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孤岛上生存的知识、技能、依赖的火 枪工具都是在社会中得来的,像他这样极端的 例子都不能脱离他人而存在,何况我们。
目录
1.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2. 养成亲社会行为 3. 课堂小结 4. 随堂训练
1.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 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 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 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 孤儿院的主持人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 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 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 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 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 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 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划线文字说明了什么?
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课堂笔记(一)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从社 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原因)
中国的“看客文化”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着,外国 也有“看客”,但是,却远远没有中国的这么严重、这 么普遍。中国的“看客文化”的形成与中国几千年来的 封建专制制度有关,也与“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 瓦上霜”的观念有关。即围观,俗称凑热闹、看稀奇。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