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化验室配药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01.50 KB
- 文档页数:17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的试剂配制方法生物制药技术是利用生物合成的药物,如蛋白质药物、抗体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等,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领域。
试剂配制是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准确的试剂配制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为你介绍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常见的试剂配制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常用的试剂配制方法。
1. 溶液配制方法:溶液配制主要涉及到浓度的计算和试剂的配比。
首先,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和试剂的特性确定所需溶液的浓度。
然后,根据溶液浓度计算试剂的配比,根据配比计算所需溶剂的体积。
在配制溶液时,需注意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溶剂,并按照正确的顺序加入试剂。
2. pH调节方法:在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pH值对于许多生物反应和酶活性的影响非常重要。
为了调节溶液的pH值,可以使用缓冲液或酸碱溶液。
常见的缓冲液有磷酸盐缓冲液、醋酸盐缓冲液和氨基甲酸盐缓冲液等。
在使用缓冲液时,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和所需pH值选择适当的缓冲液,并按照正确比例混合。
3. 标准曲线制备方法:在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常常需要通过标准曲线来定量检测目标物质的含量。
标准曲线可以通过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建立。
首先,根据实验需求确定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
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稀释原始浓度的目标物质。
将稀释后的溶液进行检测,并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标准曲线,可以通过检测待测样品的信号强度来确定目标物质的含量。
4. 稀释方法:在生物制药技术实验中,常常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以获得合适的浓度范围进行检测。
稀释方法主要有单点稀释和系列稀释两种。
单点稀释是将原始样品以一定的比例稀释到目标浓度。
系列稀释是将原始样品按照一定的稀释比例进行连续的稀释。
稀释时需注意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和浓度,以确保稀释后样品浓度的准确性。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试剂配制方法,还有一些特殊试剂的配制方法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对于易氧化的试剂,如过氧化氢和亚硝酸盐等,需在实验前即时配制,避免其稳定性降低。
实验室常⽤药品试剂的配置与使⽤实验室常⽤药品试剂的制备与使⽤(⼀)认识药品规格纯度规格简写标签颜⾊级别特点(⼆)染⾊试剂的配制1.甲基绿(DNA—绿⾊)和吡罗红(RNA—红⾊)染⾊剂配制:a)A液:取甲基绿2 g溶于98 mL蒸馏⽔中,取吡罗红G 5 g溶于95 mL蒸馏⽔中。
取6 mL甲基绿溶液和2 mL吡罗红溶液加⼊到16 mL蒸馏⽔中,置于棕⾊瓶中备⽤。
b)B液:是⼀种缓冲液,由⼄酸钠和⼄酸混合⽽成。
先取⼄酸钠16.4 g,⽤蒸馏⽔溶解⾄1000 mL备⽤;再取⼄酸12 mL,⽤蒸馏⽔稀释⾄1000 mL备⽤。
取配好的⼄酸钠溶液30 mL和稀释的⼄酸20 mL,加蒸馏⽔50 mL,配成pH为4.8的B液(缓冲液)。
c)取A液20 mL和B液80 mL混合,就是实验中所⽤的吡罗红甲基绿染⾊剂。
应该注意的是该试剂应现⽤现配。
2.I2-KI溶液(淀粉—蓝紫⾊,蛋⽩质—黄⾊)配制:将碘化钾3g溶于蒸馏⽔中,待全部溶解后加⼊碘1g,振荡使其溶解,将此液保存在棕⾊玻璃瓶内。
3.苏丹Ⅲ或苏丹Ⅳ(⽊栓化、⾓质化细胞壁—红⾊,脂肪、挥发油、树脂等—红⾊或淡红⾊)配制:苏丹Ⅲ或苏丹Ⅳ⼲粉0.1g与95%⼄醇10 mL混合,过滤后再加⼊10 mL⽢油。
4.1% 醋酸洋红染料(染⾊体—紫红⾊)配制:将洋红1 g与45% 醋酸100 mL煮沸2h 左右,并随时注意补充加⼊蒸馏⽔到原含量。
冷却后过滤,加⼊4% 铁明矾溶液1~2滴,放⼊棕⾊瓶中备⽤。
5.龙胆紫酸性染料(染⾊质—紫⾊)配制:取龙胆紫1 g,溶于少量2% 醋酸溶液中,滴加2% 醋酸溶液,直⾄溶液不呈深紫⾊为⽌。
6.卡宝染⾊剂(染⾊体—红⾊,着⾊深,保存性好)⼜名苯酚-品红染⾊剂配制:a)原液A:将3g碱性品红溶于100 mL 70% 的⼄醇中。
b)原液B:取原液A 10 mL 加⼊到90 mL 5% 苯酸⽔溶液中。
(两周内有效)c)原液C:取原液B 55 mL,加⼊6 mL福尔马林和6 mL冰醋酸。
试剂配制方法范文一、引言试剂配制是在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操作之一,通常采用一定比例的原料,按照特定的方法进行配制而得到所需的试剂。
试剂配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实验的需要,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以其中一种试剂的配制方法为例,介绍试剂配制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试剂配制方法1.原料准备试剂配制的首要工作是准备好所需的原料。
原料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目的和试剂的特性而定,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在准备原料时,需要注意避免原料的污染和杂质的混入,以免影响试剂配制后的效果。
2.比例计算根据试剂的配方和使用的浓度要求,进行试剂的比例计算。
比例计算是确保试剂配制的关键步骤,应根据试剂配方中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物的摩尔比例进行计算。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调整比例计算的结果,以满足实验的要求。
3.配制方法试剂的配制方法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试剂的特性灵活选择,常见的配制方法有以下几种:(1)溶解法:将固体试剂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使其达到所需的浓度。
(2)稀释法:取适量的浓缩试剂,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稀释,使其达到所需的浓度。
(3)混合法:将两种或多种试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所需的试剂。
(4)反应法:利用两种或多种试剂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所需的试剂。
不同的配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试剂,根据实验的要求和试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配制方法是确保试剂配制成功的关键。
4.混合和搅拌配制完成后,需将试剂充分混合和搅拌,使得试剂的各个成分均匀分布。
混合和搅拌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比如轻轻摇晃容器、使用磁力搅拌器等。
搅拌的时间和速度应根据试剂的特性和需要确定,以确保试剂得到充分的混合。
5.贮存和标记配制完成后的试剂应妥善贮存,并正确标记试剂的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
试剂的储存条件应根据试剂的特性确定,一般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为了确保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试剂的保存状态和有效期,并定期检查试剂的质量。
实验室标准溶液配制
实验室标准溶液配制是实验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标准溶液配制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基本的概念。
标准溶液是已知浓度的溶液,通常用于分析化学、制备化合物等实验中。
标准溶液的制备需要精确称量和溶解物质,以及准确稀释到所需的体积。
在进行标准溶液配制前,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一些常见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比如,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首先,准备好所需的盐酸和去离子水;然后,精确称量一定质量的盐酸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即可。
又如,硫酸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首先,准备好所需的硫酸和去离子水;然后,精确称量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即可。
除了以上介绍的盐酸和硫酸标准溶液,还有许多其他常见的标准溶液,比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硝酸标准溶液等等。
它们的配制方法大同小异,都需要注意精确称量、准确稀释和摇匀混合这几个关键步骤。
在进行标准溶液配制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和注意事项。
比如,在称量物质时要使用精密天平,避免误差;在稀释时要注意用量和顺序,避免溅洒和挥发;在摇匀混合时要充分均匀,避免溶质析出或不均匀混合等。
总的来说,实验室标准溶液配制是一项需要细心和精确的工作,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就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标准溶液的配制工作。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化学实验溶液配制化学实验中,溶液配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正确配制溶液可以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同时也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溶液配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室准备在开始溶液配制前,我们首先需要做好实验室准备工作。
1. 清洗容器:选择干净的容器,并彻底清洗,确保无杂质残留。
常用的容器有烧杯、瓶口瓶和量筒等。
2. 校准仪器:校准仪器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使用量筒、天平等仪器前,确认其准确度,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3. 配置溶剂: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剂,如水、醇类、酸类等。
对于高纯度溶剂,可以使用去离子水等特殊处理过的溶剂。
二、溶液配制方法在具备实验室准备后,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溶液配制。
1. 确定溶液浓度: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所需溶液的浓度。
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2. 确定溶液体积: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所需溶液的体积。
可以使用量筒或烧杯等容器精确测量溶剂的体积。
3. 配制溶液:按照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质。
若需要加热溶剂进行溶解,可选择合适的加热设备。
4. 溶液稀释:有时候,我们需要从浓溶液中稀释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在稀释时,应先计算浓溶液和溶剂的体积比例,逐渐加入溶剂进行稀释。
5. 搅拌均匀:在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搅拌棒等工具,将溶质均匀地溶解在溶剂中。
6. 校正体积:配制完成后,使用量筒等准确测量工具,确认溶液体积是否与所需体积一致。
三、注意事项在化学实验溶液配制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安全操作:在配制浓度较高的酸类或碱类溶液时,应采取安全操作措施,如戴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外排风等。
2. 注意顺序:在配制溶液时,应按照溶剂、溶质的顺序进行,避免直接相互接触。
避免发生剧烈反应或溶剂喷溅等情况。
3. 溶液浓度:在配制溶液时,要注意所使用的溶质的纯度。
如若使用实验室常用试剂,应注意其纯度和含水量。
4. 溶解温度:部分溶质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溶解,因此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合的加热设备,并控制好溶解温度。
临床实验药物配置实验药物的准确配置对于临床实验的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临床实验药物的配置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原料选择与储存在进行临床实验药物配置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原料。
原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来确定,例如药品的成分、浓度等。
同时,为了保证药物的质量,应该选择具备高纯度并且符合相关药典标准的原料。
为了确保实验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正确的储存也是必不可少的。
药物应该储存在干燥、避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远离高温和潮湿的地方。
另外,不同药品的储存条件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药品的特性进行相应的储存措施。
二、药物配置方法药物配置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而定,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药物配置方法供参考。
1. 配制溶液对于需要配制溶液的药物,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a. 准备所需的容器和器具,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b. 按照实验所需的浓度和容量,将药物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
在溶解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搅拌或者加热等方法加快药物的溶解速度。
c. 混合均匀后,使用过滤器等方法去除溶液中的颗粒物等杂质。
d. 将溶液倒入储存容器中,并进行标识,以便后续使用。
2. 粉剂配置对于需要配置粉剂的药物,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a. 准备所需的原料和药剂刀具。
b. 根据需要的剂量,使用天平等测量工具称取适量的药物原料。
c. 将药物原料放入干燥、清洁的容器中,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
d. 将粉剂倒入密封容器中,并进行标识。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临床实验药物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卫生安全在配置药物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关的卫生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使用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与药物接触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2. 防止交叉污染为了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的交叉污染,应该注意在配置过程中使用专门的容器和器具,并及时清洁和消毒。
3. 药物标识每次配置完成后,应该对药物进行准确的标识,包括药品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使用和管理。
医学实验技术用到的试剂配制方法医学实验技术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剂配制是医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医学实验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试剂来进行实验,包括缓冲液、溶液、培养基等等。
试剂的配制方法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学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1.缓冲液的配制方法缓冲液是医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之一,它可以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实验条件更适合于特定的实验。
常见的缓冲液有磷酸缓冲液(pH 6.0-8.0)、Tris缓冲液(pH 7.0-9.0)等。
常规的制备方法包括:a.准备所需的试剂,例如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等。
b.按照所需的pH值计算所需物质的摩尔浓度,根据溶液的容积和浓度计算所需物质的质量。
c.将所需物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完全。
d.使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如果与所需的pH值不符合,可以适量加入酸或碱来调节pH值。
e.滤过溶液以去除杂质,最终得到所需的缓冲液。
2.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是医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之一,常见的溶液包括酸碱溶液、盐溶液、染料溶液等。
常规的制备方法包括:a.准备所需的试剂,例如酸、碱或盐等。
b.按照所需的浓度计算所需物质的质量。
c.将所需物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完全。
d.使用溶液瓶和标准容器来保存溶液,并标明溶液的浓度和配制日期。
3.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培养基是医学实验中用于培养和繁殖细胞的基础。
不同的细胞株需要不同的培养基,常见的培养基有DMEM、RPMI1640、MEM等。
常规的制备方法包括:a.准备所需的培养基粉末和其他添加剂,例如生长因子、血清等。
b.按照培养基说明书上的配方和浓度计算所需物质的质量。
c.将培养基粉末和其他添加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d.使用溶液瓶和标准容器来保存培养基,并标明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浓度和配制日期。
在进行试剂配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实验台面和仪器需要保持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化验室常用药品的配制和标定方法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第4页二、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第5页三、硫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第6页四、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第7页五、碳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第7页六、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第8页七、氯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第9页八、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第10页九、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第10页十、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第11页十一、常用洗涤液的配制和使用方法第13页十二、标准溶液的允许误差范围、保存、有效期第13页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依据国标GB/T5009.1-2003)C(NaOH)= 1mol/LC(NaOH)= 0.5mol/LC(NaOH)= 0.1mol/L(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称取120gNaOH,溶于100mL无CO2的水稀放置至溶液清亮。
用塑料管吸取下列规定体积的上层清液,注入用无CO2释至1000mL,摇匀。
C(NaOH),mol/L NaOH饱和溶液,mL1560.5 280.1 5.6(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1.测定方法:称取下列规定量的、于105—110。
C电烘箱烘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邻苯二的水中,加2滴酚酞指甲酸氢钾,称准至0.0001 g,溶于下列规定体积的无CO2示液(10 g/L),用配制好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
同时做空白试验。
水,mL C(NaOH),mol/L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g 无CO21 6.0 800.5 3.0 800.1 0.6 802.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按下式计算:MC(NaOH)= ------------------------)×0.2042(V—V式中: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浓度,mol/L;V——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V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0.2042——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
实验室标准溶液的配制实验室中经常需要使用各种浓度的标准溶液,以用于分析、检测和实验操作。
正确的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实验室工作者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适当的纯净试剂,并准备好所需的溶剂和容器。
在配制标准溶液前,务必要求准确的浓度和体积,以便计算所需的试剂量和溶剂量。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所需的浓度和体积进行计量,避免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其次,根据所需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所需的试剂量,并将试剂溶解于溶剂中。
在溶解试剂时,应充分搅拌或振荡,以确保试剂充分溶解。
溶解后,应使用溶剂将试剂溶液定容至所需的总体积,并再次充分搅拌混合。
在配制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首先,应严格按照所需的浓度和体积计量试剂和溶剂,避免因计量误差导致标准溶液浓度偏差。
其次,在溶解试剂时,应注意溶剂的选择和溶解温度,以确保试剂充分溶解。
最后,在定容时,应使用准确的容量瓶,并确保定容至刻线,避免因定容误差导致标准溶液浓度偏差。
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项,实验室工作者在配制标准溶液时还需注意一些实际操作中的技巧。
例如,在溶解试剂时,可以适当加热或超声帮助溶解;在定容时,可以先定容至稍低于刻线,然后轻轻振荡混合后再定容至刻线,以确保溶液充分混合。
总之,正确的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按照所需的浓度和体积计量试剂和溶剂、充分溶解试剂、准确定容等操作,可以保证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对实验室工作者有所帮助。
药品配制方法1、硫酸硫酸银:称取12g硫酸银溶于1000ml浓硫酸中,溶解后倒入药瓶中存放.2、硫酸铁:称取200g硫酸铁溶于1000ml纯水中,难溶时可在电炉上加热搅拌溶解.3、0.05mol/L重铬酸钾:将重铬酸钾放置103℃烘箱内烘2小时,放置干燥箱备用.精确称取2.4516g重铬酸钾溶于1000ml水中.4、3mol/L硫酸:将165ml浓硫酸稀释至1000ml纯水中.5、酒石酸钾钠(氨氮):称取50g酒石酸钾钠溶于100ml纯水中,难溶时可以加热。
6、纳氏试剂(氨氮):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
另称取7g碘化钾和10g碘化汞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缓缓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放于瓶中贮存。
7、抗坏血酸:称取10g抗坏血酸精确至0.5g。
称取0.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精确至0.01g。
溶于200ml水中加入8ml甲酸。
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
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8、钼酸铵:称取13g钼酸铵精确至0.5g。
称取0.5g酒石酸锑钾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2301ml:1硫酸溶液摇匀。
用纯水稀释至5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二个月)。
9、过硫酸钾:称取20g过硫酸钾精确至0.5g溶于500ml水中,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10、9.18定位液:称取药品硼砂15.2548g,稀释至4000ml水中。
其化学成分为硼砂。
11、1+35硫酸:取纯水350ml倒入500ml烧杯中,取10ml浓硫酸慢慢加入烧杯中,摇匀倒入瓶中贮存。
12、6.86定位液:药品磷酸盐,一包药品稀释250ml纯水,16包稀释至4000ml纯水中。
13、0.1N硫酸:用大肚移液管吸取50mL10NH2SO4稀释至2000mL纯水中,加热基准无水碳酸钠30min。
温度为280-300℃。
标定:取纯水三个50ml一个空白两个水样称取0.2g基准无水碳酸钠加入两个水样中、加2-3滴混合指示剂、用待标定药品滴至紫色、记下结果、加热2-3分钟冷却后继续滴定为紫色记下结果(两个结果相加)计算:0.2÷{(水―空) ×0.05299}÷0.1―1×剩余水量14、1mg=1mL硝酸银:称取硝酸银(固体)22—25g稀释至2000mL纯水中。
化验试验方法及配药1.1水、汽试验方法1.1.1水、汽样品的采集水、汽质量监督时,所取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是正确进行水质监督的一个重要前提。
1.1.2对样水和采样器的要求1.1.2.1水样温度不得超过30℃。
1.1.2.2水样应常开,以保证水样的准确性。
1.1.2.3取样瓶必须冲洗干净,保证样品的准确性。
1.1.2.4不得用手指插入取样瓶中拿取样瓶。
1.1.2.5保证样水合适的流量,500ml/min左右。
1.1.3炉水二氧化硅(SiO2)的测定1.1.3.1概要在PH为1.2-1.3的酸度下,水中可溶硅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硅钼黄,再用氯化亚锡还原生成硅钼,蓝色的深浅与水中可溶硅含量有关,对于磷酸盐的干扰可用调整酸度和加酒石酸或草酸的方法来消除。
1.1.3.2仪器A具有磨口塞的25ml比色管。
B721分光光度计。
1.1.3.3试剂A5%钼酸铵溶液。
B1%氯化亚锡(SnCl2)溶液。
C5mol/LH2SO4溶液。
D10%酒石酸溶液。
1.1.3.4测定方法A取炉水水样10ml 加入一支比色管。
B往比色管中加0.2ml(4滴)5mol/LH2SO4溶液,摇匀。
C用滴定管加1ml钼酸铵溶液,摇匀。
D静置5min后,加5mol/ LH2SO4溶液5ml和酒石酸溶液3ml,摇匀。
E静置1min后,加入2滴氯化亚锡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25ml(上刻度),摇匀。
F静置5min后,用试剂空白作参比,在721分光光度计上比色(波长660nm,比色皿10nm)。
G查工作曲线,得炉水中二氧化硅含量。
1.1.3.5注意事项:A比色管一定要干净,可在试剂前用硅钼酸废液洗涤。
B所有盛药品的容器应为塑料制品。
C温度影响钼黄的生成和还原,水样温度不得低于20℃,且与做工作曲线时,温差不应大于5℃。
D标准工作曲线由化学试验班负责。
1.1.4微量硅的测定1.1.4.1概述PH值在1.2-1.3条件下,水中可溶硅与钼酸氨生成黄色硅钼络和物,在1-氨基-2-来酚-4-黄酸(简称1、2、4酸)还原剂把硅钼络和物还原成硅钼蓝,后用硅酸根分析仪测定其含量。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化疗药物的安全配制操作规程化学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微生物、寄生虫药物和抗恶性肿瘤药物。
在普通环境中配制化疗药物,不但不能保证无菌操作,更为严重的是,在配制过程中药物的任何微小散出都将给环境和医护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包括细菌耐药突变与致癌因素污染。
因此,化学治疗药物的配制对于人员、环境、设备、工作程序和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都有着特殊要求。
一、化疗药物配制区域及设备准备(一)化疗药物配制区域和进入人员的要求(1)只允许授权的工作人员进入,区域的入口应有醒目的标记说明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
(2)尽量避免频繁的物流及人员的进出。
(3)区域内应有适当的警告标签来提醒操作细胞毒药物时应该注意的防护措施。
(4)禁止在药物配制区域进食、喝水、抽烟、嚼口香糖、化妆和储存物品。
(5)区域内应张贴化疗药物接触皮肤或眼睛后的处理流程。
(6)药物配制区域应设有水池,并配备冲洗眼睛的喷头,随时准备一些包括生理盐水在内的溶液以备紧急冲洗眼睛用。
(7)所有危险药物的配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8)在配制细胞毒药物时应使用无菌操作。
(二)生物安全柜的准备(1)所有的细胞毒药物配制工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完成。
在开始配制前,应先用无菌纱布擦拭安全柜的台面和四壁,用过的纱布与其他生物危害性废物应一起处理。
将一张一面吸水一面防水的垫布置于安全柜内的工作台面上,该垫在遭溅洒污染或配制工作完成后应立即抛弃。
(2)在配制药物前应准备好所有的配制及用药时需要的药品和器材。
这样可减少对柜内气流的影响,从而减少对人员的污染。
(3)带有活性炭过滤器的生物安全柜应用于配制肿瘤药物。
(三)器材准备1.针筒和溶解器(1)严格固定针筒上可活动部件,防止针栓等与针筒分离。
(2)针筒中的液体不能超过针筒长度的3/4,防止针栓从针筒中滑落。
(3)配制细胞毒药物过程中所用的针筒和针头,应避免挤压、敲打、滑落。
在丢弃针筒时,无须将针头套上,应立即丢入防刺容器中再处置,以防药物液滴的产生及针刺伤。
化验室分析方法及溶液的配置化验室分析方法及溶液的配置是实验室科研和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和科学的研究结果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化验室分析方法及溶液的配置的相关知识。
一、化验室分析方法的分类1. 重量法:通过称量物质的重量来进行分析,常见的方法有称重法、蒸发法等。
2. 容量法:通过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来进行分析,常见的方法有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
3. 电位法:通过测量溶液中的电位来进行分析,常见的方法有pH测定法、电导率法等。
4. 光谱法:通过测量溶液中的光吸收或发射来进行分析,常见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5. 色层分析法: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进行分析,常见的方法有层析法、显色反应等。
二、溶液的配置方法溶液的配置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的配置方法。
1. 体积配制法:根据体积比例配置溶液。
比如,要配制浓度为0.1mol/L的盐酸溶液,可以按照1:9的体积比例取1ml的盐酸稀释至10ml。
2. 质量配制法:根据质量比例配置溶液。
比如,要配制质量浓度为10%的醋酸溶液,可以按照10g醋酸溶解在100g水中。
3. 体积-质量配制法:根据体积和质量的比例配置溶液。
比如,要配制质量浓度为1mol/L的硫酸溶液,可以按照98g硫酸溶解在1L水中。
4. 浓度调整法:对已有浓度的溶液进行浓度调整。
比如,要调整浓度为0.01mol/L的盐酸溶液至0.1mol/L,可以按照体积比例加入适量的浓盐酸。
5. 稀释法:将浓溶液按照一定比例稀释成需要的浓度。
比如,要配制浓度为0.01mol/L的硫酸溶液,可以先配制浓度为0.1mol/L的硫酸溶液,然后按照1:10的体积比例取1ml稀释至10ml。
三、配制溶液的注意事项1. 配置溶液应严格按照实际要求操作,不得超量配制或不足配制。
2. 配制溶液时要注意溶质的溶解度,避免产生浑浊或析出。
3. 配制溶液应使用干净的容器,避免杂质的污染。
中心化验室配药方法参考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试剂1)浓硫酸;2)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取上层澄清溶液使用;3)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4)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5)1%酚酞指示剂(乙醇溶液);6)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准确称取0.125g甲基红和0.085g亚甲基蓝,在研钵中研磨均匀后,溶于100ml95%的乙醇中。
2、操作步骤:1)0.1N硫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配制:量取3ml浓硫酸,缓缓注入1L蒸馏水(或除盐水)中,冷却,摇匀。
3)标定:(1)方法一:称取0.2g(称准至0.2mg)于270-3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溶于50ml水中,加2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用待标定的0.1N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色(PH值5左右),煮沸2-3min。
冷却后继续滴定至紫色。
同时作空白试验。
硫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 N=05299.0a a G 21⨯-)( 式中:G――无水碳酸钠的重量,g;a1――滴定时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ml;a2――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ml;0.05299――每毫克当量碳酸钠的重量,g。
(2)方法二:量取20ml待标定的0.1N硫酸溶液,加6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或新制备的除盐水),加2滴1%酚酞指示剂,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硫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 N=VN a 11 式中: a1――滴定硫酸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N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V――待标定的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4)0.05N、0.01N硫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配制:(1)0.05N硫酸标准溶液,由0.1000N硫酸标准溶液准确地稀释至2倍制得。
(2)0.01N硫酸标准溶液,由0.1000N硫酸标准溶液准确地稀释至10倍制得。
(3)标定:用0.1000N硫酸标准溶液配制的0.05N、0.01N硫酸标准溶液,其当量浓度可不标定,用计算得出如果标定可用近似浓度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标定。
5)0.1N (0.1M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配制:取5ml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于1L 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或新制备的除盐水)中,。
摇匀。
(2)标定:方法一:称取0.6g (准确至0.2mg )于105℃-110℃烘干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50ml 水中,加2滴1%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0.1N 氢氧化钠滴定至溶液所呈粉红色与标准色相同(标准色的制备:量取80mlPH 值为8.5的缓冲液,加2滴1%酚酞指示剂,摇匀),同时作空白试验。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 按下式计算:N =20422.0a a G 21⨯-)( 式中:G――邻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g;a1――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a2――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0.20422――每毫克当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g。
方法二:取20.00ml0.1N 硫酸标准溶液加6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或新制备的除盐水),加2滴1%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热至80℃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 N=VN a 11⨯ 式中: a1――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N1――硫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V――滴定硫酸标准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6)0.05N(0.05M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配制:由0.10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地稀释至2倍制得。
(2)标定:用0.10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的0.0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其当量浓度可不标定,用计算得出。
如需标定可用近似浓度的硫酸标准溶液进行标定。
3、酸、碱浓度的调整所配制0.1N 酸和碱的标准溶液,其浓度经标定后,若不是0.1000N 时,应根据使用要求,用加水或加浓酸、浓碱的方法进行调整。
1)当已配好的标准溶液当量浓度N >0.1时,需添加除盐水的体积ml 按下式计算:△V 水=)(11.0N V - 式中:△V 水――需添加除盐水的体积,ml ;V ――已配酸碱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 ――已配酸碱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0.1――需配的酸、碱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2)当已配好的标准溶液当量浓度N <0.1时,需添加除盐水的体积ml 按下式计算:△V =1.0N N 1.0V --’)( 式中:△V ――需添加浓酸或浓碱的体积,ml ;V ――已配酸碱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已配酸碱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0.1――需配的酸、碱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N’――浓酸或浓碱的当量浓度。
调整浓度后的酸碱标准溶液,其浓度还需按上述手续进行标定直至符合要求。
注释:(1)碱标准溶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每周标定一次。
如发现已吸入二氧化碳时,必须重新配制。
检测有无二氧化碳进入标准溶液的方法,取一支清洁试管,加入1/5体积的0.5N氯化钡溶液,加热至沸腾,将碱液注入其上部,盖上塞子,混匀。
待10min后观察。
若溶液呈浑浊或有沉淀时,则说明碱液中已进入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吸收管中的烧碱石棉或苏打石灰,应定期更换。
(3)其它浓度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以及其它酸碱(如氢氧化钾)的标准溶液,可参照本法配制和标定。
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试剂1.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1.2氧化锌(基准试剂);1.3盐酸溶液(1+1);1.4 10%氨水1.5氨-氯化铵缓冲溶液;1.6 0.5%铬黑T指示剂(乙醇溶液)。
2)操作步骤:2.1 0.05M、0.02M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1.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1)0.05M EDTA溶液:称取2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于1L蒸馏水中,摇匀。
(2)0.02M EDTA溶液:称取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于1L高纯水中,摇匀。
2.1.2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1)0.05M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称取于3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1g(称准至0.2mg),用少许蒸馏水湿润,加盐酸溶液(1+1)至样品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取上述溶液20.00ml,加80ml水,用10%氨水中和至PH值为7-8,加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加5滴0.5%铬黑T指示剂,用0.05M EDTA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
(2)0.02M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称取0.4g(称准至0.2mg)于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用少许蒸馏水湿润,加盐酸溶液(1+1)至样品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取上述溶液20.00ml,加80ml除盐水,用10%氨水中和至PH值为7-8,加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加5滴0.5%铬黑T指示剂,用0.02M 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
EDTA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按下式计算:M =08138.0V G 08.025********.0V G ⨯⨯⨯= 式中:G ――氧化锌之重量,g ;V ――滴定时消耗EDTA 溶液的体积,ml ;0.08――250ml 中取20ml 滴定,相当于G 的0.08倍; 0.08138――每毫摩尔氧化锌的重量,g 。
2.2 0.001M EDTA 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2.1配制:取0.05M EDTA 标准溶液,准确地稀释至50倍制得。
2.2.2标定:用0.05M EDTA 标准溶液配制的0.001M 的EDTA 标准溶液,其浓度可以不标定,由计算得出。
三、氨-氯化铵缓冲溶液配制:方法:称取20g 氯化铵溶于500ml 高纯水中加入150ml 浓氨水,用高纯水稀释至1L ,混匀。
取50.00ml ,按第二法(不加缓冲溶液)测定其硬度。
根据测定结果往其余950ml 缓冲溶液中加入所需的EDTA 标准溶液,以抵消其硬度。
检定法:取50.00ml 所配溶液,加入2滴0.5%铬黑T 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0.02M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EDTA 标准溶液的体积。
据此计算950ml 标准溶液中EDTA 的加入量。
四、硼砂缓冲液的配制:操作:称取硼砂(Na 2B 4O 7·10H 2O )40g 溶于80ml 高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10g,溶解后用高纯水稀释至1L,混匀。
取50.00ml,加0.1M盐酸溶液40ml,然后按第二法测定其硬度,并按上法往其余950ml缓冲溶液中加入所需的EDTA标准溶液,以抵消其硬度。
方法同氨-氯化铵缓冲溶液检定法。
五、0.5%铬黑T指示剂(乙醇溶液):方法:称取0.5g铬黑T与4.5g盐酸羟胺,在研钵中磨匀,混合后溶于100ml 95%乙醇中,将此溶液转入棕色瓶中备用。
六、酸性铬蓝K(乙醇溶液):方法:称取0.5g酸性铬蓝K与4.5g盐酸羟胺混合,加10ml氨-氯化铵缓冲液和40ml高纯水,溶解后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
七、酚酞指示剂:方法:称取0.05g酚酞溶于60ml乙醇中,用除盐水稀释至100ml,于棕色瓶中备用。
八、氯化钠标准液(即定为液)的配制:1)PNa2标准贮备液(10-2M Na+):精确称取1.169g经250℃-350℃烘干1-2h的基准试剂(或优级纯)氯化钠溶于高纯水中,然后移入容量瓶并稀释至2L。
2)PNa4标准溶液(10-4M Na+)相当于2.3mg Na+/L。
取PNa2标准贮备液,用高纯水精确稀释至100倍。
3)PNa5标准溶液(10-5M Na+)相当于230ug Na+/L。
取PNa4标准贮备液,用高纯水精确稀释至10倍。
此溶液一般是作复核用,不能作为定位液。
九、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准确称取0.125g 甲基红和0.085g 亚甲基蓝,在研钵中研磨均匀后,溶于100ml 95%乙醇中。
十、氯化物的测定〔氯化钠标准溶液(1ml 含1mgCl -)〕1)取基准试剂或优级纯的氯化钠3-4g 置于瓷坩埚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1.649g 氯化钠,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
2)硝酸银标准溶液(1ml 相当于1mgCl -):称取5.0g 硝酸银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以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于三个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分别注入10ml 氯化钠标准溶液,再各加入90ml 蒸馏水及1ml10%铬酸钾指示剂,均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即为终点分别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计算其平均值。
三个水样平行试验的相对偏差应小于0.25%。
另取100ml 蒸馏水,不加氯化钠标准溶液,作空白试验,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b 。