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习体验评价卷(一)
- 格式:ppt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4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及答案B卷1. 评价主要包括( )1课堂评价2作业评价3单元与期末评价4教师评价.A.123(正确答案)B.234C.134D.1242.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段目标中“能利用数字设备,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将记录结果分类.保存,需要时进行提取。
能创建简单的数字作品。
”是第( )学段的目标。
A.一(1-2年级)(正确答案)B.二(3-4年级)C.三(5-6年级)D.四(7-9年级)3. 位图与矢量图相比,正确的结论是( )。
A.在缩放时,矢量图.位图都不会失真B.在缩放时,矢量图.位图都会失真C.位图占用存储空间较小D.矢量图占用存储空间较小(正确答案)4.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 )。
A.综合性B.政治性C.思想性(正确答案)D.创新性5. 评价主要包括( )1课堂评价2作业评价3单元与期末评价4教师评价.A.123(正确答案)B.234C.134D.1246.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A.自主可控意识(正确答案)B.学习能力C.知识水平D.自控能力。
7. 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正确答案)D.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8. 通过在线学习的活动,学生能体验在线进行( ).信息整合.信息加工的过程,体验线上线下学习的不同方式,初步总结自己在线学习经验,并能与同伴分享在线学习体会。
A.信息搜索(正确答案)B.信息传递C.信息删减D.信息发布9.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育人为本b 注重迭代更新c责任主体。
A.abB.acC.abc(正确答案)D.bc10. 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的省级考试(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素质评价测试卷(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襄.陵(xiānɡ) 陟倚绝(yǎn) 五色交辉B.属.引(zhǔ) 飞漱素湍.(tuān) 沉鳞竟跃C.猿.鸣(yuán) 御风鹦.鹉(yīnɡ) 重岩叠嶂D.缥.碧(piǎo) 长啸燕.然(yàn) 疏条交映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清荣.峻茂(茂盛) 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走) 长歌..怀采薇(大声喊)C.鸢飞戾.天(至、到达) 浅草才.能没马蹄(刚刚可以)D.一百许.里(表示约数) 单车欲问.边(慰问)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沿溯阻绝.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C.春冬之.时欲界之.仙都D.负势竞上.横柯上.蔽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D.窥谷忘反5.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黄鹤楼》——崔颢———唐代B.《与朱元思书》——吴均——唐代C.《水经注》——郦道元——北魏D.《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6.根据提示,填写空缺部分。
(8分)(1)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2)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 ? ”(《黄鹤楼》) 7.(广安中考)综合性学习。
(7分)材料一今年“五一”假期,八方游客畅游广安山水,领略广安魅力。
红色旅游景区小平故里景区接待游客4.4万人次,华蓥山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8万人次。
材料二今年4月30日,在广安华蓥市双河街道的高顶山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施工现场,200余名工人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施工。
检测内容:第二、三单元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阔绰.(chuò)坍.(dān)塌战战兢.(jīng)兢B.颓.(tuí)唐顷.(qǐng)刻不屑.(xiè)置辩C.哽咽.(yè) 脖颈.(jǐng) 随声附和.(hè)D.荣膺.(yīng) 戏谑.(nuè) 断壁残垣.(yuán)【解析】A.“坍”应读“tān”;C.“颈”应读“gěng”;D.“谑”应读“xuè”。
2.(原创)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见证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成长发展。
远古时代,先民就已在这里__①__延生息;新石器时代,这里的部族聚落已星罗__②__布;河图洛书在这里出现,丝路古道与隋唐大运河在这里交汇……上下五千年,多少血泪汗水,多少兴衰成败,都清清楚楚地写在这片饱经__③__桑的土地上。
A.①绵②旗③沧B.①绵②棋③沧C.①棉②棋③苍D.①棉②旗③苍3.诗文默写。
(8分)(1)醉里挑灯看剑,__梦回吹角连营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__此去泉台招旧部__,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3)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忠君报国的思想情怀。
李贺的忠君是“__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__”(《雁门太守行》);辛弃疾则用“__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来实现报国得名的双重理想;文天祥“__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__”(《过零丁洋》)更是这种高尚情操的悲壮体现。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 分)(1)《水浒传》被称为“悲剧英雄传”。
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3单元角的度量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第4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1.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记作()。
2.天天说他用一个2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结果变成了60°。
他说的()(填“对”或“不对”),理由是()。
3.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从12:00到12:20,分针转了()°。
4.【新考法】如图,线段表示0°到360°。
(1)请在线段上用点C 标出直角,用点D 标出平角。
(2)点A表示()角,点B表示()角。
你的判断依据是。
5.下面用三角尺拼出的角各是多少度?6.【新情境】“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可以搜索、接收宇宙中的信号。
宇宙中的天体发射出的信号可以近似看成()线,它和()一样可无限延伸。
7.队列练习时,原地向左或向右转,转过一个()角;向后转,转过一个()角;连续向后转,转两次转过一个()角。
(填“锐”“直”“钝”“平”或“周”)8.在145°、92°、90°、82°、158°、360°这些角中,锐角有(),直角是(),钝角有(),周角是()。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1.【跨学科】“有始有终”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有头有尾、不半途而废,在数学上可以用这个词表示我们本单元所学的()的特征。
A.射线B.直线C.线段2.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
A.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钝角B.可能是直角C.一定是钝角3.用一个部分损坏了的量角器量一个角,如图所示,这个角的度数是()。
A.50°B.60°C.70°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梦梦画了一条6 cm长的射线B.大于90°的角一定是钝角C.钟面上8时整,分针和时针组成的角是钝角5.妈妈在如图所示的时间开始烧水,并告诉华华:“分针转过60°时提醒我一下。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1部分识字与写字(28 分)1. [新材料] 看拼音,写词语。
(5 分)“神舟十五号”升空了,它飞往了shén mì( )的太空,此次它要克服各种yīn sù( ),在轨驻留六个月。
大量的lǐlùn ( )和经验表明,在不分zhòu yè( )的太空里长期驻留对航天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航天员可进行shìdàng ( )的娱乐活动调节心理。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豁.开(huō) 俨.然(yǎn) 一哄.而散(hòng)B. 挨.揍(āi) 卡.住(qiǎ) 弄巧成拙.(zhuó)C. 辐.射(fú) 分析.(xì) 叱咤.风云(chà)D. 倾.角(qǐng) 裂.缝(liè) 虎视眈.眈(dān)3.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 模.样模.型模.仿B. 提供.供.给供.奉C. 正.月正.在正.常D. 压.力打压.气压.4. 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圈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中。
(4 分)(1)疙瘩颓然攒动疲卷( )(2)橡皮氧气拍摄大步留星( )(3)抽屉起源干躁冰棍( )(4)跺脚班点磁场暴露( )5.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11 分)这次艺术展的作品真是丰富多彩。
典典对数码摄影比较( ),他拍摄的一个个( )的瞬间揭.示了北京的发展与变迁;同同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她做的浮雕画( )极了;全班同学还( )设计了新年邮票,那( )的图案让人越看越喜欢……(1)请用“精”字组成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注意不要重复。
(5 分)(2)“揭”字的第十笔是( ),“雕”字的第十四笔是( )。
(2 分)(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揭”与语段中加点的“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第五单元学习体验评价卷(一)姓名 成绩一、填空题。
1.下列各组直线,互相平行的用“∥”表示,互相垂直的用“⊥”表示。
2. 一块长方形黑板,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
3.如图1,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 )。
4.如图2,线段 ( )和( )互相平行,线段( )和( )、( )和( )互相垂直。
5.如图3,将直线外的一点P 分别和直线上的五个点A 、B 、C 、D 、E 连接起来,所得的五条线段中,线段( )最短。
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
6.如图4,平行四边形中,10厘米的底所对应的高是( )厘米。
7.在图5中,有( )组平行线;在图6中有( )组垂线。
8.平行四边形:( )),等腰梯形:( )。
二、选择题。
1.如右图,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重叠的部分是( )。
A .正方形B .长方形C .平行四边形D .梯形图5 图6 图4 12cm10cm8cm⑤ 图1 图2 图3bab a2.下面的图形中,没有对称轴的图形是( )。
A.3.如图,在桌面上先摆小棒a 和b ,使a ⊥b;再摆一根小棒c ,使c ∥a a ,那么小棒c 和小棒b 的位置关系是( )。
A .互相垂直 B .互相平行 C .相交但不垂直 D .无法确定4.用3厘米、3厘米、5厘米、5厘米四根小棒,可以搭出( )种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A . 1B . 2C .3D .无数 5.右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A .1 B .2 C .3 D .4 6.下面各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直线外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能画出无数条。
B .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C .有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D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三、实践操作题。
1,过点A 画直线b 的平行线。
2.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并画出它们各自的高。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生字?A. 山B. 水C. 火D. 土2. 下面哪个词语表示“很多”的意思?A. 许多B.很少C. 大量D. 少量3.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下列哪个故事是关于动物的?A. 狐狸和葡萄B. 乌鸦和狐狸C. 狼和小羊D. 以上都是4. 下列哪个句子是“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例句?A. 太阳出来了。
B. 小鸟在唱歌。
C. 小狗在睡觉。
D. 小猫在捉老鼠。
5.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什么?A. 自然B. 动物C. 人物D. 情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故事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
()2. 在“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描述动物的外貌和习性。
()3.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生字都是常用的汉字。
()4.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
()5.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词语都是生活中常用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主题是______。
2. 在“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描述______。
3.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故事都是关于______的。
4.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生字都是______的汉字。
5.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词语都是______中常用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主题。
2. 请列举出“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三个生字。
3. 请简要描述一下“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一个故事。
4. 请列举出“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三个常用词语。
5. 请简要介绍一下“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一个例句。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中的生字组成一个句子。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试题可以帮助考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那么关于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我准备的一些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仅供参考。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一、填空题(24分)1.在计算7.28÷0.14时,应将其看作( )÷( )来计算,结果得( )。
2.两个因数的积是8.4,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6,另一个因数是( )。
3.1.12323…是一个( )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
4.在圆圈里填上“”、“”或“=”。
3.5÷0.9 3.55.3÷5.3 14.6÷0.02 4.6÷0.23.6÷1.2 3.66.56÷4.2 6.563.2÷0.1 3.2×105.36分=( )时 560千克=( )吨6.根据114×56=6384,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63.84÷0.56=( ) 6.384÷5.6= ( )7.在8.1313,8.242424……,3.1444……,3.1235……中,有限小数是( ); 无限小数的有( );循环小数有( )。
8.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4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平均每行驶1千米需要( )小时。
9.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是6.53,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他们相差( )。
二、判断题(6分)1.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数。
( )2.5.095精确到0.01是5.1。
( )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 )4.2.8÷0.9的商是3,余数是1。
( )5.求商的近似值的时候,一般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 )6.求商的近似值一般用“四舍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