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相关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00.90 KB
- 文档页数:2
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疗效观察熊果;王伦志【摘要】目的研究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滞通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高脂血症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脂肪肝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较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疗效更佳,且副作用少.%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Xuezhitong capsule(XZTC)and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emia complicated with fatty liver.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complicated with fatty liv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n =50)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calcium tablets,and observation group(n =50)treated with XZTC in the basis of atorvastatin calcium tablets for 8 weeks.The efficacy and safety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hyperlipidemia was 96% in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86%,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fatty liver was high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94% vs.80%,P <0.05).No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Conclusion XZTC and atorvastatincalcium tablet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atorvastatin calcium tablets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with fatty liver,and has fewer side effects.【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9(017)002【总页数】3页(P234-236)【关键词】高脂血症;脂肪肝;血滞通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作者】熊果;王伦志【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2;R289.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人群高脂血症及脂肪肝发病率与合并发病率均逐年增多,而高脂血症与脂肪肝有密切联系[1]。
脂肪肝生化诊断标准1. 引言1.1 疾病背景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导致肝功能异常。
脂肪肝病变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临床上常见于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患者。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复杂,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对脂肪肝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脂肪肝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已成为全球健康问题。
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准确的生化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脂肪肝的生化诊断标准及其意义,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对脂肪肝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1.2 研究意义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发生率逐年增加,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研究脂肪肝的生化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指导价值。
通过明确脂肪肝的生化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和区分脂肪肝的不同阶段,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对脂肪肝生化诊断标准的研究也可以为进一步探讨脂肪肝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深入研究脂肪肝的生化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学术价值,有助于提高对脂肪肝的认识,促进脂肪肝的管理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2. 正文2.1 脂肪肝的定义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细胞内蓄积过多脂肪,导致肝功能受损。
脂肪肝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则与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等因素相关。
脂肪肝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肝脏中脂肪含量超过正常水平,一般超过肝组织重量的5%即可诊断为脂肪肝;二是在其他慢性肝病排除的情况下,临床上可见明显肝脏脂肪变性的病灶。
脂肪肝进展可能会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及早进行生化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脂肪肝的定义不仅包括肝脏脂肪堆积的程度,还应考虑病因和病程。
消化科住院患者脂肪肝病因讨论摘要:目的:根据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抽验,了解宁夏吴忠市脂肪肝发病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住院患者,就脂肪肝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本地区脂肪肝发病较高,其中发酒精性脂肪肝占大多数,其主要影响因素以肥胖及高脂血症相关。
关键词:脂肪肝;消化科;病因【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61-01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
正常人每100 g肝湿重约含4~5 g脂类,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 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1]。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2%~4%,内含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
重者可达40%~50%,其中以甘油三酯为主。
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根据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脂肪肝可分为三度三期,但临床上常根据饮酒与否,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1]。
后者又根据其病因分为营养失调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妊娠急性脂肪肝等。
脂肪肝虽认为是一种良性及静止的病变,但可在较短期内发展为不可逆的肝损害,其肝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且约1.5%~8.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2]。
因此,积极防治脂肪肝对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和改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将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脂肪肝病因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于脂肪肝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2011年度在本院消化科住院患者159名,其中男42名,女117名,年龄19~84岁,平均(59.5±4.5)岁。
其中60~84岁组87人,脂肪肝39人,占总脂肪肝发病59.09%,与同年龄组正常人群发病所占44.8%。
40-59组39人,脂肪肝18人,占总脂肪肝发病27.27%,与同年龄组正常人群发病46.15%。
瑞舒伐他汀联合水飞蓟宾胶囊用于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20-05-07T07:39:47.744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3期作者:刘文国赵翠[导读] 目的:对于临床收治的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探究实施水飞蓟宾胶囊和瑞舒伐他汀共同治疗效果。
刘文国赵翠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252800摘要:目的:对于临床收治的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探究实施水飞蓟宾胶囊和瑞舒伐他汀共同治疗效果。
方法:本研究挑选近1年时间段(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伴高脂血症的NAFLD患者100例,根据给药的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50例常规组和50例实验组。
将安慰剂+水飞蓟宾胶囊用于治疗50例常规组,将水飞蓟宾胶囊+瑞舒伐他汀用于治疗50例实验组。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与实验组相比较,常规组患者TBIL和γ- GT水平显著偏高,(p<0.05)。
结论:利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伴高脂血症的NAFLD患者同时加入水飞蓟宾胶囊,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
关键词:水飞蓟宾胶囊;瑞舒伐他汀;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属于和遗传易感染以及胰岛素抵抗与之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目前暂无特效药物治疗该疾病患者[1]。
临床常采用的降脂药物为他汀类的药物,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以及减轻肝脏脂肪变性,从而起到延缓或是预防脂肪肝相关性肝癌和肝硬化发展。
然而他汀类药物会对肝造成损伤,所以在使用中受到限制[2-3]。
因此,本研究对于临床收治的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探究对于临床收治的伴高脂血症的NAFLD患者,探究实施水飞蓟宾胶囊和瑞舒伐他汀共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挑选近1年时间段(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伴高脂血症的NAFLD患者100例,根据给药的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50例常规组和50例实验组。
血脂异常与代谢性疾病的关联研究引言在健康领域中,血脂异常和代谢性疾病被认为是一对密切相关的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不健康饮食习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代谢性疾病。
本文旨在探讨血脂异常和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联,并介绍当前相关研究进展。
一、血脂异常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联系A. 血脂异常对代谢产生的影响血脂异常主要指血液中各类脂质物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
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同时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会直接影响机体能量的正常转运和代谢过程。
B. 代谢性疾病促进血脂异常发生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等可导致血脂异常的发生。
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功能紊乱,容易出现高血脂。
肥胖患者由于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高能量食物,容易导致血脂异常。
二、血脂异常与代谢性疾病共同危害健康A.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等均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这些代谢性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B. 肝脏功能受损长期存在的血脂异常会给肝脏带来不良影响。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导致脂肪堆积在肝细胞中,形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进一步恶化可能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
C. 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和代谢性疾病的共同存在可以导致代谢综合征。
该综合征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腰围、胰岛素抵抗等,这些都是心血管风险因素。
三、目前相关研究进展A. 临床观察研究通过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发现,血脂异常和代谢性疾病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关联。
一些纵向观察性研究表明,调整饮食结构和改善生活习惯可以减少患上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B. 分子机制探索科学家们对血脂异常与代谢性疾病发生之间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动物模型中发现,某些基因突变或激素水平异常会导致血脂异常和代谢紊乱的发生。
C. 治疗策略与干预手段针对血脂异常和代谢性疾病关联而产生的问题,医学界提出了一些治疗策略和干预手段。
45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8月 A 第 7 卷第 22期Aug. A 2019 V ol. 7 No. 22阿托伐他汀治疗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评估张 惠(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摘要】目的 研究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阿托伐他汀药物的应用,总结阿托伐他汀疗效,评估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先后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实施肝爽颗粒治疗,观察组实施肝爽颗粒+阿托伐他汀治疗。
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数值均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各项血脂指标数据均降低,观察组数值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现1例并发症,占比5.0%;对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占比40.0%。
观察组不良反应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x 2=4.50)。
结论 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阶段,选择阿托伐他汀+肝爽颗粒,具备显著的疗效,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肝爽颗粒;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2.45.02非酒精性脂肪肝本身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疾病,临床病症为实质细胞脂肪变或脂肪堆积,疾病阶段较多。
本文总计40例研究对象,我院收治入院均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
研究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阿托伐他汀药物的应用,总结其疗效及应用价值,详细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s月第6卷第15期G u i d e of C h/na M edi c/he,A ugus t2008,V06,N o.15制、合理运动,愿意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并作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记录FP G,2hFPG,空腹胰岛索(FI N S).餐后2小时胰岛索(2hIN S)。
静脉血浆葡萄糖测定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胰岛素测定电化学发光法。
胰岛素使用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优泌林笔芯100U/Ⅱl l。
方法是:在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索控制餐后血糖,睡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控制夜间血糖和清晨空腹血糖。
使用前1天及使用后3天测3餐前、3餐后、22:00,次日3:00毛细血管血糖,血糖仪用三诺血糖仪(由长沙三诺生物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共8次,血糖平稳后抽查。
治疗采取个体化原则,小剂量逐渐增加,尽量使血糖处理正常范围.持续l5天,疗程结束后l周,查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士标准差(x士s)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2结果2.1指标比较强化治疗后,FPG.2M)G较前显著下降(尸<0.01),FI N s显著上升(P<0.01)、2hI N S明显上升(JP<0.05),见表表胰岛素治疗前后指标变化表(X士s)2.2血糖控制率15例经强化治疗结束一周后复查,FP G、2hPG水平达标.仅需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非用药血糖控制率达83.3%.3讨论糖尿病(D 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与外国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并不高,但幅地人口众多,同时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生活富裕。
糖尿病患病绝对人数高居世界之首…。
2型l12糖尿病人多第一时相消失,第二时相峰值延迟,主要是因为D细胞分泌功能缺陷.葡萄糖毒性假说认为:D细胞在长期高血糖的影响下.可发生对葡萄糖的不敏感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操作,从而形成高血糖一口细胞功能下降一高血糖的恶性循环【21.近年来研究指出,应当早期应用胰岛素以保护胰岛功能,因为I G R被看作任何类型糖尿病均可由正常人发展至糖尿病的移行阶段,而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人。
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点总结一、高脂血症的病因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高脂血症的重要病因之一,家族史阳性者易患高脂血症。
遗传的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遗传性脂代谢异常所致,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等。
继发性高脂血症则是由其他疾病或用药所致,如糖尿病、肥胖症、酒精过量、肝病等。
2. 饮食因素饮食过量、高脂高糖饮食、高盐饮食以及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等都会导致血脂水平增高。
此外,摄入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也是导致高脂血症的重要原因,如动物内脏、蛋黄、动物脑组织等。
3. 生活方式高脂血症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缺乏运动、抽烟、饮酒过量等生活方式都会导致血脂异常。
此外,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也会导致血脂水平的升高。
4. 病理因素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等疾病都与高脂血症相关。
二、高脂血症的分类根据血脂检测结果,高脂血症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高胆固醇血症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6.22mmol/L。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 高三酸甘油脂血症是指血清甘油三酯(TG)>2.26mmol/L。
高三酸甘油脂血症是胰腺炎、糖尿病等疾病的常见并发症。
3. 高脂蛋白血症根据血脂电泳分析结果,可分为高脂蛋白甘油三酯血症、高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
三、高脂血症的危害高脂血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还会导致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高脂血症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1. 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脂血症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使得血管变得不规则、僵硬,易发生斑块形成,从而引起心脏病。
2. 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从而加大脑卒中的风险。
3. 胰腺炎高脂血症可以诱发胰腺炎,严重时可能引发急性坏死、坏死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