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特发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征和转归
- 格式:pdf
- 大小:244.00 KB
- 文档页数:3
视神经炎(视盘炎,球后视神经炎)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眼科。
视神经炎是指视神经任何部位发炎的总称二、临床表现:临床上根据发病的部位不同,视神经炎分为球内和球后两种,前者指视盘炎(pappilitis),后者系球后视神经炎(retrobulbar neuritis)。
1、视力减退:为本病特有症状之一,多为单眼、亦有双眼者。
视力开始急剧下降,一般迅速而严重,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成为全盲,但视网膜电流图正常。
如为视神经乳头炎,可在眼底出现变性之前,视力就明显减退,如为球后视神经炎,可在视力减退前,眼球转动和受压时有球后疼痛感,一般如及时治疗,多可恢复一定视力,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否则可导致视神经萎缩。
发性视神经萎缩。
2、视野改变:为本病重要体征之一,多数病人有中央暗点或傍中央暗点,生理盲点不扩大,周边视野呈向心性缩小或楔形缺损,严重者中央视野可以全部丧失。
3、瞳孔改变:瞳孔对光反应与视力减退程度一般是一致的。
视力完全丧失,瞳孔直接对光反应缺如;视力严重减退,瞳孔直接对光反应减弱,持续光照病眼瞳孔,开始缩小,续而自动扩大,或在自然光线下,遮盖健眼,病眼瞳孔开大,遮盖病眼,健眼瞳孔不变,叫Gunn氏现象。
三、检查:1、眼底改变:视乳头炎时视盘充血、轻度隆起(3D以下)、边缘不清、生理凹陷消失,视网膜静脉充盈纡曲,视乳头周围视网膜水肿混浊、火焰状出血及黄白色渗出,有时可波及黄斑部导致黄斑部出现反射状水肿皱褶。
球后视神经炎时,早期眼底基本正常,晚期视乳头颜色变淡,视神经萎缩。
2、视野改变:表现为中心暗点或旁中心暗点。
3、电生理检查:视觉诱发电位表现P波潜伏期延长,波幅值下降。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乳头炎时早期静脉期乳头面荧光渗漏,边缘模糊。
静脉期呈强荧光。
四、治疗:1、病因治疗:应尽力找出病因,除去病灶。
对原因不明者,应去除一切可疑病灶。
2、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病人,由于视神经纤维发炎肿胀,若时间过长或炎性反应过于剧烈,都可使视神经纤维发生变性和坏死。
视神经炎,视神经炎的症状,视神经炎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是指穿出巩膜后的眶内段视神经、管内段视神经以及颅内段视神经发生的炎症。
由于考虑到病变是发生于眼球后段的视神经,而且眼底没有任何改变,故将本病命名为球后视神经炎(retrobulbar neuritis),并且根据视神经炎症发病的缓急,又分为急性球后视神经炎与慢性球后视神经炎两种。
近年来国外文献已统一称之为视神经炎。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视神经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绝大多数病例临床上查不出明显的病因。
但归纳起来,引起视神经炎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多发性硬化此类病人大约有1/3在其病程中发生视神经炎。
大约15%的多发性硬化病人其首发症状为视神经炎,随后才逐渐显现出其他症状。
多发性硬化的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病变,常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数周后视力虽可部分恢复,但一段时间后可再次发作,反复发作可使视力越来越差。
虽然我国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但近年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据统计多发性硬化占神经系统疾病的1%左右。
因此,对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应考虑有多发性硬化的可能。
此外,视神经脊髓炎即Devic病的病人也可表现为视神经炎。
2. B族维生素缺乏可引起双侧视神经炎。
但一般正常生活的人群很少发生维生素缺乏,因此本病多发生于长期饮酒过度的人及饥馑的灾民。
缺乏维生素B1,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将发生紊乱,不能完成其正常的三羧酸循环,造成体内积存过多的丙酮酸,这种物质容易损害视神经,尤其是维持敏锐中心视力的乳头黄斑束纤维。
3.中毒可以损害视神经。
尤其病人兼有营养不良则更易发生。
长期吸用旱烟或烟斗,特别是同时有长期饮酒过量或营养不良者,由于烟草中含有氰化物,后者会破坏血中的维生素B12,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引起视神经的损害而产生视神经炎,临床称为烟毒性弱视(tobacco amblyopia)。
有人认为这类病人可能因其体内固有的氰化物解毒功能有缺陷,因而导致氰化物的积聚。
视神经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视神经炎是视神经发生炎症引起的疾病,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
症状:
1. 视力模糊:视神经炎影响了患者的视力,使其视野变得模糊或有黑影。
2. 眼痛:患者可能会出现眼部疼痛或不适的感觉。
3. 视野缺损:视神经炎可能导致患者的视野出现缺损、模糊或者出现暗点。
4. 眼红:患者眼球可能会出现红肿或充血的症状。
5. 异常脑脊液压力:一些视神经炎患者可能会有颈部僵硬、头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
1. 寻找和治疗病因:首先要找到导致视神经炎的病因,比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 应用药物治疗: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开具抗炎药物,如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以减轻症状和缓解炎症。
3. 应用免疫调节药物: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视神经炎,可能会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4. 应用抗病毒药物:如果视神经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会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
5. 应用营养补充剂:视神经炎患者可以根据医生建议补充适当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群、叶黄素等,以促进视神经的修复。
6. 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如视神经囊肿引起
的视神经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请注意,病情严重的视神经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指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制定。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康复疗效分析刘平; 何静杰; 刘丽旭; 胡雪艳【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9(016)024【总页数】5页(P185-188,封3)【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水通道蛋白4; 视神经炎; 横贯性脊髓炎; 康复治疗【作者】刘平; 何静杰; 刘丽旭; 胡雪艳【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北京10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
NMO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和纵向延伸的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为特征表现,可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单眼或双眼失明,在其前或后数日或数周伴发横贯性或上升性脊髓炎。
而临床上有一组尚不能满足NMO诊断标准的局限性的脱髓鞘疾病,可伴或不伴水通道蛋白 4(aquaporin protein-4,AQP4)-IgG阳性,如特发性长节段脊髓炎(纵向累及3个以上脊髓节段)、复发性视神经炎、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风湿免疫相关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视神经炎或长节段脊髓炎等,2007年Wingerchuk等[1]将上述疾病统一命名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
本研究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康复疗效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参照2015年NMOSD国际诊断标准[1],本研究对2016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例诊断明确的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康复疗效进行了总结。
1.2 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方法1.2.1 主要问题 7例患者均为NMOSD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种功能障碍,包括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尿便障碍、视力异常及情绪障碍,日常生活活动(ADL)均需介助,社会参与能力减退。
急性视神经炎诊疗规范(2021修订版)一、概述视神经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约120万根轴突组成,全长约51mm,分为球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
视神经炎(Optic Nerutitis,ON)泛指发生于视神经的炎性病变,是神经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视神经炎以起病急骤(通常发生于数小时至数天内)、中重度视力下降、色觉异常、眼球运动时可出现同侧眼球或眼眶疼痛感等为主要特征。
全球单侧视神经炎的年发病率约为0.94~2.18/100,000。
二、疾病分型(一)据解剖位置分型:视神经炎根据解剖学位置可分为四型:当炎症累及视盘出现视乳头水肿时,称之为视神经乳头炎;若炎症不累及视乳头,仅累及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视神经则称为球后视神经炎;当炎症同时累及视神经球内段和视乳头周围视网膜时称为视神经网膜炎;当炎症仅累及视神经鞘而不侵及视神经者则称视神经周围炎。
(二)据疾病病因分型:1.特发性视神经炎(demyelinating optic neuritis, DON):(1) 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 idiopathic demyelinating optic neuritis, IDON )(2)多发性硬化相关性视神经炎( multiple sclerosis related optic neuritis,MS-ON);(3) 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euromyelitis optica related optic neuritis,NMO-ON);(4) MOG-IgG(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相关视神经炎;(5)慢性复发性炎性视神经病变(Chronic relapsing inflammatory optic neuropathy);(6)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相关性视神经炎,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ADEM);2.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炎。
视神经炎的分类及诊疗进展田国红;孙兴怀【摘要】视神经炎(ON)是导致青、中年人群急性视力下降的常见视神经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炎性反应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胶质细胞增生、坏死密切相关.在白种人群中,ON和多发性硬化(MS)关系极为密切.随着对该病流行病学及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ON的疾病谱也不断扩展,人们对ON的疾病分类、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往按照疾病部位的简单分类已不能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典型ON与不典型ON的提出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结合国内ON的疾病谱特点对该病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有助于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及个体化.【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5(015)002【总页数】5页(P79-83)【关键词】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不典型视神经炎;治疗【作者】田国红;孙兴怀【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正文语种】中文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急性视神经的炎性病变。
随着生物免疫学技术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貌似简单的疾病背后的发病机制却千差万别,病变受累部位也不仅仅局限在视神经。
国内亚洲人群的ON 与西方典型的脱髓鞘视神经炎不论从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预后均存在差异。
本文通过总结目前ON的研究进展,结合国内临床常见疾病谱,对ON的分类、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做一概述,有助于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及个体化。
全球单侧ON的年发病率为0.94/100 000~2.18/100 000[1-3]。
日本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年发病率为1.62/100 000[4],与全球平均发病率接近。
Meta分析数据显示,北半球及高纬度地区的发病率高,男女比例在北欧为1∶3[5]。
而日本1992~1993年新发病的5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22[4]。
儿童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马瑾;钟勇【期刊名称】《协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04)002【总页数】3页(P178-180)【关键词】儿童视神经炎;诊断;治疗【作者】马瑾;钟勇【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6+1;R779.7儿童视神经炎是在儿童期(16岁以内)发病的少见疾病,常常会引起急性或亚急性视力丧失,病变可累及单眼或双眼(双眼同时受累或两周内相继受累)。
该病病情严重,常与全身神经系统异常密切相关。
因此,关于儿童视神经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有待进一步强化认识。
最近加拿大的一项调查发现儿童视神经炎的发病率为0.2/100 000[1], 但该病发病率存在地域性的差别。
Absoud等[2]对44例儿童视神经炎连续病例研究发现发病年龄在2~15.8岁(平均10.9岁),女/男比例为1.8,也有报道儿童视神经炎的发病没有性别和种族差别。
双侧视神经炎多见于小于10岁的儿童,单侧视神经炎多见于大于10岁的儿童[3]。
在日本和韩国均发现儿童视神经炎多累及双眼、表现为视神经乳头炎,视乳头水肿可能与之前病毒感染有关[4-5];韩国儿童视神经炎女/男比例为1.86~3;在台湾77%~90%儿童视神经炎治疗后可以获得0.5以上的视力,初诊时视盘苍白的病例和年龄大于10岁的儿童视力预后差,而年龄小于10岁的儿童视力预后较好[6]。
有关儿童视神经炎至今尚无相关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
儿童视神经炎发病前通常会有病毒感染、发烧等前驱症状,并伴有眶周疼痛、头疼以及眼球运动的异常;表现为单眼或双眼的急性、亚急性中心视力降低、色觉丧失、对比敏感度降低以及视野的缺损,视野缺损主要表现为中心暗点,单眼病例有传入性瞳孔传导阻滞阳性表现。
Wilejto等[7]发现88%的儿童视神经炎患者可记录到视觉诱发电位的异常。
另有研究发现儿童视神经炎患者有60%~70%表现为双眼受累[8-9];且初发病例视力小于0.1的占60%[8],比视神经炎治疗研究小组(Optic Neuritis Study Group)统计的成人视功能丧失的严重程度(初发病例视力大于0.1的占64.1%)要高得多[7,10]。
视神经炎本病为视神经乳头或视神经球后段的炎症。
前者称为视神经乳头炎,后者称为球后视神经炎。
多单侧性,常见于青壮年。
属中医“暴盲”与“视瞻昏渺”范畴。
多由肝热上攻或肝气郁结所致。
【诊断】1.早期即发生视力障碍,并不断加重,严重者可至光感消失的程度。
2 .视力高度障碍者,瞳孔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对光反射不持续。
3.头痛,眼球压痛或眼球运动痛。
4 .眼底变化①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乳头呈不同程度的充血,边缘模糊,视网膜静脉扩张,视乳头及其邻近视网膜上有出血、渗出与水肿。
②球后视神经炎:早期眼底无变化。
5 .视野检查,多发现中心暗点。
【治疗】一、辨证论治1.肝热上攻视力迅速下降,视神经乳头充血、肿胀,视网膜静脉扩张,视网膜出血、渗出多,面部烘热,耳鸣头痛,舌红,苔黄。
治法:平肝泻热,兼通瘀滞。
方药举例:生地黄、赤芍、牡丹皮、桅子、夏枯草、决明子、当归各IOg,桃仁6g,菊花3g,石决明30g,车前子6g。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g。
头痛甚加钩藤10g,白痍藜10g。
2.肝气郁结视力逐渐下降,眼底改变较轻或无改变,伴胸闷胁胀,或妇女月经不调等现象。
舌质暗红,苔薄或薄黄。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举例:柴胡、广郁金、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桃仁、黄苓各10g,薄荷5go 加减:口干、舌红、苔黄者,加牡丹皮10g,桅子12g,紫草6g。
头痛、眼胀痛者,加钩藤10g,夏枯草、香附各6g。
二、中成药丹桅逍遥丸每次5g,每日2次。
适用于肝气郁结型。
龙胆泻肝丸每次5g,每日2次。
适用于肝热上攻型。
原发性视神经菱缩本病为视神经纤维发生变性和传导功能的障碍,表现为视乳头颜色变淡、边界清晰。
是多种视神经损害的最终结局,属中医“青盲”范畴。
多由气血两亏,不能上荣于目所致。
【诊断】1.视物逐渐模糊,甚至最终可致失明。
2.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颜色变淡,境界清晰,血管变细。
【治疗】一、辨证论治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举例:黄芭、当归、熟地黄、白芍、党参、茯苓、陈皮各10g,川尊、柴胡、升麻各5g,甘草3g。
视神经脊髓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视神经脊髓炎症状,尤其是视神经脊髓炎的早期症状,视神经脊髓炎有什么表现?得了视神经脊髓炎会怎样?以及视神经脊髓炎有哪些并发病症,视神经脊髓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视神经脊髓炎常见症状:脊髓横贯损害、脊髓性间歇破行、手的搓丸样动作、视空间功能受损*一、症状1.发病年龄5~60岁。
21~41岁最多,也有许多儿童患者,男女均可发病。
急性横贯性或播散性脊髓炎以及双侧同时或相继发生的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导致截瘫和失明,病情进展迅速,可有缓解-复发。
2.视神经炎急性起病者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单眼视力部分或全部丧失,某些患者在视力丧失前一两天出现眶内疼痛,眼球运动或按压时明显,眼底可见视盘炎或球后视神经炎。
亚急性起病者1~2个月内症状达到高峰。
少数呈慢性起病,视力丧失在数月内稳步进展,进行性加重。
3.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脊髓急性进行性炎症性脱髓鞘病变,已证实多数为MS表现,呈单相型或慢性多相复发型。
临床常见播散性脊髓炎,体征呈不对称和不完全性,表现快速(数小时或数天)进展的轻截瘫、双侧Babinski征、躯干感觉障碍平面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急性脊髓炎伴Lhermitte征、阵发性强直性痉挛和神经根痛可见于约1/3的复发型患者,但单相病程患者通常很少发生。
4.多数NOM患者为单相病程,70%的病例数天内出现截瘫,约半数患者受累眼发生全盲。
少数患者为复发型病程,其中约1/3发生截瘫.约1/4视力受累,临床事件间隔时间为数月至半年,以后的3年内可多次复发孤立的ON和脊髓炎。
*二、诊断诊断依据:根据患者出现急性横贯性或播散性脊髓炎,以及双侧同时或相继发生的视神经炎的临床表现,结合MRI显示视神经和脊髓病灶,视觉诱发电位异常,CSF-IgG指数增高和出现寡克隆带等可做出临床诊断。
*以上是对于视神经脊髓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视神经脊髓炎并发症,视神经脊髓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视神经脊髓炎常见并发症:尿路感染、褥疮*一、并发病症随病情发展,或病变程度不同,出现的症状体征可以是疾病本身表现,也可以看作并发症(参见临床表现)。
视神经炎视神经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视神经炎是指视神经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球运动异常、视野缺损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视神经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视神经炎的症状1. 视力下降:视神经受损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严重者可能完全丧失视力。
2. 眼球运动异常:视神经炎会导致眼球运动不协调,常表现为眼球偏斜、眼球无法正常注视等。
3. 视野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视野缺损的情况,即在视野的某个区域视觉模糊或完全丧失。
4. 光线感受异常:患者可能对光线过敏,出现眩光、强光刺激等不适感。
5. 眼部疼痛:少数患者可能会感到眼部疼痛,常伴随其他症状。
二、视神经炎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视神经炎的治疗常包括使用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
抗炎药物可以降低眼球的炎症反应,减轻症状;而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以减少炎症损伤。
2. 光学矫正:视神经炎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者视野缺损,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视力问题,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视力。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电疗、热敷等手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促进神经的修复。
4. 康复训练:视神经炎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视觉训练、眼球运动训练等,以帮助视神经恢复功能,提高视力。
5. 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病例中,如视神经压迫或炎症导致视野严重缺损,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视神经减压手术、视神经移植等。
总结:视神经炎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眼球运动异常、视野缺损等。
在治疗方面,常采取药物治疗、光学矫正、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手段,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然而,不同病例的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注:本文仅为提供相关信息,具体诊断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视神经炎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视神经炎(opticneuritis,ON)泛指累及视神经的各种炎性病变,是青中年人最易罹患的致盲性视神经疾病。
以往按受累部位分为4型:球后视神经炎——仅累及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视乳头正常;视乳头炎——累及视乳头,伴视乳头水肿;视神经周围炎——主要累及视神经鞘;视神经网膜炎——同时累及视盘及其周围视网膜。
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分型方法是根据病因分型。
我国视神经炎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混乱,亟需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本共识参照目前国内外有关视神经炎的循证证据,推荐对ON以病因分型为基础进行临床诊断,进而选择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措施。
一、视神经炎的病因分型:1、特发性视神经炎:(1)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idiopathicdem yelinatingopticneuritis,IDON),亦称经典多发性硬化相关性视神经炎(multiplesclerosisrelatedopticneuritis,MS-ON);(2)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euromyelitisopticarelatedopticneur itis,NMO-ON);(3)其它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相关性视神经炎。
2、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炎。
3、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
4、其它无法归类的视神经炎。
二、临床表现:(一)特发性视神经炎1.IDON:是欧美研究报道中最常见的视神经炎类型,20~50岁多见,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3。
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可有各种前驱因素。
其典型表现为单眼视力下降,视力损害程度不一;视功能损害相对较轻的患者可以色觉障碍及对比敏感度降低为主要表现。
部分患者有眼痛或眼球转痛。
视野损害类型多样,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神经纤维束型视野缺。
VEP检查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
单侧或两次以上发作后双侧病变程度不对称的视神经炎患者可见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功能障碍(relativeafferentpapillarydefect,RAPD)。
31例儿童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和转归分析余姗姗;吴茜;陈博;卜碧涛【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视神经炎(ON)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确诊为 ON 的患儿共31例(52眼)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对 ON 转化为多发性硬化(MS)或视神经脊髓炎(NMO)的影响。
结果:10例(32.3%)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1例(67.7%)双眼起病,初诊视力下降至≤0.1共29眼(55.8%),13例(41.9%)出现视乳头炎;治疗后视力恢复至逸1.0者共21眼(40.4%)。
平均随访时间为43.6月(12~84月),9例(29.0%)在随访期间转化为 MS 或 NMO,其中6例诊断为 MS,3例诊断为 NMO。
2组复发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5)。
结论:儿童 ON 双眼起病多见,视力下降严重,治疗后恢复良好。
%ObjectiveTo outlin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children optic neuritis (ON). Methods: Thirty-one children (52 eyes) who were diagnosed as ON at Tongji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7 to January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ifferen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could affect transformation of ON into multiple sclerosis (MS) or neuromyelitis optica (NMO) were compared. Results: An upper respiration tract infection 1~3 weeks prior to onset of ON was reported in 10 patients (32.3%). Bilateral involvement was presented in 21 patients (67.7%). 29 eyes (55.8%) had visual acuity of 0.1 or less at onset and papillitis was evident in 13patients (41.9%). Visual acuity better than 1.0 after treatment was reported up to 21 eyes (40.4%).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 43.6 months (12~84 months) and nine patients (29.0%) had converted into MS (6 cases) or NMO (3 cases) in this observation.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recurrence rate in 2 groups ( =0.015). Conclusion: Optic neuritis in childhood is more likely to be bilateral with severe vision loss, but the visual prognosis is relatively good after treatment.【总页数】3页(P222-224)【作者】余姗姗;吴茜;陈博;卜碧涛【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R745.1【相关文献】1.37例儿童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和VEP的变化 [J], 邓燕;于春红;廖瑜俊;杨洋;彭小维;殷小龙2.儿童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J], 马瑾;钟勇3.儿童高眼压症与成人高眼压症患者长期随访后的临床特点与转归 [J], 陈春丽;牛臣昌;王俊恩;贾新国4.儿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阳性视神经炎临床特点分析 [J], 宋宏鲁;周欢粉;杨沫;滕达;孙明明;徐全刚;魏世辉5.儿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阳性视神经炎临床特点分析 [J], 宋宏鲁; 周欢粉; 杨沫; 滕达; 孙明明; 徐全刚; 魏世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