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手术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45.17 MB
- 文档页数:78
跟骨骨折的切口与缝合技巧彭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目前被认为是治疗移位的跟骨骨折的金标准。
跟骨手术治疗主要需要纠正的几个关键点为:关节匹配度跟腱的高度跟骨的宽度脚跟的内外翻跟骨高度脱位跟骨骨折能否保守治疗?保守的结果。
不太确定常容易形成畸形愈合、距下关节融合,撞击等并发症然而最经典的扩大L型外侧入路的切口并发症高达20%-37%;其中伤口感染:1.3%-7%;切口皮缘坏死、皮瓣坏死:2%-11%糖尿病、吸烟、失神经支配都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如果伴有开放骨折,软组织损伤会增加50%的感染。
那么如何进行一个扩大L型切口的入路的皮肤管理就成了重要的问题扩大型L入路的优势与劣势:优势:显露清楚,只是复位,重建外侧,钢板固定劣势:伤口问题、术前时间需要控制手术切口就不再赘述了要点1:手术时机,一般在伤后7-10天。
软组织消肿后,出现皮肤皱褶实验是可以行手术治疗,如果有水泡、血泡、建议抽出其内容液但不要破坏其表皮,同时应用消肿药物,患肢抬高,下肢按摩等处理。
要点2:全层剥离整个皮瓣,不要进行分层剥离。
所谓的“一刀到骨”注意不要损伤神经分支,采用不接触技术,植入三个克氏针进行显露(三个克氏针分别置于腓骨、距骨颈、舟骨)。
克氏针这里存在一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会增大皮瓣的牵拉影响血供。
要点3:尽量不要用电刀,以钝性剥离为主。
要点4:缝合时,皮下全层缝合,最后一起打结,减少组织张力。
要点5:缝合方法建议采用allgower缝合,对皮肤血供破坏少要点6:放置引流,引流量到5-10ml时再拔出引流要点7:加压包扎,软组织损伤较重的可以给予石膏保护2周当然,如果你会跟骨微创的话,这些都不用担心啦!想做好跟骨微创,跟骨微创复位架必不可少。
可以有效恢复长度、宽度、高度,内外翻角。
避免皮肤并发症,跟骨微创,你也可以的!。
跟骨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作者:周顺利夏贤生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2年第16期【摘要】跟骨骨折是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骨折常累及距下关节且常伴有关节面的压缩、塌陷,其解剖复杂,手术技术要求高,加之术后常伴有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功能恢复欠佳等并发症,目前治疗方案仍存在分歧。
骨折的分型有利于指导治疗及判断愈后,但跟骨骨折分型较多,本文主要总结临床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两种分型,用以指导外科治疗实践。
近年来有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相关报道,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对以上情况进行综述,希望为治疗跟骨骨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分型外科治疗 3D打印技术Progress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ZHOU Shunli, XIA Xianshe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16): -184[Abstract] Calcaneal fractures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tarsal fractures. Fractures often involve the subtalar joints and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compression and collapse of the articular surface. Its anatomy is complex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are highly required. In addition,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cision infection, skin necrosis and poor functional recovery are often accompanied, there are still differences in current treatment plans. The classification of fractures is conducive to guiding treatment and judging the recovery, but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calcaneal fractures.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the two types common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It is used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surgical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clinical reports about the use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to assist in th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bove situation, hoping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Key words] Calcaneal fracture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Surgecial treatment 3D printing techniqueFirst-author’s address:Dongguan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5230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16.043跟骨骨折约占人体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75%为累及距下关节的关节内骨折[1];常见于高处坠落伤或直接暴力所致,多伴有跟骨距下关节面压缩坍陷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以及其他部位合并伤[2]。
对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探讨 【摘要】 跟骨做为松质骨是最为常见的骨折部位,该部位骨折的原因大多是由高处坠落而导致的。这种骨折虽然常见,却往往由于骨折致使关节面塌陷,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保守治疗易留后遗症,所以手术治疗成为跟骨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下面就对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加以探讨。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方法分析 跟骨对后足保持正常关节功能和足弓形态,乃至下肢负重时应力传递等功能意义重大。据统计,高速的交通撞击,以及爆炸、坠落都可能造成人体的跟骨骨折,而在常见的跟骨骨折中,骨关节内骨折占据75%的比例。如果处理失当,这类骨折致残率可达20%~30%。下面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为例,探讨这一病症的治疗措施。 1 对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分析 上世纪初,手术治疗跟骨骨折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当时采用撬拨复位固定术来对跟骨骨折进行治疗,获得了较为良好的疗效。虽然此方法复位效果有一定保证,且不存在切开复位导致的伤口感染困扰,但其适用范围略显狭窄,通常只适用在大块结节骨折或舌型骨折,当骨折移位复杂或碎块较多时,复位效果难以保证。所以跟骨关节内骨折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成为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以下特点:(1)在复位环节,这种方法可在直视下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肢体外形,以及跟骨内外翻的角度和后足负重轴 线;(2)在固定环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固定更加牢靠,再次发生骨折移位可能性极低;(3)在功能锻炼环节,由于牢靠的固定,骨关节活动提前,有效减少了术后关节僵硬发生的概率。目前,切开复位手术入路外侧延长l形切口较为常见,这是由于l形切口能使跟骨关节面和主要骨折块更易于暴露;外侧切口解剖结构更加简单,只需考虑胖肠神经和胖骨长短肌等结构,而避开了内侧重要神经、血管和肌肉走行,降低损伤率;外侧l形切口避开胫前动脉和胖动脉更容易,对皮肤血运的影响也更小;此外,跟骨骨折后,载距突骨快和内侧壁骨块等内侧骨块通常较为完整和稳定,从外侧入路能避免内侧入路容易造成内侧骨折块丢失稳定性的情况。因此通常取足外侧l型切口进行手术。 2 具体的手术方法和过程 通常先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生效后使患者取仰卧位,取足外侧l型切口于跟腱外侧缘与外踝之间,使切口垂直向下,至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界处拐向前,至第五跖骨基部止。皮肤切开后,直接切至骨膜下进行锐性剥离,之后紧贴骨面向上进行分离,以显露距下关节面,至跟骰关节止。采用克氏针分析别垂直打入距骨、外踝和跗骨,然后折弯成90°将皮瓣牵开,此过程腓肠神级与腓骨长短肌腱应随同皮瓣一同向上翻起。用距骨下关节面做为标志进行骨折复位,如复位困难,可在跟骨骨牵引位置打入骨圆针一玫,先向后方牵引,以使骨折面的交锁松解,然后向下拉牵至骨折面复位。对极少数跟骨内侧骨折较难复位患者,可以在内侧作小切口以使其直接复位。 复位后首先应临时以克氏针固定,然后采用c形臂常规透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检查,主要看跟骨giessane角120~145°、跟骨bohler角25~40°,以及跟骨纵弓和宽度是否恢复;如出现过度骨缺损现象,则应选用人工骨或自体髂骨支撑,植骨充填后,宜先适宜钛板进行固定,固定时固定螺钉方向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前端螺钉要与跟骨前端平行,且向内后固定,这样做可避免固定螺钉进行关节的间隙。手术中应设置1根负压引流管,同时尽量避免手术缝合过密情况,以免影响皮肤血供状况,对张力较大患者,在手术后3周即可拆线。术后1~2d内拔管,抬高患肢,并给予消肿、抗炎措施,此过程可配合采用局部红外线照射。术后应以石膏托进行固定,6周后方可除去石膏托,进行功能锻炼,8周后可逐渐进行拄拐轻度负重行走。3个月后,以复查拍片为依据判断能否完全负重行走。 3 跟骨骨折手术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正确选择内固定物 对于粉碎型骨折,跟骨钛板是最适宜的选择,因为钛板的钉孔分布更为合理,且3个页均能起到作用,为高度的恢复提供主要的螺钉支撑。跟骨钛板强度可靠、易于塑形,且质地轻薄,最主要的是能够给予塌陷骨块以足够的支持的同时,能较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干扰。 3.2 是否植骨则应依具体情况而定 跟骨以松质骨为主,因此和对塌陷关节面和骨块予以支撑,最好的选择就是植骨。植骨对于避免复位丢失、消来空腔防止液化、血肿、支撑塌陷的骨块和关节面,以及维持跟骨合理高度的作用无疑 是积极的。因此,对于有塌陷骨块和关节面需支撑的情况应予以植骨。但对于植入异体骨可能出现局部伤口排异反应的患者,应避免选择植骨,以防伤口愈合不好,影响手术效果。 3.3 跟骨骨折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手术所用时间与术后引流也是影响并发症发生概率的重要环节。跟骨骨折后,通常出血较多,加之跟骨外侧的皮下较薄,极易因淤血、肿胀,从而加重皮肤血液循环障碍,因此,术后必须要留置充分引流,以及时将淤血清除。 4 结语 跟骨骨折中绝大部分失去了正常的跟骨形态,与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相比,治疗方法选择与预后都更加困难和复杂。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以及患者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提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水平,使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更好、更安全,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伍书民.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7(2). 【收稿日期】 2011-12-30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
方法:收治跟骨骨折患者38例(41足),采用跟骨切开复位,必要时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论:跟骨骨折造成跟骨与周围关节解剖关系改变,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恢复其正常的力学关系,矫正跟骨畸形,规范操作,减少跟骨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大部分属关节内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3.4%,其中累及距下关节的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5%~80%,治疗难度大[1]。
实施解剖和复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同时给予固定,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活动,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009年2月~2012年3月收治跟骨骨折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40例(43足),男32例(35足),女6例(6足),年龄23~62岁,平均41±1.4岁。
骨折的情况:sanders ⅱ型14足,ⅲ型22足,ⅳ型5足。
手术时机:患者入院后应行患肢抬高制动,用厚棉垫加压包扎,冷敷,还可加用脱水药物(如七叶皂苷、甘露醇),待水肿完全消失后,并经皮肤皱褶检测呈阳性后,再进行手术。
操作方法:首先,给患者行硬膜麻醉手术。
其次,在跟骨外侧部位割开“l”型的切口,范围为跟骨上端到外踝尖约4cm处的腓骨,切克的深度要接触到骨平面,当不能剥离分层,以完全暴露出腓肠外侧的神经。
分别以3枚克氏针钻进患者外踝、骰骨和距骨内,并将软组织的皮瓣剥开。
在直视条件下,全面观察和记录骨折程度和移位情况,根据情况进行复位操作[2]。
具体操作:从右前下方部位放入经无菌处理过的骨膜剥离器,慢慢左右活动,将关节面逐步抬起。
同时用点状复位钳夹住跟骨的结节部位,不断向外侧拉伸和剥离,使所嵌入到跟骨内的关节面暴露出来,顺利完成后,再将关节面恢复至平整,即可。
在关节完成复位后,要根据关节面的受损情况,采取患者自身的髂骨或其他适合的异体骨植入到跟骨内。
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及展望
马昕;施忠民;陈亦轩
【期刊名称】《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年(卷),期】2024(17)4
【摘要】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足部损伤,通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
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及术后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对于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首选手术治疗。
随着骨科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其在跟骨骨折领域的应用增多。
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微创手术可以减少软组织损伤及术中出血量,在保证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
对于不同类型的跟骨骨折,其最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选择尚存争议。
同时,随着数智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在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就近年来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技术的发展及展望进行述评。
【总页数】5页(P289-293)
【作者】马昕;施忠民;陈亦轩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2
【相关文献】
1.微创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2.跟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3.跟骨骨折微创手术研究及解剖学新进展
4.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与"L"型切口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5.微创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