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与运动训练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26.50 KB
- 文档页数:56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与运动训练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与运动训练》的相关内容。
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儿童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以及第四章“运动训练原理”,详细内容包括:儿童青少年的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统等生理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的运动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儿童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及其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根据儿童青少年生理特点设计合理运动训练方案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儿童青少年运动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生理特点设计合理的运动训练方案。
重点:儿童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及其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运动训练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儿童青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1)介绍儿童青少年的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统等生理特点。
(2)分析这些生理特点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以篮球训练为例,让学生设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的训练方案。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理特点设计合理的运动训练方案。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设计运动训练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儿童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骨骼:生长速度快、软骨多、易变形肌肉:肌肉纤维少、耐力差、易疲劳心血管系统:心率快、血压低、耐受力差2. 儿童青少年运动训练原则:针对性循序渐进安全性全面性七、作业设计答案:(1)训练目标:提高篮球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2)训练时间:每周2次,每次90分钟。
(3)训练内容:热身:慢跑5分钟,关节活动5分钟。
技术训练:运球、传球、投篮、防守、进攻组合。
身体素质训练: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
放松:拉伸5分钟。
2. 作业批改: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给出评价和建议。
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与运动训练第一节儿童少年生理特点与运动训练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基本概念1、儿童少年一般而言:儿童指7~12岁,少年指13~17岁。
2、生长生长是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
3、发育发育是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
4、成熟成熟是生长发育的基本结束,机体在形态、功能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
(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有以下一些规律:1、生长发育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儿童的身体比成年人小,但绝不是成年人的缩影,因为在机能方面比成人简单,是具有质的差别的。
生长发育是从微小的量变到根本的质变的复杂过程,是在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完成结构和机能的分化和成熟。
2、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过程是连续的,而不是跳跃的,并有一定的变化程序,例如身高体重逐渐增加。
3、生长发育的波浪式规律生长发育不是匀速直线上升,而是有时快,有时慢的波浪式发展。
例如: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
非匀速增长过程: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体重增长≈后9个月体重增长。
4、身体各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人体各部位和各器官系统发育的迟早和速度不同。
神经系统的发育最早,生殖系统的发育最晚。
(三)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遗传因素决定机体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着发育的进程。
影响生长发育的几个主要因素是:营养、疾病、气候和季节、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和体育锻炼。
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会有利于身高体重的增长,“日本中小学每天一袋免费的牛奶,身高超过了中国。
”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肥胖等疾病。
冬季青少年生长发育会变缓慢。
(四)运动对生理机能发育的影响1、心血管系统经常参加锻炼的儿童少年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脏容积增大、心脏重量增加以及出现安静状态下的窦性心动徐缓。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与运动训练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运动训练》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展开。
重点包括生长发育的阶段性、个体差异、运动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影响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认识到运动对生长发育的积极作用。
2. 掌握针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运动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效果。
3. 培养学生关注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及运动训练的针对性。
教学重点:生长发育特点与运动训练的关系,以及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长发育曲线图、运动训练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运动服装及鞋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生长发育与运动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特点。
(2)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3)运动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生长发育经历,讨论运动对其身体发育的影响。
4. 例题讲解:分析生长发育曲线图,探讨运动训练对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方面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儿童青少年的运动训练方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特点。
(2)分析运动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积极影响。
(3)针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设计一份合理的运动训练方案。
2. 答案:(1)阶段性特点: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成熟期。
(2)积极影响: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形态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长发育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设计运动训练方案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身边的儿童青少年,了解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其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提高运动效果。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与运动训练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与运动训练》这一主题。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儿童青少年生理发展特点、运动训练对他们生理和心理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地制定运动训练计划。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认识到运动训练对他们健康成长重要性,学会制定科学合理运动训练计划。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运动训练对儿童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影响,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合适训练计划。
重点是掌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和科学运动训练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3. 学生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儿童青少年运动训练视频,让学生初步解运动训练对他们影响,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儿童青少年生理发展特点,分析运动训练对他们生理和心理积极影响。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如何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制定运动训练计划。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讲解,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实际运动训练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享经验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等发展规律2. 运动训练对儿童青少年影响生理影响: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等心理影响:培养自信心、团队精神等3. 科学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自己或身边儿童青少年制定一份运动训练计划。
2. 答案要求:包括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周期、训练强度等,要求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与运动训练知识,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儿童和青少年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猛的时期,也是体育锻炼对身体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的阶段。
了解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运动训练,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身体发育特点1.生长速度快:儿童和青少年期是身体发育最为迅猛的时期,尤其在青春期,生长速度更快。
这时候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锻炼骨骼的最佳时机。
2.骨骼增长和骨密度提高:儿童青少年时期,骨骼会逐渐增长,骨密度也会不断提高。
这时候进行运动锻炼,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骨密度的提高,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3.肌肉力量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多,肌肉力量逐渐增强。
通过运动锻炼,可以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4.肺活量增大:儿童青少年期间,肺活量会逐渐增大,呼吸功能逐渐完善。
因此,通过有氧运动可以进一步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5.心脏功能提升:儿童青少年期间,心脏逐渐发育完善,心肌力量增强,心脏功能提升。
通过有氧运动锻炼,可以进一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肺耐力。
二、运动训练原则1.多元化训练:儿童青少年时期,拓展运动领域非常重要,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运动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多元化训练可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防止运动过度引起的损伤。
2.适宜强度:运动训练的强度应该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来确定。
注意避免过度的运动强度,防止对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3.逐步增加训练负荷:运动训练应该逐渐增加训练负荷,根据个体的情况来确定。
不宜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训练,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的压力。
4.合理休息:运动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非常重要。
休息可以缓解疲劳,促进身体恢复,防止过度训练引发的问题。
5.监测身体状况:运动训练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包括心率、血压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三、运动训练建议1.多样化运动:儿童青少年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运动,如篮球、足球、游泳、自行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