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绿地系统规划
- 格式:pptx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18
天津市市容建设和城市绿化“十二五”规划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天津市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2011年4月目录一、“十一五”时期回顾和现状情况 (1)(一)环境卫生行业 (1)(二)城市绿化行业 (3)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 (5)(一)总体指导思想 (5)(二)规划总体目标 (6)三、主要规划内容、范围、期限和依据 (7)(一)主要规划内容 (7)(二)规划范围及期限 (7)(三)规划依据 (7)四、规划战略内容和重点任务 (9)(一)环境卫生行业 (9)(二)城市绿化行业 (14)五、保证措施 (18)(一)环境卫生行业 (18)(二)园林绿化行业 (18)六、附件 (27)天津市市容建设和城市绿化“十二五”规划天津市市容建设和城市绿化“十二五”规划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五个下功夫、见成效”、“四个着力于”等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城市、构筑生态宜居高地为目标,结合天津市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兼顾、节约集约。
该规划为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营造良好的环境载体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时期回顾和现状情况(一)环境卫生行业1、“十一五”主要成效(1)逐步更新环卫专业车辆,提高环卫作业能力。
(2)加快了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垃圾收运、处理能力提高。
(3)加大公共厕所建设步伐。
(4)启动市区粪便和餐厨垃圾逐步正规处理。
(5)环卫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现状概况(1)生活垃圾清运量。
根据天津市市容委2010年统计数据及分区调研结果,2010年天津市生活垃圾平均清运量约为5680吨/日。
其中市内六区平均清运量为2582吨/日,滨海新区平均清运量为1182吨/日,环城四区平均清运量为1006吨/日,五区县平均清运量为910吨/日。
(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
至2010年底,全市共建有生活垃圾处理场9座,其中卫生填埋场7座,焚烧发电厂2座。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天津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编制实施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10.27•【字号】津城管规〔2022〕214号•【施行日期】2022.10.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天津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编制实施方案的批复津城管规〔2022〕214号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关于报请批准〈天津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编制实施方案〉的请示》(津城研项〔2022〕24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批复意见原则同意《天津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编制实施方案》。
二、项目内容(一)参考创园相关指标,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已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各区绿化规划指标进行重新测算,并与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便于落地实施。
(二)按照重新测算确定的规划指标,与各区人民政府对接修订,确保绿化规划指标得到市规划资源局和各区政府确认并有效传导至区级相关规划成果中。
(三)充分对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全域范围内对现状综合公园和有条件提升改造的绿地进行重新梳理,完善现状综合公园点位和四至范围的规划信息,并与市规划资源局和各区人民政府沟通确认。
(四)修订全市新建综合公园数量和布局,与各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已编制的详细规划充分结合,向各区提出新增综合公园的点位建议并与市规划资源局和各区人民政府沟通确认。
(五)修订规划成果中的近期建设内容。
提出综合公园建设和改造提升的计划、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近期实施的重点和策略,深化近期绿地建设重点项目。
(六)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完善相应规划成果矢量数据体系。
规划批复后,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一要求,补充绿地系统规划数据库建设工作,形成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的矢量数据,确保满足市规划资源局的工作要求。
天津市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和绿化种植结构指导意见一、天津的立地条件天津地处北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春季干旱多风,年降雨量约556mm,且多集中于夏季。
市区及其东部区域为退海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粘重、通透性差,乡土植物种类较少,城市绿化需采取工程措施,实施绿化的自然条件较差。
二、园林景观设计指导原则㈠适地适景、因地制宜原则。
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
自然美与几何规则美结合,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
布局构图宜自然则自然,宜规则则规则。
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㈡植物造景为主原则。
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
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
㈢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
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
㈣生态建园与文化建园结合原则。
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又要遵循美学法则。
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
㈤以人为本原则。
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
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给人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㈥地方特色原则。
从天津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脉融入园林设计,利用好耐盐碱植物和天津的自然水系,创造富有水乡情调和田园气息的“津味”园林。
㈦整体协调原则。
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绿地系统的协调。
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
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
㈧整旧如旧原则。
《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绿道作为连接城市绿地、公园、生态空间的重要纽带,已成为现代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近年来也在积极推进绿道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本文旨在研究天津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天津市的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天津市绿道系统现状分析1. 绿道建设现状天津市绿道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目前,全市已建成多条绿道,覆盖了市区及周边地区,连接了公园、风景区、历史文化遗产等重要节点。
这些绿道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游憩的场所,也成为了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存在问题尽管天津市绿道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绿道布局不够均衡,部分区域绿道缺乏连通性;绿道周边环境有待改善,部分区域存在环境脏乱、设施老旧等问题;绿道的功能单一,未能充分体现文化、教育、旅游等多重功能。
三、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原则与目标1. 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确保绿道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2)以人为本: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导向,提高绿道的使用率和满意度。
(3)可持续发展:注重绿道系统的长期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2. 规划目标(1)构建完善的绿道网络体系,提高绿道的连通性和可达性。
(2)提升绿道周边环境质量,打造宜人的绿道景观。
(3)丰富绿道功能,实现文化、教育、旅游等多重功能融合。
四、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策略1. 优化布局根据天津市地理特点、文化特色和市民需求,优化绿道布局,确保绿道网络的均衡性和连通性。
同时,加强绿道与周边区域的联系,提高绿道的可达性。
2. 改善环境对绿道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提升,包括绿化美化、设施更新、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改进。
同时,加强绿道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绿道的使用体验。
3. 丰富功能在保证绿道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挖掘绿道的文化、教育、旅游等功能,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绿道品牌。
关于印发《天津市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和绿化种植结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区县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局属各单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更好地实现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和“绿色天津”的目标,经过专题性课题研究和多次专家论证,市园林局拟制了《天津市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和绿化种植结构指导意见》,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各级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园林规划设计的审查管理,对大、中型绿地建设方案进行严格把关。
要严格现场调查勘测制度,设计人员设计前必须对设计地形、水体、植被、周围环境、历史沿革进行调查研究。
设计人员要充分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及新植物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不断创新和学习新的设计理念。
园林生产和科研单位要重点搞好引种、驯化、繁育、推广彩叶植物、观果植物、观花植物、宿根花卉、地被植物、爬藤类植物等,增加植物多样性。
二ОО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天津市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和绿化种植结构指导意见一、天津的立地条件天津地处北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春季干旱多风,年降雨量约556mm,且多集中于夏季.市区及其东部区域为退海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粘重、通透性差,乡土植物种类较少,城市绿化需采取工程措施,实施绿化的自然条件较差.二、园林景观设计指导原则㈠适地适景、因地制宜原则。
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
自然美与几何规则美结合,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则自然,宜规则则规则。
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㈡植物造景为主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
㈢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
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㈣生态建园与文化建园结合原则。
《天津市城市绿化条例》实施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6.04.20•【字号】津园法[2006]87号•【施行日期】2006.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天津市城市绿化条例》实施细则(津园法[2006]87号)第一条为正确贯彻实施《天津市城市绿化条例》,促进本市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根据《天津市城市绿化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在本市外环线以内中心城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成区,其他区县建制镇的建成区以及面积2平方公里以上的独立工业区内种植和养护花草树木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本市城市绿化应当以种树为主,注重乔、灌、藤、草、花的科学配置,体现植物多样性;鼓励和推广使用耐旱型植物品种和节水型园林设施、设备。
第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城市绿化发展目标,制定本辖区城市绿化的长远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向社会公布。
各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队、学校应按城市绿化发展规划把本单位的绿化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和计划,新建项目的绿化配套要做到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第四条凡引进用于城市绿化的苗木、花卉及种籽等,应按国家规定送交有关部门检验、检疫,经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引进的苗木、花卉及种籽等国家暂无明确规定的,引种单位也应送有关部门检验、检疫,报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未报送检验、检疫部门或报送检验、检疫部门未经批准擅自投入使用造成严重疫情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条凡本市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应根据法定的责任和义务参与城市绿化。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09•【字号】津滨政发〔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现将《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2022年3月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序言“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滨海新区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加快美丽“滨城”建设、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双碳”目标落地、深入落实“双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时期。
为全面落实《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加快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明确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重点任务,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未来五年滨海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环境形势研判(一)“十三五”工作回顾“十三五”时期,滨海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美丽“滨城”的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调结构、优布局、促转型,全面落实“1+8”方案,扎实推进绿色港口建设,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和湿地,强化环境管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天津市绿化实施细则《天津市城市绿化条例》实施细则津园法〔〕87号第一条为正确贯彻实施《天津市城市绿化条例》,促进本市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进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根据《天津市城市绿化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在本市外环线以内中心城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成区,其它区县建制镇的建成区以及面积2平方公里以上的独立工业区内种植和养护花草树木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本市城市绿化应当以种树为主,注重乔、灌、藤、草、花的科学配置,体现植物多样性;鼓励和推广使用耐旱型植物品种和节水型园林设施、设备。
第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城市绿化发展目标,制定本辖区城市绿化的长远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向社会公布。
各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队、学校应按城市绿化发展规划把本单位的绿化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和计划,新建项目的绿化配套要做到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第四条凡引进用于城市绿化的苗木、花卉及种籽等,应按国家规定送交有关部门检验、检疫,经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引进的苗木、花卉及种籽等国家暂无明确规定的,引种单位也应送有关部门检验、检疫,报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未报送检验、检疫部门或报送检验、检疫部门未经批准擅自投入使用造成严重疫情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条凡本市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应根据法定的责任和义务参与城市绿化。
各级人民政府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单位和个人以多种形式认建、认养绿地、树木;鼓励向城市绿化基金捐资或直接投资建设、养护城市绿地和树木;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为社会单位和个人栽植纪念性树木创造条件,划定地域,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2009年第17号——天津市规划控制线管理规定正文:----------------------------------------------------------------------------------------------------------------------------------------------------津政令(第17号)《天津市规划控制线管理规定》已于2009年1月8日经市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黄兴国二○○九年二月十九日天津市规划控制线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规划控制线管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规划控制线的划定、审批、实施和修改等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规划控制线,是指城乡规划中确定的,具有特定用途的需要保护和控制范围的界线,分为红线(道路用地)、绿线(绿化用地)、蓝线(水源地和水系)、黄线(基础设施用地)、紫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用地)、黑线(轨道交通用地)。
规划控制线是城乡规划的组成部分。
依法确定的规划控制线,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是本市规划控制线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规划控制线管理工作。
各区、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照规划管理分工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范围内规划控制线管理工作。
建设、绿化、水利、文物保护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规划控制线的相关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服从规划控制线管理的义务,有权监督规划控制线管理,并对违反规划控制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六条规划控制线是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其范围应当在编制城乡规划时确定。
第七条对规划控制线公开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意见及论证、报批和公布等工作,应当与城乡规划同时进行,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完整)天津市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天津市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文本津南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九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5)第一节津南区概况 (5)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情况 (6)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7)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8)第三章土地利用目标 (10)第一节区域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 (10)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 (11)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3)第一节调整原则 (13)第二节农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 (13)第三节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 (14)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措施 (15)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15)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16)第三节林业用地区 (16)第四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17)第五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18)第六节其他用地区 (18)第六章农用地保护与利用 (20)第一节耕地的保护与利用 (20)第二节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利用 (20)第三节其他农用地的保护与利用 (22)第七章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及空间管制 (23)第一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23)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4)第八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27)第一节生态建设目标与生态布局 (27)第二节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7)第九章土地综合整治 (29)第十章规划期内重点项目用地保障 (30)第一节优先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30)第二节加强城乡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 (30)第十一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32)第一节严格土地利用规划指标控制 (32)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方向 (32)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4)附表 (36)前言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天津市津南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的保障能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照《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市级规划》)要求,结合“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在《天津市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规划修改,编制了《天津市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天津市绿化条例(2022年)正文:----------------------------------------------------------------------------------------------------------------------------------------------------天津市绿化条例(2014年1月22日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7年11月28日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14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天津市植物保护条例〉等三十二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2年3月30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天津市绿化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三章保护和管理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本市绿化事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本市绿化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政府组织、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促进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绿化工作的领导,将绿化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本行政区域绿化目标,实行绿化目标责任制,保障公共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经费的投入。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依照职责做好本辖区内的绿化工作。
第五条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市绿化工作。
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农村绿化、造林绿化工作。
发展改革、规划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务、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和天津警备区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绿化工作。
天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天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天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天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市道路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的作用,规范城市道路行道树栽植和道路绿地、绿化隔离带规划、设计、施工,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城市建成区内新建道路工程规划范围内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
旧路拓宽改造可参照执行。
1.3本标准编制参照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天津城市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29-68-2004)。
1.4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1道路绿地Greenlandonroad指道路工程规划范围内两侧的绿地、隔离带(岛)、行道树和行道树绿带。
2.2道路绿地率Greeneryratioinroads指道路工程规划范围内所有绿地面积占道路规划总面积的百分比。
2.3通透式配置Arrangementofornamentalplantinopenway绿地上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m~3.0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植方式。
2.4胸径Diameteroftrunk指树木主干离地表面1.3m处的直径。
2.5种植土Soilforplanting理化性质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2.6种植土层厚度ThicknessofplantingSoilLayer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深度。
2.7种植穴(槽)PlantholeandTrough种植植物挖掘的坑穴。
坑穴为圆形或方形的称为种植穴,长条形的称为种植槽。
2.8分枝点高Heightoftrunk指树木从地表面到树冠的最下分枝点的垂直高度。
3一般规定3.1适地适景、因地制宜原则。
应依据绿地的地形和周边环境造景。
布局构图宜自然则自然,宜规则则规则。
适地适树,适地适草。
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管理若干规定正文:----------------------------------------------------------------------------------------------------------------------------------------------------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十七号)《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管理若干规定》已由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20年9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9月25日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管理若干规定(2020年9月25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的建设、保护、管理等活动。
本规定所称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是指《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决定》确定的实行规划管控、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区域。
第三条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的管理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因地制宜,注重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统筹推动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管理工作。
滨海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宁河区人民政府应当履行属地管理责任,负责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规划的组织实施,做好所辖区域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具体管理工作。
市和相关区规划资源、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水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文化旅游、应急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相关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