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11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所谓建筑环境学就是指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和音响效果等及其相互间组合后产生的效果,并对此作出科学评价,为营造一个舒、健康的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有等解决问题是:①如何解决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②如何解决“建筑病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的问题。
2.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湿环境与气流环境,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即包含了建筑、传热、声、光、材料及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
基于建筑环境学内容的多样性,相对独立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人们是从各个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研究,研究室内各种微气候环境所形成的机理及其与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相互间的关系。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与太阳的光辐射,气温、湿度,风和降水等因素有关。
2.以太阳通过某地区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为平均太阳时;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作为世界标准时(世界时);以东经120℃的平均太阳时为中国标准(称为北京时间)。
3.相对位置可用纬度,太阳赤纬d,时角h,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A表示,其中前三个参数、d、h是直接影响和A的因素,因为是表明观察点所在位置,d表明季节(日期)的变化;h是表明时间的变化。
当太阳离地球最远时,太阳光是垂直于直射地面的,具有很高的辐射强度,所以最热而形成了夏至,当太阳距地球最近时,太阳光是斜射地球表面的,其辐射强度很弱,因此最寒冷导致了冬至。
4.一部分为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即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层散射后到达地面成为散射辐射,直射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对地面的总辐射。
辐射能量的强弱取决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天空中各种气体分子、尘埃、微粒水粒对阳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共同影响。
建筑环境作业及答案第一批(选择题)1、房间旳送风和气流组织有三种经典旳方式,其中换气时间等于名义时间常数旳是:()A:活塞式B:完全混合式C:非完全混合式对旳答案:A2、ASHRAE表达:()。
A: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B:可接受旳室内空气品质C:感受到旳可接受旳室内空气品质对旳答案:B3、于空气渗透带来旳得热对于形状比较简朴旳孔口出流流速与内外压力差存在如下关系:()A:压差旳一次方关系B:压差旳二分之一次方关系C:压差旳平方关系对旳答案:B4、下列()进入室内旳潜热和显热能所有直接形成瞬时冷负荷。
A:透过玻璃窗旳太阳辐射B:通过围护构造导热C:渗透空气得热对旳答案:C5、下面哪几种软件是由美国企业设计旳()A:DOE-2 B:ESP C:DEST D:ENERGYPLUS 对旳答案:AD6、某办公室设计原则是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65%,风速0.25m/s。
假如最低只能使温度到达27℃,相对湿度仍然为65%,()可以该空间能到达与设计原则同等旳舒适度?A:提高风速B:减少风速C:着装加厚对旳答案:A7、某办公室设计原则是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65%,风速0.25m/s。
假如最低只能使温度到达25℃,相对湿度仍然为65%,()可以使该空间能到达与设计原则同等旳舒适度?A:提高风速B:减少风速C:着装加厚对旳答案:B8、下列光度单位中,唯一能引起眼睛视感觉旳量是()A:照度B:亮度C:光通量D:发光强度对旳答案:B9、下列光度单位中,唯一能引起眼睛视感觉旳量是()A:lm B:cd C:lx D:nt 对旳答案:D10、平天窗旳形式诸多,其共同旳特点是采光口位于水平面或靠近水平面。
由立体角投影定律可知,平天窗旳采光效率比其他所有天窗都高,约为矩形天窗旳()倍。
A:1-1.5 B:0-0.5 C:0.5-1 D:2-2.5 对旳答案:D11、表达被照面上旳光通量密度旳是()。
A:照度B:光通量C:明度D:亮度对旳答案:A12、当环境温度迅速变化时,热感觉旳变化比体温旳变化要()。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所谓建筑环境学就是指在建筑空间,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和音响效果等及其相互间组合后产生的效果,并对此作出科学评价,为营造一个舒、健康的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有等解决问题是:①如何解决满足室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②如何解决“建筑病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的问题。
2.研究的主要容包括:建筑外环境、室空气品质、室热湿环境与气流环境,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即包含了建筑、传热、声、光、材料及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容。
基于建筑环境学容的多样性,相对独立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人们是从各个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其容进行研究,研究室各种微气候环境所形成的机理及其与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相互间的关系。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与太阳的光辐射,气温、湿度,风和降水等因素有关。
2.以太阳通过某地区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为平均太阳时;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作为世界标准时(世界时);以东经120℃的平均太阳时为中国标准(称为时间)。
3.相对位置可用纬度,太阳赤纬d,时角h,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A表示,其中前三个参数、d、h是直接影响和A的因素,因为是表明观察点所在位置,d表明季节(日期)的变化;h是表明时间的变化。
当太阳离地球最远时,太是垂直于直射地面的,具有很高的辐射强度,所以最热而形成了夏至,当太阳距地球最近时,太是斜射地球表面的,其辐射强度很弱,因此最寒冷导致了冬至。
4.一部分为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即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层散射后到达地面成为散射辐射,直射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对地面的总辐射。
辐射能量的强弱取决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天空中各种气体分子、尘埃、微粒水粒对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共同影响。
2023建筑环境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建筑环境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建筑环境学的任务?答:(1)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所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环境。
(2)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工微环境的。
(3)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常数答:太阳辐射热量的大小用太阳辐射照度来表示。
它指1m2黑体表面在太阳辐射下所获得的辐射能通量,单位为W/m2 。
在地球大气层外,太阳和地球的年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为I0=1353W/m2,被称为太阳常数。
3.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答: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受到室外温度和太阳辐射两部分作用,将二者合二为一,称为“综合温度”,相当于室外计算温度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
4.热岛现象答: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室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
如果绘制出热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类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称为“热岛现象”。
5.人体在稳态条件下能量平衡的热舒适方程的前提条件答:(1)人体必须处于热平衡状态。
(2)皮肤的平均温度应具有与舒适相适应的水平。
(3)为了舒适,人体应具有最适当的排汗率。
6.有效温度ET__答: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或冷感影响的综合数值,该数值等效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温度。
7.标准有效温度SET__答:身着标准热阻服装的人,在相对湿度为50%,空气静止不动,空气温度等于平均辐射温度的等温环境下,若与他在实际环境和实际服装热阻条件下的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湿润度相同,则必须具有相同的热损失,择该温度就是上述实际环境的标准有效温度SET__。
8.为什么要有TSV和TCV两种人体热反应评价投票?答:由于热舒适和热感觉有分离现象存在所以实验研究人体热反应时往往设置TSV和TCV两种人体热反应评价投票。
建筑环境学第四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研究帮手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何为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建筑环境学研究的容及其研究方法为何?
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
.与建筑密切相关的气候因素有哪些?
.何为“平均太阳时”、“世界时”和“北京时”。
.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可用哪些参数来表示,影响相对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
什么太阳离地球最远时而最热,离地球最近时却是寒冷天气。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辐射能量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我国民用住宅建筑的最低日照标准是什么,日照时间与建筑物配置和外型有何关系。
.日照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
.室外地表气温的升降主要取决于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何为“日较差”和“年较差”,我国各地的“日较差”“年较差”遵循什么规律。
.何为“霜洞”,何为“有效天空温度”;影响“有效天空温
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0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变化规律如何,为何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在黎明
前后最大,而午后却最小。
11
.风可分为哪两大类,并解释其定义,我国气象部门是如何测定当地的风向与风速的,风
玫瑰图的含意是什么?。
土木建筑工程:建筑环境学1、填空题山谷风是白天风从谷地吹响()的山坡,夜间风又从降低了温度的山坡吹向谷地。
正确答案:温度较高2、填空题指某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称为()正确答案:得热量3、填空题吸声降噪法(江南博哥)主要是()。
正确答案:降低混响声4、填空题人体的皮肤潜热散热量与()的水蒸气分压力、皮肤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和服装的潜热换热热阻等有关。
正确答案:环境空气5、填空题()的意义是一个假象的等温围合面的表面温度,它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等于人体周围实际的非等温围合面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
正确答案:平均辐射温度6、问答题室设计的采光设计条件和设计要点?正确答案:1.满足采光标准,保证所需采光系数,采光系数:指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亮与同一时间内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的比值。
2.教室课桌面的采光系数最低不低于1.5%。
为此,应尽量压缩窗间墙至1.0m或更小,抬高窗的高度,尽量采用断面小的窗框材料,使玻璃窗面积与地板面积比不小于1:6。
使照度均匀分布双侧采光提高室内照度均匀度。
3.对光线和阴影的要求光线最好从左上方射来,防止手写字时挡住光,产生阴影。
所以采光窗主要在左边。
4.避免眩光注意从两方面来考虑:朝向选择和遮阳设施的选择。
窗口容易产生眩光,设置窗帘防止直射光射入室内7、填空题阈值一般有三种定义时间加权平均阈值、()、()正确答案:短期暴露极限阈值、最高限度阈值8、填空题赤纬是()与()之间的夹角,他的变化范围为+23.5~~--23.5。
正确答案:太阳光线、地球赤道平面9、填空题人体的代谢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神经紧张程度、进食后时间长短。
正确答案:肌肉活动的强度、环境温度10、名词解释双耳听闻效应现象正确答案:声波传到两只耳朵有时间差、强度差、相位差,根据这些差别,使听者能够辨别声音的方向。
双耳辨别方向的能力称双耳听闻效应现象。
11、填空题声强级、声压级的数值大小除本身的特征有过外,还与基准声强和()有关。
课后习题答案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书页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
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为什么?答:其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植被少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虽然减少了地面对辐射的吸收,但其反射出去的辐射仍会被建筑群所吸收,另外,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其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开高,从而不利于住区微气候的改善。
6.水体和植被对热岛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多少?答:①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室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
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称为“热岛现象”。
《建筑环境学》习题部分参考解答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1、 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并不严格遵守?答:太阳光在垂直面上的直射强度为θβcos cos ,⋅⋅=N z c I I ,对于地理位置的地区βcos ⋅N I 就是不能人为改变的。
所以要使I c,z 取最佳值,只有使θ尽可能小。
在冬季,太阳就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而坐北朝南的布局就保证了在冬季能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辐射。
北方气候寒冷、冬夏太阳高度角差别大,坐北朝南的布局可以使建筑物冬季获得尽可能多的太阳辐射,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小。
但在南方尤其就是北回归线以南,冬夏太阳高度角差不多,所以建筑物就是否坐北朝南影响不太大。
2、 就是空气温度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就是地面温度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答: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与放射辐射能时具有选择性,它对太阳辐射几乎就是透明体,直接接受太阳辐射的增温就是非常微弱。
主要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升温。
而地面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太阳辐射与对大气的长波辐射。
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就是气温升降的直接原因,地面温度决定了空气温度。
3、 晴朗的夏夜,气温25℃,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就是多少?答:有效天空温度的计算公式为:4144])70.030.0)(026.032.0(9.0[o d d sky T S e T T +--=查空气水蒸气表,可知:t =25℃时,e d =31、67mbar查表2-2,T d =32、2+273、15=305、35 K,另外,T 0=25+273、15=298、15 K∴ 计算得:T sky =100×(74、2-9、4S)1/4如果没有大气层,可以认为S =1,则计算求得:T sky =283、7 K4、 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答:由于晴朗夜空的天空有效温度低,树叶表面与天空进行长波辐射,使得叶片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所以出现结露或结霜现象。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建筑环境学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哪项?A. 建筑设计B. 建筑施工C. 建筑环境的物理特性D. 建筑材料答案:C2. 建筑环境学中的“热岛效应”是指什么?A. 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B. 建筑物内部的热传导问题C. 建筑物内部的热辐射问题D. 建筑物的隔热问题答案:A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建筑内部热舒适度的因素?A. 空气温度B. 空气湿度C. 空气流速D. 建筑材料的颜色答案:D二、填空题1. 建筑环境学中,______是指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包括空气的新鲜度、清洁度等。
答案:室内空气质量2. 建筑物的______是指建筑物内部的热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热辐射等。
答案:热舒适度3.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建筑物的______,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答案:能耗三、简答题1. 简述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建筑环境学主要研究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包括室内外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流动、声学特性等,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的舒适度和健康,以及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2. 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特点是什么?答案: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
其特点包括: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
四、论述题1. 论述建筑环境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答案:建筑环境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健康性,通过研究室内外环境因素,可以设计出更加适宜人类居住和工作的建筑环境。
其次,建筑环境学有助于实现建筑节能,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建筑环境学还有助于推动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创新,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城市中心区域的建筑物普遍采用玻璃幕墙设计,请分析这种设计对建筑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1.何为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建筑环境学研究的内容及其研究方法为何?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与建筑密切相关的气候因素有哪些?2.何为“平均太阳时”、“世界时”和“北京时”。
3.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可用哪些参数来表示,影响相对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太阳离地球最远时而最热,离地球最近时却是寒冷天气。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辐射能量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5.我国民用住宅建筑的最低日照标准是什么,日照时间与建筑物配置和外型有何关系。
6.日照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
7.室外地表气温的升降主要取决于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8.何为“日较差”和“年较差”,我国各地的“日较差”“年较差”遵循什么规律。
9.何为“霜洞”,何为“有效天空温度”;影响“有效天空温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0.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变化规律如何,为何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在黎明前后最大,而午后却最小。
11.风可分为哪两大类,并解释其定义,我国气象部门是如何测定当地的风向与风速的,风玫瑰图的含意是什么?12.城市气候环境变暖且高于周边郊区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城市密集区易形成热岛现象。
13.我国建筑热工设计中为什么要按分区进行设计,是如何分区,分成几个什么区域。
第三章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1.室内空气环境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上人们为什么如此关心室内空气环境。
2.何为空气环境的“阈值”,根据人在空气环境中停留时间长短给出了几种阈值。
3.室内空气品质(IAQ)较狭义与广义上的定义是如何确定的。
4.了解室内空气品质的相关标准,以及国内外标准的差异。
5.何为室内环境品质(IEQ)。
6.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的种类及其造成的危害为何。
7.为了减轻室内空气污染可采取哪三种途径;分别写出稳态和非稳态下的全面通风换气稀释方程,并解释其含意。
8.理论上的通风换气量是如何确定,工程设计中新风量如何确定,ASHRAE Standard62-1989R 给出的新标准如何。
《建筑环境学》第一部分建筑外环境1.1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几何关系和定量描述模型。
1.2 太阳辐射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谱;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能量的组成成分;太阳辐射作用与地球的热平衡关系;日照的作用。
1.3 室外气候自然室外气候形成特点和影响因素。
1.4 城市微气候由于人工的建设活动导致的城市微气候特点和影响因素,包括热岛效应、城市和小区风场、建筑物的布局与日照效果的关系。
1.5 我国气候分区特点我国两个主要的气候分区法以及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
1.6 基本概念太阳时、太阳常数、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照度、太阳直射辐射、太阳散射辐射、有效天空温度、大气层消光系数、热岛效应。
第二部分建筑热湿环境2.1 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透明和半透明材料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2.2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与得热通过非透明围护结构和透明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特征;不同材料和结构的门窗和墙体的热过程特点;围护结构不稳定传热过程和传湿过程的数学模型。
2.3 以其他形式进入室内的热量和湿量室内产热产湿和空气渗透带来的得热的特点和定量描述方法。
2.4 冷负荷与热负荷负荷与得热的关系。
2.5 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原理国内外负荷计算方法的发展;不同类型负荷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目前国内外典型的建筑热过程与负荷模拟分析软件。
2.6 基本概念维护结构、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夜间辐射、遮阳系数、得热、太阳得热系数、冷负荷、热负荷。
第三部分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3.1 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人体的热平衡、人体的温度感受系统、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热感觉、热舒适等原理和理论体系。
3.2 人体对稳态热环境反应的描述热舒适方程、预测平均评价、有效温度和 ASHRAE 舒适区等,人体对稳态热环境反应的描述方法。
3.3 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3.4 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度量具有热失调危险的环境中的热湿环境评价指标。
3.5 热环境与劳动效率劳动效率与外部刺激的关系;热湿环境对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影响。
3.6 基本概念平均辐射温度、操作温度、热感觉、 ASHRAE 七点标度、热舒适、吹风感、预测平均评价、有效温度、 ASHRAE 舒适区、热应力指数、湿黑球温度、风冷却指数。
第四部分室内空气品质4.1 室内空气品质简介室内空气质量概念的提出与定义的发展;各种不同污染类型的评价指标。
4.2 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各种污染物类型及危害原理,以及这些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气体污染物、生物污染、悬浮颗粒物、微生物、生产过程产生的有害物等。
4.3 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室内空气品质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暴露水平评价和主观问卷调查方法。
4.4 室内空气品质标准国内室内空气品质标准简况。
4.5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污染物源头的治理;通新风稀释和合理组织气流;空气净化方法,包括过滤、吸附、紫外灯、臭氧、光催化、低温等离子体等。
4.6 基本概念室内空气品质、感知空气品质、有机挥发物、传质扩散系数、病态建筑综合症。
第五部分通风与气流组织5.1 通风 ( 空调 ) 的目的与方法通风(空调)的目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常见送回风形式;气流分布与室内空气质量的关系。
5.2 室内空气分布的描述参数均匀混合气流组织的描述参数;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污染物排放有效性的描述参数;与热舒适有关的不均匀系数、空气扩散性能指标。
5.3 气流组织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利用示踪气体测量气流组织参数;国内外适用于气流分布研究的 CFD 模型的发展和应用。
5.4 基本概念气流组织、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置换通风、个性化送风、换气次数、空气龄、换气效率、送风可及性、排污效率、余热排除效率、污染物年龄、污染源可及性、不均匀系数、空气扩散性能指标、示踪气体。
第六部分建筑声环境6.1 建筑声环境的基本知识声学的基本概念;声音的性质;描述声音的物理量。
6.2 人体对声音环境的反应原理与噪声评价人的听觉特征、等响曲线;噪声的评价和标准,如 A 声级、 NR 、 NC 曲线等。
6.3 声音传播与衰减的原理声波遇到边界面和障碍物时的传播规律;声音在室外和室内空间的传播;室内声场的稳态分布。
6.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不同吸声材料和建筑吸声结构的性能、作用;隔声原理与构件的隔声特性。
6.5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建筑设备系统中控制噪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备隔声、消声器种类和原理;减振和隔振。
6.6 基本概念声功率(级)、声强(级)、声压(级)、等响曲线、掩蔽效应、 A 声级、等效连续 A 声级、平均吸声系数、混响半径。
第七部分建筑光环境7.1 光的性质与度量光学基本原理和概念;基本光度单位及相互关系;光的传播特性。
7.2 视觉与光环境人眼与视觉特征;颜色对视觉的影响;视觉功效;舒适光环境要素与评价标准。
7.3 天然采光自然采光光源的能量特性和光环境特性;自然采光设计原理与计算。
7.4 人工照明各种人工光源的能量特性和光环境特性、适用条件;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的照明方式和设计方法。
7.5 光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天然光与减少空调冷负荷相结合的光环境控制技术。
7.7 基本概念光通量、照度、发光强度、光亮度、采光系数。
第八部分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8.1 室内环境对典型工艺过程的影响机理典型工艺过程和劳动者的工作特点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如棉纺织、半导体器件生产、药品和生物制剂加工、医疗过程、宇航工业等。
8.2 典型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指标典型工业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指标,如洁净室的分级与控制指标。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1.何为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建筑环境学研究的内容及其研究方法为何?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与建筑密切相关的气候因素有哪些?2.何为―平均太阳时‖、―世界时‖和―北京时‖。
3.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可用哪些参数来表示,影响相对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太阳离地球最远时而最热,离地球最近时却是寒冷天气。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辐射能量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5.我国民用住宅建筑的最低日照标准是什么,日照时间与建筑物配置和外型有何关系。
6.日照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
7.室外地表气温的升降主要取决于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8.何为―日较差‖和―年较差‖,我国各地的―日较差‖―年较差‖遵循什么规律。
9.何为―霜洞‖,何为―有效天空温度‖;影响―有效天空温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0.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变化规律如何,为何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在黎明前后最大,而午后却最小。
11.风可分为哪两大类,并解释其定义,我国气象部门是如何测定当地的风向与风速的,风玫瑰图的含意是什么?12.城市气候环境变暖且高于周边郊区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城市密集区易形成热岛现象。
13.我国建筑热工设计中为什么要按分区进行设计,是如何分区,分成几个什么区域。
第三章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1.室内空气环境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上人们为什么如此关心室内空气环境。
2.何为空气环境的―阈值‖,根据人在空气环境中停留时间长短给出了几种阈值。
3.室内空气品质(IAQ)较狭义与广义上的定义是如何确定的。
4.了解室内空气品质的相关标准,以及国内外标准的差异。
5.何为室内环境品质(IEQ)。
6.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的种类及其造成的危害为何。
7.为了减轻室内空气污染可采取哪三种途径;分别写出稳态和非稳态下的全面通风换气稀释方程,并解释其含意。
8.理论上的通风换气量是如何确定,工程设计中新风量如何确定,ASHRAE Standard62-1989R给出的新标准如何。
9.室内气流组织分布特性常用几个什么参量给予评价,其参量的含意为何。
10.何为―热压‖、―余压‖、―风压‖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11.为什么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在实际计算时仅考虑―热压‖的作用,而―风压‖一般不考虑。
第四章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1.围护结构的传热方式为何,传递的热量由哪几部组成,得热量的多少与其围护结构有何关系。
2.何为室外综合温度,其含意是什么,在负荷计算中何时考虑长波辐射作用,何时可忽略其作用。
3.何为得热量,冷负荷、热负荷和湿负荷,得热量与冷负荷之间的关系如何?4.何为谐波反应法、冷负荷系数法,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5.若想设置一空气间层减少冬季从室内向室外的传热,问空气间层应设在靠室外一侧还是靠室内一侧对保温效果更好,为什么。
6.在寒冷地区冬季采暖的建筑,为什么需防止围护结内表面结露?7.室内水面自然蒸发导致室内热负荷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或是不变,为什么?8.在相同条件下为什么外遮阳比内遮阳更有利。
第五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1.人的热舒适感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2.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达到平衡时,就是―热舒适‖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人体的散热量(散湿量)随环境温度如何变化。
4.人体体温调节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靠什么调节,调节方法是什么?5.何为―热感觉‖、―热舒适‖。
6.影响―热感觉‖和―热舒适‖的相关因素为何,其评价指标是什么。
7.写出人体热舒适性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8.何为有效温度(ET),新有效温度(ET*)、标准有效(SET*)和ASHRAE舒适区。
9.人体在突变环境中的热反应如何?10.人从一种环境过渡到另一环境时其热平衡状态如何?11.何为热应力指数(Heat Stress Index)、风冷却指数(Wind Chill Index)。
第六章建筑光环境1.掌握光通量、光亮、照度和亮度的概念以及相互间的换算关系。
2.光的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何。
3.一个舒适的光环境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即评价光环境质量的客观标准)。
4.在相同照度条件下,为什么人在自然光下感觉视觉工效高于人工光,在感光设计中全国是否采用同一标准设计,为什么?5.人工光源按其发光机理不同可分为几类,各类具有几种常见的灯俱。
6.在空调系统中,为了减少照明发热量所产生的冷负荷,照明设计应如何考虑。
第七章建筑声环境1.掌握声功率、声压、声强,分贝标度与声级的基本概念以及声功率级、声压级、声强级的换算关系如叠加原理。
2.声音所具备的三种要素是什么?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遵循的传播规律如何?4.被人们公认的噪声评价量和评价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把A声级作为保护人的力与健康以及环境噪声的评价量。
5.消声器根据其消声原理量可分为几类,各类消声器的基本消声原理为何?6.降低环境噪声的基本途径有哪些?第八章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1.了解典型工业建筑对室内微气候环境设计要求以及有关国际规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