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 格式:ppt
- 大小:8.50 MB
- 文档页数:79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汪之顼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第二节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第三节生长发育理论观及其研究进展学习目标1.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指标体系和研究内容;2.了解生长发育进化论、生态观和整体观。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生长发育是儿童少年群体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是健康状况的反映,群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则是社会发展、卫生保健和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
对该群体发育规律的全面了解,对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丰富儿少卫生学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也是制定儿童少年卫生保健政策和行动纲领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节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一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二生长发育指标体系三生长发育研究内容生长(growth)•身体各部分以及全身在大小、长短和重量上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包含形态生长(morphological growth)和化学生长(chemical growth)•形态生长: 细胞/组织/器官在数量/大小/重量上的增加•化学生长: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化学成分的变化•通常更多用于描述形态生长发育(development)•指身体组织、器官、各系统在功能上不断分化与完善的过程,包括”身”和“心”两个方面•“身”: 体格/体力•“心”:智力/心理/情绪/性格/品质/行为•在心理/教育学上称为“发展”发育(development)•生长和发育密不可分,生长是发育前提,发育寓于生长之中;正常情况下,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的生长必然伴随功能分化、增强,功能的产生、增强必然需要其物质基础•“生长-发育”经常被一起表述•发育一词常常被用于代替“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生长=发育•但“生长”一般只能表达生长成熟(maturity)•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素质等都已达到成人的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殖养育下一代的能力成熟度(maturity degree): 成熟水平或程度•指特定的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对发育水平,即当时的发育水平与成人水平的百分比•成熟度是对单指标而言,不能用成熟度代替成熟•成熟时的成熟度100%成熟度(maturity degree): 成熟水平或程度•指成人脑重平均约1500g,出生时350-400g,成熟度25%;2岁时1200g,80%;6岁时1350g,90%•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身高的成熟度不同,可反映不同年龄段的生长贡献•身高成熟度达到100%不意味着完全成熟生长发育可塑性(plasticit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指人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积极或消极的内外环境及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的能力,也就是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意味着生长发育的状态可以被生活经历塑造•还表现为神经发育的可塑性,即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对神经活动及环境改变作出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应答反应生长发育可塑性(plasticit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生长发育是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良好环境/丰富环境是生长潜力得到最大发挥的条件•生命早期生长发育可塑性最强,随着生长发育的进展,可塑性在逐渐减小Life course approach to disease疾病的生命全程进展可塑性生命历程无干预母亲&婴儿期不当应对环境危害儿童&青春期成年期早期干预晚期干预千日(一)体格发育指标•体格发育/生长(physical growth): 通常是指身体外部形态的发育,是人体整体发育的重要方面•体格发育有很多测量指标,大体归为三类:✓纵向测量✓横向测量✓重量测量✓衍生/派生指标•体格发育/生长指标用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方法进行测量(一)体格发育指标1. 纵向测量✓3岁前(或2岁前): 身长、顶臀长、坐高✓学龄期: 身高、坐高、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等2. 横向测量: 包括围度和径长✓常用围度测量指标: 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等✓常用径长测量指标: 肩宽、骨盆宽、胸廓前后径、胸廓左右径、头前后径、头左右径(一)体格发育指标3. 重量测量✓体重4. 体格发育派生指标✓Quetelet指数: 或称为身高体重指数✓Kaup指数即体质量指数(BMI)✓Rohrer指数: (W/H3)×107✓腰臀比(腰围/臀围),反映体型指标✓腰高比(腰围/身高)体格发育测量指标选用原则体格发育指标可以人体测量方法准确测量,简单易行,指标繁多,选用时需要考虑代表性、研究目的、年龄特征等✓明确领域属性✓有代表性的反映典型特征的指标✓学界公认,可操作性好,精确、可重复✓身高/体重是基本和标杆指标✓考虑年龄因素(二)体能发育指标•体能(physical fitness)是健康概念的重要延伸,用以全面、准确评价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健康相关体能和运动相关体能•生理功能指标•运动能力指标•基于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指标的体能发育派生指标(二)体能发育指标•生理功能指标•整体上反映身体各系统、器官所表现的生命活动水平,常用测量指标:✓心血管功能指标:一定负荷下心率、脉搏、动脉血压变化✓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最大吸氧量等✓肌力发育指标:握力、背肌力等(二)体能发育指标•运动能力指标•运动能力指人体通过运动,可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运动能力既体现肌肉存量和收缩力,也体现大脑皮质主导下不同肌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等)的协调性•运动能力与生理功能紧密相关,也受训练技能影响,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平衡和协调能力等。
儿少卫生学题库绪言(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法规和重要指导依据是A、《学校卫生工作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E、《义务教育法》(二)多项选择题2、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是A、问卷调查B、身体测量C、生理生化功能的检测D、人体诊察E、体力测试5、少儿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群体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春期E、青年期(三)填空题6、少儿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重点对象是。
(四)名词解释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五)简答题8、少儿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与哪些学科有关系?9、如何采取正确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来学好少儿卫生学?10、少儿卫生学的定义、研究目的是什么?11、在少儿卫生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哪些特点?12、少儿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和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案及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A(二)多项选择题2、答案:ABCDE5、答案:CD本题考点:少儿卫生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少儿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是0-25岁,但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即处于童年期和青春期的少年儿童。
(三)填空题6、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中小学生群体。
(四)名词解释7、少年儿童卫生学,简称少儿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简答题8、少儿卫生学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生长发育、疾病防制、心理卫生、教育过程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等。
少儿卫生学的两大基础学科是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在少儿卫生学的实践工作中,常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和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少儿卫生学与预防医学的其他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相互联系,这些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方法,提高了本学科对生长发育和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水平,充实和扩充了有关学校卫生领域在保健、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与运动训练第一节儿童少年生理特点与运动训练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基本概念1、儿童少年一般而言:儿童指7~12岁,少年指13~17岁。
2、生长生长是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
3、发育发育是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
4、成熟成熟是生长发育的基本结束,机体在形态、功能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
(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般有以下一些规律:1、生长发育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儿童的身体比成年人小,但绝不是成年人的缩影,因为在机能方面比成人简单,是具有质的差别的。
生长发育是从微小的量变到根本的质变的复杂过程,是在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完成结构和机能的分化和成熟。
2、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过程是连续的,而不是跳跃的,并有一定的变化程序,例如身高体重逐渐增加。
3、生长发育的波浪式规律生长发育不是匀速直线上升,而是有时快,有时慢的波浪式发展。
例如: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
非匀速增长过程: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体重增长≈后9个月体重增长。
4、身体各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人体各部位和各器官系统发育的迟早和速度不同。
神经系统的发育最早,生殖系统的发育最晚。
(三)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遗传因素决定机体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着发育的进程。
影响生长发育的几个主要因素是:营养、疾病、气候和季节、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和体育锻炼。
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会有利于身高体重的增长,“日本中小学每天一袋免费的牛奶,身高超过了中国。
”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肥胖等疾病。
冬季青少年生长发育会变缓慢。
(四)运动对生理机能发育的影响1、心血管系统经常参加锻炼的儿童少年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脏容积增大、心脏重量增加以及出现安静状态下的窦性心动徐缓。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生长: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发育: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成熟:指生长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的水平,各器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
骨骼钙化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2、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3、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与统一协调性4、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1.阶段性(6)婴儿期0-1岁;幼儿前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青春期10-20;青年期18-25岁。
各个年龄段间顺序衔接,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的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影响2.程序性1)头尾发展律--胎儿、婴幼儿期:1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发育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从动作发育看,儿童会走路前必然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爬行,站立等发育阶段;3在运动发育中表现出自上到下,由近及远,动作由粗到细,由简单至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2)向心律--童年期和青春期遵循向心律。
身体各部位的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即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两个突增高峰期:一是胎儿4个月至生后一年,二是青春发育初期,女生比男生早两年。
两次交叉的原因:作为群体观察,由于男女两性生长突增起止的早晚,突增速度的不同,因而出现男女身高生长曲线的两次交叉现象,由于青春期以前,男孩发育的各项形态指标稍高于女孩,而女孩第二次生长突增比男孩开始的早,所以在十岁左右(9~10岁),男女生长曲线出现第一次交叉,交叉前男孩的生长水平稍高,交叉后女孩超过男孩,到12岁左右,男孩第二次生长突增开始,而此时女孩生长速度已开始减慢,发育水平男孩很快超过女孩,生长水平又是男高于女,因而使生长曲线出现第二次交叉(13~15岁),而且,由于男孩突增期间增长幅度较大,生长持续的时间较长,所以到成年时绝大多数身体形态指数高于女孩。
⼉童少年卫⽣学(⽂本)(1)第⼀章⼉童少年⽣长发育第⼀节⽣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长发育是⼉童少年群体的基本特征之⼀,也是社会发展的⼀⾯镜⼦。
个体的⽣长发育⽔平是健康状况的反映,群体的⽣长发育⽔平则是社会发展、卫⽣保健和社会⽂明的⼀⼤标志。
对该群体发育规律的全⾯了解,对其影响因素的深⼊研究,不仅可丰富⼉少卫⽣学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也是制定⼉童少年卫⽣保健政策和⾏动纲领的基础和前提。
⽣长发育包括⾝体和⼼理两个⽅⾯的统⼀,这⼀复杂的⽣物学现象需要运⽤不同的指标。
随着基础医学和⼼理学、神经科学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长发育的研究内容呈现出从整体⽔平到基因与代谢⽔平的整合。
⼀、⽣长、发育的基本概念(⼀)⽣长(growth)⽣长是指⾝体各部分以及全⾝在⼤⼩、长短和重量上的增加以及⾝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即⽣长包含形态⽣长(morphological growth)和化学⽣长(chemical growth)。
(⼆)发育(development)发育是指⾝体组织、器官、各系统在功能上不断分化与完善的过程,也包括⼼理、⾏为和体⼒的成熟过程。
发育⼀词,通常在⽣理功能和⼼理⾏为⽅⾯使⽤较多。
⽣长和发育密不可分,⽣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寓于⽣长之中。
对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功能的分化和增强。
因此,常常把⽣长发育⼀起表述,或⽤“发育”⼀词代替“⽣长”或“⽣长发育”。
(三)成熟(maturity)成熟是指⽣长和发育达到⼀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理功能、⼼理素质达到成⼈的⽔平,具备独⽴⽣活和⽣殖养育下⼀代的能⼒。
成熟⽔平或称之为成熟度(maturity degree)是指特定的⽣长发育指标的相对发育⽔平,即当时的发育⽔平与成⼈⽔平的百分⽐。
(四)⽣长发育可塑性(plasticit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长发育可塑性是指⼈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积极或消极的内外环境及⽣活经历⽽发⽣改变的能⼒,也就是⽣长发育的可能性,意味着⽣长发育的状态可以被⽣活经历塑造。
儿少卫生学题库第一章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单选:1、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A、向心律B、轨迹现象C、头尾发展律D、正侧律E、神经系统型2、下面有关生长发育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开始,经历了胎儿、儿童、青春期直至成年期B、生长为质的改变C、生长发育过程基本结束时,个体达到成熟D、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E、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关键生长期3、出生后生长最快的阶段是A、胎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童年期E、青春期4、童年期是指A、0-1岁B、1-3岁C、3-6岁D、6-12岁E、10-20岁5、青春期的主导思维是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觉行动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逻辑思维E、形式逻辑思维6、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A、关键生长期B、轨迹现象C、头尾发展律D、正侧律E、向心律7、一生中身高发育最快的阶段是A、胎儿4-6月B、婴儿期C、幼儿期D、童年期E、青春期8、促进女性青春期乳腺发育的最关键激素是A、生长素B、降钙素C、溶脂素?D、褪黑素E、雌激素9、一生中体重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A、胎儿4-6月B、胎儿7-9月C、婴儿期D、幼儿期E、青春期10、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主要是A、生长素B、降钙素C、溶脂素D、褪黑素E、雌激素11、从胎儿到成人,出现的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在A、胎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童年期E、青春期12、处在身高突增高峰(PHV)时,身高一般一年可增长A、4-5cmB、5-7cmC、10-12cmD、12-18cmE、20-25cm13、在生长发育期,身高体重的年增加值A、身高较高,体重较低B、体重较高,身高较低?C、两者几乎相同D、两者无可比性E、不确定14、女孩青春期发育的各指征中作为女性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信号是A、身高突增B、乳房发育C、阴毛发育D、月经初潮E、卵巢发育15、一般说来,女孩的月经初潮和男孩的首次遗精出现在青春期的期,而身高的突增高峰出现在青春期的期A、早;中B、中;晚C、晚;早D、晚;中E、中;早16、青春期的年龄范围是A、8-18岁B、9-19岁C、10-16岁D、10-20岁E、12-16岁17、成熟(maturity)是指机体的A、形态生理和心理都达到成人水平B、形态和功能达到成人水平C、系统和器官达到成人水平D、身体各部的大小和重量都达到成人水平E、组织和器官达到成人水平18、青春发育早期的特征是A.性器官迅速发育B、第二性征迅速发展C、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D、社会化过程加速E、内分泌系统功能活跃19、一天中血液生长素水平最高的时间是A.深睡时B、清晨初起时C、进食后D、下午4-6时E、中午20、幼儿期的年龄是指A.0-1岁B、1-3岁C、3-6岁D、6-12岁E、10-20岁21、幼年期甲状腺功能不足,可引起的发生22、的出现通常提示男女儿童已经进入青春期A、生长突增B、体成分变化C、第二性征出现D、性器官发育E、身体比例变化23、青春期男女孩身体成分总量都在增加,但有性别差异,其原因为发挥作用的激素各不相同,男孩为雄激素,女孩为A.雌激素B、生长素C、孕激素D、催乳素E、甲状腺激素24、进入青春期后,女孩身体素质在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的增长,与男性相比A.增长缓慢B、增长迅速C、呈停滞状态,甚或下降D、大多数人暂时下降E、同男性基本一样25、男孩青春期发育的各指征中,作为男性性发育的第一信号是A.阴茎B、身高突增C、第二性征D、肌力E、睾丸26、评价女性性发育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A、身高突增高峰年龄B、乳房发育C、阴毛发育D、月经初潮E、卵巢发育27、女性第二性征发育顺序是A.乳房→腋毛→阴毛B、乳房→阴毛→腋毛C、阴毛→腋毛→乳房D、腋毛→乳房→阴毛E、腋毛→阴毛→乳房28、女孩月经初潮大多发生在身高突增高峰后的左右A.同时B、半年C、一年D、二年E、三年29、完整的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春期E、青年期30、从出生到20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生长模式,大体可归类为A.一般型、肌肉型、肥胖型、消瘦型B、早熟型、平均型、晚熟型、中间型C、标准型、一般型、粗壮型、瘦弱型D、匀称型、粗壮型、细长型、标准型E、一般型、神经系统型、淋巴系统型、生殖系统型3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是A.幼儿期B、小学低年级C、小学高年级D、初中阶段E、高中阶段多选:32、能促进机体生长的激素有A、生长激素B、雄激素或雌激素C、胰岛素D、糖皮质激素E、甲状腺激素33、人群资料显示:成年时,男性的身高值高于女性,其原因是A、男性开始突增年龄早于女性B、男性突增期的增幅大于女性C、男性突增结束的时间晚于女性D、生长突增持续的时间男性长于女性E、在青春期生长突增前男性的身高已经高于女性34、生长发育的特殊表现中,确实有一些属于生长发育障碍性的疾病,但也有一些是属于正常变异,如A、性分化异常B、家族性矮身材或者高身材C、巨人症D、体质性生长延迟E、真性性早熟35、在出生后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增长的比例是A、下肢增长4倍B、躯干增长3倍C、头颅增长1倍D、上肢增长2倍E、足部增长5倍36、有关生长素描述正确的是A、幼年时缺乏将患侏儒症B、幼年时缺乏将患呆小症C、成年时缺乏将使血糖增高D、幼年时过多可引起巨人症E、成年时过多将患肢端肥大症37、从胎儿到成年,人体少数组织、器官只有一次生长突增,如A、心脏B、大脑C、脊髓D、视觉器官E、骨骼系统38、女性青春期发育特征有A、身高体重生长突增B、功能发育水平暂时超越男性C、出现第二性征D、出现月经初潮E、体成分发生变化39、随年龄增长,身高体重生长曲线男女两性间都有两次交叉现象,在超越的持续时间上A、身高超越的持续时间较长B、身高超越的持续时间较短C、体重超越的持续时间较长D、体重超越的持续时间较短E、两者几乎相同40、青春期后,同女性相比,男性的体格特征表现为A、身材较高大B、肌肉量少C、四肢偏短D、肩部较宽E、脊柱较长41、少年儿童在一天的生活中,什么状态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增加A、饥饿时B、体育锻炼时C、看书时D、睡眠时E、休息时42、青春期身体素质发育有明显的阶段性,男孩和女孩的快速增长分别发生在A、7-10岁B、7-12岁C、7-15岁D、8-13岁E、8-14岁43、男女两性年龄别身高生长曲线,随年龄的增长出现两次交叉现象,其发生原因是A、女孩生长突增开始年龄比男孩早B、青春期前女孩的身高生长曲线高于男性C、身高突增高峰年龄,女孩在11-13岁,男孩在13-15岁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儿童在良好环境下生长至成年其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之间地遗传度为A、0.55B、0.45C、0.75D、0.65E、0.852、少年儿童每日总热能需要(kal/kg体重)占的最多A、基础代谢B、食物特殊动力效应C、排泄D、活动E、生长发育3、基础代谢占每日总热能需要(kal/kg体重)的A、0-10%B、10-20%C、20-30%D、40-50%E、60-70%4、大量跨文化研究证实,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关系,主要取决于A、营养B、移民C、地域D、体育锻炼E、种族遗传5、人类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首先出现在A、经济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日本D、美国E、德国6、在影响儿童身心发育的因素中,对发育水平和发展速度提供可能性的因素是A、营养因素B、疾病因素C、社会因素D、气候和季节因素E、遗传因素7、一般情况下,儿童体重在增加较多A、1-4月B、5-8月C、9月到第二年2月D、9-12月E、12月到第二年2月8、一般情况下,儿童身高在增加较多A、1-3月B、3-5月C、5-7月D、9-11月E、11月-第二年2月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欧洲居民以西北欧最低,中欧处于中等水平,南欧最高B、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身高都是北高南低C、日本列岛越向东北,身高越高、体重越重,越向西南则越矮小D、我国北方地区男女青牛的身高体重均值皆大于南方E、当进入极圈附近时,身高北高南低规律性不存在11、不管有无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可诊断为铅中毒的儿童血铅水平为A、≧0.34ūmol/LB、≧0.48ūmol/LC、≧0.68ūmol/LD、≧0.98ūmol/LE、≧1.2ūmol/L12、3-6个月婴儿每天约百分之多少的热量用于生长发育A、40-50%B、35-40%C、25-35%D、15-23%E、10-15%13、性发育长期变化中最常用的指标是A、首次遗精B、乳房发育C、阴毛发育D、腋毛发育E、月经初潮14、首先提出人类secular acceleration的学者来自哪个国家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E、荷兰15、首先提出人类secular growth trend的学者来自哪个国家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E、荷兰16、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乡村学生身高增长率低于城市B、乡村学生身高增长率高于城市C、城市学生体重平均高于乡村D、城市男生身高平均高于乡村E、城市女生身高平均高于乡村17、季节对体重的影响,以半年为观察单位,9月到第二年2月的体重增加为全年体重增加的A、1/4B、1/3C、1/2D、2/3E、3/418、3-5月身高的增长值等于9-11月增长值的A、1-1.5倍B、1-2倍C、2-2.5倍D、2-3倍E、2.5-3倍19、青春发育期热能和营养素的相对需要量A、仅次于新生儿B、仅次于生后第一年C、仅次于生后第二年D、仅次于生后第三年E、仅次于3-6岁多选:20、人类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表现在A、骨龄提前B、第一恒磨牙萌出提前C、身材一代比一代高大D、老视平均年龄提前E、脑重增加21、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在状态下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增加A、进餐时B、体育锻炼时C、休息时D、睡眠时E、看书时22、可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家庭因素有A、独生子B、多子女C、父母离异D、缺乏母爱E、寄养23、人群身高、体重的地域差别主要表现在A、日本列岛西北高、东南低B、中国北高南低C、内陆低D、经济发达地区高E、沿海高24、公认的环境雌激素有A、真菌性雌激素B、玉米赤霉烯酮C、多氯联苯D、乙醇E、二噁英25、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生长发育期的机体,同化过程都超过异化过程B、生长发育期的机体,异化过程都超过同化过程C、运动仅加速新陈代谢的异化过程D、运动仅加速新陈代谢的同化过程E、运动不仅加速新陈代谢的异化过程,更重要的是在适当营养保证下,使同化作用也相应增强。
儿童少年卫生学(下划线为本科期末重点)绪论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是0~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7-18岁)。
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1、正在旺盛生长发育2、生长的同时在接受教育;3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童年期及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教育过程卫生;残疾儿童卫生。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包含了生长;成熟maturity:指生长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的水平。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程序和时间性的协调4、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的生长轨迹现象growth canalization:是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个体的生长轨迹与遗传、疾病等因素有关。
追赶性生长catch-up growth: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stress等因素作用时,会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迟缓,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解除,机体表现为向原有正常轨迹靠拢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追赶型生长的意义:积极:为那些生长发育受障碍的儿童提供了赶上正常的机会。
消极:体重过快的赶上生长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多种成人疾病相关联。
关键生长期critical period: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一旦不能抓紧时间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