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40
第十四章儿童少年与体育运动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2、掌握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3、掌握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
教学重点: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难点: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提要:儿童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了解这些规律对开展儿童少年的体育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练习内容,才能有效地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
本章主要介绍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和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以及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提出在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一、运动系统(一)骨骼与关节特点1、骨骼儿童少年时期,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骨组织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5∶5,而成人为3∶7,所以,其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弯曲变形。
骨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变化,无机盐增多,坚固性增强,韧性减小。
在生长过程中,骺软骨迅速地生长使骨伸长,并逐渐完全骨化。
四肢骨男子在17~18岁,女子在16~17岁完成骨化,脊柱的椎体一般要到20~22岁,髋骨一般要到19岁后完成骨化。
在骨完全骨化前,该部位的任何过大负荷都会影响骨骺的正常生长2、关节儿童少年在关节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的韧带较薄而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较细长,所以其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二)肌肉的特点儿童少年肌肉中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
与成人相比,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较成人快。
儿童少年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躯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的发育。
肌力的逐年增长也是不均匀的,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快,但仍然落后于骨骼增长,其肌力和耐力均较差。
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与运动训练第一节儿童少年生理特点与运动训练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基本概念1、儿童少年一般而言:儿童指7~12岁,少年指13~17岁。
2、生长生长是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
3、发育发育是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
4、成熟成熟是生长发育的基本结束,机体在形态、功能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
(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有以下一些规律:1、生长发育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儿童的身体比成年人小,但绝不是成年人的缩影,因为在机能方面比成人简单,是具有质的差别的。
生长发育是从微小的量变到根本的质变的复杂过程,是在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完成结构和机能的分化和成熟。
2、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过程是连续的,而不是跳跃的,并有一定的变化程序,例如身高体重逐渐增加。
3、生长发育的波浪式规律生长发育不是匀速直线上升,而是有时快,有时慢的波浪式发展。
例如: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
非匀速增长过程: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体重增长≈后9个月体重增长。
4、身体各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人体各部位和各器官系统发育的迟早和速度不同。
神经系统的发育最早,生殖系统的发育最晚。
(三)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遗传因素决定机体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着发育的进程。
影响生长发育的几个主要因素是:营养、疾病、气候和季节、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和体育锻炼。
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会有利于身高体重的增长,“日本中小学每天一袋免费的牛奶,身高超过了中国。
”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肥胖等疾病。
冬季青少年生长发育会变缓慢。
(四)运动对生理机能发育的影响1、心血管系统经常参加锻炼的儿童少年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脏容积增大、心脏重量增加以及出现安静状态下的窦性心动徐缓。
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关键词:儿童少年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体育锻炼早期专项训练摘要:一、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1、神经系统:儿童时期(6—13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优势。
神经过程易泛化,不易集中,并且灵活性大,工作、学习、分化能力较成人差。
在这个时期比较容易养成运动性条件反射。
到13—14岁后,抑制能力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逐渐完善。
另外,儿童时期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差,容易发生疲劳,但恢复较快。
到了14—18岁性成熟时期,内分泌腺体的活动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的调解也不稳定。
因而少年在活动训练时协调和平衡能力下降。
少女表现更为明显。
一、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1、运动系统:骨骼与关节特点。
①儿童少年骨骼主要是有机成分含量多,骨组织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5:5,而成人为3:7,无机盐较少。
②骨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化过程旺盛,骨筋软骨生长活跃,骨的内部构造在变化。
在骨完全骨化前,适当的负荷有利于骨的成长,过量的负荷则有可能使骨化过早完成而影响身高。
③儿童少年在关节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所以其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关节活动性较好,但牢固性较成人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2.体育锻炼中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局部用力过多‘发现身体姿势不正或发育缺陷应及时纠正。
②力量练习时,注意负荷适宜,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宜过多。
③多采用高频率练习,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少做静力性练习。
④尽量在草地或泥地等松软地面进行跳跃性练习,防止早期骨化,从而影响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高的增长。
⑤早期发展柔韧性练习。
⑥增加钙磷的供给。
2、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特点①儿童少年心肌纤维较细,心肌收缩力量弱,血管壁弹性大,外周阻力小,故心率较快,血压较低。
②心脏瓣膜发育不完善,心脏重量、每搏和每分输出量都比成人小。
儿童和青少年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猛的时期,也是体育锻炼对身体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的阶段。
了解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运动训练,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身体发育特点1.生长速度快:儿童和青少年期是身体发育最为迅猛的时期,尤其在青春期,生长速度更快。
这时候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锻炼骨骼的最佳时机。
2.骨骼增长和骨密度提高:儿童青少年时期,骨骼会逐渐增长,骨密度也会不断提高。
这时候进行运动锻炼,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骨密度的提高,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3.肌肉力量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多,肌肉力量逐渐增强。
通过运动锻炼,可以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4.肺活量增大:儿童青少年期间,肺活量会逐渐增大,呼吸功能逐渐完善。
因此,通过有氧运动可以进一步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5.心脏功能提升:儿童青少年期间,心脏逐渐发育完善,心肌力量增强,心脏功能提升。
通过有氧运动锻炼,可以进一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肺耐力。
二、运动训练原则1.多元化训练:儿童青少年时期,拓展运动领域非常重要,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运动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多元化训练可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防止运动过度引起的损伤。
2.适宜强度:运动训练的强度应该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来确定。
注意避免过度的运动强度,防止对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3.逐步增加训练负荷:运动训练应该逐渐增加训练负荷,根据个体的情况来确定。
不宜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训练,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的压力。
4.合理休息:运动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非常重要。
休息可以缓解疲劳,促进身体恢复,防止过度训练引发的问题。
5.监测身体状况:运动训练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包括心率、血压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三、运动训练建议1.多样化运动:儿童青少年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运动,如篮球、足球、游泳、自行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