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664.00 KB
- 文档页数:69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阶段性和程序性、速度的不均衡性、时间顺序性及统一协调性。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由不同的发育阶段组成。
根据这些阶段特点,加上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可将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成几个年龄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
2.生长发育的程序性: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序,各阶段间顺序衔接。
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出现障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影响。
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
因此,儿童的身体比例不断变化,由胎儿2个月时特大的头颅(占全身4/8)、较长的躯干(3/8)、短小的下肢(1/8)发展到6岁时较为匀称的比例(头占l/8强,躯于占4/8弱,下肢占3/8)。
从动作发育看,儿童会走路前必须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发育阶段。
手部动作发育的规律性更明显,新生儿只会上肢无意识乱动;4~5个月开始有取物动作,但只能全手一把抓;10个月时才会用手指拿东西;2岁左右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勺子吃饭;手部精细动作(如写字、画图等)要到6~7岁左右才基本发育完善。
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
青春期足的生长突增最早开始,也最早停止生长;足突增后小腿开始突增,然后是大腿、骨盆宽、胸宽、肩宽、躯于高,最后是胸壁厚度。
上肢突增的顺序依次为手、前臂和上臂。
手的骨骺愈合也由远及近,顺序表现为指骨末端一中端一近端,掌骨一腕骨一桡骨、尺骨近端。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是不均衡的。
因此,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
⽣长发育的⼀般规律是指⼤多数⼩学⽣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的⼀般现象。
尽管由于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可导致个体间的差异,但⼀般规律还是普遍存在的。
我国将少年⼉童⽣长发育过程作如下年龄分期:婴⼉期,从出⽣到1岁;幼⼉前期,l~3岁;幼⼉期(学前期),3~6或7岁;童年期(⼩学年龄期),6或7~11或12岁;青春发育期,约10~20岁。
⼀、⽣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的⽣长发育,是从孕育⽣命的⼀个卵细胞开始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不仅是⾝⾼、体重的增加,⽽且全⾝各个器官也在逐渐分化,机能逐渐成熟。
量变与质变虽各有⼀定的缓急阶段,但两者经常交替进⾏。
例如由婴⼉到青春期过程中,消化系统的长度和胃的容积显著增加,其结构和功能也逐渐完善。
各种消化酶的含量增加,胃酸分泌增多,浓度升⾼,消化系统从只能容纳少量流质⾷物逐渐达到能消化复杂的固体⾷物。
⼜如⼤脑在逐渐增⼤、重量增加的过程中,其⽪层记忆、思维、分析等功能也在发展,并且⼤脑在体积和重量长成以后,它的功能还在不断发展、完善。
⼆、⽣长发育的不均衡性和程序性⼈从⼩到⼤总是不断地⽣长发育,既有连续性⼜有阶段性。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区别于其他阶段,同时每⼀个阶段⼜彼此有规律地交替、衔接,尽管由于多种因素的作⽤,不可能所有的⼈都按⼀个速度⽣长发育,但总的趋势是⼀致的。
(⼀)第⼀个⽣长⾼峰期由胎⼉时期开始到出⽣后1岁,为第⼀个⽣长⾼峰期…以⾝⾼、体重为例,⾝⾼在孕中期(4~6个⽉)增长最快,三个⽉时间约增加27.5厘⽶,超过成熟胎⼉⾝⾼的1/2;体重在孕末期(7~9个⽉)增加最快,三个⽉约增加2 250克,超过成熟胎⼉体重的2/3。
出⽣后的婴⼉虽然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在第⼀年内⾝⾼仍增加20~25厘⽶,为出⽣时⾝⾼(约50厘⽶)的酌1/2;体重增加6 000~7 000克,为出⽣时体重(约3 000克)的2倍。
⽆论⾝⾼、体重,在出⽣后第⼀年,都是出⽣后增加最快的⼀年。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引言: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了解儿童的生长规律对于促进其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身高、体重、脑发育、骨骼发育等方面的变化。
一、身高的增长变化儿童的身高增长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出生后的头几年里增长迅速,然后逐渐放缓。
从出生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身高增长最为迅速,平均每个月增长2.5厘米。
在一岁后,身高增长速度逐渐降低,但仍然保持稳定。
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儿童的身高增长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和良好的营养状态。
二、体重的变化儿童的体重变化与身高的增长密切相关。
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婴儿的体重会迅速增加,然后逐渐放缓。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婴儿的体重通常会增加3倍以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体重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但仍然保持稳定。
与身高增长类似,体重的变化也受到遗传因素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三、脑发育的变化儿童的脑发育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最初几年里,儿童的大脑经历了快速的发育和重构的阶段。
这一阶段对于儿童的认知和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的大脑继续发展,并且在学习、记忆和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青春期时,儿童的大脑再次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发育和重建的阶段,这对于人格的形成和情绪的调节非常重要。
四、骨骼发育的变化儿童的骨骼发育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方面之一。
在出生后的几年里,骨骼经历了迅速增长和重建的阶段。
这一阶段对于儿童的身体结构和动作功能发展至关重要。
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儿童的骨骼发育取决于营养状况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例如,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对骨骼发育至关重要。
五、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儿童的心理和社会发展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方面。
在幼儿期,儿童开始建立自我意识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和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儿童身体和智力方
面的发育过程。
一般来说,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阶段
进行的,而且是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首先,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婴儿的身体会不断变化和发育。
出生时,新生儿体重约为3千克,身长约50厘米左右。
在这个阶段,
婴儿的头围、胸围和腹围也会不断增长,眼睛、耳朵和鼻子也变得更
加明亮。
其次,从3岁到6岁,儿童的生长速度会逐渐放缓,但体重和身
高仍会逐渐增加。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语言,能够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开始接受一些简单的数学和
阅读等方面的训练。
最后,从6岁到12岁,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稳定
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体重和身高还会有一些增长,但是生长
速度明显放缓。
同时,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加强自己的自我管理
能力,开始学习更加复杂的学科和技能。
总之,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注意孩子身
体和智力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并且注重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教育和
指导。
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与运动训练第一节儿童少年生理特点与运动训练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基本概念1、儿童少年一般而言:儿童指7~12岁,少年指13~17岁。
2、生长生长是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
3、发育发育是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
4、成熟成熟是生长发育的基本结束,机体在形态、功能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
(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有以下一些规律:1、生长发育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儿童的身体比成年人小,但绝不是成年人的缩影,因为在机能方面比成人简单,是具有质的差别的。
生长发育是从微小的量变到根本的质变的复杂过程,是在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完成结构和机能的分化和成熟。
2、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过程是连续的,而不是跳跃的,并有一定的变化程序,例如身高体重逐渐增加。
3、生长发育的波浪式规律生长发育不是匀速直线上升,而是有时快,有时慢的波浪式发展。
例如: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
非匀速增长过程: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体重增长≈后9个月体重增长。
4、身体各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人体各部位和各器官系统发育的迟早和速度不同。
神经系统的发育最早,生殖系统的发育最晚。
(三)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遗传因素决定机体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着发育的进程。
影响生长发育的几个主要因素是:营养、疾病、气候和季节、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和体育锻炼。
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会有利于身高体重的增长,“日本中小学每天一袋免费的牛奶,身高超过了中国。
”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肥胖等疾病。
冬季青少年生长发育会变缓慢。
(四)运动对生理机能发育的影响1、心血管系统经常参加锻炼的儿童少年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脏容积增大、心脏重量增加以及出现安静状态下的窦性心动徐缓。
思考题:一.1. 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指标体系和研究内容2.熟悉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规律;关键词汇:1.生长发育可塑性:指人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积极或消极的内外环境及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的能力,也就是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意味着生长发育的状态可以被生活经历塑造。
2.追赶性生长: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stress)等因素作用时,会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迟缓,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解除,机体表现为向原有正常轨迹靠拢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这种在阻碍生长发育因素解除后出现的加速生长现象称为“追赶性生长”。
3.头尾发展规律:指在婴幼儿期,粗大运动(gross motor)按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发育程序进行。
4.近侧发展规律即近躯干的四肢肌肉先发育,手的精细动作后发育。
:5.Scammon生长模式:Scammon R.通过发育水平曲线的描述,发现人体器官、系统的生长曲线可分为一般型、淋巴系统型、神经系统性和生殖系统型,称之为Scammon生长模式。
.1.请举例说明开展初中生体格、体能和心理行为发育调查可选用哪些指标?2.在开展小学生和初中生生长发育时,研究内容有何异同?*1.请举例说明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个重要的发育关键期?*2.赶上生长对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有何积极和消极意义?二.1.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特点;2.熟悉群体体格发育长期趋势、体成分模型的演变、体成分发育性别特征;关键词汇:1.第一生长突增期:2.青春期生长突增:3.生长长期趋势:是指19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全面出现的儿童少年群体身材一代比一代长得高、性发育提前、成年身高逐步增长的趋势,是近150年来人类生物学领域最突出的现象。
4.体型:是对人体形态的总体描述和评定,是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总和,由遗传因素决定,也受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和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重点难点:(1)儿童少年体格发育的个体生长阶段1. 第一生长突增期2.相对稳定期3. 第二生长突增期4.生长停滞期(2).群体身高、体重生长长期趋势3.儿童少年体格发育遵循的规律1.请简述儿童少年体格发育的阶段性特点。
请简答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是指儿童在出生后,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因此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对于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1.速度和节奏: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速度会有明显的变化。
在0-1岁这个阶段,小儿的生长速度最快,身高和体重增长迅猛。
在1-2岁期间,生长速度逐渐放缓,但仍然较快。
之后,生长速度进一步减缓,直到青春期的再次加速生长。
儿童的生长速度通常呈现一个“S”型曲线。
2.不同器官的生长:小儿生长发育不仅涉及身高和体重的增长,还包括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
例如,大脑在婴幼儿期迅速发育,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前3年内。
心脏、肺部等器官的发育也是逐渐完善的。
3.发育里程碑: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发育里程碑,如掌握抬头、翻身、爬行、坐立、行走等。
这些里程碑标志着儿童在身体和运动能力上的发展阶段。
每个儿童的发育里程碑年龄可能略有不同,但一般都会在同一个范围内。
4.遗传和环境因素:小儿生长发育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生长潜力,而环境因素如营养、生活环境和照顾情况等会影响儿童的生长潜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健康的家庭环境以及适当的运动和休息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5.性别差异:男女儿童在生长发育方面也存在差异。
男孩通常在身高和体重上优于女孩,但女孩在体脂肪和乳腺发育方面则优于男孩。
性别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性激素的影响。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多方面的,涵盖了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父母和医生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一、引言儿童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身体各项器官和系统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体重和身高都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
了解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就此主题展开探讨。
二、生长发育过程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婴幼儿期、学龄前期、青春期和青少年期。
在婴幼儿期,婴儿体重和身高增长迅速,身体和器官逐渐形成完整。
在学龄前期,儿童开始进入学龄期,身体各项功能逐渐发育成熟,生长速度也逐渐减缓。
进入青春期后,儿童的生长速度再次迅速增加,身体开始出现明显的性征。
青少年期则是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身体逐渐趋于成熟,但在身高和体重方面仍有一定的增长。
三、影响因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等。
遗传因素是决定孩子身高和体重的主要因素之一,父母身高和体型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生活环境、空气质量、生活习惯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营养因素则是保证孩子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缺乏足够的营养会对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四、身高增长规律儿童少年时期的身高增长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可以分为初生期、快速增长期、中速增长期和末端减速期。
在初生期,婴儿体重和身高都会迅速增长,这一阶段一般持续到出生后的3-4岁。
快速增长期则是在儿童学龄前期,此时身高增长速度较快。
中速增长期则是在青春期,身高增长速度再次提高,直至达到最高峰。
而在末端减速期,青少年的身高增长速度开始减缓,直至停止生长。
五、体重增长规律儿童少年时期的体重增长规律与身高增长规律相似,同样可以分为初生期、快速增长期、中速增长期和末端减速期。
在初生期,婴儿体重增长迅速,这一阶段对于孩子的全面发育至关重要。
快速增长期则是在学龄阶段,儿童的体重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中速增长期则是青春期,此时体重增长速度达到最高点。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儿童少年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也是个体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在不断发育和成熟,同时也伴随着心理、智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1. 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儿童少年期的身高和体重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从出生到2岁,婴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每个月都有明显的变化。
2岁后,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但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
到了青春期,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再次加速,男女性别也出现明显差异。
2. 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儿童少年期,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与功能成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例如,大脑在出生后迅速发育,尤其是前额叶和额叶皮质,与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心脏和肺部的发育也在这个阶段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使得儿童少年能够适应更高强度的运动和身体活动。
3. 骨骼的发育和骨骼系统的成熟儿童少年期,骨骼的发育和骨骼系统的成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早期,骨骼主要是软骨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逐渐硬化并形成成熟的骨骼结构。
这一过程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和营养状况等。
骨骼的发育和成熟对于身高的增长和身体的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4. 性征的发育青春期是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性征的发育是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
男孩的睾丸开始分泌睾酮,女孩的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导致身体发生明显的变化。
男孩的声音变低、肌肉发达,女孩的乳房发育和月经初潮等都是性征发育的典型表现。
5. 心理和智力的发展儿童少年期,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也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
儿童时期,思维方式主要是感性和具体的,而到了少年期,开始逐渐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此外,社交能力、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等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总体来说,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器官和系统的发育和成熟、骨骼的发育和骨骼系统的成熟、性征的发育以及心理和智力的发展。
这些规律受到遗传、环境和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轨迹。
简述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婴儿期(出生至2岁):这个阶段是身体迅速增长的时期。
婴儿出生后几个月内体重会迅速增加,身长也会快速增长。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大脑和各个器官也在迅速发育。
2. 幼儿期(2岁至6岁):幼儿期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体
重和身高仍然会有稳定的增长。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头部相对较大,身体比例逐渐接近成人。
3. 学龄期(6岁至11岁):学龄期是身体生长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高和体重会迅速增长,一般每年约增长
5厘米左右。
性别特征开始出现,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也在
迅速发育。
4. 青春期(11岁至18岁):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快速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出现次生性征的明显变化,如胸部发育、男性嗓音变低等。
身高和体重的增长也达到了峰值,女孩一般在12-15岁达到最大生长速度,
男孩大约在14-17岁达到最大生长速度。
总体来说,儿童少年的身体生长发育遵循着一般规律,但每个孩子的发育进程可能有所不同,受到遗传、营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及时的营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过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难点: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协调的。
三课前准备;教师:挂图学生:收集人体发育过程的资料四教学过程:导入:人体的发展都是从婴儿到成人,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其中身体的发展规律吗?1.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1)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期: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前期:1至3岁幼儿期:3至7岁童年期:7至12岁青春发育期:12至18岁青年期:约18至25岁(2)各个年龄期按顺序接,不能跳越;前一年龄期的发育为后一年龄期的发育奠定基础。
(3)器官和功能的发育都有决定性的时期,如该期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可残存为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
(4)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
2.生长发育速度程波浪式,身体各部的速度亦不均等。
3.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平衡,但统一协调。
(1)一般型;(2)神经系统型;(3)淋巴系统型;(4)生殖系统型。
4.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一般符号正态分布。
五课堂小结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是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发育的速度和最后达到的程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营养,体育锻炼、生活制度和疾病等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难点:先天、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相互作用。
三课前准备教师:挂图学生:预习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这节课内容四教学过程:导入:身体是革命的钱,没有健康的身体谈不上学习工作,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影响人体发育的有那些因素.1.生长发育的概念。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营养:充足的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2)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促进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
(3)生活制度: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和适当的学习时间,定时定量进餐及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休息都得到适当的交替,有利于身体各部分的充分发育(4)疾病:无论什么疾病,都可使正常的新陈代谢遭到破坏,影响发育视野广角小组讨论1.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迅速中,在饮食中应适当多吃些什么吗让我们介绍几种促进增长维护健康与身段的理想食物:1、百分之百的蛋白质:蛋白质能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很快地燃烧掉,使体重减轻,又可增强身体对疾病与疲劳的抵抗力。
简述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出生到成熟,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等阶段,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其中,身体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下面简要介绍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 生长发育不平衡: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不平衡的,即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发育速度和发育水平不一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其中,头颅和四肢的生长速度较快,躯干生长较慢。
2. 生长发育不均衡: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不均衡的,即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发育顺序和发育过程不一致。
其中,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3. 生长发育阶段性: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即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水平。
其中,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是不同的,存在“急速生长期”和“平稳期”交替出现。
4. 生长发育潜力: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潜在的生长发育能力,即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潜力较大。
其中,骨骼系统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而生殖系统则相对较小。
5. 生长发育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其中,遗传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则对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总之,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平衡性、不均衡性、阶段性、潜在性和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等特点。
儿科必备知识之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2、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是先慢后快;体格发育是快慢快;淋巴系统发育在儿童期较迅速,青春期达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生殖系统早期发展缓慢,于青春期达高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趋势总体与体格生长相符。
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一、体重正常新生儿初生体重平均为2.5kg。
一般在3~4个月时体重可达出生时的2倍1岁时达3倍生后第2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后到12岁前(青春期前)平均每年约增长2kg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儿童体重:3~12月龄:体重(kg)=[年龄(月)+9]/21~6岁:体重(kg)=年龄(岁)x2+8}}7~12岁:体重(kg)=[年龄(岁)×7-5]/2二、身高(长)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身长约50cm,1岁时达75cm,2岁时达87cm,2岁后到12岁前(青春期前)平均每年约增加6~7cm,青春期身高加速增长。
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可按以下公式推算儿童平均身高:2~6岁:身高(cm)=年龄(岁)×7+757~10岁:身高(cm)=年龄(岁)×6+80三、头围出生时头围约34cm,在生后的前3个月和后9个月头围都增长约6cm,故1岁时达46cm,2岁时48cm,5岁时约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54~58cm,头围的测量在2岁内儿童最有临床意义。
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头围过小,可见于头小畸形或脑发育不全。
四、胸围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周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以后则超过头围(胸围≈头围+年龄-1cm)。
五、上臂围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为上臂围,反映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可用测量左上臂围来筛查1~5岁儿童的营养状况。
对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描述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各项生理指标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新生儿期: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体重和身高都会有快速的增长,其中头围和胸围的增长速度也非常显著。
2. 幼儿期:2岁以前的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另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身体比例开始变得更为协调,身高的增长速度也开始逐渐放缓。
3. 学龄前期:3-6岁的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过渡期,孩子们的身高和体重虽然还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已经开始逐渐减缓。
4. 学龄期:6-12岁的学龄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又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身高和体重仍在稳步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已经开始逐渐缓慢。
5. 青春期:12-18岁的青春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身高和体重仍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同时儿童的性征开始逐渐明显。
总的来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是一个有规律、有序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儿童的生理指标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