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点动控制电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3
点动控制控制教案教案标题:点动控制控制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点动控制控制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点动控制控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点动控制控制设备。
2. 教学材料:点动控制控制原理图、点动控制控制器操作手册、相关实例图片或视频。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 利用投影仪展示点动控制控制设备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使用点动控制控制的设备?2.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展示点动控制控制原理图,简要介绍点动控制控制的概念和原理。
- 分析点动控制控制的优点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3. 操作演示(20分钟)- 使用点动控制控制器操作手册,向学生展示点动控制控制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 演示如何通过点动控制控制器控制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的运动。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并尝试操作点动控制控制器。
4. 实践活动(2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个点动控制控制器和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
-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够通过点动控制控制器控制的机械装置。
-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5. 总结(5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设计和制作的机械装置,并讨论各组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
- 总结点动控制控制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继续探索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在家庭或社区中寻找其他使用点动控制控制的实例,并进行观察和分析。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或科技展览,深入了解点动控制控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点动控制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探索其在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操作演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点动控制控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针对学生的设计和制作的机械装置,评估其创意性、功能性和操作性。
点动与连续运转电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点动和连续运转电路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掌握点动和连续运转电路的连接和调试方法。
3. 提高学生运用点动和连续运转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点动电路的概念和原理。
2. 连续运转电路的概念和原理。
3. 点动和连续运转电路的连接方法。
4. 点动和连续运转电路的调试方法。
5. 点动和连续运转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点动电路和连续运转电路的连接方法,调试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点动电路和连续运转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点动电路和连续运转电路的实验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点动和连续运转电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点动电路和连续运转电路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其工作方式。
3. 演示:进行点动电路和连续运转电路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工作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点动电路和连续运转电路的连接和调试。
5.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点动和连续运转电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反馈:课后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点动和连续运转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包括电路连接和调试。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探讨点动和连续运转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2.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点动和连续运转电路应用实例,培养创新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总结教学经验。
电动机的点动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电动机的点动教案实验一、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直点动控制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动机点动控制的意义。
2、明确开关、熔断器、按钮、交流接触器的作用;认识其图形符号并会正确使用;3、会正确使用通用电工工具;一实验目的1、理解2、了解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运行时的保护方法。
二概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启动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定子绕组,这种启动方法,成为全压启动、也叫直接启动。
全压启动时,电动机的启动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4~7倍、容量较大的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对电网具有大的冲击。
因此,这种启动方式主要用于小容量电动机的启动。
1、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单向直接启动控制电路主电路由电源隔离开关QS、熔断器FU、接触器KM的主触头,热继电器FR的热元件与电动机M构成。
控制回路由启动按钮SB2、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的线圈及其常开辅助触头,热继电器FR的常闭触头和熔断器FU2构成。
(1)线路的工作原理启动时,合上QS,引入三相电源。
按下SB2,交流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接触器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接通电源直接启动运转。
同时与SB2并联的常开辅助触点KM闭合,使接触器线圈经两条路径通电。
这样,当SB2复位时,接触器KM的线圈仍可通过KM的辅助触头继续通电,从而保持电动机的连续运行。
这种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触头、而使其线圈保持通电的现象称为自锁。
这一对起自锁作用的辅助触头称为自锁触头。
要使电动机M停止运转,只要按下停止按钮SB1,将控制电路断开即可。
这时接触器KM断电释放,KM的常开主触点将三相电源切断,电动机M停止运转。
当手松开按钮后,SB1的常闭触头在复位弹簧到原来的常闭状态,但接触器线圈已不能再靠自锁触头通电了,因为原来闭合的自锁触头已随着接触器线圈的断电而断开了。
(2)电路的保护环节① 熔断器FU作为电路短路保护环节② 热继电器FR作为电路过载保护环节③ 欠电压保护与失电压保护是依靠接触器本身的电磁机构来实现的。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
一、授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点动控制电路》是中职《电动机控制电路》最基础、最简单的电路,但是它养成良好工作习惯、规范的设计、绘制、识图、接线的开始,必须予以重视。
二、教学目标
点动控制电路的安装。
职业素养:
1.过程导向的思维
2.严谨的工作态度
3.技术的规范行为
4.技术的精确态度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按图纸、工艺要求及安全规范连接电路
重点的突出:讲解接线工艺,观察样板。
教学难点:接线图的绘制
难点的突破:讲解接线图的绘制方法。
学生出现绘制错误,及时纠正,使其加深印象。
:
四、说教法
《点动控制电路》这节课属于理实一体课,将学生按3—4人一组,共分三组,形成工作小组。
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工学结合
2、过程导向
3、分组教学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绘制相关电气原理图,对电路比较熟悉。
六、说教学过程
1.回顾:
将已经完成的内容进行回顾,唤起学生记忆,加深印象。
2. 讲授新课
(1).绘制接线图
(2)对电路进行安装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3—5分钟)
对学生作品展示评比。
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讲解控制线路原理图如下所示:启动:按下起动按钮SB→接触器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运行。
停止:松开按钮SB→接触器KM线圈失电→KM主触头断开→电动机M失电停转。
这种控制方法常用于电动葫芦的起重电机控制和车床拖板箱快速移动的电机控制。
点动、单向转动控制线路是用按钮接触器来控制电动机运转的最简单的控制线路接线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点动正转控制线路是由转换开关QS、熔断器FU、启动按钮SB、接触器KM及电动机M组成。
其中以转换开关QS作电源隔离开关,熔断器FU 作短路保护,按钮SB控制接触器KM的线圈得电、失电,接触器KM的主触头控制电动机M的启动与停止,线路工作原理如下:当电动机M需要点动时,先合上转换开关QS,此时电动机M尚未接通电源。
按下启动按钮SB,接触器KM的线圈得电,使衔铁吸合,同时带动接触器KM 的三对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便接通电源启动运转。
当电动机需要停转时,只要松开启动按钮SB,使接触器KM的线圈失电,衔铁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带动接触器KM的三对主触头恢复断开,电动机M失电停转。
上图中点动正转控制接线示意图是用近似实物接线图的画法表示的,看起来比较直观,初学者易学易懂,但画起来却很麻烦,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控制线路,由于所用电器较多,画成接线示意图的形式反而使人觉得繁杂难懂,很不实用。
因此,控制线路通常不画接线示意图,而是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画成控制线路原理图。
点动正转控制线路原理图,如下。
它是根据实物接线电路绘制的,图中以符号代表电器元件,以线条代表联接导线。
用它来表达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故称为原理图。
原理图在设计部门和生产现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点动控制电路,在工作中,还会用到各种电路,比如:起保停电路、自锁控制电路、正反转控制电路、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启停控制电路等等...。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2.调整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
【导入新课】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将对电动机使用不同的控制方式,而点动控制作为最简单的控制方式,是学习复杂控制方式的基础,所以在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点动控制的控制线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讲授新课】1、电路组成主电路:断路器QS、熔断器FU1、交流接触器主触头KM1、热继电器热元件FR1、电动机M。
控制电路:熔断器FU2和FU3、控制变压器TC、热继电器常闭触点FR、按钮SB1、交流接触器线圈KM1。
2、主要元件作用(1)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低压断路器从总体来说就是接通和断开电流的作用。
一般断路器具有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增加欠压线圈即可具有欠电压保护;增加漏电模块可具有漏电保护;低压断路器外观(2)按钮它是一种短时接通或断开小电流电路的电器,不直接控制电路的通断,而是通过在控制电路中发出“手动”指令去控制接触器、继电器等器件,实现对主电路的控制。
(3)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交流接触器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
交流接触器外观(4)热继电器热继电器是利用流过继电器的电流所产生的热效应而使其触头动作的自动保护电器,在使用时,将热元件串联在主电路中,常闭触头串联在控制电路中。
当电动机过载时,热元件受热发生弯曲,通过传动机构推动常闭触头断开,分段电路,再通过接触器切断主电路,实现对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热继电器外观3、控制原理先合上电源开关QS启动:按下SB→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运转停止:松开SB→KM线圈失电→KM主触头分断→电动机M失电停转停止使用时,断开电源开关QS。
【布置作业】1、理解点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并会画控制原理图;2、根据控制原理图会安装点动控制电路。
【技能训练】一.练习课题安装点动正转控制线路二.训练步骤(1)识读点动正转控制线路原理图,明确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及作用,熟悉线路的工作原理;(2)安装所用电器元件,并注意元件与其编号对应正确;(3)按控制原理图要求连接电路;(4)将三相电源接入控制开关,经教师检查合格后进行通电试车。
学生实习操作指导7、热继电器
(1)画出电路符号
(2)元件测试
(3)根据热继电器拆分视频和工作原理视频和教师讲解写出热继电器用途
8、连接导线测试:用万用表测试是否正常
9、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工作原理(根据教师讲解,书写工作原理)
10、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实验台接线、通电测试。
(1)按电路接线,先接主电路后接控制电路。
主电路用黄、绿、红,控制电路用蓝色线。
注意导线之间不能缠绕。
(2)电动机的连接采用星型连接。
(3)同学之间相互检查。
(对照原
理图逐线检查)
(4)通电测试电路
按启动按钮SB1,电动机启动,手
松开按钮SB1,电动机停转。
巡回指导教师在以下几个时间点务必进行巡回指导
1、对照电路图寻找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所需的电路模块,电路模块尽量集中,电动机摆放在电路模块的正下方,整理好连接导线。
主电路用黄、绿、红,控制电路用蓝色线。
桌面物品有序摆放,收起无关物品。
2、开关、熔断器、按钮、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等电器元件测试、填写。
3、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实验台接线
4、通电测试电路
结
束
指
导
师生回顾本项目内容,予以梳理。
找寻安全隐患,不足之处予以改进。
布置作业1、完善学案书写
2、书写实训报告。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课程指导方案 (首页)学期课次课 班级周次时日期资讯小组 计划或 实习实训上课 教学 示范讨论实验项目实施地点实施√学习情 境名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控制能力 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原理; 2、掌握连续控制原理及电路分析方法; 目标3、根据实际要求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
知识 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连续控制原理及电路分析方法; 目标2、能够根据实际要求画出相应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教学 教材、习题册资源教学 讨论法方法考核与 教师评价评价作教研室主任意见:作业:画出三相异步电动机既能点动也能连续运转的业控制线路。
(提示:利用一个按钮的常开和常闭按钮)课程学习指导 签字:意见日期: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师授课教案教学过程设计:1、学习任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控制2、提出要求:(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原理;(2)掌握连续控制原理及电路分析方法;(3)根据实际要求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
知识准备:【组织教学】(2 分钟)点名、划考勤【新课导入】(3 分钟)常见的照明灯是由一个开关直接控制其亮和灭。
而异步电动机在启动瞬间的启动电流可达到额定电流的5-7 倍。
这种情况下用手合闸很危险,而且很容易拉出电弧,太危险了。
对于容量较大的电动机就需要专门的控制线路进行启动控制。
接触器有灭弧装置,能够断开在开断额定电流时产生的电弧。
在控制线路中广泛采用接触器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讲授】一、点动正转控制线路(30分钟)点动控制电路模拟配电盘断路器熔断器电动机接触器接线端子按钮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师授课教案电路组成分析:QS FU 2提醒注意:动合触点即常开L1 L2L3FU 1SB 1触点动断触点即常闭触点KMKMM3~主电路控制电路1、图中的电气元件QS 闸刀开关、FU1、FU2熔断器、KM接触器、SB1按钮M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2、启动过程合上开关 QS按下 SB1,KM 线圈得电, KM 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启动。
《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和构造;掌握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步骤;了解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应用领域。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和搭建;能够进行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调试和维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原理与构造;电动机的点动控制方法;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应用。
2.教学难点: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1)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原理与构造:介绍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原理,包括启动电路、运行电路和制动电路的构造与作用。
(2)电动机的点动控制方法:介绍按钮点动控制方法、继电器点动控制方法和程序控制点动控制方法。
(3)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应用:介绍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如制造业、矿山等行业。
2.教学步骤(1)引入课程:通过提问和引用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2)讲解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原理与构造:通过课件和实际电路图,详细讲解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原理和相关的电路构造。
(3)介绍电动机的点动控制方法:通过示意图和实际案例,介绍按钮点动控制方法、继电器点动控制方法和程序控制点动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4)演示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应用:通过实际演示和观察,展示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例如制造业中的机械自动化过程和工厂输送带的控制。
(5)讨论与练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6)总结与检查:进行知识总结和应用检查,确保学生对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和示意图等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并进行调试,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点动控制线路安装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本节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是电动机控制线路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点动控制线路是电动机控制线路中最为简单,最容易理解及安装的一个。
由于其电路简单,最易安装,在职高机电专业《电力拖动》课程中最能体现其控制原理及工作过程的电路,熟练掌握了该电路的安装操作有利于学生对后面复杂电路的理解及学习。
由此,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职高电子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识记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各组成元器件能正确分析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及各元件作用2、能力目标:体验电路安装操作过程掌握电力拖动线路安装技能及工艺要求能正确安装、操作、调试、维护、检修该电路3、情感目标:通过实际安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保持学习电力拖动课程的热情。
培养学生安全操作及安全用电的良好职业习惯。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安装操作技能训练难点: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安装技能的掌握及工艺规范的控制(四)教材处理本节内容采用陈其纯主编的《机床维修电工》作为教材。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需对教材加以处理,把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这个小节作为一个独立内容。
教材中只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而安装技能及工艺规范未涉及,而实际应用中是必须掌握的,因此在本节内容中加以补充,并着重对学生安装技能进行训练。
教材中对电路工作原理等理论叙述较多,教师在第一轮讲解工作原理时,对理论知识尽量简化,以学生能懂、会用、够用为原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二、说教法和学法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电路进行理解,教给学生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9.1点动控制电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电动机控制的有关概念。
2、掌握控制电路的应用范围。
3、掌握电动控制电路的组成、动作原理。
技能目标:了解电动控制电路的适用范围。
情感目标:培养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控制电路的应用范围。
2、掌握电动控制电路的组成、动作原理。
[教学难点]:掌握电动控制电路动作原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用具]:示教板
[教学内容]: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坚固耐用,结构简单,且价格经济,在生产机械中应用十分广泛。
电动机的启动是指其转子由静止状态转为正常运转状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电动机启动电流将增至额定值的4~7倍,会造成供电线路电压的波动。
另外,频繁的启动产生的较高热量会加快线圈和绝缘的老化,影响电动机使用寿命。
1、点动控制线路
实际生产中,生产机械常需点动控制,如机床调整对刀和刀架、立柱的快速移动等。
所谓点动,指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转动;松开按钮,电动机停止运动。
与之对应的,若松开按钮后能使电动机持续工作,则称为长动。
区分点动与长动的关键是控制电路中控制电器得电后能否自锁,即是否具有自锁触点。
点动控制线路如图1所示。
(a
)SB
3
(b)(c)
图1点动控制线路
§9.2
单向全压启动控制线路
单向全压启动控制线路如图2所示,图中左侧为主电路,由刀开关QS、熔断器FU1、接触器KM主触点、热继电器FR的热元件和电动机M构成;右侧控制线路由熔断器FU2、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停止按钮SB1、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常开辅助触点和它的线圈构成。
1)工作原理
电动机启动时,刀开关QS置于闭合位置,三相电源引入。
图2单向全压启动控制线路2)保护环节
(1) 短路保护:熔断器FU1、FU2分别作主电路和控制线路的短路保护,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2) 过载保护:通常生产机械中需要持续运行的电动机均设过载保护,其特点是过载电流越大,保护动作越快,但不会受电动机启动电流影响而动作。
(3) 失压和欠压保护:依靠接触器自身电磁机构实现失压和欠压保护。
§9.3
正反转控制线路
生产实践中, 许多设备均需要两个相反方向的运行控制, 如机床工作台的进退、 升降以及主轴的正反向旋转等。
此类控制均可通过电动机的正转与反转来实现。
由电动机原理可知, 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任意两相对调, 即可实现电动机的反向运转。
通常情况下, 电动机正反可逆运行操作的控制线路如图3 所示。
图3正反转控制线路
(a) “正—停—反”控制; (b) “正—反—停”控制(1) “正—停—反”控制。
由图3(a)可见, 接触器KM 1、
KM 2 的主触点在主电路中构成正、 反转相序接线, 两者的辅助常闭触点分别接于对方线圈电路中。
(2) “正—反—停”控制。
图 3(b)将图 3(a)中的启动按钮均换为复合按钮, 则该电路为按钮、 接触器双重联锁的控制电路。
(a )12
(b )
§9.4
自动循环控制
自动往复循环控制是利用行程开关按机床运动部件的位置或机件的位置变化来进行的控制,通常称为行程控制。
生产中常见的自动循环控制有龙门刨床、磨床等生产机械的工作台的自动往复控制,工作台行程示意及控制线路如图4所示。
图4自动循环控制线路
§9.5图5两地控制线路多点控制
多点控制是指在两地或两个以上地点进行的控制操作,多用于规模较大的设备,以方便操作。
此类电路应具有多组按钮,且这多组按钮的连接原则为:常开按钮均相互并联,组成“或”逻辑关系;常闭按钮均相互串联,组成“与”逻辑关系。
图5为两地控制,遵循以上原则还可实现三地及更多点的控制。
§9.6
顺序控制
一般机械设备的拖动电动机常按一定的顺序控制要求, 对控制线路提出顺序工作的联锁要求, 此类电路属于顺序启动控制或称条件控制电路。
图6顺序启动控制线路
§9.7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
降压启动是指启动时降低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 启动后再将电压恢复至额定值, 使之在正常电压下运行。
容量大于 10 kW 的笼型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时,启动冲击电流为额定值的 4~8 倍, 故一般均需采用相应措施降低电压, 即减小与电压成正比的电枢电流, 从而在电路中不至于产生过大的电压降。
常用的降压启动方式有定子电路串电阻降压启
(a )
(b )
121
2
动、 星形 〖CD*2〗 三角形(Y - △)降压启动和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
图 7 Y-△ 绕组连接转换图
图 8 Y - △ 降压启动线路
△Y △
KM △
§9.8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
1. 能耗制动控制
能耗制动控制的工作原理: 在三相电动机停车切断三相交流电源的同时, 将一直流电源引入定子绕组, 产生静止磁场, 电动机转子由于惯性仍沿原方向转动, 则转子在静止磁场中切割磁力线, 产生一个与惯性转动方向相反的电磁转矩, 实现对转子的制动。
能耗制动控
制线路如图9所示, 图中变压器TC 、 整流装置VC 提供直流电源。
图9 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9.9反接制动控制
反接制动控制的工作原理: 改变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中的三相电源相序, 使定子绕组产生方向相反的旋转磁场, 从而产生制动转矩, 实现制动。
反接制动要求在电动机转速接近零时
21
及时切断反相序的电源, 以防电动机反向启动, 其实现电路见图10。
图10单向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K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