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建筑环境学-第6章3
- 格式:ppt
- 大小:4.11 MB
- 文档页数:36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建筑环境学课程英文名称:Built Environment课程代码:081101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4 实验学时: 2 课程学分:2分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前导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和生产过程需要的室内物理环境;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如何影响建筑环境;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另外,由于这是一门非常前沿的课程,因此在课程中除了采用了国内外公认的成熟的定论以外,还大量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有关研究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有关建筑物理环境的基本概念,掌握构建、分析、评价建筑环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建筑环境学科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三、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1.了解建筑环境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了解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本章无难点。
复习要点:1建筑环境学的概念,面临的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2建筑环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基本要求:1.了解太阳与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熟悉室外气候的基本特性。
2.掌握太阳辐射的规律(包括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谱、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臭氧层与太阳辐射的关系影响、日照的作用与效果)。
3.了解室外气候(温湿度的年和日变动,风、雨、雪等)。
4.了解城市微气候的特点。
5.掌握我国气候分区的方法与各气候区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太阳辐射的规律与我国气候分区。
本章无难点。
复习要点:1太阳辐射: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日照的作用。
2室外气候:1)室外气温的定义,变化规律,有效天空温度。
哈工大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学答案建筑环境学是建筑学中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研究的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不仅涉及到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度和功能效率,还包括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关系。
哈工大的建筑环境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以下是对该课程的一些答案解析。
1. 什么是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学是建筑学中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它涉及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筑环境的研究不仅关注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度和功能效率,还包括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关系。
建筑环境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气候学;•建筑环境控制;•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学。
2. 建筑气候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建筑气候学是建筑环境学的重要部分,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建筑物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等气候条件;•研究建筑物与周围气候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建筑物内外热、湿、风等传递的机理。
建筑气候学的研究对于改善建筑物内部气候环境、提高建筑物的能耗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建筑环境控制的目的是什么?建筑环境控制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内的舒适度和功能效率,以及为建筑内的人员提供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建筑环境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建筑物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噪声、通风等参数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4. 建筑声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建筑声学是建筑环境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内部和外部声学环境的研究;•建筑物内声学隔离的研究;•建筑物内部声音反射、吸声等参数的研究。
建筑声学对于改善建筑物内部环境、提高声学舒适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建筑光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建筑光学是建筑环境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内部光环境的研究;•建筑物内光照均匀度、光照强度等参数的研究;•建筑物内阴影、透光等参数的研究。
建筑光学对于改善建筑物内部环境、提高光学舒适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6. 建筑热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建筑热学是建筑环境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内热量传递的机理;•建筑物内部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研究;•建筑物内部热辐射、对流、传导等参数的研究。
《建筑环境学》习题部分参考解答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1. 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并不严格遵守?答:太阳光在垂直面上的直射强度为θβcos cos ,⋅⋅=N z c I I ,对于地理位置的地区βcos ⋅N I 是不能人为改变的。
所以要使I c ,z 取最佳值,只有使θ尽可能小.在冬季,太阳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而坐北朝南的布局就保证了在冬季能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辐射。
北方气候寒冷、冬夏太阳高度角差别大,坐北朝南的布局可以使建筑物冬季获得尽可能多的太阳辐射,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小。
但在南方尤其是北回归线以南,冬夏太阳高度角差不多,所以建筑物是否坐北朝南影响不太大.2. 是空气温度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答: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能时具有选择性,它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直接接受太阳辐射的增温是非常微弱。
主要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升温。
而地面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对大气的长波辐射。
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升降的直接原因,地面温度决定了空气温度。
3。
晴朗的夏夜,气温25℃,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是多少?答:有效天空温度的计算公式为:4144])70.030.0)(026.032.0(9.0[o d d sky T S e T T +--= 查空气水蒸气表,可知:t =25℃时,e d =31.67mbar查表2-2,T d =32。
2+273。
15=305.35 K,另外,T 0=25+273.15=298.15 K ∴ 计算得:T sky =100×(74.2-9。
4S )1/4如果没有大气层,可以认为S =1,则计算求得:T sky =283.7 K4。
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答:由于晴朗夜空的天空有效温度低,树叶表面与天空进行长波辐射,使得叶片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所以出现结露或结霜现象。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燃气方向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调查表表1 基本信息表2 燃气方向开设课程及内容调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燃气方向现开设《化工原理》、《城市燃气气源》、《燃气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燃气施工技术与组织》、《燃气专业计算机应用》、《天然气供应》、《液化石油气供应》、《燃气燃烧设备》等9门课程,拟增加《天然气供应》课程内容,增设《渗流力学》、《泵与压缩机》、《燃气非管输工艺》、《地下储气库概论》等4门课程,并相应调整已开设课程内容。
各门课程的内容见以下表2-1至表2-14。
请在各项课程内容后填注您对该项内容的看法,在非常重要、重要、可有可无或完全不必要之中选择一项打“√”,若有新的建议请惠留。
表3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调查(可将所选项内容用下划线或彩色标出)1.您认为我国燃气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非常好□好□一般□不好□不了解2.您认为目前我国燃气行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如何?□差距非常大□有一定差距□差距很小□没差距□不了解3.您认为全国每年对燃气毕业生的需求大约是各院校培养的燃气毕业生总量的几倍?□供大于求□ 1~2倍□ 3~4倍□ 5~6倍□ 10倍以上□不了解4.您认为我校的燃气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可以达到:□ 100% □ 90~100% □ 80~90% □ 70~80% □ 70%以下5.我校目前燃气方向毕业生为平均每年20~30人,您认为我校每年应培养多少名燃气方向毕业生?□ 20人□ 30人□ 40人□ 50人□ 60人□ 60人以上6.您认为我校的燃气方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当前行业要求的情况如何?□超出行业要求□满足行业要求□略有不足□完全不满足行业要求□不了解具体情况:7.您认为现有的燃气课程设置(详见表2):课程体系:□合理□尚可□不合理课程内容:□合理□尚可□不合理学时分配:□合理□尚可□不合理总学时数:□过多□偏多□合适□偏少□过少8.目前燃气方向与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方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下的两个方向,您认为:燃气方向是否应该保持现在的培养模式:□应该□不应该□无所谓燃气方向是否应该争取恢复燃气专业:□应该□不应该□无所谓9.在校学习期间您为什么选择燃气方向?□热爱燃气事业□燃气有发展□对燃气感兴趣□好找工作□能回家乡□能在大城市工作□能去想去的城市工作□其他10.您希望在校学习期间能更多地学到那些方面的知识?□基础方面□专业方面□管理方面□人文方面□计算机方面□外语方面□其他11.您对我校燃气方向办学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增加课程学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课程设置具体意见和建议:衷心感谢您的支持!11。
建筑环境学4~6章总结第四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人体在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速率叫做代谢率,人体的生理机能要求体温必须维持近似恒定才能保证人体的各项功能正常,所以人体的生理反应总是尽量维持人体重要器官的温度相对稳定。
如果将人看作一个系统,则人与环境的热交换同样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因此,可以用热平衡方程来描述人与环境的热交换。
人体的热平衡方程可用 M – W – C – R – E – S = 0表示。
人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代谢率高的器官温度较高。
一般说来,当环境温度下降时,表层温度下降;情绪上升时,表层温度上升;人体出汗之后,表层温度下降。
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的形式包括有对流、辐射、蒸发,影响因素包括有衣服热阻、环境空气温度、皮肤蒸发和呼吸散湿、空气流速、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等。
一般来说,人体的衣服热阻越大,则人体与外界的换热量越小;环境与人体温差越大,则人体与外界的换热量越大;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越高,人体热感越强。
影响人体与外界显然交换的几个环境因素有:平均辐射温度,操作温度,对流换热系数,对流质交换系数。
体温调节主要是依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完成的。
人体体温的调节方法包括有调节皮肤表层的血流量、调节排汗量、提高产热量等。
贝氏标度的特点是热感觉与热舒适合二为一,也即其主要缺点。
ASHRAE七级热感觉标度的优点是精确指出了热感觉。
热舒适是表示对环境表示满意的状态,简写为TCV,其影响因素包括:冷热刺激的存在、刺激的延续时间、原有的热状态、皮肤温度、核心温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垂值温差、吹风感、辐射不均匀性、其他因素等。
预测平均评价(简写为PMV)是引入反映人体热平衡偏离程度的热负荷,得出的一个代表同一环境下绝大多数人热感觉的概念,采用7级分度。
它适用于稳态热环境中的人体热舒适评价。
预测不满意百分比(简写为PPD)表示人群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百分比。
当室内热环境处于最佳的热舒适状态时,仍有5%的人不满意,因此ISO7730对PMV-PPD的推荐值在-0.5~+0.5。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秋季学期《建筑环境学》考试B卷参考答案哈工大2021年秋季学期B卷建筑环境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太阳照射到非透明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时,会有部分被吸收,吸收率的多少与表面粗糙度、颜色有关。
2、孟赛尔表色系中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为:色调、明度、彩度。
3、我国所采用的室内噪声评价曲线为 NR 曲线,在噪声的实际测量中, A 声级因与人的主观反映有很好的相关性而被采用,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LA=NR+5dB 。
4、空气龄是指:空气进入房间的时间、换气效率是指新鲜空气置换原有空气的快慢与活塞通风下置换快慢的比值。
5、表征过滤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过滤效率、压力损失、容尘量。
6、人工光源按其发光机理,可分为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7、消声器采用的消声分为两大类,一是阻性消声器、二是抗性消声器。
8、在太阳光谱中,造成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红外线。
9、风玫瑰图给出关于地区风的信息:风向频率分布和风速频率分布。
10、晴天时,天然光由直射光与扩散光两部分组成,在采光设计时,多采用采光系数作为制订标准的依据。
11、在自然通风中,空气流动的动力是热压和风压。
二、晴朗夏季的凌晨,树叶表面容易结露,为什么?晴朗冬季的夜晚时,放在室外的自行车座表面易结霜,而置于有顶车棚下则不会,这种现象又是为什么?答:在晴朗天气的夏季凌晨,因为无云,有效天空温度比有云时要低,天气越晴朗,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少,则夜间有效天空温度越低。
因此,夜间室外物体朝向天空的表面会向天空辐射散热,当其表面温度达到周围空气的露点时,就会有结露出现。
由于树表面湿度大于无生命的物体,且树叶体积小儿更易于被冷却,在温度低的时候很容易达到露点而使空气结露,这就是为什么凌晨室外一些朝上的表面,如树叶表面会结露的原因。
晴朗冬季的夜晚时,室外的自行车座表面向较低的有效天空温度进行辐射散热,而自行车放在车棚里后,由于车棚的阻挡作用,使自行车车座向较低的有效天空温度散热变为向车棚的内表面温度进行辐射散热,减了自行车车座表面向外界的辐射散热量,使自行车车座表面温度不至于降到0℃一下,所以置于车棚下的自行车表面不易结霜。
一、学习指导(一)概念与原理本章应掌握的概念有: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更新消亡等。
基本原理有: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对立统--关系;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伴生”产物。
(二)中心内容本章中心内容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第:二部分是环境问题产生及其带来的启示;第三部分主要概括环境生态学的概念、内容和任务。
(三)学习方法本章概括介绍了该学4产生的背景和渊源,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学习时须参阅其他教材或课外资料。
学习中要尽可能联系当地环境问题的实际,开展必要的课外调查,注意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人类在自身进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即2.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尚属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3.原始人类—的能力极其有限,其行为对没有影响。
4.农业文明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5.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已由_,进化为地方性的农户、牧民或城市居民,成为6.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构成了这一7.业文明时期,是这一阶段的新的问题。
它与.时期环境的突出问题。
8.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及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已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9.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_10.维护改善使两者间得到协调发展,是环境生态学的根本目的。
(二)简答题1.什么叫环境问题?2.为什么说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伴生”产物?3.环境生态学的涵义是什么?4.环境生态学有哪些研究方法?5.环境生态学与生态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三)论述题1.阐述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阐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一、学习指导(一)概念与原理本章应掌握的概念有:环境、环境要素、环境因子、生态因子、有效辊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温周期现象、物候、土壤、生态幅、限制因子。
应掌握的原理有:环境要素的特点及环境的功能和特性、各生态因了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二)中心内容本章的内容可分两大邻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生物和环境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生物及其进化、环境的概念、分类、基本功能和特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燃气方向教案体系与课程设置调查表表1 基本信息表2 燃气方向开设课程及内容调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燃气方向现开设《化工原理》.《城市燃气气源》.《燃气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燃气施工技术与组织》.《燃气专业计算机应用》.《天然气供应》.《液化石油气供应》.《燃气燃烧设备》等9门课程,拟增加《天然气供应》课程内容,增设《渗流力学》.《泵与压缩机》.《燃气非管输工艺》.《地下储气库概论》等4门课程,并相应调整已开设课程内容.各门课程地内容见以下表2-1至表2-14.请在各项课程内容后填注您对该项内容地看法,在非常重要.重要.可有可无或完全不必要之中选择一项打“√”,若有新地建议请惠留.表3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调查(可将所选项内容用下划线或彩色标出)1.您认为我国燃气行业地发展前景如何?□非常好□好□一般□不好□不了解2.您认为目前我国燃气行业地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地差距如何?□差距非常大□有一定差距□差距很小□没差距□不了解3.您认为全国每年对燃气毕业生地需求大约是各院校培养地燃气毕业生总量地几倍?□供大于求□ 1~2倍□ 3~4倍□ 5~6倍□ 10倍以上□不了解4.您认为我校地燃气本科毕业生地就业率可以达到:□ 100% □ 90~100% □ 80~90% □ 70~80% □ 70%以下5.我校目前燃气方向毕业生为平均每年20~30人,您认为我校每年应培养多少名燃气方向毕业生?□ 20人□ 30人□ 40人□ 50人□ 60人□ 60人以上6.您认为我校地燃气方向毕业生地综合素质满足当前行业要求地情况如何?□超出行业要求□满足行业要求□略有不足□完全不满足行业要求□不了解具体情况:7.您认为现有地燃气课程设置(详见表2):课程体系:□合理□尚可□不合理课程内容:□合理□尚可□不合理学时分配:□合理□尚可□不合理总学时数:□过多□偏多□合适□偏少□过少8.目前燃气方向与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方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下地两个方向,您认为:燃气方向是否应该保持现在地培养模式:□应该□不应该□无所谓燃气方向是否应该争取恢复燃气专业:□应该□不应该□无所谓9.在校学习期间您为什么选择燃气方向?□热爱燃气事业□燃气有发展□对燃气感兴趣□好找工作□能回家乡□能在大城市工作□能去想去地城市工作□其他10.您希望在校学习期间能更多地学到那些方面地知识?□基础方面□专业方面□管理方面□人文方面□计算机方面□外语方面□其他11.您对我校燃气方向办学地具体意见和建议:□增加课程学时□调整教案内容□增加课程设置具体意见和建议:衷心感谢您地支持!。
课程名称:建筑环境学课程编号:03242081适用专业十.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方向)学分2 总学吋40 (理论学时40 ;实践(实验)学吋:_0_)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专业课,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Z-,是本专业由以往单纯的建筑环境设计和设备选型转向对整个建筑环境系统进行研究的产物,包含有热湿、声学、光学、色彩学、生理卫生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相关内容。
建筑环境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如何构建高效、和谐的人机环境是主要研究廿的,需求、健康、功能、舒适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主线,在向学生阐述建筑室内外环境的温度、湿度、辐射、气流组织、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色彩、噪声、音响效果等物理刺激对人体产生的各种效应的同吋,还从热物理、生理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来综合分析周围环境对健康、舒适造成的影响,并做出客观科学评价,为设计营造适宜的建筑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需求、健康、功能、舒适”是《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主线。
人同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能量、物质、信息交换,它们Z间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物理刺激与效应。
如何构建高效、和谐的人机环境是《建筑环境学》主要研究口的。
鉴于《建筑环境学》教材中每个了环境系统都口成一体,概念、图表、公式、符号众多,彼此Z间又缺少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利用,形成“信息孤岛”,为加深学生对学科的全面了解,本课程拟逐步应用模型化、信息化的教学方法。
面向对象及智能网络方法论基础比较接近人认识问题的思路,对解决人与环境信息之间的隔阂,扩展系统信息的功能具有较大潜力。
在授课中适当穿插介绍一些学科前沿热点、难点,不断地强调所学知识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尽可能的与实际挂钩,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准备过程屮,不断积累,更加主动的掌握木门知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屮为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热力学、流休力学、传热学;后修课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空调工程、制冷技术、建筑给排水工程。
第八草建筑光环境本章的学习要点1.了解光的基本度量单位及相互关系2.掌握天然光环境的基本设计要点§6-1光的性质与度量一、基本光度单位及相互关系1.光通量:辐射通呈:(辐射功率):单位时间内辐射体辐射的能量称辐射通:i:。
光通量:相应的辐射通量中被人眼感觉为光的那部分能星:。
单位为流明(Inl)描述光源发光能力的基本量2.发光强度左义:光通疑的空间密度,称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物理意义及表示方法:发光强度表征光源发岀的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状况。
发光强度用I表示,单位为坎徳拉(cd)。
描述光通量在空间分布状况的参数举例:带灯罩和不带灯罩。
3.照度左义:对于被照而而言,用落在其单位而积上的光通量多少的数值来表示它被照射的程度,称照度。
照度的物理意义及表示方法:照度表征被照而上的光通量密度。
照度用E表示。
照度可直接相加,几个光源同时照射被照面时,其上的照度为单个光源分别存在时的照度的代数和。
4.亮度左义:发光体在视线方向单位而积上的发光强度。
唯一能直接引起眼睛视感觉的量举例:黑白两种照度完全相同的物体,人们会感到白色的物体亮的多。
(1)物理量度:物体在视线方向单位而积上发出的发光强度。
物理量度可表示为:Le =dle ZdScosG式中:8—发光面法线与视线方向夹角;dIθ-≡积微元dS在视线方向的夹角。
(2)主观亮度:定义:人们主观感受到的物体明亮程度。
主观亮度:与物体的物理亮度有关;与我们所处的环境的明暗程度有关。
举例:同一盏灯在夜晚或白昼时,眼所感到的明暗不同。
二、光的反射与透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时,会发生反射、透射与吸收现象。
1∙定向反射和透射材料定向反射:光线照射到表面很光滑的不透明材料上,会出现定向反射现象。
左向反射特点:1)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反射表而的法线处于同一平而。
具有这种特征的材料称为定向反射材料。
定向透射:光线射到透明材料上,会产生定向透射。
建筑环境学Built Environment课程代码:02410010学分:2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8实验学时:4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传热学》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材:朱颖心.建筑环境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由单纯的机械设备系统向综合的建筑环境系统转化的产物。
本课程是研究建筑的基本规律、建筑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建筑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讲求经济效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管理能力。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和生产过程需要的室内物理环境;课程目标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如何影响建筑环境;课程目标3: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及原理;课程目标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m-n1.毕业要求1-1:2.毕业要求……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
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建筑的演变历史(2)营造法式(适合自己需要),图式理论(追求艺术),建筑空间理论(功能),建筑环境学(舒适性)(3)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如何协调室内环境舒适性要求与节能、环保之间的矛盾(5)空调系统的使用使得在室内空气品质方面比较差,易造成病态建筑综合症SBS2.建筑环境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气流组织,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3)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二)教学要求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建筑环境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哈工大2007年秋季学期A 卷建筑环境学试题一、给出下列专业术语的定义。
有定义式的,还需给出定义式,并说明式中符号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每题2分,共12分) 采光系数:采光系数是指全阴天条件下,室内测量点直接或间接接受天空扩散光所形成的水平照度E n 与室外同一时间不受遮挡的该天空半球的扩散光在水平面上产生的照度E w 的比值。
100%n wE C E =⨯C ——采光系数;n E ——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lx;w E ——与n E 同一时间,室外无遮挡的天空扩散光在水平面上产生的照度,lx ;振动传递比:如果某个振动设备与一个固有频率为f 0的构件相连,振源频率是f,则通过这个构件传导出去的振动动力占振源输入动力的百分比称作振动传递比。
201(/)1T f f =-T ——振动传动比;f ——振源频率(Hz ); 0f ——隔振结构的固有频率(Hz );速度不均匀系数:速度不均匀系数是用来表明室内各点风速的差异,其值等于工作区内各个测点速度的均方根与速度平均值的比值。
uu k uσ=u k ——速度不均匀系数;u σ——工作内n 个测点速度的均方根偏差,m/s ;u ——工作区内n 个测点速度的平均值,m/s ;有效温度:有效温度ET 的定义是:“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或冷感影响的综合数值,该数值等效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
”照度: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
d E dAφ=E ——照度,lx ;φ——光通量,lm;A ——面积,m 2;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假定除所考虑的围护结构内表面以外,其他各室内表面的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一致,室内没有任何其他短波辐射热源发射的热量落在所考察的围护结构内表面上,此时,通过该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就定义为通过该非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其数值就等于该围护结构内表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量与该围护结构内表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热量与该围护结构内表面对其他内表的长波辐射换热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