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温度教学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1章《温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换算、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理解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摄氏度与开尔文温度单位的换算,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换算、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联系,温度计的使用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热水和冷水混合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温度变化,提出问题:“什么是温度?温度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什么关系?”2. 知识讲解(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的单位及换算:摄氏度(°C)与开尔文(K)的换算关系为:0°C = 273.15K,每增加1°C,温度增加1K。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计算题:将20°C转换为开尔文温度。
(2)实验题: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温度测量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六、板书设计1. 温度的概念、单位及换算2. 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3. 例题解答步骤4. 随堂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下列温度值从摄氏度转换为开尔文温度:0°C、100°C、37°C。
(2)简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答案(1)273.15K、373.15K、310.15K(2)见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温度的概念、单位及换算掌握程度,温度计的使用技巧是否熟练。
3.1温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温度及摄氏度的规定。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4.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学习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学习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自主学习:首先利用3分钟的时间通读一下教材,做到对本节内容的整体感知;然后再根据导学案的顺序认真完成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相信通过你的学习,你一定会收获到成功与快乐!1.认真阅读教材47—48页“温度计”部分的内容,试着回答:⑴活动:试着使用自制的温度计比较热水和冷水温度的高低。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水柱的位置。
你看到的现象是:你能说一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⑵联系前面的实验,你知道家庭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什么规律制成的?⑶说一说图3.1-2中的甲、乙、丙分别是什么温度计?2.认真阅读教材48页“摄氏温度”部分的内容,试着回答:⑴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什么温度?⑵你能说出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吗?⑶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记住),读做:37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4.7℃读作或3.认真阅读教材49—50页“温度计的使用”部分的内容,试着回答:⑴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______(也就是 ),然后看清它的(也就是)。
⑵写出课本上甲、乙、丙的分度值和量程甲温度计的分度值量程乙温度计的分度值量程丙温度计的分度值量程⑶正确使用温度计的要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认真阅读教材50页“体温计”部分的内容,试着回答: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至,分度值是。
⑵为什么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⑶怎样才能使直玻璃管中的水银重新回到玻璃泡中去?⑷如果使用体温计测得某人的体温是38℃,用后没有甩就又测第二个人,结果可能会怎样?交流展示:反馈检测: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2.-20℃的正确读法是()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3.写出上面图中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是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温度教案 (校对)3.1温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
难点:液体温度计的设计。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具: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烧杯、水学生用具:青霉素瓶、饮料吸管、耗尽油墨的圆珠笔芯和中性笔芯、红墨水、篮墨水、实验用温度计、三个烧杯、冷水、温水和热水、体温计【教学过程】- 1 -- 2 -- 3 -- 4 -- 5 -【板书设计】一、温度二、温度计三、体温计【教学反思】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测量工具:温度计单位符号规定: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种类: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结构:使用:构造:使用 - 6 -可取之处:本节课的难点是液体温度计的设计,如何能让学生比较顺利的突破这个难点呢?我让学生从自制的简易温度计入手,然后再根据发现简易温度计的不足之处去共同探讨,寻找解决的办法,步步为营,逐个攻克,最后趋于完善。
让他们从中感悟到实验用温度计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发展着这个样子的。
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又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不足之处:在摄氏温度与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这两个规定的给出上,总感觉过渡有点不自然。
是不是把它放在同学们在设计温度计的刻度值,不知道0刻度在何位置的时候给出更好呢,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还请各位专家、前辈指点一二。
- 7 -。
3.1温度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的老师,请同学们准备好学习任务单,与郭老师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大约180万年前,我国古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火,对冷热有所认识。
公元前2000年前,我国史料中不仅有了关于气温的记载,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还记载了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降温和控温的方法,所有这些与温度有关的现象都叫做热现象。
那么什么是温度?夏季气温高时我们会感觉炎热,冬季气温低时我们会感觉寒冷,人类能明显感觉物体的冷热冰凉的冷饮,滚烫的热汤面,我们很容易分辨它们的冷热。
为了客观表示物体的冷热,物理学中引入了温度这个概念,它的物理意义就是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通常用小写字母t表示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虽然我们能感知物体温度的高低,但感觉总是可靠的吗?同学们来感受一下,把两只手分别放入温度明显不同的两杯水中,我们能感觉哪杯水温度高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如果一段时间后双手离开原来的水杯,在同时放入第三杯温水中,这时两只手感觉的温度相同吗?大家做一做就可以知道,虽然同一杯温水,原来在冷水中的手这时会感觉温度高,原来在热水中的手这时会感觉温度低了,可见仅凭,人的感觉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要想准确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我们需要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是400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明的,那个时代,医生只能靠手触摸病人,凭感觉判断人的体温非常不准确。
当时年仅17岁的伽利略正就读医科专业,就决心研究能准确测温的功绩。
然而科学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一次次的失败仍一遍遍的尝试,历经10余年,终于在他29岁那年发明了气体温度计,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创造精神,才是人类不断的进步。
这只温度计是用一根细长的玻璃管,一端制成球形容器,另一端插入有水的水槽中,球形容器内充满空气作为测温物质,当病人用手捂在上面,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管内的水柱下降,反之空气遇冷收缩,管内的水柱上升。
2024年精品课件,先睹为快!八年级物理31《温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教材第31章《温度》。
详细内容包括:温度的定义与计量,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计量单位及换算。
2. 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并能正确读数。
3. 了解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温度的换算。
难点:温度计的读数、温度换算在实际应用中的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热水和冷水的对比,引发学生对温度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讲解温度的定义、计量单位及换算,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 例题讲解: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正确读数。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温度换算知识。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温度的水,练习使用温度计,并记录数据。
六、板书设计1. 温度的定义、计量单位及换算。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温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将其换算为开尔文温度。
(2)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将其换算为华氏温度。
2. 答案:(1)373K(2)98.6°F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温度的相关知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查漏补缺。
同时,可布置拓展延伸任务,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温度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数技巧。
2. 温度换算的掌握,特别是摄氏度与开尔文温度的转换。
3. 实践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4. 作业设计中温度换算题目的详细解答过程。
3.1温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温度的概念,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知道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了解它与实验实用温度计的区别;●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通过自主学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两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通过讲述摄尔修斯最初制定的“百分温标”的故事,使学生理解科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实验器材】烧杯每组三只,温度计,体温计,冰水,自来水,开水(每一组学生实验桌上使用的器材)【演示器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课件展示家乡醴陵四季美景,引导学生思考并对四季分明最直接的感受,教师板书。
(预习过的学生很可能会说出四季温度差异大)2.课件继续播放几张冰雪图,再提问:伴随着温度的变化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作出物质状态不同的回答,并进行板书,引入本章节的学习。
二、问题探究,学习新知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说出现象及结论,教师协助归纳总结。
通过课件展示问题及活动:1、问题一:自主探究温度的概念并总结凭感觉判断物体冷热是否可靠活动:分组实验,每组三个烧杯,分别装有冷水、温水、热水,用手触摸杯壁,判断冷热。
结论:(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是不可靠的,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问题二:探究温度计的原理活动:分组实验(1)将玻璃小瓶先后放入热水烧杯、冷水烧杯中,观察小瓶内液面的变化;(2)将细吸管插入玻璃小瓶后,再次放入热水烧杯中,观察小瓶内液面的变化。
(3)对比(1)(2)的现象,思考讨论结论:(1)温度计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东明中学“有效教学”工具
第3页,共3页
东明中学八年级物理教学预案
课题 3.1温度 第5周第1课时,总课时第13节
课型 问题解决课 时间 9月23日
教具 温度计 备课人 孙国晖
学法 观察、实验、讨论 教法 发现法、实验法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什么是温度,记住摄氏温度的两个规定;说出液体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
的温度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
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
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
温度计的原理、使用
难点
正确使用温度计
关键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 习 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设计
一、情境引入、明确目标(2分)
哪位同学到前面来按老师的要求来感受
一下这三杯水的冷热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凭感觉判断温
度是不可靠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温度,
认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请大家阅读目标
二、回顾预习、生成问题(3分)
1.组内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2.提出问题
三、探究新知
学点一:温度计(8分)
1.请大家阅读课文,组内交流你所学到
的知识点
2.哪个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提供热、温、冷水 板书课题 选择性板书 板书
按要求体验
阅读
交流
提问
阅读、交流
展示
东明中学“有效教学”工具
第3页,共3页
3.接下来大家通过观察实验来体会一下
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4.这部分的学习中大家还有什么疑难问
题吗?那么请大家独立完成训练1-3题
学点二:摄氏温度(7分)
1.阅读课文内容,组内交流收获
2.小组展示
3.完成训练单4、5、6题
学点三:温度计的使用、体温计(13分)
1.阅读课文内容,交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观察课本49页图片,试着解决课本中
提出的问题
3.哪个小组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或是解决
了一部分,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4.下面大家动手测一下水的温度
5. 阅读课文内容,组内交流体温计使用
时的特点
4.完成训练单7、8题
四、课堂回顾
:(4分)
1.在组内说一说,你在这节课学到了什
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收获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的定义:物体的
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
热胀冷缩;摄氏温度的两个规定:把标准
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并且能正确的使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正确使用体温计
五、课堂检测:完成训练单(8分)
师演示实验 巡视 给出正确答案 板书 给出正确答案 说明错在哪里 巡视 给出正确答案 观察
独立完成
组内互评
阅读、交流
展示
独立完成、自评
阅读、交流
独立完成
组内交流
小组展示、组间
交流
实验
阅读、交流
独立完成,组内
互评
组内交流
展示
师生共同梳理
独立完成
东明中学“有效教学”工具
第3页,共3页
板书设计:
反思:
作业批改记录:
温
度
温度计
体温计
使用
定义
两个规定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