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注射剂特殊不良反应1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70.11 KB
- 文档页数:1
注射用炎琥宁致过敏反应1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炎琥宁;过敏反应1 病例报告患者,女,48岁。
主因“发热3天”于2009年3月7日就诊。
患者于3天前因受凉而导致发热,自测体温波动于36.8℃~38.9℃,伴头痛、四肢酸痛,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未曾服用药物,自行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故来门诊就诊。
门诊查体:体温38.9℃,脉搏90次/min,血压130/85mmHg。
面色潮红,无汗,咽部无充血红肿,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体表及腋窝下淋巴结未触及,意识清楚,回答切题。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49×109/L,中性0.59,淋巴0.29,血小板112×109/L,X线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重模糊,内见小条片状阴影,心肺隔正常。
诊断:支气管感染。
给予炎琥宁[批号08021104]16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滴速45滴/min,滴至240ml时患者突然出现寒战、胸闷、呼吸急促,头昏。
查体:体温38℃,心率130次/min,血压120/78mmHg,面色潮红,脉细弱,律齐。
即更换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并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入壶,25 min后大汗淋漓,体温降至37.2℃,脉搏80次/min,症状缓解。
2 讨论本病例在使用炎琥宁之前,未使用任何药物,故认为是炎琥宁过敏反应。
注射用炎琥宁属中药提取制剂,主要成分是穿心莲,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疗效较好,但中药注射剂中的微粒在人体内无法正常代谢,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1]。
此病例提示:中成药注射剂所含有效成分较为复杂,人们对其有效成分的药理、毒理、疗效等方面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所致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首次用药[2]。
因此在病人首次使用该制剂时,必须询问过敏史,宜缓慢静脉滴注,输液过程中必须勤观察,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同时备好急救药品。
注射用炎琥宁的副作用
炎琥宁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由炎癣链球菌菌毛菌感染产生的羟胺产物与革兰氏阴性杆菌或髓单胞菌感染所产生的酸及α-内酰胺酶所造成的肺炎链球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
注射用炎琥宁作为一种抗生素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1.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胃不适等消化道不良反应。
2. 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3. 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等神经系统不适。
4. 肝功能损害:罕见的副作用,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肝酶升高等。
5. 肾功能损害:可能引起肾功能异常,包括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6. 血液系统反应:如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此外,还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静脉炎症等局部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副作用,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请注意,以上副作用仅为举例,具体的副作用可
能因个体差异而异,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说明书的指导。
炎琥宁注射剂特殊不良反应1例报告摘要患儿女,3岁,因“发热,咳嗽3天”于2010-03-24于我科输液治疗。
予静点葡萄糖100毫升+炎琥宁(哈药集团三精加滨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00927)80毫克。
输液不久,即出现打嗝不止。
予停止输液后打嗝也随之停止。
几个月后,2010-12-30同一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来我科就诊,询问病史时,家属因忘记,否认药物过敏史及不良反应史,再次于我科静点炎琥宁后,再次出现同样的反应,停用此药后,反应再次停止。
后经家属确认,此患儿两次都是静点炎琥宁产生的打嗝反应。
而且换点其他药物后,无类似的不良反应发生。
2.讨论炎琥宁注射剂为植物穿心莲提取物,由穿心莲内酯与琥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酸半酯后,再生成单钾盐的注射用中药制剂。
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作用。
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炎琥宁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文献报道较少,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
炎琥宁与穿琥宁在体内活性代谢物为同一物质。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穿琥宁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以全身性损害为主。
各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发热、寒战等,其中过敏性休克约占严重病例报告总数的43%;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皮肤粘膜损害表现为重症药疹等;其他损害包括血小板减少、紫癜、急性肾衰竭等。
本次发现炎琥宁导致的打嗝反应,还未见有关报道。
本患者既往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第一次静点炎琥宁出现打嗝反应,考虑可能为巧合,不能确定为药物反应。
而第二次静点炎琥宁不久再次出现此反应,且停滴此药,换其他药物,打嗝即停止,故可以确定为炎琥宁注射剂引起的药物反应。
炎琥宁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及应对方法分析如下:(1)本药为中药制剂,虽经提纯精制,但多肽、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可能被完全剔除,形成杂质,上诉物质在静脉给药时可作为过敏原而引起过敏反应,影响药品的安全性,在缺乏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的情况下更易引起ADR的发生[1]。
炎琥宁致不良反应1例1 病案介绍患儿,女,4岁7个月。
因发热半天就诊,体温39.5℃,伴畏寒、寒战,无抽搐,伴咳嗽,无流涕,无恶心、呕吐、腹泻。
查体:T 38.1℃,P 125次/分,R 26次/分,一般情况可,唇周无发绀,无三凹征,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皮疹、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双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细湿啰音及喘鸣音,心音有力,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扪及。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4.1×109/L,N 0.66,L 0.28,M 0.05,HGB 113 g/L,PLT 190×109/L。
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予炎琥宁160 mg静脉注射,1日1次,1天后热退仍咳嗽,用药第三天时,患儿在用药过程中出现恶心、腹部不适、头痛、寒战、面唇发绀,立即停药,予吸氧、地塞米松治疗后缓解。
2 讨论注射用炎琥宁主要成分是炎琥宁,是以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中所含的穿心莲内酯与琥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酸半酯后,再生成单钾盐制成的注射用中药制剂。
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等作用。
是目前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较常用的中药静脉注射剂。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等。
但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药品不良反应亦趋增多。
中成药注射剂中所含有效成分复杂,人们对其有效成分的药理、毒理、疗效等方面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在缺乏科学、有效的内在质量控制方法下极易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其中的抗原、半抗原可引起过敏反应。
中药注射剂中的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微粒在体内无法正常代谢,可引发静脉炎、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
本例患儿在使用炎琥宁第三天时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抗过敏治疗即缓解,其后随访2周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儿童组织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肝肾对药物的排泄能力差,靶器官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高。
因此建议注射用中成药制剂在儿童应慎用。
在用药过程中应加强观察,一旦怀疑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炎琥宁副作用炎琥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注射液,由炎药和琥珀酸钠组成。
该药品具有消炎、镇痛等作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炎琥宁在使用过程中,尽管稳定性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副作用。
首先,炎琥宁注射液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炎琥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导致敏感人群产生不适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瘙痒等。
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来说,他们在使用炎琥宁前应该先进行过敏试验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该药物。
其次,炎琥宁注射液也可能会引起消化系统不适。
使用炎琥宁注射液后,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些不适可能是由于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刺激的结果。
此外,长期大剂量使用该药物还可能引起消化道溃疡、胃炎等严重的消化系统问题。
再次,炎琥宁注射液还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某些患者在使用炎琥宁后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肝酶升高、黄疸等症状。
而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也需要格外小心,因为炎琥宁可能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的负担,加重肾脏负荷。
因此,在给予炎琥宁注射液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评估,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另外,使用炎琥宁注射液还可能会导致一些其他的副作用。
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局部反应。
还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全身不适的症状。
此外,可能还会引起心跳骤停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尽管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仍需要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炎琥宁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特别是对于过敏体质、消化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更应该慎重使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医务人员在使用炎琥宁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炎琥宁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炎琥宁注射剂系穿心莲提取物穿心莲内酯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作用,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几年临床应用中观察到炎琥宁注射剂有多种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过敏反应静滴炎琥宁注射剂后出现最多的是皮肤过敏反应。
在笔者统计的12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6例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患者均出现丘疹样皮疹,形态不一,瘙痒,在面、颈、胸部较为密集。
在用药15~30分钟出现,轻者在停药后慢慢消失,重复用药皮疹可再次出现,重者需抗过敏治疗方能痊愈。
例1:患者,18岁,男,因肺炎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炎琥宁240mg 静滴,10分钟后患者开始出现颜面部皮肤潮红、微庠,30分钟后头颈部及胸部出现大小不等的荨麻疹及大片风团,奇痒,眼睑水肿、呼吸急促,立即停用炎琥宁注射剂,给予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异丙嗪20mg肌肉注射,用药30分钟后,症状缓解,2小时后荨麻疹及其他症状消失。
例2:患者,男,37岁,因支气管炎给予青霉素800万U和炎琥宁注射剂400mg分别静滴,第2天患者全身皮肤出现豆粒大小及斑状皮疹,瘙痒,躯干部较为集中,因其以前没有青霉素过敏史,停用炎琥宁注射剂后1天后皮疹消失,再用青霉素治疗,未见皮疹再次出现。
呼吸系统反应患者,女,3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葡萄糖200ml加入炎琥宁400mg 静滴,30分钟后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且症状逐渐加重,停用炎琥宁注射剂后,给予地塞米松针10mg、异丙嗪针25mg肌肉注射,30分钟后症状缓解,逐渐恢复正常。
发热反应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静滴炎琥宁注射剂30分钟后,出现寒战,体温升高至39℃,立即停用炎琥宁,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肌注复方氨基比林针3ml,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消化系统反应患者,男,4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葡萄糖250ml加入炎琥宁300mg 静滴,20分钟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吐大量胃内容物,立即停用炎琥宁,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15分鐘后呕吐逐渐停止。
炎琥宁注射剂特殊不良反应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2-09-07T09:37:52.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3期供稿作者:杨芳[导读] 炎琥宁注射剂为植物穿心莲提取物,由穿心莲内酯与琥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酸半酯后,再生成单钾盐的注射用中药制剂。
杨芳(辽宁省绥中县医院儿科辽宁绥中 1252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196-01
【关键词】炎琥宁不良反应
1.病例摘要
患儿女,3岁,因“发热,咳嗽3天”于2010-03-24于我科输液治疗。
予静点葡萄糖100毫升+炎琥宁(哈药集团三精加滨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00927)80毫克。
输液不久,即出现打嗝不止。
予停止输液后打嗝也随之停止。
几个月后,2010-12-30同一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来我科就诊,询问病史时,家属因忘记,否认药物过敏史及不良反应史,再次于我科静点炎琥宁后,再次出现同样的反应,停用此药后,反应再次停止。
后经家属确认,此患儿两次都是静点炎琥宁产生的打嗝反应。
而且换点其他药物后,无类似的不良反应发生。
2.讨论
炎琥宁注射剂为植物穿心莲提取物,由穿心莲内酯与琥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酸半酯后,再生成单钾盐的注射用中药制剂。
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作用。
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炎琥宁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文献报道较少,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
炎琥宁与穿琥宁在体内活性代谢物为同一物质。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穿琥宁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以全身性损害为主。
各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发热、寒战等,其中过敏性休克约占严重病例报告总数的43%;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皮肤粘膜损害表现为重症药疹等;其他损害包括血小板减少、紫癜、急性肾衰竭等。
本次发现炎琥宁导致的打嗝反应,还未见有关报道。
本患者既往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第一次静点炎琥宁出现打嗝反应,考虑可能为巧合,不能确定为药物反应。
而第二次静点炎琥宁不久再次出现此反应,且停滴此药,换其他药物,打嗝即停止,故可以确定为炎琥宁注射剂引起的药物反应。
炎琥宁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及应对方法分析如下:(1)本药为中药制剂,虽经提纯精制,但多肽、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可能被完全剔除,形成杂质,上诉物质在静脉给药时可作为过敏原而引起过敏反应,影响药品的安全性,在缺乏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的情况下更易引起ADR的发生[1]。
(2)中药注射剂加入输液中,由于环境的迅速改变,使中药注射剂中某些成分积聚,析出,形成较大的颗粒,在体内无法正常代谢,易引起静脉炎,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
在溶药时边震荡边稀释可加速溶解,并能促使析出的成分复溶,以减少颗粒物形成。
(3)放置时间过长,会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据统计,配液后立即输液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远少于对照组[2]。
故输液时最好现用现配。
(4)输液药物浓度过大,滴速过快,超剂量,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危因素。
统计表明,每1mL溶媒中使用炎琥宁≤1mg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所以静脉滴注中控制速度与浓度是关键环节之一[3]。
笔者认为,小儿输注此药滴速应控制在10~30d/min,比较安全。
在第一次输液时,更应小心慢滴,发现异常要及时停药。
(5)注意用药疗程,炎琥宁一般疗程不超过7天。
用药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迟发性免疫反应。
(6)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因配伍后可因PH值改变发生氧化、水解、聚合物等反应,呈现浑浊、沉淀、变色或产生氧泡等现象,可下降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药效,是药物不良反应率增加,毒性增加[4]。
故最好单独滴注本药,在序贯使用时,在两药交替过程中,需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冲管,将输液器中的原药液冲净后,再换下组液。
(7)用药前要询问药物过敏史及家族史,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按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及疗程给药。
对本药过敏者,有不良反应史者及孕妇都禁用;10岁以下患儿及老年人慎用;不能随意超量及超疗程使用。
(8)在输液中出现发热,寒战,胸闷,气短,皮疹,瘙痒等表现,要立即停药,如出现打嗝等非特异性表现,要注意观察,减慢滴速,给与饮温水,能合作者让连续做深呼吸,若持续不缓解者,药物反应不能除外,也需停止输液。
(9)厂家不同,制剂工艺有差别,我们要选择质量好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同时我们要严格检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上报,促使厂家改进技术,生产出纯度高质量好的药品。
参考文献
[1]王俊英,于聪,盛洪涛.136例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9,6(5):277-281.
[2]朱立勤,徐彦贵,王屏,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3):215.
[3]胡晋红,蔡溱.药物服务量化管理[J].中国药学,2002,5(7):427-431.
[4]韩爱民.中药注射剂输液与其他药物配伍须注意的问题[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