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参考规范样本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参考规范样本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参考规范样本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参考规范样本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参考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theoperationandassessmentofwastewater

onlinemonitoringsystem(ontrial)

20070712发布200708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T355—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行业标准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HJ/T355—2007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00062北京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网址:http://wwwcespcn

电子信箱:bianji4@cespcn

电话:010-67112738

印刷厂印刷

版权专有违者必究

2007年10月第1版开本880×12301/16

2007年10月第1次印刷印张1

字数40千字

统一书号:1380209·123

定价:1200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公告

2007年第49号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污

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水平,现批准《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等七项标

准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HJ/T352—2007)

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

三、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76—2007)

四、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3—2007)

五、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4—2007)

六、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5—2007)

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

以上标准为指导性标准,自2007年8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

在国家环保总局网站(www.sepa.gov.cn/tech/hjbz/bzwb)查询。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标准废止:

一、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1)

二、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76—2001)

特此公告。

2007年7月12日

HJ/T3552007

目次

前言 (ⅳ)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运行与日常维护…………………………………………………………………………………………2

5校验………………………………………………………………………………………………………3

6仪器的检修………………………………………………………………………………………………4

7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4

8技术要求……………………………………………………………………

……………………………5

9监督核查…………………………………………………………………………………………………5

10技术档案…………………………………………………………………………………………………6

11技术考核…………………………………………………………………………………………………6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污染源污染物

排放总量监测,规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日常运行的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运行单位为保障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稳定运行所要达到的日常维护、校验、仪器

检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仪器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并规定了运行的监督核查和技术考核的具

体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

(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

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温度计、流量计等仪器设备运行和考核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7月1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HJ/T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运行单位为保障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稳定运行所要达到的日常维护、校验、仪

器检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仪器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规定了运行的监督核查和技术考核的具

体内容。

12本标准适用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

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

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温度计、流量计等仪器设备运行和考核的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6920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7479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7481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11914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11893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3195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HBC6—2001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T70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技术规范

HJ/T96—2003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101—2003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3—2003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4—2003总有机碳(TOC)?擝_溣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191—2005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本标准所称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由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站房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组成。

32

自动分析仪

指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吸收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等自动分析

仪器。

HJ/T3552007

33

校正液

为了获得与试样浓度相同的指示值所配制的校正液。有零点校正液和量程校正液。零点校正液指

在校正仪器零点时所用的溶液,除pH值外,其余参数用蒸馏水作零点校正液。量程校正液指在校正

仪器量程时所用的标准溶液,不同的方法采用不同的标准溶液。

34

零点漂移

指采用本标准中规定的零点校正液为试样连续测试,自动分析仪的指示值在一定时间内变化的大

小。

35

量程漂移

指采用本标准中规定的量程校正液为试样连续测试,相对于自动分析仪的测定量程,仪器指示值

在一定时间内变化的大小。

36

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

指自动分析仪在检验期间的总运行时间(h)与发生故障次数(次)的比值,单位为:h/次。

4运行与日常维护

41每日上午、下午远程检查仪器运行状态,检查数据传输系统是否正常,如发现数据有持续异常

情况,应立即前往站点进行检查。

42每48h自动进行总有机碳(TOC)、氨氮、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及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

线自动监测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零点和量程校正。

43每周一至二次对监测系统进行现场维护,现场维护内容包括:

431检查各台自动分析仪及辅助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主要技术参数,判断运行是否正常。

432检查自来水供应、泵取水情况,检查内部管路是否通畅,仪器自动清洗装置是否运行正常,

检查各自动分析仪的进样水管和排水管是否清洁,必要时进行清洗。定期清洗水泵和过滤网。

433检查站房内电路系统、通信系统是否正常。

434对于用电极法测量的仪器,检查标准溶液和电极填充液,进行电极探头的清洗。

435若部分站点使用气体钢瓶,应检查载气气路系统是否密封,气压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436检查各仪器标准溶液和试剂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按相关要求定期更换标准溶液和分析试

剂。

437观察数据采集传输仪运行情况,并检查连接处有无损坏,对数据进行抽样检查,对比自动分

析仪、数据采集传输仪及上位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一致。

44每月现场维护内容包括:

441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检验TOCCODCr转换系数是否适用,必要时进行修正。对

TOC水质自动分析仪载气气路的密封性、加热炉温度等进行一次检查,检查试剂余量(必要时进行添

加或更换),检查卤素洗涤器、冷凝器水封容器、增湿器,必要时加蒸馏水。

442pH水质自动分析仪:用酸液清洗一次电极,检查pH电极是否钝化,必要时进行更换,对采

样系统进行一次维护。

443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检查内部试管是否污染,必要时进行清洗。

444流量计:检查超声波流量计高度是否发生变化。

445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检验UVCODCr转换曲线是否适用。必要时进行

修正。

HJ/T3552007

446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检查气敏电极表面是否清洁,仪器管路进行保养、清洁。

447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检查采样部分、计量单元、

反应器单元、加热器单元、检测器单元的

工作情况,对反应系统进行清洗。

448水温:进行现场水温比对试验。

449每月的现场维护内容还包括对在线监测仪器进行一次保养,对水泵和取水管路、配水和进水

系统、仪器分析系统进行维护。对数据存储/控制系统工作状态进行一次检查,对自动分析仪进行一

次日常校验(见第5章)。检查监测仪器接地情况,检查监测用房防雷措施。

45至少每3个月对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试样计量阀等进行一次清洗。检查化学需氧

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水样导管、排水导管、活塞和密封圈,必要时进行更换,检查氨氮

水质自动分析仪气敏电极膜,必要时进行更换。

46根据实际情况更换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水样导管、排水导管、活塞和密封

圈,每年至少更换一次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注射器活塞、燃烧管、CO2吸收器。

47其他预防性维护

471保持机房、实验室、监测用房(监控箱)的清洁,保持设备的清洁,避免仪器振动,保证监

测用房内的温度、湿度满足仪器正常运行的需求。

472保持各仪器管路通畅,出水正常,无漏液。

473对电源控制器、空调等辅助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检查。474此处未提及的维护内容,按相关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仪器维护保养、易耗品的定期更换工

作。

48操作人员在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时,应做好巡检记录,巡检记录应包含该系统运行状况、系统

辅助设备运行状况、系统校准工作等必检项目和记录,以及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其他检查项目和

校准、维护保养、维修记录。

49仪器废液应送相关单位妥善处理。

5校验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实际水样比对试验和质控样试验,进行一次现场校验,可自动校准或手工校

准。实际水样比对试验、质控样试验方法和要求详见HJ/T356—2007第4章。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结果

应满足表1中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标准值的±10%,实际水样比对试

验或校验的结果不满足表1中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时,应立即重新进行第2次比对试验或校验,连续

三次结果不符合要求,应采用备用仪器或手工方法监测。备用仪器在正常使用和运行之前应对仪器进

行校验和比对试验。

每季进行重复性、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试验,试验方法见HJ/T356—2007第5章。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每月应进行CODCr转换

系数的验证。当废水组分或工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转换系数的确认。

表1性能指标要求

仪器名称

响应时间/

min零点漂移量程漂移重复性误差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

pH水质自动分析仪05±01pH±01pH±05pH

温度计±05℃

总有机碳(TOC)水质

自动分析仪

参照仪器说明书±5%±5%±5%按CODCr实际水

样比对

试验相对误差要求考核

HJ/T3552007

续表

仪器名称

响应时间/

min零点漂移量程漂移重复性误差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

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5mg/L±10%±10%

±10%

以接近于实际水样的低浓度质控样

替代实际水样进行试验

(CODCr<30mg/L)

±30%

(30mg/L≤CODCr<60mg/L)

±20%

(60mg/L≤CODCr<100mg/L)

±15%

(CODCr≥100mg/L)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参照仪器说明书±5%±10%±10%±15%

紫外(UV)吸收水质

自动在线监测仪

参照仪器说明书±2%±4%±4%按CODCr实际水样比对

试验相对误差要求考核

氨氮水质自

动分析仪

电极法5min内±5%±5%±5%±15%

光度法参照仪器说明书±5%±10%±10%±15%注: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计算方法见HJ/T356—2007第4章。

6仪器的检修

61在线监测设备需要停用、拆除或者更换的,应当事先报经环境保护有关部门批准。

62运行单位发现故障或接到故障通知,应在24h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63对于一些容易诊断的故障,如电磁阀控制失灵、膜裂损、气路堵塞、数据仪死机等,可携带工

具或者备件到现场进行针对性维修,此类故障维修时间不应超过8h,对不易诊断和维修的仪器故障,

若72h内无法排除,应安装备用仪器。

64仪器经过维修后,在正常使用和运行之前应确保维修内容全部完成,性能通过检测程序,按国

家有关技术规定对仪器进行校准检查。若监测仪器进行了更换,在正常使用和运行之前应对仪器进行

一次校验和比对实验,校验和比对试验方法详见HJ/T356—2007第4章、第5章。

65若数据存储/控制仪发生故障,应在12h内修复或更换,并保证已采集的数据不丢失。

66第三方运行的机构,应备有足够的备品备件及备用仪器,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清点,并根据

实际需要进行增购,以不断调整和补充各种备品备件及备用仪器的存储数量。

67在线监测设备因故障不能正常采集、传输数据时,应及时向环境保护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采

用人工方法进行监测,人工监测的周期不低于每两周一次,监测技术要求参照HJ/T91—2002执行。

7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71操作人员按国家相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72在线监测仪器应通过检定或校验,在有效使用期内,应具备运行过程中定期自动标定和人工标

定功能,以保证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73建议采用有证标准样品,若考虑到运行成本采用自配标样,应用有证标准样品对自配标样进行

验证,验证结果应在标准值不确定度范围内。标样浓度应与被测废水浓度相匹配。每周用国家认可的

质控样(或按规定方法配制的标准溶液)对自动分析仪进行一次标样溶液核查,质控样(或标准溶

液)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标准值的±10%,若不符合,应重新绘制校准曲线,并记录结果。样品的

HJ/T3552007

测定值应在校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内。

74按照国家规定的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实际水样比对试验,比对试验时,实验室质量控制按照有关

规定执行,比对试验实验室监测分析方法详见表2,比对试验相对误差值应满足表1中规定的性能指

标要求。

表2比对实验规定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项目测定方法方法来源

1pH值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6920

2水温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法GB13195

3CODCr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11914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70

4TP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

5NH3N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7479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7481

75样品采集和保存严格执行HJ/T91—2002的有关规定,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8技术要求

81在线监测仪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应在表1中规定的性能指标范围内。

82CODCr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不小于360h/次,其余项目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不小于

720h/次。

83监测数据应满足HJ/T356—2007第4

章的数据质量要求。

84监测值的数量要求

841连续排放

在连续排放情况下,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总有机

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和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等至少每小

时获得一个监测值,每天保证有24个测试数据;pH值、温度和流量至少每10min获得一个监测值。

842间歇排放

间隙排放期间,根据厂家的实际排水时间确定应获得的监测值。对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

动分析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和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而言,监测数据个数不小于

污水累计排放小时数。

对pH值、温度和流量而言,监测数据个数不小于污水累计排放小时数的6倍。

85设备运转率

设备运转率应达到90%,以保证监测数据的数量要求。设备运转率公式如下:

设备运转率=实际运行天数

企业排放天数×100%

9监督核查

91环境保护有关部门对运行单位管理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定期进行抽检及校验,每年一至二

次。平时对各仪器进行不定期抽查校验,校验工作由有资质的监测机构承担。

92定期校验主要包括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现场比对试验、质控样试验,对运行数据和日常运

行记录审核检查等,比对试验、质控样试验方法详见HJ/T356—2007第4章。

HJ/T3552007

93环境保护有关部门监督检查运行单位管理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日常运行记录、日常维护记

录、维修记录及仪器检定证书、校正记录和设备台账,定期审核运行单位上报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

统的监测数据。

10技术档案

101技术档案内容

1011仪器的说明书、系统的安装记录和竣工验收记录。1012监测仪器校准、零点和量程漂移、重复性、实际水样比对和质控样试验的例行记录。

1013监测(监控)仪器的运行调试报告、例行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1014检测机构的检定或校验记录。

1015仪器设备的检修、易耗品的定期更换记录。

1016各种仪器的操作、使用、维护规范。

102技术档案基本要求

1021档案中的表格应采用统一的标准表格。

1022记录应清晰、完整,现场记录应在现场及时填写,

有专业维护人员的签字。

1023可从技术档案中查阅和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和性能检验等全部历史资料,以对运行

的各台仪器设备做出正确评价。

1024与仪器相关的记录可放置在现场,所有记录均应妥善保存。

11技术考核

技术考核从运行与日常维护、校验、检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数据准确性、数据数量要求、

设备运转率、仪器技术档案几个方面来考核,运行工作技术考核方法详见表3。技术考核成绩作为评

定运行单位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表3运行工作技术考核

考核内容考核要求备注

运行与日常维护

站房、辅助设备

保持站房清洁,保证监测用房内的温度、湿度

满足仪器正常运行的需求,辅助设备工作正常

采水、排水及内部管路

定期维护和清洁,保证内部管路通畅,防止堵

塞和泄漏

自动分析仪

定期清洗、定期更换试剂、定期更换易耗品、

定期校准仪器

电路、仪器传输保持电路、仪器传输系统正常工作

维护工作量

按本标准“运行与日常维护”要求定时远程监

控及对自动监测仪器设备进行现场维护

校验按本标准第5章进行校验,结果满足要求

检修

按本标准第6章要求,对系统进行检修,在更

换新的仪器或仪器修复后在运行之前按规定进行

必要的检测和校准,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质量保证和

质量控制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标准溶液定期对标准溶液进行核查,结果符合相关要求

实际水样比对实验

定期进行实际水样比对实验,结果符合相关要

HJ/T3552007

续表

考核内容考核要求备注

数据准确性

仪器技术指标仪器各项技术指标在本标准81规定的范围内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

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在本标准82规定的

范围内

数据数量要求满足本标准84监测数据数量要求

设备运转率满足本标准85要求

仪器技术档案

仪器操作使用说明或维护

技术要求

有仪器操作使用说明及维护规程,记录清晰、

完整,符合本标准第10章技术档案要求

例行检查记录、运行调试

报告、校验记录、仪器设备

的检修记录、运行记录

运行维护记录、校验、检修、保养等记录清

晰、完整,符合本标准第10章技术档案要求

HJ/T3552007__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安装技术要求,监测站房建设的技术要求,仪器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于水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温度计、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数据采集传输仪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运行和监测站房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T 15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HJ/T 96-2003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91-2005 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JB/T 9248 电磁流量计

ZBY 120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 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本标准所称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由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站房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组 成。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用于测量明渠出流及不充满管道的各类污水流量的设备,采用超声波发射波和反射波的时间差测量标准化计量堰(槽)内的水位,通过变送器用ISO流量标准计算法换算成流量。 电磁流量计 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制成的一种测量导电液体体积流量的仪表。 水质自动采样器 一种污水取样装置,具有智能控制器、采样泵、采样瓶和分样转臂,可以设定程序按照时间、流量或外部触发命令采集单独或混合样品。 数据采集传输仪 采集各种类型监控仪器仪表的数据、完成数据存储及与上位机数据通讯传输功能的工控机、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可编程自动控制器(PAC )或可编程控制器等。 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

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和安装技术规范(试行)-上海环

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和安装技术规范(试行)-上海环

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 设备和安装技术规范(试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astewater on-line monitoring equipments and installation in Shanghai (发布稿) 2006-11-22发布2006-11-22试行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检测项目和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4) 5安装技术要求 (19)

前言 为了加强对上海市水污染源排放的监督管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许可证制度,规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和安装,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检测项目、相关检测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设备安装的条件和技术要求。 安装在固定污染源上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性能须达到或高于本规范要求。所有设备须技术先进,稳定可靠,具有相应的产品认可证书,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对水污染源排放监督管理要求的深入,本规范将根据需要进行修订。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本规范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自2006年11月22日起试行。 当本规范与国家新颁布的相关标准或规范有冲突时,以国家颁布的标准或规范为准。

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和安装技术规范(试行) 1 范围 1.1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检测项目、设备主要技术指标、设备安装条件和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固定污染源排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pH值、氨氮、温度、流量等参数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HBC6-2001 化学需氧量(COD Cr)在线监测仪器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 96-2003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JB/T 9248-1999 电磁流量计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 Cr 、NH 3 -N 等)安装技术规范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 Cr 、NH 3 -N 等)安装技术规范5.1 水污染源排放口建设要求 5.1.1 按照HJ 91中的布设原则选择水污染源排放口位置。 5.1.2 排放口依照GB15562.1要求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5.1.3 排放口应能满足采样要求。用暗管或暗渠排污的,要设置能满足采样条件的竖井或修建一段明渠。污水面在地面以下超过1m的,应配建采样台阶或梯架。压力管道式排放口应安装取样阀门。 5.1.4 排放口的设置应能满足5.4中水质自动采样系统建设相关要求。 5.2 流量监测系统建设要求 5.2.1 需进行测定流量的排污单位,应在其排放口上游能对全部污水束流的位置,根据地形和排水方式及排水量大小,修建一段特殊渠(管)道的测流段,以满足测量流量、流速的要求。 5.2.2 一般可安装三角形薄壁堰、矩形薄壁堰、巴歇尔槽等标准化计量堰(槽)。5.2.3 标准化计量堰(槽)的建设应满足:能够清除堰板附近堆积物,能够进行明渠流量计比对工作。 5.2.4 管道流量计安装处的管道及周围应留有足够的长度及空间以满足管道流量计的计量检定和手工比对。 5.3 监测站房建设要求 5.3.1 应有专用监测站房,新建监测站房面积应不小于10 m 2 ,保证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正常运转。 5.3.2 监测站房应尽量靠近采样点,与采样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m。监测站房应做到专室专用。 5.3.3 应安装空调和冬季采暖设备,具备温湿度计,保证室内清洁,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等应符合GB/T 17214的要求。 5.3.4 监测站房内应配置安全合格的配电设备,能提供足够的电力负荷,功率不小于5KW,站房内应配置稳压电源。 5.3.5 监测站房内应配置合格的给、排水设施,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用水清洗仪器及有关装置。 5.3.6 监测站房应配置完善规范的接地装置和避雷措施、防盗和防止人为破坏的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theoperationandassessmentofwastewater onlinemonitoringsystem(ontrial) 20070712发布200708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T355—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行业标准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HJ/T355—2007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00062北京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网址:http://wwwcespcn 电子信箱:bianji4@cespcn 电话:010-67112738 印刷厂印刷 版权专有违者必究 2007年10月第1版开本880×12301/16 2007年10月第1次印刷印张1 字数40千字 统一书号:1380209·123 定价:1200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公告 2007年第49号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污 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水平,现批准《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等七项标 准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HJ/T352—2007) 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 三、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76—2007) 四、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3—2007) 五、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4—2007) 六、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5—2007) 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 以上标准为指导性标准,自2007年8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 在国家环保总局网站(www.sepa.gov.cn/tech/hjbz/bzwb)查询。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标准废止: 一、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1)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工程 建 设 方 案 贰零壹陆年肆月

目录 一.系统概述 1.1 项目概述 1.2 系统建设要求 1.3 系统构成 1.4 在线监测因子种类 1.5 仪器选型 1.6仪器简介 1.6.1 COD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2 氨氮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3 总磷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4 工业PH计技术参数 1.6.5 明渠流量计技术参数 1.6.6 数据采集仪技术参数 二.系统建设 2.1 系统建设时间表 2.2 站房建设方案 2.3 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堰槽建设 2.4采样系统建设方案 2.5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建设方案 2.5.1数据采集仪 2.5.2数据传输 2.6 在线分析仪安装方案 2.6.1 操作员基本要求 2.6.2 现场机箱安装 2.6.3 现场管路材料及工具的配备 三.质量及服务承诺 3.1质量保证 3.2 售后服务 四.资金预算

编制说明 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和关于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在指定排水口安装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对相关水质参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等)进行监测,以达到相关管理及监管部门对现场处理水质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本方案将分析仪测量系统、采样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系统进行集成,作为一体化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一、系统概述 1.1 项目概述 根据环保局对废水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要求,拟在的总排口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本项目建设拟选用提供的COD、氨氮、总磷在线分析仪,PH,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并负责安装、调试、运行、保修、快速反应服务及协助项目验收、技术支持、用户培训。 1.2 系统建设要求 该系统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系统具有实用性、先进性、专业性、开放性、安全性、集成性和经济性。 ②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③监测参数分析方法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④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⑤取样方式经济、合理,便于维护。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安装技术要求,监测站房建设的技术要求,仪器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技术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安装于水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温度计、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数据采集传输仪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运行和监测站房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T 15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HJ/T 96-2003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91-2005 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JB/T 9248 电磁流量计 ZBY 120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 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3.2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本标准所称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由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站房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组成。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安装技术要求,监测站房建设的技术要求,仪器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技术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安装于水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温度计、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数据采集传输仪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运行和监测站房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T 15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HJ/T 96-2003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91-2005 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 2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JB/T 9248 电磁流量计 ZBY 120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 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3.2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本标准所称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由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站房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组成。 3.3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用于测量明渠出流及不充满管道的各类污水流量的设备,采用超声波发射波和反射波的时间差测量标准化计量堰(槽)内的水位,通过变送器用ISO流量标准计算法换算成流量。 3.4电磁流量计

基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基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05-20T15:47:17.0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期作者:严培新[导读] 韶关市环境保护局曲江分局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是环境监控的重要内容,该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够提高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韶关市环境保护局曲江分局广东韶关 512100 摘要: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是环境监控的重要内容,该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够提高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因此,文章重点针对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 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可为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染源;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数据 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同时其环境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与日俱增,对于如何对水污染源进行监控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在线监测系统在水污染源监控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数据将是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总量控制、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因此,为了使该系统运行稳定,从而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充分发挥在线监测系统的作用,加强对其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组成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由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站房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组成。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是指安装在现场端,用于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排放浓度监控和监测的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管道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2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 2.1 人员素质要求 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运维人员需通过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中介机构组织的岗位培训,取得“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培训证书”或“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人员考试合格证书”,能够熟练地掌握有关仪器原理、操作、使用、调试、维修和更换,开展相关工作,对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有深刻了解和认知,能够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有关环境监测相关最新技术动态。 企业应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参加国家或地方举办的环境监测或污染源在线监测相关培训,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丰富在线监测运维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在线监测运维管理水平。培训学习内容应包括:污染源在线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学习、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设备及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运行维护知识、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等。 2.2 监测站房建设 监测站房是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监测站房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①面积应大于71TI,尽量靠近采样点,距离以小于5Om为宜,专室专用;②密封性较好,安装空调,环境整洁,仪器工作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等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③有安全合格的配电设备,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力负荷,功率大于5kw,安装有UPS电源;④安装合格的给、排水设施,使用自来水清洗仪器及有关装置;⑤有规范地接地和避雷装置,可防盗和人为破坏;⑥配备灭火设备;⑦不能位于通信盲区;⑧应避免对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造成影响。 2.3 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 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设备是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仪器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是确保在线监测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非常必要。 对于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必须依法送权威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对于非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需参考设备说明书,依据HJ/T355-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O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及环办[2012]57号《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指南》等要求,进行定期校准或者送至有资质部门进行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内容应包括:①每日远程查看仪器设备运行状态,确认设备正常运行,查看数据传输系统状态,确认数据正常上传;②每48h自动对仪器设备的零点和量程进行校准;③每周对各仪器设备运行状态及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现场检查,查看自来水供应、泵取水状况,检查内部管路是否存在堵塞,仪器自动清洗功能是否正常,检查站房内电路、气路及通信系统是否正常;检查各仪器设备标准溶液和试剂余量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④每月对仪器设备进行一次系统地维护与保养,确认各设备关键单元工作正常,至少进行一次质控样试验及实际水样比对试验。上述工作,均需建立标准规范的维护保养记录并保存。 2.4 数据传输系统维护 目前,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传输方式普遍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分析数据首先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移动基站,再通过互联网将数据加密传输至监控中心服务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控。 数据传输系统维护需要开展的工作具体包括:①每月检查数据采集传输仪运行状况,查看线路连接有情况,抽查数据,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或缺失情况;②实时监控数据上传,定期对比在线监测仪器设备、数据采集传输仪及上位机三方数据是否一致,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或缺失情况,定期对系统进行监控、跟踪和测试;③定期查看无线传输费用情况,确保传输费用充足。 2.5 规章制度建设 企业应按照环办[2012]57号《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指南》要求,建立健全相关运维管理制度,确保仪器设备稳定运行,上传数据准确有效。规章制度应包括运维人员培训、设备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定期校准校验、运行信息公开、故障预防及应急措施等。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方案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方案 烟台东润仪表有限公司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方案 目录 1概述 (1) 2公用工程准备 (1) 2.1系统供电要求 (1) 2.2监测站房建设 (1) 2.2.1安装位置 (1) 2.2.2监测房建设要求 (1) 2.2.3供配电及给排水要求 (2) 2.2.4空调 (3) 2.2.5其他配置要求 (4) 2.2.6监测站房示意图 (4) 2.3标准排放口建设 (4) 2.3.1建设目的 (5) 2.3.2建设位置 (5) 2.3.3标准排放口建设内容 (5) 2.3.4标准排放口示意图 (7) 2.4监测站房和排放口之间的管路铺设 (7) 2.4.1水样管路的组成 (7) 2.4.2水样管路材质的选择 (7) 2.4.3水样管路铺设的注意事项 (8) 2.4.4采样管路冬季防冻措施及防碾压措施 (8) 2.4.5仪表电缆线保护管路的铺设 (9) 2.5安装时使用的主要工具 (10) 2.6安装材料 (10) 3系统各组件安装 (10) 3.1系统采水单元的安装 (10) 3.1.1采水泵选型原则 (10) 3.1.2潜水泵安装 (11) 3.1.3自吸式离心泵安装 (12) 3.1.4配水管路安装 (14) 3.1.5预处理系统冬季防冻措施及防碾压措施 (16)

3.2水质主在线分析仪安装 (18) 3.3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安装 (19) 3.4 pH水质分析仪安装 (22) 3.5悬浮物/浊度浓度计 (25) 3.6数据采集仪的安装 (28) 3.7水质自动采样器安装 (28) 4仪器安装安全操作规范 (29)

1 概述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主要分为:公用工程准备、系统组成仪表安装运行、数据采集及传输等,其中公用工程又分为标准排放口建设、监测站房建设、管线铺设及安装等。 2 公用工程准备 2.1 系统供电要求 本系统供电要求:由厂方负责接入电压220V、频率50Hz、功率一般情况下不小于4KV A(本系统额定功率不超过3千瓦,不包括监测站房内的空调用电)。 2.2 监测站房建设 2.2.1 安装位置 为了减小污水采样的滞后时间和增强系统稳定性、便于监控项目的安装工作,监测房安装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应尽量靠近废水污染源标准排放口附近,距离不宜大于20米,且安装位置应高于取样口采样点的位置,落差不宜大于3米。 安装地点应清洁,应避开腐蚀性气体,无机械震动,附近不应有强电磁场干扰。 监测站房内如具有加热源(如TOC、TN等),安装必须避开易燃物,严禁烟火和不通风的封闭的场所。 监测站房安装位置应考虑日后方便仪器操作、维护及方便铺设各管路。 监测站房的设置应考虑到不对企业正常生产条件和环境造成影响; 2.2.2 监测房建设要求 新安装的监测站房面积应不小于7m2(单套系统,并需视单套系统组成仪表的数量),室内净高不小于2.6米,放置体积为500mm*700mm*365mm(W×H×D)的机柜(与预处理机柜尺寸一致),监测站房应做到专室专用。 监测站房基本要求按一般民用建筑的有关规定要求设计,结构材料符合监测站房的安全要求(如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建设技术要求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建设技术要求 一、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控的范围 (一)钢铁、火电、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布置)等行业企业; (二)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及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 (三)氮磷排放重点行业中的重点排污单位; (四)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确定。 二、应当监控的主要污染物 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以及相关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上述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实施自动监控的污染物及监控点位见下表: 表1

*氟化物为电解铝和平板玻璃行业特征污染物,但目前缺少比对技术规范,且因国内氟化氢标气获取较难导致仪器溯源校准和数据质控有一定难度,建议有条件的企业选择安装。 *总氮排放重点行业包括氮肥、复混肥(复合肥)等肥料制造,合成氨等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屠宰及肉类加工,味精制造,乳制品制造,酒的制造,饮料制造,皮革和毛皮鞣制加工,染整精加工,纸浆制造和造纸,设有污水排放口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要求。 *总磷排放重点行业包括磷肥、复混肥(复合肥)等肥料制造,含磷化学农药制造,无机磷化工,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屠宰及肉类加工,酒的制造,饮料制造,汽车、半导体液晶面板制造,设有污水排放口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要求。 *地方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补充需要实施自动监控的污染物。 三、现场端监控要求 (一)废气监控点技术要求 废气监控点应当根据烟气特点选择完全抽取方式、稀释抽取方

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 354-2007 1 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方法和验收技术指标。 1.2本标准适用于已安装于水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的验收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 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HJ/T 96-2003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 212-2005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JB/T 9248-1999 电磁流量计 ZBY 120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 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 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数据有效性判别方法和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判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20 水质 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13195 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HJ/T 96-2003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据有效性 指从在线监测系统中所获得的数据经审核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在质量上能与标准方法可比。 3.2自动分析仪 指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等自动分析仪器。 4 数据质量要求 4.1 与标准方法可比 除流量外,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 次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4.1.1 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和安装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和安装 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和安装技术规范》编制组 二〇〇七年五月

目录 1规范制定的必要性................................................................................................- 1 - 2原则与依据............................................................................................................- 1 - 3国内外现状............................................................................................................- 2 - 4规范适用范围........................................................................................................- 2 - 5技术规范的制订....................................................................................................- 2 - 5.1基本思路......................................................................................................- 2 - 5.2技术条款的制订..........................................................................................- 3 - 5.2.1在线监测设备的测量原理................................................................- 3 - 5.2.2设备的检测方法................................................................................- 3 - 5.2.3设备基本工作条件............................................................................- 3 - 5.2.4测量范围............................................................................................- 3 - 5.2.5主要性能指标和要求........................................................................- 4 - 5.2.6基本功能要求....................................................................................- 4 - 5.2.7必须符合的相关通讯协议................................................................- 5 - 5.2.7通过的相关技术认证和安全认证....................................................- 5 - 5.2.8 安装技术要求...................................................................................- 5 - 6规范可行性分析....................................................................................................- 5 -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验收报告 企业名称: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排放口名称:污水总排口 监测点位名称: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废水处理站运行单位:深圳市福田区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验收单位:深圳市计量检测质量研究院 2019年 06月22日

基本情况 数据采集仪基本情况

化学需氧量水质自动分析仪基本情况 仪器设备名称CODcr水质自动分析仪备注: 仪器设备生产单位深圳市正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设备规格型号WQ1000型/ 测量原理比色法/ 安装调试完成时间2018年6月见附件3 设备连续稳定试运行时间≥30天/ 设备运转率(%)≥90% / 数据传输率(%)≥90% / 是否出具了安装调试与试运行报告已出具见附件3 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适 用性检测报告 已出具见附件7 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已认证见附件6 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已认证见附件8 验收比对监测单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见附件1 测量过程参数 参数名称显示值实际值规定值是否符合 固定 参数 排放标准限值(mg/L)/ / 250 / 检出限(mg/L)/ / / / 测定下限(mg/L)10 / / 符合 测定上限(mg/L)500 / / 符合 测量周期(min)51 / / / 消解 条件 消解温度(℃)165 / / / 消解时间(min)15 / / / 消解压力(kPa)/ / / / 校准 液 零点校准液浓度(mg/L)0 / 蒸馏水/ 量程校准液浓度(mg/L)400 / 0.8倍量程/ 报警 限值 报警上限250 / / 符合 监测方法及测量过程参数设置验收结论: 该公司CODcr在线监测仪的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等方面均符合HJ/T 377-2007《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深圳市水和废气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验收、运行与考核及数据审核技术指南》相关要求。 验收人(签字)

HJT--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作者: 日期: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 354 — 2007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方法和验收技术指标。 1.2本标准适用于已安装于水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 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 TOC ) 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 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数据采集传输 仪等仪器的验收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 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 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总 有机碳(TOC )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 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 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20 GB 7479 GB 7481 GB 11893 GB 11914 水质 水质 水质 水质 水质 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铵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 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 50093 — 2002 GB 50168 — 92 HBC 6 — 2001 HJ/T 15 — 1996 HJ/T 70 HJ/T 96 — 2003 pH HJ/T 101 — 2003 HJ/T 103 — 2003 HJ/T 104 — 2003 HJ/T 191 — 2005 HJ/T 212 — 2005 JB/T 9248 — 1999 ZBY 120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 化学需氧量(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总有机碳 (TOC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 术要求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电磁流量计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 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参考规范样本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参考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theoperationandassessmentofwastewater onlinemonitoringsystem(ontrial) 20070712发布200708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T355—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行业标准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HJ/T355—2007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00062北京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网址:http://wwwcespcn 电子信箱:bianji4@cespcn 电话:010-67112738 印刷厂印刷 版权专有违者必究 2007年10月第1版开本880×12301/16 2007年10月第1次印刷印张1 字数40千字 统一书号:1380209·123 定价:1200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公告 2007年第49号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污 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水平,现批准《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等七项标 准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HJ/T352—2007) 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 三、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76—2007) 四、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3—2007) 五、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4—2007) 六、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5—2007) 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 以上标准为指导性标准,自2007年8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 在国家环保总局网站(www.sepa.gov.cn/tech/hjbz/bzwb)查询。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标准废止: 一、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1) 二、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76—20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