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 第3单元综合实力评价 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97.50 KB
- 文档页数:4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5.3.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清楚地表述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养成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 1.列竖式计算423 844 2.王鹏很喜欢晨跑,他计划 4 周跑步 22.4 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列式是()。
二、自主探究 1.仔细观察 22.44 这个除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的不同是:()。
2.根据整数除法的算法用竖式计算:3.试一试:(列竖式计算)25.2 6 34.515 。
4. 22.44=5.6,用 4 除 22,商 5 以后,余数是2,化为( )个十分之一,与十分位上的 4合起来是 24 个十分之一。
4 除 24 个十分之一,商是 6 个十分之一,所以 6应该写在商的( )位上。
1 / 16小数除以整数,要按照()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 )。
三、课堂达标三、课堂达标 1.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43.5 29 28.6 11 67.5 15 2. 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商店便宜。
【学习评价】自评师评 5.3.2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 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 0 占位;理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 0 继续除。
2.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 9.87= 16.812=二、自主探究(一)探究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需要添 0 继续除。
1.出示课本 25 页的例2. 王鹏的爷爷计划 16 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列式是()。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最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www.5yk 6.3.1倒数的认识班级姓名【学习目标】.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2.培养自我举例、观察、比较、抽象、与概括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文字颠倒游戏:人小——小人,学科——科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红是小兰的同桌——小兰是小红的同桌还可以理解为:小红和小兰互为同桌。
2.数字游戏:老师说38,学生说83。
说54---45,710---107,35---53,…像这样38和83两个数就互为倒数。
二、自主探究(一)倒数的意义。
.先计算,再观察,并说说每组数中的分子、分母有什么特点?每组数中的两个数的乘积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试着向同桌说一说吧!38×83=()715×157=()5×15=()12×12=()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引导规范,加深理解。
因为38×83=1,我们就说38是83倒数,83是38的倒数,38和83互为倒数小结: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二)运用概念,探讨方法。
.出示例1。
方法:(1)找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
例:(2)找整数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例:想一想:1的倒数是多少?0有没有倒数?和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三、课堂达标.我会填。
(1)的倒数是(),9与()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没有倒数。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38+58=1,所以38的倒数是58。
()(2)因为47×74=1,所以47是倒数。
()(3)9的倒数是91。
()(4)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3.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340.72.652100218四、拓展练习.列式计算。
《1~5的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难点:1~5的基数意义。
导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
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二、导学(一)、教学1~5的认识: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
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7、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二)、教学数序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5、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三)、教学书写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3)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
(同上)4、教学4、5的写法。
(同上)三、导疑导疏练习p16做一做练习三1、2、4、5四、导评联系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册实用资料5.3.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清楚地表述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养成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列竖式计算42÷3 84÷42.王鹏很喜欢晨跑,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列式是( )。
二、自主探究1.仔细观察22.4÷4这个除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的不同是: ( )。
2.根据整数除法的算法用竖式计算:3.试一试:(列竖式计算)25.2 ÷ 6 34.5÷15。
4.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 )个十分之一,与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
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 “6”应该写在商的( )位上。
小数除以整数,要按照( )去除,三、课堂达标1.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43.5 ÷ 29 28.6 ÷11 67.5 ÷152.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商店便宜。
【学习评价】自评师评5.3.2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理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2.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9.8÷7= 16.8÷12=二、自主探究(一)探究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需要添0继续除。
1.出示课本25页的例2.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列式是()。
2.根据整数除法的算法用竖式计算:当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应该在余数的后面()。
2.列竖式计算。
86÷16 72÷15 45÷36三、课堂达标1.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在()里画“√”。
前言:
该导学案(导学单)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单)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导学案)
第 3单元分数除法
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分数四则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运算。
【导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下面的计算题。
(1)(9+11)×6 (2)75+20÷5
(3)100-10×4 (4)80÷(60-40)
教师:学生计算前提问,上面的每道题含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哪一步?
教师:指名四人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回答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二、自主探究(一)
1.出示例3。
(1)让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第__5_册第__3_单元教学设计主备者修改者讨论时间课题四边形的认识共 6课时本课为第1 课时学习目标1、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能分析图形之间的联系3、认识四边形的的名称学习重点会辨认四边形学习难点会进行四边形分类,找到四边形之间的特点和联系学习准备自学导航知识线组织线二次修改一、自主学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错误!错误!错误!○14错误!错误!1、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序号填在横线上:2、观察一下:找出来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二、快乐课堂:1、小组汇报:四边形有哪些?2、判断:下面这个图形是四边形吗?为什么?3、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一、认识四边形1、课前完成2、小组内自行交流二、感知四边形的特征1、直接揭题2、小组汇报3、师问:12号、14号、 15 号、16号为什么不是四边形?说说你的理由。
(进一步完善四边形的概念)四个角四条直的边封闭的平面图形4、判断四边形5、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师播放课件欣赏)知识线组织线二次修改1234567第__5_册第__3_单元教学设计主备者修改者讨论时间第__5_册第__3_单元教学设计主备者修改者讨论时间二、快乐课堂1、什么叫周长?三、拓展冲浪1、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2、李大爷想给菜地(如下图)围一道竹篱笆,请你帮他算算需要准备多少米长的竹篱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__5_册第__3_单元教学设计主备者修改者讨论时间知识线组织线二次修改4、还有不同的方法吗?5、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三、课堂练习⑴书44页第1、2题先量一量再计算。
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
花边长多少分米?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⑷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三拓展冲浪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必修)十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导学案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2及练习六相关的练习。
(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习目标】:
1、理解(A级)-----理解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掌握(B级)------应用正方体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
题。
3、运用(C级)------正确运用正方体的计算方法计算解决生活中的一
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解决生活中有关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导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导学1: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P24页例2)
(1)要求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实际是求什
么?
(2)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征?
(3)怎么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小结:1、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2、在计算正方体表面积时要注意:
3、对应练习
(1)课本26页的第8题
(2)课本26页第9题
二、课堂检测。
一.判断:下面各种计算应该考虑几个面
①制作一个无盖的铁皮水桶()
②粉刷教室四面墙壁和顶棚()
③给长方体罐头盒的4壁贴上一圈商标纸()
④给会客厅的大立柱刷油漆()
⑤给水池抹水泥()二、用一根长72cm的铁丝做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框架,然后在它的表面糊纸,至少要用多少纸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推导出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并且能正确地运用,但遇到转弯的题目中下生有一定的难度。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3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1.因数与倍数…………………………………………………………7 2.2、5、3的倍数的特征……………………………………………11 3.质数和合数 ………………………………………………………15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9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3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7 整理与复习……………………………………………………………39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41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9 3.分数的基本性质……………………………………………………53 4.约分…………………………………………………………………55 5.通分…………………………………………………………………63 整理与复习……………………………………………………………73 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图形的运动(三) …………………………………………………77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83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87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91 综合应用 打电话…………………………………………………………………97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折
线统计图………………………………………………………………99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 ……………………………………………………………103 导学案的的设计与使用说明 一、本导学案设计思路:设计“课前预习、设疑导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拓展提升(延伸)、归纳总结、达标检测、课后反思”等环节。 二、在使用导学案时,建议教师根据个人需要对导学案每个环节的设计情况进行删减或者增加,使之更能适用于自己。 三、使用中按以下方法操作: 1、课前:教师务必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下节课学习内容;学生课前独立完成预习任务。 2、课中:(1)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导入新课方法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2)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检测(结合本节课导学内容,有必要检测的可进行检测);(3)发挥好学习小组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进行组内、班级展示交流;(4)根据需要安排拓展提升(延伸)内容;(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6)学生完成达标检测,教师课堂上抽批小组长的达标检测,了解掌握学习效果,然后小组长检查组内达标检测完成效果;(7)少留或者不留课后作业。 3、课后:课后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学生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等。 (仅供参考) 2015年2月
第3单元综合实力评价
一、直接写出得数。
35÷3= 37×2= 1
2
÷3=
3÷13=
13×12= 34-12= 10×4
5
=
13+1
6
=
910÷35= 415÷45= 920÷3
4
=
8
25
÷25=
二、填空。
1、40的58是( )。 2、一个数的58是25,这个数是
( )。
3、45分=( )时 20分=( )时
60千克=( )吨 32分=( )元
4、一批货物的23是180吨,这批货物有( )吨。
5、已知a×34=45×b=c×56,并且a、b、c都不等于0.那么,a、b、c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6、有2吨货物,甲车每次运12,乙车每次运12吨。若单独运完这些
货物,甲车需运( )次,乙车需运( )次。
7、小红走56千米要用43小时,她平均每小时走( )千米,她
每走1千米要( )小时。
三、计算下面各题。
45÷[8×(12-25)] [1-(14+38)]÷1
4
四、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5-14)×53 (78+1316)÷1316 67×111-17÷11
五、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电扇厂原计划生产电扇100万台,现在生产了120万台,增产了
几分之几?
列式是( )。
A.120÷100-1 B.1-100÷12 C.(120-100) ÷120 D.(120-100)
÷100
2、一根绳子长4米,比另一根短14米,另一根绳子长( )。
A.154米 B.174米 C.3米
D.165米
六、解方程。
910x-2=35 x÷25=38 25+35x=1825 34x-1
3
x=10
七、解决实际问题。
1、一根电线杆全长的27是2米,这根电线杆全长多少米?露出地面
的部分占全长的57,露出地面的部分是几米?
2、某乡去年绿色蔬菜的总产量比今年少111,去年比今年少110吨,
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吨?
3、学校新购进了一些球,新购进的足球占购球总数的35,新购进的
足球有60个,学校新购进了多少个球?(用算术和方程两种方法解
答)
4、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要12天完成,乙、丙两队合作需要
15天完成,甲丙两队合作需要20天完成。如果由甲、乙、丙三队合
作需要几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