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的配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经消化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体会近年来,上消化道异物是急诊消化内镜的常见原因,鉴于临床上消化道异物的常见性及潜在的危险性,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其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
上消化道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口服某些食物,促使异物自然排出或紧急外科手术,但存在较大的风险,患者痛苦大且经济负担重。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本院2008年-2012年,采用消化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46例,疗效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2年11月间,因吞服异物到我院经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龄9岁-83岁。
吞服的异物有鱼刺、鸡骨、羊骨、猪骨、枣核、玻璃碎片、项链、瓶盖、圆珠笔等。
二、异物取出的方法:1、术前准备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症状、吞入异物的时间、性质、形态及数量等病史。
所有患者先行颈部、胸部、腹部X线检查,以确定异物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排除明显的消化道穿孔后,才行胃镜检查以利操作安全。
2、术前用药成人及能配合的大龄儿童按普通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方法做准备,术前5分钟含服盐酸丁卡因胶浆。
3、器械准备口腔护垫,消化内镜(胃镜),钳取异物的器械根据义务的形状、大小及性质而定,有普通活检钳、异物(3爪、5爪)钳、鼠齿钳、圈套器、鳄鱼钳等。
4、操作方法患者左侧卧位,行常规内镜检查,经X线检查发现或询问病史的可疑位置,仔细寻找异物,观察有无上消化道损伤。
发现异物后,选择合适器械,灵活应用。
边缘锐利的鱼刺、骨头、枣核、玻璃碎片、圆珠笔异物取出常用鼠齿钳、鳄鱼钳。
取出异物后,再次进镜观察上消化道情况。
结果患者吞服异物后常有明显不适,如异物感、咽下疼痛、吞咽困难、呛咳、腹胀、腹痛等,故多数患者在吞入异物后即到医院就诊。
吞入异物46例,其中鱼刺25例;枣核6例;鸡骨8例;羊骨2例;猪骨1例;玻璃碎片1例;项链1例;瓶盖1例;圆珠笔1例。
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操作规范【适应症】(1)急诊内镜取异物尽管有学者认为上消化道异物大多数可以自然排出体外,但对锐利异物、不规则的坚硬异物及有毒性异物应积极试取。
因这些异物不易自然排出,且久留可能造成消化道损伤及中毒的严重后果。
(2)择期内镜取异物对于小而光滑的异物,估计能顺利通过肠道排出者,可先等待其自然排出。
如果不能自然排出可择期行内镜取舁物。
对于内源性异物,不管有无临床症状均应择期取出。
【禁忌症】(1)估计异物一端部分或全部穿透消化道者或在消化管内形成严重的嵌顿者。
(2)某些胃内巨大异物,无法通过贲门及食管取出者。
(3)吞入用塑料、橡皮包装的毒品者。
(4)内镜检查有禁忌证者。
【操作步骤】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确定异物的位置,位于胃底黏液湖内较小的异物可被遮盖,应先吸净胃内液体,或变换体位再寻找,并检查消化管有无损伤。
根据异物的性质与形状,选择不同的器械取异物(1)长条形棒状异物:如体温表、牙刷、竹筷、钢笔、汤勺,对此类异物可用圈套器套住一端(不要超过1cm)取出。
(2)球形异物:如果核、玻璃球、钮扣电池等,用篮型取石器或网兜型取物器取出较方便。
(3)长形锐利异物:如张开的安全别针、缝针、刀片等,应设法使异物较钝的一端靠近内镜头端,可在内镜头端套上一保护套管或用外套管,使异物进入套管内一并拔出。
避免损伤消化管。
(4)食物团块及胃内巨大结石:食管内的食物团块应设法将其捣碎,或进入胃内,或者用网篮取出。
胃内巨大结石可用碎石器将其击碎成小块,让其自然排出体外。
【并发症】(1)消化道粘膜损伤、出血、穿孔。
1(2)感染可为消化道黏膜损伤继发感染或钳取异物时引起吸入性肺炎(尤其是婴幼儿)。
应尽早应用抗生素等处理。
(3)其他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并发症。
【并发症处理】按相应处理流程处理。
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配合及护理项巧玲;叶美君;陈丽君【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全面评估患者情况,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根据异物的性质和状态选取合适的器械,密切配合医生开展异物取出术.结果 68例患者中,67例成功取出,1例由消化道排出.结论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4(029)016【总页数】2页(P1530-1531)【关键词】内镜;上消化道异物;护理【作者】项巧玲;叶美君;陈丽君【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台州318000;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台州318000;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台州3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2近年来,上消化道异物巳成为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既往处理方法多需外科手术取出异物,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设备普及,内镜下异物取出,已成为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1]。
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病发症,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严密的医护配合及熟练的业务技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需行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5~84岁;在68例异物取出术中,食管异物51例,胃异物16例,十二指肠异物1例。
异物包括:鱼骨、硬币、鸡骨、鱼刺、假牙、铁片、钥匙环、大头针、体温表、玻璃碎片、钮口、打火机、手链、吊坠等。
1.2 结果在接诊的68例患者中,内镜下成功取出67例,其中1例胃内异物进入幽门后,由肛门排出体外,本组病例除取出异物后有少许咽喉部不适以外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
2 护理2.1 术前病人准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吞服异物的时间、性质、形态、数量及有无胸痛、腹痛,完善X线透视,了解异物位置大小、形态,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的配合与护理作者:连敏玲陈雅真侯宏然来源:《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7-0131-02【摘要】目的通过86例上消化道异物经胃镜取出的医护配合,探讨其护理措施。
方法耐心安抚患者,使其保持情绪平稳,详细了解异物的位置、形态、大小、数量及是否伴有消化道穿孔,根据异物的特点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挑选相匹配的器械取出异物。
结果83例顺利取出,成功率达96 .51%,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良好的术前心理护理及专业的术中配合有利于胃镜下取异物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内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配合护理上消化道异物是常见的急诊病因之一,绝大多数可在内镜下取出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及经济负担。
术前评估和术中密切的医护配合与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可显著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我院消化科自2001年7月至2009年10月,经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异物86例,成功取出83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6例患者年龄3-93岁,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食管异物37例,胃内异物49例;置入食管支架后脱落7例,情感障碍及劳教人员有意吞服7例(牙刷、、打火机、折叠小剪刀、磁铁、笔帽各1例,戒指2例),误吞72例(带有锐利四方形包装的单粒药片2例,刀片1例,根管扩张器1例,其余为厦门沿海地区常见的鱼骨(或刺)、小螃蟹、小虾米等,以及硬币、铁钉、假牙、钥匙、啤酒瓶盖、年糕、话梅等)。
吞服至就诊时间一般为0.5-72小时。
1.2方法1.2.1术前准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异物的形态、大小、数量、位置及是否伴有消化道穿孔,告知内镜下取异物的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肌注丁溴东莨菪注射液碱20mg以减轻患者胃肠蠕动及呕吐反应,儿童及不配合者行静脉麻醉。
上消化道异物是指由于误吞或故意吞入消化道的各种不能被消化、不能及时通过幽门的物体。
上消化道异物的存在对患者的营养支持造成了严重障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及时、安全的取出异物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内镜检查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97例护理分析张凤(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重庆408400)【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的配合及护理。
方法总结分析97例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者的全面护理评估及术前、术中、术后严密护理配合情况。
结果94例患者异物成功取出,异物取出术成功率为96.91%。
2例因鱼刺嵌顿于食管中段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进入十二指肠后自行排出。
结论全面的护理评估、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仔细观察与对症护理,能有效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护理;消化系统;异物/治疗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3-3635-03中图法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及治疗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已成为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治疗措施[1]。
本院消化内科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先后为97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行内镜下取出术,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有关护理配合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7例患者中男57例,女40例,年龄7~84岁,病程25min至19d。
急诊手术64例,取出异物103件;择期手术33例,取出异物38件;误咽误食或食物形成73件,吸毒或服刑人员故意吞入68件。
1.1.1异物种类鱼刺17件、食管癌食物梗阻17件(主要为食物团块)、纸块或纸团16件、牙刷柄或头15件、戒指14件、项链12件、寄生虫10件、禽骨8件、胃石症8件、硬币6件、刀片4件、钥匙3件、注射针头2件、义齿2件、游戏币1件、铁钉1件、果核1件、石头1件、蚊香支架1件、指甲刀1件、塑料碎片1件。
1.1.2异物数量单件异物92例,2件异物3例,4件异物1例,39件异物1例。
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的配合
标签:内镜;上消化道异物;配合
消化道异物指患者故意或意外误吞入消化道的各种物质,如动物骨头、鱼刺、假牙、钱币、扣子、钉子、牙刷等,它不会被吸收,不能及时顺利排除体外,有些异物可刺穿食管、胃或肠壁,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发展,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取得了较大进步,其方法简便,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费用少,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
而在手术过程中,护理配合与异物能否顺利取出至关重要[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5~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成功为45例患者取出各种异物44枚,成功率为97.8%,仪器采用的是OLYMPUS-QX 240、OLYMPUS-QX 260电子胃镜,配件采用的是活检钳、圈套器、鳄嘴钳、三爪钳等。
本组45例中,男性41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2岁。
部位:食管异物31例,胃内异物8例,十二指肠异物2例。
1.2治疗方法(1)确诊:通过病史、临床表现、X线及胃镜检查可确诊。
(2)术前准备:根据情况给予654-2 20 mg、丁溴东莨菪碱20 mg肌注抑制胃肠蠕动,精神紧张者肌注安定10 mg,备好O2、监护仪。
(3)不配合者可在麻醉师配合下行无痛胃镜下进行,本组1例12岁儿童因年幼不配合,1例智障者不會配合,1例自服牙刷自杀的患者拒绝配合均在麻醉师配合,下行无痛胃镜顺利取出异物。
(4)常规进镜,食管异物多在三个生理狭窄部[2],进镜时注意有无异物滞留,有无食管划伤;胃内异物大多在胃底粘液湖或胃体部及胃窦幽门附近,也可在胃内其他部位,应将粘液湖液体吸净,胃内充分注气,有利寻找及取异物;异物也可在十二指肠球部甚至水平部。
2结果
本组45例患者中,顺利取出44例,失败1例,成功率为97.8%,1例患者,4年前吞服打火机一枚,由于胃酸腐蚀,打火机金属部位生锈且锐利,若强行取出,会造成食管上段损伤或穿孔,建议手术取出。
其余44例患者全部从内镜下顺利取出,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本组有1例吞入牙刷卡在十二指肠水平部,经用圈套器、鳄嘴钳取出,1例吞入鞋掌,用鳄嘴钳取出,3例因食管癌术后食管狭窄,食物(青豆、胡萝卜丁,鸡肉)堵塞,用三爪钳取出,3例尖锐异物刺穿食管、胃壁:1例尖鱼骨头刺穿食管,1例烧烤铁签刺入胃窦,1例牙签从胃窦刺入,从球部穿出,均用活检钳取出;其余36例为吞入鱼刺或鱼头扁骨横崁在食管腔内,用活检钳或鳄嘴钳夹住鱼刺或鱼扁骨边缘取出或推入胃内,通过胃酸消化溶解。
3配合
异物的形态、大小、性质及崁顿的部位、坎顿的时间是胃镜下异物取出的关键,不同的异物选择不同的器械,对于牙刷、钢笔、筷子等,可用鳄嘴钳调整好方向,然后用圈套器套住光滑的一端(锐利的一端朝下),调整长轴与管腔平行后与胃镜一起退出。
对于食物,肉骨头类,可先用鳄嘴钳将食物撕小,然后用三爪钳、活检钳或鳄嘴钳随胃镜一起取出。
对于较细小异物如牙签,发卡等可用活检钳夹住光滑一面,将异物与镜身尽量调整在一条线上,与胃镜一同退出。
另外,据报道如果异物是钥匙等有孔的,可用丝线穿引法将其取出[3];如果是刀片,打开的别针等锐利的异物,在操作过程中极易损伤贲门、食管及咽喉部黏膜,重者可造成穿孔、划裂伤或异物进入纵膈,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最好采用内镜外套管法将异物退进塑料套管内[4],异物在取出时应注意将其套牢、钳紧,保持视野内看到异物,在不影响视野的情况下尽量拉近镜身先端部,取出过程中始终保持异物、器械、内镜同步退出,在退镜时注意在胃及食管舒张状态下通过,食管入口处最为狭窄,异物通过时应将患者头部后仰,使食管与口腔成一直线以利异物顺利通过,避免异物遇阻力脱落及黏膜损伤。
在操作过程中,助手与医生要不断沟通,默契配合,领会医生的操作意图,医护配合做到眼到手到,用最佳的传递配件的方式,来配合医生完成整个手术[1]。
4护理
一般患者对胃镜检查有一定恐惧心理,应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动作轻柔、准确,物品准备齐全,如圈套器、活检钳、鳄嘴钳、三爪钳等,氧气、监护器,急救药品(去甲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阿托品等备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取异物时,注意观察有无黏膜损伤、出血、穿孔等,有无食管内其他病变,如肿瘤、血管瘤、食管静脉曲张等,取异物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5~7],一位男性患者,鱼头扁骨崁入食管4 d,异物取出后,留下一个2.0 cm×2.5 cm血肿,表面糜烂,另3患者均被锐利异物刺入食管或胃壁,嘱患者绝对禁食,胸部及腹部X线光片,观察纵膈及腹部情况,严格卧床休息,观察3 d后,痊愈出院;若异物划伤黏膜有出血情况,可予以生理盐水100 ml加去甲肾上腺素8 mg局部喷洒止血,根据病情嘱患者当天禁食或4 h后进温流食,注意休息,不适随诊。
参考文献
[1]王萍,蔡贤黎.下消化道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护理配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3):167.
[2]索标,张永红,李怡静.球囊扩张器在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20(5):333-334.
[3]唐玉虎,姜东方,石瑞春,等.穿线钳取法治疗嵌顿性食管异物[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2):151-152.
[4]王福成,李秀英,梁海青.急诊内镜巧取胃内多枚剃须刀的体会[J].中华
消化内镜杂志,2005,22(6):375.
[5]胡素芳.全国消化内镜学术会议论文汇编[D].2007.
[6]李静,陈天明,周梦如,等.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治疗87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7):88-89.
[7]何茜萌,李衍军,艾金刚.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内窥镜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0,5(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