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几种制盐的方法

简述几种制盐的方法

简述几种制盐的方法
简述几种制盐的方法

简述几种制盐的方法

一.传统制盐方法

1、用耙子、刮板将滩场上晒好的盐碱土刮起、堆积。

2、使人共用大筐将碱土抬到涝囤里用以淋成浆,俗称“头浆”。涝囤用土堆成,底坑用秫秸结成的檩子铺垫。

3、涨潮时将浆沟里的海水引到泸里备用。

4、用垸子将泸里的海水抬到涝囤,拎起头浆卤水,用地槽沟引到存卤池。

5、再用玩子将头浆卤水抬到晒盐池,晒盐池用鹅卵石、青石板铺成,

七、八、九三个月晒盐。

6、盐晒好,用竹筐抬到灶上存放。

文字〖大中小〗)

井盐汲卤运卤

井盐井火煮盐

海卤煎盐

二.现代制盐工业

1.海水制盐

A.蒸馏法

原理:蒸发至水的沸点,使其变成水蒸气,进而冷却即可得到纯水

优点:蒸馏法的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完善

缺点:成本较高,难推广应用。

B.电渗析法

原理:是将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并用特制的隔板将其隔开,组成除盐(淡化)和浓缩两个系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的浓缩、淡化、精制和提纯。

优点是:①能量消耗低;②药剂耗量少,环境污染小;⑧对原水含盐量变化适应性强;④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⑤设备紧凑耐用,预处理简单;⑥水的利用率高。

缺点:与反渗透(RO)相比,脱盐率较低。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浓差极化而产生结垢;

①海水制盐——生产NaCl

进一步利用

②NaCl的水溶液制NaOH

2NaCl + 2H2O 电解H2# + Cl2#+ 2NaOH

③制金属Na 2NaCl(熔融)=== 2Na + Cl2

④制Na2CO3

2NaOH + CO2= Na2CO3 + H2O

C.离子交换制盐

原理:.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

目前正迅速发展,但需要不断更新离子交换树脂

三.真空制盐法

四.工艺流程简述

卤水经滩田日晒蒸发,至饱和后引入一个卤水库中储存。卤水库的作用,一是储存一定量的饱和卤水,以备真空制盐生产的需要;二是卤水在此有一定的停留时间,可以使其中的一些杂质颗粒沉淀下来,达到净化卤水的目的。净化后的饱和卤水从卤水库引出后,进入蒸发制盐车间的精卤桶。采用预热后的卤水进罐,顺流转料、末效排盐浆,集中排母液的方式进行生产。I效蒸发罐盐箱中的盐排到II效下循环管中,II效盐箱中的盐排到III效下循环管中,III效盐箱中的盐排到IV效下循环管中,最后集中在IV效盐箱;IV效排出盐浆,同时由IV效分离罐排出母液。工艺流程简图见图1。

节约日晒盐场土地,减少原盐消耗,提高了盐田利用率

不需要淡水化原盐,淡水消耗低,可节约淡水资源

(工艺技术)制盐工艺

制盐工艺 第一章卤水净化车间工艺描述 1.1 设计依据 表1-1:卤水净化工程原卤的成分及其含量 净化能力(万m3/年)225.85 有效生产时间(h)8000 NaCl / (g/l) 290 Mg2+ / (g/l) 0.05 CaSO4 (g/l) 2.04 Ca2+ / (g/l) 0.60 Mg SO4(g/l) 0.25 密度(kg/m3) 1200 夏季(℃)20 冬季(℃)7 1.2 卤水净化的必要性 卤水净化是指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除去卤水中的杂质的一种工艺。几乎所有的卤水都含有Ca2+、Mg2+杂质,而Ca2+、Mg2+杂质的影响表现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和对生产过程 的影响。 由于CaSO4 具有逆溶解度的特性,在卤水输送、预热、蒸发过程中析出,附着在管道 的设备的壁上而结垢,会严重降低传热系数,垢层越大,使传热系数下降越大,从而使设备生产能力降低。 垢层的消除会延长有效工作时间,有效生产量。卤水中的CaSO4、MgSO4、CaCl2、MgCl2 等杂质会使卤水的沸点升高,粘度增大,因而降低有效传热温度差;另外,杂质越多,真空制盐的母液排放量越大,一方面使热量增大(即能耗高);另一方面降低了NaCl的回收率。 1.3 卤水净化方法及其流程说明 1.3.1 卤水净化方法 采用石灰-芒硝-二氧化碳法进行净化处理。 1.3.2 流程说明 1.3. 2.1 一级反应桶对原卤的处理 1)一期卤水净化工程一级反应桶对原卤的处理 高硝卤连续泵入原卤桶(T-110A/B)。 通过原卤泵(P-110)将原卤分批泵入一级反应桶(T-121~T-123),在一级反应桶(T-121~T-123)开始搅拌前,通过石灰乳泵(P-185)加入来自石灰乳存储桶(T-184)的石灰乳。在搅拌结束前,通过一级絮凝剂计量泵(P-171)添加来自一级絮凝剂配置桶(T-171)的一级反应絮凝剂。关闭搅拌器进行泥浆沉淀。沉淀后,卤水通过卤水泵(P-121)泵入二级反应桶(T-131~T-133),沉淀的泥浆由一级反应泥浆泵(P-151/152)泵入一级反应泥浆桶(T-151)。整个过程结束后,反应进行了一个循环,并为下一个循环做好准备。每个循环过程持续约16.2小时。由于有三个反应桶,所以每个桶可以在5.4 小时内交换一次来自 T-110A/B的原卤。 举例来说:当T-121 澄清时,T-122正在添加絮凝剂溶液,T-123正在添加石灰乳。 注意:由于冬季的原卤温度较低,可将原卤泵入板式换热器(HE-11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卤水再打入原卤桶(T-110A/B)。即对原卤进行预热。 1.3. 2.2二级反应桶对一级卤的处理 1)卤水净化工程二级反应桶对一级卤的处理 通过卤水泵(P-121)将(二期)一级反应桶(T-121~123)内的卤水分批泵入(二期)二

photoshop中常用的三种抠图方法

抠图是在使用Photoshop的过程中用到的比较多的手法,熟练运用抠图技巧,可以合成出很多很炫的图片。所谓“抠图”,即把图像中的某一部分(如人像或者人像的某一局部)从原图像中“剥离”的过程。 “抠图”是图像处理中最常做的事情,熟练掌握抠图技巧,是Photoshop学习的一道难关。本文旨在对Photoshop中行之有效的几种“抠图”技法作一综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招:魔术棒 “Magic Wand Tool(魔术棒工具)”是建立选区的工具之一,作用是在一定的容差值(Tolerance,默认为32)范围内将颜色相同的区域同时选中。如果背景是单纯的白色(图1),首先用魔术棒在背景白色上点击,将白色选取;接下来,依次选择[Select]→[Modify]→[Expand],这是扩大选区的选项,在弹出的扩大选区的对话框中添入值为1;接着选择[Select]→[Feather]”(羽化)选项,在弹出的菜单中同样添入值1,将选区边缘添加适度的羽化效果;最后按[Ctrl+Shift+I]快捷键反转选取,人物选区完成。 总结 优点:入门级技巧,技术简单,容易掌握。 缺点:1.仅适用如图1那样背景“纯净”的图片;2.选取效果较粗糙,比较适合选取细节较少的图片,或者选取后的人像在新的应用中会以缩小若干倍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节选取上的缺憾。 第二招:路径编辑工具 由于具备节点可随意增删,路径曲线可随意调节等特点,所以Path(路径)是建立选区超级好用的工具! 先围绕要抠出的部分图像建立一个大概的选区,可以使用“Lasso Tool(套索工具)”,只要大概就好,不要求精确。选区建立好以后,执行“Windows/Path”菜单,切换到路径面板,按右上角的三角形菜单,选择“Make Work Path”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选择容差值,默认为2(图2)。这样,一个围绕所选取部分图像的一个大略的路径就完成了。下面对路径进行编辑:首先在工具箱中选择“Pen Tool(钢笔工具)”,编辑路径的时候,选择“Pen Tool”,按住[Ctrl]键,“Pen Tool”

4几种常见的质量分析方法

几种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 1、层别法 2、柏拉图法 3、特性要因图法 4、检查表 具体说明: 1、层别法 层别法是将所要进行的项目利用统计表进行区别,这是运用统计方法作为管理的最基础工具。一般的工厂所做的层别通常为: 操作者:不同班组别机器:不同机器别 原料、零件:不同供给厂家作业条件:不同的温度、压力、湿度、作业场所……. 产品:不同产品别不同批别: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 员 一二三人 组组组 器 机 料 材 法 方

2、柏拉图法 柏拉图是美国品管大师朱兰博士(Joseph Juran)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统计图加以延伸所创造出来的。柏拉图分析步骤: (1)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 (3)决定搜集资料的时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间尽可能定期。 (4)各项目依照合计的大小顺序自左向右排列在横轴上。 (5)绘上柱状图 (6)连接累积曲线 示例: 某部门将上个月生产的产品作出统计,总不良数414个,其中不良项目依次为: 层别统计表

N=414 100 400 80 300 47.1%60 200 40 21.7% 100 15.8%20 10.9% 4.5% 破损变形刮痕尺寸超差其他 不良项目 由上图可以看出,该部门上个月产品不良最大的来自破损,占了47.1%,前三项加起来超过80%以上,进行处理应以前三项为重点。

3、特性要因图 特性要因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加以图解,用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之间的关系,因其形状像鱼骨,又称鱼骨图。 特性要因图,可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种阶段,特别是树立意识的初期,易于使问题的要因明朗化,从而设计步骤解决问题。

解释词语常用方法例谈

解释词语常用方法例谈 一篇文章是由一连串的词语组成的,对词的意义和用法含含糊糊、解释不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会失之肤浅,甚至造成误解;写起文章来也容易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以致不能正确的表情达意。 要准确、鲜明、生动的使用词语,除了靠平时的学、说、用外,掌握一点解释词语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解释词语的方法很多,下面是我从教多年探寻和总结出来的一些常见的解释词语的方法: 一、查工具书 对于课文中的名词术语,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来理解。 二、组词法 解释单个字的意思时,只要把这个字组成一个词语,就能将词义解释出来。如“教室里充满了同学们的欢笑声”中的“满”,可以组成词语“充满”,这样,整个词语的意思就表达出来了。 解释两个字的词语也是一样,如“柔美”,柔──柔软;美──美好。因此,”柔美”的词义一般可解释为“柔软、美好”。 三、分合法 即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如“勘测”,勘──勘探,测──测量,“勘探”的意思就是“勘探和测量”。 四、近义词替换法 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同义词来代替。如:不畏──不怕;一瞬间──一刹那。 五、反义否定法 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如:模糊──不清楚;崎岖──不平坦。 六、抓关键词 一个词语中,常常有一、两个关键性的或疑难的字,只要理解好这一两个字的意思,整个词语就不难理解了。例如:“热泪盈眶”,较难理解的是“盈”字,从字典上查出“盈”是“充满”的意思,就可以知道“热泪盈眶”的意思是“激动得泪水充满了眼眶”。 七、定义法 即用简明的语言,对该词所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做确切的解释。如: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八、描绘法 即对所要解释的词语加以具体的描绘。如: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 九、比喻法 即用具体、形象的比喻说法来解释词语。如:车水马龙──车子像流水,马好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十、语境联系法 有些词语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即它们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如:“地下”一词人们都知道它的含义,但在“地下革命党”中,“地下”则指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被敌人发觉。 再如:“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春风拂面”原指春风从脸上轻轻擦过,但这里用来形容叶老先生的批改使我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十一、举例法 有些词语如果硬性地给它下定义往往弄不准确,可以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讲解。如: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课堂上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这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十二、联系上下文 如《向沙漠进军》中的“不毛之地”可联系文章中“沙漠所到之地,森林全被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废墟”这些话语可知此词意思指“不长草木的地方”。 十三、结合生活实际 如“背井离乡”一词可以结合5·12汶川大地震后,当地的居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外地去谋生来理解。 十四、展开想象 如“花团锦簇”一词,可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到了,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情景来体会词义。 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仅只有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解词时,既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又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一、拆拼法: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解释,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 如:勘测-勘探和测量;拾金不昧—捡到贵重的东西不隐藏起来,设法寻找失主 二、同义词法: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同义词来代替。 如:立刻-马上;罗汉豆—蚕豆 三、反义词法: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 如:模糊-不清楚;耐烦—不怕麻烦 四、定义法:一般适用于解释名词术语。 如: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拂晓-天快亮的时候;化石—古生物的遗体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五、形容法:即用描写性的语句生动形象地解说词义的方法。常用“像……”,“形容……的样子”等词语来帮助描写说明。 如:蜿蜒—像蛇或蚯蚓行走那样屈曲延伸;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娇艳美好。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 六、比喻法:有些词语,难以用简明扼要的话解释,或者也没有必要从字面做解释,在语境中用的是比喻义,就要说明它比喻什么。常用到“比喻……”来帮助描写说明。 如:疙瘩—比喻不易解决的问题;赴汤蹈火—比喻不怕危险,不怕牺牲。 七、举例法:有些词语如果硬性地给它下定义往往弄不准确,可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讲解。 如: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课堂上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这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解释词语的方法 教给解词方法。学会解词方法,不仅教材上的许多词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还能练习解释一些刚接触的新词。 1、分析语素法。有些合成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的意思的总和。例如:“肆虐”的“肆”,任意地干;“虐”,残暴。任意地干残暴的事情。不毛之地:“毛”指草木,不长草木的地方。 2、同义词注释法。尽量用一个已经掌握了的、与之意思相近的同义词来注释。例如:赋予——给予。憧憬——向往。 3、反义词注释法。即用一个词的反义词加上否定副词解释这个词。例如:龌龊——不干净。冗赘——不简练。 描绘说明法。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对词的意义加以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明白。例如:水泄不通——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泄,排出。斩钉截铁——说话态度坚决果断。 4、比喻举例法。有的词,打一个比方或举一个例子解释得更清楚。例如: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四分钱、五分钱——高利贷。就是四分利、五分利。如借100元钱,每月要付4元,或每年付10元的利息,都叫“四分钱”。 5、下定义法。大部分名词,特别是科技术语,要用这种方法解释。例如:辐射——热的一种传播方式,从热源沿直线直接向四周发散出去。自动生产线——生产的各道程序都有自动化设备控制、操作的作业线路。以上是常用的几种解词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不仅能提高记忆新词的效率,还能增起那个学生的分析能力。

简述几种制盐的方法

简述几种制盐得方法 一.传统制盐方法 1、用耙子、刮板将滩场上晒好得盐碱土刮起、堆积。 2、使人共用大筐将碱土抬到涝囤里用以淋成浆,俗称“头浆”。涝囤用土堆成,底坑用秫秸结成得檩子铺垫。 3、涨潮时将浆沟里得海水引到泸里备用。 4、用垸子将泸里得海水抬到涝囤,拎起头浆卤水,用地槽沟引到存卤池。 5、再用玩子将头浆卤水抬到晒盐池,晒盐池用鹅卵石、青石板铺成, 七、八、九三个月晒盐。 6、盐晒好,用竹筐抬到灶上存放。 文字〖大中小〗) 井盐汲卤运卤

井盐井火煮盐 海卤煎盐 二.现代制盐工业 1.海水制盐 A.蒸馏法 原理:蒸发至水得沸点,使其变成水蒸气,进而冷却即可得到纯水 优点:蒸馏法得历史最久,技术与工艺也比较完善 缺点:成本较高,难推广应用。

B、电渗析法 原理:就是将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并用特制得隔板将其隔开,组成除盐(淡化)与浓缩两个系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得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得浓缩、淡化、精制与提纯。 优点就是:①能量消耗低;②药剂耗量少,环境污染小;⑧对原水含盐量变化适应性强;④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⑤设备紧凑耐用,预处理简单;⑥水得利用率高。 缺点:与反渗透(RO)相比,脱盐率较低。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浓差极化而产生结垢;

①海水制盐-—生产NaCl 进一步利用 ②NaCl得水溶液制NaOH 2NaCl +2H2O 电解H2#+ Cl2#+ 2NaOH ③制金属Na 2NaCl(熔融)=== 2Na +Cl2 ④制Na2CO3 2NaOH + CO2= Na2CO3 + H2O C、离子交换制盐 原理:、半透膜得选择透过性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词语教学是中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深感困难的地方。中段课标中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为此,我们努力探索词语教学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词语。 (一)让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是二年级已经掌握的内容。但是学生往往不愿意使用,将其束之高阁,等着老师现成的答案。 (二)据词定义,即教会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择义。 有了字典,查到一个字,这个词应该选择哪个意思呢?这就需要择义。教学时,我首先教会学生读字典,学会看字典里的解释和举例。所查词语如果例子中有相同的,那么这个词的意思肯定是它。如果不一样,那就把这几种意思放入具体的句子里,看谁最恰当。择义学生是感到最困难的。 有些词有好几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统统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较用哪个意思最合适就选哪一条解释。所以,勤查字典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 (三)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教给学生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手段) 或许我们的语文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起理解文章的一个注意点: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实,这里就告诉了我们解释词语的一个方法,那就是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有时,我们对于比较陌生的词语,或者只能意会那个词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我们不妨到上下文去找找这个词语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语言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词语当然就可以回归到生活中去理解。理解“水泄不通”,我们不妨想想节日里商业街上的情景;理解“体贴入微”,我们不妨想想关心我们的长辈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理解“同心协力”,我们不妨想想班级中的每个同学是怎样为班级荣誉出力的…… 3、通过想象理解词语 4、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工具书包括字典和书下注释) 5、运用动作理解词语(此方法适用于低年级) 6、采用词语说话理解词语 7、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词语(如果学生读出了相应的语气,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8、还有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9、分解组合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如“健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10、以旧带新法。有些新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如“无价之宝”,“无价”,没有价钱,“之”是“的”,“宝”是“宝贝”,合起来的意思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贝”,指极为稀有的珍贵东西。 11联系插图我们小学生的读物,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书,总有一些插图。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时细心看看插图,这个词语的意思或许就想出来了。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很多。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需充分借助文本,联系

国标GBT13025.4—9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水不溶(精)

国标GB/T13025.4—9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水不溶物的测定》的改进建议 作者:李春峰时间:2007-11-24 19:25:00 摘要:根据GB/T13025.4—91,指出了制盐工业中水不溶物含量测定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在具体实施国家标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便。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改进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叙述,经改进后,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常规滤纸法[1]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盐水不溶物测定坩埚滤纸 盐中水不溶物测定,指的是盐试样溶解后,其中不溶于水的机械杂质,如砂土、木屑、悬浮物以及不溶性的其它杂质的测定。食用盐中水不溶物含量过高,人体不宜摄入,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主要原料是原盐,原盐中水不溶物等杂质在生产中会造成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另外盐中水不溶物含量直接影响到其产品的纯度高低,即影响盐质量的优劣。国家标准GB/T13025.4—91规定了我国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标准中文字叙述模棱两可,不便操作,且不能方便地检验主体氯离子是否洗净,另外带有水不溶物的滤纸放在坩埚中,在称量过程中,由于滤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其质量不能恒定下来,无法恒重,直接影响到最后检测结果的准确。而常规滤纸法[1]过滤速度慢,耗时长。本人通过反复实践,对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了改进,测定结果与常规滤纸法[1]基本一致。 1 盐中水不溶物含量测定原理 试样经水溶解后,不溶性残渣用滤器过滤,用水洗涤、烘干、称量,计算不 溶物含量[2]。 2 国家标准GB/T13025.4—91试验程序[3]

简述几种制盐的方法1

简述几种制盐的方法 一.传统制盐方法 1、用耙子、刮板将滩场上晒好的盐碱土刮起、堆积。 2、使人共用大筐将碱土抬到涝囤里用以淋成浆,俗称“头浆”。涝囤用土堆成,底坑用秫秸结成的檩子铺垫。 3、涨潮时将浆沟里的海水引到泸里备用。 4、用垸子将泸里的海水抬到涝囤,拎起头浆卤水,用地槽沟引到存卤池。 5、再用玩子将头浆卤水抬到晒盐池,晒盐池用鹅卵石、青石板铺成, 七、八、九三个月晒盐。 6、盐晒好,用竹筐抬到灶上存放。 文字〖大中小〗) 井盐汲卤运卤

井盐井火煮盐 海卤煎盐 二.现代制盐工业 1.海水制盐 A.蒸馏法 原理:蒸发至水的沸点,使其变成水蒸气,进而冷却即可得到纯水 优点:蒸馏法的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完善 缺点:成本较高,难推广应用。

B.电渗析法 原理:是将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并用特制的隔板将其隔开,组成除盐(淡化)和浓缩两个系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的浓缩、淡化、精制和提纯。 优点是:①能量消耗低;②药剂耗量少,环境污染小;⑧对原水

含盐量变化适应性强;④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⑤设备紧凑耐用,预处理简单;⑥水的利用率高。 缺点:与反渗透(RO)相比,脱盐率较低。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浓差极化而产生结垢;

①海水制盐——生产NaCl 进一步利用 ②NaCl的水溶液制NaOH 2NaCl + 2H2O 电解H2# + Cl2#+ 2NaOH ③制金属Na 2NaCl(熔融)=== 2Na + Cl2 ④制Na2CO3 2NaOH + CO2= Na2CO3 + H2O C.离子交换制盐 原理:.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 目前正迅速发展,但需要不断更新离子交换树脂

Photoshop8.0.1抠图换背景简易教程

Photoshop8.0.1软件抠图换背景简易教程 (章汉立总结于2008.8.27) 一、认识软件界面和常用工具:(在此略过软件安装过程及不常用工具的介绍) 1.启动流程与界面: 双击桌面或“开始”→“程序”里的软件图标以打开软件,屏幕将出现以下启动屏幕: 以下为启动后的软件初始界面,依次为: ⑴注册询问框:(没有注册码可以选“不,稍候再注册”,否则选“是,立即注册”)

⑵颜色设置询问框:(一般建议选“否”) ⑶欢迎屏幕:(如果你很厌烦每次启动后都出现此屏幕,建议去掉左下脚“启动时显示此对话框”前的复选勾并关闭;如果你希望察看此屏幕中的教程和提示,可以保留) 默认初始工作区:

建议手动更改工作区界面为下面的效果,以便更好操作:(更改方法是:移动鼠标到软件默认工作区左右上边缘,当鼠标变为“←→”状时,按住鼠标左键往屏幕中央拖拉到红框位置 放开即可) 2.工作区和工具功能:

在C工具箱中抠图和置换背景要用到的工具如下:(移动鼠标到工具或选项上时会有提示,有些没有出现在面板中时,可以按相应工具右下脚的小斜三角选用工具) :放大镜,可以随意放大图片以方便察看和制作图片细节部位,(按住键盘中“Alt”结合使用为缩小功能); :磁性套索,可以在图片中沿色彩分明处自动或手动画上一周虚线操作选区(可以使用键盘中“Delete”键回删磁性套索错误基点,按住键盘中“Shift”可以连续增加选区,按住“Alt”则是减去选区); :魔棒工具,可以在图片中点选相近色块成为操作选区(按住键盘中“Shift”可以连续增加选区,按住“Alt”则是减去选区); :仿制图章工具,可以在同一图片中克隆出一模一样的图形,(先按住键盘中“Al t”点击图片取样区域,再放开移动到其他区域就可以进行克隆操作); :渐变工具,可以在任何图片或工作选区中使用,以更换色块或背景(按住鼠标左键随意拖拉即可); :裁切工具,可以随意改变图片倾斜度、画布大小和图片大小的好工具;(但它不能更改图片像素) :矩形选框工具,可以随意在图片中画出随意大小的虚线矩形工作选区,可以作为描边、油漆桶、渐变工具、仿制图章等工具的工作前奏选区;

理解词语的一些方法

理解词语的一些方法(转) 1.分析综合法。即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3课《燕子》“生趣”——生活的情趣、乐趣;“愧疚”——愧,惭愧;疚,对自己的错误感到内心痛苦。合起来就是“惭愧不安”。第5课《苹果里的五角星》“魅力”——魅,传说中的鬼怪;鬼怪惹上了,是无法摆脱的,即“极能吸引人的力量。” “横切面”——横着切留下的面。“果然”——然,样子;果真这样子。悠然——悠闲的样子;“安然”——平安的样子;“盎然”——气氛、趣味等充溢的样子;当然——应当这样;骇然——惊讶的样子……“新闻”——新听来的事;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声色俱厉”——声音脸色都十分严厉。还有如:心悦诚服——悦,高兴;服,服气、佩服。真心实意地表示服气、佩服。别致——特别的情趣。兴国安邦——先解兴,兴盛;安,安定;邦,国家。整个词是,国家兴盛安定。酷爱——酷,极,程度深;爱,爱好。合起来是非常爱好。 2.同义换词法。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同义词来代替。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2课《第一朵杏花》“顷刻间”——一刹那、一瞬间、一霎时、转眼间等,形容时间极短;第5课《苹果里的五角星》“清晰”——非常清楚;第9课《祁黄羊》“举荐”——推荐。第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疲惫”,近义词是疲乏,词义就是非常疲乏。“沉寂”,近义词是“寂静”或“静寂”,词义则为十

分寂静。立刻-马上;眩目-耀眼等。 3.反义否定法。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5课《苹果里的五角星》“不生疏”——熟悉,“隐藏”——不暴露、不败露;第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娴熟”——不生疏;“冷落”,反义词是热闹,词义是不够热闹。“镇定”是不慌乱。“漫长”就是不是短暂的,“清醒”就是没有昏睡,“干燥”就是不潮湿。模糊-不清楚;崎岖-不平坦。 4.拆拼法。即把表示简称或数字缩语的词语拆开来组词,再合起来。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5课《苹果里的五角星》“焦躁”——焦虑、烦躁;6课《最佳路径》“优雅”——优美雅致;9课《祁黄羊》“辞职”——辞掉职务;10课《公仪休拒收礼物》“难免”——难以避免;“恳求”,恳,诚恳;求,请求。合起来是诚恳地请求。幽雅,幽静文雅。“漫游”一词,漫,随意,不受拘束;游,游玩。合起来就是随意游玩。“疾驰”,疾,飞快地;驰,奔跑。合起来是飞快地奔跑。屏息凝视,抑制呼吸聚神地看。勘测-勘探和测量。 5.重新组合法。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5课《苹果里的五角星》“循规蹈矩”——循蹈规矩;7课《人类的老师》“轻而易举”——轻易而举(做事容易,不费力气);10课《公仪休拒收礼物》“心满意足”——心意满足;13

我国古代的制盐工艺

我国古代的制盐工艺 https://www.doczj.com/doc/ac7108629.html,/news/ 2011-3-17 14:41:43 来源: 中国数字科技馆 井盐汲卤运卤 井盐井火煮盐 海卤煎盐

盐是维系人类生存的一种必需品。中国制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几乎与史籍上的华夏文明史同步。根据盐的来源,中国古代的盐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岩盐等几大类,每一种盐都有不同的生产工艺。 中国陆地海岸线漫长,人们很早就开始生产海盐。唐宋以前,海盐生产还比较原始。早期直接刮取海边咸土,后来用草木灰等吸取海水,作为制盐原料。制盐时,先用水冲淋上述原料,溶解盐分形成卤水。然后将卤水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蒸发水分,取得盐粒。这种方法称为淋卤煎盐。值得一提的是,煎盐前,卤水需晾晒以提高盐分浓度。人们通常往卤水中投入莲子,根据莲子的形态和沉浮位置确定卤水浓度,其原理与今天的密度计完全相同。宋元以后,在很多沿海地区,煎盐逐渐被晒盐取代,节省了很多燃料费用。有些地方,还利用地势,在海边修筑一系列盐池,将海水导引其中,从而将淋卤的过程也省去了。 湖盐多来自盐湖地区,除青藏高原外,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盐湖当属今山西运城的盐池。湖盐的生产工艺与海盐基本相同,大多采用晒制的方法。 岩盐又称为盐矿,实际上是地下深处的固体含盐岩层。古代岩盐的开采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开凿巷道,将含盐岩石采出。然后将岩石粉碎和溶解后提取盐分。二是开凿深井至含盐岩层,注水溶解盐分,形成卤水,然后汲取卤水。这种方式与井盐的生产工艺相同。

古代制盐工艺中,井盐的生产工艺最为复杂,也最能体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井盐的生产工艺经历过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在战国末年,秦蜀郡太守李冰(生卒年不详)就已在成都平原开凿盐井,汲卤煎盐。当时的盐井口径较大,井壁易崩塌,且无任何保护措施,加之深度较浅,只能汲取浅层盐卤。北宋中期后,川南地区出现了卓筒井。卓筒井是一种小口深井,凿井时,使用“一字型”钻头,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径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古人还将大楠竹去节,首尾套接,外缠麻绳,涂以油灰,下至井内作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取卤时,以细竹作汲卤筒,插入套管内,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一筒可汲卤数斗,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 卓筒井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深井钻凿工艺的成熟。此后,盐井深度不断增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贡盐区钻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shēn)海井。

词语理解的十八种方法

词语理解的方法 一、近义词解释法:用找词语的近义词或同义词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增添:增加陌生:生疏。恬静:安静、宁静 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慷慨:大方。遨游:漫游,游历。 纯熟:(很)熟练。眷恋:(深切地)留恋。渺小:(非常)微小。 二、反义词解释法:用找词语的反义词,在前面加“不”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紧张:不镇定。懦弱:不勇敢。缓慢:不快速。崎岖:不平坦。 陌生:不熟悉。慷慨:不吝啬。朦胧:不清楚。隐藏:不暴露。 三、归类解释法: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释的词语采用把词语进行归类的方法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苹果——一种水果机枪——一种现代兵器芬芳:一种香气。 玫瑰——一种花朵火车——一种交通工具喜鹊:一种飞鸟。 四、比喻解释法:将词语和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血洗:像用血洗了一样,形容残酷的杀人。 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车水马龙:车子象流水,马好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五、功能解释法:对词语的使用功能进行解释的方法。“形容……”是常见形式,如: 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人山人海:形容人非常多。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态度坚决果断。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的大(都快把耳朵震聋了)。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泄,排出。 六、扩词解释法:将词语所组成的字进行逐个扩词(组词)而对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恳求:诚恳地请求。疾驰:飞快地奔跑。教导:教育指导。 幽香:清幽的香味。幽静:幽雅寂静。圣洁:神圣而纯洁。 诚实守信:为人诚实、遵守信用。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重(大)。轻捷:轻快敏捷。 七、串字解释法:有些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字)的意思的总和。例如: 肆虐:肆,任意地干;虐,残暴。肆虐:任意地干残暴的事情。肃立:肃,恭敬地,庄严地;立,站着。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不毛之地:毛,草木;之,的;地,地方。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致敬:致以敬意(表达敬意)。 遥望:遥,远处;望:看。遥望:向远处看。暴毙荒野:暴,突然;毙,死;荒野,荒郊野外。暴毙荒野:突然死在荒郊野外。 八、以旧带新法:有些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可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如: 无价之宝:无价,没有价钱。之,的。宝,宝贝。合起来意思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贝,指极为稀有的珍贵东西。 九、重新组合法:对互文词进行重新组合理解的方法。如: 心满意足:心意满足。翻山越岭:翻越山岭。风平浪静:风浪平静。 调兵遣将:调遣兵将。无忧无虑:无忧虑。没昼没夜:没昼夜。震天动地:震动天地。 十、描写法:对词语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常用“……的样子”的形式。如: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十一、下定义法:用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如: 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十二、找词眼法。有些词从表面上看深奥难懂,但词中有的语素(字)是常见的,因此只需借助字典找出不易理解又是这个词里比较重要的语素的含义就行了。如: 和蔼:此词的重点在“蔼”字,它就是这个词的词眼,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和气、态度好”。因此,“和蔼”的含义就是“和气,态度好”。十三、联系上下文解释法:认真阅读文章,推断词语在文段中要表达的的意思。常用“文中指……”的形式。如: 真挚:本义指(感情)真诚恳切。文中指作者对自己的两位母亲都怀着同样的敬意和真诚的爱意。(6课)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文中指作者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到终身遗恨。 十四、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法。 恍然大悟:做一道数学题,各种办法都试过了,可就是做不出来。忽然想到了以前老师讲过的一种办法,试一试,一下子会做了这道题。十五、造句理解法。如: 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十六、表演理解法。 十七、搭配词语理解法。 十八、查字词典法。

浅谈真空制盐教学内容

浅谈真空制盐

浅谈真空制盐工艺 单位:重庆安装集团四分司作者:唐恒雄 关键词:真空制盐,蒸发工序,提高生产能力。 摘要:真空制盐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化制盐生产方法。 真空制盐是指卤水在不同“真空”状态下的蒸发罐组中进行蒸发,由于各罐间的压降差,形成沸点递降,从而使热量依次传递,“二次蒸汽”能多次利用的一种现代化制盐生产方法。该方法具有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热能消耗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整个真空制盐生产,分为卤水处理、蒸发制盐、脱水干燥、包装仑贮四大工序。其总体方块流程如图1—1: 图1—1 制盐流程方块图 卤水处理因卤源不同而处理方法不同,石膏型沿卤主要除钙;芒硝型岩主要除硫酸纳;有钡黄卤主要除钡;黑卤主要除硫化氢;各类卤水均应脱氧,调节PH进罐;为保证盐质也应该除铁。卤水处理工序一般分为加药搅拌和沉清岗位。

蒸发工序是真空制盐的主要工序。其主要过程为蒸汽加热一效卤水,二次蒸汽逐效加热下一效卤水,末效二次蒸汽由冷凝器用水冷凝带走。盐由盐脚抽至旋流增稠,稠料液去离心脱水,稀料液回罐或排除系统。各效冷凝水闪发回收热量,最后送至其他工段。该工序主要分液面操作、旋流增稠选水、排盐、冷凝水等四个岗位。 脱水干燥工序主要是将增稠为60%~70%左右盐浆在离心机内脱水,得含水3%左右湿盐。 母液返回蒸发罐。湿盐去干燥器(一般为沸腾干燥器),经与热空气接触使大部份水分气化,得到含水0.5%以下干盐。在干燥入口处加入防结块添加剂——亚铁氢化钾—— 2~3PPM。该工序一般分为二次增稠选水,沸腾干燥几个岗位。 干燥经皮带机和计量称分别包装或入仓散装。该工序一般分为运输、计量、包装三个岗位。 本篇仅对蒸发工序的生产流程以及如何提高生产能力作一般的介绍。 在化工生产的蒸发操作中,按其使用的蒸发器数目来分,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两种;按其压强来分,分为常压蒸发、正压蒸发、真空蒸发、正压—真空并用的蒸发以及加压与多效蒸发结合的几种蒸发。而在多效蒸发操作中,其蒸发流程按料液的加入方式分为:平流、逆流、并流和错流四种 由重庆安装集团四分公司承建的自贡市舒平镇久大60万吨/年真空制盐项目是一种正压、真空并用的五效蒸发制盐方式,也是化工、制盐等工业中最常见的蒸发方式。该装置采用平流加料方式,各效压强逐效降低,前I至II效的操作压强为正压,后面III至V效为负压。其工艺流程如图1—2:

解释词语常用方法例谈

理解词语的方法 一、查工具书:对于课文中的名词术语,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来理解。 二、组词法:解释单个字的意思时,只要把这个字组成一个词语,就能将词义解释出来。如“教室里充满了同学们的欢笑声”中的“满”,可以组成词语“充满”,这样,整个词语的意思就表达出来了。解释两个字的词语也是一样,如“柔美”,柔──柔软;美──美好。因此,”柔美”的词义一般可解释为“柔软、美好”。 三、分合法: 即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如“勘测”,勘──勘探,测──测量,“勘探”的意思就是“勘探和测量”。 四、近义词替换法: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同义词来代替。如:不畏──不怕;一瞬间──一刹那。 五、反义否定法: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如:模糊──不清楚;崎岖──不平坦。 六、抓关键词:一个词语中,常常有一、两个关键性的或疑难的字,只要理解好这一两个字的意思,整个词语就不难理解了。例如:“热泪盈眶”,较难理解的是“盈”字,从字典上查出“盈”是“充满”的意思,就可以知道“热泪盈眶”的意思是“激动得泪水充满了眼眶”。 七、定义法:即用简明的语言,对该词所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做确切的解释。如: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八、描绘法:即对所要解释的词语加以具体的描绘。如: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 九、比喻法:即用具体、形象的比喻说法来解释词语。如:车水马龙──车子像流水,马好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十、语境联系法:有些词语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即它们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如:“地下”一词人们都知道它的含义,但在“地下革命党”中,“地下”则指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被敌人发觉。 再如:“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春风拂面”原指春风从脸上轻轻擦过,但这里用来形容叶老先生的批改使我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十一、举例法:有些词语如果硬性地给它下定义往往弄不准确,可以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讲解。如: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课堂上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这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十二、联系上下文:如《向沙漠进军》中的“不毛之地”可联系文章中“沙漠所到之地,森林全被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废墟”这些话语可知此词意思指“不长草木的地方”。十三、结合生活实际:如“背井离乡”一词可以结合5·12汶川大地震后,当地的居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外地去谋生来理解。 十四、展开想象:如“花团锦簇”一词,可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到了,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情景来体会词义。 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仅只有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解词时,既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又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研究

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研究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制盐工艺在能耗、效益、质量等方面与先进制盐工艺的差距变得越来越明显,采用更加先进的制盐工艺以显得迫在眉睫。本为对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制盐机械热压缩工艺 一、机械热压缩制盐的发展 制盐业是一项古老的行业,最初的制盐方法为滩晒固体盐,自后逐步发展为敞口锅蒸发制盐。19世纪80年代,英国率先采用了真空制盐技术,此后美国将这种技术进一步发展为多效真空蒸发技术。然而由于工业水平和设备问题,敞口锅蒸发制盐到真空蒸发制盐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直到上世纪20年代,多效真空蒸发制盐技术餐逐步成熟和发展起来。 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于1885年在法国的萨拉特(salet)制盐厂采用并获得成功,当时的规模还很小,每月的产量不足200 吨,因为当时采用的压缩机构还不够完善,能量消耗也较大,当时每生产一吨盐耗电量达到200 千瓦时。上世纪30 年代埃舍尔维斯公司(EscherWyss)成功研制除了离心式涡轮压缩机后,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才得到了逐步普及。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制盐工业起步较晚,真空制盐工艺在上世纪依然是主要的制盐工艺。近年才各大制盐企业才逐步开始使用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 二、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 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是采用热泵节能技术的一种先进技术。热泵即通过部分能量消耗,实现能量的转化,再经过能量转换,将低温物体转变成为高温的一种热能转换装置,能量消耗能够以蒸汽能、机械等形式出现。在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中多采取压缩式热泵,能够有效实现余热回收,也就是能够把低压废蒸汽进行加压后再进行二次利用,压缩式热泵的主要特点为依靠转子高速运动,使流体流经叶片间通道过程中,流体和叶片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实现能量转换,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全面提升能源有效利用效率的最终目的。由于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在节能方面的突出效果,引起了各国制盐行业的广泛关注,发展十分迅速。 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如上图所示,其制盐工艺流程为:对原料卤水进行纯碱——二氧化碳法分步骤实施净化,对完成净化的卤水一部分直接注入盐脚进行淘洗,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制盐治疗,同时有效降低制盐中的排盐温度,另一部分通过预热器和冷凝水实施相应的热交换,将问题提高的原料注入到蒸发罐当中;蒸发罐中的二次蒸汽通过冷凝水和洗汽塔的直接接触,将氯离子洗去之后,进入蒸汽压缩机中进行压缩,完成压缩后的蒸汽再通过冷凝水将过热度消除后,再返回到蒸发罐的加热室当中,在生产过程中,无需进行生蒸汽补充,生蒸汽仅仅需要在开车过程中使用;盐浆在通过盐脚排出后,可以直接进入到离心机中进行脱水,脱水后的盐即可以作为产品,也可同干燥器进行干燥处理,在离心机中完成分离的母液可返回到预热器中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从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优点在于可以通过较少的能量完成,二次蒸汽的重复利用率较高,节能效果比较明显。在制盐过程中,热泵本身并未热量来源,而是作为一种有效的低温能源利用方法,可以实现节能和提高利用率的作用。 三、机械热压缩制盐设备

几种常用的评标方法介绍

几种常用的评标方法介绍 1单项评议法: 单项评议法, 又称单因素评议法、 低标价法, 是一种只对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进 行评议从而确定中标人的评标定标方法,主要适用于小型工程。 单项评议法的主要特点是仅对价格因素进行评议, 不考虑其他因素, 报价低的 投标人中标。 当然, 这里未考虑的其他因素, 实际上在资格审查时已获通过, 只 不过不作为评标定标时的考虑因素,因而也不是投标人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采用单项评议法评标定标, 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是标价的高低。 但不能简单 的认为,标价越低越能中标。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对投标书进行分析、比较,经初审后, 筛选出低标价, 通过进一步的澄清和答辩, 经终审证明该低标价确实是 切实可行、 措施得当的合理低标价的, 则确定该合理低标价中标。 合理低标价不 一定是最低投标价。 所以, 单项评议法可以是最低投标价中标, 但并不保证最低 投标价必然中标。 采用单项评议法对投标报价进行评议的方法多种多样, 主要有以下三类具有 代表性的模式: (

1 )将投标报价与标底价相比较的评议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直接与经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审定后的标 底价相比较, 以标底价为基础来判断投标报价的优劣, 经评标被确认为合理低标 价的投标报价即能中标。 ( 2 )将各投标报价相互进行比较的评议方法 从纯粹择优的角度看, 可以对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做任何限制、 不附加任何 条件, 只将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相互进行比较, 而不与标底相比, 经评标确认投 标报价属最低价或次低价的(即为合理低标价的),即可中标。 这种对投标报价的评议方法, 优点是给了投标人充分自主报价的自由, 标底 的保密性不成问题,评标工作也比较简单。不足之处是,招标人无需编制标底,或虽有标底但形同虚设, 不起什么作用, 因而导致投标人对投标报价的预期和认 同心中无数, 事实上处于一种盲目状态, 很难说清楚是否科学、 合理。 而投标人 为了中标常常会进行竟相压价的恶性竞争,也极易形成串通投标。 ( 3 )将投标报价与标底价结合投标人报价因素进行比较的评议方法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