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238.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一)、英国宪法的产生1、英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英国宪法产生的特点(1)、英国宪法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成文宪法;(2)、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致使王权及其所代表的制度外壳被保留下来;(3)、旧的法律如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等成为宪法的组成部分;(4)、英国宪法不具有根本法的形式特征(二)、美国宪法的产生1、美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献:《独立宣言》、《邦联条例》;2、美国宪法产生的特点:(1)、‚天赋人权‛等思想是美国宪法得以产生的理论基础;(2)、与英国相比,美国的宪法较为彻底;(3)、美国宪法是在克服《邦联条例》存在的诸种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三)、法国宪法的产生1、法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法国宪法的产生特点:(1)、与美国一样,法国的宪法较为彻底;(2)、法国宪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3)、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思想家们所提出的理论为法国宪法的产生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四)、宪法产生的条件1、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2、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3、民主的、大众的和科学的文化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条件;二、宪法的发展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限,可以把宪法分为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
(一)、近代宪法的发展1、近代宪法的发展可以1848年革命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中叶,第二个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近代宪法的主要特点:(1)、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2)、宪法强调公民权利,特别是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3)、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生活领域,宪法具有政治法的色彩;(4)、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被普遍采用;(5)、虽然亚洲的日本等国也出现了宪法,但在整个近代,宪法基本上仍然是西方的一种政治法律现象;(二)、现代宪法的发展1、现代宪法的产生1918年的苏俄宪法和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是近代宪法向现代宪法转型的标志。
宪法的历史发展一、近代意义的宪法近代意义的宪法伴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而出现,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得到冶炼和洗礼,从而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法律现象。
(一)英国宪法——第一个宪法特点:1、英国宪法是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2、由一系列宪法性文件积累而成,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成文宪法,不具备根本法的形式特征;3、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致使王权及其代表的制度外壳被保留下来,因此英国宪法是柔性宪法;4、是近代第一部宪法。
注意掌握知识点:1、1689年《权利法案》近代以来最早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宪法性文件。
2、1215年《大宪章》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内容分为两部分:A:国王不得随意征税,需经大会议(演化为后来的议会、内阁)批准。
B:国王不得随意限制自由民的自由。
(二)美国宪法——第一部成文宪法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美国1787年通过宪法草案,1789年宪法生效,1791年通过由10个宪法修正案成的《权利法案》,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美国宪法由1个序言,7条正文和27个修正案构成。
美国宪法是最早确立权力分离与制衡的总统共和制的宪法。
(分权制衡、联邦主义、代议制政府)(三)法国宪法法国大革命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作为革命纲领和革命成果的宪法性文件和宪法的颁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确立了法制思想),1791年宪法(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1793年宪法,1795年宪法和1799年宪法。
二、现代宪法的发展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和1918年苏俄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现在宪法的产生。
三、宪法的发展趋势(出题点)(一)国家权力日渐扩张,国家权力配置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变。
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行政权扩张,表现:1、行政权干预立法权;2、紧急命令权;3、委托立法权。
另一方面中央集权趋势日渐明显,表现:1、在传统中央集权国家;2、在奉行地方分权并以此为基础实行地方自治的等国家;3、在联邦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