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出血性疾病的一种,通常在临床中分为慢性和急性。
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机体大多凝血功能较差,抵抗力较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本文通过介绍,让更多家长了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进行治疗和护理。
广大患者朋友们要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和护理知识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及时将病情控制并消灭掉。
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进行治疗和护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中分为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种类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存在不同临床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血中血小板数绝对减少引起的病。
急性期部分病人发病前曾有感染和服药史,突然起病,出现广泛性的皮肤和黏膜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以后成为针尖样大小的瘀点或成片的瘀斑,甚至皮下血肿,有些患者有内脏或颅内出血,肝、脾、淋巴结很少有肿大。
血小板显著减少,白细胞可有轻度的增高,严重者可危害生命。
下面为患者朋友们介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首先,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多为孩子,年龄在9岁-13岁左右。
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病于春季和冬季。
若孩子曾患过水痘、风疹等病毒感染症状,则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几率较高。
通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潜伏期大概在一个月左右,相对而言,二三十岁左右的成年人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数相对较少。
若成年人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表明该患者存在常年服食药物等。
成年人若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会比孩子严重。
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高烧情况,同时体表温度较高,身体发热,此外还会出现皮肤出血,伤口不容易愈合,体表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点。
此外,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口腔内存在血泡,泌尿出血,极少数出现眼内出血。
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者会出现四肢麻痹,若不及时进行就医治疗,那么会极大的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严重者会危害到患者自身的性命。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及日常干预措施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可以称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通常和自身免疫有关,正常情况下,自己体内含有的免疫细胞是不会攻击正常组织和器官的。
可是,在病理状态的影响下,就可能发生自己身体的免疫及吞噬细胞吞噬健康血小板的情况,这就会致使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液科常见的出血性病症,在患有该病症时,出血的程度与血小板数值、个体体质等因素存在联系。
部分患者可能不会表现出特别显著的出血现象,即使是在血小板急剧降低的条件下,也无法判断出病情的严重性。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低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那如果出现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会表现出哪些症状呢?日常又该采取哪些干预措施呢?如果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这几种症状,需需要小心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了。
1、出现大片皮肤紫癜,并且通常伴随有轻度发热、畏寒等情况。
这种状况主要属于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呈现出的特征,尤其是针对儿童群体,通常具有起病较急、突发性、广泛性等特点。
在患病的时候,出现的皮肤瘀点可能会散布全身,有较大面积的皮肤紫癜产生,总体分布相对均匀。
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黏膜出血的情况,出血部位大多数集中在鼻腔、牙龈、口腔内。
2、表现为出血时间长、容易反复出血的特点,这种状况主要是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征。
上述现象主要发生在较为年轻的女性群体中,并且单次出血的时间会持续较长时间,能够达到数天,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能够达到数月。
另外,在患有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也会伴随有鼻腔出血、牙龈出血以及口腔黏膜出血的现象,部分女性患者还可能呈现出月经过多的情况。
在表现出出血特点时,主要以皮肤黏膜为主,并在肢体表面出现瘀点、瘀斑、紫癜等情况,病情加重时,就可能出现鼻出血、视网膜出血,甚至是生殖泌尿道及胃肠出血,有少数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颅内出血的情况,病症严重程度会受到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影响。
此外,在出现溶血性贫血时,接近有50%的人员会呈现出巩膜、皮肤黄染等黄疸体征,有些患者还可能导致肝脾肿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常规
【定义】
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
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T、P、R、BP),神志变化。
2.出血情况的监测:应注意观察病人出血的发生、发展或消退情况。
3.出血部位、围和出血量。
4.血小板计数。
5.用药后的观察,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6.潜在并发症:颅出血。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血小板计数在30×109~40×109/L 以上者,如出血不重,可
适当活动,避免外伤;血小板在30×109~40×109/L以下者,即使不出血也应
减少活动,出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
2、预防和避免加重出血
避免造成身体损伤的一切因素,如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禁用牙签剔牙
或用硬毛牙刷刷牙,避免扑打。衣着应宽松。忌玩锐利玩具,限制剧烈活动。尽
量减少肌肉注射。禁食坚硬和多刺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预防脑出血:血小板低于20-30×109/L要嘱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通便、
镇咳和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颅高压
3、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出血部位观察皮肤瘀点(斑)变化和出血量、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监测血小板、出血时间等、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及时处理。
4、用药护理
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指导自我观察,说明在减量、停药后可以逐渐
消失,以免病人担忧。 如服用糖皮质激素约5-6周时易出现库欣综合征,指导
患者饭后服药,注意观察粪便颜色,加强个人卫生,防治各种感染。
输血及成分输血的护理:
输血前认真核对,控制输注速度
血小板取回后应尽快输入,每袋血小板要在20分钟输完
新鲜血浆于采集后6小时输完
5.预防感染
保持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患儿病室应与感染病室分开。注意保持出血
部位清洁。协助家长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特别是皮肤、口腔护理。 注意个人
卫生。
【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本病的防治知识,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保
暖、预防感染。
技术操作可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不合作,烦躁哭闹,而使出血加重。
故应关心安慰患儿,向其讲明道理,以取得合作。
2.饮食指导
饮食:根据病情可选用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流食、半流食或普食。可
进肉、蛋、禽、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粥等;忌用发物如鱼、虾、蟹、腥味之
食物。
3.休息、活动指导
慢性病人适当活动,预防各种外伤;血小板在50×109/L以下时,不要做强
体力活动。
4.用药指导
1) 服药期间不与感染患儿接触,去公共场所时戴口罩,避免感冒,以防加
重病情或复发
2)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5.出院指导
教会家属进行监测,如观察皮肤粘膜的瘀斑、瘀点有无增加,有无尿、便异
常,有无颅出血的表现,发现以上异常应及时就医。定期门诊复查血小板计数、
血糖等。
二、过敏性紫癜的护理常规
【定义】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的结缔组织病。主要表
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等。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T、P、R、BP),神志变化。
2.患儿出血的进展与变化,有无新发出血。
3.疼痛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及其持续时间。
4.受累关节的部位、数目、局部有无肿、压痛与功能障碍。
5.肾损害 有无血尿、蛋白尿及管型,伴血压增高及水肿。
6.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慢性肾炎
【护理措施】
1、皮肤的护理:观察皮疹形态、数量、部位,是否反复出现,保持皮肤清
洁,防擦伤,防小儿抓伤。如有破溃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除去可能存在
的致敏原。
2.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穿柔软、透气性好、宽松的棉
质衣。
3.关节肿痛的护理:观察疼痛及肿胀情况,保持患肢功能位置,协助患儿选
用舒适体位,教会患儿学会利用放松、娱乐等方法减轻疼痛。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并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理疗方法。
4.腹痛的护理:患儿腹痛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守护在床边。观察有无腹绞痛、
呕吐、血便。注意大便次数及性状。禁止腹部热敷,以防肠出血。腹型紫癜患儿
应给予免动物蛋白、无渣的流质,严重者禁食。
5.紫癜性肾炎的护理:患儿住院后应定期做晨尿检查,有水肿的患者要记录
尿量,出院时要叮嘱家属追踪尿检3个月—6个月。
【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患儿因病程较长,住院时间长,容易产生孤独感,加之每天的治疗与各种检
查,易导致患儿烦躁、惧怕,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多与患儿家长沟
通,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解释,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本病的预后,使患
儿及家属消除恐惧心理,减轻心理负担,保持乐观情绪,赢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指导
过敏性紫癜勿食致敏性食物,如果是食物过敏引起的紫癜,则需要终生严格
禁用这种食物。常见的过敏物质,动物性食物有鱼、虾、蟹、蛋、牛奶等,植物
性食物有蚕豆、菠萝、植物花蕾等。要注意不可使用与过敏物质接触的炊具和餐
具。多食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维生素C是保护血管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的必
需物质,维生素K可增加凝血因子的水平,有利于凝血和止血,故应给予富含维
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
素K的食物有:菠菜、猪肝等。忌食辛辣食品,要注意避免进食粗糙、坚硬和对
胃肠道有机械性刺激的食物,如带刺的鱼、带壳的蟹等,以免刺伤口腔黏膜和牙
龈,引起或加重出血。肾性紫癜患儿,应给低盐饮食。
3.预防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复发指导
避免接触与发病有关的药物或事物,这是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措施。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以预防寄生虫
感染。注意休息、营养与运动,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用药指导
过敏性紫癜因无特殊治疗方法,仅予以支持和对症疗法。皮肤破溃可遵医嘱
使用止血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腹部和关节疼痛。在病情痊愈3-6个月
后,才能进行预防接种,否则可能导致此病的复发。
5.出院指导
教会病人对出血情况及其伴随症状或体征的自我监测。一旦发现新发大量
瘀点或紫癜、明显腹痛或便血、关节肿痛、血尿、浮肿、泡沫尿甚至少尿者,多
提示病情复发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