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中抑菌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 格式:pdf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1
34例克林霉素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合理应用德冬梅;苏晔;朱莹【摘要】目的:研究克林霉素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与特点.方法: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建立不良反应报表数据库,对2007年11月12日-2010年2月21日我院上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4例克林霉素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导致的系统和(或)器官损害、不良反应死亡病例等.结果:我院克林霉素注射剂主要用于18岁以上成人抗感染治疗,不良反应发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构成比为79.41%.尚无严重的导致死亡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有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构成比为29.41%.结论:应重视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对于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的反应,及早发现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以防范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联合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0(010)010【总页数】3页(P935-937)【关键词】克林霉素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合理应用【作者】德冬梅;苏晔;朱莹【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北京,1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2009年6月26日卫生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
通知指出应警惕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伪膜性肠炎和剥脱性皮炎的发生。
以及ADR监测中心新通报的而我国克林霉素注射剂说明书没有提示的、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即过敏性休克、呼吸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血尿)和急性肾功能损害。
克林霉素为国家基本药物之一,是林可霉素7位羟基被氯取代而成,主要用于治疗厌氧菌和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也是治疗金葡菌骨髓炎的首选药物。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0-12-02T16:49:47.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1期供稿作者:王晋萍[导读] 左氧氟沙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大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较轻微,停药后即可恢复。
王晋萍(西山煤电集团西曲医院山西古交 030200)【中图分类号】R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142-02 左氧氟沙星是1994年由日本开发研制,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外消旋体氧氟沙星的光学异构体,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 旋转酶活性,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达到抗菌作用[1]。
现将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出现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54 例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出现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54例,年龄22~79岁,平均64岁。
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皮肤瘙痒、皮疹;头晕、头痛;心慌、心悸;胸闷等。
1.2方法按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本组54例患者中年龄≥60岁患者有37例(68.5%),年龄<60岁患者有17例(31.5%);静脉用药发生不良反应患者51例(94.4%),口服用药致不良反应者3例(56%);联合用药所致不良反应47例(87.0%),单独用药致不良反应7例(13.0%)。
2.2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依次为消化系统22例(40.7%)发生率位居首位,皮肤及附件反应14例(25.9%),中枢神经系统9例(16.7%),心血管系统5例(9.3%),呼吸系统2例(3.7%),内分泌、泌尿系统各1例(1.9%)。
2.3治疗及预后引起的不良反应在调整滴速或停药后大多自动消失,部分较严重的给予药物治疗,经及时处理54例患者均完全痊愈。
3 讨论左氧氟沙星适用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中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近年来发现还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与异烟肼、利福平并用于治疗结核病[2]。
抗结核常见药的副作用及其防范(一)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结核药种类众多。
第一线药物为杀菌剂,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第二线药物为抑菌剂,常用药物有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等。
现将这几种常用抗结核药的主要副反应及防范措施做一简介。
异烟肼:其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偶尔可有癫痫发作,一般情况下注意观察即可。
若有四肢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出现,应加服维生素B6每日30~60毫克以改善症状。
服异烟肼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至少三个月一次,以了解肝功能状况。
若有转氨酶升高,要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降酶中成药如五味子制剂等,单纯转氨酶升高无需停药。
(抢救异烟肼中毒:用法为每服1g异烟肼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1g。
如不知中毒量,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5g,历时3~5min,不佳时可间隔5~20min重复注射直至抽搐停止、意识恢复为止。
维生素B6用量不足是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动物性及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均微,酵母粉含量最多,米糠或白米含量亦不少,其次是来自于肉类、家禽、鱼,马铃薯、甜薯、蔬菜中。
)利福平:其常见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遇此情况应认真分析:若为药物一般副作用可调整用药时间,避免空腹时用药?;若为变态反应所致则应停药。
少数患者可发生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常见于剂量过大或患有慢性肝炎者。
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有肝胆疾病史的患者禁用该药,在常规剂量下应用时亦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另外利福平也有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溶血的报道。
(利福平和利福定均属于利福类抗生素。
目前,为了保证这类抗生素的药效,在临床上普遍强调空腹服用,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研究发现,利福平等利福类药物在氧化酶的作用下易被氧化生成一种醒式的内核结构,使其杀菌力受抑制,药效降低。
还发现,用酸化的健康人唾液或胃液也能使利福类药物发生上述氧化反应,导致药效的降低。
我们知道,人在吃饭的过程中总伴有唾液的分泌。
【药品名】四环素【英文名】Tetracycline【别名】四环素磷酸复盐;Abricycline;Panmycin;Achromycin;Decycline 【剂型】1.片剂:0.125g,0.25g;2.胶囊:0.25g;3.注射剂(粉):0.125g,0.25g,0.5g。
【药理作用】盐酸四环素具有广谱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为快速抑菌剂,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呈杀菌作用。
其作用机制在于药物能特异性地与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置上的联结,从而抑制肽链的增长和影响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
其次,四环素类可引起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细胞内的核苷酸和其他重要成分外漏,从而抑制DNA的复制。
本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志贺菌属、耶尔森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等有较强抗菌活性;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等也有较强作用。
【药动学】盐酸四环素口服吸收不完全(约为60%~70%),口服吸收受金属离子影响,后者可与药物形成络合物使吸收减少。
口服500mg,血药浓度峰值约为2~4μg/ml。
每6小时口服500mg,经5次给药后可达稳态血药浓度(4~5μg/ml),单次静脉给药500mg后,血药浓度峰值约可达15~20μg/ml。
本药分布容积为1.3~1.6L/kg。
药物吸收后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和体液中,易渗入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易与骨和牙齿等组织结合,可在肝、脾和其他生长迅速的组织如肿瘤等部位浓集,在胆汁中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20倍。
本药可透入胎盘和进入乳汁,乳汁中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60%~80%。
但本药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中药物浓度较低,在脑脊液中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0%~25%,不能达到有效抑菌浓度。
本药蛋白结合率约为55%~70%;肾功能正常者半衰期约为6~11h。
药物主要自肾小球滤过,经肾小管分泌随尿液排泄。
学号:2007216071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供校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学生使用)眼用制剂中的抑菌剂专业:药物制剂学生:张淼实习单位:泰来县人民医院二零一一年六月[摘要]目前,国内市场眼用制剂大多数为多剂量包装,开封后,容易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被泪液及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而产生安全性隐患。
为了防止眼用制剂在开封后反复使用中被微生物污染,大部分眼用制剂(包括抗生素类)中都添加了抑菌剂,用来预防使用过程中微生物的二次污染[1][2]。
通过调研国内外多剂量眼用制剂抑菌剂的使用情况,针对多剂量眼用制剂中抑菌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国外药典、相关指导原则对抑菌剂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介绍。
结合国内眼用制剂的生产条件、环境条件、患者的实际使用状况等,对多剂量眼用制剂合理添加抑菌剂进行了探讨。
[abstract]At present, the domestic market eye ophthalmic preparation for many doses of packaging, kaifeng majority after the use and preservation, easy tear i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and air, and then produce safety lapses. In order to prevent eye ophthalmic preparation after repeated use in kaifeng was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most eye ophthalmic preparation (including antibiotic) added antibacterial agent, to prevent the use of microorganisms during second pollution [1] and [2]. Through investigati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ny doses eye ophthalmic preparation antibacterial agent for the use of more dose eye ophthalmic preparation, the phenomenon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analyzed; Meanwhile on foreign pharmacopoeia and related guiding principles for antibacterial agent quality control requirements are introduced. Combined with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domestic eye ophthalmic preparati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actual usage in patients of many doses eye ophthalmic preparation, add antibacterial agent reasonable is discussed.[关键词] 眼用制剂;抑菌剂眼用制剂作为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无菌制剂,它的安全性、质量可控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77期105·药物与临床·林可霉素临床应用中所致不良反应临床报告宋海燕(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镇中心卫生院 西药局,吉林 延吉 133401)摘要:目的探析林可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通过收集本市六家医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的临床资料,共得180例应用林可霉素进行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
结果年龄及性别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
而不同给药方式、药品用量及给药途径则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为降低林可霉素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应保证用药正确,减少静脉给药,避免联合用药。
关键词:林可霉素;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7.0830 引言林可霉素亦被称之为林肯霉素或洁霉素,属于林可胺类抗生素,对诸多厌氧菌有着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需氧型革兰氏阴性菌、沙眼衣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对需氧型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活性[1]。
由于该药价格低廉且无需皮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感染的临床治疗中[2]。
然而随着该药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推广,其不良反应的报告亦在不断增多,部分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因此而死亡[3]。
针对此情况,文章通过对本市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出现的180例林可霉素不良反应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市六家医院在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给予其林可霉素治疗的患者3000例为筛选对象,出现不良反应者共计180例,其中男90例,女90例,年龄2~77岁。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口服用药盐酸林可霉素片是由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生产批号:20130506),成人剂量:1.5g/d;3次/d,小儿剂量:45mg/d,3次/d。
抑菌剂的作用与功效抑菌剂的作用与功效一、引言抑菌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工业、化妆品、消毒剂等领域的物质,它们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生长的作用。
抑菌剂能够有效地降低细菌引起的感染风险,保护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详细探讨抑菌剂的作用机理、应用领域和功效,以期让读者了解抑菌剂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二、抑菌剂的作用机理抑菌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抑菌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导致细菌内部的物质外溢,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2. 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抑菌剂能够干扰细菌的氧化还原平衡,抑制其能量产生和细胞分裂等关键过程,从而阻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3.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抑菌剂中的活性物质可与细菌的核酸或蛋白质结合,从而抑制细菌内蛋白质的合成,干扰细菌的正常生理功能。
4. 破坏细菌的核酸结构:抑菌剂能够与细菌的DNA或RNA结合,干扰细菌的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阻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以上是抑菌剂的一些常见作用机理,不同的抑菌剂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机制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三、不同领域中的抑菌剂抑菌剂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广泛,以下将分别介绍医疗、食品工业、化妆品和消毒剂等领域中常见的抑菌剂。
1. 医疗领域中的抗生素:抗生素是医疗领域中常用的抑菌剂,它们作用于细菌的不同靶点,如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和核酸代谢等过程。
2. 食品工业中的防腐剂: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防腐剂如苯甲酸和山梨酸钠,它们能够抑制食品中的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 化妆品中的抗菌剂:面部洗涤剂、护肤霜等化妆品中常添加抗菌剂,如洗肤活菌因子、杀菌小分子肽等,以抑制皮肤表面的细菌生长。
4. 消毒剂中的消毒酒精和氯化物:消毒剂如消毒酒精和氯化物具有很强的消毒能力,能够迅速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
不同领域中的抑菌剂选择和使用具有针对性,可根据具体需要选用合适的抑菌剂。
四、抑菌剂的功效抑菌剂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功效,以下将介绍抗菌剂在医疗、食品工业、化妆品和消毒剂等领域的主要功效。
一、A型题1.剂型分类方法不包括A.按形态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治疗作用分类D.按给药途径E.按制法分类答案: C解析:剂型的分类:按形态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按给药途径、按给药途径。
2.下列关于制剂的正确叙述是A.将药物粉末、结晶或浸膏状态的药物加工成便于病人使用的给药形式称为制剂B.制剂是各种药物剂型的总称C.凡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调制的并指明具体用法、用量的药剂称为制剂D.一种制剂可有多种剂型E.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答案: E解析:制剂的概念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preparations)。
应当说明的是,凡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调制的并指明具体用法、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方剂一般是在医院药房中调配制备的,研究方剂的调制理论、技术和应用的科学称为调剂学。
3.按分散系统分类的药物剂型不包括A.固体分散型B.注射型C.微粒分散型D.混悬型E.气体分散型答案:B解析:按分散系统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甚至一种剂型由于分散介质和制法不同,可以分到几个分散体系中,如注射剂就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等。
(1)溶液型这类剂型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所构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低分子溶液,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型这类剂型是药物以高分子形式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3)乳剂型这类剂型是油类药物或药物油溶液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等。
(4)混悬型这类剂型是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臭氧抑菌剂的副作用
臭氧抑菌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包括:
1. 长时间接触臭氧可能会对眼睛、鼻子和喉咙产生刺激和伤害,引起眼睛红肿、灼热感以及咳嗽、喉咙疼痛等不适症状。
2. 对于呼吸系统较为敏感的人群,如哮喘患者等,可能会引发呼吸困难、气喘和哮喘发作等症状。
3. 某些人可能对臭氧抑菌剂过敏,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皮疹等。
4. 长期接触臭氧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5.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正确操作或浓度过高,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其他生物产生伤害,如破坏植物、杀死有益微生物等。
因此,在使用臭氧抑菌剂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并注意适当的通风,避免过度接触臭氧导致的不良反应。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分类号:BJ624中国医药报/2001年/05月/29日/第007版/科教纵横注射剂附加剂潜在的不良反应敬松为了提高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少注射剂除主药以外还需添加一种或几种附加剂。
例如为增加主药溶解度的增溶剂或助溶剂,为预防主药被氧化的抗氧剂,为抑制微生物增殖的抑菌剂,以及为减轻注射疼痛的局部止痛剂等。
对附加剂的质量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所用的有效浓度内对机体应无毒性,与主药无配伍禁忌,不得影响主药的疗效及含量测定等。
但是,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资料表明,一些附加剂亦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和毒性,有的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亦与其所加的附加剂有关,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亚硫酸盐如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是注射剂中最常用的抗氧化剂。
据报道,微量的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均能显著延长部分活化凝血酶原的时间,浓度极低的亚硫酸氢纳就能完全阻碍尿激酶溶解纤维蛋白的活性。
国外曾发现,当静脉注射含亚硫酸盐的注射液时,有的病人在几分钟内即发生过敏反应,引起哮喘、荨麻疹、血管水肿、呼吸急迫和衰竭,若不及时处理,甚至可导致死亡。
如1例哮喘患者因注射含焦亚硫酸钠的地塞米松后,病情迅速恶化,经抢救好转后,因静注含焦亚硫酸钠的甲氧氯普胺,几分钟后哮喘又加剧,导致死亡。
因此,对过敏体质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含亚硫酸盐的静脉注射剂。
苯甲醇本品常用作局部止痛剂。
经试验,凡注射含苯甲醇的青霉素溶液的仔兔臀肌均有不可逆的病理损害──肌纤维化。
华西医科大学对1.3万多名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在青霉素中添加2%苯甲醇溶液注射后,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患病率比注射不加苯甲醇的青霉素者要高48倍。
苯甲醇还有一定的溶血作用,人红细胞在1.2%的苯甲醇溶液(含0. 9%氯化钠)中,37℃45分钟后产生溶血。
此外,国外还有鞘内注射含苯甲醇的药物后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报道。
聚山梨酯80(吐温80)为注射剂中常用的增溶剂。
近年来研究发现,聚山梨酯80对人的心脏有抑制作用,并引起血压的轻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