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新时期我国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与法规
- 格式:pptx
- 大小:482.24 KB
- 文档页数:59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第一章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述一、名词解释1、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指定的协调教育内外关系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决定着政党和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工作方向和措施。
2、教育法律:广义的教育法律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狭义的教育法律仅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定和颁布的有关教育领域的规范性文件。
、纵向层次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即同一类型法由不同部门立法,由不同层次的教育法、法规组成的等级有序的纵向关系。
4、横层次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即由某一国家机关制定的同一层级的属于不同类别的法律、法规。
5、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定义可统一句式(调整······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部门法)6、学位条例:规范各类学位授予,促进我国科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的部门法。
二、简答/论述1、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教育法规之间的关系?(1)联系①都以宪法为依据;②都集中反应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都是教育规律的反映;③都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2)区别①制定主体不同l教育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l教育法规由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直属机构,也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制定;l教育政策即可由政党也可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制定。
②表现形式不同l教育政策通常以决议、决定等文件形式出现;l教育法律则以法律条款规范性文件形式出现。
③实施方式不同l政策依靠号召、宣传等方式执行实施;l法律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④作用不同l政策的作用具有指导性、调控性和灵活性的特点;l法律的作用则体现为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2、教育政策体系的组成?①教育质量政策;②教育体制政策;③教育经费政策;④教师政策3、教育法律、法规体系?(1)纵向层次①第一个层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作者:来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18年第12期2018年11月1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新时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有力地回应了老百姓对公平优质学前教育的热切期盼。
《若干意见》分为9个部分35条,抓住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提出了全面系统、明确有力的治理措施。
本刊全文刊登《若干意见》,供读者理解、学习与贯彻落实。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资源迅速扩大、普及水平大幅提高、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
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学化”倾向,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幼儿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为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更好实现幼有所育,现就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牢牢把握学前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284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自考必备嘿,亲爱的自考党们,是不是正在为284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犯愁呢?别担心,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份备考攻略,让你轻松应对这门自考科目。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284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自考必备攻略吧!1.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2.我国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发展3.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4.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我们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为大家详细解析。
一、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1.基本概念:幼儿教育政策法规是指国家为了规范幼儿教育行为,保障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2.特点: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普遍性和指导性等特点。
3.作用: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对于规范幼儿教育行为、保障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历史发展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初创阶段、发展阶段、改革阶段和深化阶段。
2.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政策法规,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
三、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了幼儿园的性质、任务、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3.《幼儿园收费标准管理办法》:规定了幼儿园收费标准的制定、调整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4.《幼儿园安全管理条例》:明确了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责任主体、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四、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1.实施主体:政府、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
2.实施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政策法规的知晓率;建立健全制度,确保政策法规的落实;加大投入,改善幼儿园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当今社会中,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备受关注。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更好的幼儿教育模式,以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求。
本文将重点探讨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一、国内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也日益增强。
中国政府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幼儿教育行业。
幼儿教育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改革和发展方面,中国的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强调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创新是幼儿教育的关键词之一,各种创新型的教育模式层出不穷,例如以游戏为主导的幼儿教育、STEAM教育等,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中国还注重提高教师的素质。
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和培训机会,是中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更好地引领孩子们的成长。
二、国际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与中国相似,国际上的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有其特点。
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许多国家,幼儿教育被视为一项基本权利,政府重视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率。
一些国家实行免费或低收费的公立幼儿园,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除了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也逐渐增多。
一些私立幼儿园提供特色教育,如艺术教育、语言教育等,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私立幼儿园的发展使得家长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教育内容方面,许多国家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各种多样化的活动,幼儿能够全面发展,并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挑战和前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都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幼儿教育的硬件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如场地、设备和教材等。
这需要政府、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解读】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20XX年11月7日,国务院通过了(以下简称),中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
国家关于学前教育改革方向如何、此次的出台标志着什么、中主要关注哪些问题以及的实施对普通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对的全面解读,带领大家了解这些问题。
顶层规划,总体布局,注重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遵循党的领导、政府主导、改革创新和规范管理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分层分类培训150万名左右幼儿园园长、教师;到2030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总体目标。
并提出分类措施以辅助完成总体目标,具体包括:1.优化园区布局与办园结构明确要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以县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
同时指出各地要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2.拓宽途径扩大园区资源供给指出国家将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充分利用腾退搬迁的空置厂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等资源,以租赁、租借、划转等形式举办公办园。
同时要求在2019年6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使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更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及改革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经历了多次重要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础,对儿童的发展和社会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策的历程以及未来的改革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走向。
一、政策的历程1. 1978年至1990年:基础奠定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受到了重视并得到了发展。
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中。
此阶段主要是奠定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基础,完善了管理体制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2. 1990年至2000年:普及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儿童接受普遍的学前教育。
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学前教育机构,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供经济支持等。
这些措施使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3. 2000年至2010年:质量提升阶段这一阶段,学前教育政策的重点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政府开始关注学前教育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评估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同时,相关政策也鼓励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增加了家长的选择空间。
4. 2010年至今:多元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主要趋势是推进学前教育的多元发展。
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扩大了公办学前教育的数量和规模,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增加了学前教育的供给。
同时,政策也开始注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二、改革趋势展望1.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未来学前教育政策将会更加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政府将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建立健全专业培训机制,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机会,以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2. 推动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渐凸显。
1978年以来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文件1.1978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2.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发【1979】73号)3.1979年11月,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4.1980年10月,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5.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1983年9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的通知【83】(教初字011号)7.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8.1985年5月,教育部关于颁布《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的通知9.1986年5月,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国家教委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的通知。
10.1986年6月,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11.1986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幼儿园教师考核的补充意见12.198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的通知13.1987年3月,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关于颁发《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劳人编【1987】32号)14.198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15.1988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社会力量办学几个问题的通知16.1988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办好职业高中幼师专业的意见17.1989年6月,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8.1989年8月,幼儿园管理条例19.1989年12月,国家教委关于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意见20.1991年5月,国家教委关于坚决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的规定的通知21.199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2.1992年2月,国务院关于下达《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23.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4.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5.1994年7月,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26.1995年1月,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27.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8.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29.1995年9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民政部、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关于企业办幼儿园的若干意见30.1995年12月,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88号令)31.199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32.1996年6月,国家教委关于正式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意见33.1996年1月,国家教委关于颁发《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试行)》的通知34.1997年7月,国家教委发布《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35.1997年10月,社会力量办学条例36.1998年12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37.1998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当前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通知3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39.2001年5月,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40.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41.2001年9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42.20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发布了由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拟订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43.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3号)44.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45.2004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46.2004年4月,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47.2004年8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48.200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49.2005年12月,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办幼儿园能否承包的问题的复函》的函(教育司函【2005】83号)50.2006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3号)51.2007年5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52.2007年7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2007】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