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1.先进性

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与软硬件技术,满足目前以及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对系统的需求。从而达到既满足现阶段工作对系统水平与能力的要求,推动计算机应用向更高级阶段发展,又能够在今后数年内保持其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从而保护投资的有效性。

2.开放性

信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信息共享,因此在系统建设中采用的各项软、硬件技术与产品必须符合开放性原则,符合当前国际标准或者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3.可靠性

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可靠性就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不发生故障的概率。衡量软件可靠性的方法包括正确执行操作所占的比例,在发现新缺陷之前系统运行的时间长度与缺陷出现的密度。根据如果发生故障对系统有多大的影响与对于最大的可靠性的费用就是否合理,来定量的确定可靠性需求。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与信息展现承受着大批量的关键性数据的流转、交换与存储,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当提倡规范化程序设计,预防可靠性祸害。数据与系统的可靠性对一个应用系统就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把这一原则作为极为重要因素考虑。

4.安全性

信息安全就是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的能力,既属于技术问题又属于管理问题。主要涉及防止非法访问系统功能,这些访问包括查询、导出、导入、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防止数据丢失,防止病毒入侵与防止私人数据进入系统。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与信息展现所处理、传送与管理的信息,可能涉及到不同部门与系统的秘密或敏感信息,此类信息处理与传递的任何环节如果出现漏洞,其损失将就是巨大的。数据与访问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完全保护起来。用明确的术语陈述完整性的需求,如身份验

证、用户特权级别、访问约束或者需要保护的精确数据。

一般的,如果黑客为非法入侵花费的代价高于得到的好处,那么认为这样的系统就是安全的。

5.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就是指系统能保证7*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的稳定性也就是由几个方面因素组成:应用服务器、流程服务器、数据库。

●应用服务器稳定就是指长时间运行不会出现响应缓慢或当机的情况,这由几个方面

保证:第一就是程序代码质量没有问题,不会出现内存泄漏、内存溢出等。另一方面

就是指应用的访问连接数不会超过阀值。

●流程服务器的稳定就是指流程在长时间运行或大并发量访问时不会出现响应缓慢

或服务器当机等故障。

●数据库稳定就是指数据对于前端应用的访问能及时响应,不会因为数据量的增长而

出现响应缓慢。

6.健壮性

健壮性就是指在异常情况下,当系统或其组成部分遇到非法输入数据、相关软件或硬件组成部分的缺陷或异常的操作情况时,能继续正确运行功能的程度。比如当数据库连接池满时能自动释放无用的连接,比如当某一个SERVER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SERVER,比如当一个数据库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备用的数据库等。

有两层含义:容错能力与恢复能力。健壮的软件可以从发生问题的环境中完好的恢复并且可容忍用户的错误。

7.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反映软件适应“变化”的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变化就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需求变更,设计变化,算法改进,新技术引进,程序变化等,所以可扩展性需要多加考虑。网络投诉支撑系统采用增量开发模式,不断推出新版本,可扩展性尤为重要。

8.互操作性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现存应用系统与未来规划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建立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标准就非常重要。建立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标准,在移动多种信息种类与,繁杂的数据与信息格中建立一个良好的规范来约束,防止在内部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时候就会由于格式表述的不统一带来巨大的消耗。当规划新业务系统时,按照标准定义信息交换格式,使未来的系统逐渐向标准化演变。

9.可维护性

可维护性表明在软件中纠正一个缺陷或做一次更改的简易程度。取决于理解软件、更改软件与测试软件的简易程度,可维护性与灵活性密切相关。高可维护性对于经理周期性更改的产品或快速开发的产品很重要。可以根据修复一个问题所花的平均时间与修复正确的百分比来衡量可维护性。

10.可移植性

可移植性就是度量把一个软件从一种运行环境转移到另一种运行环境中所花费的工作量,指软件不经修改或稍加修改就可以运行于不同软硬件环境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代码的可移植性。

为保证可移植性,软件设计时应将“设备相关程序”与“设备无关程序”分开,将“功能模块”与“用户界面”分开,并采用高级语言编写代码。

11.可重用性

从软件开发长远目标上瞧,可重用性表明了一个软件组件除了在最初开发系统中使用之外,还可以在其她应用程序中使用的程度。可重用软件必须标准化、资料齐全、不依赖于特定的应用程序与运行环境,并具有一般性。

12.易用性

易用性指用户使用软件的容易程度,易用性要让客户来评价。

13.可测试性

可测试性指测试软件组件或集成产品时查找缺陷的简易程度。如果产品中包含复杂的算法与逻辑,或如果具有负责的功能性的相互关系,那么对于可测试性的设计就很重要。如果经常更改产品,需要经常对产品进行回归测试来判断更改就是否破坏了现有的功能性,此时可测试性也很重要。

质量特殊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HM-JS-002-201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 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 5.3.5关键特性

a)是指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顾客满意,可体现在性能、尺寸和外观特性上。 顾客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例如:可能影响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尺寸、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设计计算基准、定位基准、装夹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尺寸、安装尺寸。 b)关键特性标识用“*”标识。 5.4 特殊特性内容 一般包括: a.法律、法规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尺寸、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f.外形、外观要求(外观件) g.重要制造过程参数

质量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

质量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 (一)不合格与不合格品 (1)GB/T19000-2000对不合格的定义为:未满足要求。不合格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没有满足要求,所以不合格包括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其中,凡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外购件和协作件对照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被判定为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不符合(未满足)规定要求,统称为不合格品。 (2)在产品形成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和技术标准的产品。同时,也可能会购进一些有缺陷的原材料、配套件、外购件等。如果这些产品经检验判定为未满足规定的要求,则为不合格品。 (3)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整个产品形成过程中剔除和隔离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的及时剔除与隔离,可确保防止误用或误装形成不合格的产品。 (二)不合格分级 1.不合格分级的概念产品及产品形成过程中涉及许许多多质量特性要求,这些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不合格是质量偏离规定要求的表现,而这种偏离因其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不同和偏离规定的程度不同,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也就不同。不合格严重性分级,就是将产品质量可能出现的不合格,按其对产品适用性影响的不同进行分级,列出具体的分级表,据此实施管理。 不合格分级较早在美国使用。20世纪40年代,美国贝尔系统在公司范围内对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和不合格的严重性进行了分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防部采用了这种分级方案。 2.不合格分级的作用 (1)可以明确检验的重点。通过分级明确各种不合格对产品适用性影响的严重程度,就可使检验工作把握重点,也便于检验人员在检验活动中能更好地把握产品质量的关键和提高检验效率。 (2)有利于选择更好的验收抽样方案。在使用抽样标准时,对于可接受质量水平AQL值的确定以及不合格批的判定和处理,都可根据不合格严重性的不同级别做出不同的选择。 (3)便于综合评价产品质量。通过不合格分级,可以对产品多个质量特性的不合格进行总体评价。例如,将产品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统计,以最低一级不合格为基数,其余各级按严重程度加权计算,相对比较。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某个作业组织、作业人员或某一产品(包括零、部件)所产生的实际不合格,用同一基数进行加权综合比较,使评价工作更加科学、细致,有利于评价相对质量水平,亦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建立激励机制提供评定依据。 (4)对不合格进行分级并实施管理,对发挥质量综合管理和质量检验职能的有效性都有重要作用。如在质量审核时,针对具体产品的使用要求和顾客反馈信息中的不合格项目对产品不合格进行分级,就可以客观评价产品质量水平,有利于提高审核的有效性。 (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原则

第3章软件质量与评价

第3章软件质量与评价(软件测试标准) 1、质量的定义 质量是多维的概念,包括: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对实体的观点。 GB/T6583-ISO8404(1994版)《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术语》对质量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的隐含的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的总和。 GB/T18905-ISO14598(1999版)《软件工程产品评价》定义: 2、测度与度量 在软件质量中用于测量的一种量化的标度和方法即为“测度”,而名词的“度量”用来指测量的结果。 影响软件质量可分为:可直接测量、间接度量 3、软件质量模型 ○1、McCall(麦考尔)质量模型 三个重要方面:操作特性(产品运行)、承受可改变能力(产品修订)、新环境适应能力(产品变迁)。 McCall等认为,特性是软件质量的反映,软件属性可用做评价准则,定量化地度量软件属性可知软件质量的优劣。 ②Boehm(勃姆)质量模型 提出了分层结构的质量模型,除了用户的期望和需要的概念,与McCall(麦考尔)质量模型相同外,还包括McCall模型中没有的硬件特性。 Boehm(勃姆)质量模型反映了对软件质量的理解,即软件做了用户要它做的;有效地使用系统资源;易于用户学习和使用;易于软件测试与维护。 ③ISO9126质量模型 GB/T16260-1996:六个影响质量的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使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各个子特性(及其定义)要求要背 GB/T16260-1996出发点是软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明确的和潜在的需求。 国标16260中,在描述外部(内部)效率度量时,给出了若干针对计算机系统时间消耗的定义如下: ①响应时间是指从按动传送键到得到结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或响应时间包括处 理时间和传输时间 ②处理时间是指从接受一个消息到送出它的结果之间计算机的历时时间 ③ 周转时间是指从提出要求到得到结果所需要的时间 4、标准的发展 GB/T 16260-1996(ISO9126-1991)《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已被两个相关的由多部分组成的标准:GB/T 18905-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和GB/T 16260-2003(ISO9126-2001)《软件工程产品质量》所取代。 5、GB/T 18905产品评价 (一、GB/T 18905基本组成(6个部分组成) GB/T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1部分: 概述 GB/T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2部分: 策划和管理 GB/T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3部分: 开发者用的过程

软件质量的特性

软件的质量特性质量特性说明子特性 一、功能性: 指满足明确或隐 含的需求的那些功能 1、适合性:提供了相应的功能 2、准确性:正确(用户需要的) 3、互操作性:产品与产品之间交互数据的能力 4、保密安全性:允许经过授权的用户和系统能够正常的访 问相应的数据和信息,禁止未授权的用户访问....... 5、功能性的依从性:国际/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规范一致性 二、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的条 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成熟性:防止内部错误导致软件失效的能力 2、容错性:软件出现故障,自我处理能力 3、易恢复性:失效情况下的恢复能力 4、可靠性的依从性 三、易用性: 在指定使用条件 下,产品被理解、学 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 能力 1、易理解性: 2、易学性: 3、易操作性: 4、吸引性: 5、易用性的依从性: 四、效率性: 在规定台条件下, 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 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 当性能的能力 1、时间特性:平均事务响应时间, 吞吐率, TPS(每秒事务数) 2、资源利用性:CPU 内存磁盘IO 网络带宽队列共享内 存 3、效率依从性: 五、维护性 "四规",在规定条 件下,规定的时间内, 1、易分析性:分析定位问题的难易程度 2、易改变性:软件产品使指定的修改可以被实现的能力

使用规定的工具或方法修复规定功能的能力3、稳定性:防止意外修改导致程序失效 4、易测试性:使已修改软件能被确认的能力 5、维护性的依从性 六、可移植性 从一种环境迁移 到另一种环境的能力 1、适应性:适应不同平台 2、易安装性:被安装的能力 3、共存性: 4、易替换性 5、可移植性的依从性:

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管理细则(3)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1)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2)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 (3)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FR-QC-21-A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 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详见《D/TLD管理控制程序》。 5.3.5关键特性 a)是指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顾客满意,可体现在功能、配合和外观特性上。 顾客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例如:可能影响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设计计算基准、定位基准、装夹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尺寸、安装尺寸。 b)关键特性标识用“”标识。 5.4 特殊特性内容 一般包括: 法律、法规要求

软件质量特性

软件质量特性: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1)功能性:与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质有关的一组软件属性。包括适宜性、准确性、互用性、依从性、安全性。 适宜性:规定任务提供一组功能的能力及这组功能的适宜程度。 准确性:系统满足规格说明和用户目标的程度,即在预定环境下能正确地完成预定功能的程度。 互用性:同其它指定系统协同工作能力。 依从性:软件服从有关标准、约定、法规及类似规定的程度。 安全性:避免对程序或数据的非授权故意或意外访问的能力。 (2)可靠性:与软件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维持其性能水平有关的一组软件属性。包括成熟性、容错性、可恢复性。 成熟性:由软件故障引起失效的频度。 容错性:在软件错误或违反指定接口情况下维持指定性能水平的能力。可恢复性:在故障发生后重新建立其性能水平、恢复直接受影响数据的能力,以及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时间与工作量。 (3)可用性:与使用的难易程度及规定或隐含用户对使用方式所做的评价有关的软件属性。包括可理解性、易学性、可操作性。 可理解性:用户理解该软件系统的难易程度。 易学性:用户学习使用该软件系统的难易程度。 可操作性:用户操作该软件系统的难易程度。 (4)效率:与在规定条件下软件的性能水平与所用资源量之间的关

系有关的一组属性。包括时间特性、资源特性。 时间特性:响应和处理时间及软件执行其功能是的吞吐量。 资源特性:软件执行其功能时,所使用的资源量及使用资源的持续时间。(5)可维护性:与软件维护的难易程度有关的一组软件属性。包括可分析性、可修改性、稳定性、可测试性。 可分析性:诊断缺陷或失效原因、判定待修改程序的难易程度。 可修改性:修改、排错或适应环境变化的难易程度。 稳定性:修改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的风险程度。 可测试性:测试已修改软件的难易程度。 (6)可移植性:与软件可从某一环境转移到另一环境的能力有关的一组软件属性。包括适应性、易安装性、一致性、可替换性。 适应性:软件无需采用特殊处理就能适应不同的规定环境的程度。 易安装性:在指定环境下安装软件的难易程度。 一致性:软件服从于可移植性有关的标准或约定的程度。 可替换性:软件在特定软件环境中用来替代指定的其他软件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

QJSZS J0204-2011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J Q/JSZS 江苏宗申三轮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SZS J0204—2011 代替 Q/ ZSSJ 02.02-2010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2011-09-26发布2011-09-26实施

前言 Q/JSZS J0204-2011《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是对Q/ZSSJ 0204-2010《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的修订和代替。 ——修订了标准的名称; ——修订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新增了有关术语和定义内容; ——新增了电动车产品零部件的重要度分级内容; ——新增了图样、技术文件尺寸重要度分级内容; 本标准由技研中心标准认证部提出。 本标准由技研中心标准认证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技研中心标准认证部。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詹玉喜、吴宝根、赵荣广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Q/ ZSJ 0202-2007;Q/ZSSJ 0204-2010 本标准于2011年09月 修订;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正三轮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及电动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的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正三轮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及电动轻便摩托车(以下简称“产品”)对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的分级,标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B/T 5058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产品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由产品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有功能、寿命、互换性、尺寸、公差与配合、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情况等。 3.2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 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4 分级原则 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 重要度等级 5.1 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5.1.1 关键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5.1.2 重要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公司产品质量特点

公司产品质量特点、性能 一、KNY28A —12 户内交流金属铠装移开式设备 KNY28A —12型号户外交流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以下简称开关柜)是我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开发的新型产品,可取代各种老型的金属开关设备。 其产品具有以下的特点: 回路电阻测量【主电路: ≤150Ωμ, 断路器 (含触臂)≤60Ωμ】 温升试验【1.1×1250A 】 机械操作试验 机械特性测量试验【满足CB3906—2006第6.102条款】 机械寿命试验【分合操作总次数:10000次】 防护等级验证【外壳IP4X ;试品内部隔室之间及断路器室门打开时(IP2X )】 绝缘试验【工频电压:相间、相对地42kV ,断口48kV ;雷电冲击电压:相间、相对地75kV ,断口85kV 】 基本短路试验方式T100a 【电压:12kV ;断开电流:31.5kA ;峰值:80kA 】 基本短路试验方式T100s 【电压:12kV ;断开电流31.5kA 】 热稳定电流和动稳定电流试验【主回路:31.5kA (有效值),4s ;80kA (峰值),0.3s ;接地回路:68.2kA (峰值),0.3s ;27.3kA (有效值),2s 】 检验依据: GB3906—2006《3.6kV —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1984—2003《高压交流断路器》 GB /T11022—201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二、GCK 低压抽出式开关柜 GCK 低压抽出式开关柜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变电所,厂矿企业和高层建筑的动力配电中心PC 和发电机控制中心MCC ,作为交流50—60Hz ,额定工作电压为660V 及以下,额定电流为4000A 及以下的发、供电系统中配电、电动机集中控制。 其产品具有以下的特点: 保持了电气性能高于同类产品的基础上,增大了容量和机械强度,并具有结构先进,外型美观,防护等级高,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等 性能 额定工作电压:交流380V ,交流660V 额定频率:50Hz 水平母线额定电流:1250—4000A 馈电电路最大电流:1000A 抽屉回路最大电流:500A 控制电机最大容量:320KW

软件产品评价 软件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260—1996 idt ISO/IEC9126:1991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ftware product evaluation-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guidelines for their use ----------------------------------------------------------- 1.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六个特性,它们以最小的重迭描述了软件质量。这些特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细化和描述软件质性的基线。本际准描述了如何使用质量特性来评价软件质量。 本标准正文不规定子特性和度量以及有关测量(masurement)、评级(rating)和评估(asscssment)的方法。本际准符合GB/T 6583-92的质量定义。 注:在附录A中提供了子特性定义的建议,供参考。 本标准的特性定义和相关的质量评价过程模型适用于对软件产品质量需求的确 定以及在软件生存期中对软件产品质量的评价。 这些特性运用于各种软件,包括固件中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本标准供获取(acquisition)、开发(development)、使用(use)、支持(support)、维护(maintenancen)或评审(audit)软件的那些人所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583-92质量术语(idt ISO 84O2:1986) 部分:系统开发2O第词汇信息技术1990 :2O-ISO/IEC 2382.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发评估assessment 为了确定一特定的软件模块、软件包或软件产品是验收合格还是发布,把特定的已成文的评估准则应用到该软件模块、软件包或软件产品上去的活动。 3.2特征features 特征是一软件产品的可识别的性质,该性质与质量特性相关。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公司标准文件)

御捷车业 ZY/QY-04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共14页 版本:A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文号:实施日期:二〇一四年月日

1目的 对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标识工作进行规,把设计意图准确传达给采购、工艺、制造、检验等部门,以便加强对关键、重要工序的过程控制。 2 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及零部件的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3.1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由产品及零部件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尺寸、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的情况等。 3.2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产品及零部件某质量特性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4 职责与权限 新产品设计阶段,汽车研究院对新产品及零部件进行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试验,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并将重要度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产品图样或设计文件的相应位置上。 5 工作流程/容 5.1 分级原则及重要度等级 5.1.1重要度分级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1.2 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5.1.2.1关键特性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5.1.2.2 重要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5.1.2.3 一般特性 如出现故障,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不大,不至于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5.2 重要度分级容 重要度分级容应包括:

原材料、产品关键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原材料、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编号: DX(GL)ZG-8.3-1.4 版/次:A版1次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

原材料、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1 目的 规定本公司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原则、内容、要求及标注方法,指导产品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层级职责分配。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德鑫航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制造的产品。 3引用文件 JB/T 5058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 GB/T 7635.1 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 4术语和定义 4.1产品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由产品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等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有尺寸、形位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情况等。 4.2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5职责 5.1 技术部负责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分别在新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及零部件进行初步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5.2 工艺人员针对技术科给定的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负责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 5.3 物资供应部门按照原材料重要度分级要求确定原材料的采购。 5.4 生产部负责按照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落实生产。 5.5 质管部负责按照产品、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制定检验标准。 6 工作过程 6.1 分级原则

6.1.1重要度分级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6.1.2 可按规定的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上,也可单独编制产品及其组成零部件重要度分级文件。 6.2重要度分级内容 重要度分级内容一般包括: 1) 安全、环保要求; 2) 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3) 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4) 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5) 焊接及铸、锻规定; 6) 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7) 外形、外观要求; 8) 清洁度要求; 9) 涂敷、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 6.3 产品特性重要度分级 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1)关键特性[A]: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降低产品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之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者提出申诉的特性。 2)重要特性[B]: 如发生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者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3)一般特性[C]: 如发生故障,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影晌不大及不致引起使用者提出申诉的特性。 6.4 零部件、原材料重要度分级 一般分为A类零部件或原材料、B类零部件或原材料、C类零部件或原材料。 1)A类零部件或原材料:零部件或原材料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键特性[A],同时还可能包含重要特性[B]和(或)一般特性[C]。 2)B类零部件或原材料:零部件或原材料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要特性[B],同时还可能包含一般特性[C],但没有关键特性[A]。

软件质量特性

软件质量特性 功能性:与一组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质有关的一组属性 可靠性:与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和条件下,软件维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 易用性:与一组规定或潜在的用户为使用软件所需作的努力和对这样的使用所作的评价有关的一组属性 效率:与在规定的条件下,软件的性能水平与所使用资源量之间关系有关的一组属性 可维护性:与进行指定的修改所需的努力有关的一组属性 可移植性:与软件可从某一环境转移到另一环境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 软件质量特性–功能性 适合性:与规定任务能否提供一组功能以及这组功能的适合程度有关的软件属性准确性:与能否得到正确或相符的结果或效果有关的软件属性 互用性:与同其他指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依从性:使软件遵循有关的标准,约定,法规及类似规定的软件属性 安全性:与防止对程序及数据的非授权的故意或意外访问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软件质量特性–可靠性 成熟性:与由软件故障引起失效的频度有关的软件属性 容错性:与在软件故障或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易恢复性:与在失效发生后,重建其性能水平并恢复直接受影响数据的能力以及为达此目的所需的时间和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软件质量特性–易用性 易理解性:与用户为认识逻辑概念及其应用范围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易学性:与用户为学习软件应用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易操作性:与用户为操作和运行控制所花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软件质量特性–效率 时间特性:与软件执行其功能时响应和处理时间以及吞吐量有关的软件属性 资源特性:与在软件执行其功能时所使用的资源数量及其使用时间有关的软件属性

软件质量特性–可维护性 易分析性:与为诊断缺陷或失效原因及为判定待修改的部分所需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易改变性:与进行修改,排除错误或适应环境变化所需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稳定性:与修改所造成的未预料结果的风险有关的软件属性 易测试性:与确认已修改软件所需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软件质量特性–可移植性 适应性:与软件无需采用有别于为该软件准备的活动或手段就可能适应不同的规定环境有关的软件属性 易安装性:与在指定环境下安装软件所需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遵循性:使软件遵循与可移植性有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软件属性 易替换性:与软件在该软件环境中用来替代指定的其他软件的机会和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1.先进性 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技术,满足目前以及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对系统的需求。从而达到既满足现阶段工作对系统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推动计算机应用向更高级阶段发展,又能够在今后数年内保持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从而保护投资的有效性。 2.开放性 信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信息共享,因此在系统建设中采用的各项软、硬件技术和产品必须符合开放性原则,符合当前国际标准或者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3.可靠性 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可靠性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不发生故障的概率。衡量软件可靠性的方法包括正确执行操作所占的比例,在发现新缺陷之前系统运行的时间长度和缺陷出现的密度。根据如果发生故障对系统有多大的影响和对于最大的可靠性的费用是否合理,来定量的确定可靠性需求。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和信息展现承受着大批量的关键性数据的流转、交换和存储,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当提倡规范化程序设计,预防可靠性祸害。数据和系统的可靠性对一个应用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把这一原则作为极为重要因素考虑。 4.安全性 信息安全是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的能力,既属于技术问题又属于管理问题。主要涉及防止非法访问系统功能,这些访问包括查询、导出、导入、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防止数据丢失,防止病毒入侵和防止私人数据进入系统。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和信息展现所处理、传送和管理的信息,可能涉及到不同部门和系统的秘密或敏感信息,此类信息处理和传递的任何环节如果出现漏洞,其损失将是巨大的。数据和访问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完全保护起来。用明确的术语陈述完整性的需求,如身份验

证、用户特权级别、访问约束或者需要保护的精确数据。 一般的,如果黑客为非法入侵花费的代价高于得到的好处,那么认为这样的系统是安全的。 5.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能保证7*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的稳定性也是由几个方面因素组成:应用服务器、流程服务器、数据库。 ●应用服务器稳定是指长时间运行不会出现响应缓慢或当机的情况,这由几个方面保 证:第一是程序代码质量没有问题,不会出现内存泄漏、内存溢出等。另一方面是 指应用的访问连接数不会超过阀值。 ●流程服务器的稳定是指流程在长时间运行或大并发量访问时不会出现响应缓慢或 服务器当机等故障。 ●数据库稳定是指数据对于前端应用的访问能及时响应,不会因为数据量的增长而出 现响应缓慢。 6.健壮性 健壮性是指在异常情况下,当系统或其组成部分遇到非法输入数据、相关软件或硬件组成部分的缺陷或异常的操作情况时,能继续正确运行功能的程度。比如当数据库连接池满时能自动释放无用的连接,比如当某一个SERVER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SERVER,比如当一个数据库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备用的数据库等。 有两层含义: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健壮的软件可以从发生问题的环境中完好的恢复并且可容忍用户的错误。 7.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反映软件适应“变化”的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变化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需求变更,设计变化,算法改进,新技术引进,程序变化等,所以可扩展性需要多加考虑。网络投诉支撑系统采用增量开发模式,不断推出新版本,可扩展性尤为重要。

软件质量模型的六大特性个子特性

软件质量模型的六大特性27个子特性 一、功能性: 1、适合性:软件是否提供了相应的功能 2、准确性:软件提供的功能是否正确(用户需要的) 3、互操作性:产品与产品之间交互数据的能力,例如word对其他文档的支持能力 4、保密安全性:允许经过授权的用户和系统能够正常的访问相应的数据和信息,禁止未授权的用户访问....... 5、功能性的依从性:国际/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规范一致性 二、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成熟性:软件产品为避免软件内部的错误扩散而导至系统失效的能力(主要是对内错误的隔离),exception等的处理 2、容错性:软件防止外部接口错误扩散而导致系统失效的能力(主要是对外错误的隔离) 3、易恢复性:系统失效后,重新恢复原有的功能和性能的能力。 4、可靠性的依从性 三、易用性:在指定使用条件下,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1、易理解性:软件交互给用户的信息时,要清晰,准确,且要易懂,使用户能够快速理解软件。 2、易学性:软件使用户能学习其应用的能力。 3、易操作性:软件产品使用户能易于操作和控制它的能力。 4、吸引性: 5、易用性的依从性: 四、效率性:在规定台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 1、时间特性: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吞吐率,TPS(每秒事务数). 软件处理特定的业务请求所需要的响应时间。 2、资源利用性:CPU 内存磁盘IO 网络带宽队列共享内存. 软件处理特定的业务请求所消耗的系统资源。 3、效率依从性: 五、软件维护性:"四规",在规定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使用规定的工具或方法修复规定功能的能力 1、易分析性:分析定位问题的难易程度 2、易改变性:软件产品使指定的修改可以被实现的能力 3、稳定性:防止意外修改导致程序失效 4、易测试性:使已修改软件能被确认的能力 5、维护性的依从性 六、软件可移植性: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一种环境的能力 1、适应性:适应不同平台 2、易安装性:被安装的能力 3、共存性:软件产品在公共环境中与其它软件分享公共资源共存的软件。 4、易替换性: 软件产品在同样的环境下,替代另一个相同用途的软件产品的能力。 5、可移植性的依从性:

产品特殊特性符号管理规定

1 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定义、原则、内容及其在产品设计文件中的标注方法。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汽车产品的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分级和标注。 3 定义和术语 3.1产品质量特性:是指由设计文件规定的产品固有技术特性的总和。它包括产品 的几何尺寸、公差与配合、材料、工艺和装配调整技术要求等内容。 3.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根据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不满足设计规范对整车安全性 (危及人身安全、火灾)或法规(强制性标准)符合性与主要功能的影响程度,将质量特性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在产品开发、制造、装配、使用、维护过程中对关键、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重点的管理和控制。 3.3关键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危及人身、车辆安全或造成火灾,影响法规(强 制性标准)符合性的产品特性。 3.4重要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导致整车丧失行驶功能并造成主要总成损 坏,或严重影响车身及内饰外观质量,以及应特殊顾客要求需要特别控制的产品特性。 3.5一般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以外的产品特性。 3.6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7重要件:含有重要特性但不含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8一般件:不含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9关键项:关键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键特性。 3.10重要项:关键件和重要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要特性。 3.11一般项:一般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一般特性。 4.产品质量特性的分级原则 4.1本标准将产品的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三个等级,将 产品划分为关键件、重要件和一般件三种类别,并引入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的术语。 4.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原则是从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顾客和社会最关 注的产品质量特性,即将产品特性偏离设计规范所产生的后果作为产品质量特性的依据。 4.3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方法是依据零部件失效对整车安全性、法规符合性以及行 驶功能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判定其是否属于关键件或重要件,然后确定关键件或重要件中的关键特性(关键项)或重要特性(重要项)。 4.4产品质量特性分级应考虑以下信息: a、国家、地方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b、产品潜在的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c、项目小组中的设计、试制、试验、制造工艺、装配调整、售后服务人员以及 有关专家的经验。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o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1. 先进性 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技术,满足目前以及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对系统的 需求。从而达到既满足现阶段工作对系统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推动计算机应用向更高级阶段 发展,又能够在今后数年内保持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从而保护投资的有效性。 2. 开放性 信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信息共享,因此在系统建设中采用的各项软、硬件技术和 产品必须符合开放性原则,符合当前国际标准或者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3. 可靠性 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可靠性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不发生故障的概率。衡量软件可靠性的方法包括正确执行操作所占的比例,在发现新缺陷之前系统运行的 时间长度和缺陷出现的密度。根据如果发生故障对系统有多大的影响和对于最大的可靠性的费用是否合理,来定量的确定可靠性需求。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和信息展现承受着大批量的关键性数据的流转、交换和存储,要充 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当提倡规范化程序设计,预防可靠性祸害。数据和系统的可靠性对一个应用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把这一原则作为极为重要因素考虑。 4. 安全性 信息安全是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的能力,既属于技术问题又属于管理问题。主要涉及防 止非法访问系统功能,这些访问包括查询、导出、导入、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防止数据丢失,防止病毒入侵和防止私人数据进入系统。 数据交换、业务集成和信息展现所处理、传送和管理的信息,可能涉及到不同部门和系

统的秘密或敏感信息,此类信息处理和传递的任何环节如果出现漏洞,其损失将是巨大的。数据和访问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完全保护起来。用明确的术语陈述完整性的需求,如身份验证、用户特权级别、访问约束或者需要保护的精确数据。 一般的,如果黑客为非法入侵花费的代价高于得到的好处,那么认为这样的系统是安全 的。 5. 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能保证7*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的稳定性也是由几个方面因素组成:应用服务器、流程服务器、数据库。 应用服务器稳定是指长时间运行不会出现响应缓慢或当机的情况,这由几个方面保 证:第一是程序代码质量没有问题,不会出现内存泄漏、内存溢出等。另一方面是指应用的访问连接数不会超过阀值。 流程服务器的稳定是指流程在长时间运行或大并发量访问时不会出现响应缓慢或 服务器当机等故障。 数据库稳定是指数据对于前端应用的访问能及时响应,不会因为数据量的增长而出 现响应缓慢。 6. 健壮性 健壮性是指在异常情况下,当系统或其组成部分遇到非法输入数据、相关软件或硬件组 成部分的缺陷或异常的操作情况时,能继续正确运行功能的程度。比如当数据库连接池满时 能自动释放无用的连接,比如当某一个SERVER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SERVER , 比如当一个数据库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台备用的数据库等。 有两层含义: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健壮的软件可以从发生问题的环境中完好的恢复并且可容忍用户的错误。 7. 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反映软件适应“变化”的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变化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需求变更,设计变化,算法改进,新技术引进,程序变化等,所以可扩展性需要多加考虑。网

软件质量特性

ISO/IEC9126的软件质量模型包括6个质量特性和21个质量子特性。 (1)功能性(Functionality) 功能性是指与软件所具有的各项功能及其规定性质有关的一组属性,包括: ■适合性(Suitability):与规定任务能否提供一组功能以及这组功能的适合程度有关的软件属性。适合程度的例子是面向任务系统中由 子功能构成功能是否合适、表容量是否合适等。 ■准确性(Accuracy):与能否得到正确或相符的结果或效果有关的软件属性。此属性包括计算值所需的准确程度。 ■互操作性(互用性,Interoperability):与同其他指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为避免可能与易替换性的含义相混淆,此 处用互操作性(互用性)而不用兼容性。 ■依从性(Compliance):使软件遵循有关的标准、约定、法规及类似规定的软件属性。 ■安全性(Security):与防止对程序及数据的非授权的故意或意外访问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2)可靠性(Reliability) 可靠性是指在规定运行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周期内,与软件维护其性能级别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可靠性反映的是软件中存在的需求错 误、设计错误和实现错误,而造成的失效情况。包括: ■成熟性(Maturity):与由软件故障引起失效的频度有关的软件属性。 ■容错性(Fault tolerance):与在软件故障或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指定的性能水平包 括失效防护能力。 ■可恢复性(Recoverability):与在失效发生后,重建其性能水平并恢复直接受影响数据的能力以及为达此目的所需的时间和努力有关的 软件属性。 (3)可用性(Usability) 可用性是指根据规定用户或隐含用户的评估所作出的关于与使用软件所需要的努力程度有关的一组属性。包括:■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与用户为认识逻辑概念及其应用范围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易学性(Learnability):与用户为学习软件应用(例如运行控制、输入、输出)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可操作性(Operability):与用户为操作和运行控制所花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4)效率(Efficiency) 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与软件性能级别和所使用资源总量之间的关系有关的一组属性。包括: ■时间特性(Time behaviour):与软件执行其功能时响应和处理时间以及吞吐量有关的软件属性。 ■资源特性(Resource behaviour):与在软件执行其功能时所使用的资源数量及其使用时间有关的软件属性。(5)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可维护性是指与对软件进行修改的难易程度有关的一组属性。包括: ■可分析性(Analysability):与为诊断缺陷或失效原因及为判定待修改的部分所需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可改变性(Changeability):与进行修改、排除错误或适应环境变化所需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稳定性(Stability):与修改所造成的未预料结果的风险有关的软件属性。 ■可测试性(Testability):与确认已修改软件所需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此子特性的涵义可能会被研究中的修改加以改变。 (6)可移植性(Portability) 可移植性是指与一个软件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运行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包括: ■适应性(Adaptability):与软件无需采用有别于为该软件准备的活动或手段就可能适应不同的规定环境有关的软件属性。 ■可安装性(Installability):与在指定环境下安装软件所需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遵循性(一致性,Conformance):使软件遵循与可移植性有关的标准或约定的软件属性。 ■可替换性(Replaceability):与软件在该软件环境中用来替代指定的其他软件的机会和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为避免可能与互操作性 (互用性)的含义相混淆,此处用易替换性而不用兼容性。特定软件的易替换性并不隐含此软件可由所考虑的软件所替代。易替换性可 能包含易安装性和适应性这两个属性。由于此概念的重要性,它已被采用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规定

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规定 1. 目的 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是实行工艺质量控制点的依据之一,是执行产 品标准,传递设计者意图、实出重点,使工作重点更为合理,从而有效地保证 产品质量。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原则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 产品设计、制造、装配和安装及相应质量控制。 3. 术语 3.1 质量 按GB6583.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1.1条的规定。3.2 质量特性 在产品过程或服务的总体中,区分各个体之间质量差别的性质、性能和特 点。 3.3 质量特性分级

按产品质量特性对其适用性影响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相应明确要求,突出重 点来保证质量的一种方法。 3.4 控制点 为了保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在产品制造过 程中需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件或薄弱环节。 4. 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标记 按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标记的规定为关键、重要和一般三级(见表一) 表一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的标记 5. 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原则及处理方法 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原则及处理方法,(详见表二) 表二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原则及处理方法

注:对未列入以上原则的其它质量特性有缺陷,但不会影响其它零件的特性则不设标记,处理方法同一般分级的处理方法。 6. 产品质量特性分级范围 6.1 产品标准、产品图样、技术文件中的技术要求。 6.2 反映产品特性的主要零部件的几何精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 度)。 7. 实例 7.1 铝合金门窗的关键项目与重要项目 7.1.1 关键项目 铝合金型材;抗风压变形性能;雨水渗漏性能;空气渗透性能;保温性能。 7.1.2 重要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