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黑星病菌出现了抗药性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2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作者:张沛强薛永发蒲利萍来源:《果农之友》2019年第05期苹果黑星病属省级检疫病害,主要危害苹果叶片、果实、花器及嫩梢。
2018年,在渭北西部部分苹果产区苹果黑星病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因此,各地应高度重视,认真防治,防止大面积发生危害。
1 发生特点1.1 发病时间长据多年观察,此病发生危害一般在7、8月雨季之后,枝条中下部成熟叶片上出现黑褐色霉斑,枝条中上部嫩叶及果实上病斑较少。
而2018年,此病在落花后,就侵染嫩叶,5月中下旬幼叶出现病斑,6月上旬幼果出现病斑,发病期较历年提前1、2个月时间;而且一直危害到9、10月份果实采收,发病持续时间长。
1.2 危害程度较重此病在2018年发生危害严重。
一是发病区域性强。
多集中在某个果园或某个区域发生危害,而其他果园或区域又相对较轻。
二是抗病力差的品种和幼树易发生。
该病多发生在10年生以下的幼龄苹果园,老龄果园相对较少。
不同品种抗病力不同,富士系的长富2号、玉华早富、短枝富士及粉红女士等品种易感病,乔纳金、嘎拉等品种抗病性中等,澳洲青苹、密脆等品种抗病力较强。
三是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及叶柄、花器,果树其他器官不发生病害。
叶片上发病初期出现淡白色小圆形或不规则病斑,每叶少则1、2个,多则10多个,之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出现黑绿色霉层(图1);发病重的果园,6月初开始大量落叶,短期内造成枝条中基部光秃。
危害果实先危害幼果,每果病斑几个至十几个不等,初期淡黄绿色,圆形或椭圆形,渐变黑褐色霉层;随果实膨大病斑扩大,有的连成1~2厘米的大斑,发病后期,病斑凹陷、硬化,部分龟裂、畸形,造成果实小,失去商品性(图2)。
1.3 造成损失较大由于2018年苹果黑星病发生地域性强,发病区域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较大。
一是当年减收。
通过调查,受害果实商品率下降,重者失去商品性,轻微果园减收30%以上,严重果园减收70%以上。
二是来年减收。
受害叶片,轻者造成叶功能下降,成花质量较差,影响第二年结果;重者造成早期落叶,当年成花量减少,第二年结果量不足。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苹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苹果黑星菌。
近年来,由于苹果管理粗放,苹果黑星病在我县的发生日趋严重,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后很难控制,苹果叶和果实上带菌率达70%~80%,以富士品种易感病。
苹果黑星病严重影响苹果品质、产量和贮藏,商品果比例降低,从而影响我县苹果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
1症状苹果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上发生病斑初为淡黄色的圆形或放射状,后渐变为黑褐色,叶片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病斑直径在3~6mm,发病后期严重的多数病斑连在一起,病部干枯破裂,叶片小而厚,呈卷曲状。
果实发病,幼果和成熟果都可受侵害,病斑初为淡黄绿色,圆形,后期褐色或黑色,表面有绒状霉层,病斑凹陷,硬化龟裂。
2发病规律苹果黑星病发生与气候、品种有关,我县气候春温回升不稳,7月份是雨水集中时期,利于苹果黑星病菌的发生。
苹果黑星病菌以菌丝体在苹果树的溃疡枝及苹果残体中越冬,开春黑星病菌随着气流和雨水传播,感染时间主要在花蕾开放和花瓣脱落期。
3防治措施3.1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苗木运到非疫区。
3.2春季合理修剪果树,避免果树呈“扫把”状。
秋季果实采收后,及时清园,把残叶及剪掉枝条清扫干净,烧毁,可大量消灭菌源。
3.3果树密植园和老果园要进行疏树,加大通风透光作用。
3.4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叶面肥及微量元素等,增强树势。
3.5药剂防治早期喷波尔多液或大清园农药,开花前和开花后喷施10%世高10g/亩,或大生M-45用量5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80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3%好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并配施叶面肥和微量元素,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可有效防治苹果黑星病的发生。
2023-11-05CATALOGUE目录•苹果树黑星病的发生•苹果树黑星病的传播途径•苹果树黑星病的防治方法•苹果树黑星病的防治实践•苹果树黑星病的防治案例分析•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01苹果树黑星病的发生叶片上产生圆形或放射状病斑,沿叶脉两侧出现黑色病斑,严重时叶片枯死。
叶片受害枝条受害果实受害枝条上产生黑色病斑,沿枝条向下扩展,病斑稍凹陷,严重时造成枝条枯死。
果实上产生黑色病斑,凹陷,严重时引起果实开裂。
03症状识别0201苹果树黑星病的病原菌是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
病原菌病原菌种类苹果黑星菌是一种真菌,具有细长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椭圆形或棍棒形,具有1-5个分隔。
病原菌形态特征苹果黑星菌在病残体、僵果、落叶等组织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发病条件苹果树黑星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多雨年份、低洼地、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发病。
发生规律传播途径苹果黑星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
侵染循环苹果黑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僵果、落叶等组织上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引起初次侵染。
在适宜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02苹果树黑星病的传播途径风传播苹果树黑星病病菌可以通过风传播到其他健康的苹果树上,特别是当有气流运动时,病菌可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雨传播在雨季,病菌可以通过雨水冲刷到地面,然后通过水流传播到其他苹果树上。
风雨传播苹果树黑星病病菌可以通过一些昆虫进行传播,如蚜虫、介壳虫等。
昆虫种类这些昆虫在吸取苹果树汁液时,可以将病菌传播到健康的苹果树上。
传播方式昆虫传播水质污染如果用于灌溉的水受到污染,含有苹果树黑星病病菌,那么这些病菌可以通过灌溉水传播到其他苹果树上。
水流速度水流速度也会影响传播效果,较快的速度会导致病菌传播更远。
灌溉水传播03苹果树黑星病的防治方法通过修剪树枝,去除病枝和弱枝,提高树体通透性,减少病害发生。
【苹果病虫害防治】苹果黑星病怎么防治?附图片
苹果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危害苹果果实和叶片,以下耕种帮就介绍苹果黑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网友们参考。
一、苹果黑星病症状及危害1、叶片:苹果叶片染黑星病后,叶片两面出现病斑,初为淡褐色,表面产生绒状黑色霉层,后期病斑向上凸起,中央变为黑褐色,导致叶片扭曲畸形,甚至早期落叶。
2、果实:苹果果实染病初期为黄绿色,渐变为黑褐色,近圆形,表面有灰黑色霉层,随果实生长膨大,病斑逐渐凹陷,硬化,严重时产生龟裂,病果变为凹凸不平的畸形果。
二、苹果黑星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黑星病病菌主要在枝条溃疡斑或芽鳞内越冬,在翌年遇雨后产生孢子开始释放,夏季多雨时释放最多,借风雨传至果树叶面,侵入组织,在花蕾开放与花瓣脱落期最易受侵染,病菌可不断侵染,早春多雨气温低发病早,病重。
在夏季阴雨连续,地势低洼,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果园最容易发病。
如黄太平、国光、富士、嘎拉、元帅易感病,祝光、金帅、黄魁、秦冠、藤牧一号、红星较抗病。
三、苹果黑星病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严禁从病区引进苗木、接穗。
3、在冬季结合修剪,将病枝、病叶、落果清理出果园处理。
4、在苹果树发芽前地面喷洒0.5%二硝基邻甲酚钠,休眠期对树冠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
5、在雨季可用40%福星乳油100倍,50%扑海因100~1500倍液,80%大生M-45 800倍液每次相隔15~20天,
70%甲托超微效可湿粉剂100倍液,64%杀毒矾400~6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等喷洒防治。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耕种帮感谢您的支持。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摘要】引言: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病原特性、发病条件以及防治技术。
正文: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苹果黑星病主要发生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常在夏季或秋季发病,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储存期。
病原特性:苹果黑星病的病原菌为黑星病菌,主要侵染苹果叶片、果实和枝干,引起病斑黄褐色,并产生黑色细胞孢子。
发病条件:苹果黑星病在潮湿温暖、气温介于20-25摄氏度时最为适宜发生,且多发生在树冠内湿润通风不良的环境。
防治技术:针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治,可采取合理的病害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清除病源、适时喷洒防治药剂以及加强树叶落叶后的清理和烧毁工作等。
结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只有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才能有效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苹果黑星病、发生特点、病原特性、发病条件、防治技术、总结1. 引言1.1 概述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会给苹果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该病害主要通过真菌感染苹果树叶片、果实和幼苗,从而导致果实腐烂、掉落和形成黑色斑点。
为了有效控制黑星病,农民需要了解其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主要表现在病原特性、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等方面。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农民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科学的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和果园生态,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2. 正文2.1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其发生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原特性:苹果黑星病的病原菌为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主要通过孢子在空气中传播,易在温湿环境下迅速繁殖。
病原菌在苹果树上越冬,春季随着温度升高开始活动,引发病害发生。
2. 发病条件:苹果黑星病主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易发生,特别是在春季和初夏,气温适宜且湿度较高时,病害的发生率较高。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5期植物保护学摘要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 (Cooke )Wint )是新疆伊犁垦区苹果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面积大、防治难度大,近年来不断扩展与蔓延,严重威胁伊犁垦区苹果产业发展。
本文介绍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发生危害情况、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伊犁垦区苹果产业发展及黑星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黑星病;发生情况;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新疆伊犁垦区中图分类号S436.611.1+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5-0110-02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徐阳1陈雪冬2宋义前1赵贺新1唐永清1王朴1*(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伊宁8350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1团林业站)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 (Cooke )Wint.)又称疮痂病或黑点病,是世界各国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它是由Venturia jnaequalis 引起的真菌性病害[1-3],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造成叶片早期脱落、树势衰弱,受害果实开裂畸形、果肉木质化,失去商品价值。
伊犁垦区是新疆苹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伊犁地区特色林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
苹果作为伊犁垦区重要的林果业支柱产业,截至2017年栽培面积达7.23万hm 2以上。
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苹果黑星病也不断发展和蔓延,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导致产量降低、果品质量变差,对苹果产业发展存在潜在威胁。
经过对苹果黑星病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苹果黑星病在伊犁垦区的发生特点、危害规律及最佳防治时期。
苹果黑星病在花期低温多雨天气、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等条件下发病较重。
前期先危害叶、花及幼嫩枝条,后期侵染果实,造成果面产生黑色病斑、果实木质化而失去商品性。
现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情况、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新疆伊犁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其垦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宜苹果生长。
随着苹果种植规模的扩大,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给果农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于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原因苹果黑星病是由黑星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其主要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条件:新疆伊犁地区春季多雨,湿度大,有利于黑星病菌的生长繁殖。
2. 栽培管理不善:一些果农在栽培管理中往往出现疏于管理、施肥不当、排水不畅等现象,使得果树的养分供应不足,抵抗力下降,易患黑星病。
3. 病害传播:病害的传播途径多样,一般为风雨、昆虫等自然因素传播,果农施肥、修剪等活动也会导致病害传播。
二、苹果黑星病的危害苹果黑星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果实受害:黑星病主要侵染叶片和果实,引起果实畸形、裂果、变质等现象,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2. 减产: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会导致果树叶片凋落,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3. 传播其他病害:苹果黑星病一旦发生,易引起其他真菌性病害的侵染,加重果树的病害危害。
三、苹果黑星病的综合防治为了有效控制苹果黑星病的发生,果农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病害预防、防治技术和药剂防治。
1. 病害预防(1)选择抗病品种:果农在进行苹果栽培时,应选择抗病优良品种,如富士苹果、红星苹果等。
(2)加强田间管理:果农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修剪松弛的树冠,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有利于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3)合理施肥:定期施肥,保证果树的养分供应,增强其免疫力,减少病害发生。
2. 防治技术(1)果园消毒:果园开展冬季清园工作,对果树和果园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杀灭病原菌,减少病害的滋生条件。
(2)合理浇水:要合理控制浇水的时间和量,保持果园的通风透光性,减少湿度,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
“中医农业”投入品生物活力碘防治苹果黑星病效果试验作者:张会民王新郭东峰张宁来源:《西北园艺·果树》2023年第06期摘要基于苹果黑星病发生规律与特点,运用中医农业理念,遴选中医药肥生物活力碘,实施了生物活力碘单剂、生物活力碘与化学农药混配、常规化学药剂处理对苹果黑星病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活力碘对苹果黑星病有一定的防控作用,若混配化学治疗剂+保护剂(生物活力碘500倍液+40%氟硅唑6 000倍液+40%苯醚甲环唑 3 000倍液),防效更加明显,而且可以对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起到兼防兼治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黑星病发病早、周期长,建议做好病害发生前的预防和发病初期的治疗。
关键词苹果黑星病;生物活力碘;防治效果苹果黑星病又称苹果疮痂病,属陕西省植物病害检疫对象,可危害苹果叶片、果实、叶柄、花、芽及嫩枝等多个器官,尤其对叶片和果实危害较大,从落花后开始至苹果成熟期均可侵染发病,病菌主要靠风雨传播,开花前后是侵染高峰期。
叶片发病通常在5月中旬以后,6—7月份发病集中,进入发病高峰。
叶片受害,初期表现为淡黄绿色圆形或放射状病斑,后病斑渐变为褐色,最终变为黑色。
病情严重者,叶片扭曲或卷曲,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早期落叶。
果实受害,初期表现为淡黄绿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后病斑渐变为褐色或黑色,表面产生黑色绒状霉层。
随病果膨大,病斑逐渐凹陷、硬化、龟裂,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影响,苹果花期以后降雨量明显增大,阴雨低温时间长,果园湿度大,导致苹果黑星病大发生,尤其瑞雪、瑞香红、嘎拉、红富士发病率高。
为有效防控苹果黑星病发生蔓延,我们借助2022—2023年咸阳中医农业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支持,开展了中医农药生物活力碘单剂、生物活力碘与化学农药混配、常规化学农药3个处理对苹果黑星病进行了防控效果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陕西省淳化县城关镇柳沟村陕西淳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苹果生产基地,果园总面积60亩,矮化栽培模式,树龄 6~8年,主栽品种为瑞阳、瑞雪,参试品种为瑞雪,行株距3.5 m×1.2 m,果实全套袋,树下铺设黑色地布,行间种植黑麦草,果园管理精细,机械化水平较高。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新疆伊犁是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区之一,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使得伊犁的苹果品质优良。
随着苹果产量的增加,苹果黑星病在伊犁地区也开始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黑星病是一种常见的苹果病害,会导致果实变质、减产以及影响果实的品质。
本文将探讨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原因以及综合防治措施。
一、黑星病的发生原因1. 气候条件:黑星病在潮湿、多雨、气温适中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伊犁地区气候多变,春季多风雨,秋季多露水,这些条件都有利于黑星病的发生和传播。
2. 栽培管理不当:在伊犁地区,一些果农由于技术水平低,栽培管理不当,如施肥浇水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力等,都容易引发黑星病的发生。
3. 黑星病菌的存在:黑星病菌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一些果农在栽培中未能及时清理果园的秽土,容易成为黑星病菌的滋生地。
二、综合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品种:针对黑星病较严重的地区,果农应选择具有一定抗病性的苹果品种进行种植,如富士、黄元帅等。
2. 合理施肥:果农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保持果树的健康状态,提高树体的抗病性。
3. 加强田间管理:果农应加强对果园的管理,及时清理果园内的杂草和秽土,保持果树周围的清洁,减少黑星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4. 科学施药:果农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及时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控制黑星病的发生和传播。
5. 加强排水:果农应加强果园的排水系统建设,减少果园内的积水现象,降低黑星病的发生风险。
以上综合防治措施需要果农在平时的栽培管理中进行综合施行,如此才能有效地控制黑星病的发生和传播。
希望伊犁地区的果农能够重视黑星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对苹果病害的警惕性,保障伊犁地区苹果产业的稳定发展。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作为中国苹果主产区之一的新疆伊犁垦区,苹果种植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苹果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其中,黑星病是苹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黑星病的发生和危害,并提出针对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黑星病的发生和危害黑星病是由黑星果蝇传播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苹果、梨等果树上。
该病害在温度在15-30度之间,相对湿度在80%-90%的情况下易发生。
其病征为在果实表面形成灰黑色小点,后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点,斑点中心有小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表面出现灰色、黑色绒毛状物。
苹果果实因此变得腐烂,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黑星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损害果实:黑星病感染后,会在果实表面形成黑色斑点和细菌丝状物,导致果实的腐烂,损坏果实质量。
2.影响产量:受黑星病影响的果实数量较多,引起了苹果产量的下降。
3.感染度高:黑星病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很容易传染,且发病速度非常快,很难控制。
4.经济损失大:黑星病每年给果农带来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因此对其的防治尤为重要。
二、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针对黑星病的危害,定期检查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1.清除病残株和病果:在果园经营中要经常清除枯萎、病残、病果等,以减少病害的来源和扩散。
2.病虫害监测:通过悬挂黄色粘板和白色粘板等方法监测果园内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对策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3.合理施肥、调整作业时间:合理施肥可增加苹果的免疫力,调整作业时间可以避免果实在适合病菌繁殖的时期生长。
4.化学药剂防治:选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广谱、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如多菌灵、百菌清等。
但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
5.培育抗病品种:利用育种技术繁育出具有抗病性的苹果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防治的压力。
总之,若果农们想要有效控制黑星病的发生,必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伊犁垦区是中国苹果种植的重要区域之一,但是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以及管理不当等原因,苹果种植中常常发生黑星病。
黑星病是由黑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苹果果实和叶片,不仅降低了果实质量和产量,还会导致果树衰弱,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
因此,对于黑星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黑星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条件。
苹果黑星菌在潮湿和温暖的气候下生长繁殖,因此气候条件比较湿润的地区容易发生黑星病。
2. 果树品种。
不同品种的苹果对黑星菌的抵抗力不同,部分品种容易感染黑星病。
3. 管理不当。
果树的管理对于黑星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果树管理不当,比如不及时修剪、肥料施用过量等,就容易影响果树的抵抗力,加重黑星病的发生。
综合防治黑星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1. 做好果树生长环境管理。
要加强果树的修剪和肥料施用管理,保持果树的健康较强,提高果树的抵抗力。
2. 采用生物防治手段。
可以采用有益微生物来抑制黑星菌的繁殖,比如可以使用木霉菌、放线菌等来进行防治。
3. 手工清除感染病株。
对于已经感染了黑星病的病株需要及时清除并销毁,以防止病害扩散。
4.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药剂的使用需要谨慎,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使用,同时在选药、浓度、药量等方面也需要遵循科学原则。
5. 种植抗病苗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有许多抗病苗种可以选择,选择抗黑星病的苗种种植可以降低病害的风险。
在防治黑星病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注意综合防治,还需要加强病害监测和预测。
通过对病害的及时监测和预测,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病害的发生时间和规模,从而更好的制定防治策略。
总的来说,综合防治是黑星病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研究和掌握各种防治手法,细心实施,才能更有效地控制黑星病的发生和危害,促进伊犁垦区苹果产业的发展。
苹果黑星病摘要:苹果黑星病的病原菌是苹果黑星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苹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呈放射状,初期叶上生绿褐色霉层,稍后霉层渐变为褐色至黑色。
是世界性苹果病害,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国危害严重,中国的北方多省市都有此病害。
1基本信息中文学名:苹果黑星病拉丁学名:Venturia inaequalis(Cook)Wint.,(Spilocaea pomi Fr.)别称:疮痂病病原中文名:苹果黑星菌病害类型:真菌主要危害作物:苹果主要为害部位:叶片和果实2病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呈放射状,初期叶上生绿褐色霉层,稍后霉层渐变为褐色至黑色。
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叶片枯焦,易早期脱落。
叶柄、叶脉及果实等上的症状都与梨黑星病相似,特点是后期在病斑上均覆盖一层黑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3病原特性苹果黑星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Fusicladium dendriticum(wallr.)Fuck.称树状黑星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也有报道其无性世代为。
Spilocaea pomiFr.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菌丝初无色,后变为青褐色至红褐色,在培养基上灰色,分枝,有隔。
分生孢子梗丛生,深褐色,大小50~60×4~6微米,屈膝状或结节状,短而直立,无隔或具1~2个隔膜。
梗顶着生一个单细胞(少数双细胞)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梭形或长卯圆形,深褐色,大小12~22×6~9微米。
病菌在腐生阶段可形成假囊壳,球形或近球形,褐色至黑色,子囊平行排列于假囊壳基部,子囊长棍棒形或圆筒形,具短柄,内含8个子囊孢子。
排列成两行。
子囊孢子卵圆形,青褐至黄褐色,双细胞,上面的细胞较小而稍尖。
4发病特点发病特点:苹果黑星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溃疡和芽鳞内或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
子囊孢子到第二年春季成熟,田间分生孢子在6~7月份最多。
病菌也可被蚜虫传播。
寄主最易受害时期为花蕾开放与花瓣脱落期间,萼片上的病斑为以后侵染果实的最好菌源。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新疆伊犁垦区是我国主要的苹果产区之一,但由于气候条件适宜,病虫害的发生频率也较高。
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苹果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苹果黑星病,需要综合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苹果黑星病主要通过病原菌进行传播,病原菌在寄主体内产生孢子,通过空气、水或工具传播到健康植株上,进一步感染。
主要发生在苹果叶片上,病初期叶面出现隐隐约约的黑点,随着病程加重,黑点逐渐扩大并互相融合,形成大片的黑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输送,导致叶片黄化和枯死。
病害的发生一般与湿度较高、温度适宜以及苹果树体虚弱等因素有关。
针对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苹果树体的健康状态。
及时修剪病叶、病蔓、病果等病害部位,清理病残体和枯萎叶片,减少病害菌源的扩散。
合理施肥,加强苹果树体的营养供应,增强其自身抵抗力。
在病害高发期,可以适量增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树体免疫力。
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避免因干旱或过湿引发黑星病的发生。
还可以通过化学控制的方式进行黑星病的防治。
在苹果黑星病高发期,可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草铵膦、敌草隆等草铵盐类杀菌剂是防治苹果黑星病较常用的药剂,在适当的时期和剂量下喷雾防治,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扩散,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还可以引入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苹果黑星病的综合防治。
通过引入益生菌、拮抗菌等有益微生物,建立抑制病原菌的生物屏障,可以有效防止苹果黑星病的发生。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采用间作或追加杂花蚜等措施,增加苹果园的生态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
针对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需要综合采取田间管理、施肥、化学控制以及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
世界级苹果病害专刊:苹果黑星病防治研究世界级苹果病害专刊:苹果黑星病防治研究本文作者:马少锋苹果黑星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最早在1927年就已经有文献记载。
苹果黑星病在凉爽、湿润的春季和夏季发病比较严重;在春夏季节天干旱的区域发病较轻或者不发病。
在全球范围来看,苹果黑星病是苹果上最重要的病害。
主要造成果实品质下降,叶片早期脱落。
黑星病使苹果果个变小或者采收前落果,落叶以及来年花芽发育不良、被侵染的果实商品性降低,贮存性下降。
据统计由黑星病给苹果带来的损失可达到70%以上。
在春季多雨黑星病防治不力的果园可以造成颗粒无收,完全没有商品果。
1、黑星病症状黑星病发病初期发病初期在幼叶或者萼片的下表面出现一些浅橄榄色、不规则的斑点。
黑星病发病中后期不久之后,病斑呈铁黑色并且稍有突起。
黑星病发病叶片脱落成熟叶病斑一般出现在叶子正面。
病斑彼此分开或者连在一起,染病幼叶小而卷曲,最后脱落。
嫩梢和花蕾偶尔也会感染。
黑星病幼果染病黑星病幼果期染病果实发病后形成圆形的疮痂病斑,起初天鹅绒状并呈现橄榄绿色。
后病斑变黑,结痂,有时形成裂口。
果实角质层在病斑边缘开裂。
早期侵染的果实变形、裂口,往往在成熟前落果。
近成熟期侵染的果实只形成一些小的病斑贮存的时候会继续形成疮痂。
2、病原菌苹果黑星病菌,是雌雄异株的单倍体,其假囊壳在苹果落叶上形成,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
活体组织中的菌丝体一般只存在角质层与表皮细胞之间,产生短直立、浅褐色的分生孢子梗,上面着生具有1个或者两个细胞的典型环黑星霉型的分生孢子。
在死亡叶片中菌丝体可以继续生长,并产生后代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存在于假囊壳里面,每个假囊壳有50-100个子囊,每个子囊有8个双细胞大小不等的子囊孢子。
3、病害发展病原菌以未成熟的假囊壳在地上死亡的叶片内越冬。
在冬末和春天,假囊壳继续生长,当气候适合于寄主的生长和发育时,子囊孢子成熟。
有些子囊孢子在苹果发芽前即可成熟,但大部分是在苹果开花时成熟。
文章转自“全国苹果病虫害防控协作网”
苹果黑星病菌出现了抗药性
[美]Brian Wallheimer
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显示,一些最常用的杀菌剂对苹果黑星病不再有效,许多果园种植者也已经发现这个问题。
珍娜·贝克曼是植物学和植物病理学副教授,她说,在印第安纳州和密歇根州,四种常用的杀菌剂由于长期地大量使用,已经在苹果上产生了抗药性。
贝克曼说:“经常被用来控制黑星病的杀菌剂已经开始失效,但最令人不安的是,我们测试的许多标样同时对这四种杀菌剂都产生了抗药性。
这就像抗生素的多重抗药性一样,是全方位的抗药性。
”
苹果黑星病是由真菌Venturia inaequalis引起,可以造成苹果树叶和果实褐变,极具破坏性。
果实上的一个病斑,可使其售价降低85%。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结痂、开裂,造成真菌、细菌甚至害虫在内滋生,使其完全丧失食用价值。
贝克曼说:“一个果园发生这种病害可能会造成部分损失,但如果果园品种多样性差,也可能会造成毁园。
”
一般认为,当病原生物形成抗性时,会导致该生物在其他一些方面的适应性降低。
贝克曼与普渡大学毕业生Kim Chapman和密歇根州立大学George Sundin 教授的合作研究显示,苹果黑星病菌在对杀菌剂产生抗性的同时,本身并没有丧失任何适应能力。
人们常用多果定、醚菌酯、腈菌唑或甲基托布津来防治苹果黑星病,在被测试的苹果黑星病菌样本中,约12%的菌株对这四种杀菌剂同时都产生了抗药性()。
果农的唯一选择是使用被严格限制的老的杀菌剂,导致使用的次数更多,花
费也更大。
这种形势将促使果农改变他们对果园的管理方式。
一些感病品种(如旭McIntosh),将更加依赖化学药剂。
果农的选择本来就不多,抗药性的问题将进一步缩减果农的管理空间。
贝克曼说,她和她的合作伙伴正努力研发一种快速检测苹果黑星病菌抗药性的方法,以便及时帮助果农调整管理计划。
美国农业部、普渡大学和密歇根州农业试验站资助了该项研究。
(张瑜译,曹克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