备进行局部或重点部位的拆卸和检查。对零部件进行清洗、检查、调整、紧固等工作。 2.2二级保养完成后由维修主管和车间主任进行验收。 2.3二级保养应填写设备维护保养卡,对调整、修理及更换的零件、部件做好记录,同时将发现后尚未解决的问题记录,为日后的大修提供依据。设备维护保养卡由车间主任、维修工签字后交设备管理部门。 2.4二级保养应安排在生产间隙或夜班进行。 2.5二级保养的主要内容: 2.5.1拆卸指定的部件、擦拭设备内外;检查、调整各部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更换个别易损件。 3三级保养 三级保养是设备磨损的一种补偿形式,是一维持设备技术状况为主的检修形式。

设备自主维护的几个阶段

设备自主维护的几个阶段 自主维护,顾名思义就是自己使用的设备要自己守护。具体而言,是自己去做设备的日常点检,给油、备品更换、修理、异常的早期发现及精度的检查等工作,就像是保护自己的小轿车一样。早期的设备简单,大都是作业员自己做维护,然而随着科技发展,设备日趋复杂化及大型化,专业的维修部门逐渐成立,形成“我是操作者,你是维修者”的分离意识。好像设备的好坏是属于维修部门人员的事,与操作无关. 这种想法不利于故障及不良的消除。全员生产维护是要依据每日与设备接触的作业员所作的自主维护来消除故障和不良。也就是要当自己设备的主人,自己去维护。所以,守护设备是作业员工作的一部分。自主维护详细的内容可分为七个阶段来进行,每个阶段要确实做好,经上司逐个阶段亲自诊断确认,合格之后才能往下一个阶段进行。 阶段一:清扫点检 清扫点检是自主维护活动开始的重要环节。此环节的要点可总结为: 清扫为点检之母。 点检为不良发现之母。 为何清扫是必要的动作呢?说明如下: 清扫不只是清扫设备本体、电气控制箱、防护盖等,也包括一些长年看不到的地方,如油封盖内部、油箱出口下方等死角都必须确是清扫。只有彻底清扫内部才能发现不良的地方。清扫做得彻底,就等于在清扫的过程中同时作了点检工作,可以发觉许多不良的部位或者与设备原来状态不符合的地方。这些不良的部位可以贴上“修理告示单”,以便维护人员处置。要而言之,清扫点检的活动就是以设备本体为中心,排除垃圾、灰尘、等脏污,实施给油、上紧螺丝及发觉不良部位并加以复员的活动。 阶段二:源头对策 在完成阶段一的活动之后,可能会出现以下两个问题:无论清扫了几次,马上又污染了。这是因为污染的源头没有根除。虽然知道了清扫点检、给油的必要性,但是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样会降低实施清扫点检及给油的积极性。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