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气油比油井功图量油技术适应性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61.50 KB
- 文档页数:4
抽油井示功图应用实例与调整效果分析抽油井示功图是用来分析油井的产能及工作状态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示功图获得油井的产能、流体性质以及井底流体动态等信息。
下面将介绍两个抽油井示功图的应用实例,并分析调整效果。
1. 应用实例:分析抽油机工作状态抽油井示功图可以用来分析抽油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通过示功图可以观察到抽油机的工况参数,如冲程长度、冲次、冲程时间等,并可以计算出抽油机的功率及效率。
如果示功图显示抽油机的功率波动较大或者效率较低,可以根据示功图的特征来判断问题出在哪里,如抽油泵的磨损、阀门失效、载荷过重等。
根据示功图反馈的信息,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更换磨损部件、修复阀门、减少载荷等,从而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2. 应用实例:评估油井产能抽油井示功图可以用来评估油井的实际产能。
通过示功图可以观察到油井的采油动态,如油井的油水比、油井的产量等。
根据示功图反馈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油井的产能,并与设计产能进行对比。
如果示功图显示油井的产能较低或者油井的油水比较高,可以根据示功图的特征来判断问题出在哪里,如油井的堵塞、沉积物堆积、水气井干扰等。
根据示功图反馈的信息,可以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清理井筒、防止沉积物堆积、减少水气井干扰等,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调整效果分析:通过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示功图的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减少能耗。
2. 提高产能:通过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优化油井的工作状态,降低油井的油水比,提高油井的产能。
3. 减少停产时间:示功图的分析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油井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减少油井的停产时间,提高油井的连续生产能力。
4. 降低维护成本:通过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及时发现抽油机和油井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从而避免设备的进一步损坏,降低维护成本。
抽油井示功图在抽油机工作状态分析和油井产能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通过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抽油井示功图应用实例与调整效果分析抽油井示功图是通过记录抽油泵动力参数的变化,反映出抽油泵所遇到的井筒情况。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井下情况,还可以提高采油效率。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抽油井示功图的应用实例以及调整效果的分析。
一、应用实例1. 诊断井下问题通过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我们可以快速诊断井下出现的问题。
比如,如果示功图中出现了压力跳动的情况,可能就是井压太低的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井下压力。
2. 优化采油方案抽油井示功图可以反映出地层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帮助我们优化采油方案。
比如,某些地层的产油能力很差,抽油泵连续运行可能会增加井底流体黏度,导致采出油量降低。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示功图分析确定最优频率,以达到更高的产量。
3. 监测井下作业效果抽油井示功图还可以用于监测井下作业效果。
比如,砂控作业后,我们可以通过示功图的分析判断井下沙粒的清除情况,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井作业。
二、调整效果分析抽油井示功图的应用可以调整油井的开采情况,提高采油效率。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调整效果分析。
1. 频率调节每个抽油泵的最佳工作频率不同,根据示功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某个频率下,抽油泵的效率最高。
如果我们进行了频率调节,可以使得抽油泵以最佳频率运行,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2. 降低井下沉积物3. 加强工具的维修保养示功图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表明工具存在一定的损坏或故障,需要及时加强维护和保养。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导致采出油量降低,甚至直接导致井停产。
以上就是抽油井示功图的应用实例以及调整效果的分析。
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井下情况,提高采油效率,并对井底工具的维修保养提供指导。
油井产液量计量原理目前,我厂已经在40多口抽油井、自喷井以及注水井上推广应用了微功耗无线变送器油水井井口自动计量装置,应用范围涉及6个采油队。
这套系统最基本的求产原理、示功图以及泵功图的定性分析有必要向各采油队技术人员做如下介绍,希望能对各位分析油井的生产状况起到作用。
(一)游梁式抽油机井功图法求产原理抽油井示功图的纵坐标为光杆(露出地面,通过悬绳器与驴头连接的第一根光滑的抽油杆)在抽油过程中受力的载荷坐标,横坐标为抽油杆上、下行程时的位移坐标。
抽油机驴头所悬拄的悬绳器承受光杆和井下全部抽油杆柱,并带动最下部有杆泵的柱塞作上、下运动,即一个周期。
相应地可画出一个载荷与位移的函数关系曲线,即示功图。
抽油井生产情况千变万化,井下泵况相当复杂,只有通过自动量油技术或动力仪、诊断仪测得反映有杆泵工作状况的示功图,只有掌握了诊断技术,才能分析和管理好抽油井。
采油二厂管辖的油田抽油机井目前已经有30多口井采用了“功图法”自动计量,相比较采用分离器求产,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求产波动较大,而且求产时间较长,不利于快速、准确、及时掌握油井生产动态,直接关系到油田的稳产,流量计或分离器的检修,也大量增加油气操作成本;以往在油田产量紧张时,大多是技术人员通过繁重的油水井大调查工作来摸清所辖井的生产情况,费时费力,其中个别油井因工程技术人员水平差异而无法进行定论,不但增加了井下作业工作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诊,漏诊,给油田生产造成极大不便。
通过示功图求产可以解决常期困绕油田的各类机采井求产、诊断和综合评判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解决油井的求产困难,而且减轻采油工作者劳动强度。
自动计量系统油井产量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测算方法,使决策部门能够对我厂所辖油井实现宏观上的控制和决策。
1.理论示功图特征分析在实际的示功图分析工作中,为便于分析常常要拿理论示功图与实测示功图进行对比,从中分析该油井的工作状况。
下面就先来了解一下理论示功图的绘制和解释。
抽油井示功图应用实例与调整效果分析抽油井示功图是石油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分析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展现抽油井的工作状态和产能情况,对于合理调整抽油井的工作参数和提高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某油田为例,介绍抽油井示功图的应用实例,并对调整效果进行分析。
一、抽油井示功图应用实例某油田的某口抽油井产能下降较快,运行费用较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调整。
工程师们在进行实际调整前,利用抽油井示功图对其进行了分析。
1. 示功图分析通过抽油井示功图分析,工程师们发现该油井的动态效应曲线呈现波动较大,功图上各点的曲线形态不规则,反映了油井的动态响应性能较差,产量波动大,运行不稳定。
曲线上出现了明显的“积液环”和“泵效低”现象,这说明油井存在积液严重和泵效低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
2. 调整措施针对示功图分析结果,工程师们采取了以下调整措施:(1)增加泵压力,提高泵冲频率,减轻积液环和提高泵效;(2)适当调整泵冲频率和工作时长,使产液量和泵效达到最优匹配;(3)增加减压装置,降低井底压力,提高油井产量;(4)清理井底积液,减轻井底积液环的影响。
3. 调整效果经过以上调整措施的实施,重新对抽油井进行了示功图分析。
结果显示,泵效明显提高,动态效应曲线呈现稳定状态,产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二、调整效果分析1. 泵效提高调整后的抽油井示功图显示,油井的泵效明显提高,曲线上出现的“泵效低”现象得以消除,动态效应曲线的波动程度也明显减小,说明油井的运行稳定性得到改善。
2. 产量增加通过示功图分析,调整后的抽油井产量明显增加,动态效应曲线的形态更加规则,显示出油井的产能得到提高。
这为油田的产量提升和运行成本的降低提供了有力支持。
3. 运行稳定抽油井示功图分析对于油田生产管理和调整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抽油井示功图的实际分析和调整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油井的产能和运行状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
对抽油井示功图的应用需要加强,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措施的制定,以保障油井的正常稳定运行和提高产量。
功图法计量技术及现场应用冯亚莉(大庆油田采油三厂) 摘要:功图量油作为一种计量技术,其原理可行,与计量间分离器量油相比,直接反映了油井泵的运行状况,人为影响因素少,具有重复性好、系统误差较小、精度较高的特点。
通过采用功图法计量技术,可提高油井的科学管理程度,降低油田建设投资,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功图法;计量;应用1 功图法计量的关键技术在泵的有效冲程确定后,则泵功图油井产量可由下式计算q g=1440S e d2(n/B0)式中d为泵径(m);S e为有效冲程(m);n为冲次(次/min);B0为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
于是油井产量为Q=Kq g式中Q为油井产量(m3/d);K为修正系数,无因次;q g为泵功图产量(m3/d)。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仪器测出泵功图产量后还必须乘以一个修正系数才能得出油井的实际产量,而这个修正系数则主要取决于示功图形状。
首先利用示功图的最大、最小载荷和最大位移(冲程)确定功图的水平外接矩形;然后找出与功图右下角部分相切且稳定的切线AB。
B点对应的冲程与总冲程之间的比值即为功图的基本相对有效冲程β值。
该方法具有传统方法不具备的普适性和稳定性。
其次考虑到饱满功图会比较接近总冲程,而实际产量却达不到这么高。
分析实际数据发现,饱满功图的实际β值,基本上保持在80%附近。
根据这一边界条件,采用了下述方法对相对有效冲程进行修正:在功图水平外接矩形右边上求得距离该矩形右下角点015倍β值的点C(以矩形下底边长度为单位长度1),连接该点与矩形左下角点O,过B 点做直线OC的垂线BD,垂足D到O点的距离与OC长度的比值即为修正后的相对有效冲程α,而修正系数K=α/018。
通过采集不同层系、不同功图、不同泵况的油井的大量现场数据,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摸索出了不同泵况、不同功图条件下的修正系数经验值:①当功图分析正常时,采用修正系数110进行计产;②当功图反映出是气影响或供液不足时,采用修正系数017进行计产;③当功图反映出是微漏时,采用修正系数015~016进行计产;④当功图反映出是漏失时,采用修正系数012~014进行计产。
通过大量的现场生产情况调研,分析了油田举升工艺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配套工艺,通过对有杆泵、气举和电潜泵举升方式生产现状和技术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采油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举升方式的适应性入手,在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讨论了不同举升方式的优缺点,通过软件模拟计算,对不同泵径抽油泵的极限下深进行了规范;并针对不同的抽油机机型,对不同含水条件下不同泵径的不同抽油杆组合进行了强度校核,规范了不同条件下抽油杆的极限下深,建立了产液量、下泵深度与泵径的关系同时也论证了气举和电泵井的选井条件。
以产液指数变化规律和含水上升速率为基础,针对生产现状和生产趋势进行了油井产能的分析及预浏,根据油井目前和未来的供排关系,筛选出需要提液井的井号以及相应的不同举升方式,并对不同的举升方案进行了经济性论述,优选了举升方式。
一、现状分析油田主力区块已逐步进人中高含水期,低含水期成熟的采油工艺技术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含水上升后油井载荷增加带来的抽油杆断脱问题、气举举升效率降低产液量持续下降问题,特别是电潜泵受气体、结垢等因素影响,造成故障频繁、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一直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有杆泵采油技术形成了适应油田特点的有杆泵采油工艺技术:①以油井产能预测、机杆泵选择、参数优化为主的设计技术;②以防气、防蜡、防偏磨断脱为主的杆管柱配套技术;③以环空测试、低压测试、功图远传、数值化分析为主的动态监测技术;④深抽排液技术。
2.气举采油技术配套了以下七项技术:①气举工艺设计技术;②系统试井技术;③井下工具国产化;④天然气驱压缩机与电驱压缩机组运行管理技术;⑤气举井测试及工况诊断技术;⑥气举阀调试及气举工具检测技术;⑦气举阀投捞技术。
3.电潜泵采油技术配套了以下四项技术:①选井选泵技术;②防垢技术;③防气技术;④油井管理技术。
4.采油工艺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气举举升效率越来越低。
高气液比油井功图量油技术适应性分析(作者)摘要:针对高气液比油井采用玻璃管计量方法的不足,大港油田采油四厂采用“功图法”量液技术对气体影响特征明显的抽油机井示功图进行试算分析,得到气液比与液量计算误差关系曲线,通过气液比、含水、套压、沉没度等已知数据推算出泵入口压力下的气液比,可以初步简单地判断“功图法”计量技术的对高气液比抽油机的计算临界值。
关键词:高气液比功图特征功图法适应性分析一、引言目前,在油田生产开采中,全国90%以上的油井采用的玻璃管量油,该方法采用间歇方式来折算产量,导致原油系统误差为10%-20%[1],而高气液比油井由于含气较大,使计量准确率更低。
大港油田采油四厂为贯彻大港油田分公司的地面系统优化、简化油井计量的工作方针,在抽油机井功图法量油技术先导试验[2][3]成功的基础上安装使用了YD油井远程监测、液量自动计量及分析优化系统[4]。
经过现场的实际应用,总结出,中高气液比油井是“功图法”产液量计算的优势所在,对于气体较多的油井,“功图法”产液量计算能够更好地反映油井的实际状况及生产动态[5]。
二、高气液比油井功图特征高气液比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在下冲程末余隙内还残存一定数量的溶解气和压缩气。
上冲程开始后,泵内压力因气体的膨胀而不能很快降低,使吸入阀打开滞后(B’点),加载变慢,余隙越大,残存的气量越多,泵口压力越低,则吸入阀打开滞后得越多,即BB’线越长。
下冲程时,气体受压缩,泵内压力不能迅速提高,使排出阀滞后打开(D’点),卸载变慢(CD’),泵的余隙越大,进入泵内的气量越多,则DD’线越长,示功图的“刀把”越明显。
(如图1所示)图1 油井气体影响示功图三、“功图法”量液技术应用分析高气液比油井一直以来是各种传统产液量计量的难点,传统的分离器量油中虽然有时部分地实现了气体和液体的分离,但是因为气体的压缩性很好,即使是三相分离的分离器量油技术也无可避免的受量油时间压力系统波动和再分配的影响。
抽油井示功图应用实例与调整效果分析
抽油井示功图是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利用泵注在工况下进行动态压力测试的一种方法。
通过绘制压力-流量曲线,可以了解油井的产能、油藏压力及其变化情况,从而为油井生
产优化提供依据。
下面将介绍抽油井示功图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实例,并对调整效果进行
分析。
1. 实例一:增加抽油泵冲程
某油井示功图显示,油井产能下降明显。
经分析发现,油井采用的抽油泵冲程较小,
导致了油井动液面上升过快,失去了有效采油能力。
为了提高油井产能,决定将抽油泵冲
程增加。
经过调整后,重新绘制示功图发现,油井的产能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并呈现出稳
定的压力-流量曲线。
这表明增加抽油泵冲程对于提高油井产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抽油井示功图在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
分析示功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油井的产能和产油压力状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通过调整
抽油泵冲程、转速和更换抽油泵配套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油井产能和维持良好的产油压力,从而实现油井生产的优化和提高。
示功图还可以用于判断油井的功图品质,例如是否
存在泄漏、卡液、冲击等问题,为油井管理提供及时的监控和改进方向。
高气液比油井功图量油技术适应性分析
(作者)
摘要:针对高气液比油井采用玻璃管计量方法的不足,大港油田采油四厂采用“功图法”量液技术对气体影响特征明显的抽油机井示功图进行试算分析,得到气液比与液量计算误差关系曲线,通过气液比、含水、套压、沉没度等已知数据推算出泵入口压力下的气液比,可以初步简单地判断“功图法”计量技术的对高气液比抽油机的计算临界值。
关键词:高气液比功图特征功图法适应性分析
一、引言
目前,在油田生产开采中,全国90%以上的油井采用的玻璃管量油,该方法采用间歇方式来折算产量,导致原油系统误差为10%-20%[1],而高气液比油井由于含气较大,使计量准确率更低。
大港油田采油四厂为贯彻大港油田分公司的地面系统优化、简化油井计量的工作方针,在抽油机井功图法量油技术先导试验[2][3]成功的基础上安装使用了YD油井远程监测、液量自动计量及分析优化系统[4]。
经过现场的实际应用,总结出,中高气液比油井是“功图法”产液量计算的优势所在,对于气体较多的油井,“功图法”产液量计算能够更好地反映油井的实际状况及生产动态[5]。
二、高气液比油井功图特征
高气液比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在下冲程末余隙内还残存一定数量的溶解气和压缩气。
上冲程开始后,泵内压力因气体的膨胀而不能很快降低,使吸入阀打开滞后(B’点),加载变慢,余隙越大,残存的气量越多,泵口压力越低,则吸入阀打开滞后得越多,即BB’线越长。
下冲程时,气体受压缩,泵内压力不能迅速提高,使排出阀滞后打开(D’点),卸载变慢(CD’),泵的余隙越大,进入泵内的气量越多,则DD’线越长,示功图的“刀把”越明显。
(如图1所示)
图1 油井气体影响示功图
三、“功图法”量液技术应用分析
高气液比油井一直以来是各种传统产液量计量的难点,传统的分离器量油中虽然有时部分地实现了气体和液体的分离,但是因为气体的压缩性很好,即使是三相分离的分离器量油技术也无可避免的受量油时间压力系统波动和再分配的影响。
压差或者涡轮流量计的高含气流体混相计量是非常不准确的。
“功图法”量液技术恰恰避免了气体的干扰,因为在功图中气体影响在下冲程中有明显的特征,如图2中港95-17井的功图就是一个气体影响的功图,蓝色箭头表示气体压缩段,而褐色箭头表示液体充满段,通过功图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地找到中高气油比油井在泵工况下的实际充满液体的体积,如图3所示,“功图法”技术能够很好的判断出游动凡尔开启点的位置,从而有效地剔除了大量气体的存在对地面计量的影响,使中高气油比油井的产液量计量更加准确。
游动凡尔开启点
图2 气体影响地面示功图图3 气体影响泵功图
究竟多高的气液比“功图法”技术才不能计量?为此,我们找出采油四厂40口气体影响明显的抽油机井进行试算,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
根据结果可以做出一条液量计算误差与气液比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初步认为,当气液比达到200以上时,“功图法”计算误差能
够保证在10%以内,当气液比接近500时,计算结果误差超过20%。
但我们不能由气液比简单地划分计量界限,因为气体对泵效的影响与饱和压力、含水、套压、沉没度均有关系。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气液比、含水、套压、沉没度等已知数据,来计算泵入口压力下的气液比,更准确的判断出“功图法”技术对高气液比抽油机井计量界限。
图4 “功图法”液量计算误差与气液比关系曲线
那么,当气液比超过“功图法”技术的计量临界值时,“功图法”技术就无法准确地识别功图了呢?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搞清楚油井是否有套管定压放气装置和气锚,如果采用了套管定压放气装置,当泵口处的气液比接近“功图法”计量临界值时,我们可以采用套管定压放气装置和气锚,使其泵入口处压力下的气液比下降。
也就是说原来没有放气的井出现功图特征无法识别的情况,可以通过套管放气而变为可以识别的井。
当泵入口处压力下气液比过大时,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改善计量现状:
(1)套管放气要实施——减少泵的气体质量通过量;
(2)井下分离有意义——减少泵的气体质量通过量;
(3)合理的下深,适当的加深泵挂——减少泵的气体质量通过量;
——减小气体在泵入口压力下的体积比;
(4)大泵强采——增加举升高度;
四、结论
通过大港油田采油四厂对高气液比油井的研究,总结出,“功图法”量液技术可以应用泵口处气液比初步划分高气液比计量的界限,当中高气液比油井气液比未达到无法识别的状态时,产液量计算精度是有所保证的;另外,可以通过优化设计使“功图法”技术无法识别的功图转化为可识别功图,使“功图法”技术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1] 郭长会. 油井计量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石油规划设计,2001,12(3);41-42。
[2] 史明义等. 功图法计量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石油规划设计,2006,17(3):9-12
[3] 唐庆等.抽油机井功图法量油技术先导试验.油气井测试,2006,15卷,第6期:64-65
[4] 檀朝东等. 油水井远程监控液量自动计量及分析系统.石油矿场机械,2007,36(1):49-52
[5] 魏海生. 功图量液技术在大港油田“枣园”试验区的应用.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1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