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温度
- 格式:ppt
- 大小:4.83 MB
- 文档页数:36
《温度》说课稿一、说教材物理这门功课是初中学生新接触的一门新课,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声现象、光现象后,学习的又一现象——热现象。
温度计是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刻度规定,使用方法和体温计的特殊结构。
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物态变化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温度计不仅是初中物理学中学生们接触的第一测量仪器,又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自制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结构、量程、分度值,亲手测量温度,比较体温计的不同之处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增强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求知欲望,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我采用的教法是:实验、观察、讨论、训练和讲解相结合,启发式综合教法学法,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等,依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法是:小组学习、讨论、观察置疑、比较等方法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的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制简易温度计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通过看书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通过观察和实验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难点:使用温度计的易错之处。
四、说教学过程1、情景设置,导入新课通过本章的现象,我们将知道雨、雪、冰雹、雾等自然现象的成因,感知大自然气象万变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启发学生对物态变化的探究欲望。
《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②了解并记住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③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②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重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液体温度计的设计。
四.教学教具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每组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温水、冷水若干。
五.教学过程:师:大家桌面上有三杯水,大家摸一下,有什么感觉呢?生:有冷的,烫的和温的。
师:我们今天学习一个和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量-----温度。
(板书标题:温度)师:这种凭感觉判断物体温度高低的方法可靠吗?生:不可靠。
师:哪个同学来谈谈呢?学生谈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其他同学一起体验这个同学的方法。
师:看来我们要比较物体温度的高低,需要借助测量工具-------温度计。
(板书:温度计)大家的桌面上都有自制的温度计,它能为我们做点什么呢?生1:放在热水中,液柱变高,放在冷水中,液柱变低。
生2:握在手中,可以看到液柱变高师:由此可见,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做成的。
(板书标题:温度计的原理)师:还有什么发现吗?生1:发现有的温度计漏气,不管放入冷水还是热水中,液柱都没变化。
生2:发现用酒精和水做成的温度计,放入同一杯水中,液柱升高的高度也不一样。
生3:发现管的粗细不一样,放入同一杯水中,液柱升高的高度不一样。
生4:发现瓶子的大小不一样,放入同一杯水中,液柱升高的高度不一样。
生5:发现管子如果太短,瓶子中德液体就会容易溢出来。
师:老师没想到大家在做温度计时,有这么多得发现啊。
相信只要我们善于发现问题,以后没准也会成为一个科学家呢。
师:要想测出具体的温度值,我们应该对温度计进行怎样的改进呢?生:标上刻度师:刻度怎样来标呢?学生:先将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等液体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标上0℃,再放入沸水中,等液体稳定后,在液面到达的位置标上100℃,然后将0℃和100℃之间100等份,1等份就是1℃。
人教版物理精品资料温度温度计重难点易错点解析题一: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气象人员按气象要求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由图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是_______。
题二: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实验所需步骤如下:A.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水充分接触;B.选取量程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它的分度值;C.估计被测水的温度;D.取出温度计;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请按实验的正确顺序将序号列出来:________。
金题精讲题一:下列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平均气温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让人感到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D.下雪时人在外面呆久了的体温题二:如图所示,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图中,属于正确操作的是()题三:小虎用一只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
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四:两只没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38℃,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39.5℃的两病人的体温,则这两只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
题五: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液体_____的性质制成的,分度值为0.1℃,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
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准确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____方向观察(填“A”“B”或“C ”)。
甲流期间的一天清晨,量出小明同学的体温如图甲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___℃,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丙所示,则测量的结果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思维拓展题一:在实验室中,三个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器材测得水的沸点为97℃、93℃、102℃。
导学目标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重点: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难点: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量程、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旧知回顾1、生活中用那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2、你平时的体温是多少?3、你生活中时如何使用体温计的?教材助读1、什么是温度?通过课本76页图4-1.1实验一下,感受只凭感觉来判断温度可靠吗?2、温度计的制造原理是什么?3、生活中有哪些种类的温度计?4、记住摄氏温度中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
5、会读表“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
6、如何使用实验室用温度计?预习自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温度,其常用单位是_________,用_______表示。
2.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3.在标准大气压下把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4.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63℃左右,读作______;水银的凝固点是-39℃,读作_____。
5.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①观察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②认清它的_______新课探究知识点一温度计1.演示实验:自制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中和冷水中(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的体积越____(选填大或小),这就是__现象。
(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
2.看课本77页图4.1-3了解常见的温度计(1)观察温度计的基本构造(2)温度计液泡中的液体通常有哪些?知识点二摄氏温度1.阅读摄氏温度部分(1)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2)摄氏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怎样读?2.通过读“小资料”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温度,试着把表中的空白填一下针对训练1、18℃读作____,-8℃读作____。
3.1温度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摄氏温度: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知识点二:温度计1.温度计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使用:A.使其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读数稳定;B.读数时不能拿离被测物体;C.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和俯视;D.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底。
3.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4.温度计的分类(1)实验室温度计(2)寒暑表(3)体温计重点难点解析一、重点记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②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二、重点掌握温度计的分类三、温度估测是重点需要记忆常见物体或者环境的温度值,用这些温度值作参考,来估计温度。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2)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3)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温度【例题1】(2019湖北宜昌)对于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餐桌的高度约为80cmB.人正常行走速度约为5m/sC.一名健康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00kgD.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37℃【答案】A【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餐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一、温度温度:物体的___________程度。
(1)温度的物理量符号、常用单位及单位符号:温度的物理量符号是_____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 ______,摄氏度的符号是___________。
(2)摄氏温度的规定: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在_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___________℃,把0 ℃到100 ℃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等分就为1摄氏度。
(3)摄氏温度的读法:“摄氏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三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省略读成度,也不可分开读,例如37 ℃不可读成37度,也不可读成摄氏37度。
(4)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物理量的符号是K,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又叫做___________,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 ℃。
二、温度计1.温度计(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汞、煤油、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温度计的标度方法: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 ℃和100 ℃之间,平均分成100等分,每等分代表1 ℃。
2.温度计的使用(1)一看一清”:观察它的___________;认清它的___________。
(2)“三要”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___________,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体温计用来测量人体温度,能离开人体读数。
(1)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弯管,当玻璃泡接触人体时,里面的水银受热膨胀挤过细弯管到达直管中,待稳定后离开人体时,水银遇冷收缩,在细弯管处断开,直管中水银不能回流,所以离开人体后的体温计示数仍代表人体温度。
第1节温度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对温度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比0 ℃的水温度低B.0 ℃的水比0 ℃的冰温度低C.0 ℃的冰与0 ℃的水温度相等D.0 ℃的水和0 ℃的冰形态不同,无法比较温度的高低2.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3.给体温计消毒,下列哪种方法是可行的( )A.放入沸水中煮B.放入温水中泡C.用酒精棉花擦洗D.在酒精灯上烧4.冬天,东北气温可达到-32 ℃,河面结冰,但冰面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流水与冰面交界处的温度为( ) A.-32 ℃ B.低于0 ℃,高于-32 ℃C.0 ℃D.无法判断5.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 ℃,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A.36.5 ℃B.39.7 ℃C.76.2 ℃D.无法读数6.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
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A.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B.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较小C.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D.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7.下面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8.“为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把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后应何时读取数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认为插入时间越久读数越准确。
请你对此发表评论。
探究创新★9.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