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黑星病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苹果黑星病是一种严重威胁苹果栽培的病害之一,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苹果栽培区,是苹果种植业中的常见病害之一。
新疆伊犁垦区是中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区之一,也发生了苹果黑星病,对苹果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进行分析。
一、苹果黑星病的病原及发病特点(一)病原苹果黑星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又名根黑病菌,学名为Phoma herbarum。
它是一种四孢壳菌,寄生在苹果植株的叶片、花、果实以及树枝、树干等部位,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发病特点苹果黑星病主要通过孢子感染苹果植株,进入植株后,真菌会在果实表面形成黑色斑点,它会破坏果实的外部结构和质量,导致果实变得脆弱易碎。
在植株叶片上形成的黑色斑点,会逐渐扩散,导致整个叶片枯萎。
在严重的情况下,苹果黑星病会导致苹果植株死亡,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新疆伊犁垦区是中国苹果产业的中心之一,该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苹果的生长。
但是,由于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和过度的农业活动,导致了苹果黑星病的发生。
(一)气候变化新疆伊犁垦区的气候变化是苹果黑星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地区的气候多变,气温波动较大,这使得苹果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苹果很容易受到真菌孢子的感染,在气温升高时,则会加速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二)过度的农业活动新疆伊犁垦区的农业活动非常活跃,因为这里有广阔的果园和农田,不同的农业活动密度很高。
这些活动会导致土壤的污染和土地的利用率过高,从而破坏了苹果植株的生长环境,导致了苹果黑星病的发生。
针对苹果黑星病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
(一)预防措施1. 提高苹果植株的免疫力。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苹果生长的环境,增加苹果的营养和水分供应,提高苹果植株的免疫力。
同时,在植株的防病力较低的时期,增加植株的施肥和喷雾药物,提高苹果的免疫力。
苹果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苹果黑星病是一种常见的苹果病害,由黑星病菌引起。
这种病害会给苹果生产和果树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治苹果黑星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综合的防治措施。
1. 病害防治前期筹备在种植苹果之前,我们应该选择抗病性较好的苹果品种进行栽培。
同时,对于已经感染黑星病的苹果树,应及时将其移除,以免病菌扩散到其他果树上。
2. 清理果园及病残物在每年的冬季,我们要对果园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清理落叶和病残物。
这样可以减少黑星病菌的滋生和繁殖,有效地降低疫病的发生概率。
3. 建立积极的灌溉系统黑星病菌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而湿润的环境是病菌繁殖的温床。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灌溉系统,使果树周围的环境保持干燥。
避免频繁的人工浇水,以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4. 使用病害防治剂在果园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合适的病害防治剂来控制黑星病的发生。
例如,可以喷洒含有铜剂的防治液,以消灭病菌及其孢子,减少黑星病的传播。
5. 进行适时的疫病监测定期进行果园的疫病监测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观察苹果树叶子上是否有黑色斑点以及是否有孢子产生,用于判断黑星病菌的发生情况。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防止疫病扩散。
6. 加强果树营养及管理苹果树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施肥,维持果树的养分平衡,增强其免疫力。
同时要加强对果树的管理,修剪枝条和病叶,以保持树形良好和果树的通风透气。
7. 加强果园卫生管理在果园卫生管理方面,我们要做到定期修剪枯枝、病叶,以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定期对农具进行消毒,避免病菌通过工具传播。
另外,还要注意果园周围的卫生,避免果皮中残留的病菌传播到果树上。
综合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和传播。
但需要强调的是,单一措施的效果有限,只有全面实施各项措施的综合防治才能更好地保护苹果产量和果树健康。
通过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我们能够减少苹果黑星病对果园的危害,提高果树品质和产量,为果农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苹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苹果黑星菌。
近年来,由于苹果管理粗放,苹果黑星病在我县的发生日趋严重,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后很难控制,苹果叶和果实上带菌率达70%~80%,以富士品种易感病。
苹果黑星病严重影响苹果品质、产量和贮藏,商品果比例降低,从而影响我县苹果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
1症状苹果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上发生病斑初为淡黄色的圆形或放射状,后渐变为黑褐色,叶片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病斑直径在3~6mm,发病后期严重的多数病斑连在一起,病部干枯破裂,叶片小而厚,呈卷曲状。
果实发病,幼果和成熟果都可受侵害,病斑初为淡黄绿色,圆形,后期褐色或黑色,表面有绒状霉层,病斑凹陷,硬化龟裂。
2发病规律苹果黑星病发生与气候、品种有关,我县气候春温回升不稳,7月份是雨水集中时期,利于苹果黑星病菌的发生。
苹果黑星病菌以菌丝体在苹果树的溃疡枝及苹果残体中越冬,开春黑星病菌随着气流和雨水传播,感染时间主要在花蕾开放和花瓣脱落期。
3防治措施3.1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苗木运到非疫区。
3.2春季合理修剪果树,避免果树呈“扫把”状。
秋季果实采收后,及时清园,把残叶及剪掉枝条清扫干净,烧毁,可大量消灭菌源。
3.3果树密植园和老果园要进行疏树,加大通风透光作用。
3.4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叶面肥及微量元素等,增强树势。
3.5药剂防治早期喷波尔多液或大清园农药,开花前和开花后喷施10%世高10g/亩,或大生M-45用量5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80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3%好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并配施叶面肥和微量元素,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可有效防治苹果黑星病的发生。
苹果黑星病1.分布与为害苹果黑星病(Venturiainaequalis(Cooke)Wint.)又称疮痂病(applescab),是世界各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发生于除我国以外的世界各苹果产区,具有流行速度快、危害性大、难于防治等特点。
黑星病菌主要侵染苹果叶片和果实,也可侵染叶柄、花、萼片、花梗、幼嫩枝条和芽鳞等,严重时造成落叶、落果,受害果实开裂畸形,直接影响苹果的产量、品质及商品价值。
在我国主要发生在陕西(洛川、旬邑、长武、乾县、礼泉、秦都、渭城、杨凌、兴平、蒲城、西安市、周至、蓝田、武功、岐山、扶风、眉县、虢镇)(苟建军等,2005)、辽宁(昌图、康平、西丰、开原、法库、沈阳、铁岭、抚顺、清原、新宾、桓仁、本溪、宽甸、新民、辽阳、鞍山、凤城、丹东)(王佩梅等,1980;王克等,1982,1987)、黑龙江(哈尔滨、双城、绥化、佳木斯、齐齐哈尔)(袁甫金等,1965;石宝家等,1999)、新疆伊犁(霍城、特克斯、伊宁县、新源、察布查尔、巩留)(王朴等,2003;韩乃勇等,2005)、吉林(集安)(隋志义等,1981)、河南三门峡(皮素琴等,2007)、河北(深州)(朱凤美,1927;刘立新,2009)、甘肃的天水(王小银等,2008)、庆阳(罗康宁,2005)、礼县(赵彦生和杨正祥,2004)、宁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1)、山东潍坊(刘杰和陈怀武,2004)、山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1)、四川的盆周山区和川西高原(聂巍,赵斌,2005)、云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1)等省局部地区有分布。
2.症状识别要点苹果黑星病症状归纳为疱斑型、边缘坏死型、干枯型、褪绿型、梭斑型和疮痂型6类:疱斑型发病初期,菌丝在叶片正面以侵入点为中心呈放射状扩展,病斑初为淡黄绿色,渐变褐色,最后为黑色。
病斑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
随着病斑发育,该处叶肉组织向上突起呈疱斑状。
此时病斑不再扩展,多数表生白色絮状物。
【苹果病虫害防治】苹果黑星病怎么防治?附图片
苹果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危害苹果果实和叶片,以下耕种帮就介绍苹果黑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网友们参考。
一、苹果黑星病症状及危害1、叶片:苹果叶片染黑星病后,叶片两面出现病斑,初为淡褐色,表面产生绒状黑色霉层,后期病斑向上凸起,中央变为黑褐色,导致叶片扭曲畸形,甚至早期落叶。
2、果实:苹果果实染病初期为黄绿色,渐变为黑褐色,近圆形,表面有灰黑色霉层,随果实生长膨大,病斑逐渐凹陷,硬化,严重时产生龟裂,病果变为凹凸不平的畸形果。
二、苹果黑星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黑星病病菌主要在枝条溃疡斑或芽鳞内越冬,在翌年遇雨后产生孢子开始释放,夏季多雨时释放最多,借风雨传至果树叶面,侵入组织,在花蕾开放与花瓣脱落期最易受侵染,病菌可不断侵染,早春多雨气温低发病早,病重。
在夏季阴雨连续,地势低洼,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果园最容易发病。
如黄太平、国光、富士、嘎拉、元帅易感病,祝光、金帅、黄魁、秦冠、藤牧一号、红星较抗病。
三、苹果黑星病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严禁从病区引进苗木、接穗。
3、在冬季结合修剪,将病枝、病叶、落果清理出果园处理。
4、在苹果树发芽前地面喷洒0.5%二硝基邻甲酚钠,休眠期对树冠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
5、在雨季可用40%福星乳油100倍,50%扑海因100~1500倍液,80%大生M-45 800倍液每次相隔15~20天,
70%甲托超微效可湿粉剂100倍液,64%杀毒矾400~6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等喷洒防治。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耕种帮感谢您的支持。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摘要】引言: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病原特性、发病条件以及防治技术。
正文: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苹果黑星病主要发生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常在夏季或秋季发病,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储存期。
病原特性:苹果黑星病的病原菌为黑星病菌,主要侵染苹果叶片、果实和枝干,引起病斑黄褐色,并产生黑色细胞孢子。
发病条件:苹果黑星病在潮湿温暖、气温介于20-25摄氏度时最为适宜发生,且多发生在树冠内湿润通风不良的环境。
防治技术:针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治,可采取合理的病害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清除病源、适时喷洒防治药剂以及加强树叶落叶后的清理和烧毁工作等。
结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只有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才能有效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苹果黑星病、发生特点、病原特性、发病条件、防治技术、总结1. 引言1.1 概述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会给苹果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该病害主要通过真菌感染苹果树叶片、果实和幼苗,从而导致果实腐烂、掉落和形成黑色斑点。
为了有效控制黑星病,农民需要了解其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主要表现在病原特性、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等方面。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农民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科学的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和果园生态,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2. 正文2.1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其发生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原特性:苹果黑星病的病原菌为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主要通过孢子在空气中传播,易在温湿环境下迅速繁殖。
病原菌在苹果树上越冬,春季随着温度升高开始活动,引发病害发生。
2. 发病条件:苹果黑星病主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易发生,特别是在春季和初夏,气温适宜且湿度较高时,病害的发生率较高。
苹果黑星病防治
苹果黑星病又名苹果疮痂病;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吉林、黑龙江、新疆及云南、四川、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等地区均有发生并逐年加重。
黑星病主要危害苹果叶片和果实。
叶片染病:初现黄绿色圆形或放射状病斑,后变为褐色至黑色,边缘明显,向叶正面隆起呈泡斑,表面生浅褐色绒状霉层,感病严重时叶片变小变厚,呈卷曲或扭曲状,病斑相互愈合呈大斑,病部干枯破裂。
会造成果树早期落叶,并影响花芽分化和树势。
果实染病:初生淡绿色斑点,圆形或椭圆形,渐变褐色至黑色,表面也产生黑色绒状霉层,随果实膨大,病斑逐渐凹陷,硬化,常发生星状开裂。
这将会直接影响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发病规律:苹果黑星病初次侵染为落叶上子囊果内的子囊孢子。
再次侵染是由风、雨传播的分生孢子。
通常低温多湿有利于病菌的初次侵染和传播,夏季也有利于病害发展;高温、干燥时病害不利于传播。
防治方法:一定要做好清园措施:用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保持树势旺盛,减少老、弱、病树的出现;若有老弱病树,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毛细根区,促进根系生长,营养复壮,增强树势,增强苹果的抗病能力.
展叶期和果实生长期,用靓果安150-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
硅进行喷雾;能够提高苹果的光合作用,增强树势,增强抵抗力.
在病害高发期或病症初现时,需提高中(草)药浓度、连续用药一把控制住病害的蔓延;可提高靓果安浓度至100-150倍+沃丰素600倍+大蒜油1000倍,连续喷雾2-3天,病情严重的可再复配相应化学药。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新疆伊犁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其垦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宜苹果生长。
随着苹果种植规模的扩大,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给果农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于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原因苹果黑星病是由黑星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其主要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条件:新疆伊犁地区春季多雨,湿度大,有利于黑星病菌的生长繁殖。
2. 栽培管理不善:一些果农在栽培管理中往往出现疏于管理、施肥不当、排水不畅等现象,使得果树的养分供应不足,抵抗力下降,易患黑星病。
3. 病害传播:病害的传播途径多样,一般为风雨、昆虫等自然因素传播,果农施肥、修剪等活动也会导致病害传播。
二、苹果黑星病的危害苹果黑星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果实受害:黑星病主要侵染叶片和果实,引起果实畸形、裂果、变质等现象,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2. 减产: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会导致果树叶片凋落,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3. 传播其他病害:苹果黑星病一旦发生,易引起其他真菌性病害的侵染,加重果树的病害危害。
三、苹果黑星病的综合防治为了有效控制苹果黑星病的发生,果农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病害预防、防治技术和药剂防治。
1. 病害预防(1)选择抗病品种:果农在进行苹果栽培时,应选择抗病优良品种,如富士苹果、红星苹果等。
(2)加强田间管理:果农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修剪松弛的树冠,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有利于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3)合理施肥:定期施肥,保证果树的养分供应,增强其免疫力,减少病害发生。
2. 防治技术(1)果园消毒:果园开展冬季清园工作,对果树和果园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杀灭病原菌,减少病害的滋生条件。
(2)合理浇水:要合理控制浇水的时间和量,保持果园的通风透光性,减少湿度,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
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措施黑星病是苹果树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也被称为苹果树枝条病,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保护苹果树的生长和减少损失,农民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措施,帮助农民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1. 药物防治在苹果生长季节,及时喷洒合适的药物是防治黑星病的关键。
首先,农民要选择合适的药剂,例如三唑醇、多菌灵等,这些药物具有广谱杀菌特性,可以有效控制黑星病的蔓延。
其次,喷洒药物的时间和频率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初春和秋季是黑星病传播最活跃的时候,因此在这些时候应增加喷药的频率,每隔10-14天进行一次喷洒。
2. 剪除病死枝条黑星病主要寄生在苹果树的枝条上,因此剪除病死枝条是预防疾病蔓延的重要措施。
在冬季和初春最好的时候,农民应该巡视苹果树,及时发现并剪除有黑星病症状的枝条。
剪除病死枝条不仅能够减少病原菌的散播,还可以促进苹果树的生长和更新。
3. 加强病害监测定期检查苹果树的健康状况是预防黑星病的重要环节。
农民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对苹果树进行观察,并注意是否存在黑星病的症状,如黑褐色斑点、枯萎等。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隔离处理,以防止疾病的蔓延。
4. 促进苹果树健康生长苹果树的健康生长也能够增强其抵抗病菌的能力。
因此,农民要注意苹果树的营养供给和排水状况。
合理施肥可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使苹果树保持强壮的状态。
另外,改善土壤排水能力也有助于减少黑星病的发生,因为过湿的土壤会促进病菌的繁殖。
总之,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农民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药物防治、剪除病死枝条、加强病害监测和促进苹果树健康生长是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农民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黑星病的影响。
通过科学管理和精心护理,相信苹果树的健康状况将得到有效保障,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苹果黑星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呈放射状,初期叶上生绿褐色霉层,稍后霉层渐变为褐色至黑色。
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叶片枯焦,易早期脱落。
叶柄、叶脉及果实等上的症状都与梨黑星病相似,特点是后期在病斑上均覆盖一层黑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生规律:苹果黑星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溃疡和芽鳞内或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
子囊孢子到第二年春季成熟,田间分生孢子在6~7月份最多。
病菌也可被蚜虫传播。
寄主最易受害时期为花蕾开放与花瓣脱落期间,萼片上的病斑为以后侵染果实的最好菌源。
因此,早春为病害发生的重要时期。
在苹果感病期间,天气连绵多雨,适于病菌初次侵染。
果实成熟期间被害,导致贮藏期间及运输中的损失。
苹果各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小苹果品种中,黄太平最感病,其次为黄海棠和花红,河南海棠、三叶海棠较为抗病;多花海棠是高抗品种。
大苹果品种,国光和富士较易感病;其次为印度、红星、金冠、祝光、旭、黄魁等品种抗病力强。
苹果黑星菌的子囊壳大多在秋冬形成。
实体形成后,在紫褐色的予实体层上产牛白霜状担孢子,担孢子陆续成熟,随风雨传播,通过伤口侵入,在木质部定植,然后沿导管上下蔓延。
春、秋雨季是病菌侵入的有利时期。
树体从感病到出现症状需1~2年时间。
发病后,重病树1~2年死亡;轻病树可活十多年,部分病树还可自行恢复健康。
该病的发生与果园地势、管理水平及品种密切相关。
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盐碱过重、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重;果园管理粗放。
伤口不及时保护等均易导致病害发生。
大树较幼树易感病。
苹果各品种间感病性存在差异。
分布区域:民和县、乐都区、西宁市、平安县、循化县、化隆县、同仁县、贵德县、尖扎县。
防治策略:1.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及时排水,改良土壤,以增强树势。
2.清除初侵染源。
挖除果园内重病树、病死树、根蘖苗,清除病根,锯除发病枝干,及时刮除病苗子实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喷干枝清园,全树喷洒靓果安或溃腐灵+有机硅。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作为中国苹果主产区之一的新疆伊犁垦区,苹果种植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苹果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其中,黑星病是苹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黑星病的发生和危害,并提出针对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黑星病的发生和危害黑星病是由黑星果蝇传播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苹果、梨等果树上。
该病害在温度在15-30度之间,相对湿度在80%-90%的情况下易发生。
其病征为在果实表面形成灰黑色小点,后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点,斑点中心有小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表面出现灰色、黑色绒毛状物。
苹果果实因此变得腐烂,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黑星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损害果实:黑星病感染后,会在果实表面形成黑色斑点和细菌丝状物,导致果实的腐烂,损坏果实质量。
2.影响产量:受黑星病影响的果实数量较多,引起了苹果产量的下降。
3.感染度高:黑星病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很容易传染,且发病速度非常快,很难控制。
4.经济损失大:黑星病每年给果农带来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因此对其的防治尤为重要。
二、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针对黑星病的危害,定期检查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1.清除病残株和病果:在果园经营中要经常清除枯萎、病残、病果等,以减少病害的来源和扩散。
2.病虫害监测:通过悬挂黄色粘板和白色粘板等方法监测果园内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对策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3.合理施肥、调整作业时间:合理施肥可增加苹果的免疫力,调整作业时间可以避免果实在适合病菌繁殖的时期生长。
4.化学药剂防治:选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广谱、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如多菌灵、百菌清等。
但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
5.培育抗病品种:利用育种技术繁育出具有抗病性的苹果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防治的压力。
总之,若果农们想要有效控制黑星病的发生,必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苹果黑星病防治苹果黑星病(Apple Black Spot),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由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引起。
该病在温湿环境下繁殖迅速,对苹果的生长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苹果果园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和果农需要重视苹果黑星病的防治工作。
一、病害特点和危害苹果黑星病主要通过菌孢子传播,可以侵袭苹果树的果实、叶片和芽。
病害初期,病斑为小而圆形,外观为淡褐色,中心区域呈现黑色小斑点,以后逐渐融合成大面积的黑色斑块。
严重感染的果实可能产生裂口,并且果皮上会有黑色小斑的麻点,导致苹果的品质下降。
苹果黑星病的危害不仅仅体现在果实上,还会影响苹果树的整体健康状况。
感染严重的树叶可能会早落,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受感染芽枯死,导致树体生长不良,产量减少。
二、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苹果黑星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剪除病残果和病叶:在果园管理过程中,及时剪除患病果实和病叶,并将其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 合理栽培措施:加强苹果的栽培管理,保持苹果树冠的通风透光良好。
及时修剪杂乱的树枝和过密的树冠,防止湿度过高,为黑星病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3. 选择病害抗性品种:苹果树的病害抗性品种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
果农可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抗病苹果品种进行栽种,以减少黑星病的发生。
4.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控制手段来减少病原菌的扩散。
可以使用有益微生物、激素和生物农药等进行防治。
5. 合理施肥和水分管理:苹果树的健康状况对于病害的发生具有很大影响。
果农应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并注意适时浇水,避免过湿。
6. 化学防治:在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需要遵循农药的使用指南,使用符合规定的农药剂量和安全间隔期。
三、防治效果评估与追踪为了评估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果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追踪和监测:1. 抽样调查:每年在果园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苹果树进行抽样调查,记录树上的黑星病感染情况和程度。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它以其易传播、易发生和对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危害而备受果农关注。
本文将从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果农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发生特点1. 发病条件:苹果黑星病主要是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发生,尤其是夏季气候湿热多雨的地区更易引发该病害。
苹果树生长繁茂、透光不良、通风不畅、树体疏松等条件也为该病害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2. 发病特点:苹果黑星病多发生在苹果树的叶片和果实上,初期病斑呈灰白色,后期逐渐变成黑色,呈现出星状斑点的特征,因此得名黑星病。
病斑渐渐变大,严重者可导致叶片枯黄脱落,果实受损,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3. 传播途径:黑星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空气传播、雨水飞溅和人为传播。
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下,病菌通过风或雨水飞溅到健康叶片和果实上引发感染。
人为传播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比如农具、人手等都可能被污染病菌而导致病害传播。
二、防治技术1. 清园透光: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及时修剪树冠,疏枝疏叶,剪除病害部位和枯枝,在树冠内部形成透气光照通风良好的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保持果树生长旺盛,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病害的侵害。
3. 及时灭菌:在果树生长期间及时进行病害防治,可采用有机磷酸铜、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喷雾,有效抑制黑星病的发生和传播。
4. 合理管理:果园管理时要注意合理间苗,适当稀树,保持果树间的通风透光,减少叶片和果实的湿度,有效控制黑星病的发生。
5. 防治耐药性:对于已经使用过的杀菌剂要轮换使用,防止黑星病菌产生耐药性,影响防治效果。
6. 早期预防:在苹果树生长初期,特别是在雨季到来之前,预防性喷洒杀菌剂,保护果树不受黑星病的侵害。
7. 加强观察:果园管理人员要认真观察果树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黑星病的发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苹果黑星病是由黑星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果树病害。
该病在新疆伊犁地区发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果树产量和品质。
本文主要介绍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一、病害特征苹果黑星病常在果实和叶片上发生。
果实上出现黑色斑点,逐渐扩大,形成黑色环,最终导致果实腐烂。
叶片上出现红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而脱落。
在果实、叶片、芽、枝等不同部位都可发现黑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二、发病因素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因素:低温多雨、春旱夏涝、气温快速变化等气候条件对该病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2、果树品种:一些苹果品种对黑星菌的抗性较差,易于发生该病害。
3、病原菌源:果园内未及时清除病死枝、落叶等残余物,容易造成病原菌的滋生和扩散。
4、病虫害:病虫害的危害易于使苹果树遭受机械损伤,进而引起该病的发病。
三、综合防治策略苹果黑星病的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
1、生物防治采用产生抗病物质、竞争性菌株抑制病菌生长、吸附病原菌等方式来减少病原菌在果树上的数量和危害。
常用的生物制剂有农用链霉素、巴氏链霉素、枯草芽孢菌等。
果园内及时清除残余物、积水,保证适宜的通风和透气,减少病害的滋生和扩散。
利用夏季酷热天气进行清耕,冬季进行复耕,消毒土壤等措施来减少病原菌的存活率及危害。
3、化学防治常用的化学药剂有黄腐酸铜、多菌灵等,不过这类药剂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避免超量使用和使用剂量不足。
同时应采用轮换使用药剂的方式,以避免病菌对单一药物产生耐药性。
综上所述,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危害较大,需要采用多种综合防控手段来有效地进行防治。
通过对果园管理的加强,并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率,提高果树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苹果黑星病又名疮痂病,危害苹果叶片和果实。
危害叶片造成早期落叶,影响花芽分化和树势,果实受害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
苹果黑星病在苹果的危害不普遍,但2013年苹果果实表面的黑斑类似于黑星病,现把黑星病的发生规律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1、叶片病斑先从叶正面发生,病斑初为淡黄绿色的圆形或放射状,后渐变褐色,最后变为黑色;病斑直径3~6mm或更大;病斑周围有明显的边缘,老叶上更为明显。
叶片患病较重时,使叶片变小,变厚,呈卷曲或扭曲状。
2、果实从幼果至成熟均可受侵害。
病斑初为淡黄绿色、圆形或椭圆形,渐变褐色或黑色,表面生绒毛状霉层。
随着果实生长膨大,病斑渐凹陷,硬化,龟裂。
病果较小,果实染病较早时,发育受阻而成畸形。
果实秋季受害时,病斑小而密集,黑色或褐色,角质层不破裂。
二、侵染循环苹果黑星病菌大多在落叶上产生子囊壳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枝溃疡处或芽鳞内越冬。
子囊孢子翌年春季成熟。
孢子成熟的适宜温度为20℃,子囊孢子的释放决定于雨水的有无。
孢子随气流传播。
蚜虫也可传播。
病害的再次侵染靠分生孢子,6-7月份田间分生孢子最多。
三、发病条件早春冷凉多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孢子的传播和侵染,雨后是子囊孢子散布的高峰,降水是孢子萌发的良好条件,在苹果感病期间,天气连绵多雨,适于病菌的侵染。
品种之间的抗性有差异,富士是易感病品种。
四、防治措施1、清园压低越冬菌源。
秋季落叶后清扫落叶,烧毁或深埋,减少侵染源。
萌芽前喷铲除剂铲除越冬菌源。
2、生长季喷药保护。
常用药剂有多菌灵、甲托、苯醚甲环唑等。
果农之友2022.2绿色植保开始发病期症状发病中期症状发病后期症状发病严重时落叶症状果实发病症状图1苹果黑星病发病症状苹果黑星病又名疮痂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苹果病害。
我国仅在少数几个省份发生,被13个省列为检疫对象,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近几年在陕西省个别地方时有苹果黑星病发病的报道。
2021年春季陕西省降雨较往年偏多,5月份以来,在部分地区的华硕、富士、维纳斯黄金、瑞香红、瑞雪、蜜脆等品种上陆续出现黑星病,个别田块发病较为严重,需要高度重视。
1病害发生及症状特点黑星病能侵害叶片、叶柄、果实、花、芽及嫩枝等部位,但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病斑先从叶正面发生,也可在叶背面发生。
从花蕾开放到苹果成熟期都能遭受黑星病的危害,其中从花蕾开放到落花期是最易受害的时期。
叶片发病,初为淡黄绿色的圆形或放射状病斑,后渐变褐色,最终为黑色。
病重者,叶片扭曲或卷曲。
果实受害,初期为淡黄绿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后渐变褐色或黑色,表面产生黑色绒状霉层。
随着果实膨大,病斑渐凹陷、硬化、龟裂(图1)。
苹果黑星病防治技术燕志晖(宝鸡市凤翔区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宝鸡721400)49绿色植保2病原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Cooke)Win-ter属于子囊菌亚门。
菌丝最初无色,渐为青褐色至红褐色。
3侵染循环苹果黑星病菌以子囊壳在落叶上或以菌丝体在芽鳞内越冬,子囊孢子至来年春季始成熟,第二年3月底或4月初子囊孢子开始释放,随风雨传播,伤口侵入,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子囊孢子的释放高峰期。
在田间子囊孢子主要位于距地面15~30厘米处。
分生孢子是在子囊孢子侵染寄主发病后产生的,出现在5月中旬以后,6—7月数量最多,直到9月下旬。
叶片发病一般出现在5月中旬以后,9月中下旬也有一个小高峰。
4影响发病的因素湿度与子囊孢子的成熟与释放密切相关,花蕾开放到落花期间的降雨对病害的发生至关重要。
5防治方法5.1清扫落叶,消灭初侵染源休眠期彻底清除果园内落叶及病伤落果,摘除树上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新疆伊犁垦区是我国主要的苹果产区之一,但由于气候条件适宜,病虫害的发生频率也较高。
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苹果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苹果黑星病,需要综合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苹果黑星病主要通过病原菌进行传播,病原菌在寄主体内产生孢子,通过空气、水或工具传播到健康植株上,进一步感染。
主要发生在苹果叶片上,病初期叶面出现隐隐约约的黑点,随着病程加重,黑点逐渐扩大并互相融合,形成大片的黑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输送,导致叶片黄化和枯死。
病害的发生一般与湿度较高、温度适宜以及苹果树体虚弱等因素有关。
针对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苹果树体的健康状态。
及时修剪病叶、病蔓、病果等病害部位,清理病残体和枯萎叶片,减少病害菌源的扩散。
合理施肥,加强苹果树体的营养供应,增强其自身抵抗力。
在病害高发期,可以适量增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树体免疫力。
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避免因干旱或过湿引发黑星病的发生。
还可以通过化学控制的方式进行黑星病的防治。
在苹果黑星病高发期,可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草铵膦、敌草隆等草铵盐类杀菌剂是防治苹果黑星病较常用的药剂,在适当的时期和剂量下喷雾防治,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扩散,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还可以引入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苹果黑星病的综合防治。
通过引入益生菌、拮抗菌等有益微生物,建立抑制病原菌的生物屏障,可以有效防止苹果黑星病的发生。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采用间作或追加杂花蚜等措施,增加苹果园的生态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
针对新疆伊犁垦区苹果黑星病的发生,需要综合采取田间管理、施肥、化学控制以及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
防治苹果黑星病
黑星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以及果实,也能侵染叶片、果实,也能侵害叶柄和花、牙以及嫩枝等部位,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呈放射状,初期也上生出绿褐色霉层,稍后霉层渐变为褐色至黑色。
严重的时候全叶染病,叶片枯焦,脱落。
叶柄、叶脉及果实等上的症状都与梨黑星病相似,特点是后期病斑上均覆盖一层黑霉。
发病主要区域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等苹果产区
苹果黑星病病菌大多是在秋冬形成,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风雨传播,通风伤口侵入,在木质部定植,然后沿导管蔓延。
春秋雨季是病菌侵入的有利时期。
树体从感病到出现症状需要1-2年时间。
发病后,发病严重的树体在1-2年死亡。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及时排水,改良土壤,以增强树势。
(2)清除入侵源。
挖除果园内重病树、病死树,清除病根,锯除发病枝干。
农药杀菌剂防治:
在病害常发期使用600-800液稀释喷洒,进行病害预防。
注意事项:
1.本产品属中药保护性杀菌剂,能有效预防多种病害的发生;当发病时,应结合内吸性化学药剂复配使用;混用时(强酸、强碱类药剂禁止混用)一定要先加入本产品,稀释做为母液,搅拌混匀后,再加入其它药剂。
若配制过程中,出现浑浊或沉淀,停止使用。
2. 施药后4小时内降雨,需重新喷雾。
3.如有轻微沉淀析出属正常现象,使用时摇匀即可,不影响药效。
优势:
1、营养保健、复壮树体:连续使用2--3次以后,叶片肥厚、韧性好,嫩绿鲜亮、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强;枝干光滑、皴皮少,营养运输能力强,枝干病害少;果实色泽光亮、糖度高、口感好;树体落叶晚,养分存储量多,花芽饱满;抗病及抗逆性强,减少冻害、病害危害。
2、防治枝干病害:“靓果安”内含“溃腐灵”多种原材料,杀菌成分相似,用药方法不同,通过叶部吸收,传导杀菌,营养树体,达到防治枝干病害的效果。
3、广谱杀菌:对多种果树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如: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病、腐烂病、褐斑病、炭疽病、黑斑病、霉心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桃树流胶病、褐斑病、穿孔病等)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和配合治疗效果。
4、对果实安全性高,果品品相好:“靓果安”是由中草药成分复配而成,具有无药害、无抗药性、无毒副作用、不刺激果面等优势,符合绿色无公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