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我国对于近亲结婚是如何规定的
- 格式:docx
- 大小:13.95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近亲婚姻现象在我国逐渐增多。
近亲婚姻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然而,现实生活中,仍有部分人违反法律规定,选择近亲结婚。
本文将探讨近亲婚姻的法律后果。
一、近亲婚姻的法律依据1. 《婚姻法》第十条: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二十三条:提倡和鼓励婚前检查,婚前检查中发现近亲关系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建议其不要结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条: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禁止近亲结婚。
二、近亲婚姻的法律后果1. 违法婚姻:根据《婚姻法》第十条的规定,近亲结婚属于违法行为。
当事人若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其婚姻登记将无效。
2. 后代遗传病风险: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有遗传病的风险较高。
根据相关研究,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发生率比非近亲结婚高出几十倍。
这将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3. 法律责任: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因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患有遗传病,当事人有权要求离婚。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一方因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患有遗传病,另一方有权要求解除婚姻。
4. 社会影响:近亲婚姻违反了社会伦理道德,容易引起社会舆论的谴责。
当事人及其家庭可能面临社会压力,影响家庭和谐。
5. 法律诉讼:因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患有遗传病,当事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子女因遗传病造成损失,当事人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6. 政策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婚前检查中发现近亲关系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建议其不要结婚。
若当事人违反建议,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禁止其生育。
三、如何避免近亲婚姻的法律后果1. 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对《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
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在我国,法律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具体包括:
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直系血亲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包括同胞叔(伯、姑)与侄(女)、舅(姨)与外甥(女)、表兄弟(妹)、堂兄弟(妹)。
二、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三、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四、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
五、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禁止结婚。
六、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
以上条件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旨在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1篇一、引言近亲关系是指血缘关系较为亲近的亲属之间,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与孙子女等。
在我国,近亲关系在婚姻、继承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
本文将从婚姻法、继承法等方面对近亲关系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婚姻法中关于近亲关系的法律规定1.禁止近亲结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的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直系血亲是指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之间的关系;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指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叔伯姑舅与侄子女、甥子女之间的关系。
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避免近亲之间遗传疾病的传递。
近亲结婚容易导致遗传病的发生,对后代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据统计,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中,患有遗传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
3.违反禁止近亲结婚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违反禁止近亲结婚的法律责任由婚姻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如果违反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三、继承法中关于近亲关系的法律规定1.法定继承顺序《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代位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一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3.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的继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二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四、其他法律法规中关于近亲关系的法律规定1.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六条规定,收养人应当无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第1篇引言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在中国,近亲结婚曾一度被普遍接受,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遗传学知识的了解,近亲结婚所带来的遗传风险逐渐被认识。
为了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中国法律对近亲结婚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本文将详细阐述中国法律规定近亲结婚的相关内容。
一、近亲结婚的定义及历史背景1. 定义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直系血亲是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旁系血亲是指非直系血亲,但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的亲属,如兄弟姐妹、叔侄、姑侄等。
2.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近亲结婚现象较为普遍。
受传统观念和封建礼教的影响,人们认为近亲结婚有利于家族血统的延续。
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对后代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二、中国法律对近亲结婚的规定1. 《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条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这是中国法律对近亲结婚的基本规定。
2. 《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十条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一)严重遗传性疾病;(二)指定传染病;(三)有关精神病;(四)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疾病。
经婚前医学检查,对诊断患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医师应当向男女双方说明情况,提出医学意见;经男女双方同意,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结扎手术后不生育的,可以结婚。
但《婚姻法》规定禁止结婚的除外。
”3.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依法享有计划生育的权利,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提高人口素质。
”三、近亲结婚的危害1. 遗传性疾病风险增加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患有遗传性疾病的风险远高于非近亲结婚。
据统计,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遗传病的发生率是非近亲结婚的近30倍。
第1篇一、引言亲子关系通婚,是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兄弟姐妹之间、堂兄弟姐妹之间、表兄弟姐妹之间、叔侄之间、姑侄之间、姨甥之间、舅甥之间等亲属关系的人之间结婚的行为。
在我国,亲子关系通婚一直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国亲子关系通婚法律规定,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二、我国亲子关系通婚法律规定概述1. 法律依据我国亲子关系通婚法律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
2. 禁止通婚的亲属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1)直系血亲:包括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叔侄、姑侄、姨甥、舅甥等。
3. 法律后果违反上述规定的婚姻,属于无效婚姻。
无效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权利和义务。
三、亲子关系通婚法律规定的具体解读1. 亲兄弟姐妹之间通婚亲兄弟姐妹属于直系血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规定,禁止通婚。
如果亲兄弟姐妹之间结婚,该婚姻属于无效婚姻。
2. 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之间通婚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规定,禁止通婚。
如果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之间结婚,该婚姻属于无效婚姻。
3. 叔侄、姑侄、姨甥、舅甥之间通婚叔侄、姑侄、姨甥、舅甥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规定,禁止通婚。
如果叔侄、姑侄、姨甥、舅甥之间结婚,该婚姻属于无效婚姻。
四、亲子关系通婚法律规定的实际应用1. 婚姻登记机关的审查在婚姻登记过程中,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关系进行审查,如发现当事人属于禁止通婚的亲属关系,应告知当事人该婚姻属于无效婚姻,并拒绝登记。
2. 无效婚姻的确认如果当事人违反亲子关系通婚法律规定,结婚后,任何一方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该婚姻无效。
婚姻法近亲结婚的规定婚姻法是我国婚姻家庭事务的基本法律,对于婚姻的结婚对象也有一些明确的规定。
其中之一就是近亲结婚的规定。
婚姻法规定,近亲结婚是指血亲、姻亲和乳母血亲的亲属关系中,表亲间的结婚。
下面就近亲结婚的规定进行一些简要说明。
首先,婚姻法明确规定近亲结婚是禁止的。
也就是说,在中国,近亲结婚是被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
这是为了避免亲属关系过于密切,在生理上和遗传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禁止近亲结婚是保护家族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的一种措施。
其次,婚姻法对于近亲结婚的定义有所区分。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亲属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血亲关系、姻亲关系和乳母血亲关系。
血亲关系是指直系亲属关系和旁系亲属关系中的近亲关系。
直系亲属关系主要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旁系亲属关系则是指叔伯姑舅和侄子甥女之间的关系。
在这些亲属关系中,禁止近亲结婚的是直系血亲关系和堂兄弟堂姐妹之间的结婚。
姻亲关系是指通过婚姻缔结的亲属关系。
即伴侣的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与自己的亲属关系。
在这种亲属关系中,禁止近亲结婚的是奶奶和孙子、外公和外孙女、继父或养父和养子、继母或养母和养女。
乳母血亲关系是指母亲与哺乳自己的儿子或者做过自己乳母的人与哺乳的孩子之间的关系。
禁止近亲结婚的是乳母和乳子、哺乳过自己的孩子的人和养子。
最后,婚姻法还规定了对于违反近亲结婚禁令的处理措施。
在婚姻法中明确规定,近亲结婚的行为无效。
也就是说,对于近亲结婚的合法效力是无法得到法律承认的。
如果存在近亲结婚的婚姻关系,可以向法院提起无效诉讼进行确认。
总的来说,婚姻法对近亲结婚做了明确的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保护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对于违反近亲结婚禁令的处理措施也有明确规定。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亲属关系和后代的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相隔⼏代才不算近亲,可以结婚相信⼤家都知道我国的民法典禁⽌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对后代会有影响,后代得遗传病的⼏率⾼于普通⼈。
那么相隔⼏代才不算近亲,可以结婚呢?今天,店铺⼩编为您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隔⼏代才不算近亲,可以结婚我国《民法典》第⼀千零四⼗⼋条规定,直系⾎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亲禁⽌结婚。
1、我国法律禁⽌近亲结婚,是指禁⽌直系⾎亲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亲结婚;2、直系⾎亲简单地说,就是⽣养你的,以及你⽣养的。
举个例⼦,⽗亲与⼥⼉,母亲与⼉⼦,以及爷爷与孙⼥,姥姥与外孙等等;3、禁⽌结婚的旁系⾎亲是指双⽅有共同的祖先,且在三代以内的。
具体的算法:从你开始算起,你⾃⼰⼀代,你⽗亲就是⼆代,你祖⽗就是三代,你曾祖⽗就是四代(你与母亲那边的⾎缘关系,跟⽗亲这边的是⼀样的。
)如果男⼥双⽅的共同祖先是在三代以内的,那就禁⽌结婚。
如果是在三代以外的,法律是允许的。
⽐如曾祖⽗或外曾祖⽗是共同的,那法律上是允许结婚的。
如果男⼥双⽅的共同祖先不是同代的,⽐如男⽅这边的共同祖先,对他⽽⾔是第三代;⽽⼥⽅是第四代,那按多的算,就是四代。
可以结婚。
近亲结婚会影响⼏代由于近亲结婚的夫妇,容易使对⽣存不利的隐性有害基因在后代中相遇(即纯合),因⽽容易出⽣素质低劣的孩⼦。
直系⾎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亲禁⽌结婚。
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影响只在于后代患某些遗传病(由隐形基因控制的)的⼏率⾼于普通⼈,即控制同⼀遗传病的隐性基因结合,使其控制的遗传病得以表现的⼏率⾼。
所以不会影响到第三代,即使第三代有什么问题也与第⼀代近亲结婚⽆关。
⾄于常说的“远房亲戚”,⼀般都没有直接的⾎缘关系,不属于禁⽌结婚的近亲属范围。
以上就是店铺⼩编为您整理的“相隔⼏代才不算近亲,可以结婚”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果男⼥双⽅的共同祖先不是同代的,⽐如男⽅这边的共同祖先,对他⽽⾔是第三代;⽽⼥⽅是第四代,那按多的算,就是四代。
可以结婚。
如果您还有疑惑,本⽹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欢迎您进⾏咨询。
第1篇一、引言近亲结婚,是指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之间的婚姻。
在中国,由于传统观念、地域差异等原因,近亲结婚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然而,近亲结婚可能导致遗传病、智力和身体健康问题,对后代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公民的身心健康,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近亲结婚进行严格限制。
本文将从我国近亲结婚的法律规定入手,分析其具体内容和实施情况。
二、我国近亲结婚的法律规定1. 《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我国规范婚姻关系的基本法律。
根据《婚姻法》第七条的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1)直系血亲:直系血亲是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包括父母、子女、祖父母、孙子女等。
(2)旁系血亲:旁系血亲是指非直系血亲,但在血缘上具有共同祖先的亲属,如兄弟姐妹、叔侄、堂兄弟姐妹等。
(3)三代以内:三代以内是指从直系血亲或旁系血亲的远祖开始,至本人为止,共四代。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是我国保障母婴健康的专门法律。
根据该法第十条的规定,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对下列疾病进行检查:(1)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因遗传因素导致的,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严重危害本人和后代的疾病。
(2)指定传染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如艾滋病、梅毒、淋病等。
(3)有关精神病: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及其他重型精神病。
对于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的,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对于患有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或者有关精神病的,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我国规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律。
根据该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有义务遵守国家关于近亲结婚的规定。
三、近亲结婚的法律规定实施情况1. 政策宣传与教育为了提高公民对近亲结婚危害的认识,我国政府加大了政策宣传与教育的力度。
第1篇近亲结婚生子后法律责任一、引言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由于近亲结婚容易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我国法律对近亲结婚生子后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公民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近亲结婚生子后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
二、近亲结婚的法律规定1.《婚姻法》规定《婚姻法》第七条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这是我国对近亲结婚的基本法律禁止。
2.《母婴保健法》规定《母婴保健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当事人近亲结婚的,应当向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报告。
”3.《继承法》规定《继承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继承人应当依法继承遗产。
但继承人之间有下列关系之一的,不得继承遗产:……(四)近亲结婚的。
”三、近亲结婚生子后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1)违反《婚姻法》规定,近亲结婚生子,可能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明知自己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而结婚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违反《母婴保健法》规定,近亲结婚生子,可能构成犯罪。
《刑法》第三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从事母婴保健活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民事责任(1)侵害他人权益近亲结婚生子可能导致遗传疾病,侵害他人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①要求侵权人承担医疗费用;②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害;③要求侵权人支付抚养费等。
(2)侵害子女权益近亲结婚生子可能导致子女智力低下、残疾等。
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可以要求父母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①要求父母支付医疗费用;②要求父母赔偿精神损害;③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等。
3.行政责任(1)违反《婚姻法》规定,近亲结婚生子,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婚姻登记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结婚:……(三)近亲结婚的。
第1篇在我国,婚姻法规定了一系列关于婚姻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其中,关于亲上加亲的婚姻法律规定,旨在规范近亲结婚的行为,减少遗传病的发生,保障子孙后代的健康。
以下是关于亲上加亲的婚姻法律规定及相关解释。
一、亲上加亲的定义亲上加亲,即指近亲结婚。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直系血亲包括父母、子女、祖父母、孙子女等;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叔伯姑舅等。
二、亲上加亲的婚姻法律规定1. 法律禁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2. 法律后果(1)无效婚姻:当事人若违反上述规定结婚,该婚姻自始无效。
(2)法律责任:对于违反规定结婚的当事人,相关部门可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如罚款、拘留等。
三、亲上加亲婚姻的原因及影响1. 原因(1)传统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近亲结婚被视为一种美德,认为亲上加亲有利于家族繁荣。
(2)地域观念: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人口稀少,近亲结婚现象较为普遍。
2. 影响(1)遗传病风险增加:近亲结婚容易导致遗传病的发生,对子孙后代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智力水平下降:研究表明,近亲结婚的子女智力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国家的人才培养。
(3)家庭矛盾加剧: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家庭矛盾加剧,影响家庭和谐。
四、亲上加亲婚姻的法律宣传与教育1. 宣传教育(1)普及婚姻法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婚姻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2)倡导文明婚俗:摒弃传统观念,倡导文明婚俗,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
2. 法律援助对于因近亲结婚而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总之,亲上加亲的婚姻法律规定是我国婚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子孙后代的健康,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减少近亲结婚现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近亲结婚的法律规定
《婚姻法》第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二、哪些近亲禁止结婚
我国禁止结婚的血亲范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真系血亲。
即父母和子女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孙子女、外孙子女之意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和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之间。
我国《婚姻登记条例》第6条第四款规定,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结婚登记。
(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包括兄弟姐妹之间、堂兄弟姐妹之间、表兄弟姐妹之间,叔伯与侄女之间、姑妈与侄子之间、舅父与外甥女之间、姨妈与外甥之间。
三、拟制血亲间可否缔结婚姻?
我国《婚姻法》规定,养父母和养子女、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因此,不同辈分的拟制血亲间也不应结婚。
另外,从养子女和受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的利益来看,禁止拟制血亲之间通婚,也可以防止养父母或继父母利用抚养和被抚养的关系逼婚,损害下一代的利益。
四、近亲结婚的无效婚姻,法院如何处理?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后,经审查确属无效婚姻的,应当依法作出宣告婚姻无效的判决。
原告申请撤诉的,不予准许。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9条还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对婚姻效力的审理不适用调解,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有关婚姻效力的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当事人不可以提前上诉。
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可以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另行制作调解书。
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上诉。
五、已与近亲结婚,怎么办?
即使已经成婚的,在考虑怀孕之前应该进行遗传咨询。
出生后的孩子应加强随访,定期检查。
如果第一个孩子生后患遗传性疾病,是不是生第二胎应去医院进行遗传咨询。
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冒风险再生一个,至少可以说再生一个其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远远比一般人群要高。
曾遇到一对表兄妹结婚的夫妇,连生三胎均为头小畸形,终日卧床不起,成为家庭的负担。
以上是近亲结婚的法律规定的介绍。
近亲结婚易将双方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疾病或缺陷遗传给后代,不利于民族的健康和人类的发展。
我们应避免近亲结婚,有效地控制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口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