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05.79 KB
- 文档页数:8
六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怄.(òu)趱.行(zǎn)虞.候(yú)嗔.怪(chēn)干系..(gānxì)勾.当(gòu)恁.地(nèn)怨怅.(chàng)聒.噪(guō)逞.能(chěng)喘.气(chuǎn)鬓.边(bìn)三阮.(ruǎn)晁.盖(cháo)醺.(xūn)腆.(tiǎn)啐.(cuì)讳.(huì)踹.(chuài)绾.(wǎn)攥.(zuàn)作揖.(yī)屠.户(tú)带挈.(qiè)簇.拥(cù)阎.王(yán)拙.病(zhuō)商酌.(zhuó)星宿.(xiù)心窍.(qiào)诧.异(chà)锭.子(dìng)懊.恼(ào)侥.幸(jiǎo)轩.敞(xuān)浑.家(hún)行.事(háng)桑梓.(zǐ)见教.(jiào)拜谒.(yè)纶.巾(guān)末胄.(zhòu)愧赧.(nǎn)倾颓.(tuí)存恤.(xù)殆.尽(dài)疏懒.(lǎn)鄙.贱(bǐ)调.停(tiáo)蓼溆..(liǎo x ù)戗.金(qiànɡ)银箸.(zhù)琥珀..(shù yú)麈.尾(zhǔ)..(hǔ pò)漱盂撮.弄(cuō)四楞.(lénɡ)铁锨.(xiān)发怔.(zhènɡ)岔.气(chà)筵.席(yán)砒.霜(pī)尴尬..(luózào)..(gān gà)啰唣如雷贯.耳(guàn)顿开茅.塞(máo)箪.食壶浆(dān)面面厮觑.(qù)喏.喏连声(nuò)尖嘴猴腮.(sāi)狗血.喷头(xuè)不省.人事(xǐng)二、重点词语歇息逞办尴尬聒噪怨怅颠倒作揖腆着拙病商酌报帖桑梓侥幸攥着拜谒傲慢愧赧存恤贵胄纶巾发怔筵席喏喏连声面面厮觑如雷贯耳箪食壶浆顿开茅塞三、重点释义(1)逞辩:卖弄口舌。
《第六单元漫步地球村》基础知识点新人教版1、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什么?(1)战争对人类的生命造成极大的摧残和伤害;(2)战争消耗大量的资源,造成可怕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3)战争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4)少年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通过他们影响人类的未来。
2、当今世界的局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趋向缓和,总体上维持了和平的局面,但局部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3、当前,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都是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
4、如何防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1)建立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2)发挥联合国的作用;(3)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问题;(4)加强国际的合作;(5)发展经济,壮大和平力量。
青少年(1)树立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2)关心世界发展,树立全球观念;(3)培养开放、平等、参与、合作的国际意识;(3)积极行动,主动参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宣传战争的危害,和平的意义等)。
5、当今世界贫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2)战争和动乱(3)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等。
6、贫困和落后产生的后果是什么?(1)让世界贫困人口受到饥饿、疾病的威胁;(2)导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3)威胁世界各国的稳定、阻碍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7、如何消除贫困?(1)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
国际社会必须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2)发展中国家要与国际社会加强交流,扩大互利合作,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4)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8、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经济全球化的利:(1)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2)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3)有利于各国发挥优势,开拓国际市场;(4)有利于各国实现经济发;(5)有利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共享;(6)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
精心整理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考情分析:本单元还是在讲被动语态,主要在单选中与动词时态混合考查,在写作与阅读中也常会用到。
A.不知道或没有必要说明动作的执行者是谁时.We haven’t been told about it.没人通知我们这件事B.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这时可带由by引起的短语)The book was written by Mo Yan.C.不愿说出动作的执行者是谁He was asked to give a speech about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3.被动语态的注意事项:A. there be 结构没有被动语态B.主句中宾语是反身代词的没有被动语态7.fall into落入,陷入。
比较容易搞混淆的还有:fall down摔倒,fall off掉下,fall asleep入睡8.辨析:remain是动词,保持不变/仍然是;remind动词,提醒,remind to do sth,remind···of。
9.辨析:【了解】家;translation名词,翻译15.all of a sudden突然,猛地=suddenly16.by mistake无意中,错误地17.much-loved 深受喜爱的,复合形容词18.divide···into···把····分成·····19.stop···from···阻止····做····20.dream of/about 梦想···向往···· (of/about是介词,后面的动词用-ing 形式)21.look up to 倾佩/仰慕/抬起头看练习:(15年上海中考)以“I want to invent 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个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占格参考词汇:1.It can be used to ...with the help of our robot doctors,?you can talk to your personal doctor one to one whenever you want.In short, family doctor robots can?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our society.精彩亮点分析:亮点一:全文巧用“first, furthermore, in short”等连接词,把家庭机器人医生的好处写的非常清晰,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陈涉世家》课文知识点一、解释重点实)辍:停)之:去,)怅恨:失)闾左:贫苦人)適:同“谪”发配)屯:停)次:编)会:适逢,恰巧遇)雨:下1)度:估 1)举:发 1)等:同1)死国:为国事而 1)苦秦:苦 1)数:屡1)谏:古代下对上直言劝1)怜:爱 1)诚:果1)唱同“倡”倡 2)应:响 2)指意:意2)念:考虑,思 2)丹:用丹 2)书:2)篝:用笼子 2)罾:用网 2)往往:到2)指:用手 2)目:用眼睛 3)并:一起、共3)借:即 3)第: 3)毋:免3)固:本 3)宁:难 3)素:平3)故:故 3)忿恚:使……恼 3)笞:用竹板4)挺: 4)佐:帮 4)下攻下,攻4)徇:攻 4)骑:骑 4)会计:集会商4)身:亲 4)被:同“披”穿 4)坚指铁4)锐:指武 5)社稷:国 5)刑:惩二、一词多义会天大雨:适项燕为楚将:将与皆来会计事:集皆次当行:编上使外将兵:率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临时驻地乃丹书帛:扶苏以数谏故:缘得鱼腹中书:字以数谏故:屡卒数万人:乃令符离人葛婴:陈守令皆不在:县为天下唱:道不通:道为坛而盟:伐无道: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项燕为楚将:1页,第乃士卒多为佣者:被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为屯长:担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怅恨久之:调整音节,无实辍耕之垄上: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助词,楚人怜之:代词,代项三、词类活)、陈胜王(“王”,名作动,“为王、称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名作动,“用网捕”)、皆指目陈胜(“目”,名作动,“以眼睛看”)、夜篝火(“篝”,笼,名作动,“用笼子罩着”)、忿恚尉(“忿恚”,使动,“使……恼怒”四、文学常识及文章内容理迁,字子长,是我国古代著、陈涉世家选自《史记》的开头部分。
作13全通史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史学家和文学家记》篇。
后人把这部书称为、陈涉出身雇农,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列入“世家”答:一是肯定陈涉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的历史功绩,二是陈涉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贯穿全文的主线:陈胜,吴广的活动、本文记叙的是这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和这次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天下苦秦久答:导火索是会天大雨,失期,法当”;根本原因是、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置书鱼腹;②篝火狐答陈胜吴广起义有哪些步骤7(3为坛而盟召令徒并杀两尉(2(1、用简要的话概括各段的大意第一节:写陈胜的出身和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第二节:写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第三部分:写陈胜、吴广领导起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人物性格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反映陈胜不满现状苟富贵(1无相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黄金笔记6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单元语法考情分析:本单元还是在讲被动语态,主要在单选中与动词时态混合考查,在写作与阅读中也常会用到。
1.讲解: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的基本构架:was /were+ .(本单元语法)现将动词的被动语态归纳如下——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am/is/are + .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was /were+ .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will/shall be +.现在进行时被动语态:am/is/are+being+.过去进行时被动语态:was/were+being+.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have/has+been+.过去完成时被动语态:had+been+.过去将来时被动语态:should/would +be+.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can/should/must/could/may+be+.(第七单元语法)2.被动语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A.不知道或没有必要说明动作的执行者是谁时.We haven’t been told about it.没人通知我们这件事B.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这时可带由by引起的短语)The book was written by Mo Yan.C.不愿说出动作的执行者是谁He was asked to give a speech about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3.被动语态的注意事项:be 结构没有被动语态B.主句中宾语是反身代词的没有被动语态C.不及物动词没有被动语态重点词法1.invent 动词,发明;inventor 名词,发明家;invention 名词,发明2.【了解】在英语中,除了名词所有格“XX’s”表示“···的”之外,of也有“···的”意思。
比如the style of,意为“···的.样式/风格”,the popularity of,意为“···的.普及”style流行的,时髦的;out of style过时的a list列清单is said that,据说···常见的类似词组还有it is believed that···人们认为···;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告···;it is known that···众所周之···;it is supposed that···据猜测···accident =by chance 偶然地,意外地into落入,陷入。
Unit6 知识要点梳理【重点短语】1. by accident 偶然地;意外地2. without doubt 毫无疑问的;的确3. by mistake 错误地4. look up to 钦佩;仰慕5. take place 发生;出现6. all of a sudden 突然;猛地7. divide…into… 把……分成......8. the Olympics 奥林匹克运动会9. the style of ……的样式10. be used for 被用于……【考点详解】1. invent v. 发明inventor n. 发明家invention n. 发明2. be used for doing 用来做…(是被动语态)(这个短语的考点有两点,一是used for的意思,二是for后面用动名词)Pens are used for writing. 笔是用来写的。
3. 给某人某样东西 give sth. to sb.I gave a pen to him. 我给他一支笔。
give sb. sth.I gave him a pen. 我给他一支笔。
4. all day 整天5. salty adj. 咸的 salt n. 盐6. by mistake 错误地(犯错:make mistake,这些常见的短语大家务必要掌握)I took the umbrella by mistake. 我不小心拿错了雨伞。
8. by accident 意外,偶然(常见短语,考的最多的是它的意思)I met her by accident at bus stop. 我在公共汽车站意外地见到了她。
9. not…until… 直到…才…(重中之重,这个用法非常重要!)I didn't go to bed until I finished my work. 我直到完成我的工作才去睡觉。
10. according to +名词,根据…according to this article 根据这篇文章11. over an open fire 野饮12. leaf n. 叶子复数形式leaves13. nearby adj. 附近的14. fall into 落入,掉进The leaf fell into the river. 叶子落入了河里。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英国宪章运动(一)时间:1836年-1848年(二)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富有,工人待遇很差。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而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三)纲领:《人民宪章》(四)目的:取得普选权(五)性质、结果和影响: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但是,历时12年之久的宪章运动没有取得成功。
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知道,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收到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二)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三)《共产党宣言》核心内容: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四)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巴黎公社(一)背景: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压迫人民(二)时间:1871年,建立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三)结果:“五月流血周”,失败(四)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一、背景:(一)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二)焦点:奴隶制度的废存(三)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二、经过(一)时间:1861-1865年(二)领导人:林肯(三)转折:《解放黑人努力宣言》的颁布1、背景:战争初期北方军事上失败,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他们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2、内容: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了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四)结果:北方取得胜利三、意义1.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3.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俄国1861年改革(一)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三)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四)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黄金笔记6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考情分析:本单元还是在讲被动语态,主要在单选中与动词时态混合考查,在写作与阅读中也常会用到。
1.讲解: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的基本构架:was /were+ P.P.(本单元语法)现将动词的被动语态归纳如下——2.被动语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A.不知道或没有必要说明动作的执行者是谁时.We haven’t been told about it.没人通知我们这件事B.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这时可带由by引起的短语)The book was written by Mo Yan.C.不愿说出动作的执行者是谁He was asked to give a speech about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3.被动语态的注意事项:A.there be 结构没有被动语态B.主句中宾语是反身代词的没有被动语态C.不及物动词没有被动语态1.invent 动词,发明;inventor 名词,发明家;invention 名词,发明2.【了解】在英语中,除了名词所有格“XX’s”表示“···的”之外,of也有“···的”意思。
比如the style of,意为“···的.样式/风格”,the popularity of,意为“···的.普及”3.in style流行的,时髦的;out of style过时的4.make a list列清单5.it is said that,据说···常见的类似词组还有it is believed that···人们认为···;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告···;it is known that···众所周之···;it is supposed that···据猜测···6.by accident =by chance 偶然地,意外地7.fall into落入,陷入。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无产阶级的斗争(第17课)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1)马克思出生于德国,大学毕业后,在报社任职,,由于宣传革命民主思想,遭到政府迫害,辗转于英、法,研究革命理论,参加工人团体活动。
(2)恩格斯出生于德国,早年帮助父亲在英国经营企业,深入了解英国工人生活状况。
(3)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开始长期合作。
他们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
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时间:1848年。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分析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提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包括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
(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国际歌》:⑴创作背景: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
⑵作词:欧仁·鲍狄埃;⑶作曲:狄盖特。
⑷影响: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巩固与扩大)一、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年。
(第18课)1、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与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矛盾2、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解决的首要问题:维护国家统一。
3、导火线: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4、简单经过:⑴爆发:1861年,南方发动叛乱,挑起内战。
⑵战争初期,北方失利。
⑶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⑷结果:1865年,以北方胜利而告终,美国统一得到维护。
5、主要文献:《解放奴隶宣言》(1)颁布时间:1862年颁布者:林肯(2)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第六单元★当我们乘着历史的航船,驶进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河之中时,你会发现农民起义的惊涛一浪高过一浪。
《陈涉世家》将将我们带入历史的长河,去领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展过程。
战国末年,天下纷战,游说之士活跃于政治、外交舞台。
唐雎就是其中一位,当秦王想用欺骗手段轻取安陵时,这位安陵的策士会有什么表现呢?走进《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你将知道这一过程。
诸葛亮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他以其聪慧、过人的才智和谋略以率真、忠诚的秉性为后世称道,名传千古,走进《隆重对》体验三顾茅庐的历史场景。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对诸葛亮《出师表》所作的评价。
让我们走进《出师表》去体验孔明的鞠躬尽瘁。
本单元为古代史传,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起来!21.陈涉世家◆学习任务:1. 诵读课文,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2. 学习本文用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 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意义。
★作者简介: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其祖先做过周朝史官,父亲司马谈为汉朝太史令,学识渊博。
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搜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了基础。
38岁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群书,掌握了大量丰富的史料。
42岁时开始写《史记》,公元前99年,因上书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被捕入狱处以“宫刑”。
出狱后他发愤著书,于公元前91年,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
★写作背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
他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压迫,实行严酷的刑法,焚书坑儒,大量征发农民修长城,造阿房宫,筑骊山墓。
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逼得贫苦农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秦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到公元前209年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
★相关知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
《史记》不但文字缜密,记事详细,而且语言形象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作者把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看重。
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字形、读音闾(lǚ)左谪戌(zhé shù)当行(háng)度已失期(duó)以数谏(shuò jiàn)罾(zēng)间(jiàn)祠(cí)陈胜王(wàng)忿恚(huì)笞(chī)毋(wù)以应(yìng)宁(nìng)有种乎蕲(qí)谯(qiáo)会(huì)计事长吏(lì)★★解释重点词,熟悉课文:1.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去;失望2.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你3. 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穷人;强迫守边4. 皆次当行编次5.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暗地里;驻扎;笼6. 失期,法皆斩。
按照法律7.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逃跑;同样8. 楚人怜之。
爱戴9. 为天下唱 通“倡”,首发10. 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服;罢了11. 固以怪之矣。
通“已”12.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13.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屡次;恼怒14.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帮助;一齐15.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十分之六七16.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难道17.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筑;盟誓;用18.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下;率领;攻下19. 比至陈 等到20. 将军身被坚执锐 亲自;通“披”21. 皆刑其长吏 惩罚22.忿恚(hu ì):激怒,恼怒。
23.社稷(j ì):国家。
封建君主祭祀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土地神。
稷,谷神。
24.徇(x ùn ):攻取土地。
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
ēng):鱼网。
课文用做动词,就是用网捕。
怅恨久之:助词,无意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助词“的”。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代词,“公子扶苏”。
固以怪之矣:代词,“这事”指“鱼腹藏书”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代词,公子扶苏。
其 卜者知其指意:代词,陈胜、吴广。
皆刑其长吏:代词,他们。
以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介词,因为、由于。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介词,用,拿。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乎 等死,死国可乎:语气词,表示商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语气词,表示反问。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副词,用在判断句谓语前,有加强判断语势的作用。
译为“就是”乃行卜:副词,于是、就。
(1)然足下卜之鬼乎! (省略介词“于”,应为“卜之于鬼乎”)(2)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省略宾语,应为“夺剑而杀尉”。
)(3)上使外将兵。
(省略宾语“之”,应为“上使之外将兵”。
)被动句: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之)用者。
★赏析课文:第一段:写陈胜青年时代远大的抱负,为下文做铺垫。
第二段:陈述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经过。
第三段:写陈胜、吴广起义经过。
表现陈胜远大的抱负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强劲势头。
小结: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突出表现陈胜非凡的才能;同时言简意赅,将一幅幅激烈搏斗的画面情味浓郁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希望同学们熟读成诵。
22.唐雎不辱使命◆学习任务:1. 学习课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 学习积累文言词汇。
★作者简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
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具体作者已不可确考,普遍认为不像是出于一人之笔,也不像是出于一时之作。
载录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
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语言,大大丰富了祖国文学和语言的宝库,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惊弓之鸟”“狡兔三窟”等,至今为人所称引。
★作品背景:战国时期,周王朝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秦国的崛起和强大,打破了六国均势,诸侯各国间的斗争更趋于复杂尖锐。
各国间斗争的胜负,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国力的强弱,但另一方面在外交策略上也常一比高低,即决定于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手段。
在这种形式要求下,就出现了一大批纵横家一类的人物。
各国诸侯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巩固本身的地位,就争先罗致人才,造成了一种养士风气。
于是“士”阶层就成为当时社会最为活跃的一种政治力量。
贵族所养之士,多达数千人,被养之士行行俱备。
有的为了猎取功名利禄,奔走各国之间,他们朝秦暮楚,阴谋权诈,不择手段,以达到个人目的;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为解救国家危难挺身而出,做了一些于国于民有益之事。
这些人物的言行,构成了这部史料汇编的基本素材,史学家将其辑录加工成文保存下来。
★课文背景: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的手段并吞安陵。
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字形、读音弗fú雎jū怫fú跣xiăn 抢qiāng 傀guī祲jìn 缟găo 挠náo 谕y ù★★★梳理课文:解释重点词1.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2. 大王加惠给予恩惠3. 故不错意也通“措”4. 请广于君扩充5.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屈服;道歉6. 寡人谕矣明白只因为第二段:故事的发展,写唐雎与秦王正面斗争的开始。
第三段:故事的高潮,写唐雎不畏强暴,战胜了秦王。
第四段:故事的结局,秦王请降。
小结:用对话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用对话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词严,秦王的骄横无理,无不跃然纸上。
23.隆中对★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陇亩(lǒng)倾颓(tuí)猖蹶(chāng jué)yí)胄(zhòu)殆(dài)沔(miǎn)诣(yì)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
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
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
《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
在当时的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处于劣势。
因此,他十分希望有能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他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
本文叙写的就是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翻译:〖躬〗亲自。
〖陇亩〗田地。
〖好〗喜欢。
〖每〗常常。
〖时〗当时。
〖莫之许〗就是“莫许之”。
许,承认。
〖友善〗友好。
〖谓〗认为。
〖信然〗确实这样。
〖屯〗驻军防守。
〖器〗器重、重视。
〖谓……曰〗对……说。
〖与俱来〗与(之)俱来。
俱。
一起。
〖就见〗到那里拜访。
就,接近,趋向。
〖屈致〗委屈(他)召他来。
致,招致。
〖枉〗委屈。
〖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顾〗拜访。
〖由是〗因此。
〖遂〗于是,就。
〖诣〗去,到。
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凡〗总共。
〖乃见〗才见到。
〖因〗于是。
〖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汉室〗指汉朝。
〖倾颓〗崩溃、衰败。
〖奸臣〗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
〖窃命〗盗用皇帝的命令。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这里是刘备自称。
〖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过人。
〖信〗通“伸”,伸张。
★句式:1.倒装句莫之许:“莫许之”,宾语前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状语后置2.省略句君与(之)俱来然(余)志犹未已此诚不可与(之)争锋3.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此用武之国。
4.被动句贤能为之用(被)通假字 1.信:通“伸”伸张 2.已:通“以”★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箪:用竹筐盛壶:用壶装★一词多义1.信①确实、的确:谓为信然②“伸”伸张:信大义于天下•③讲信用:信义著于四海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因①于是:因屏人曰、因以为号焉②因此:余因得遍观群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③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④就着,根据:因势象形3.遂①于是,就:先主遂诣亮•②终于:操遂能克绍遂迷,不复得路4.诚①如果,果真:诚如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②的确,实在: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宜开张圣听★成语1.出自本课的成语:箪食壶浆挟天子以令诸侯如鱼得水度德量力2.成语积累:度:估计审时度势审己度人身:亲自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体力行★赏析课文:1、这番对策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才能?答:表现了诸葛亮天才的预见能力“未出茅庐而已知天下三分”肯定了诸葛亮在推动汉末的纷乱局势向三国分力的方向发展上发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