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肩损伤的治疗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591.45 KB
- 文档页数:4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1【摘要】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5例肩胛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根据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半年后出现肩部创伤性关节炎,无感染病例。
结论肩胛骨骨折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行内固定治疗并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可使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内固定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交通及建筑业的发达,高能量损伤日趋多见,在遭受高能量暴力的情况下肩胛骨骨折发生率逐年增加,并且骨折的类型及合并症较复杂。
其中一小部分肩胛骨骨折保守治疗就能获得满意疗效,但不稳定骨折常影响肩关节功能,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河南省辉县市人民医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采取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25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9~58岁,平均(38±11)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高处坠落伤7例,直接暴力打击伤5例,其他伤5例。
手术距受伤时间3~10 d,平均(6.5±2.2)d。
合并颅脑损伤4例,肺挫伤3例,下肢骨折2例,肋骨折4例。
根据Hardegger的分型:肩胛体部骨折8例、肩胛颈骨折5例、肩胛冈骨折1例、肩胛盂骨折4例、肩峰骨折2例、喙突骨折1例,其中混合型骨折7例。
1.2 手术方法本组25例均采用后入路,麻醉采取全麻,体位采用45°健侧俯卧位,患肩前方垫一软垫。
切口起自肩峰背侧尖端内侧1 cm 处,沿肩胛冈向内侧延伸,再沿肩胛骨内缘,呈弧形至肩胛骨下角。
自肩胛冈分离三角肌后部,并向外牵开,显露冈下肌和小圆肌,分离冈下肌和小圆肌间隙,沿着骨面剥离肌层,完整暴露肩胛骨颈部,肩胛冈及肩胛体。
注意不能损伤肩胛上神经及血管,注意三边孔及四边孔内容物。
骨折部位清楚暴露后利用器械、手法对骨折进行复位。
骨折复位满意后用重建钛板固定。
骨质疏松性骨折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相关检查、诊断与治疗、康复、注意事项及常见脆性骨折诊治换和围手术期康复与并发症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缓慢、再发骨折的风险增加、已成为临床骨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概述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 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
50 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50 岁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80 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
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特点①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发生快速骨丢失,会加重骨质疏松症。
②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③再骨折发生的风险高。
④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
⑤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
⑥多见于老年人群,常有合并症,全身状况差,并发症多,治疗复杂。
临床表现1、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
骨折后骨折部位出现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骨折特有的表现。
2、身高变矮、驼背。
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较早出现骨量减少,发生压缩性骨折,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3、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导致疼痛或疼痛加重。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折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1、X 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X 线片除具有骨折的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
2、CT 平扫+ 三维:常用于判断骨折的程度和粉碎情况,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周壁是否完整、椎管内的压迫情况,还能清晰显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
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肩胛骨骨折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9例患者均实行x线检查,21例患者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
按照miller与hardegger的分型方法,对患者分别采取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方式。
结果经过9个月至50个月的随访,并且按照rowe的评价疗效标准,39例非手术组患者,78.33%的治疗优良率,而20例手术组患者,78.35%的治疗优良率。
结论绝大多数的肩胛骨骨折并非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常经过功能锻炼以及短期制动锻炼后便能够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浮肩损伤以及严重移位等,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
【关键词】手术;非手术;肩胛骨骨折;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9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46-021 前言肩胛骨为不规则的扁宽形骨,位于后上方胸廓的两侧,前后均有着一定的肌肉包绕,因而不容易有损伤的发生。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肩胛骨骨折相对比较少见,通常是由侧上方或者后上方直接冲击力所导致的,大部分患者均会有联合损伤的发生。
近些年以来,随着对肩胛骨骨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影像学、内固定器械的迅速发展,在诊断及治疗肩胛骨骨折中,相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简要的探究了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效果,现做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2.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肩胛骨骨折59例患者,其中,15例女性患者,44例男性患者;最大年龄63周岁,最小年龄21周岁,38.7周岁的平均年龄;右侧38例,左侧21例;5例刀伤,12例重物砸伤,42例车祸伤。
2.2 合并损伤从总体上来看,合并损伤所包括的主要是:16例多发肋骨骨折,8例肺挫伤或(和)血气胸,17例颅脑损伤,7例颈胸椎损伤,9例四肢长骨骨折,1例肩锁关节脱位及侧锁骨骨折,1例臂丛损伤。
・12・ 中国骨伤2013年1月第26卷第1期 China J Orthop Trauma,Jan.2013,Vo1.26,No.1 参考文献 Neer CS 2nd.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I.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JBone JointSurgAm,1970,52:1077—1089. 盛新君,陈高新.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完全移位肱骨外科颈 外展形骨折[J].中医正骨,2008,20(7):52. Sheng xJ,Chen GX.Pine wallet plate external fixation completely shift the outreach surgical neck of humerus fracture[J].Zhong Yi ZhengGu,2008,20(7):52.Chinese. Hirsehmann MT,Fallegger B,Amsler F,et a1.Clinical longer—term results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with a lockingcompressionplate(PH1LOS)[J].JOrthopTrauma,2011,25 (5):286—293. Solberg BD,Moon CN,Franco DP,et a1.Surgical treatment of three and four-part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J 3.J Bone Joint Surg Am, 2009,91(7):1689—1697. Cazeneuve JF,Cristofari DJ.Delta H1 reverse shoulder arthmplasty:
radiologieal outcome for acute complex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in elderly patients[J].Orthop Tranmatol Surg Res,2009, 95(5):325—329. [6]李浪,黄光平,项舟,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 性骨折的中期随访研究[J].中国骨伤,2010,23(9):661—664. “L,HuangGP,XiangZ,et a1.Amediumterm analysis on ofthera- peotie effects of locking proximalhum erus pl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inutedfracturesofproximalhumerus[J].ZhongguoGuShang/ China J Orth0p Trauma,2010,23(9):661—664.Chinese with ab- straet in English. [7]胡晓川,黄富国,岑石强.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与肩关节功能预 后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1):7-10. Hu XC,Huang FG,Cen SQ.Analysis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J].Zhonghua Chuang Shang GuKeZaZhi,2009,11(1) 7—10.Chinese. (收稿日期:2012—06—20本文编辑:王玉蔓)
浮肩损伤的治疗策略 王江天,苟宝通,岳芝峰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钢总医院骨科,山西太原030003)
・经验交流・
【摘要】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O11年5月收治的25例浮 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7例;年龄17~56岁,平均(36.2 ̄2.3)岁;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21例,合 并肩锁脱位4例。患者均有合并性损伤。7侧保守治疗,7例单纯固定锁骨,l1例行双固定。采用Hemeovici,Constant 和Murley,Rowe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时间11个月 ̄10牟,平均4.6年。除1例锁骨粉碎 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骨折均愈合,无伤口感染,内固定物无断裂;2例保守治疗患者出现方肩畸形,其余患者肩关节 外形正常。3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2例3个月内恢复,1例半年恢复;肩胛上神经损伤患者1年内恢复。Herscovici评 定疗效:优18例,良5例,可1例,差1侧。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评分:总评分(83.2 ̄5.7)分,其中疼痛(12.1 ̄2.5) 分,日常活动(17.2 ̄3.2)分,运动范围(32.1 ̄3.5)分,力量(18.5 ̄2.1)分。Rowe评定结果,优18例,良5例,差2例。结 论:浮肩损伤系高能量损伤,破坏上肩胛悬吊复合体的稳定性,应根据骨折的移位及粉碎程度,患者的职业及治疗预期 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肩胛骨;锁骨; 肩骨折; 骨折固定术 DOI:10.3969/j.issn.1003—0034.2013.O1.004
Treatment strategy for the floating shoulder injury WANG Jiang-tian,XUN Bao—tong,and YUE n昏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GeneralHospitalofTISCOAffiliatedtoShanxi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3,Shanxi,China ABSTRACT Objee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operative treatment of floating shoulder injuries.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25 patients with floating shoulder injuries that had been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ly 2000 to May 201 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re were 18 males and 7 females,wirh an average age of(36.2 ̄2.3)years ranging from 17 to 56 years.The scapular neck fractures associated with clavicle fractures were in 21 cases and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in 4 cases.A11 cases were accompanied by associated injuries.Among of them。7 cases were conservative treatment,7 cases were fixed clavicle only.11 cases were clavicle and scapular.A1l datum were rated according to Herscovici,Constant and Mur- ley,Rowe rate system:Results: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4.6 years(range 1 1 months to 10 years).All fractures were healed except for 1 clavicle was delay healed.There were not infections and fixation fracture,2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ere dropping shoulder.2 of 3 brachial plexus injuries were recovered 3 months later,1 was 6 months.Suprascapular nerve injury
通讯作者:王江天E—mail:wangiiangtian1968@126.corn
H 中国骨伤2013年1月第26卷第1期 China J Oahop Trauma,Jan.2013,Vo1.26,No.1 was reeoved 1 year later.Herscovici evaluation:18 excellent,5 good,1 fair,1 poor;Constant and Murley shoulder score: (83.2 ̄5.7),pain score(12.1 ̄2.5),activities ofdaily living score(17.2+3.2),range ofmotion score(32.1+3.5),strength score (18.5 ̄2.1);Rowe evaluation:18 excellent,5fair,2 poor.Conclusion:Floating shoulderinjuriesishigh energyinjury,destroy 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 stability,appropriate treatment should be choosen according to fractures displacement and smash level,patients"professional and anticipation KEYWORDS Scapula; Clavicle;Shoulder fractures;Fracture fixation Zhongguo Gu Shang/China J Orthop Trauma,2013,26(1):12—15 WWW.zggszz.con
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 njuries,FSI)通常用 于描述同侧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由于上肢的 重力作用及肩周和上臂肌肉的牵拉收缩,导致骨折 远端向下方及前内侧移位,早期治疗不当会导致肩 部疼痛无力、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肩峰下撞击综 合征、创伤性关节炎、迟发性神经血管损伤n]。目前 文献尚未报道对于这类疾病治疗的标准方案,笔者 通过对25例浮肩损伤患者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探讨 该类疾病治疗方法。 1临床资料 2000年7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25例FSI。 男18例,女7例;年龄17 ̄56岁,平均(36.2±2-3)岁; 交通伤l5例,坠落伤7例,挤压伤3例。合并损伤: 颈椎损伤3例,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2l例,骨 盆、髋臼骨折2例,四肢、足踝损伤10例,肩胛上神 经损伤1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所有患者在病情平 稳后摄锁骨正位X线片、肩关节正侧位片,行肩胛 骨行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怀疑有喙突骨折的患 者摄Stryker notch位片(投照时患者手掌置头下,肱 骨干与身体矢状面平行,射线中心对准喙突,向头侧 倾斜10。)。骨折根据Wong等 分型系统分型:I A 型3例,I B型2例,Ⅱ型7例,ⅢA型8例,ⅢB型 5例。 2治疗方法 2.1手术时间 伤后3~7 d 5例,8-21 d 8例,22- 42 d 5例。 2.2术前评估根据损伤控制外科学理论原则,先 处理危及生命的疾病,病情平稳后根据骨折损伤的 类型及患者的年龄、职业、治疗预期选择不同的治疗 方法。 2.3手术指征绝对适应证:①开放性骨折;②伴 有重要神经血管损伤;③肩胛颈骨折移位≥10 mm; ④肩胛盂冠状位或矢状位成角≥40。,或关节面移 位≥10 mm。相对适应证:①盂极角≤30。(副韧带损 伤的间接标志);②肩胛解剖颈骨折。 2.4治疗方式①保守治疗:除外上述手术指征, 患者年龄较大,非重体力劳动者,采用保守治疗。患 肩外展架功能位固定2周,开始进行钟摆样功能锻 炼,肩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本组7例采用保守治 ・13・ 疗。②手术治疗:对于未累及肩关节盂骨折,肩胛外 科颈骨折,骨折移位<10mtn,采用仅固定锁骨,对于 肩胛颈骨折采用间接复位达到手术目的。本组7例 采用这种方法治疗,其余11例采用双固定。全身麻 醉平稳后,采用漂浮体位,便于术中在同一体位进行 2处骨折固定。先在半仰卧位用锁骨解剖钢板或重 建钢板固定锁骨骨折,用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脱位, 然后在半俯卧位进行肩胛颈骨折的固定。采用肩胛 骨后侧改良Judet入路口],通过冈下肌和小圆肌间隙 固定肩胛颈,用2~3块重建钢板塑形固定肩胛颈骨 折,合并肩胛盂骨折的患者用1 ̄2枚空心螺钉固定。 术中注意解剖精细,避免损伤肩胛上韧带上方的肩 胛上动静脉和位于其下方的肩胛上神经。 3结果 所有患者得到随访,时间11个月 ̄10年,平均 4.6年。除1例锁骨粉碎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骨折 均愈合,无伤口感染,内固定物无断裂;2例保守治 疗患者出现方肩畸形,其余患者肩关节外形正常。 3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3个月内恢复2例,半年恢 复1例;肩胛上神经损伤患者1年内恢复。 分别采用Herscovici等M],Constant和Murley¨5], Rowe等 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功能评定。 Herscovici评价FSI的疗效,根据疼痛、肌力、活动范 围和生活方式改变对肩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结 果优1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患者对术后功 能和生活质量非常满意l8例,满意5例,不满意 2例。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又名年龄 修正Constant评分系统,满分100分,具体内容包括 疼痛(15分),日常活动(20分),运动范围(4O分), 力量(25分)。本组评分结果:总分(83.2±5.7)分,其 中疼痛(12.1±2.5)分,日常活动(17.2+3.2)分,运动范 围(32.1-+3.5)分,力量(18.5-+2.1)分。Rowe评分系统 根据肩关节稳定性(50分),活动度(20分),功能(30 分)进行评分,多用于肩关节不稳定的评分,可分为 优(90-100分)、良(75 ̄89分)、中(51-74分)、差(≤ 50分)。本组优18例,良5例,差2例。典型病例见 图1。 4讨论 4.1浮肩损伤的再认识“浮动”这个名词在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