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 2
- 格式:doc
- 大小:452.37 KB
- 文档页数:6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为1:4:9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D.速度、加速度、力都是矢量2.从高空悬停的直升飞机先后跳下甲、乙两名极限跳伞运动员,在打开降落来之前,他们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
则二者在做自由落体的过程中,若先跳下的甲向上观察,他将看到比自己后跳下的乙()A.与自己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即乙相对于自己静止B.与自己的距离不断增大,即乙相对自己向上匀速运动C.与自己的距离不断增大,即乙相对自己向上匀加速运动D.与自己的距离不断减小,即乙相对自己向下匀速运动3.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球对墙的压力为F N1,球对板的压力为F N2.在将板BC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N1和F N2都增大B.F N1和F N2都减小C.F N1增大,F N2减小D.F N1减小,F N2增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光滑表面都是理想化模型B.质点在运动中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位移大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一定都是阻力5.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在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图像如图乙,已知曲线上A点的切线斜率最大,不计空气阻力,则()A.在x1处物体所受拉力等于重力x x过程中,物体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B.在120x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C.在20x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D.在26.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a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绝缘光滑竖直面上的P点,带正电的小球b用绝缘细线系住,挂在绝缘光滑竖直面上的O点,小球a和b视为质点,b球静止时与a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在小球a的电量缓慢减少到零的过程中()A.绳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绳上的张力逐渐减少C.小球a与小球b之间的库仑力逐渐变小D.小球a与小球b之间的库仑力逐渐变大二、多选题7.甲、乙两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
2005学年高级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高一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清楚.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把第Ⅰ卷、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第一个比较精确测量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开普勒C.牛顿D.卡文迪许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重力、弹力、摩擦力都是矢量C.如果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分力,则分力的大小一定小于原来的力的大小D.当物体受到静摩擦力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不变3.关于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作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一定是变速运动B.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必有加速度C.物体不受力或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可能作曲线运动D.作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4.关于功率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P=W/t可知,机械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B.根据P=Fv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速率成反比C.由P=W/t可知,只要知道t s内机械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功率D.由P=F·v可知,当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率成反比5.在公路上甲、乙两车相撞,发生了一起车祸,甲车司机的前胸受伤,乙车司机的后背受伤,则这起车祸可能出现的情况是()①两车同向运动,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乙车撞上甲车②两车同向运动,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甲车撞上乙车③乙车司机在前开倒车,甲车在乙车的后面向乙车运动,撞上了乙车④两车相向运动,来不及刹车,互相撞上了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时针和分针转动时:()①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12倍②时针的周期是1h,分针的周期是60S③如果分针的长度是时针的1.5倍,则分针端点的向心加速度是时针端点的216倍④如果分针的长度是时针的1.5倍,则分针端点的线速度是时针的18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7.如图是在牛顿著作里画出的一副原理图。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 中 试 卷注意事项第一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选全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Wb/m 2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它和下面哪一个单位相同( ) A.N/(A ∙m )B.N ∙A/mC.N ∙A/m 2D.N/(A ∙m 2)2.下列关于磁感应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电导线受安培力大的地方磁感应强度一定大B .磁感线的指向就是磁感应强度减小的方向C .放在匀强磁场中各处的通电导线,受力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D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跟放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3.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一闭合铝环,当其正上方的条形磁铁向下运动时( )A .环有收缩的趋势,对桌面压力减小B .环有扩张的趋势,对桌面压力增大C .环有扩张的趋势,对桌面压力减小D .环有收缩的趋势,对桌面压力增大4.超导是当今高科技的热点,超导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是一项新的物理课题,当一块磁体靠近超导体时,超导体中会产生强大的电流,超导体中产生强大电流是由于 ( ) A.穿过超导体中磁通量很大1.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本堂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4.第1-15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第16-22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NB.超导体中磁通量变化率很大 C.超导体电阻极小趋近于零 D.超导体电阻变大5.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真空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速度越大B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C .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速度变小,频率不变D .只要发射电路的电磁振荡停止,产生的电磁波立即消失6.关于电磁波的发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各种频率的电磁振荡都能辐射电磁波,只是辐射的能量所占振荡总能量的比例不同罢了,振荡周期越大,越容易辐射电磁波B .为了有效向外辐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采用开放电路,同时提高振荡频率C .为了有效向外辐射电磁波,振荡电路不需采用开放电路,但要提高振荡频率D .提高振荡频率和电路开放是发射电磁波的必要手段,同时还要调制。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菁.华(jīng)落.枕(lào)力能扛.鼎(gāng)人才济.济(jí)B.掾.吏(yuàn)纾.难(shū)惩.前毖后(chãng)缘悭.一面(qiān)C.褫.夺(chǐ)里弄.(nîng)量.体裁衣(liáng)呶呶.不休(náo)D.辟.邪(pì)摒.弃(bǐng)敷衍塞.责(sâ)热泪盈眶.(ku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报负挖墙角妍媸必露悠哉游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B.宣泄股份制惹事生非合盘托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C.搏取势利眼额手称庆迫不急待盛名之下,其实难符D.蝉连绊脚石针砭时弊察颜观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B.“五一”小长假,随着雅西高速公路通车,雅西沿线各主要县(区、市)和景区出现“井喷”现象。
据悉,三天时间,前往西昌市的游客不绝如缕....,西昌市迅速跃升为川内最活跃的旅游市场。
C.日本右翼势力对“疆独台独藏独”暗送秋波....,企图借助分裂分子,达到反华和对抗中国的目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抨击。
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2026届6月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答题前,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并用2B铅笔把准考证号对应的标号涂黑;选择题的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作答: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区域内。
一、选择题(1-7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8-12小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41分)1.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历史长河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描述的是一种只在大质量天体之间存在的引力B.天文学家第谷通过观测行星的运动,记录了大量数据并总结出行星运动的定律C.牛顿通过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D.“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和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2.某热爱运动的同学质量为55kg,在做俯卧撑运动的过程中可将他的身体视为一根直棒。
已知重心在c点,其垂线与脚、两手连线中点间的距离oa、ob分别为1.0m和0.5m。
若他在1分钟内做了36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5m,则他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和相应的功率约为()A.3300J,55W B.4950J,82.5W C.6600J,110W D.9900J,165W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与同步静止轨道卫星具有相同周期的地球同步倾斜轨道卫星,以及比它们轨道低一些的中轨道卫星组成。
假设它们均为圆轨道卫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可以发射一颗中轨道卫星,使其轨道平面和成都所处纬线圈平面重合B.可以发射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每天同一时间经过北京上空C.所有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率大于中轨道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率D.中轨道卫星与同步轨道卫星相比,中轨道卫星所具有的周期较大4.实际问题中,有很多情况是变力在对物体做功。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2022年2月27日上午10时,我国海军第十一批护航编队从青岛胶州湾某军港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疆执行护航任务,经过5000多海里的航行,于3月15日晨抵达目的地,关于此次航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争辩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将其看做质点B.“5000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5000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题中数据“2月27日上午10时”和“3月15日晨”指的是时刻2.(4分)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转变越大,加速度肯定越大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转变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肯定越来越小D.物体运动速度转变越快,加速度肯定越大3.(4分)足球以10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0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转变与加速度分别为()A.0、0 B.0、100m/s2C.﹣20m/s、﹣100m/s2D.20m/s、100m/s24.(4分)A、B两物体在同始终线上从同一位置开头计时的速度图象,如图中的A、B所示,则由图可知,在0﹣t2时间内()A.A、B运动始终同向,B比A运动的快B.在t1时间AB相距最远,B开头反向运动C.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D.B追上A之前,t2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5.(4分)以肯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经3.5s到达最高点,小球在抛出后的1s内、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3:5 B.1:4:9 C.3:5:6 D.3:7:96.(4分)有一长为L的列车,正以恒定的加速度过铁路桥,桥长也为L,现已知列车车头过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那么,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2v1﹣v2B.2v2﹣v1C.D .7.(4分)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4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头运动,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B.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C.乙车的速度不断增大D.两车相遇两次8.(4分)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比它大的分力B.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大小跟它相等的力C.假如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确定,那么另一个分力就是唯一的D.假如一个力以及它的一个分力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这两个分力就完全确定了9.(4分)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则各物块受到摩擦力的状况是()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B.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C.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10.(4分)如图所示,有2n个大小都为F的共点力,沿着顶角为120°的圆锥体的母线方向,相邻两个力的夹角都是相等的.则这2n个力的合力大小为()A.2nF B.n F C.2(n﹣1)F D.2(n+1)F11.(4分)每年春天很多游客前往公园放风筝,会放风筝的人,可使风筝静止在空中,下列的四幅图中,AB 线代表风筝截面,OL代表风筝线,风向水平,则风筝可能静止的是()A.B.C.D .12.(4分)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物块紧靠竖直墙壁,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A 物块受力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13.(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与竖直墙壁间,通过不计质量的松软绳子和光滑的轻小滑轮悬挂重物G=40N,绳长L=2.5m,OA=1.5m,关于绳中张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绳中张力增大B.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绳中张力不变C.当A点位置固定,B端缓慢向下移时,绳中张力变大D.当A点位置固定,B端缓慢向下移时,绳中张力不变二、试验题(2个小题,共12分)14.(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来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试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N.(2)下列不必要的试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转变拉力,进行多次试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本试验接受的科学方法是(填字母代号)A.抱负试验法;B.等效替代法;C.把握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15.(6分)(1)“争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试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沟通电的频率为f=50Hz),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试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2)由题中给定的字母写出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三、计算题(4个小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和文字说明.)16.(8分)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三个物块A、B、C用劲度系数完全相同的三个弹簧1、2、3依次连接着处于静止状态,A、B在水平桌面上,C绕过定滑轮悬挂在桌面外,此时弹簧1、2、3的伸长量分别为0、2cm、3cm,已知C的质量为m C=3kg,(取g=10m/s2)求:(1)弹簧2的弹力大小为多少?(2)此时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3)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17.(8分)如图所示,斜面倾角θ=37°,物体A质量为2.0kg,它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对斜面压力的0.25倍,绳与滑轮接触光滑,且绳的质量不计,要使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不动,物体B的质量应为多少?(g=10m/s2)18.(10分)在渠县二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的800米竞赛中,小明很想得冠军,他始终冲在最前面,由于开头体力消耗太大,最终在直道上距终点50米处时便只能保持5m/s的速度前进而不能加速冲刺.此时始终保持在小明后面的小华在直道上距小明6.25米,速度为4m/s,他马上发力并保持以0.5m/s2的加速度冲刺.试分析:(1)小明是否始终保持在小华的前面跑到终点而得到了冠军?(2)小明和小华中任一个跑到终点前,他们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19.(10分)在大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 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章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绿灯亮起瞬时,全部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头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行能全部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0.90s起动汽车,在该状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2022年2月27日上午10时,我国海军第十一批护航编队从青岛胶州湾某军港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疆执行护航任务,经过5000多海里的航行,于3月15日晨抵达目的地,关于此次航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争辩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将其看做质点B.“5000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5000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题中数据“2月27日上午10时”和“3月15日晨”指的是时刻考点:质点的生疏;位移与路程;时间与时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物体在所争辩的问题中大小和外形可以忽视不计时,物体即可以看作质点;位移是指初末两点间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而路程是指物体经过的轨迹的长度;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解答:解:A、当争辩舰艇的运动轨迹时,舰艇的大小和外形可以忽视,故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B、舰艇做曲线运动,其行驶的距离为轨迹的长度,故为路程,故B错误,C正确;D、“2月27日上午10时”和“3月15日晨”是时间点,指时刻,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质点的定义等,从位移开头在学习中应开头对矢量加以关注,明确其性质.2.(4分)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转变越大,加速度肯定越大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转变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肯定越来越小D.物体运动速度转变越快,加速度肯定越大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依据a=知,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肯定大,故A错误.B、依据a=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故C错误.D、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所以速度变化率很大,加速度肯定很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把握推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3.(4分)足球以10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0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转变与加速度分别为()A.0、0 B.0、100m/s2C.﹣20m/s、﹣100m/s2D.20m/s、100m/s2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初速度方向为正,则v0=10m/s;v=﹣10m/s,则速度的变化量△v=﹣10﹣10=﹣20m/s,则加速度为:a=,故C正确.故选:C点评:加速度为矢量,故在解题前应先设定正方向;这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应留意培育的一个好习惯.4.(4分)A、B两物体在同始终线上从同一位置开头计时的速度图象,如图中的A、B所示,则由图可知,在0﹣t2时间内()A.A、B运动始终同向,B比A运动的快B.在t1时间AB相距最远,B开头反向运动C.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D.B追上A之前,t2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由速度﹣时间图象读出:在t1时刻前B运动方向为负方向,t1时刻后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在t1时刻前,A、B速度方向相反,t1时刻后速度方向相同.依据斜率大小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在t2时刻,A、B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不同.解答:解:A、在t1时刻前,A、B速度方向相反,t1时刻后速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B、在t1时刻前,A、B速度方向相反,t1时刻后速度方向相同.但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所以二者间距离连续增大,t2时刻相距最远,B错误D正确;C、由斜率的大小和正负知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C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是速度图象问题,考查基本的读图力量:由速度的正负读出速度的方向,斜率读出加速度,面积读出位移,等等.5.(4分)以肯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经3.5s到达最高点,小球在抛出后的1s内、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3:5 B.1:4:9 C.3:5:6 D.3:7:9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位移速度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知:初速度v0=gt=35m/sx1=v0t1+gt12=30mx2=v0t2+gt22=50mx3=v0t3+gt32=60m故:小球在抛出后的1s内、2s内、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3:5:6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6.(4分)有一长为L的列车,正以恒定的加速度过铁路桥,桥长也为L,现已知列车车头过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那么,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2v1﹣v2B.2v2﹣v1C.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进行求解.解答:解:已知列车车头过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有.设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 ,则有.联立两式解得v=.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把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并能机敏运用.7.(4分)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4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头运动,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B.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C.乙车的速度不断增大D.两车相遇两次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依据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两车的运动状况.依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两车的位移,则可确定何时两车相遇.解答:解:A、乙车的x﹣t图象虽为曲线,但这不是运动轨迹,且图象只能表示正反两个方向的运动,故A错误.B、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题图可知:甲车在前6s内沿负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s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由于乙车图象的斜率大小增大,即其速度渐渐增大,故C正确.D、在x﹣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车相遇,故两车相遇两次.故D正确.故选:CD点评:对于位移时间图象,关键抓住斜率等于速度,交点表示两车相遇,来分析两车的运动状况.8.(4分)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比它大的分力B.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大小跟它相等的力C.假如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确定,那么另一个分力就是唯一的D.假如一个力以及它的一个分力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这两个分力就完全确定了考点:力的分解.分析: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假如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它对物体产生的效果跟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而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是那个力的分力;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解答:解:A、B、力的分解的本质力的等效替代,就是用同时作用于物体的几个力产生的效果代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分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大小,故AB正确;C、已知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有唯一解故C正确;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方向,如图,有可能有2组解故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点评:争辩对象受多个力,对其进行分析,有多种方法,正交分解法不失为一好方法,虽然简洁题用它显得繁琐一些,但对初学者,一会儿这方法,一会儿那方法,不如都用正交分解法,可应付一大片力学题,以后娴熟些了,自然别的方法也就会了.9.(4分)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则各物块受到摩擦力的状况是()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B.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C.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分别对各个物体受力分析,当推断不出接触面上有无摩擦力时我们可借助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解答:解:接触面是水平的,以下我们只分析水平方向的力:(1)甲: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假如受摩擦力的话,甲不能处于平衡状态.(2)乙:甲不给乙摩擦力的作用,故乙只受到丙给它的一个摩擦力的作用.(3)丁:丁只受地面给它的一个摩擦力的作用.(4)丙由于丙给乙一个向后的摩擦力,故乙给丙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丙给丁一个向前的推力,所以丁给丙一个向后的推力,丙静止,故丙受到地面给它向后的摩擦力.综上所述:甲,不受摩擦力;乙,受1个摩擦力;丙,受2个摩擦力;丁,受一个摩擦力.故选:C点评:当推断不出接触面上有无摩擦力时我们可借助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分析的挨次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外到里.10.(4分)如图所示,有2n个大小都为F的共点力,沿着顶角为120°的圆锥体的母线方向,相邻两个力的夹角都是相等的.则这2n个力的合力大小为()A.2nF B.n F C.2(n﹣1)F D.2(n+1)F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题意,本题已知分力的大小和相邻两分力的夹角,从而即可求出合力的大小.解答:解:由题意,两个相等的共点力大小为F,夹角为120°,而合力的大小即为F,因此2n个力的合力大小为nF,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图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学问简洁解决,会用合力的大小公式也可以解决,可机敏处理.11.(4分)每年春天很多游客前往公园放风筝,会放风筝的人,可使风筝静止在空中,下列的四幅图中,AB 线代表风筝截面,OL代表风筝线,风向水平,则风筝可能静止的是()A.B.C.D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要使风筝能静止在空中,则应使风筝受力平衡;故对风筝受力分析,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得出可能的状况.解答:解:风筝受到的浮力应是垂直于风筝面对上的;故:A、风筝的重力竖直向下,风筝受到的浮力与而拉力方向相反,则三力的合力不行能为零,故风筝不行能静止,A错误;B、风筝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都竖直向下,而浮力垂直于风筝面,故三力不行能平衡,故风筝不行能静止,故B错误;C、风筝重力竖直向下,风力垂直于风筝面对上,绳子拉力沿绳向下,故任意两力的合力均可能与第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D、风筝受浮力竖直向上,而绳子的拉力斜向下,风力对风筝不起作用,故浮力与绳子的合力不能为零;故不行能平衡,故D错误;故选C.点评: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均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则其受到的多力的合力肯定为零.12.(4分)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物块紧靠竖直墙壁,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A 物块受力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整体共受两个力作用,墙面无作用力;再分别隔离A、B 受力分析,应用平衡条件分析受力个数.解答:解: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竖直方向:F=G A+G B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墙面无弹力,也没有摩擦力(否则不能平衡);隔离B物体,受重力、A对B的压力以及A对B的斜向下的摩擦力(否则不平衡)、外力F四个力作用;隔离A物体,必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受三个力;故选:B.点评:关键利用整体法并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到A物体与墙间不存在弹力,不难.13.(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与竖直墙壁间,通过不计质量的松软绳子和光滑的轻小滑轮悬挂重物G=40N,绳长L=2.5m,OA=1.5m,关于绳中张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绳中张力增大B.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绳中张力不变C.当A点位置固定,B端缓慢向下移时,绳中张力变大D.当A点位置固定,B端缓慢向下移时,绳中张力不变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动滑轮C为争辩对象,分析受力,依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合成推断张力的变化.解答:解:A、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滑轮两边绳子夹角变大,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要想合力不变则绳子张力变大,A正确B错误;B、当B点位置固定,A端缓慢左移时,滑轮两边绳子夹角变小,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要想合力不变则绳子张力变小,A正确;C、设绳子总长为L,两堵竖直墙之间的距离为S,两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左侧绳长为L1,右侧绳长为L2.则由几何学问,得S=L1sinθ+L2sinθ=(L1+L2)sinθ,又L1+L2=L得到sinθ=;当绳子右端渐渐向下移时,S、L没有变化,则θ不变.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当A点位置固定,B端缓慢向下移时,绳中张力不变,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运用几何学问得到当绳子b端渐渐向下移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对于滑轮问题,解题要充分利用拉力的对称性.二、试验题(2个小题,共12分)14.(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来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试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3.60N .(2)下列不必要的试验要求是D.(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转变拉力,进行多次试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本试验接受的科学方法是B(填字母代号)A.抱负试验法;B.等效替代法;C.把握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试验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确定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从而读出弹簧秤的读数.在该试验中,由于P、O的位置确定,则A弹簧的拉力大小和方向肯定,合力又肯定,则弹簧B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也肯定,不需进行多次试验.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1N被分成5格,则1格就等于0.2N.图指针落在3N到4N的第3格处,所以3.60N.(2)A、试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需要知道.故A正确;B、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精确必需在测之前校零.故B正确;C、拉线方向必需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精确性.故C正确;D、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肯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肯定,所以不需要转变拉力多次试验.故D错误.本题选不必要的,故选:D.(3)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试验接受的等效替代法.故选:B.故答案为:(1)3.60(2)D(2)B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试验误差的方法,对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要先确定其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15.(6分)(1)“争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试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沟通电的频率为f=50Hz),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A.试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2)由题中给定的字母写出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试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x m﹣x n=(m﹣n)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1)A、试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假如先放纸带再开电源就会消灭纸带上只有一小段有点,其余的纸带长度没有利用起来,故A错误;B、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与x m﹣x n=(m﹣n)aT2可得:x m﹣x n=(m﹣n)△x即:.(S6一S1)=5△x,(S2一S1)=△x,(x6﹣x1)等于(x2﹣x1)的5倍,故B错误;C、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B点的速度,故C正确;D、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故D错误.故选:C.(2)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有:得:x4﹣x1=3a1T2x5﹣x2=3a2T2x6﹣x3=3a3T2为了更加精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故答案为:(1)C;(2).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试验问题的力量,在平常练习中要加强基础学问的理解与应用.三、计算题(4个小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和文字说明.)16.(8分)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三个物块A、B、C用劲度系数完全相同的三个弹簧1、2、3依次连接着处于静止状态,A、B在水平桌面上,C绕过定滑轮悬挂在桌面外,此时弹簧1、2、3的伸长量分别为0、2cm、3cm,已知C的质量为m C=3kg,(取g=10m/s2)求:(1)弹簧2的弹力大小为多少?(2)此时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3)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1)以C为争辩对象,求出弹簧3的拉力,依据胡克定律求解弹簧2的拉力.(2)物块A水平方向受到弹簧2的拉力和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以B为争辩对象,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求解B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1)对C物体由平衡条件得:弹簧3的弹力F3=m c g=30N由胡克定律F=kx得:弹簧1的弹力F 1=0由=得:F2=20N(2)对A物体由平衡条件得:f A=F2=20N,水平向左.(3)对B物体由平衡条件得:F2+f B=F3得:f B=10N,水平向左.答:(1)弹簧2的弹力的大小为20N;。
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在车厢中的A 是用绳拴在底部上的氢气球,B 是用绳挂在车厢顶的金属球,开始时它们和车顶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忽然刹车使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则下列哪个图能正确表示刹车期间车内的情况( )A. B. C. D.2、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 时速度恰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斜面B 点时,所用时间为t ,且已知AB 长度和BC 长度之比为3∶1,则物体从B 滑到C 所用时间( )A.2t B.t C.34t D.2t3、下列田径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撞线动作B.研究铁饼在空中的旋转状态C.研究铅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D.研究跳远运动员腾空过程中的姿态4、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它呈现了“飞奔的骏马的一只蹄踏在飞燕上的情景”,这座雕塑能稳稳地立着是因为()A.马所受重力很大的缘故B.马蹄大的缘故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0,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0,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应挂重物是()A.40NB.30NC.20ND.因k值不知无法计算6、如图所示,用AO、BO两根细线吊着一个重物P,AO与天花板的夹角θ保持不变,用手拉着BO线由水平逆时针的方向逐渐转向竖直向上的方向,在此过程中,BO和AO中张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都逐渐变大B.AO中张力逐渐减小到零C.BO中张力逐渐变大D.BO中张力先变小后变大7、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搭载着“嫦娥四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成为世界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伟大壮举.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运载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运载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C.在落月阶段首先通过变推力发动机让探测器减速下降,此时“嫦娥四号”处于超重状态D.“嫦娥四号”离开地球大气层朝月球飞行过程中,与地球之间不再存在相互作用力8、下面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9、如图所示,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5N,g=10m/s2。
202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物理高一上期末统考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下列运动中的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绕太阳运转的地球B.从三明到福州的列车C.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D.被运动员推出的铅球2、如图所示,工人欲借助汽车的力量将光滑凹槽中的铁球缓慢拉出,随着汽车对铁球的作用力越来越大,凹槽对铁球的弹力()A.始终水平向左,越来越大B.斜向左上方,越来越大C.始终竖直向上,越来越大D.斜向左上方,越来越小3、有一长为L的列车,正以恒定的加速度过铁路桥,桥长也为L。
现已知列车车头刚上桥头的速度为v,接着车头过桥5,则最后车尾过桥尾时列车的速度为( )A.3ν5vC.4vD.5v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台秤上,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将质量为m的物体自高处放下,不考虑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当物体以加速度a加速下降(a<g)时,台秤的读数为()A.(M﹣m)g+maB.(M+m)g﹣maC.(M﹣m)gD.(M﹣m)g﹣ma5、足球运动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
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支持力就是它的重力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相互接触的两个足球会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丙图中,踩在脚下且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D.丁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可以看成质点B.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变化C.学校运动会的100m和800m项目都是指位移D.物体速度的变化越大,物体加速度越大7、已知一质量m=1kg的物体在倾角α=37°的固定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当对该物体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 时,物体恰能匀速上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g取10 m/s2,sin37°=0.6,cos37°=0.8)A.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C.推力F =10ND.推力F =12N8、如图所示,小船速度大小为v1,方向与上游河岸成θ角,从A处过河,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处。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并且测出了引力常量GC. 开普勒在第谷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2.以下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沿半径且指向圆心B. 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可能是恒力D. 在加速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要变大3.天气晴朗时,适合外出运动。
某同学骑自行车到野外踏青,其所骑的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之比为4:1:16,如图所示,该同学用力蹬踏板后,单车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齿轮和后轮的角速度之比为16:1B. 小齿轮边缘和后轮边缘上的质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6C. 大齿轮和小齿轮的角速度之比为1:1D. 大齿轮和小齿轮边缘上的质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4.如图所示,轻绳的上端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系有一只小球.将小球拉离平衡位置一个角度后无初速释放.当绳摆到竖直位置时,与钉在O点正下方P点的钉子相碰.在绳与钉子相碰瞬间,以下物理量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 小球的线速度大小B. 小球的角速度大小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D. 小球所受拉力的大小5.如图所示,将小球从空中的A点以速度v水平向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刚好擦过竖直档板落在地面上的B点。
若使小球的落地点位于挡板和B点之间,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 在A点将小球以小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B. 在A点将小球以大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C. 在A点正下方某位置将小球以小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D. 在A点正上方某位置将小球以小于v的速度水平抛出6.在太阳黑子的活动期,地球大气受太阳风的影响而扩张,这样使一些在大气层外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被大气包围,而开始下落.大部分垃圾在落地前烧成灰烬,但体积较大的则会落到地面上给我们造成威胁和危害.那么太空垃圾下落的原因是()A. 大气的扩张使垃圾受到的万有引力增大而导致的B. 太空垃圾在燃烧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加速度就会不断增大,所以垃圾落向地面C. 太空垃圾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速度减小,那么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就小于实际受到的万有引力,因此过大的万有引力将垃圾拉向了地面D. 太空垃圾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大于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所以是大气的力量将它推向地面的7.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A.1tanθB.12tanθC.tanθD. 2tanθ8.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物体A以速率v A=10m/s匀速运动,在绳与轨道成30°角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v B为()5m/sA.5√3m/sB.20m/sD. 20√33m/s9.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半径为R的圆柱体轴线的正上方的P点,将一个小球以水平速度v0垂直圆柱体的轴线抛出,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从圆柱体的Q点沿切线飞过,测得O、Q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小球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A. t=v0gtanθB. t=gtanθv0C. t=Rsinθv0D. t=Rcosθv010.2018年12月9日2时28分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经过多次变轨后,在距地心为R的地球冋步轨道上凝望地球。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24分)A.牛顿对引力常量G进行了准确测定,并于1687年发表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为6.67×10-11Nm3/kg2C.牛顿通过月地检验,证明了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和天体间引力遵循相同的规律D.开普勒认真整理和研究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最终确定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椭圆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外力作用B.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变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某点的加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曲线的切线方向D.物体在不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合力作用下,速度大小可能一直不变•3.(3分)如图所示,一个圆盘绕过圆心O且与盘面垂直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盘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受重力、弹力、向心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B.物块受重力、弹力、摩擦力、向心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C.物块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D.物块只受重力、弹力作用,合力大小为零A.绕地球运行的不同卫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和周期的平方的比值值都相同B.同一卫星绕不同的行星运行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和周期的平方的值都相同C.不同卫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周期越大D.同一卫星离地球越远,速率越小•5.(3分)如图所示,A、B、C分别是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的边缘上的三个点,到各自转动轴的距离分别为3r、r和10r。
支起自行车后轮,在转动踏板的过程中,A、B、C三点()A.角速度大小关系是ωA>ωB=ωCB.线速度大小关系是v A<v B<v CC.加速度之比是a A:a B:a C=1:30:3D.转速之比是n A:n B:n C=1:3:3•6.(3分)如图所示,一刚性直杆一端可绕固定转轴O无摩擦转动,另一端A点靠在物块上,当直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时,物块向左运动的速率为v,直杆端点A的速度为()A.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μmglcosθB.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为mglsin θcos2θC.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lD.斜面对物体做的功为0A.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15m/sB.A、B之间的距离为5√7m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1.5s D.小球的抛出速度为5m/s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0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有一个或多个答案,选对部分无错给2分,有错不得分)
1.一质点做曲线运动,质点在某一位置,它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以及所受的合外力的方
向的关系是( )
A.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都相同
B.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C.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同
D.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欲划船渡过一宽100m的河,船相对静水速度1=5m/s,水流速度2=3m/s,则( )
A.过河最短时间为20s
B.过河最短时间为25s
C.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5s
D.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0s
3.关于抛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抛出后的运动
B.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C.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抛出,满足合外力为零的条件下的运动
D.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抛出,满足除重力外其他力的合力为零的条件下的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A点,以水平速度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
斜面上B点所用的时间为( )
A.gsin20 B.gtan20
C.gsin0 D.gtan0
5.如图所示,两个摩擦传动的靠背轮,左边是主动轮,右边是从动轮,它们的半径不相等,
转动时不发生打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轮的角速度相等
B.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两轮的转速相等
D.两轮转动的周期相等
6.飞机做曲线运动表演时,初速度为1,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2,速度变化量与1和2的
方向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A.① B.② C.③ D.都不正确
7.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动摩擦因数均为,A的质量是m2,B和
C的质量均为m,A、B离轴距离为R,C离轴距离为2R,则当圆台旋转时,若A、B、C均
未滑动,则( )
A. 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 B受到的摩擦力最小
C.当圆台转速增大时,B比A先滑动
D.当圆台转速增大时,C比B先滑动
8.已知两个行星的质量212mm,公转周期212TT,则它们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之比为
( )
A.2121aa B.1221aa
C.3214aa D. 32141aa
9.地球对月球具有相当大的万有引力,它们不靠在一起的原因是( )
A.不仅地球对月球有万有引力,而且月球对地球也有万有引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相互平衡了
B.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不算大
C.不仅地球对月球有万有引力,而且太阳系里其它星球对月球也有万有引力,这些力的合
力为零
D.万有引力不断改变月球的运动方向,使得月球绕地球运行
10.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
Cliese 581c。这颗围绕红矮星Cliese 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
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
红矮星Cliese 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
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船在Cliese 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飞船在Cliese 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速度大于7.9km/s
C.人在Cliese 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D.Cliese 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11.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送到皮带顶端,在这个过程中,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体P做正功
B.物体P克服摩擦力做功
C.皮带克服摩擦力做功
D.摩擦力对皮带不做功
12.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在6s内t图象和力F做功功率的Pt图象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
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取10m/s2)( )
A.35kg
B.910kg
C. 0.9kg
D. 0.6kg
13.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A的上端连接一个轻弹簧原长为0L,劲度系数为k,整个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现将弹簧上端B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B点上移距离为L,此时物
体A也已经离开地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为mgL
B.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mgL
C.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0LLmg
D.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kmgLmg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
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F。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
离为x。在这个过程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Fxlf
B.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为xfF
C.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xlf
D.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xF
二、填空题。
15.(5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
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
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乙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P1、
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完成下列填空:(重力加速度取9.8m/s2)
(1)设P1、P2和P3的横坐标分别为21xx、和3x,纵坐标分别为21yy、 和3y。从图乙中可
用心 爱心 专心
- 4 -
读出||21yy= m,||31yy= m,||21xx= m(保留两位小数)。
(2)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出小球
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 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 m/s(均
可用根号表示)。
16.(7分)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运用公式mghm22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是 ,为此,所选择的纸带第1、
2两点间的距离应接近 。
(2)若实验中所用重锤的质量m=1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
记录B点时,重锤速度B= ,重锤动能Ek= ,从开始下落起至B
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22号为纵轴、以h为横轴
画出的图象应是图中的( )。
A B C D
17.(4分)飞机做俯冲拉起运动时,在最低点附近做半径r=180m
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如果飞行员的质量m=70kg,飞机经
过最低点时的速度=360km/h,这时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为
__________,方向为 。
三、解答题。
18.(10分)A、B两小球同时人距离地面高为h=15m处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0=10m/s,
A球竖直向下抛出,B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2)A球落地时,A、B两球间的距离是多少?
用心 爱心 专心
- 5 -
19.(10分)某球形行星“一昼夜”时间T=6h,在该行星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同一物体的重量,
发现其在“赤道”上的读数比在“南极”入小9%;若设想该行星自转速度加快,在其“赤
道”上的物体会自动“飘浮”起来,这时该行星的自转周期多大?
20.(10分)如图所示,小球用不可伸长、长为L的轻线悬于O点,在O点正下方有一固定的
钉子B,OB=d。把小球拉至水平无初速度释放,为使球能绕B点做圆周运动,试求d的
取值范围。
21.(12分)如图,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倾角=30º,一个小球以初速度0=10m/s,
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右边竖直放置一挡板,小球从斜面飞出后垂直打在挡
板P点,P距地面高度为H=1.8(m)。求:
用心 爱心 专心
- 6 -
0
(1)小球打击P点前瞬间速度大小?
(2)挡板距斜面右边的距离为多少?
(3)斜面长度为多少?
(g取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