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何为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建筑环境学研究的内容及其研究方法为何?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1.与建筑密切相关的气候因素有哪些?

2.何为“平均太阳时”、“世界时”和“北京时”。

3.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可用哪些参数来表示,影响相对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太阳离地球最远时而最热,离地球最近时却是寒冷天气。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辐射能量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5.我国民用住宅建筑的最低日照标准是什么,日照时间与建筑物配置和外型有何关系。

6.日照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

7.室外地表气温的升降主要取决于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8.何为“日较差”和“年较差”,我国各地的“日较差”“年较差”遵循什么规律。

9.何为“霜洞”,何为“有效天空温度”;影响“有效天空温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0.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变化规律如何,为何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在黎明前后最大,而午后却最小。

11.风可分为哪两大类,并解释其定义,我国气象部门是如何测定当地的风向与风速的,风玫瑰图的含意是什么?

12.城市气候环境变暖且高于周边郊区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城市密集区易形成热岛现象。

13.我国建筑热工设计中为什么要按分区进行设计,是如何分区,分成几个什么区域。

第三章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1.室内空气环境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上人们为什么如此关心室内空气环境。

2.何为空气环境的“阈值”,根据人在空气环境中停留时间长短给出了几种阈值。

3.室内空气品质(IAQ)较狭义与广义上的定义是如何确定的。

4.了解室内空气品质的相关标准,以及国内外标准的差异。

5.何为室内环境品质(IEQ)。

6.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的种类及其造成的危害为何。

7.为了减轻室内空气污染可采取哪三种途径;分别写出稳态和非稳态下的全面通风换气稀释方程,并解释其含意。

8.理论上的通风换气量是如何确定,工程设计中新风量如何确定,ASHRAE Standard62-1989R 给出的新标准如何。

9.室内气流组织分布特性常用几个什么参量给予评价,其参量的含意为何。

10.何为“热压”、“余压”、“风压”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11.为什么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在实际计算时仅考虑“热压”的作用,而“风压”一般不考虑。

第四章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

1.围护结构的传热方式为何,传递的热量由哪几部组成,得热量的多少与其围护结构有何关系。

2.何为室外综合温度,其含意是什么,在负荷计算中何时考虑长波辐射作用,何时可忽略其作用。

3.何为得热量,冷负荷、热负荷和湿负荷,得热量与冷负荷之间的关系如何?

4.何为谐波反应法、冷负荷系数法,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5.若想设置一空气间层减少冬季从室内向室外的传热,问空气间层应设在靠室外一侧还是靠室内一侧对保温效果更好,为什么。

6.在寒冷地区冬季采暖的建筑,为什么需防止围护结内表面结露?

7.室内水面自然蒸发导致室内热负荷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或是不变,为什么?

8.在相同条件下为什么外遮阳比内遮阳更有利。

第五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1.人的热舒适感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2.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达到平衡时,就是“热舒适”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人体的散热量(散湿量)随环境温度如何变化。

4.人体体温调节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靠什么调节,调节方法是什么?

5.何为“热感觉”、“热舒适”。

6.影响“热感觉”和“热舒适”的相关因素为何,其评价指标是什么。

7.写出人体热舒适性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8.何为有效温度(ET),新有效温度(ET*)、标准有效(SET*)和ASHRAE舒适区。

9.人体在突变环境中的热反应如何?

10.人从一种环境过渡到另一环境时其热平衡状态如何?

11.何为热应力指数(Heat Stress Index)、风冷却指数(Wind Chill Index)。

第六章建筑光环境

1.掌握光通量、光亮、照度和亮度的概念以及相互间的换算关系。

2.光的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何。

3.一个舒适的光环境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即评价光环境质量的客观标准)。

4.在相同照度条件下,为什么人在自然光下感觉视觉工效高于人工光,在感光设计中全国是否采用同一标准设计,为什么?

5.人工光源按其发光机理不同可分为几类,各类具有几种常见的灯俱。

6.在空调系统中,为了减少照明发热量所产生的冷负荷,照明设计应如何考虑。

第七章建筑声环境

1.掌握声功率、声压、声强,分贝标度与声级的基本概念以及声功率级、声压级、声强级的换算关系如叠加原理。

2.声音所具备的三种要素是什么?

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遵循的传播规律如何?

4.被人们公认的噪声评价量和评价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把A声级作为保护人的力与健康以及环境噪声的评价量。

5.消声器根据其消声原理量可分为几类,各类消声器的基本消声原理为何?

6.降低环境噪声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第八章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

1.了解典型工业建筑对室内微气候环境设计要求以及有关国际规范指标。

2.室内微气候环境对典型工艺过程会带来什么影响(用两个不同的典型工艺过程说明)。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所谓建筑环境学就是指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和音响效果等及其相互间组合后产生的效果,并对此作出科学评价,为营造一个舒、健康的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有等解决问题是:①如何解决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②如何解决“建筑病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的问题。

2.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湿环境与气流环境,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即包含了建筑、传热、声、光、材料及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基于建筑环境学内容的多样性,相对独立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人们是从各个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研究,研究室内各种微气候环境所形成的机理及其与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相互间的关系。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1.与太阳的光辐射,气温、湿度,风和降水等因素有关。

2.以太阳通过某地区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为平均太阳时;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作为世界标准时(世界时);以东经120℃的平均太阳时为中国标准(称为北京时间)。

3.相对位置可用纬度,太阳赤纬d,时角h,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A表示,其中前三个参数、d、h是直接影响和A的因素,因为是表明观察点所在位置,d表明季节(日期)的变化;h是表明时间的变化。当太阳离地球最远时,太阳光是垂直于直射地面的,具有很高的辐射强度,所以最热而形成了夏至,当太阳距地球最近时,太阳光是斜射地球表面的,其辐射强度很弱,因此最寒冷导致了冬至。

4.一部分为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即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层散射后到达地面成为散射辐射,直射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对地面的总辐射。辐射能量的强弱取决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天空中各种气体分子、尘埃、微粒水粒对阳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共同影响。

5.民用住宅要求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不低于1h,日照时间与建筑物的配置,外型、高度和朝向均有关,对建筑物,正方形长方形结构简单,最大优点是都没有永久阴影和自身阴影,而且各朝向上冬季的阴影区范围都不大,能保证周围场地有良好的日照。L形建筑会出现终日阴影和自身阴影遮蔽情况。而凹形建筑虽然南北方向和东西场地没有永久阴影区,但在各朝向上转角部分的连接方向不同,都有不同程度的自身阴影遮蔽情况……

6.日照中的紫外线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尤其是波长在0.25~0.295范围内杀菌作用更为明显,波长在0.29~0.32的紫外线还能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且维生素D能帮助人们的骨骼生长。另一方面,过度的紫外线照射,也会危及人类的健康在0.32以上的高密度紫处线,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因这种波长紫外线能吸收大量的臭氧,导致臭氧层浓度降低造成紫外线辐射增强,对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都有不同程度危害。

7.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升降的直接原因,它主要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波长在3~120)而升温,而直接接太阳辐射的增温是非常微弱的。影响的主要因素有:①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它取决定性作用;②地面覆盖的影响(如草地、森林、沙漠和河流及地形的变化);

③大气对流的强弱快慢的影响。

8.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称为气温的“年较差”。由于我国海陆分布与地形的起伏的影响,各地气温的“日较差”一般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增;而“年较差”是自南到北,自沿海到内陆逐渐增大。

9.在不同下垫石上,温度变化是温度的局地倒置现象,其温差达到最大极限值称为“霜洞”。当阳光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途中,其中一部分(大约10%)被大气中的水蒸气和CO 2所吸收,同

时它们还吸收来自地面的反辐射,使其具有一定温度,此时的大气温度称“有效天空空温度”Tsky,其数值取决于地表温度Td,距地面1.5~2.0M 高处的气体温度T 0;水蒸汽分压力E d 与日照百分比

率。

10.其影响因素取决于地面性质、水陆分布、季节寒暑、天气阴晴等;其变化规律是一般为大陆低于海面,夏季低于冬季,晴天低天阴天,在黎明前后由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较少,但气温最低所相对湿度最大,午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虽然较大,但此时气温达最大值,当水蒸气分压力Pq 一定时,最高气温所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Pq.b 最大,所相对温度最低值。而在一年中,最热月的相绝湿度最大,最冷月的绝对湿度最小,这主要是因为蒸发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缘故。

11.风可分大气环流和地方风两大类,前者是因太阳辐射造成赤道和两极间的温度差而引起的风称大气环流;后者由于地表水陆分布,地热起伏,表面覆盖不同等引起的风为地方风。气象部门一般在距地面10m 高处测量的风向、风速作为当地的风向和风速。风玫瑰图直观的描述了某一地区一年或一个月中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规律。

12.①因为人工建筑物高度集中,以水泥、沥青、砖石、陶瓦和金属板等这些坚硬密实,干燥不透水的建筑材料,替代了原有的疏松物和覆盖的土壤;②错纵复杂的交通及其交通工具剧增;③产业的快速发展等是导致城市气温上升且高于郊区农村气温的主要原因;由于城市覆盖物多,发热体多,人口的相对密集,生活与生产的发热量大,在市内各区域的温度分布极不均匀的地方就易产生热岛现象。

13.为了使民用建筑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能方针,一般采用累年最热月(七月)和最冷月(一月)平均温度作为分区的主要指标,并以累年日平均温度≤5℃和≥25℃的天数作为辅助指标,把全国划分成5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

第三章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1.室内空气环境包括:室内热环境、湿环境和空气品质等三大部分,受到重视的原因是:①室内环境是人们活动最平凡的场所,几乎80%以上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②室内的污染物、污染源日趋增多,对人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③建筑物内出现建筑病综合症(SBS),给人们带来了多种疾病危害。

2.所谓“阈值”就是空气中传播的物质的最大浓度,且在该浓度下长期工作生活的人们均无有害影响。人在空气环境中正常的8h 工作日或35h 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值,且长期处于该浓度下的所有工作人员几乎均无有害影响,此时的值为“时间加权平均阈值”;人在空气环境中暴露时间为15min 以内允许的最大浓度为“短期暴露极限阈值”,人在空气环境中即使是瞬间也不应超过的浓度称为最高限度“阈值”。

3.早在1989年P.O.Fanger 提出:“IAQ 反映了人们要求的程度,如果人们对空气满意,就是高品质,反之就是低品质”。这种定义主要是从人对空气品质的一种主观感受,具有狭义性;而ASHRAE62-1989作出的定义为: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应该是“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公认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浓度指标,并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80%)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该定义把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相对比较科学和全面,是一种广义性定意。

4.参考阈内外的相关标准。

5.“IEQ”所包含的内容有:“IAQ”,室内的热湿环境、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它比较完整解释了“病态建筑综合症”含意,在评价和分析一栋建筑物时,应用“IEQ”这一新概念。

6.按进入室内的不同渠道可分为:室外污染源,室内污染源和在室人员所造成的污染;室外污染源是指大气中所含SO 2,NOx,烟雾,H 2S 以及空气中携带的多种病菌等,主要来源于工业

企业,交通运输及建筑周围的各种小锅炉垃圾堆等;室内污染源:主要是指生活排放的废气、废热、家中使用的多种化工产品、建筑材料、室内温湿度条件下所自生的各种微生物、以及通风不良所形成的污染;在室人员的污染主要是人体新成代谢率所产生的各种气态物质和气味,还有烟

草燃烧产生的污染。按污染的种类分:主要有“固体颗粒”“微生物”和各种有害气体等。在空气中的颗粒污染主要是一、二次悬浮于空中飘尘,根据粒径大小在空中停留和沉降时间不一,给人上呼吸道的健康造成影响,微生物大多附着在固体或液体的颗粒物上而悬浮于空气中,随人体呼吸感染疾病;气态污染物主要是指,甲醛、氡、CO 2、CO、NH 3、H 2S 等各种挥发性有机物,这些

气状物质在不同程度上危害人体健康,虽然尽管其浓度较低,但由于人长时间处在这种低浓度环境中,使人不知不觉地感染上各种疾病(详细分析参见教科书中说明)。

7.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是:一是“堵源”——有选择性使用建筑施工材料,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物的释放量;二是“节流”——切实保证空调或通风系统的正确设计、严格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使有害物质减少到最低限度;三是“稀释”——保证足够的新风量或通风换气量,稀释和排除室内气态污染物。稳态和非稳态下的通风换气方程分别为:

非稳态通风稀释方程是描述在时间内,室内污染浓度与换气量之间的关系,稳态通风稀

释方程是假定室内初始浓度C 1=0,且稀释时间

时室内污染浓度C 2与通风量G 的关系。8.理论换气量应分别计算稀释各种污染物所需的风量,然后取其最大值;工程设计根据通风房间的具体特点,选取其中一种有成表性的污染物允许浓度标准确定(如常用室内CO 2允许浓度确定新风量);ASHRAE 标准中规定的最小通风量:

式中:Gp—是每人所需新风量,P—在室人数,Gb—单位建筑面积所需新风量,A—所需通风面积。

9.气流组织的分布特性常用以下几个参量给予评价:

①不均匀系数—表示室内气流分布均匀性好坏的参量;

②空气年龄—是描述室内旧空气被新鲜空气替代的快慢程度,年龄越短,旧空气被置换越快空气越新鲜;

③换气效率—表示理论上最短的换气时间I

与实际换气时间之比;

n

④通风效率—表示排风口处的污染浓度与室内平均浓度之比,其物理意义是指从室内移出污染物的迅速程度;

⑤能量利用系数—指投入能量的利用程度,反映出其经济指标。

10.由室内外温度差而引起的空气密度差或由高度差引起的自生风力称为热压;把室内某一点的压力与室外同标高未受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称为该点的余压;当气流与障碍物相遇时,迎风面气流受阻,动压降低,静压增高,侧面和其背风面由于产生局部涡流静压降低,和远处未受干扰的气流相比,这种静压的升高或降低统称为“风压”。“热压”、“余压”和“风压”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它表示某一建筑物受到风压热压同时作用时,外围护结构上各窗孔的内外压差就等于各窗孔的余压和室外风压之差。

11.由于“热压”只与温差或高度差有关,由此引进的自生风力较大且便于计算,所以在设计中应给予考虑(尤其对多层建筑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而“风压”则与室外风速和风向有关,是一个难确定因素,所以计算时只定量考虑“热压”作用,“风压”只作一般定性考虑。

第四章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

1.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方式分对流换热(对流质交换),导热和辐射三种形式,传递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得热量的多少与围护结构使用的材料,表面精糙度,表面颜色的深浅以及结构等有关。

2.室外综合温度是相当于室外气温度由原来的室外温度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值,其关系式:

t

是考虑到太阳的入射角不同,围护结构外表面对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有着不同的吸收率,z

为了计算方便,式中吸收率用一个综合当量值表示。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强度>>长波辐射,所以在计算白天的室外综合温度可以不考虑其影响,在夜间由于没有太阳辐射作用,天空的背景温度<<空气温度,因此建筑物向天空的辐射放热量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在建筑物与天空之间的角系数比较大的情况,而冬季若忽略其影响会导致估算负荷偏低。

3.房间得热量:是指某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冷负荷:是为了维持一定的室内热湿环境

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热负荷是为了维持一定室内

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内向室内加入的热量。湿负荷:是指维持一定的室内湿环境需要的

在单位时间内排除的水分。得热量与冷负荷之间的关系:得热量的对流部分进入室内立刻成为瞬

时冷负荷,而得热量的辐射部分首先会传到室内各表面,提高这些表面的温度,当这些表面的温

度高于空气温度时,再以对流方式传给室内空气,成为空气冷负荷,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冷负荷

并不等于得热量,只有在室内各表面温差很小,热源只有对流散热时,冷负荷=得热量。冷负荷

与得热量之间存在着相位差和幅度差,其差值取决于房间结构,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和热源特性。

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用公式(4-58第四章58式)来表示。

4.用谐波反应法计算传递的热量,是建立在不稳定传热基础上,即室外扰量(综合温度t

z

大体上呈周期性变化作用于围护结构,使围护结构从外层表面逐层的跟着波动,且这种波动是由

外向内逐渐衰减和延迟,这种简谐运动的周期函数可用正弦(或余弦)函数项的级数表达,将其

变换为付立叶展开式,即将随时时变化的扰量函数分解为简单的多阶正弦函数的组合,再将其n

阶谐波作用下的响应直接叠加,即可求得已知室温和外扰随时间变化条件下的传热量。

冷负荷系数法(反应系数法)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将时间连续变化的扰量曲线离散为按时

间序列分布的单元扰量,再求解出板壁围护结构热力系统对单位单元扰量的反应(即反应系数),

最后,利用求得反应系数通过叠加积分计算出围护结构的逐时传热得热量。

这两种方法从工程简化算法上都是把扰量通过围护结构形成的瞬间冷负荷表述成瞬时冷负

荷温差或瞬时冷负荷温度的函数,而不考虑与其他围护结构和热源之间的相互影响。但在应用条

件上,谐波法是在室温条件一定时,外扰随时间变化条件下计算其传热量,当室外气象条件在整

个时间过程中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当室内温湿度环境也呈随机性变化时,不便采用谐波法,而多采用反应系数法,因此后一种方法能适用于建筑物的全年逐时(8760h)负荷计算和能耗分析,而谐波法适用于一般负荷计算。

5.应设在靠室内侧,因为外侧气候变化大,易使空气间层受潮或凝结水粒,且由于水的导热系数比空气的导热系数大得多,所以设在外侧将会带走更多的室内热量。

6.因空气的热阻很小(0.03w/m·k)而水的导热阻相对很大(0.58w/m·k)因此一旦内墙面结露就会大大增加墙体向外的传热。

7.水自然蒸发前后过程的热负荷相等,因为室内水分是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显热蒸发的,没有其他的加热热源,也就是说蒸发过程是一个绝热过程,室内空气的含湿量增加(或称为等焓过程)此时,只不过是把部分显热负荷转化为潜热负荷。

8.因外遮阳可反射部分阳光,吸收部分阳光和透过部分阳光,其中只有透过部分阳光会达到窗玻璃外表面,并部分可能变成了冷负荷,而内遮阳除了反射部分阳光外,吸收和透过部分的阳光均形成了室内冷负荷,只是其得热量的峰值有所延迟和衰减。

第五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1.人的热舒适主要与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以及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它物体表面的温度有关,同时还与人体的活动量、衣着以及年龄等有直接关系。

2.不对。当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即,此时体温可维持正常,这只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也就是说,人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热平衡,然而只有那种使人按正常比例散热的热平衡才是舒适的。

3.人体的散热量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可视为常数。但随着环境空气温度的不同,人体向环境散热量中显热和潜热的比例是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环境空气温度越高,人体的显热散热量就

少,潜热散热量越多,当环境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人体体温时,人体向外界的散热形式就全部变成了蒸发潜热散热。

4.体温调节的主要功能是将人体的核心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合于生存的较窄的范围内,主要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调节体温的中枢主要是下丘脑,下丘脑前部的作用是调动人体的散热功能,下丘脑的后部执行着抵御寒冷的功能,其调节方法包括调节皮肤表层的血流量,调节排汗量和提产热量。

5.“热感觉”是人对周围环境是“冷”还是“热”的主观描述,尽管人们常评价房间的“冷”和“暖”,但实际上人是不能直接感觉到环境的温度的,只能感觉到位于他自己皮肤表面下的神经末梢的温度。热舒适:在ASHRAE Standard 55-1992中定义为对环境表示满意的意识状态。Fanger 等人认为“热舒适”是指人体处于不冷不热的“中性”状态,即认为“中性”的热感觉就是热舒适。

6.热感觉并不仅仅是由冷热刺激的存在造成的,而与刺激的延续时间以及人体原有的热状态都有关,人体的冷、热感受器对环境有显著的适应性。这主要取决于皮肤温度和人体的核心温度;影响热舒适的因素除了上面给出波肤温度和核心温度外还有一些其他物理因素影响热舒适,即空气温度、垂直温差,吹风感以及人的年龄、性别、季节、人种等。其评价指标分别为热舒适(TCV)分:舒适、稍不舒适、不舒适、很不舒适、不可忍受5个指标;热感觉(TSV)分:热、暖、稍暖、正常、稍凉、凉、冷7个指标。

7.M-W=f d h c (t cl -t a )+3.96×10-8f a [(t cl +273)4

-(

+273)4]+3.05[5.733-0.007(M-W)-Pa]+0.42(M-W-5.82)+1.73×10-2M(5.876-Pa)+0.0014M(34-t a )热舒适方程中具有8变量:M.W.t a ,Pa..f cl .t cl .h c 其中f cl .和t cl 均可由I cl 决定,h c 是风

速的函数,此时,对外做功w=o。因此热舒适方程反映了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六个影响人体热舒适变量M.t a ,P a .,I cl .v a 之间的定量关系。

8.ET的定义:是一个将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和冷感的影响综合成一个单一数值的任意指标。它在数值上等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它意味着在实际环境和饱和空气环境中衣着和活动强度相同,且平均辐射温度等于空气温度。

ET*:在考虑人体皮肤湿润度的影响,一个适用于穿标准服装和生着工作的人舒适指标:

SET*它是以人体生理反应摸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了不同的活动水平和衣服热阻而形成的最通用指标。

ASHRAE舒适区是表示人穿着衣服热阻为0.8-1.0clo且坐着工作时所感受到的一种热舒适环境。

9.人体对环境突变的生理调节十分迅速,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且人体在环境温度突变的生理调节周期中,皮肤温度并不能独立地作为热感觉的评价尺度,因此时人体正处在与周围热环境之间发生激烈的热交换。

10.人处在过渡过程环境中,其代谢率和服装热阻均与时间呈线性关系,认为人的活动会导致出汗湿润服装,同时人的活动扰动周围气流,导致服装热阻有所改变,一般经过6min才能使服装热阻f

和代谢率M达到新稳定状态。即新热平衡状态,同时也说明人在过渡环境中的热感cl

觉具有“滞后”和“超前”的现象。

11.热应力指数HIS是描述热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应力,反应多个环境变量综合成单一指数对人体的作用效果;其热应力指数用7个指标评价。风冷指数WCI是表示人体皮肤温度在33℃时,在冷空气的温度和气流速度作用下,皮肤表面被冷却的速率,其风冷指数也是用7个指标评价。

第六章建筑光环境

1.略(参见教课书)

2.光的三个要素是指光的反射率、吸收率和透射率。根据能量守恒:

入射光能量反射光通量吸收光通量

即。

3.①具有适当的照度或亮度水平;②合理的照度分布;③舒适的亮度分布;④具有宜人的光色;⑤应写有眩光干扰;⑥光的方向性:即在光的照射下,室内空间结构特征、人和物都能清晰而自然地显示出来。

4.长期以来天然光是唯一的光源,人眼已习惯于在天然光下视看物体,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尤其在低照度下或视看小物体时这种视觉区别更加显著,在照度100-5000lx范围内天然光比人工光大约高4%-10%左右。同时太阳光光谱辐射是人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长期感到满意的关键因素,而人工光的光谱其发光机理各不相同,光谱分布也不相同的缘故。在采光设计中全国不能采用同一标准,而是在采光设计标准中,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光气候区,分别取相应的采光设计标准,原因是我国地域辽阔,同一时刻南北方的太阳高度角相关很大,日照率由北、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减少;南北方室外平均照度差异较大等因素。

5.按发光原理可分为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前者是靠通电加热钨丝使其发光的,后者靠放电产生气体离子发光,其中热辐射光源的灯俱有:普通白炽灯,卤钨灯等,气体放电光源的灯俱有: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高低压钠灯等。

6.设计中应将照明、声学和空调设施综合在一起考虑,可得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即把照明器材与空调回风功能紧密结合起来,使灯具产生的热量通过回风系统带走大部分热量,并使这些热量不进入被空调空间,从而达到减小空调设备负荷,同时又使荧光灯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光效并节约能量(其布置方式参见教课书)。

第七章建筑光环境

1.略(参见教课书)

2.人耳识别声音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和音色的好坏,其中声音的强弱可用声强级、声压级或总声级等表示;音调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率f.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同时音调还与声压级和组成成分有关。音色的好坏是反应复合声的一种特性,它主要是由复合声中各种频率成分及其强度决定的,即由频谱决定。

3.当声波遇到障碍物体时所遵循的传播规律:一是声波遵循反射定律,即一部分声波被物体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是由于声波使障碍物产生振动形成了辐射声波(称透射声波),还有一部分声波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后面传播(称为声绕射);二是声波在传播中遵循衰减规律,即传播衰减和吸收衰减,前者主要取决于声源的性质,而后者主要与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环境有关。

4.公认的评价量与评价方法有:A 声级(L A );等效连续A 声级(L Aeq );统计声级(Lx)和

NR 评价曲线等。其中A 声级主要与人的主观反映有良好的相关性,所以世界各国均用作听力与健康和环境噪声的评价量,L Aeq 主要用于非稳态的噪声环境;Lx 是利用概率统计方法,记录随时

间变化的噪声的A 声级;NR 评价曲线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用于评价公众对户外噪声的反应或用于对工业噪声治理的限值。

5.根据消声原理大致可分为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两大类,阻性消声器利用在管内壁上的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的吸声作用,使沿管道传播的噪声迅速随距离衰减,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其作用类似于电路中的电阻,对中、高频噪声的消声效果较好;抗性消声器不使用吸声材料,主要是利用声阻抗的不连续性来产生传输损失。它又分扩张室消声器和共振消声器,前者借助于管道截面的突然扩张和收缩达到消声目的;后者则是借助共振腔,利用声阻抗失配,使沿管道传播的噪声在突变处发生反射、干涉等现象达到消声目的,其作用类似于电路中的滤波器,适宜控制低中频噪声。

6.1.降低声源噪声:a 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来降低噪声,b 降低噪声源的激振力;c 降低噪声辐射部件对激振力的影响;2.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对强噪声源的位置合理地布置,改变噪声的传播方向和途径,或采用声学措施消声;3.掩蔽噪声,利用掩蔽效应降低噪声,掩蔽作用效果取决于声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和频率、结构,掩蔽声的声压级越大,掩蔽量就越大。低频声对高频声的掩蔽作用较大,而高频声对低频声的掩蔽作用则有限。

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总论 【思考题】 1.说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答: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可概括为; (1)财务会计以计量和传送信息为主要目标 财务会计不同于管理会计的特点之一,是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 人、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会计信息。从信息的性质看,主要是反映企业整体情况, 并着重历史信息。从信息的使用者看,主要是外部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 和政府部门等。从信息的用途看,主要是利用信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管理 会计的目标则侧重于规划未来,对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决策,以及加强事中控制。 (2)财务会计以会计报告为工作核心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会计报表作为最终成果。会计信息最终是通过会 计报表反映出来。因此,财务报告是会计工作的核心。现代财务会计所编制的会计报表是以 公认会计原则为指导而编制的通用会计报表,并把会计报表的编制放在最突出的地位。而管 理会计并不把编制会计报表当做它的主要目标,只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选择的或特定的管理信息,其业绩报告也不对外公开发表。 (3)财务会计仍然以传统会计模式作为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 为了提供通用的会计报表,财务会计还要运用较为成熟的传统会计模式作为处理和加工信息的方法。传统会计模式也是历史成本模式,它依据复式簿记系统,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采用历史成本原则。 (4)财务会计以公认会计原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为指导 公认会计原则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准则,是组织会计活动、处理会计业务的规范。公认会计原则由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所组成。这都是我国财务会计必须遵循的规范。而管理会计则不必严格遵守公认的会计原则。 2.试举五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并说明他们怎样使用会计信息。 答: 股东。他们需要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有关年度财务报告是满足这些需要的最重要的手段,季度财务报告、半年度报告也是管理部门向股东报告的重要形式。向股东提供这些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传统职责,股东借助于财务报告反映的常规信息,获得有关股票交易和股利支付的情况,从而做出投资决策。 银行。他们对公司的信誉、偿债能力,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关心的。公司的财务报告是这些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银行人需要的有关借贷业务的常规信息,是通过与借款单位的会计信息交换得来的。 税务机关。他们需要有关公司利润和向国家交纳税额的信息;社会保障机关需要有关企业交纳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信息。 总经理。他要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经营。 职工。作为一个利益集团,职工个人期望定期收到工资和薪金,并同时得到有关企业为个人提供社会保障的各类基金方面的信息和企业的某些综合性的信息,诸如工资平均水平、福利金和利润等,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也会代表职工要求得到这些信息,这些信息的大部分是由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 3.何谓可靠性?可靠性是否意味着真实? 答: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即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所谓真实性就是要如实表达,即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会计的记录和报告不加任何掩饰。 所谓可核性是指信息可经得住复核和验证,即由独立的专业和文化素养基本相同的人员,分别采用同一计量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计量,能得出相同的结果。所谓中立性是指会计信息应不偏不依,不带主观成份。将真相如实地和盘托出,结论让用户自己去判断。会计人员不能为了某种特定利益者的意愿或偏好而对会计信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答案解析(哈工大陈希有)第11章

题11.1 根据定义求 和的象函数。 解: (1) (2) 题11.2 设 求的象函数。 解: 由拉氏变换的微分、线性和积分性质得: 题11.3 设 (t 为纯数)。分别求对应象函数、、,验证卷积定理。 解: 设 , 则 与的卷积为 )()(t t t f ε=)(e )(t t t f at ε-=2020 001e 1e 1e e )()(- s s dt s s t dt t t s F st st st st =-=+-==∞-∞-∞-∞ -- - - ??ε 20)(20 )(00) (1e )(1e 1e e )(e )(-ααααεααα+=+-=+++-==∞ +-∞+-∞-∞-----??s s dt s s t dt t t s F t s t s st st t ξ ξετd f c t bf t t f a t f f t A t f t t )()(d )(d )(,0)0(),()e 1()(01 11 21/1?-++==-=--)(2t f )(2s F ) /1(//1)(1 τττ+=+-=s s A s A s A s F ) /1(/ )()()/(]/)([)()]0()([)(2 2 111112τ τ+++=++=++-=-s s A c bs as s F s c b as s s F c s bF f s sF a s F )()()(,e 2)(,e 5)(2 15221t f t f t f t f t f t t *===--)(1s F )(2s F )(s F 25)}({)(1 1+==s t f s F L 5 2 )}({)(2 2+==s t f L s F ) 5)(2(10 )()(2 1++=s s s F s F )(1t f )(2t f

建筑环境学实习报告

建筑环境认识实习 ——建筑环境0702 孙昌林27号 摘要:随着大学三年级上半年课程的结束,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认识实习。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校锅炉厂、校玻璃大棚、校动物实验中心及校新图书馆。宋老师在实习期间逐渐引导我们思考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将从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充分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使其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利用。这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让我倍感荣佩。 关键字:校锅炉厂、校玻璃大棚、校动物动物实验中心、校新图书馆 第一站:校锅炉厂 锅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产生活之中。电站锅炉用来推动汽轮机发电;工业锅炉在造纸、纺织、制药、石油、化工、食品等行业中用来加热烘干、蒸发、消毒等工业过程。随着我国集中供暖事业的发展,大容量锅炉及大面积供暖区域的出现,使得锅炉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苏大学锅炉厂为例) 实习第一天,宋老师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实习模式直接带我们去锅炉厂,而是将我们重新拉回课堂,让我们先了解我们此次实习的目的,应该完成的任务,而不是让我们带着走过场的心态去实习。 一、锅炉的系统组成 锅炉按其固有的内部工作过程,可分为三大系统:煤灰系统、风烟系统和水系统。 1、煤灰系统: 燃煤经过煤斗进入炉内燃烧后,其固体生成物——炉渣——经过除渣机排至炉外。这一系统主要设施有:上煤机、煤仓、溜煤管、加煤斗、炉闸板、炉排、老鹰铁、除渣机等。 2、风烟系统: 参与燃烧的空气中的氧气是由送风机送入炉内的,燃烧后生成烟气由引风机经过烟筒排至大气中。为了减少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粉尘颗粒与硫酸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经由除尘器将烟气中的灰尘颗粒分离出来,经过脱硫装置降低烟气中的硫酸气体成分。这一系统的主要设备有:送风机风道、炉排风室、流通烟道、除尘器、脱硫装置、引风机、、烟道、烟囱等。 3、水系统: 对于水循环回路中是依靠水泵的运转来保持。在循环系统中还有定压设备,是用来补充注入循环系统所丢失水量必需设备。除此之外,还有水质处理设备,在炉外预先经过化学计生户处理,讲注入锅炉及系统的水中含有的氧气及锅炉容

建筑环境学(第三版)

第一章 1.建筑环境学主要由: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 内空气质量品质、气流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七个主要 部分组成 2.建筑满足的要求: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3,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筑环境舒适性与节能环保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 1.赤纬是地球中心和太阳中心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他的变化范围为+23.5~~- -23.5. 2. 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赤纬、时角、纬度 3.太阳常数:在I地球大气层外,太阳与地球年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 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I=1353W/m2,称为太阳常数。 4.太阳辐射照度的影响因素;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 5.大气透明度;令P=Il/I0=exp(-a) 大气质量;m=L’/L=1/sinB 6. 风玫瑰图(P21) 7.室外气温的影响因素:第一,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第二,地面的覆盖面;第三,大气的对流作用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 8.霜洞现象:在某个范围内,温度变化出现局地倒臵现象,其极端形式称为霜洞 9.不当风场的危害1)冬季住宅内高速风场增加建筑物的冷风渗透,导致采暖负荷增大 2)由于建筑物的遮挡作用,造成夏季的自然通风不良 3)室外局部的高风速影响行人的活动,并影响舒适 4)建筑群内的风速太低导致建筑群内散发的气体污染物无法 有效的排出,而在小区内聚集 5)建筑群内出现旋风区域,容易积聚落叶废纸塑料袋等废弃物 10.什么叫做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降低? 答: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市内各区的温度的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等温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叫做热岛现象。 原因: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殊的物理性质、城市内的低风速、城市内较大的人为热等原因,造成城市的空气温度要高于郊区的温度。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可以缓解热岛效应。 第三章 1.室内热湿环境形成原因是各种内扰和外扰,外扰主要包括室外气候参数例如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变化,以及邻室的空气温湿度等,均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传湿空气渗透使热量和湿度进入室内,对室内热湿环境产生影响。内扰主要包括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热湿源 2.围护结构表面特性:热惯性 如何影响反射率吸收率:对于太阳辐射,围护结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吸收率越高,反射率越低

基础会计学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

第一章总论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所使用的主要计量尺度是( C)。 A 实物量度 B 劳动量度 C 货币量度 D 实物量度和货币量度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C)。 A 核算和管理 B 控制和监督 C 核算(反映)和监督(控制) D核算和分析 3.会计的反映与监督的容可以概括为( B )。 A 销售活动 B 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企业经济活动/经济业务) 能用货币来表示的那部分经济活动:企业的资金运动 C 生产活动 D 管理活动 4.下列业务不属于会计核算围的事项是(D)。 A 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B 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C 企业自制材料入库 D 与外企业签定购料合同 5.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 B)。 A时间围(持续经营) B空间围(会计主体) C期间费用围 D成本开支围 6.下列原则中不属于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是(C)。 A可理解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 历史成本原则(计量属性) D相关性原则 7.200X年9月20日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50 000元,12月25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按收付实现制核算时,该项收入应属于(D)。 A 200X年9月(权责发生制) B 200X年10月 C 200X年11月 D 200X年12月(收付实现制) 8.2002年3月20日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60 000元,6月20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时,该项收入应属于(A)。 A 2002年3月 B 2002年4月 C 2002年5月 D 2002年6月 9.建立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是( D)。 A币值变动 B人民币 C记账本位币 D币值稳定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是( ABCE)。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原则 E会计分期 2.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列各项中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是(AD)。 A本期销售货款收存银行 B上期销售货款本期收存银行 C本期预收下期货款存入银行 D计提本期固定资产折旧费 E以银行存款支付下期的报刊杂志费 3.下列业务不属于会计核算围的事项是( BD ) A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B编制财务计划 C企业自制材料入库 D与外企业签定购料合同 E产品完工验收入库 4.会计方法包括(ADE ) A会计核算 B 会计决策 C 会计信息 D 会计分析 E 会计检查 F 会计预测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单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判断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单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判断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业务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单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判断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业务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会计账户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单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判断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业务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会计凭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单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判断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业务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会计账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单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判断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业务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单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项选择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判断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业务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财产清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单选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 孙立山 陈希有主编 第4章习题答案详解

教材习题4答案部分(p126) 答案4.1 解:将和改写为余弦函数的标准形式,即 2 3 4c o s (190)A 4c o s (190180)A 4c o s (10)A 5s i n (10)A 5c o s (1090)A 5c o s (80)A i t t t i t t t ωωωωωω =-+?=+?-?=+?=+?=+?-?=-? 电压、电流的有效值为 123100270.7V , 1.414A 22 452.828A , 3.54A 22 U I I I ======== 初相位 1 2 3 10,100,10,80u i i i ψψψψ====- 相位差 1 1 1010090u i ?ψψ=-=-=- 1 1 u i u i 与正交,滞后于; 2 2 10100u i ?ψψ=-=?-?= u 与同相; 3 3 10(80)90u i ?ψψ=-=?--?= u 与正交,u 超前于 答案4.2 ()()()(). 2222a 10c o s (10)V -8 b 610a r c t g 10233.1V ,102c o s (233.1)V -6 -20.8c 0.220.8a r c t g 20.889.4A ,20.8c o s (89.4)A 0.2 d 30180A ,302c o s (180)A m u t U u t I i t I i t ωωωω= -?=+∠=∠?=+?=+∠=∠-?=-?=∠?=+? 答案6.3 解:(a)利用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的线性性质得: 1 122 1,U I n U I n ==- (b)磁通相量通常用最大值表示,利用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的微分性质得: m j m U N ω=Φ (c) 利用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的线性性质与微分性质得:

建筑环境学第三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章 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吗? 否。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反映了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综合效果,是这三种效果折合而成的当量值,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强度远远大于长波辐射,因此长波辐射的效果可以忽略。由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表达式可知,其数值不仅跟室外气象参数,如气温,日射强度,风速有关,还跟所考察物体的表面特性有关,即维护结构或人体表面的吸收特性有关。 4.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是否等于建筑物的瞬时冷负荷? 不一定。负荷是指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不变,在单位时间内所要去除或增加的热量。负荷的大小与去除或增加热量的方式有关。对于送风空调系统,只能通过对流的方式去除热量,因此,只有直接进入空气中的热量才会成为瞬时负荷,而由于显著辐射存在,积蓄在维护结构和家具等物体中的热量只有在进入空气时才会成为负荷。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能并不会直接进入空气成为房间的负荷,它通过提高室内各表面的温度,当各表面的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时,则热量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逐步释放到空气中,成为负荷,这其中有衰减和滞后。 而对于辐射板空调系统,玻璃窗透过的辐射能,如果有部分直接落在辐射板板上,则也会成为瞬时负荷的一部分。 5.室内照明和设备散热是否直接转变为瞬时冷负荷? 不全是。室内照明和散热设备散发的显热包括对流和辐射两种形式,两种散热形式所散发的热量比例与热源的性质有关。 而负荷的大小与去除热量的方式有关,对于送风空调系统,其中以对流形式散发的热量直接进入空气成为房间的瞬时冷负荷,而以辐射形式散发的热量并不会立刻成为房间的冷负荷,而是先积蓄在维护结构和家具中,当这些结构的表面温度提高后,会以对流的方式将热量逐步释放到空气中,形成冷负荷。 而对于辐射板空调系统,如果有辐射热直接落在辐射板上,也会成为部分的瞬时负荷。 得热与负荷在时间和量值上存在差别的根源在于辐射得热的存在和维护结构等的蓄热作用。 6.为什么冬季往往可以采用稳态算法计算采暖负荷而夏季却一定要采用动态算法计算空调负荷? 稳态算法不考虑建筑物以前时刻传热过程的影响,只根据室内外瞬时或平均温差计算采暖负荷。在冬季,室内外温差的平均值远大于室内外温度的波动值,采用平均温差的稳态算法进行近似计算的误差相对较小,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精度的需要,因此可以用稳态算法计算冬季的采暖负荷。 在夏季,室内外平均温差并不大,而温度的波动幅度却很大,不符合稳态算法的使用的前提条件,必须采用动态算法。 8.夜间建筑物可通过玻璃窗以长波辐射形式把热量散出去吗? 可以将部分热量以长波辐射的方式散出去。具体数值与玻璃的厚度和有无镀膜有关。对于普通玻璃,其热量散失包括传导和长波辐射部分。普通玻璃对室内

会计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会计学基础》(第五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一 1、借:银行存款400 000 贷:实收资本——A企业400 000 2、借:固定资产400 000 贷:实收资本——B企业304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96 000 3、借:银行存款100 000 贷:短期借款100 000 4、借:短期借款50 000 应付利息(不是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之前已经记过) 2 000 贷:银行存款52 000 5、借:银行存款400 000 贷:长期借款400 000 6、借:长期借款80 000 应付利息2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 习题二 1、4月5日购入A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53 000+900)/980=55(元/公斤) 4月10日购入A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89 000+1 000)/1 500=60(元) 2、本月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600×50+600×55)+(380×55+1 020×60) =63 000+82 100=145 100(元) 3、月末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 =(600×50)+[(53 000+900)+(89 000+1 000)]-145 100=28 800(元) 习题三 1、借:生产成本——A产品30 000 ——B产品80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70 000 ——乙材料40 000 2、借:生产成本——A产品12 000 ——B产品30 000 制造费用 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47 000 3、借:制造费用500 贷:原材料——丙材料500 4、借:制造费用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5、借:制造费用 1 000 贷:累计折旧 1 000

建筑环境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 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 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 晴朗的夏夜,气温25℃,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是多少? 答:根据书中有效天空温度估算式(2-23)有效天空温度与近地面气温和空气的发射率有关,空气发射率又与露点温度有关,露点温度又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或含湿量)有关,假定在晴 朗的夏夜,气温为25℃,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则t dp =6℃-19℃,有效天空温度t sky =7℃-14℃。在某些极端条件下,t sky 可以达到0℃以下。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为0 K。 4.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为什么? 答:其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植被少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虽然减少了地面对辐射的吸收,但其反射出去的辐射仍会被建筑群所吸收,另外,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其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开高,从而不利于住区微气候的改善。 6.水体和植被对热岛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多少? 答:①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室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称为“热岛现象”。而水体和植被具有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的作用,如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对城市“热岛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②机理:水体的比热大,温度较高时,气体潜热带走辐射热量,有效地降低温度,植被蒸腾作用较强,能有效带走部分热量,此外,植被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放出O2,杀菌并能吸收粉尘,有效地抑制了温室效应进而降低温度,也就有效地抑制了热岛效应。

会计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to

《会计学(非专业用)》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2章会计循环 (注:本章还没学到增值税,所以采购和销售部分的会计分录忽略了增值税) 一、略 二、填表题 请分析下列业务,在表中以“+”表示业务导致该项目总额增加,以“-”表示业务导致该项目总额减少,以“0”表示该项目总额不变,以“无”表示该项目不受影响。 1、从客户处收到咨询费用 2、向银行贷款 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4、月初向职工支付上月工资 5、将现金存入银行 6、支付广告费用 7、收到客户交来欠款 8、购进固定资产,暂未付款 9、购进存货,现金支付 10、预付全年保险费 三、核算题 1、请为下列公司发生的业务制作会计分录 A公司将10万元销售款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万 B 公司从银行提取20,000元现金备用。 借:库存现金 2万 贷:银行存款 2万 C 公司用支票支付进货款25万元,同日收到商品并入库。 借:库存商品 25万 贷:银行存款 25万 D 公司从银行取得短期贷款15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50万 贷:短期借款 150万 E公司购进存货价值320万元,货款下月支付。 借:库存商品 320万 贷:应付账款 320万 2、 (1)借:银行存款 1000万(2)借: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 1300万贷:实收资本 1000万——机器设备 200万 贷:银行存款 700万 应付账款 800万 (3)借:原材料 20万(4)借:银行存款 900万 贷:银行存款 20万贷:长期借款 900万 (5)借:银行存款 50万(6)借:管理费用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万贷:银行存款万 (7)借:应付账款 800万(8)借:主营业务成本 18万 贷:银行存款 800万贷:原材料 18万 (9)借:管理费用 3万(10)借:财务费用万 销售费用 7万贷:应付利息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万 (11)借:管理费用 3万 贷:累计折旧3万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陈希有主编 第五章

答案5.1 解:(1)图(b)电压随时间分段连续,可描述为 01s ()11s 2s 32s 3s t t u t t t t <≤??=<≤??-<≤? (1) 图(a)电容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其关系可表示为 d d d d u u i C t t == 将式(1)代入,可得 1A 01s ()01s 2s 1A 2s 3s t i t t t <≤??=<≤??-<≤? ()i t 的变化规律如图(d)所示。 t /s 图 (d) (2)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容上电压与电流关系又可表示为 1()()d t u t i C ξξ-∞ =? 图(c)所示电流可描述为 1A 01s 01s<2s ()0.5A 2s 3s 0 3s t t i t t t <≤??≤?=?-<≤??>? 已知 (0)0.5C q = 由 q Cu = 可求得 (0)(0)0.5V q u C == 当 3.5s t =时,电容上的电压取决于电流在此刻前的历史,即

0123 3.50123 11111()()d 1Ad 0d (0.5A)d 0d (0)(100.50)V 1V u t i C C C C C u ξξξξξξ-∞=+++-+=++-+=????? 答案5.2 解:(1)根据电容串、并联等效关系,可得 ab 234 110.060.1F 11520C C C C =+=+=++ eq 1ab 110.08F 11 2.510C C C ===++ (2)当电容原未充电时,各电容上的电压分别为 ab 11ab 0.15010V 0.10.4 C U U C C =?=?=++, 2140V U U U =-= 432340.05408V 0.20.05 C U U C C =?=?=++,42332V U U U =-= 则各电容储存的电场能量为 2C111120J 2W C U ==,2C222148J 2 W C U ==, 2C3331 6.4J 2W C U ==,2C444125.6J 2 W C U == 注释:只有对联接到电路前均未充电的电容,才可按电容分压来计算串联电容的电压。 答案5.3 解:电阻消耗的电能为 2R R 002220()()0.5t RC W p t d i Rd Ie Rd R I C ξξξ∞∞ -∞====??? 电容最终储存的电荷为 C C 0 C 0()(0)d (0)()d t RC q q i Cu Ie RCI ξξ∞-∞∞=+=+=?? 电容最终储能为 222C C ()0.52q W R I C C ∞== 由此可知

基础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会计要素习题答案P31 习题一 (1)库存现金980元。资产+ (2)向银行借入的短期借款200000元。负债+ (3)银行存款余额163000元。资产+ (4)办公室的文件框等家具价值6820元。资产+ (5)应付××商场贷款5000元。负债+ (6)影响旅客收取得住宿费37000元。资产+ (7)库存的各种物料用品价值2200元。资产+ (8)客房用床、桌椅等家具价值32000元。资产+ (9)客房床上用品价值8000元。资产+ (10)投资者投入资金45000元。所有者收益+ 资产=980+163000+6820+37000+2200+32000+8000=250000元 负债+所有者权益=200000=5000+45000=250000元 所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习题二 1、资产内部此增彼减400元 2、资产、负债同时减少1000元 3、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6000元 4、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8500元 5、资产总额增加1600元,负债增加1600元 习题三

习题四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法习题答案P52 习题一 1、借:短期借款30500 贷:银行存款30500 2、借:银行存款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34000 3、借:生产成本126000 贷:原材料126000 4,、借:在途物资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17000 贷:银行存款117000 5、借:原材料100000 贷:在途物资100000 6、借:应付票据3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 7、借:固定资产9245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15692 贷:应付账款108000 库存现金150 8、借:银行存款350000 贷:实收资本350000 9、借:应交税费28000 贷:银行存款28000 10、借:应付股利20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 11、借:长期股权投资8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 12、借:管理费用1200 贷:其他应收款——张三1000 库存现金200 13、借:库存商品105000 贷:生产成本105000 14、借:其他应收款——李四1500 贷:银行存款1500 15、借:资本公积100000 贷:实收资本100000 试算平衡表见附表1 习题二 1、借:其他应收款1200 贷:库存现金1200

电路理论基础陈希有习题答案.docx

答案 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由分流公式得: I23A 2 A 2R3 解得 R75 (b)由分压公式得: U R3V 2 V 2R3 解得 4 R 7 答案 2.2 解:电路等效如图 (b)所示。 I 2 1k 20mA+ I2 20mA U15k20k U R20k 3k_ (a)(b) 图中等效电阻 R(13)k// 5k(13) 5 k20 k 1359 由分流公式得: I 220mA R 2mA R20k 电压 U20k I 240V 再对图 (a)使用分压公式得: U 1 =3U =30V 1+3 答案 2.3 解:设 R2与 5k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R3R25k (1) R25k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U 2 R 3 0.05 (2) U 1 R 1 R 3 R eq R 1 R 3 40k (3) 由方程 (2)、 (3)解得 R 1 38k R 3 2k 再将 R 3 代入 (1)式得 R 2 10 k 3 答案 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I 1 20mA 8 8mA (12 8) I 2 20mA 6 12mA (4 6) 由节点①的 KCL 得 I I 1 I 2 8mA 12mA 4mA 答案 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 (b)。 I 2 270 I 2 140 160 I 1 U I 3 10A I 1 R 2 10A 100 U 1 200 U 3 120 R 1 (a) 图 题2.5 (b) 图中 R 1 (140 100) 240 R 2 (200 160) 120 270 160) 360 (200 120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R 2 I 1 10A 6A R 1 R 2 及 I 2 10 I 1 4A 再由图 (a)得 I 3 120 I 2 1A 360 120

建筑环境学(第三版)答案

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 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 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 晴朗的夏夜,气温25℃,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是多少? 根据书中有效天空温度估算式(2-23)有效天空温度与近地面气温和空气的发射率有关,空气发射率又与露点温度有关,露点温度又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或含湿量)有关,假定在晴朗的夏夜,气温为25℃,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则t dp=6℃-19℃,有效天空温度t sky=7℃-14℃。在某些极端条件下,t sky可以达到0℃以下。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为0 K。 4.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书页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为什么? 答:其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植被少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虽然减少了地面对辐射的吸收,但其反射出去的辐射仍会被建筑群所吸收,另外,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其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开高,从而不利于住区微气候的改善。 6.水体和植被对热岛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多少? 答:①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室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称为“热岛现象”。而水体和植被具有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的作用,如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对城市“热岛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②机理:水体的比热大,温度较高时,气体潜热带走辐射热量,有效地降低温度,植被蒸腾作用较强,能有效带走部分热量,此外,植被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放出O2,杀菌并能吸收粉尘,有效地抑制了温室效应进而降低温度,也就有效地抑制了热岛效应。 第三章 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么? 答: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并不是由气象单独决定的,所谓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相当于室外气温由原来的空气加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值,它不仅考虑了来自太阳对周围结构短波辐射,而且反映了周围结构外表面与天空和周围物体之间的长波辐射 2.什么情况下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长波辐射可以忽略? 答:与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很小时,他们之间的长波辐射可忽略 3.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中是否只有可见光,没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建筑环境学教案 ja3

第三章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本章学习要点: 1. 掌握室内空气品质的概念及重要性 2. 掌握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防治 3. 掌握通风与气流分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1概述 一、室内空气环境的概念 室内空气环境主要由热环境、湿环境和空气品质等部分组成。热、湿环境将在第四章介绍。 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是一个为大多数室内成员认可的舒适的热湿环境、同时能够为室内人员提供新鲜宜人、激发活力的并且对健康无负面影响的高品质空气,已满足人体舒适健康的需要。 二、积极进行室内环境研究的原因 1. 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 2. 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趋增多。 3. 建筑物密闭程度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的接触机会。 §3-2 室内污染的指标与来源 室内污染物来源分为:人员的活动、建筑与装饰材料、室内设施及室外带入。 种类: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 广义上的污染物:固体颗粒、微生物、有害气体。 一、室内环境指标 (一)阈值及阈值的三种定义 阈值:是指空气中传播的物质的最大浓度,在该浓度下,日复一日地停留在这种环境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几乎均无有害影响。一般有如下三种定义。 1. 时间加权平均阈值:正常的8h工作日与35h工作周的时间加权。 2. 短期暴露极限阈值:工作人员暴露时间为15min的最高允许浓度。 3. 最高极限阈值:即使瞬间也不能超过的浓度。 (二)室内空气品质 1. 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的定义 空气品质的概念在进20年中经历了许多变化,最初,人们把空气品质几乎完全等价于一系列污染物浓度的指标,然而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纯客观的定义已不能完全涵盖室内空气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