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声现象 课课练..
- 格式:doc
- 大小:374.07 KB
- 文档页数:12
2023--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其次章第三节《声的利用》课时练一、单项选择题1.〔2023·罗湖模拟〕“昕音棒”是检查机器设备故障、阀门漏水漏气、煤矿井下透水声的抱负工具,听音棒的主要材质是不锈钢、铜等金属。
如下图,工人将听音棒的“检测端”紧贴在机械外表,耳朵靠近“听音端”,就可以推断是否有故障了。
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工人通过“听音棒”听到的声音为次声波B.声音在“听音棒”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C.“听音棒”削减了声音的分散程度,从而提高了声音的音调D.利用“听音棒”判定机械故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B【考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解析】【解答】A.工人能够听到“听音棒”传来的声音,确定不是次声波,故A 错误;B.声音在固体“听音棒”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故B 正确;C.“听音棒”减小了声音的分散程度,但是不会转变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即不会提高声音的音调,故C 错误;D.利用“听音棒”判定机械故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 错误。
应选B。
【分析】〔1〕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23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2)一般状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3)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4)声音的利用:①声音传递信息;②声音传递能量。
2.〔2023·梧州模拟〕以下例子中,说明声能传递能量的是〔〕A. 汽车修理师傅听发动机声音推断故障B. 孕妇做B 超检查了解胎儿状况C. 超声波可用于清洗钟表、眼镜D. 听到隆隆的雷声,可猜测大雨将至【答案】C【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解析】【解答】A.汽车修理师傅听发动机声音推断故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A 不符合题意;B.孕妇做B 超检查了解胎儿状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 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可用于清洗钟表、眼镜说明声能传递能量,C 符合题意;D.听到隆隆的雷声,可猜测大雨将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 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也可以在真空传播C.只要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波D.若有声波,一定有振动2.关于音乐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男低音的声音洪亮”是指音调低响度大B.宾朋们听到的气势雄浑、大气磅礴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音乐声时而如雨滴敲打瓦砾般轻快,时而又缓慢悠长,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发生变化D.领唱演员通过麦克风唱歌,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响度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人C.只能从噪声的传播途径控制噪声D.“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4.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小声音的响度5.“声波炮”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警察使用它可以震慑暴徒,维护秩序。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频声波是具有很大能量的次声波B.dB 是声音强度的单位C.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频率D.使用“声波炮”时,炮手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7.重敲鼓面发生的声音与轻敲鼓面相比A.音调变低B.频率变大C.响度变大D.声速变小8.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大象的“声音”交流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碎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感到声音特别洪亮9.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C.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D.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并能像光一样在真空中进行传播B.用手指在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按压,可以弹奏出音调不同的声音C.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合理利用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发芽,以此来除掉杂草11.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敞开门窗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12.深夜,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南通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时精练第一章声现象课时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填空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 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在真空中 _______传播.(填“能”或“不能”)2.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一般是靠 _______ 传播的.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m/s.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就会发生 _______;如果障碍物有缝隙,会使声音_______.5.将耳朵贴近下列四种介质,所能听到声音最高的是()A. 钢板B. 水C. 空气D. 塑料棒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音色越好C. 水中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了液体可以传声D. 我们能区别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笛子、军号的音色,主要是根据它们的音调不同B. 我们能看见周围的人,是由于他们身上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C. 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D.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 为了使自己隔着墙听得更清楚一些,可以将耳朵紧贴着墙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B. 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有关C. 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D. 小东说话的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发声频率很高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只要物体发生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 鸭子的叫声可以震破鸭子的鼓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 我们能区别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八年级(上)第一章声1.1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声波的产生与传播姓名一填空题叫声源。
2、在介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
因此形成声波的两个要素分别为与。
3、在声波传播过程中,振动的介质随着声波向前移动,只不过是在振动。
4、声波是一种波,可以传递与。
5、声波无法在中传播,这是由于中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不能形成状的声波。
6、声波不但能在空气中传播,而且也能在与中传播。
声波在不同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_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
7. 空气中的声速还及温度有关,温度越,声速越。
在15°C的空气中,声速为米/秒8、物体发声时都在,通常把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
9、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顿,也停顿;声波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常分为,与三类。
10、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中因没有粒子而11、看家的狗睡眠时把耳朵贴在地上,是为了能听到远处来人的脚步声,这是由于的原因。
12、漫步花丛中,我们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这是由于蜜蜂翅膀的产生的。
13、在月球上,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是因为。
14、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当抽气机开动时,将听见这是因为。
15. 歌中唱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发声体分别是、16. 将击响的音叉插入水中,便会溅起水花,这一现象说明。
17. 用手将敲响的小铃紧握时,响声马上消失,这时因为小铃了。
18.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振动的物体发声。
19. 乐器在演奏时都有相应的部位在振动,笛子、锁呐是管子里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古筝、二胡是由振动发出声音的;鼓是由振动发出声音的。
20. 将下面动物及它们相应的发声器官连线猫翅翼蝉声带响尾蛇尾部角质环蟋蟀肚子上的音盖二选择题2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关于声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声源只能是固体B、声源只能是固体与液体C、声源只能是固体与气体D、固体、液体与气体都能成为声源22、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距离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说话,这是因为〔〕A、月球上的噪音很大B、月球上的空气中不含氧气C、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D、月球上温度太低23、甲在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把耳朵贴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三下响声,这三下响声传播的介质依次是:〔〕A、铁、空气、水B、铁、水、空气C、水、空气、铁D、空气、水、铁24、以下四种环境不能传声的是:〔〕A、有浓雾的早晨B、冰天雪地的北极C、宇航员走出飞船进入太空D、潜水员潜入海水中25、停顿敲锣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A、虽然锣面振动停顿了,但仍能发声B、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C、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26、三位同学在铁路边议论,用哪种方法尽早听到远在视野外的火车开过来的声音〔〕A、在路基上,全神贯注,侧耳细听B、趴在路基上,把耳朵紧贴在枕木上听C、趴在铁轨上,把耳朵紧贴在铁轨上听D、三种方法都不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_ ,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___ ,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___ 而产生的.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 ,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 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也能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传声.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______ 有关,15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 m/s •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 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 ___________ •7 •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 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 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 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 越低.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_ 也就不同.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 ,它由和决定.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 __________________决定,产生低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高音.13. 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 不同.14. 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 . 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次.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 .16. 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 到__________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 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 ___________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B .19 .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使用助听器可以使 ________________ 的人恢复听力.20.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 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 _________ 的原理.21 •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 ______________ 产生,地震观测 站就是利用 _________ 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二、选择题22. 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 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 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 23. 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C .声音的音调D .声音的大小28 .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 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 .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 .月球上没有空气29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 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C .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30 .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 A. 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B. 每个人的远近不同A .空气、水、铜 C .水、铜、空气24. 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A .酒精 B .空气空25.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 听到B .铜、空气、水 D . 铜、水、空气C .岩石D .月球上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 甲同学能A. 1次敲击声C . 3次敲击声26. 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 A. 20 HZ~1100 HZ C . 85 HZ~1100 HZ27.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 .声音的响度B . 2次敲击声D . 4次敲击声B. 85 HZ~20000 HZ D . 20 HZ~20000 HZB.声音的音色C .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31. 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B. 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 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D. 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32. 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33. 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A .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 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C. 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 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34. 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 .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 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 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D. 戴上防噪声耳塞35.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 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 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 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三、计算题36.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 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C)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37. 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 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38. 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 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39 •“ 5. 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 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参考答案:1 . 振动,振动,振动,振动2 . 振动,振动3 . 介质,空气,液体,固体,真空4 . 温度,3405 . 小于6. 17 m7 . 能感知1,听觉神经,骨传导&慢9 . 频率,快慢,高低,音调,音调10.音色,音色11 •响度,声源的振幅,至情源的距离12. 空气柱的长短,长空气柱,短空气柱13. 音色14. 130815. 噪声,学习,工作,噪声16. 20 Hz , 20000 Hz17. 振动,能传递,更强烈18. 7019. 传导障碍20. 传播速度不同21 .次声波,次声波22. B 23. D 24. D 25. B 26. C 27. C 28 .D32. D 33. B 34. C 35. D36. 182 m37. 1700 m38. 850 m39. 145 m29. A 30 . C 31. B。
1章声现象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一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正确是()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B.声音不可以沿土地传播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慢2.广场舞俗称“坝坝舞”,一方面让老年人有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伴舞歌曲的声音也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广场舞的伴舞歌曲是音乐,所以不能算噪声B.伴舞歌曲之所以扰民,是因为音调过高C.伴舞歌曲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D.当歌曲放得比较小声时,音箱没有产生振动3.听音能辨认,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5.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6.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探测深海B.敲瓶底火焰摇动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下课铃响后同学们走出教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8.对“0dB”的理解,正确的是A.0dB说明物体不振动B.0dB是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C.0dB说明频率低于20Hz D.0dB说明频率高于20000Hz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失去听觉的人都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B.在形成听觉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人都会失去听觉C.耳廓没有作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11.当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站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的D.饼干太干了12.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二、填空题13.在去年我县中学生文艺汇演上,李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观众耳中的。
[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1.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时,小明由响铃处沿直线逐渐远离声源.此过程中,小明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2.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放进鞋盒里,小明逐渐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各次距鞋盒处的距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该选用音叉做声源B.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C.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D.该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没有要求3.为了提高音响效果,歌剧院的墙壁和屋顶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其主要作用是 (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减小声波的速度C.降低声音的音调D.放慢声源的振动4.学习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后,某高噪声车间管理人员特邀你为他的工厂设计制作一个消声耳罩,要求:①外罩起反射作用的材料;②吸声效果好的内部材料;③触感舒适紧挨耳朵的“衬里”.你选择 ( )A.软塑料、泡沫塑料、绒布B.硬塑料、泡沫塑料、绒布C.硬塑料、碎钢板、纸D.泡沫塑料、木屑、绒布5.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声”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 “隔声”是.6.小明想比较不同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所用设备如图所示.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 A.小明边听声音,边从声源处逐渐远离,直至刚好听不到声音,比较此处到鞋盒的距离.方案 B.小明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通过实验得到的方案 A 和方案 B 的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如图下表所示:方案 A 实验记录表格(1)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方案 ,理由是.(2)由表格中数据,可将待测材料隔声性能按从好到差进行排序,依次是.7.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适当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___(选填“远”或“近”),实验在家中就会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时手机铃声响度应____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2)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图下实验数据:①根据所得的数据可知,表面粗糙的材料比平滑的材料隔声性能________(选填“好”或“差”),其原因是表面粗糙的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选填“强”或“弱”).②由表格中数据可知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答案1.A 声音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响度.2.B3.A歌剧院的墙壁和屋顶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声音在其表面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弱声波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4.B 要设计制作一个消声耳罩,根据生活经验,外罩起反射作用的材料最好用:硬塑料;吸声效果好的内部材料用泡沫塑料;触感舒适紧挨耳朵的“衬里”选绒布.故 A、C、D 错误.5.响度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6.(1)A凭感觉根据声音的响度判断材料隔声性能的好坏是不可靠的(2)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7.(1)调小大远保持不变(2)①好强②羽绒服。
认识声现象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2020·广西马山�初二期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2.(2020·湖南长沙�初三三模)如图所示,用抽气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电铃的铃声逐渐减弱,据此现象可推理得出()A.电铃在真空中无法振动B.抽气机能减弱电铃的振动C.铃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铃声在真空中音调变低3.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里,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而一些机器的轰鸣声也能使人心烦意乱.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如果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只要爆炸足够剧烈,地球上的人也可以听到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快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4.(2020·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初二开学考试)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B.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5.(2020·江苏淮安�初二期末)常见的声现象,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A.雨滴打到雨伞上的“嗒嗒”声能被清晰的听到B.潜泳者能听到河岸边“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音C.站在小溪边能听到溪水“哗哗”流淌着的声音D.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打破清晨森林的宁静6.(2019·河南封丘�初二期末)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ab B.ac C.bc D.bd7.(2019·江苏金坛�初二月考)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关于声音传播速度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B.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D.一般来讲,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8.(2019·河南驻马店�初二期中)如图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甲音叉上,当用小锤敲打右侧的乙音叉,我们能听到乙音叉发出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甲音叉弹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被弹开说明甲音叉也在发声B.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停止敲打,乙音叉会立即停止振动D.停止敲打,甲音叉会立即停止振动9.(2019·江苏海安�初二月考)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
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1.小明将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时,感觉到手有点“麻”,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发声的声带 (是/不是)声源.2.如图1-1所示的“土电话”由两个圆纸盒和一根棉线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人就可以通话了,“土电话”是利用________ _原理制成的. 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4.发声体振动时压缩了附近的空气形成 相间的波动,并由近及远地向四周传播,这就形成了 .5.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6.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城市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 )A .大声呼救B .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 .见缝隙就钻,从废墟里爬出来D .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7.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1-2所示,当把瓶内的空气抽出时,声音会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A .声源发声太强B .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C .声源离广口瓶太近D .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课外练习〗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而产生,人类靠 振动发声的.如图1-3,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 的振动而产生.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 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 传播而被鱼听到.2.《黄河大合唱》中有一句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句歌词中的声源分别是 、 、 .3.声音是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声音具有 .4.如1-4图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的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___________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________(强/弱5.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这说明:声波具有 .6.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 .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B .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 .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D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7.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A .手指B .琴弦C .空气D .弦柱8.看图说理:(1)观察图甲得出的结论是: ;(2)观察图乙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按照上图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左图中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把鱼吓跑的,而不是看到拍手的动作被吓跑的;中图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3) ;(4) .9.某课外探究小组做了如图1-6所示的实验:敲响右边的音叉,结果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小球弹起,这是为什么呢?假如在月球上做此实验,我们能看到这种现象吗?为什么?二、声音的特征〖补充例题〗 1.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2. 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音色和音调3. 我们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速度4.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课内练习〗1.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这是由于_______ ___.2.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声音的特征:“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3.在听熟人打电话时,从声音的特征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主要原因( )A .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B .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 .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D .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甲 乙图1-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 .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 .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D .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会改变的5.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 .阻止琴弦振动发声6.如图1-7,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 )A .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B .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C .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D .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7.图1-8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探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8.小明同学在家里找到了一根废钢锯条,请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声学实验来验证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要点提示】1.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了.2.声音的传播:声音必须靠介质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都可以传声.真空中不能传声.3.声速:常温下(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基础练习】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被悬吊起来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A. 小球仍能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B. 小球不能被弹开,但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C. 小球仍能被弹开,也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D. 小球不能被弹开,也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2.某人站在峭壁前850米处,对着峭壁高喊一声,则此人听到回声所需时间是()A. 2.5秒B. 5秒C. 7.5秒D. 10秒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靠得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是因为()A.无线电话传声快B.月球上没有大气,真空中不能传声C.月球上温度太低传声传声太慢D.宇航员穿上宇航服听不到声音4.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馆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A. 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 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C. 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D. 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5.漫步花丛中,我们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这是由蜜蜂翅膀的产生的。
6.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7.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的一端放在水面上,水面上被激起花纹,并有水花溅出,这说明__________。
8.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______停止,锣声消失.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不能传声.9.一只汽艇在一悬崖前面,鸣笛后5s听到了回声,求汽艇离悬崖有多远?(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10.由远处开来的一列火车,若由钢轨传过来的声音比由空气传来声音早3s,这列火车离你有多少米?(声音在钢里的传播速度是5200m/s,在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1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米/秒);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_.12.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分析与论证:声音靠传播到远处。
13.将一电铃放入密封的玻璃钟罩内,接通电路,能清楚地听到铃所发出的声音。
再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空气,随着抽气的进行,会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就会听不到电铃发出的声音。
根据这一实验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1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如图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外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能力提升】15.以下情景(如下图)反映了什么物理知识?①喇叭放音时,纸盆上的小豆“翩翩起舞”.②用细线连接贴有纸片的两节竹筒并张紧细线,能实现10m间的通话.16.根据“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17.请你设计一个方法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写出主要的器材、实验步骤、测量的物理量和表达式?18.小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把声音传播到远处。
“我怎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他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碟子、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用它们做了一个实验证明课本上的说法是正确的。
假如你是小华,请写出你的实验过程。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二、声音的特征【要点提示】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是由振动的频率来决定的。
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音调越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000Hz。
高于20000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的声音叫次声波。
3.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是由振幅来决定的。
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的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4.音色:我们能够分辨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基础练习】1.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的缘故.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和音色.3.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B.响度 C.音色 D.传播方向4.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5.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音乐的节奏6.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的“高”、“低”指的是()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7.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8.蜜蜂在飞行时,由于翅膀的振动发出嗡嗡的声音;而蝴蝶飞行时,翅膀也在振动却听不到声音,如何解释这一现象?9.人们在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
这是利用乐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能力提升】10.请你找4个相同的小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听听它们发音的高低,想想为什么?11.优美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令人陶醉,它是利用弦振动发音。
演奏前先要调节振动弦的长短和松紧,演奏时用弓拉弦用力时大时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12.一天小强往保温瓶中灌开水,妈妈在一旁提醒他:“小强,快满了!”小强奇怪地问:“妈妈,你是怎么知道快满了?”妈妈回答说:“凭经验听出来的。
”妈妈的回答显然解决不了小强的疑惑,你能解释明白吗?并亲自做一做,仔细听,看是不是这样。
三、令人厌烦的噪声【要点提示】1.噪声的来源:(1)从发声体的振动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防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2)严重的噪声会使人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甚至会使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噪声的控制可通过以下途径减弱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基础练习】1.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2.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3.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种花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4.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无效的()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5.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
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 ①③④B. ①②⑤C. ①④⑤D. ①④⑤⑥6.(多选)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 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B. 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C. 用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D. 戴上防噪声耳塞7.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A.110分贝B.50分贝C.70分贝D.90分贝8.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①;②;③。
9.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振动时产生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能力提升】10.刚刚下过雪的街道会显得格外宁静,你能用所学的声现象知识分析这是为什么?11.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歌舞厅还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蒙住睡,丙同学到歌舞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
请分析他们减弱噪声的途径分别是什么?12.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举出两例即可)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要点提示】1.可以利用声音获取各种信息。
2.可以利用声纳来探知海洋的深度。
3.在医学上可以利用声音(例如超声波)来诊病。
4.声音还可以传播能量。
【基础练习】1.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人站在圆形墙内某处附近说话,声音经过,可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
2.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3.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还能把向外传递。
4.蝙蝠靠发出的来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一个人面对高山喊一声,4秒后听到回声,那么人距离山有()A.340米 B.680米 C.60米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多选)下列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性质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零件B.利用超声波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C.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检查,确定胎儿的发育情况D.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7.请把下列现象与有关知识用连线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