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碘溴的提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二溴、碘的提取教案三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过程,认识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用途;2)、了解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溴和海带中获取碘单质的基本方法3)、掌握氯、溴、碘间的置换反应;4)、掌握萃取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生活的自然是提供人类生活资源的重要来源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溴、碘提取的反应原理和方法三、过程和方法实验探索﹑实际操作﹑引导启发四、教学思路新教材区别于以往教材的一大特点是通过实验本身去探索和归纳知识及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注重从实验本身出发,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一些物质的性质,再由教师引导及学生讨论一起获得知识理论,再来认识实际应用。
很好的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科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可能在坐的各位许多都喜欢拍照,按下按扭,美丽的图案就很快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感光胶片在这一刹那起了决定性作用。
那什么东西使感光胶片会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呢?[学生回答] 碘化银[教师评价] 非常的好!同学们复习新课非常到位。
[教师讲述] 碘化银是一种很好的感光材料,可以用来拍照。
它也有另外一种类似于干冰的重要用途—人工降雨。
人体含有少量的碘,但碘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碘缺乏可对人体尤其是儿童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危害,缺了碘就会得“大脖子”病,1990年世界儿童首脑会议制定了“2000年全球消灭碘缺乏病”的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海水中提取溴﹑碘。
[板书]:一.溴、碘的提取原理[演示实验1]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①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②再滴加少量CCI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分组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ml KI溶液,分别滴加少量溴水和新制氯水,①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②再滴加少量CCI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溴和碘的提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溴和碘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理解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实验室中提取溴和碘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4、认识溴和碘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知识回顾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
2、氯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三、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提取(一)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溴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其浓度较低。
(二)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原理1、浓缩:利用海水晒盐后的卤水,进一步浓缩提高溴离子的浓度。
2、氧化:向浓缩后的卤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
化学方程式为:Cl₂+ 2Br⁻= 2Cl⁻+ Br₂3、吹出:用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
4、吸收: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吹出的溴蒸气,化学方程式为:Br₂+ SO₂+ 2H₂O = 2HBr + H₂SO₄5、再氧化:向吸收液中通入氯气,重新得到溴单质。
化学方程式为:Cl₂+ 2HBr = 2HCl + Br₂(三)实验室提取溴的实验1、实验仪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酒精灯、导管、锥形瓶等。
2、实验药品浓盐酸、二氧化锰、溴化钠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步骤(1)制备氯气: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
(2)氧化溴离子:向盛有溴化钠溶液的分液漏斗中通入氯气,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萃取: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得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4、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氯气的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2)萃取时要选择合适的萃取剂,且振荡时要注意放气。
四、碘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提取(一)碘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碘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主要以碘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海带、海藻等海洋植物中。
(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1、灼烧:将海带灼烧,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碘离子以碘化钠的形式存在于灰烬中。
2、溶解:将灰烬溶解在水中,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
3、氧化: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溴和碘的提取》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溴和碘的物理性质。
2、理解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溴和碘的化学性质。
4、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化学原理和工艺流程。
(2)溴和碘的化学性质。
2、难点(1)提取溴和碘的实验操作和工业流程。
(2)溴和碘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比较。
三、知识回顾1、氯的性质(1)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2)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3)实质:电子的转移。
四、新课导入在元素周期表中,溴和碘与氯处于同一主族。
它们在性质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
那么,如何从自然界中提取溴和碘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五、知识讲解(一)溴的提取1、溴的存在溴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盐湖中。
2、提取原理(1)氯气氧化法向含溴离子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置换反应:2Br + Cl 2 = 2Cl + Br 2 。
(2)空气吹出法将生成的溴单质用空气吹出,然后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Br 2 +SO 2 + 2H 2 O = 2HBr + H 2 SO 4 ,再用氯气氧化:2HBr + Cl 2 =2HCl + Br 2 ,得到高纯度的溴单质。
3、工艺流程(1)海水浓缩:将海水蒸发浓缩,提高溴离子的浓度。
(2)氧化:向浓缩后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
(3)吹出:用空气将生成的溴单质吹出。
(4)吸收: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吹出的溴单质。
(5)再氧化:向吸收液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重新氧化为溴单质。
(6)蒸馏: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的溴单质。
(二)碘的提取1、碘的存在碘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海带等海产品中。
2、提取原理(1)灼烧法将海带等海产品灼烧,使其中的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溴和碘在海水中的含量和提取方法。
2.掌握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滴定管、滴定管架、滴管、试管、酒精灯、显色剂等。
2.实验试剂:海水、45%硝酸、氢氧化钾、硼酸、过硫酸钾、碘酒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约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海水中可能存在哪些化合物?有什么方法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2.介绍溴和碘在海水中的存在情况和提取方法。
二、实验前准备(约10分钟)1.展示实验器材和试剂,说明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2.阐述实验安全知识,如佩戴实验眼镜、手套等。
三、实验操作(约40分钟)1.实验步骤:a.取一定量的海水倒入烧杯中。
b.在滴定管架上安装滴管,并将滴定管中注满45%硝酸。
c.慢慢滴加硝酸滴定海水,直至溶液中不再出现气泡。
d.在另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并加热至溶液沸腾。
e.倒入滴定过的海水中,观察溶液变化。
f.加入适量的显色剂,根据显色剂的颜色变化,判断溴和碘的存在。
2.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a.滴加硝酸时要缓慢,避免溅溶液。
b.加热氢氧化钾时要小心,注意不要烫伤。
c.操作过程中要佩戴实验眼镜和手套,并注意实验室的通风和安全。
d.显色剂的使用要按照实验室规定,避免过量使用。
四、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约20分钟)1.学生根据显色剂的颜色变化,判断溴和碘的存在情况。
2.讨论溴和碘在海水中的存在量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大规模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你会怎么做?五、实验总结与拓展(约10分钟)1.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检验实验目标是否达成。
2.引导学生思考:海水中除了溴和碘,还有哪些有价值的元素和化合物可以提取?3.拓展学生的知识,介绍海水中提取其他元素和化合物的方法和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溴和碘在海水中的存在情况和提取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溴和碘的提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溴和碘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理解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溴和碘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溴和碘的提取过程。
二、知识回顾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2)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3)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4)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氧气、氯气、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2)常见的还原剂:金属单质(如钠、铁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三、溴的提取1、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溴主要以溴离子(Br )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浓度较低。
2、提取原理(1)氯气氧化法向海水中通入氯气(Cl 2 ),发生反应:Cl 2 + 2Br = 2Cl + Br2 。
(2)空气吹出法将生成的溴单质(Br 2 )用空气吹出,再用二氧化硫(SO 2 )水溶液吸收:Br 2 + SO 2 + 2H 2 O = 2HBr + H 2 SO 4 。
(3)氯气再氧化法向吸收液中通入氯气,重新得到溴单质:Cl 2 + 2HBr = 2HCl +Br 2 。
3、溴的物理性质(1)溴是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2)溴的密度比水大。
4、溴的化学性质(1)溴能与大多数金属单质反应,如:2Na + Br 2 = 2NaBr 。
(2)溴能与氢气反应:H 2 + Br 2 = 2HBr 。
(3)溴能与水发生微弱的反应:Br 2 + H 2 O = HBr + HBrO 。
四、碘的提取1、碘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碘主要以碘离子(I )的形式存在于海带等海洋植物中。
2、提取原理(1)灼烧法将海带等灼烧,使其中的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
(2)氧化法向灼烧后的灰烬中加入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氯气等),发生反应:2I + H 2 O 2 + 2H += I 2 + 2H 2 O 或 2I + Cl 2 = 2Cl + I 2 。
《溴和碘的提取》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溴和碘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理解从海水中提取溴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萃取、蒸馏等实验操作在溴和碘提取中的应用。
4、感受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从海水中提取溴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化学原理。
(2)萃取和蒸馏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2、难点(1)氧化还原反应在溴和碘提取中的应用。
(2)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
三、知识回顾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
3、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如过滤、蒸发等。
四、学习过程(一)溴的提取1、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溴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其浓度较低。
2、提取原理(1)首先,向海水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Cl₂+ 2Br⁻= 2Cl⁻+ Br₂,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
(2)然后,用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并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Br₂+ SO₂+ 2H₂O = 2HBr + H₂SO₄,使溴单质转化为氢溴酸。
(3)最后,再向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Cl₂+ 2HBr =2HCl + Br₂,重新得到溴单质。
3、实验装置和操作(1)在通入氯气的反应中,需要使用反应容器、导管、氯气储存装置等。
(2)吹出溴的过程中,要设计合适的吹气装置。
(3)吸收和再氧化的步骤中,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用量。
(二)碘的提取1、碘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碘在海带等海洋植物中含量较丰富,主要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2、提取原理(1)将海带灼烧,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
(2)然后将灼烧后的海带灰溶解、过滤,得到含有碘离子的溶液。
(3)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发生反应:2I⁻+ H₂O₂+ 2H⁺= I₂+ 2H₂O ,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3、实验操作(1)海带的灼烧要在坩埚中进行,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海带燃烧。
(2)溶解和过滤操作要规范,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试剂。
专题 2 从海水中获取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溴、碘的提取编写:杨进班级:学号:审查:裴志华姓名:【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氧化复原反响的重要意义。
2.学会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反响原理。
3.联合反响原理剖析提取溴和碘的过程,领会实验设计的方法,提升思想的发散性。
【课前预习】一 . 溴、碘的提取1.溴的提取:从海水中提取溴,往常是将氯气通入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中,氯气将溶液中氧化成。
生成的单质溴仍旧溶解在水中,鼓入挥发出来,冷凝获取或,能使,精制粗溴可得高纯度的溴单质。
2.碘的提取:从海水中提取碘一般过程为:3.提取原理:二 . 溴、碘的性质、B r2、 I 2物理性质的比较.物理性质氯气溴单质碘单质颜色状态溶解性(水)溶解性(有机物)2.溴、碘的特征⑴溴易挥发,因此保留液溴时要液封..。
⑵碘加热能,利用碘的这个特征可进行碘的和。
⑶碘遇淀粉溶液变,利用碘的这个特征可进行碘的。
【知识回首】气有哪些化学性质?3.Cl 2、Br 2、I 2的氧化性的比较【察看思虑】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3mLKBr溶液由色变成色,滴加化学方程式为:溶液,滴加少许新制氯水,再四氯化碳,振荡后,上层液,说明的 Cl 2滴加少许 CCl4,振荡,静置体,基层液体呈色氧化性比 Br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3mLKI溶液由色变成色,滴加四化学方程式为:溶液,滴加少许新制氯水,再氯化碳,振荡后,上层液,说明的 Cl 2滴加少许 CCl4,振荡,静置体,基层液体呈色氧化性比 I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3mLKI溶液由色变成色,滴加四化学方程式为:溶液,滴加少许溴水,再滴加氯化碳,振荡后,上层液,说明的 Br 2少许 CCl4,振荡,静置体,基层液体呈色氧化性比 I 2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的次序为、、I -的查验Br 、的查验方法:I 、的查验方法:5. 溴、碘的用途【沟通议论】在上述实验中CCl 4的作用是什么?三. 萃取1.原理2.操作步骤3.注意事项【讲堂练习】1.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 (X —为 Cl -、 Br -或 I - ) 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显然变化。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碘溴的提取教案
溴、碘的提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溴、碘单质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知道氯、溴、碘
单质的性质及其差异;
2.知道溴离子、碘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
一般方法,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的基
本技能;
2.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3.通过对比联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工业溴、碘制取的学习,培
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氯、溴、碘单质
间的置换反应
2. Br、I 的检验
【教学难点】 氯、溴、碘单质的性质及其差异 【教
学过程】 [溴、碘的化学性质]
[引入] 地球上99%的溴蕴藏在海洋里,因此溴被称为
“海洋元素”。海水中还富含了丰富的碘。那么如何从海洋
里提取溴和碘。溴元素在海水中以溴离子的形式存在,碘元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素在海带中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怎样将溴离子和碘离子转
变为溴单质和碘单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溴、碘的提
取。 [演示实验]
[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Br溶液,滴加少
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mL KI溶液,分别滴加
少量溴水,再分别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
象。
--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一些性质实验
实验 氯水与溴化钾溶液的反应 氯水与碘化钾溶液的
反应 溴水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 实验现象 下层溶液无色变
为橙红色 下层溶液无色变为紫红色 下层溶液无色变为紫
红色 化学方程式 2KBr+Cl2=2KCl+Br2 2KI+Cl2=2KCl+I2
2KI+Br2=2KBr+I2 [提问] 上面实验和分析可知氯、溴、碘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如何? [讲解]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顺序:Cl > Br > I
检验氯气是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若试纸变蓝说明有
氯气。为什么会变蓝呢?
因为2KI+Cl2=2KCl+I2反应产生了碘,碘遇淀粉变蓝色。
根据碘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用淀粉来检验单质碘的存在。
[提问]氟氯溴碘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似,那么我们根据氯气可以和水、氢氧化钠反应,溴碘能不
能和他们反应,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
答]I2+H2O==HI+HIO Br2+H2O==HBr+HbrO
Br2+2NaOH==NaBr+NaBrO+H2O I2+2NaOH==NaI+NaIO+H2O
[提问] 氯、溴、碘同族元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那么
如何区别氯、溴、碘离子? 如何实验室是如何检验氯离子
的?
[学生回答] AgNO3溶液和稀硝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提问]那么将AgNO3溶液滴到溴化钾、碘化钾里又会有
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分别产生浅黄色沉淀;黄色沉淀
NaBr + AgNO3 = AgBr↓ + NaNO3 NaI + AgNO3 = AgI↓+
NaNO3
[溴、碘的物理性质]
[提问] 氯、溴、碘单质化学性质有差异,而其物理性
质又如何呢? [演示实验]展示溴碘单质样品。
[讲解]在通常情况下,溴单质是深红棕色、密度比水大
的液体; 有毒,所以我们用一般用水封法保存。
碘单质是紫黑色的固体,易升华。
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但易溶于酒精、四氯化
碳等有机溶剂。
Br2和I2在不同溶剂中所形成溶液的颜色变化 Br2 水
黄→橙 酒精 橙红 紫红→褐 苯 橙→橙红 淡紫→紫红 汽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油 橙→橙红 淡紫→紫红 CCl4 橙→橙红 紫→深紫 --
I2 深黄→褐 [溴、碘的提取]
[引言]学习了溴和碘的这些性质,那么我们就来解决前
面的问题,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溴碘单质?
[讲解] 提取粗盐后的母液 冷凝 粗溴 精制 通入
Cl2 溴水 高纯度的溴单质 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 溴和水
蒸气 通常是将氯气通入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中
2KBr+Cl2=2KCl+Br2得到单质溴。但是得到的单质溴依然存
在于水里面,那用什么方法将它从水里面分离出来?于溴的
沸点很
低,所以可以用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的方法分离得到溴
蒸汽,再冷却就得到粗溴。在精制粗溴就得到了高纯度的溴
单质。
这是工业提取溴单质的方法,那么工业上又是如何提取
碘的呢? 水 氯气 干海带 侵泡液 过滤 滤液 粗
碘 碘单质
[溴碘的用途]
溴化银被用作照相中的感光剂。当你“咔嚓”按下快门
的时候,相片上的部分溴化银就分解出银,从而得到我们所
说的底片。
水 氯气 碘 氧化 过滤 提纯 单 质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