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张家窝新城战略性总体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18.92 MB
- 文档页数:57
塘沽海港新城规划方案引言塘沽海港新城是位于天津市塘沽区的一座新兴城区,随着海港经济的发展和北方地区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该区域正在逐步建设成为天津市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制造业基地。
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塘沽海港新城的规划方案也变得尤为重要。
发展背景塘沽海港新城地处于天津港的南部,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天津市海港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带动下,该区域将成为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制造业基地。
随着城市规划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塘沽海港新城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规划目标塘沽海港新城的规划目标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城市快速发展为目标,加强经济主体地位的改善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化城市。
具体来说,规划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节约用地原则,加强地方经济建设。
2.拓展新城区域的城市功能,促进全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4.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
规划思路塘沽海港新城的规划思路是依据天津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城市发展需求,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
具体来说,规划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城市空间规划,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2.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推动城市发展。
3.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4.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5.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划内容塘沽海港新城的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空间规划塘沽海港新城的城市空间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自然环境、区域文化和城市活力,以“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理念为导向,结合城市功能的调整和扩展,实现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交通规划塘沽海港新城的交通规划要全面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推动交通体系建设。
同时,还要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和服务,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效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河东区02-16、02-17单元大直沽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9.11.28
•【字号】津政函〔2019〕145号
•【施行日期】2019.11.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
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河东区02-16、02-17单元大直沽地区控
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的批复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报审河东区02-16、02-17单元大直沽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E6街坊部分地块)修改方案的请示》(津规自详报〔2019〕323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河东区02-16、02-17单元大直沽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
二、严格按照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规划审批和监督管理。
同时将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纳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空间数据平台,实施规划动态维护与管理。
三、在规划实施阶段,要进一步细化相关专项规划内容和规划控制要求,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做好安全、环保、卫生防疫和污染土壤治理等工作。
四、按照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依法行政,指导地区建设发展。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
天津市人民政府2019年11月28日。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人口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西青政办函〔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户籍、身份证管理正文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青区人口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西青区人口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2021年12月31日西青区人口发展“十四五”规划人口问题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为推动我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新征程,根据《西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时期人口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三五”时期人口发展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区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人口素质大幅提高,人口结构和分布不断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人口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人口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 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全区常住人口由2015年的10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9.5万人,增加10.5万人,增长9.6%,增长率居全市各区之首,人口集聚能力和承接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的功能显著增强。
户籍人口由2015年的38.85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46.59万人,增加7.74万人,增长19.9%,到我区落户的外来人口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2. 人口素质大幅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均衡发展达到更高水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9%,高中普及率达98.7%。
到“十三五”期末,全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65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重提高到36.1%;其中,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31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重提高到42.6%,均比期初水平大幅提高,也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专题研究(十五)中新天津生态城人口规模测算本专题的研究目标是根据中新生态城城市定位、产业发展、环境承载和规划容量、建设进度等,进行生态城人口发展动态预测,包括人口规模和结构的预测分析,重点是对人口的就业类型、年龄构成和社会构成的预测分析,提出与生态城建设阶段相匹配的人口指标,为制定生态城总体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生态城区位与周边人口状况中新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八个功能区之一的海滨休闲旅游区内,地处蓟运河与永定新河交汇处至入海口的区段,是京津冀发展主轴和环渤海产业带的交汇处,距离滨海新区核心区10公里,距离中心城区40公里,距离北京150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生态城周围分布着滨海新区多个产业功能区。
南面的开发区和塘沽城区作为滨海新区的标志区和核心区,二十多年来发展迅速,人口增长很快。
2006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面积已达32.73平方公里,塘沽城区和天津港建成区面积达95.37平方公里,两者连成一片。
北面的汉沽城区相对较小,建成区面积为16.16平方公里。
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2020年塘沽城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66平方公里,汉沽城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
另外在中心城区与塘沽城区之间还规划了几个重点建设地区,其中航空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71平方公里,东丽湖休闲度假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 TEDA西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41平方公里,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23平方公里,海河下游现代冶金工业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8平方公里,海滨休闲旅游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31平方公里。
这些规划内容意味着中新生态城的建设将会处在一个高度分工的城市和专业化建设区体系之中。
2005年天津市总人口1169.28万,其中常住人口1042.53万,暂住人口126.75万,常住人口比1990年时的884万,增长了158万,年均增长1.04%。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09•【字号】津滨政发〔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现将《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2022年3月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序言“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滨海新区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加快美丽“滨城”建设、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双碳”目标落地、深入落实“双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时期。
为全面落实《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加快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明确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重点任务,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未来五年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环境形势研判(一)“十三五”工作回顾“十三五”时期,滨海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美丽“滨城”的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调结构、优布局、促转型,全面落实“1+8”方案,扎实推进绿色港口建设,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和湿地,强化环境管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7.06•【字号】津滨政发〔2024〕15号•【施行日期】2024.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的通知津滨政发〔2024〕15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委办局、各街镇、各单位:现将《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2024年7月6日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服务质量强国战略,按照《天津市质量强市建设纲要》部署,深入推进质量强区建设,结合滨海新区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人民满意为根本目的,突出高标准、高效益、高品质,推动质量变革创新,发力全方位质量提升,促进全面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美丽“滨城”。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
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战略性新型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建成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5%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建筑产业现代化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静海区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等5个专项规划的通知(1.商务篇)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19•【字号】津静海政发〔2022〕17号•【施行日期】2022.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静海区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等5个专项规划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静海区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十四五”规划》、《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市静海区妇女和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2年5月19日目录序言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环境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积极推进商业发展定位调整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一节建立健全商贸流通体系第二节巩固消费帮扶长效机制第三节营造规范有序消费环境第一节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第二节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第三节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天津市静海区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序言“十四五”时期是静海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
《中共天津市静海区委关于制定静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未来静海发展的总体目标、功能定位、发展路径和战略举措,为全区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为了更好地发挥商务经济有效促进和支持作用,依据《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天津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区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和静海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静海区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等5个专项规划的通知(4.大邱庄镇篇)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19•【字号】津静海政发〔2022〕17号•【施行日期】2022.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静海区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等5个专项规划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静海区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十四五”规划》、《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市静海区妇女和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2年5月19日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环境第三节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第四节发展定位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第一节以建链补链强链为重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二节推动服务业制造业融合,发展现代生产生活服务第四章突出创新驱动,建设国际技术合作示范镇第一节搭建创新一体化平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第二节建设对外开放示范镇,深入推进国际合作创新第五章突出绿色引领,打造低碳产业发展示范镇第一节加快能源消耗结构转型,基本实现“碳达峰”目标第二节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强生态环境防护治理第六章突出协调均衡,建设城乡深度融合样板镇第一节优化镇区乡村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和谐发展第二节夯实科技农业生产基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七章突出共建共享,建设统筹安全和发展示范镇第一节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就业数量质量第二节繁荣文体卫生服务,推进健康城镇建设第三节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城乡安全体系第八章规划的实施和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考核激励第二节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人才保障第三节推动产业招商,增加项目储备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前言“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静海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也是大邱庄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
(完整)天津市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天津市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文本津南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九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5)第一节津南区概况 (5)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情况 (6)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7)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8)第三章土地利用目标 (10)第一节区域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 (10)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 (11)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3)第一节调整原则 (13)第二节农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 (13)第三节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 (14)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措施 (15)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15)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16)第三节林业用地区 (16)第四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17)第五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18)第六节其他用地区 (18)第六章农用地保护与利用 (20)第一节耕地的保护与利用 (20)第二节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利用 (20)第三节其他农用地的保护与利用 (22)第七章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及空间管制 (23)第一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23)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4)第八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27)第一节生态建设目标与生态布局 (27)第二节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7)第九章土地综合整治 (29)第十章规划期内重点项目用地保障 (30)第一节优先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30)第二节加强城乡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 (30)第十一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32)第一节严格土地利用规划指标控制 (32)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方向 (32)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4)附表 (36)前言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天津市津南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的保障能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照《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市级规划》)要求,结合“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在《天津市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规划修改,编制了《天津市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转武清新城总体规划图1第二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2.1区域协调2.1.1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发挥武清区位、交通和土地的优势,为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服务,成为京津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重要一员,研发转化基地,促进京津地区的进一步合作和发展,为天津、北京、河北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
(2)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武清应积极和滨海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物流、旅游等方面合作,借势发展,共同构筑天津经济腾飞的隆起带,形成天津经济、文化外拓的前沿和桥头堡。
(3)武清承接北京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的东部发展带,未来应积极接受北京的智力辐射、经济辐射,提升人才素质、科研实力和产业实力,同时积极主动服务北京,特别是体现在商贸、物流、房地产、休闲娱乐、度假等现代服务业上。
(4)北京及华北历来以天津港为主要出海口岸,武清要利用出入港通道的位置,搞好保税物流、联运等相关服务。
特别是要利用好武清海关直通关的有利条件,与海关合作,争取北京及华北市场主体,就近通关,增强武清的口岸通道能力。
(5)全力争取首都第二机场,建设全新模式航空城。
2.1.1首都第二机场对辖区规划的影响应对(1)积极争取首都第二机场,一旦成功,武清辖区将成为天津市第三个拥有两座新城--武清新城、航空城的近郊辖区。
(2)对第二机场选址影响范围内的用地应实施严格的开发控制,同时为建设航空城预留空间(一般以机场为中心控制40-60平方公里)。
(3)考虑到太子务为机场选址之一,其航空城和新城相邻,新城空间布局要留有弹性,考虑和航空城的衔接。
(4)一旦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在武清,对现状杨村军用机场应另选新址,避免空域干扰。
同时,可利用原机场用地进行城市功能区的开发建设。
2.2城乡统筹2.2.1城乡统筹发展策略(1)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发展质量,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以经济协作、产业链为基础,重点培育新城和中心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协同发展能力,强化城镇职能分工,逐步形成多中心、网络状的城镇空间结构。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第三章新城性质与规模第四章新城空间布局及分区指引第五章新城用地布局第六章新城生态系统第七章新城景观规划第八章新城道路交通规划第九章新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十章环境保护、环境卫生规划第十一章防灾规划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第十三章规划实施附录1 《天津市武清新城总体规划(2006-2020年)》强制性内容第一章总则1.1 为了顺利实施武清新城总体规划,推动武清区特别是新城的建设发展,落实规划的引导和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规划文本。
1.2 本规划以下列法规、文件作为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3)《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4)《武清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5)《武清区发展战略研究》1.3 规划期限近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1.4 武清辖区尤其是新城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城市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本规划所称武清辖区是指天津市现行行政区划确定的武清区范围内的地域。
包括新城(杨村、徐官屯、下朱庄、黄庄、东蒲洼)和24个乡镇(崔黄口、梅厂、河西务、王庆坨、城关、石各庄、南蔡村、大良、大王古庄、下伍旗、河北屯、大孟庄、大碱厂、汊沽港、陈嘴、黄花店、泗村店、东马圈、高村、白古屯、豆张庄、曹子里、大黄堡、上马台),还包括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武清农场和军事用地,总面积1573.5平方公里。
新城规划范围北起龙凤新河,南至前进道、杨北公路,东起武旗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西至龙凤河故道,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50-60万人。
1.5 本规划是武清辖区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文件,本规划由武清区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若有变化,按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1.6 本规划自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原规划相应废止。
第二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2.1 区域协调2.1.1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发挥武清区位、交通和土地的优势,为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服务,成为京津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重要一员,研发转化基地,促进京津地区的进一步合作和发展,为天津、北京、河北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