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五、六单元精选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9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Unit 5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第一课时Section A(1a~2d)Ⅰ.根据句意及汉语提示填写单词。
1。
The ________(衬衫)is beautiful。
I'll take it.2. The cup is made of ________(玻璃)。
3. Miss Zhu wears a ________(银色的)ring and looks more beautiful today.4。
I don't think it is convenient to eat food with a ________(餐叉)and knife。
5。
It’s relaxing to lie on the ________(草地)in the sun on a sunny morning。
Ⅱ.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
The CD can help you know ________(wide) the knowledge of geography。
7. These ________(leaf)turn yellow in autumn。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 .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变小C .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D .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变大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 .①④⑥B .①③⑤⑥C .①②⑥D .②③⑤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P +O 2=====点燃P 2O 5B .H 2O 2=====MnO 2H 2↑+O 2↑C .2H 2O=====通电2H 2↑+O 2↑D .Mg +O 2=====点燃MgO 24.从化学方程式4P +5O 2=====点燃2P 2O 5总结出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①反应条件是点燃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制备:3SiO 2+6C +2X=====高温Si 3N 4+6CO ,此化学方程式中X 的化学式是( )A .N 2B .SiC .NOD .CO 26.在化学反应A 2+BC===B +A 2C 中,反应物BC 与生成物B 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若2 g A 2和80 g BC 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 2C 的质量为( )A .64 gB .18 gC .80 gD .9 g7.在“2A +3B===2C +4D”的反应中,已知8 g 物质A 完全反应生成11 g 物质C和9 g 物质D 。
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64B .48C .32D .608.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
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深度连接]一、语言知识及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逞.辩(chén)计较.(jiào)恁.地(rèn)不省.人事(shèng)B.斋.公(zhāi)辕.门(yuán)怄.气(òu)恃.才放旷(chì)C.相.公(xiàng)庖.官(páo)嗔.怒(chēn)面面相觑.(qù)D.聒.噪(guō)侥.幸(xiáo)拙.病(chū)凶神恶煞.(s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发人深省混水摸鱼无动于衷茅舍顿开B.狗血喷头尖嘴猴腮志在必得飞黄腾达C.不义之财前后窥望鬼谜心窍万贯家私D.小本经济诺诺联声人杰地灵茶饭无心3、下列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唯唯(答应的声音)舍与(施舍)劈手(形容手的动作极快)B.三昧(事物的关键)轩敞(高大、宽敞)墟里(村落)C.班师(出征的军队回朝)干系(责任)省得(知道、懂得)D.桑梓(桑树和梓树)些须(必须)何消(不必、不用)4、辨析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的差别。
(1)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古义:今义:(2)这厮不值得..便骂。
古义:今义:(3)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古义:今义:(4)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
古义:今义: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D.《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明末清初人,生平事迹不详。
6、选出对下列语句修辞手法运用判断正确的一项()(1)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2)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3)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4)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A.夸张比喻引用反问B.夸张比喻拟人反问C.夸张比喻引用对比D.夸张拟人对比设问7、选出对下列语句运用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1)范进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2)一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35.5 Mn-55 K—3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基础题】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A.反应条件B.哪些物质是反应物C.哪些物质是生成物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2.【基础题】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3.【基础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加热高锰酸钾后其质量将()A. 增重B.减轻C.不变D.无法判断4.【基础题】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C.化学反应的快慢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5.【提升题】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橙红色)+6H2SO4=== 2Cr2(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CrO3B.Cr2O3C.Cr2S3D.CrSO36.【提升题】由化学方程式xC2H5OH+yO2zCO2+kH2O,可知x、y、z、k的值分别是( )A .1、 2、2、3B .2 、3、 4、2C .2、 5、 4 、2D .1、 3、2、 37.【拓展题】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 葡萄糖+氧气 ,据此可知葡萄糖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 .碳、氢B .碳、氧C .氢、氧D .碳、氢和氧8.【拓展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A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 .电解水二、选择填充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先在A 、B 、C 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 处补充一个符合的答案)9.【基础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O2H 2↑+ O 2↑ B .2C + O 2 CO↑ C .2Al+ O 2 2 AlO D .镁条燃烧10.【提升题】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3gC 和8gO 2生成11 gCO 2B .2gC 和4gO 2生成6gCO 2C .4gC 和5 gO 2生成9gCO 2D .12gC 和32gO 2生成 gCO 211. 【拓展题】ng 高锰酸钾装入20g 试管中完全反应后,试管及试管内固体质量为mg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可表示为( )光照A.(n-m)g B.(m+20)g C.(n+20-m)g D.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12.【基础题】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排列为:O、Si、Al、Fe ,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按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1)维持生命的气体_________;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3)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________ _ (写化学方程式).13.【提升题】已知某有机物A和氧气置于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A.①②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2.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A.铜丝加热后质量增加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C.水受热蒸发D.长时间放置的过氧化氢,质量会减少3.下列现象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B.打开盛酒精的试剂瓶瓶盖,酒精质量逐渐变小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D.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4.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化合物的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有碳、氢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5.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元素B.图中反应物都由原子构成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6.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
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电解水:2H2O 通电2H2+O2↑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 2点燃2Fe 2O 3C .实验室制氧气:2KMnO 4=K 2MnO 4+MnO 2+O 2↑D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点燃2MgO8.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 4NO 3=2N 2↑+O 2↑+4X ,则X 的化学式为A .H 2B .H 2OC .H 2O 2D .HNO 39.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如下222X+5O 3CO +4H O 点燃。
X 的化学式是A .4CH B .38C H C .26C HD .4CH O 10.关于化学方程式22CO 2C+O 点燃的读法正确的是A .碳加氧气等于一氧化碳B .两个碳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一氧化碳C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D .每两份质量的碳和一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两份质量的一氧化碳11.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五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慨.叹(kǎi)诓.骗(kuāng)污蔑.(miè)懦.夫(nuò)B.塾.师(shú)墨.守(mò)愚昧.(mèi)谦.让(qiān)C.乒.乓(pīng) 机械.(jiè)压榨.(zhà)汲.取(jí)D.鲁钝.(dùn)玄奘.(zàng)停滞.(zhì)樵.夫(qiáo)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造诣借鉴灌溉画龙点睛B.流俗严谨脊梁自暴自弃C.尴尬关健雕刻持之以恒D.思维缺陷豢养孜孜不倦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2分)()A.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1— 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稽.首(qǐ) 伫.立(chù) 诡谲.(jué) 哗.众取宠(huá)B.忌讳.(wēi) 犀.利(xī) 怯懦.(nuò) 土偶木梗.(gěng)C.幌.子(huǎng) 雷霆.(tíng) 蓦.然(mò) 雕.梁画栋(diāo)D.囫.囵(wú) 踌躇.(chú) 睥睨.(nì) 无可奈.何(nài)【解析】A项,“伫”应读作“zhù”。
B项,“讳”应读作“huì”。
D项,“囫”应读作“hú”。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它的尖端________而上绕,还________着疏落的几片残叶,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却是位置再适当没有。
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
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________而枝叉转折下弯,显出一种________的气派,于是他把这种气脉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A.蜷曲点缀劲挺不屈不挠B.蜷缩点缀坚挺不屈不挠C.蜷曲装点劲挺坚强不屈D.蜷缩装点坚挺坚强不屈【解析】“蜷曲”,指卷绕或盘绕。
“蜷缩”是指卷曲而收缩,不符合语意。
故第一个空选“蜷曲”,排除B项和D项。
“点缀”是陪衬,“装点”是装扮,故“点缀符合语境”,排除B项。
因此,答案选A。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为了防止新冠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邮.票(yōu)筵.席(yán)箪食.壶浆(shí)B.箴.言(xián)鄙.夷(bǐ)鸠.占鹊巢(jiū)C.宽宥.(yòu)坍.塌(tān)妇孺.皆知(rú)D.豢.养(huàn)冠.冕(guàn)觥.筹交错(gōng)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笨拙题纲甘败下风铤而走险B.粗旷吞噬怨天尤人谈笑风生C.伎俩玷污虎视眈眈仗义执言D.颠覆针砭前扑后继惟妙惟肖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B.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自己的小学班主任。
C.电视剧《破冰行动》主要讲述了警察剿灭“第一毒村”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D.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
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完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监测体系,我们可以尽可能地禁止或者杜绝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B.我们要引导物流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以维护物流行业的社会形象。
C.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D.学生们深受追捧的“诗词大会”独具魅力,是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
5、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比喻)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比喻、夸张)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枉.然(wǎng)振耳欲聋鲜妍.(yàn)惟妙惟肖B.归省.(xǐng)惟余莽莽翘.首(qiào)惮精竭虑C.襁.褓(qiáng)锐不可当娉.婷(pīng)红妆素裹D.龟.裂(jūn)轻歌曼舞可汗.(hán)筋疲力尽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契合教晦慷慨大方融会贯通B.荣膺譬喻拈轻怕重门廷若市C.坚深签署锐不可当流连忘反D.阑珊蜡烛器宇轩昂离经叛道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李攀同学各门功课都好,每次考试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老师们对她顶礼膜...拜.,直夸她将来前途无量。
B.济南作为一座旅游文化名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得其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C.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D.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B.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C.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设问)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排比)C.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021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5e9dbb80-6ea1-11ec-a312-7cb59b590d7d2021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5单元第2022卷第1卷语文试卷卷由2022人教育部编纂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累计申请(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诽谤挤压自我牺牲为佛法不知疲倦的逃避打折一个接一个祈祷和拜佛停滞不前创造力坚持有效性进食吸收努力工作东山樵夫(吉)āo)2。
(2分)A.暗、暗、亮、烂的草是萤火虫B.框架欺骗繁殖、盲从、自爆和自弃C.检查虚荣、坚持根基深厚和坚实D.关键灌溉是疲惫和绝望的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罗斌旺的才华是无与伦比的,他的人生经历是流浪的,他的跌宕起伏,他的书信是怀旧的,伤痛的现在,。
一唱三叹,苍凉而优雅。
b.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c.他的这番话在他的演讲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d、在一次采访中,ofo投资者朱晓虎坦言:“我们不希望ofo和Moby在自行车耗尽时合并。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从2022年5月10日起,“蓝鲸1号”开始测试我国的可燃冰。
多年沉睡在海床上的“冰”穿透了200米厚的淤泥质粉砂层,① 转化为天然气,并被输送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方。
② 这不仅是世界上第一次,也是中国第一次成功试验生产可燃冰。
③ 中国在世界海域连续187小时稳定生产可燃气体。
④ 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判决① 删除“关于”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5.在下列句子中,正确的标点符号是()(2分)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b、在拍摄《西游记》时,导演杨杰认为《向女儿国学习》中可能会有一集。
《智取生辰纲》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是课文中对天气的几处描写,作者这样描写天气的作用是()①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势不可挡。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A.刻画人物思想性格B.交代时代背景C.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D.引出矛盾并推动情节发展2.对文中“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更歇。
五七日后,杨志却要辰牌(7-9时)起身,申时(15—17时)便歇”。
分析不当的一项()A.说明杨志为了及时送去“生辰纲”日夜兼程,表现他办事干练。
B.这都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前面防备中暑,后面为了防劫。
C.说明标志熟悉押送之差役,处事小心谨慎。
D.因为他料到了在黄泥冈晁盖、吴用等的行劫,所以后来他才早晚没有行走,在大白天行走。
3.对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分析不当的一项()A.“智取”主要采用了吴用的“软取”策略,不用一兵一枪,轻松获取了生辰纲。
B.“智取”的过程主要用暗线的方法来写,读者一时看不出“智取”的奥妙,直到事后经作者明白道出,方使人恍然大悟。
C.故事中用非常细致的笔墨描写了杨志的精细和周密的防范,实际对“智取”有衬托作用。
D.担桶卖酒的白胜是这次“智取”的核心人物,所以作者运用了大量笔墨作了描述。
4.下列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A.《水浒传》以小说艺术的形式,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过程。
B.《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元未明初人,他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元末农民大起义中得到的实际感受,进行艺术再创造,写出了这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伟大作品。
C.《水浒传》是用浅近文字写的。
前人从“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来说明它的语言特点。
D.《水浒传》主要的艺术成就是刻画了为数众多的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道路、理想志趣各不相同,这样就从多方面反映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5.下列各项中,有关杨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杨志一路打骂督行,充分显示了他的谨小慎微和外强中干的性格特点。
B.杨志三次变更行宿时间,足见他的耿耿忠心和精明能干。
C.杨志偏偏不愿冒犯老都管,关键是不敢开罪梁中书。
D.杨志丢失生辰纲在所难免,因为在整个护送队伍中,他已是孤家寡人一个。
二、阅读“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完成练习6. 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不卖!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他为什么要这样说?7. “贩枣子客人”在一边的劝说有什么用意?8.综观全文,可以发现杨志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那为什么最终他还是免不了落入圈套? 9.通读全文后,想一想智取生辰纲,“智”在何处?一智用。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
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
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
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
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
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
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
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
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
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
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
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
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
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
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
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10.力保生辰纲的杨志,其思想性格如何?(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答:(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答:(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去理解呢?答:(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答:三、阅读“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完成练习。
11.简要概括一下选文的主要内容。
12.杨志遇到贩枣人后,又面临什么矛盾?13.杨志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的呢?从中可看出杨志有怎样的性格?14.八条好汉智取生辰纲,究竟智在什么地方?15.刻画杨志的机警和押运队内部矛盾,对表现起义农民的精神和才能起什么作用?16.文中从不同角度多次反复描写天气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18 杨修之死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庖官()食讫()佯惊()伺查()谮害()诈败()麾军()绰刀()2.对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②欲要进兵/适庖官进鸡汤③故先收拾行装/操问其故④欲立植为世子/立斩之A.①相同,②③④不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C.①②③相同,④不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适庖官进鸡汤⑵数犯曹操之忌⑶人皆不晓其意⑷丕如其言⑸植然其言⑹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喝刀斧手推出斩之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B以今夜号令以大簏载绢入C.急回帐召惇问其故人皆不晓其意D.操方麾军回战马超方忆杨修之言5.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
——当天晚上曹操心烦意乱,睡不踏实,于是手里提了一把钢斧,围绕着营寨,暗暗地巡逻。
B.(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曹操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贴身侍卫?”C.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随即将杨修的尸体收回进行厚葬,并且下令回朝。
D.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丞相不是在梦中,您(被杀的人)才是在梦中呀!6.仿照示例,写出含有加点字及意义的成语。
例:修以鸡肋之意对对答如流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⑵急回帐召惇问其故()⑶杨修为人恃才放旷()⑷在此无益,不如早归()二、整体感知1.填空。
《杨修之死》作者________,________(时代)小说家。
本文节选自《_________》,这部小说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的斗争。
2.关于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下面几种分析,你认为最恰当、最准确的一项是()A.杨修卖弄聪明,违反了军纪,所以被杀。
B.曹操忌妒杨修的聪明才智,所以杀了他。
C.杨修多次揭穿曹操的心事,令他恼怒,所以被杀。
D.杨修插手曹家兄弟的继位之争,又欺骗过曹操,所以被杀。
3.叙事的方式有: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本文属于哪一种?()4.本课的主要意图是()A.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B.表现曹操难容贤良,滥杀无辜C.表现曹操借除杨修以消除隐患D.表现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5.你认为曹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
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丕慌告吴质。
质曰:“无忧也。
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
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
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
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
植闻之,问于修。
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植然其言。
及至门,门吏阻住。
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
于是曹操以植为能。
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操心中甚疑。
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
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修死年三十四岁。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叙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文中一句话说明曹植与杨修意气相投的原因和亲密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曹操已有“杀修之心”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的三件事情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中的“借”字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能从积极的角度为杨修想出一条避免杀身之祸的计策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拓展阅读(一)不过杨修又当别论,他介入宫廷的最高层次的权力分配的斗争旋涡中去了,这才是杨修真正的杀身之祸。
他实际是那种不聪明的聪明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
他认为曹操爱才,有可能传位于三子曹植,他就成为植党。
曹植有才,他也有才,惺惺相惜,亲密得以至曹植一天不见他,连饭都吃不香。
其实,对中国的统治者来说,每当接触到实际的继承人问题时,所谓的“才”,决不是首先考虑的条件,如何保持这个政权,才是第一位的选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