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同步练习(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94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7 《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四基达标: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能力提高: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所选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参照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开放探究1.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
《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写字。
菡萏()徘徊()欹()斜dǎo()告罗摩yǎn()那pāo()下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①《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诗人________,他曾在1913年获________奖。
②《荷叶母亲》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代表作有、等。
3、《荷叶母亲》中“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句如何理解?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4、点评下面这首小诗。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点评:。
二、阅读理解(一)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笑,却一声儿不响。
1、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
2、“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二)一日的春光冰心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②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③天下事都是如此——④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
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
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
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⑤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
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积累 (共10题;共39分)1. (1分)《别董大》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本诗以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2. (7分)《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 (5分)《战国策》是 ________时期________家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记录整理编辑的。
它是________体史书,历史散文集,又称________,《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中的________。
4. (4分)文学常识填空。
①《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国籍)文学家________。
主要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他曾在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②《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原名谢婉莹。
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________》等。
5. (2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不是比喻的一项是()A .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B .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C .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D .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6. (3分)文学常识填空。
《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历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通史,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荷叶·母亲》同步练习1.填空。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2.课外阅读。
跟陌生人说话刘心武①父亲总是嘱咐子女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火车、大街等公共场所。
母亲对父亲给予子女们的嘱咐总是随声附和,但是在不跟陌生人说话这条上却并不能率先lǚ xíng;而且,恰恰相反,她在公共场合,最喜欢跟陌生人说话。
②有一次,我和父母回四川老家探亲。
在火车上,同一个卧铺间里的一位陌生妇女问了母亲一句什么,母亲就热情地答复起来,结果引出更多询问,她也就更热情地絮絮作答。
7散文诗二首【课前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匿.笑()林yīn()姊.妹()华ruì()菡萏..()()攲.斜() zhē蔽()心xù()荫.蔽()花bàn() dǎo告()并蒂.()2.解释下面的词语。
(1)匿笑:(2)花瑞:(3)攲斜:(4)菡萏: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首散文诗表达的情感。
《金色花》《荷叶·母亲》4.说说这两首散文诗在语言和写作风格上的共同点。
【课堂检测】阅读《金色花》一文,回答1—5题。
(13分)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这是一篇散文诗,写的是“和母亲捉迷藏”,这里共写了几个画面来表现这个内容的?请分别概括这几个画面的内容。
(3分)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如果改成其他什么花,好不好?为什么(2分)3.对于孩子的行为,妈妈的态度怎样?(4分)4.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与母亲之间的深情,试举一例说明。
(2分)5.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篇幅短小,但是意蕴丰富,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圣洁。
B.文章以一个孩子的口吻,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荷叶母亲阅读题及答案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荷叶母亲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叶母亲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了,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莲的,还有三莲的,四莲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子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者,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1.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其作用是。
(3分)2.说说第四段开头关于天气的描写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3.第四段中的“菡萏”是荷花的别称,此处的含义是。
(2分)4.为什么“我不敢下阶去”?(1分)5.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2分)6.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看是和,其作用是。
(3分)参考答案:1.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插叙,其作用是说明“我家”与荷花有很深感情,大家喜爱荷花,为后文写惦记雨中荷花埋下伏笔(铺垫)。
《荷叶母亲》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荷叶母亲》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①父亲的伴侣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家乡的园院里,却有很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高兴,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郁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àndàn),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q ī)斜。
在无遮挡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急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突然观察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渐渐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英勇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阅读习题:1、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2、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家庭的回忆的?3、最终一段蕴含怎样的心情?4、倒数第2段她深受感动,为什么?参考答案:1、先将九年前与祖父在自家庭院赏莲写出,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本文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
3、歌颂了母爱的宏大无私,抒发了对母亲由衷的感谢和爱恋之情。
(差不多就行)4、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儿女遮风挡雨,荷叶无畏无惧地为红莲遮挡风雨。
7 散文诗二首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 ) 祷.告( ) 嗅.觉( )罗摩衍.那( ) 并蒂.( ) 姊.妹( )莲蓬.( ) 菡萏..( ) 攲.斜( )荫蔽.( ) 徘徊..( ) 烦闷.(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匿.笑(偷偷地) 沐.浴(洗澡)B.攲.斜(倾斜) 观摩.(研究、切磋)C.祷.告(向天神求助) 妄.想(荒诞不合理)D.无端.(原因,起因) 至.爱(最)4.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诚挚深沉的感情、清新的语言使《金色花》成为名篇的重要原因。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变换句式,不得改变原意。
(1)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改为“被”字句)(2)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改为否定句)6.说说你对《荷叶·母亲》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理解。
7.综合实践活动。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七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主题为“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写出一句关于母爱的古诗词名句,并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
①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活动倡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根据李睿娜同学搜集到的如下材料所提供的情境,仿照示例,把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荷叶母亲》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家乡的园院里,却有很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高兴,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郁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àndàn),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qī)斜。
在无遮挡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急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突然观察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渐渐地倾侧了来,正掩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英勇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阅读习题:1、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2、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家庭的回忆的?3、最终一段蕴含怎样的心情?4、倒数第2段她深受感动,为什么?参考答案:1、先将九年前与祖父在自家庭院赏莲写出,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熟悉,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现出吉利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本文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
3、歌颂了母爱的宏大无私,抒发了对母亲由衷的感谢和爱恋之情。
(差不多就行)4、由于荷叶倾侧过来掩盖红莲,正如母亲为儿女遮风挡雨,荷叶无畏无惧地为红莲遮挡风雨。
被感动了。
大雨来临,荷叶会自觉地爱护荷花,就像母友爱护自己的子女。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同步练习A卷(精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积累 (共10题;共36分)1. (4分)本文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其主要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 (5分)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褴褛吩咐酬谢失魂落魄妥贴3. (8分)请有感情地背诵《黄鹤楼》,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 (2分)从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填入句中横线处。
(1)“落日六号”立刻紧急转向,________(企图妄图)冲出这个危险区域。
(2)它还能通过________(搜集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5. (2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不是比喻的一项是()A .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B .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C .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D .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6. (2分) (2016九上·桐乡期中) 根据下面的诗句,选择恰当的人物。
(只选序号)①他曾题诗道:“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________②有诗曾这样评价他:“本为忠良后,卖刀为谋官。
愤怒杀无赖,无奈上梁山。
” ________A.卢俊义B.杨志C.林冲D.吴用E.宋江7. (5分)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第1页 共6页 ◎ 第2页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原名谢婉莹。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________》
等。 2、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仍是不适意!——徘徊________转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qī________斜。
——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3、默写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________? 4、解释加线语句的含义。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荷叶·母亲》) “心中的雨点”:________ 。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拟人) 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比喻) C、蝈蝈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比喻)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比喻)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A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B小松树!/容我伴你去/山上的白云深了! 上面两首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________。她最有名的两部诗集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童真和________是这些诗集的主题歌。 7、仿照示例的形式,另选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首小诗。 示例: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8、读课文《荷叶母亲》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叶 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可怕的大雨。 B、《荷叶 母亲》是一首借景写人、托荷叶赞母亲的散文诗。 C、《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D、《金色花》通过对文中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母子情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
好与圣洁。 9、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________, ________;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 。 10、综合性学习。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5月11日母亲节前,某班同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分工合作,然后开展全班交流,请帮助完成下列活动步骤。①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
活动开始。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3)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题。 ①央视一则广告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
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荫? ③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分析以上三则材料,我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祖国,我们伟大的母亲,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请你写一句话为祖国母亲献上美好的祝福。 ________ 二、能力提升
11、阅读《荷叶母亲》,回答问题 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家庭的回忆的? 12、读诗《荷叶母亲》,红莲和荷叶各象征着什么?
13、《荷叶母亲》中,作者引用祖父的话有什么作用? 14、请谈谈《荷叶母亲》中,你对“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
下的荫蔽”这句话的理解。 15、本文《荷叶母亲》为什么取《荷叶母亲》这个题目?请说明理由。 第3页 共6页 ◎ 第4页 共6页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积累 1、 【答案】冰心①寄小读者 【考点】作家作品,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分析】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要熟记。 2、
【答案】huái①攲 【考点】常用字字音,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分析】注意“欹”的写法,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3、
【答案】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考点】一般型默写,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抓住题干中的内容提示要求默写,同时也不能写错别字,不能添字、漏字。 4、
【答案】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考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分析】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 5、
【答案】C 【考点】拟人,比喻,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分析】C句没有比喻修辞手法,是对比的写作。比喻,本体与喻体必须在某种特性上有相似点,吃肉,不是特性上的相似,是习性上的相同。 6、
【答案】冰心(或谢婉莹)①繁星②春水③母爱④对自然的赞美 【考点】作家作品,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根据所举诗歌内容歌颂母亲描写自然即可了解是冰心的作品,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各填空内容即可,不要写错字。 7、
【答案】老师啊,你是灯塔,我是船舶,肆虐的风雨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方向海洋上的指引?(合理即可) 【考点】造句式仿写,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分析】两个例句中的句式,总体为"……啊,你是……,我是……,……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的……",依照这个句式,做到结构一致,修辞一致,字数相同即可。 8、
【答案】A 【考点】把握诗歌主题,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分析】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9、
【答案】答案(示例):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那份辛劳陪伴我们入梦,儿女童年时风雨中的接送,那份呵护陪伴我们成长。 【考点】续写式仿写,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仿写时的句式要和例句的句式统一,“母爱是……那份……”用比喻的修辞,还要注意前后句的关联,表现母爱之情。 10、
【答案】 (1)语言简明,紧扣主题母爱。示例:道不尽的母爱;母爱无声惊天地;天地宽大,母亲恩大 (2)(步骤合理,符合主题内容,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 示例:②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①③评委点评并宣布评价结果 (3)(紧扣母亲伟大及感恩、报答等关键词) 示例:母爱是无私的,我们应学会感恩; 我们要有孝心,更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关爱母亲的实际行动。 (4)(表达真挚的祝福,情感热烈,语言优美) 示例:让无数的爱,点燃祖国母亲继续前行的希望吧! 【考点】广告标语,活动设计,材料探究,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1)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2) 步骤合理,符合主题内容,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即可。 (3)考材料式探究题一般会把课内材料与课外材料整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探究能力。这是语文学习视野和语文学习能力有机结合的新题型,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表达的高度。 (4)这是一类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知识的考查,学生就研究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 二、能力提升
11、 【答案】本文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 【考点】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物、寓情于景等),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分析】作者两缸莲花引出回忆中的红莲,是触景生情的方法。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写作方法的掌握。 12、
【答案】荷叶象征母亲,红莲象征天下的孩子。 【考点】体会诗歌意象,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分析】作者通过写荷叶来写母亲,借助这雨中的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彰显母爱的伟大,赞颂母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掌握。 13、
【答案】暗示了莲花的象征意义。 【考点】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作者通过写荷叶来写母亲,借助这雨中的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彰显母爱的伟大,赞颂母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第5页 共6页 ◎ 第6页 共6页
14、 【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强调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考点】感悟诗歌的特点,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抓住句子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理解“心中的雨点,即人生路上的困苦、坎坷、挫折。”写出荷叶对红莲的保护就像母亲保护儿女那样,不惜一切,甚至生命,突出了母爱的伟大,表达最着和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告诉我们,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避雨的人。 15、
【答案】指荷叶像母亲一样,保护着它的孩子莲花,同时用荷叶来形容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意。 【考点】把握诗歌主题,荷叶母亲散文诗 【解析】作者通过写荷叶来写母亲,借助这雨中的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彰显母爱的伟大,赞颂母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